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
家屬樓來了個大美人[八零]/大院嬌美人[年代] 作者:溜溜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學校問過了,通知書應該八月初就發出來了,不知道怎麽回事沒到學校裏,這件事情先不提,先把錄取通知書補了,明天你帶著身份證去學校補通知書,其他的事情後麵再說。”
“好好好,帶身份證就行了嗎?”
“是的,帶好身份證。”於小麗說完,眸色又深了深。
這件事情目前還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但總不能讓始作俑者好過的。
接下來就有的忙了,知道韓學美被錄取,自然先要給韓大金打個電話,村裏難得再考上一個南大的學生,連村裏都有獎勵,現在村裏也算有錢,村長親自批了兩百的獎學金,由韓大金代領了。
這待遇,韓學禮考上的時候沒有,但當時糖廠也給批了幾年的補助,用做資助韓學禮上學。
在那個年代,大學生是很金貴的,別說出個重點本科生,就是大專生也能讓家人吹上很久。
然後韓學美就有得忙了,在通知學校的同時,韓學美也告知學校錄取通知書被盜走一事,這件事情報上來後領導非常重視,不僅報了警,連帶著南大那邊也加入了調查,甚至這件事情讓《羊城晚報》給報道了出來,這件事情迅速在羊城各大高校引起了重視,據說當年確實有涉及到老師偷偷拿走學生錄取通知書的事,還真讓人給抓到了幾個。
“都是偏遠地區的學生,真是可憐,當初我還怕記者報道出來會有反作用,沒想到會引起大學的反查,我聽說有個女生考上了師範學院久久沒收到通知書,人都有點神經了,家裏人通過學校的招生電話核實,結果那個女生還真是被錄取了。”
“我的事情學校也在查。”出了這麽大的事,錄取通知書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絕對不是一場意外,十七中近三年來考的最好的就是韓學美,這是作為學校標杆性的人物,如果是惡意藏起來錄取通知書,甚至找人替讀,都是聳人聽聞的醜聞。
於小麗剛從外麵回來。
這事兒也是前日聽記者說的。
《羊城晚報》報道了這期節目以後,還跟蹤報道了幾例被偷走錄取通知書的案例,都是在學校公布了招生辦的電話以後,對自己的錄取結果存疑,找學校核實過的,有幾例確實沒有被錄取,可是有幾例也是人惡意拿走了錄取通知書。
這些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窮苦人家,大部分都是女生,絕大部分都是報考的師範院校,因為當時老師的收入並不高,政府在高校的招生上補貼比較大,在當年師範院校都是有補助的,畢業以後包分配也是去當老師,一般窮苦人家想出頭,選擇師範院校也是一個出路。
於小麗看著心疼,跟楊浩商量了一下,幹脆讚助了一批日用品跟食品給這些差點沒讀上書的女孩兒們。
她同情這些女孩的遭遇,但更讓她唏噓的是,大部分女生的原生家庭,似乎對女兒能不能讀上大學並不是很在意,孩子不讀書,或許對於家庭來說是個更好的選擇,他們甚至害怕女兒逃出這種困難的環境......
韓學美至少還好,她沒有這個煩惱,隻需要好好讀書便罷了。
錄取通知書可以補辦,拿著身份證去學校登記,三天以後新的錄取通知書也出來了,之前那份自然作廢。
但這件事情造成的影響,在當年的羊城教育界掀起了風波。
首先,當年有三個女學生因為錄取通知書的原因,險些被“偷”走了人生,在這一年撥亂反正。
其次,第二年開始,個大高校也在嚴格審核入學學生的資格,甚至大部分高校都自行命題,加了一項入學考試,如果成績跟高考成績相差太多太大的,大概率會被學校重新審核身份。
“有進度了嗎?”
“現在還沒說呢,但是找到了那個片區的郵遞員,對方清清楚楚的記得當時有送我的錄取通知書,隻是大爺沒看到,時間沒多久應該能查出來。”
“你們學校有懷疑對象了?”
