第55章 4003天
“邀請你作為民間手工藝人參加古城發展論壇。”
“以古城圖書館特別成員的身份。”
張晨星從步梯上下來, 拿起邀請函來看。是劉館長親手寫的邀請函,字跡張晨星認識。她在山上的時候劉館長曾給她打過電話,兩個人聊過寥寥幾句。那時劉館長還說他跟寺院的主持是多年老友。
邀請函是前天寄的, 他知道張晨星要下山了。
“去嗎?”周茉問:“這也太正式了。”
“不去了吧?”
“要去的。”周茉拿過邀請函:“開始新生活, 是不是要從參加集體活動開始?何況這跟你有關呢。”
張晨星想了想,給劉館長發了一條消息:“我收到了您的邀請函,會如約參加。”
“太好了晨星。會場見。”
周茉看著張晨星的手機, 已經破得不成樣子,發條消息卡頓很久, 就對她說:“要不咱們的新生活從換個手機開始?”
“我這個還能用。”
“太耽誤事了。”周茉想了想:“我家裏有個舊的,比你這個好多了, 換我那個。”
“好。”
“那我去取。”
張晨星等周茉的時候看到少得可憐的好友列表和對話框, 跟梁暮的對話日期停在他們離婚那天,她說:“我在去民政局的路上。”
他回她:“我到了。”
再向前看,是梁暮經常給她發來他拍的照片、他覺得好玩好笑的事。這些消息張晨星倒背如流。
“喏,這個。”周茉拿著手機跑過來,監督她換了電話卡,又幫她安裝各種程序, 兩個人著實折騰了有那麽一會兒:“試試, 是不是快一點?”
張晨星隨便打開周茉發來的圖片, 果然快很多:“謝謝。”
“謝什麽, 我留它也沒用, 之前唐光稷給我買的。就用了幾天, 分手後我不想用,就放那了。”
“那我不能用。”
“別!人家現在沒準都結婚了, 一輩子見不到的人, 管他呢!”周茉戴上一次性塑料帽:“我去打掃你臥室, 灰太多,昨天晚上睡覺我感覺我睡在灰堆裏。”
張晨星聽到她這樣,嘴角扯了扯:“去吧。”
兩個人裏裏外外掃了一整天,書店才算恢複如初。張晨星拿過那塊小黑板,認真寫下:今日書目-《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這不過是一場噩夢,明天醒來,朋友們依然在身邊。
“張晨星,你的今日書目比從前字數多。你以後還會不會寫全店不討價還價不打折?”
“會的。討價還價的人多的話。”張晨星認真回答,周茉則笑起來:“你還是那個你啊!”
“你也還是那個你,對男人毫不留情。”張晨星說,又看看自己的手機,總覺得有點怪異。好像是她竊取了唐光稷送給周茉的禮物一樣。
“使用總比丟掉有意義不是!你別再看這手機了。”
“鑽戒呢?”張晨星問:“之前那個鑽戒。”
“家裏呢!”
周茉有幾次想去賣掉,揣著出門又原樣揣回來,終究是舍不得。最終跟其他首飾放在一起,鎖在保險櫃裏,再也沒拿出來看過。
下一天張晨星騎車去會場。
她好像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麽多人了,排隊入場的時候,密集的人群令她憋悶。她強行忍著不離開隊伍,低頭翻開手中的宣傳冊。
每天的日程都寫在上麵,第一天是啟動儀式和展覽,第二天上午是分會場研討、下午是圓桌論壇。
在圓桌論壇嘉賓那一頁,張晨星看到了久違了的梁暮。獨立紀錄片導演-梁暮,匠人匠心精神傳遞者。張晨星的目光在那一頁停留很久,最終合上了宣傳冊。
她跟隨隊伍輾轉於展覽中,站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聽別人講述古城的故事。在聲光影的變幻中,古城的故事緩緩流淌出來。
“藝術指導是誰呢?”當圖書館隊伍與其他隊伍碰到一起,走在最前麵的人問了這麽一個問題。
“是梁暮梁導。”
張晨星認出溫阿姨的聲音,看向最前麵,看到高出別人一頭的梁暮的背影。他被推到老領導麵前,微微垂首謙遜地回答領導的問題。跟他蹲在郭儒森奶奶麵前講話的姿態一樣,沒有什麽分別。
在發著耀眼的光的梁暮,告別了分開那天在雨中痛哭流涕的狼狽的他,真的踏上了一段屬於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張晨星看著梁暮的背影,緩緩退出人群。
梁暮覺得脊背發燙、而身體不由緊繃,回過頭去看到後麵陌生的人流,又轉過身去。老領導在問他們文化傳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政府做形象宣傳有什麽心得。
梁暮言簡意賅地回答了,溫阿姨在一邊應和:“是不是後生可畏?”
