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她牙酸的呀,這都結婚多久了還跟搞對象的小年輕一樣。


    韓學禮:“剛才跟小麗在說店裏麵的事情呢。”


    唐小娟擺擺手:“沒事沒事,你們說嘛,我也沒什麽著急的事,小麗找我去陪她簽合同,我來找她。”


    對著大姐,韓學禮總算是能露出點笑容出來,彬彬有禮的說:“小麗在羊城這段時間,多虧了大姐跟那些朋友,我該請大姐吃個飯。”


    這大學生,還真是有禮貌。


    唐小娟瞧著韓學禮,總是越瞧越歡喜,每次見到她都是“大姐”“大姐”,叫的跟親大姐似的,比自家那兩個小牛犢子都親呢,她也是丈母娘看女婿的心態,越瞧就越歡喜。


    姐妹兩個辭別了韓學禮就往車站那邊去。


    簽合同就是走個過場,車站這邊負責招商的是辦公室,統一管理著車站外麵的兩溜商鋪,跟車站裏麵的位置,車站裏麵就沒承包給私人,但不管站內經營的攤位,還是出租出去了的攤位,以及站內賣盒飯和零食飲品的,都屬於給車站職工謀福利的部門,除了部裏麵下撥的撥款,單位發福利全都靠著經營上的盈利。


    工會已經打了招呼,合同很順利就簽下來了。


    唐小娟挺替妹妹高興,跟著去了店裏就叨叨上了:“這地方就這麽大一點啊。”


    這五塊錢能租到一個大單間的時代,兩百塊怎麽租車站的地兒就這麽大點,唐小娟用形象的語言比喻:“比褲衩子都小。”


    讓人忍俊不禁。


    “別看就這麽一點點地方,那多少人搶著要,況且門口就是下水井,還有自來水接進店裏,做餐飲剛好合適。”


    唐小娟掃了一圈空蕩蕩的店麵,瞬間估算出辦公室那幫子人每年能賺多少外快,攤到員工頭上的福利又有多少:“光這麽小一家店麵一年租金就兩千四呢,嘖嘖嘖,車站可真是會做生意,包出去又不用招人,每年還能往回拿錢,這生意算盤打的杠杠響的,車站工作人員才多少啊,算上跑乘務的有幾個人?”


    那些坐辦公室的肯定要抹一層油水的。


    唐小麗卻是很滿意,總算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鋪麵了,二十年合約定死就不會漲租,這店鋪的高度比較高,這種設計是為了空出來樓上給店家當倉庫用,很多店也是這樣使用的,樓下麵積緊張隻擺了一些賣的東西,用的都很緊湊。


    樓上還有兩扇小窗戶,可以通風,晚上如果要雇人,可以睡上頭守店。


    隻是上層空間稍顯得狹小,還有些吵。


    至於再上頭就是人行天橋靠車站的一端的延長,也就是說這些鋪子在天橋下頭。


    姐妹兩個看過以後就各自回家。


    唐小麗第二天早上一早起,轉身去找了楊浩說拿貨的事兒。


    租店鋪的事情跟楊浩一說,楊浩聽到羨慕不已:“東西簡單,你拿貨多的話我還能再算優惠點給你,比市麵上價格低兩成,對了我聽說你丈夫是農村的,是不是這回事啊?”


    旁人打聽這事兒,用一副看笑話的口氣。


    楊浩則不然,又不好像是單純問問。


    唐小麗:“是啊,當初我下鄉到了粵東,就嫁當地了,你怎麽突然問起這事兒來了?”


    兩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外頭走著,楊浩在這種單位倒騰東西,不太合適。


    唐小麗打量楊浩身上這一身行頭,腳底踩著的都是耐克,這樣的生活靠著一點死工資可能辦不到,他可能比之前更洋氣了些。


    楊浩說:“現在咱們羊城不也鼓勵自由交易嘛,你們那裏不交公糧了?”


    “要交農業稅,拿糧食抵,早稻米跟晚稻米價格不一樣,現在有雜交水稻,又是自家種地,比以前在生產隊要上心多了,所以農民手裏的存糧倒是比以前要多,剩下的留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運出去賣,市麵上收購價格早稻米大概是一毛二,晚稻米一毛三,這是去年的價格,不過糧油站的開著車來村裏收,農民省得麻煩,也都願意賣給糧油站。”


    “要是我也開車過去收,會有人來管不?”


    “這個......沒人收過哎。”唐小麗反問:“你要做糧油生意?”