“應該是有的,而且最近還查出來一件更扯的事兒。”韓學美洗幹淨了葡萄,丟進嘴裏一顆,酸的她眼淚都要出來了,一口吞下:“這誰家的葡萄,也太酸了吧。”
再也不吃了。
於小麗被她那副樣子逗得笑出聲來,剛才猴急猴急要吃葡萄的也是她,被酸的說不出話來的也是她。
“阿紅種的,就這串酸吧,之前吃過都還好啊,那你別吃這個了,去洗個西瓜切開各家送送,今年西瓜是尹阿婆家裏種的,也都還不錯,晚一點還有能吃到十月份。”
“真是太有才了,阿紅姐怎麽還種起葡萄來了,那東西逗蚊子,難怪家裏頭這麽多蚊子,回頭要用報紙包起來,免得蚊子啊鳥啊蟲子什麽的來咬。”韓學美是幹過農活的,很懂。
“行行行,咱們能不能別講葡萄了,先講講你的錄取通知書的事,你是不是知道什麽了?”
“秘密。”韓學美神秘兮兮的說。
————
韓學美的事情落定以後,於小麗才有心情去旅遊。
王明明也決定給自己放幾天假,這次是幾個家庭的旅行。
撇開男人們,女人們在一起才能真的玩。
鄭冬梅一不做二不休,帶上阿紅跟小寶寶一起走,阿紅家的玲玲也從沒出去過呢。鄭冬梅家的小寶已經四十多天了,身體底子也很好,聽到有孩子的聲音,眼睛就到處掃找聲音源,會一直盯著孩子們看,這段時間經常出門,看什麽都覺得新鮮,一出去就舍不得回來了。
這孩子好帶的不行,鄭冬梅以前號稱不太喜歡小孩子的,但自家兒子還是香噴噴的存在,整天抱在手裏不肯撒手,於小麗忍不住叫她少抱些。
“媽媽,弟弟是認識人嗎,他哭起來就隻要鄭阿姨抱,明明紅姨也帶他,為什麽不要紅姨啊。”萌萌覺得神奇極了,這麽小的寶寶,就能認識誰是媽媽了呀!
小寶寶眼睛很大,圓溜溜的,到處看。
一雙小手卻又嫩的跟什麽一樣,纖細的手指捏著,可愛極了。
鄭冬梅怎麽看都不會膩,月子期間光盯著兒子看都要盯幾個小時。
“他在媽媽肚子裏麵待了九個月,你鄭阿姨天天跟他說話,他當然能認識媽媽了。”於小麗笑著跟女兒解釋。
萌萌抓著小弟弟的兩隻手,弟弟的手就動不了啦。
然後小腿腿又開始蹬了,現在才四十幾天,又不會翻身又不會鬧的,精力全靠動手動腳發泄。
鄭冬梅看著兒子兩隻腳踩著水車一樣的亂蹬就想笑,她伸手在小寶寶麵前晃了晃,小娃就不看姐姐了,一雙黑黝黝的眼珠子一直盯著媽媽看,嘴角洋溢起來甜甜的笑,那個眼神是區別看到姐姐的,不一樣的眼神。
“還真是認識媽媽。”
“本來晚上說是給阿紅睡,還沒出月子就不肯了,也就開頭幾天跟他睡了,小磨人精,專門找我討債的。”
鄭冬梅一說話,這孩子就盯著她的嘴巴看,很認真的在聽。
“我看他身體好,帶著阿紅一起出門。”
“咱們帥帥是咱們家最小出門旅遊的了。”萌萌拿著玩具,企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果然,小孩子對媽媽的愛敵不過玩具的誘惑,馬上就被姐姐吸引住拉。
萌萌被小弟弟逗的哢哢直笑,那小孩也一直盯著萌萌笑,兩個孩子用精神力交流。
“好了,我看你除了練琴跟做作業,對什麽都很感興趣,玩夠了就回去做作業。”媽媽是個無情的作業機器。
要準備出發,鄭冬梅帶著個孩子準備的東西可就多了。
從羊城到雲南現在就有臥鋪,暑假人不多,拖關係弄了十幾張軟臥票,阿紅說她從沒有坐火車去過那麽遠的地方,還有些怯怯的,出門前箱子裏頭的厚衣服都帶了好多,鄭冬梅其實也不知道該帶多少東西,所以找於小麗商量到底要帶哪些。