“溫同誌能從這麽多優秀的年輕人發掘出這麽優秀的人,也是獨具慧眼。”
梁暮不理會這種吹捧,轉場到下一個展廳的時候再次回頭。溫阿姨的孫女錢書林推他胳膊一下:“朋友,看什麽呢?”
“沒什麽。”
“找熟人呢?”錢書林笑了:“專心點,待會兒午宴老領導問下一步計劃,可要好好說。”
“你說就行了。”
“我說出花來,最後是不是你來?”
“我說不出花來。”
“你不是說不出花來,你是心情不好。”錢書林撇撇嘴,跟上了隊伍。
梁暮將目光又投向那些作品,他用張晨星的方式進行講述,冷靜而克製,而那其中的絕大多數內容,是他們還在一起時,在很多“曬月亮”的夜晚,張晨星當作故事講給他的。梁暮看著那些作品,想起了張晨星。
過去的五百天,他逼迫自己不去想起張晨星。在他內心坍塌的日子裏,他把自己關在房間,拒絕跟這個世界對話。程予秋無數次想打給張晨星為梁暮討回公道,但想起張晨星的樣子,又不忍心。
梁暮想不通的事,程予秋覺得自己想通了。
她有時站在門口勸梁暮:“緣分盡了就盡了,晨星不喜歡你就不喜歡你。等你到你媽這個年紀就明白了,再談幾個戀愛,這個就什麽都不是了。”她說完也會後悔,覺得自己勸解兒子的方向錯了。但凡梁暮是這樣不重感情的人,那時他不會放棄北京的一切一頭紮到人生地不熟的古城去。
“梁暮,如果你出事了,張晨星也活不了了。你聽媽媽話,出來吃飯。”程予秋趴在門上,聽到梁暮的房間終於有了動靜。她鼻子一酸,眼淚就下來了,嘴裏念叨一句:“孽緣。”
等梁暮從房間出來,胡子已經半指長。猩紅著一雙眼睛,像一個剛下山的野人。程予秋把他按在椅子上,幫他刮胡子。她看著梁暮萬念俱灰的模樣更加難受:“你就好好活,結婚、生???子、功成名就,把這段忘了。那樣張晨星不會有負累,她就算一輩子不下山,想起你不會覺得對不起你。”
梁暮呼出長長一口氣來,拳頭捏在一起,手臂上青筋暴起,因為用力臉憋得通紅。過了很久說:“好。”
“好嘞!這才是梁暮!我程予秋的兒子!”