    “有這個想法。”楊浩說。


    計劃內的銷售價格大概是一毛五上下,算上倉儲的成本還有農民以次充好的成分政府隻賺取微利,現在糧票都很充足,很少有人去黑市買糧食,總之糧食突然就富裕起來,人口增加了那麽多,從八十年代往後,吃不起飯的人也越來越少。


    到底是雜交水稻出來以後確實提高了糧食產量,還是農民在吃大鍋飯的時候劃水,就不得而知了。


    大鍋飯時代確實讓一批人成為劃水大師,這些人到老了做事都鬆鬆散散,幾十年以後進城當保姆被狂吐槽的,大部分都是這個年代造就的。


    但糧油市場也不是無利可圖,像唐小麗這樣的小商販是找糧站批不了大量的糧食的,隻能找中間商買,差價雖然到不了以前黑市那麽大,但量走起來還是很可觀。


    兩人說完,楊浩又讓她等等,轉身進單位裏頭拎出兩袋全脂奶粉,一袋麻杆糖,一袋雪棗,一瓶麥乳精,這回唐小麗要給錢,楊浩死活不肯收,隻說是給萌萌吃的。


    唐小麗也就沒推辭收下來了。


    回去以後跟韓學禮提了一下。


    “糧食生意不光要人脈,還要找運輸。”韓學禮好奇起來:“怎麽找車皮?”


    “貨箱應該好找的,楊浩家裏有些關係......我真是沒想到,楊浩能有這樣的野心,我們同學裏麵他做的最好。”


    楊浩家裏條件很好,一般有這個條件都不願意奮鬥了。


    但是在唐小麗的記憶中,楊浩從小就很會折騰,從初中時候就有自己的小生意。


    光這一點,就讓人很佩服,難怪八十年代有人富裕起來,也有人還在原地踏步,甚至一輩子都沒走出農村,舒適圈待久了自己都不想出來的。


    連楊浩都在努力掙錢,唐小麗沒理由不拚一把。


    裝修的事主要是木工上的活,這次唐小麗還去找了大王師傅。


    到了年底活兒多起來,大王師傅也在家,聽說又給唐小麗裝修,爽快的就答應了。


    第二天帶著小王師傅一起,去店裏麵丈量好了尺寸,跟唐小麗說:“這個位置做樓梯的話,下麵也可以做抽屜。”


    唐小麗點頭:“好。”


    又問了一下她做什麽聲音,唐小麗大致描述了一下,大王師傅就把做幾個台麵,灶台的位置選定,樓上就不做床,而是做一層地台,可以鋪著褥子睡,另外再做幾個簡易貨架,考慮到以後做的是餐飲,唐小麗要大王師傅留出來冰櫃的位置。


    方案一定下來,大王師傅就帶著小王師傅幹活。


    先量尺寸,唐小麗那頭去找木材公司買木材。


    因臨近年關,唐小麗事情也多,每天直接從鐵路職工食堂打兩個菜送過來,反正錢都是唐小麗自己掏,就算別人有意見也隻能憋著,大王師傅也很上心,商量著先把一樓的事情先辦了,於是開始打灶台,又開始打桌子椅子板凳這些,店裏沒有富裕的位置,板凳幹脆打的是簡易的折疊板凳,不用時候可以收起來。


    這樣幹了幾天店裏麵也初具規模,灶台是去買的大灶,不過周圍擺著的桌子是量著尺寸做的,店裏麵擺的桌子偏矮,搭配著凳子用,一共有四張桌子,能坐十幾個人,眼看著客流量越來越大,唐小麗也著急,準備了食材還是在門口賣麻辣燙,不過這回加上了一個茶葉蛋的生意,因為火車站的客流量跟學校門口不一樣,很多人要帶著東西上車吃,另外有加了一些可以帶上車的東西,批發了幾百包伊麵(方便麵),小麵包小蛋糕之類的,跟楊浩商量好送來的日子。


    隻是近日來,雞蛋的產量減少,雞蛋也比以前的價格貴了五成,以往是七分錢一個,現在要一毛錢一個。


    不僅如此,一到年關也特別難買到東西,唐小麗費了很大的功夫才買到豆腐皮和海帶這些,等去菜市場買肉丸子的時候,連以前那些做的差的都不賣回老家過年去了。


    這個時候唐小麗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很多人把東西擺出去賣,她店裏麵太小,也可以往外麵擺的,但是她店門口有一米寬的位置被人給占著,嚴重擋住了門臉上任進進出出。