“雲南溫差大,厚一點的外套帶一件,薄的外套再帶一件,衣服褲子盡量都是長袖長褲,另外就是小孩兒的東西了,你兩能帶多少東西啊,多帶個箱子,把我們小帥帥的尿不濕小被子那些都帶上,還有遮陽傘遮陽帽,雲南的紫外線可厲害了。”
“我不到處跑,找個地方住下來休息幾天也行,羊城這氣候太難受了。”鄭冬梅打定心思不出門,說什麽都不出門,所以外麵多曬跟她沒什麽關係,打定這個心思以後,就單純當做度假去的。
八五年,全國很多地方的旅遊業也發展起來了。
就比如說桂林,在當年也有很多人往那邊旅遊,韓學美去的時候住的是一個私人酒店,服務那些比國營招待所都好,隻可惜這個年代沒有網絡也差不到雲南那邊的酒店,隻能到了當地再看情況。
不過像鄭冬梅這樣全國跑的生意人,有她一起出去,住宿那些都不是問題。
訂好了去昆明的火車票,大家開始收拾行李。
這次就是姐妹帶娃遊,一個男家屬都不帶,這讓韓學禮顧教授和冼富強三個男人很不滿。
帶了男人就會分成一個個小家庭,這樣不美了,姐妹團一起出去玩大家可以打打牌,孩子們還能湊在一起玩,特別好。
收拾好了行李,這頭幾個人就出發了。
第200章
於小麗早就想出去走走玩玩,從重生以後的節奏就總是在賺錢賺錢。
賺了錢,連花的地方都沒有。
家電吧,家裏差不多都置辦了,也算是走在了時代前段,車也有了一輛摩托車。
這個年代的商品房開發的都不算好,雖說買了肯定會漲,但是能留著錢買更好的地方,也不太想投入到這種老房子裏頭。
最後思來想去的,幹脆出去旅遊。
要出發前,韓學禮還故意跟於小麗擺臉色,表示跟她生氣,萌萌衝媽媽吐了吐舌頭:“我爸爸也想去,但是媽媽不讓他去,爸爸生氣。”
韓學禮倒不是真的生氣,但見到妻子歡歡喜喜的收拾行李,多多少少有那麽點不舍得而已。
“等下回,咱們一家三口出去玩。”於小麗跟他說:“我覺得鄭冬梅一起沒好起來,我還是有些擔心她。”
畢竟年紀比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大了,鄭冬梅這一生孩子,身體虛弱了很多,縱使家裏請了人,也有些扛不住。
以前黃阿婆不說她,是因為沒有孫子,可看見孫子吃奶粉,包著尿不濕,忍不住心疼了還是會說。
有時候明知道老人是好心,但叨叨多了難免會煩,這些鄭冬梅不會跟丈夫說,也從沒有跟黃阿婆對著幹過,但心裏多多少少會不出去。
出去了,也就見不到了,省得老人一張嘴吧就擱在人身上。
鄭冬梅跟自己說,調整調整就回來了。
可是,要調整哪有那麽容易呢。
————
正在村口的冼家,黃阿婆見兒子從外頭回來,又是給兒子端水又是給兒子拿扇子扇風。
這大熱天,冼富強又累又熱,不過從廠裏回來都會先看看自家老娘。
鄭冬梅坐月子就住在她自己房子那邊,黃阿婆也時常會過去看孫子,但終歸不如在家裏住著方便,住在一起才能天天看,所以一輩子好脾性也算是通情達理的黃阿婆,也對兒媳婦有些微詞。
“叫你媳婦兒回家住,家裏這麽大一塊地方,不住在自己家裏,住在那頭像什麽樣,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兩口子不是兩口子呢。”阿婆說。
“啊?”冼富強愣了一下,旋即開口:“咱們之前不是說好了分開住嘛,阿梅又沒有嫌棄我住她家房子,也沒不讓你看看孩子。”