程予秋把梁暮打扮得煥然一新,像一個紈絝子弟,帶他參加老閨蜜聚會。老閨蜜很多在各部委工作,家境好,兒女也算體麵。梁暮這麽一副長相站出去,也討阿姨喜歡,於是開始有人給他介紹女朋友。
梁暮去見過兩個。
他心裏憋著一股勁,他想結婚、生子、功成名就,把古城的一切都丟到一個角落裏,一輩子都不想起。
他見的姑娘也很好,可當他們坐在一起聊天,他就會想起安靜坐在燈下的張晨星,想起她,心裏就會疼。這對那些姑娘不公平。梁暮不想那樣做,那會讓他的良心不夠清白。他怕自己變成那樣的人,他會唾棄自己。
他不再相親,也不再提起張晨星。他沒日沒夜工作,把張晨星想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好。他甚至開始模糊他對張晨星的感情,在他最新的感知裏,他跟張晨星之間是沒有愛情的,他們是因為誌同道合走到一起。
當他這麽想的時候,他終於不再難過了。
當他不再提起愛情的時候,他重生了。
眼前的古城,是他們過去無數次憧憬過的古城。在馬爺爺那本古城規劃手冊裏,每一頁的赤子之心和無限熱愛,如今都在一點點實現。古城,是每一個人的古城。
梁暮在休息室碰到了楚源。
他正在打電話,看到梁暮就掛斷電話。他們在北京碰了兩次麵,楚源帶著團隊跟梁暮討論過他作為古城發展的民意代表的想法。
那時梁暮問楚源:“是什麽讓你堅持不做酒店了?”
楚源玩笑道:“因為某人不肯在酒店開圖書角。”
楚源朝梁暮走來,笑著對他伸出手:“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
“怎麽樣?那天聽溫老師說,傳統手藝人的係列紀錄片交給你的團隊了。”
“因為我出錢了。”梁暮說。
“聽說了。”楚源說:“刮目相看。今天我們也請來了古城圖書館,裏麵有一些典藏書籍後麵你可能會用得到。明天論壇結束後,安排一個小的研討?聯合古城本地的文化學者,為你的紀錄片做文化顧問。”
“好的,謝謝。”
楚源想對梁暮說張晨星下山了,但他最終沒有開口。他不是多事的人,如今的梁暮風頭正勁,已經在朝著光明的未來狂奔,他曾在古城的那些日子隻是他的一段不值一提的經曆而已。楚源覺得自己懂每一個理想主義者,大概都像他一樣,不為兒女情長所累,隻為體驗人生,然後朝更高更遠的地方去。
兩個人結束了一場寒暄,各自舒了一口氣。
梁暮在傍晚逃出酒局,一個人在古城遊蕩。
冬夜的古城,熟悉的濕冷味道,多站幾分鍾寒意就抵達肌膚。還有燈下那張皴裂的手。
梁暮毫無預期地想起那雙手,那雙他用力握在手中,惹他心疼的手。他拿出手機,翻到張晨星的號碼,就這麽看了很久又塞回口袋。
梁暮不想讓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新秩序坍塌。
他不能在張晨星的聲音裏再坍塌一次。
而張晨星,和周茉走在河邊,周茉指著對岸河燈下站著的人:“張晨星,那個人,是梁暮嗎?”
“是嗎?”周茉揉揉眼睛:“怎麽那麽像?”
當然是梁暮。
他站在燈下,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麽。
張晨星深深看一眼,轉身向巷子裏走,沒說是也沒說不是。周茉跟在她身後又看一眼,嘟囔一句:“估計看錯了。”
張晨星回到書店,坐在桌前,翻開一本新收的書,手套戴上又摘下,靜心片刻又戴上,再摘下。坐在對麵嗑瓜子的周茉鮮少看她這樣,就問她:“怎麽了?你情緒不對。”
“沒事。”
張晨星說不出她怎麽了,她帶著一顆波瀾不驚的心下山,是期待就此開始一段平靜的生活的。但她無法平靜。
第二天她跟劉館長請了白天的假,隻參加晚上的業內人士非正式研討會。周茉讓她換掉棉袍,她拒絕了。
“馬奶奶和你媽媽做的衣服,你想穿一輩子嗎?”