    問了一下左右,才知道是隔壁開士多的謝誌梅擺在她門口。


    那隔壁比她來得早很多,原來這店鋪沒人開門,擋住也就擋住了,也沒人管,可既然現在唐小麗也要開店,自然要叫隔壁家自己挪過去了。


    這隔壁家的出攤也不積極,人不在就不擺。


    唐小麗提醒過了好幾次,對方就是沒動靜,還言之鑿鑿,雖然說東西擺在你家店門口了,可是那不是店裏的位置,我愛擺在那裏就擺在那裏,唐小麗跟她理論,她還揚起嗓子一副很占理的模樣。


    “喲,那她家門口都是她的位置,以後別人就不能打你門口過了,不都是你的位置嗎?”


    “.....”唐小麗竟然無言以對。


    對不起她還沒想好怎麽反駁對方呢,既然文鬥不成就武鬥。


    終於找到了一天對方不擺的日子。


    她不擺,唐小麗自然就把自己的大灶給挪過去了。


    這大灶可跟謝誌梅平常擺的小商品不一樣,又沉又不好挪窩,而且絕對不怕被人偷走,因此唐小麗往這裏一放,拍拍手人就走了。


    第39章


    店裏的裝修忙上了一陣,大概一周左右全部都搞完了。


    看著光潔如新的店鋪,唐小麗也愛得不行。


    她兩世都特別愛幹淨,這幾日叫人在門口砌了個大灶,灶上裝著的都是瓷磚,看著比木頭案板要幹淨許多。


    再加上大王師傅這個改造工程,店裏頓時讓人眼前一亮。


    “您這手藝真不錯。”


    二樓是到頂的貨架,背板釘在牆上了的。


    因為二樓層高的原因,做了兩個地台床,棉絮鋪上並不顯得壓迫感。


    一層是六個桌子,一個桌子配套四個凳子,沒有靠背的凳子可以疊起來,也可以放桌子底下,拉出來就能用也不顯得占地方。


    “這桌子也做的很好,感謝你啊大王師傅。”


    “你這地方好,我才能發揮好,你看看哪裏需要修補的,快點跟我說。”


    “您的手藝我當然信任了。”


    大王師傅趕著進度做,唐小麗也給了對方足夠的報酬,兩個師傅都是十天的工資,大王師傅自是歡喜,幹活也十分上心。


    轉眼快到臘月初一,唐爸算的開張大吉的好日子。


    找楊浩定的貨早一天才到,送到了唐小麗才心安些。


    王明明過來幫忙,還拎著隻大公雞,在店裏那個大灶上麵炒了,跟土豆一起紅燒了一大鍋。


    那味道香飄好幾裏。


    唐小麗嚐了一口讚道:“二嫂,你這手藝可真不錯。”


    隻要舍得調料,雞肉又燉入了味兒,那味道絕絕子了。


    忙叫萌萌也嚐一口,萌萌吃的要舔手指。


    萌萌吃的眼睛都要眯了起來,張大著嘴巴又要投喂,等半天媽媽還沒喂過來,聲音軟乎乎的叫:“媽媽。”


    王明明捏了捏她的小臉蛋,往她嘴裏投喂了一塊土豆。


    真好吃,萌萌跑跑跳跳就走開了。


    火車站人多,唐小麗難免要叮囑她不能亂跑雲雲,眼睛還不能離開孩子。


    王明明謙虛了一下:“我爸爸以前可是國營飯店的廚子,我小時候經常在他灶頭爬來爬去的,多少都學到了點兒。”


    合著以前是沒有發揮的餘地。


    在家裏吃個肉都是罪過,王明明索性也懶得折騰了,做什麽吃什麽,實在饞的不行就出去開個小灶,她又不想陸琴那麽想不開大錢小錢都往娘家送,日子過得倒是沒有那麽緊吧。


    兩人又聊了會兒,開張準備的怎麽樣雲雲。


    開張要搞個豬頭祭神,本來還要放鞭炮,搞點彩頭,鞭炮砸這個地方是不能放了,但是燒香酬神是不可免的,這些唐小麗也都準備了。


    王明明歎道:“你這店搞起來真不容易。”是真心希望唐小麗的生意能做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屬樓來了個大美人[八零]/大院嬌美人[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溜溜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溜溜豬並收藏家屬樓來了個大美人[八零]/大院嬌美人[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