黃阿婆也不是不通情達理的人,但是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又不是菩薩。
那孫子住在村裏,一天到晚能看幾麵,跟一天到晚能看到,還是不一樣的。
以前嘛,沒有大胖孫子也還好,可是有了未必不想看。
黃阿婆跟兒子講:“我還不是想看看孫子,你說結婚都結婚了,也都生了孩子了,阿梅也該搬過來住了吧,你跟阿梅說,女人結婚了生了孩子,就不要在外麵跑來跑去,把孩子帶好才是正理。”
在她看來,又不用工作,在家裏待著是最好的呢。
冼富強:“生不生孩子,願不願意上班那是阿梅的事情,您別多管她。”
黃阿婆覺得兒子現在心都向著媳婦:“又不是沒錢吃飯,一天到晚往外麵蹦躂幹嘛呢,你這媳婦也是太好強了些,以前男人能賺錢,女人在家帶孩子那是享福。”
當婆婆的畢竟隔了一層,這要是自己親閨女,黃阿婆真能跑到女兒麵前念,可這話她現在隻敢跟兒子講,有時候去看孫子也會跟鄭冬梅明戳戳,暗搓搓的講。
“阿梅啊,你把帥帥生的這麽好,以後你是怎麽打算呢?”
剛開始鄭冬梅還真以為婆婆是誇兒子好呢,時間久了就知道婆婆是什麽意思了,她是對自己出去掙錢不滿,婆婆那個年代的人都是吃飽喝足就滿足,可現在哪能這樣呢,有錢的跟沒錢的差別可太大了,沒錢的時候就渴望一台自行車,等有錢了富裕了,就想要更好的,人都是這樣的。
鄭冬梅不想明著懟婆婆,隻跟黃阿婆說:“媽,時代也不一樣了,女人也是要出去上班的。”
這些話她不知道怎麽跟黃阿婆說,畢竟隔了三十來歲,受教育程度和社會背景猶如隔了一個馬裏亞納海溝,再這樣下去她都懷疑對黃阿婆的尊敬,也會隨著雙方不斷加深的代溝,關係變得惡劣起來。
“好好好,帶身份證就行了嗎?”
“是的,帶好身份證。”於小麗說完,眸色又深了深。
這件事情目前還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但總不能讓始作俑者好過的。
接下來就有的忙了,知道韓學美被錄取,自然先要給韓大金打個電話,村裏難得再考上一個南大的學生,連村裏都有獎勵,現在村裏也算有錢,村長親自批了兩百的獎學金,由韓大金代領了。
這待遇,韓學禮考上的時候沒有,但當時糖廠也給批了幾年的補助,用做資助韓學禮上學。
在那個年代,大學生是很金貴的,別說出個重點本科生,就是大專生也能讓家人吹上很久。
然後韓學美就有得忙了,在通知學校的同時,韓學美也告知學校錄取通知書被盜走一事,這件事情報上來後領導非常重視,不僅報了警,連帶著南大那邊也加入了調查,甚至這件事情讓《羊城晚報》給報道了出來,這件事情迅速在羊城各大高校引起了重視,據說當年確實有涉及到老師偷偷拿走學生錄取通知書的事,還真讓人給抓到了幾個。
“都是偏遠地區的學生,真是可憐,當初我還怕記者報道出來會有反作用,沒想到會引起大學的反查,我聽說有個女生考上了師範學院久久沒收到通知書,人都有點神經了,家裏人通過學校的招生電話核實,結果那個女生還真是被錄取了。”
“我的事情學校也在查。”出了這麽大的事,錄取通知書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絕對不是一場意外,十七中近三年來考的最好的就是韓學美,這是作為學校標杆性的人物,如果是惡意藏起來錄取通知書,甚至找人替讀,都是聳人聽聞的醜聞。