“夠穿了。衣服而已,何況你看,這麽好看。”她身上這件卡其色棉袍,袖口挽著露出墨綠色的裏襯,配上馬奶奶送她的瑪瑙耳墜,樸素內斂的好看。
“那你去,別人會覺得你另類。”
“邀請你作為民間手工藝人參加古城發展論壇。”
“以古城圖書館特別成員的身份。”
張晨星從步梯上下來, 拿起邀請函來看。是劉館長親手寫的邀請函,字跡張晨星認識。她在山上的時候劉館長曾給她打過電話,兩個人聊過寥寥幾句。那時劉館長還說他跟寺院的主持是多年老友。
邀請函是前天寄的, 他知道張晨星要下山了。
“去嗎?”周茉問:“這也太正式了。”
“不去了吧?”
“要去的。”周茉拿過邀請函:“開始新生活, 是不是要從參加集體活動開始?何況這跟你有關呢。”
張晨星想了想,給劉館長發了一條消息:“我收到了您的邀請函,會如約參加。”
“太好了晨星。會場見。”
周茉看著張晨星的手機, 已經破得不成樣子,發條消息卡頓很久, 就對她說:“要不咱們的新生活從換個手機開始?”
“我這個還能用。”
“太耽誤事了。”周茉想了想:“我家裏有個舊的,比你這個好多了, 換我那個。”
“好。”
“那我去取。”
張晨星等周茉的時候看到少得可憐的好友列表和對話框, 跟梁暮的對話日期停在他們離婚那天,她說:“我在去民政局的路上。”
他回她:“我到了。”
再向前看,是梁暮經常給她發來他拍的照片、他覺得好玩好笑的事。這些消息張晨星倒背如流。
“喏,這個。”周茉拿著手機跑過來,監督她換了電話卡,又幫她安裝各種程序, 兩個人著實折騰了有那麽一會兒:“試試, 是不是快一點?”
張晨星隨便打開周茉發來的圖片, 果然快很多:“謝謝。”
“謝什麽, 我留它也沒用, 之前唐光稷給我買的。就用了幾天, 分手後我不想用,就放那了。”
“那我不能用。”
“別!人家現在沒準都結婚了, 一輩子見不到的人, 管他呢!”周茉戴上一次性塑料帽:“我去打掃你臥室, 灰太多,昨天晚上睡覺我感覺我睡在灰堆裏。”
張晨星聽到她這樣,嘴角扯了扯:“去吧。”
兩個人裏裏外外掃了一整天,書店才算恢複如初。張晨星拿過那塊小黑板,認真寫下:今日書目-《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這不過是一場噩夢,明天醒來,朋友們依然在身邊。
“張晨星,你的今日書目比從前字數多。你以後還會不會寫全店不討價還價不打折?”
“會的。討價還價的人多的話。”張晨星認真回答,周茉則笑起來:“你還是那個你啊!”
“你也還是那個你,對男人毫不留情。”張晨星說,又看看自己的手機,總覺得有點怪異。好像是她竊取了唐光稷送給周茉的禮物一樣。
“使用總比丟掉有意義不是!你別再看這手機了。”
“鑽戒呢?”張晨星問:“之前那個鑽戒。”
“家裏呢!”
周茉有幾次想去賣掉,揣著出門又原樣揣回來,終究是舍不得。最終跟其他首飾放在一起,鎖在保險櫃裏,再也沒拿出來看過。
下一天張晨星騎車去會場。
她好像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麽多人了,排隊入場的時候,密集的人群令她憋悶。她強行忍著不離開隊伍,低頭翻開手中的宣傳冊。
每天的日程都寫在上麵,第一天是啟動儀式和展覽,第二天上午是分會場研討、下午是圓桌論壇。
在圓桌論壇嘉賓那一頁,張晨星看到了久違了的梁暮。獨立紀錄片導演-梁暮,匠人匠心精神傳遞者。張晨星的目光在那一頁停留很久,最終合上了宣傳冊。
她跟隨隊伍輾轉於展覽中,站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聽別人講述古城的故事。在聲光影的變幻中,古城的故事緩緩流淌出來。
“藝術指導是誰呢?”當圖書館隊伍與其他隊伍碰到一起,走在最前麵的人問了這麽一個問題。
“是梁暮梁導。”
張晨星認出溫阿姨的聲音,看向最前麵,看到高出別人一頭的梁暮的背影。他被推到老領導麵前,微微垂首謙遜地回答領導的問題。跟他蹲在郭儒森奶奶麵前講話的姿態一樣,沒有什麽分別。
在發著耀眼的光的梁暮,告別了分開那天在雨中痛哭流涕的狼狽的他,真的踏上了一段屬於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張晨星看著梁暮的背影,緩緩退出人群。
梁暮覺得脊背發燙、而身體不由緊繃,回過頭去看到後麵陌生的人流,又轉過身去。老領導在問他們文化傳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政府做形象宣傳有什麽心得。
梁暮言簡意賅地回答了,溫阿姨在一邊應和:“是不是後生可畏?”
“溫同誌能從這麽多優秀的年輕人發掘出這麽優秀的人,也是獨具慧眼。”
梁暮不理會這種吹捧,轉場到下一個展廳的時候再次回頭。溫阿姨的孫女錢書林推他胳膊一下:“朋友,看什麽呢?”
“沒什麽。”
“找熟人呢?”錢書林笑了:“專心點,待會兒午宴老領導問下一步計劃,可要好好說。”
“你說就行了。”
“我說出花來,最後是不是你來?”
“我說不出花來。”
“你不是說不出花來,你是心情不好。”錢書林撇撇嘴,跟上了隊伍。
梁暮將目光又投向那些作品,他用張晨星的方式進行講述,冷靜而克製,而那其中的絕大多數內容,是他們還在一起時,在很多“曬月亮”的夜晚,張晨星當作故事講給他的。梁暮看著那些作品,想起了張晨星。
過去的五百天,他逼迫自己不去想起張晨星。在他內心坍塌的日子裏,他把自己關在房間,拒絕跟這個世界對話。程予秋無數次想打給張晨星為梁暮討回公道,但想起張晨星的樣子,又不忍心。
梁暮想不通的事,程予秋覺得自己想通了。
她有時站在門口勸梁暮:“緣分盡了就盡了,晨星不喜歡你就不喜歡你。等你到你媽這個年紀就明白了,再談幾個戀愛,這個就什麽都不是了。”她說完也會後悔,覺得自己勸解兒子的方向錯了。但凡梁暮是這樣不重感情的人,那時他不會放棄北京的一切一頭紮到人生地不熟的古城去。
“梁暮,如果你出事了,張晨星也活不了了。你聽媽媽話,出來吃飯。”程予秋趴在門上,聽到梁暮的房間終於有了動靜。她鼻子一酸,眼淚就下來了,嘴裏念叨一句:“孽緣。”
等梁暮從房間出來,胡子已經半指長。猩紅著一雙眼睛,像一個剛下山的野人。程予秋把他按在椅子上,幫他刮胡子。她看著梁暮萬念俱灰的模樣更加難受:“你就好好活,結婚、生???子、功成名就,把這段忘了。那樣張晨星不會有負累,她就算一輩子不下山,想起你不會覺得對不起你。”
梁暮呼出長長一口氣來,拳頭捏在一起,手臂上青筋暴起,因為用力臉憋得通紅。過了很久說:“好。”
“好嘞!這才是梁暮!我程予秋的兒子!”
程予秋把梁暮打扮得煥然一新,像一個紈絝子弟,帶他參加老閨蜜聚會。老閨蜜很多在各部委工作,家境好,兒女也算體麵。梁暮這麽一副長相站出去,也討阿姨喜歡,於是開始有人給他介紹女朋友。
梁暮去見過兩個。
他心裏憋著一股勁,他想結婚、生子、功成名就,把古城的一切都丟到一個角落裏,一輩子都不想起。
他見的姑娘也很好,可當他們坐在一起聊天,他就會想起安靜坐在燈下的張晨星,想起她,心裏就會疼。這對那些姑娘不公平。梁暮不想那樣做,那會讓他的良心不夠清白。他怕自己變成那樣的人,他會唾棄自己。
他不再相親,也不再提起張晨星。他沒日沒夜工作,把張晨星想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好。他甚至開始模糊他對張晨星的感情,在他最新的感知裏,他跟張晨星之間是沒有愛情的,他們是因為誌同道合走到一起。
當他這麽想的時候,他終於不再難過了。
當他不再提起愛情的時候,他重生了。
眼前的古城,是他們過去無數次憧憬過的古城。在馬爺爺那本古城規劃手冊裏,每一頁的赤子之心和無限熱愛,如今都在一點點實現。古城,是每一個人的古城。
梁暮在休息室碰到了楚源。
他正在打電話,看到梁暮就掛斷電話。他們在北京碰了兩次麵,楚源帶著團隊跟梁暮討論過他作為古城發展的民意代表的想法。
那時梁暮問楚源:“是什麽讓你堅持不做酒店了?”
楚源玩笑道:“因為某人不肯在酒店開圖書角。”
楚源朝梁暮走來,笑著對他伸出手:“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
“怎麽樣?那天聽溫老師說,傳統手藝人的係列紀錄片交給你的團隊了。”
“因為我出錢了。”梁暮說。
“聽說了。”楚源說:“刮目相看。今天我們也請來了古城圖書館,裏麵有一些典藏書籍後麵你可能會用得到。明天論壇結束後,安排一個小的研討?聯合古城本地的文化學者,為你的紀錄片做文化顧問。”
“好的,謝謝。”
楚源想對梁暮說張晨星下山了,但他最終沒有開口。他不是多事的人,如今的梁暮風頭正勁,已經在朝著光明的未來狂奔,他曾在古城的那些日子隻是他的一段不值一提的經曆而已。楚源覺得自己懂每一個理想主義者,大概都像他一樣,不為兒女情長所累,隻為體驗人生,然後朝更高更遠的地方去。
兩個人結束了一場寒暄,各自舒了一口氣。
梁暮在傍晚逃出酒局,一個人在古城遊蕩。
冬夜的古城,熟悉的濕冷味道,多站幾分鍾寒意就抵達肌膚。還有燈下那張皴裂的手。
梁暮毫無預期地想起那雙手,那雙他用力握在手中,惹他心疼的手。他拿出手機,翻到張晨星的號碼,就這麽看了很久又塞回口袋。
梁暮不想讓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新秩序坍塌。
他不能在張晨星的聲音裏再坍塌一次。
而張晨星,和周茉走在河邊,周茉指著對岸河燈下站著的人:“張晨星,那個人,是梁暮嗎?”
“是嗎?”周茉揉揉眼睛:“怎麽那麽像?”
當然是梁暮。
他站在燈下,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麽。
張晨星深深看一眼,轉身向巷子裏走,沒說是也沒說不是。周茉跟在她身後又看一眼,嘟囔一句:“估計看錯了。”
張晨星回到書店,坐在桌前,翻開一本新收的書,手套戴上又摘下,靜心片刻又戴上,再摘下。坐在對麵嗑瓜子的周茉鮮少看她這樣,就問她:“怎麽了?你情緒不對。”
“沒事。”
張晨星說不出她怎麽了,她帶著一顆波瀾不驚的心下山,是期待就此開始一段平靜的生活的。但她無法平靜。
第二天她跟劉館長請了白天的假,隻參加晚上的業內人士非正式研討會。周茉讓她換掉棉袍,她拒絕了。
“馬奶奶和你媽媽做的衣服,你想穿一輩子嗎?”
“夠穿了。衣服而已,何況你看,這麽好看。”她身上這件卡其色棉袍,袖口挽著露出墨綠色的裏襯,配上馬奶奶送她的瑪瑙耳墜,樸素內斂的好看。
“那你去,別人會覺得你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