於小麗剛從外麵回來。
這事兒也是前日聽記者說的。
《羊城晚報》報道了這期節目以後,還跟蹤報道了幾例被偷走錄取通知書的案例,都是在學校公布了招生辦的電話以後,對自己的錄取結果存疑,找學校核實過的,有幾例確實沒有被錄取,可是有幾例也是人惡意拿走了錄取通知書。
這些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窮苦人家,大部分都是女生,絕大部分都是報考的師範院校,因為當時老師的收入並不高,政府在高校的招生上補貼比較大,在當年師範院校都是有補助的,畢業以後包分配也是去當老師,一般窮苦人家想出頭,選擇師範院校也是一個出路。
於小麗看著心疼,跟楊浩商量了一下,幹脆讚助了一批日用品跟食品給這些差點沒讀上書的女孩兒們。
她同情這些女孩的遭遇,但更讓她唏噓的是,大部分女生的原生家庭,似乎對女兒能不能讀上大學並不是很在意,孩子不讀書,或許對於家庭來說是個更好的選擇,他們甚至害怕女兒逃出這種困難的環境......
韓學美至少還好,她沒有這個煩惱,隻需要好好讀書便罷了。
錄取通知書可以補辦,拿著身份證去學校登記,三天以後新的錄取通知書也出來了,之前那份自然作廢。
但這件事情造成的影響,在當年的羊城教育界掀起了風波。
首先,當年有三個女學生因為錄取通知書的原因,險些被“偷”走了人生,在這一年撥亂反正。
其次,第二年開始,個大高校也在嚴格審核入學學生的資格,甚至大部分高校都自行命題,加了一項入學考試,如果成績跟高考成績相差太多太大的,大概率會被學校重新審核身份。
“有進度了嗎?”
“現在還沒說呢,但是找到了那個片區的郵遞員,對方清清楚楚的記得當時有送我的錄取通知書,隻是大爺沒看到,時間沒多久應該能查出來。”
“你們學校有懷疑對象了?”
“應該是有的,而且最近還查出來一件更扯的事兒。”韓學美洗幹淨了葡萄,丟進嘴裏一顆,酸的她眼淚都要出來了,一口吞下:“這誰家的葡萄,也太酸了吧。”
再也不吃了。
於小麗被她那副樣子逗得笑出聲來,剛才猴急猴急要吃葡萄的也是她,被酸的說不出話來的也是她。
“阿紅種的,就這串酸吧,之前吃過都還好啊,那你別吃這個了,去洗個西瓜切開各家送送,今年西瓜是尹阿婆家裏種的,也都還不錯,晚一點還有能吃到十月份。”
“真是太有才了,阿紅姐怎麽還種起葡萄來了,那東西逗蚊子,難怪家裏頭這麽多蚊子,回頭要用報紙包起來,免得蚊子啊鳥啊蟲子什麽的來咬。”韓學美是幹過農活的,很懂。
“行行行,咱們能不能別講葡萄了,先講講你的錄取通知書的事,你是不是知道什麽了?”
“秘密。”韓學美神秘兮兮的說。
————
韓學美的事情落定以後,於小麗才有心情去旅遊。
王明明也決定給自己放幾天假,這次是幾個家庭的旅行。
撇開男人們,女人們在一起才能真的玩。
鄭冬梅一不做二不休,帶上阿紅跟小寶寶一起走,阿紅家的玲玲也從沒出去過呢。鄭冬梅家的小寶已經四十多天了,身體底子也很好,聽到有孩子的聲音,眼睛就到處掃找聲音源,會一直盯著孩子們看,這段時間經常出門,看什麽都覺得新鮮,一出去就舍不得回來了。
這孩子好帶的不行,鄭冬梅以前號稱不太喜歡小孩子的,但自家兒子還是香噴噴的存在,整天抱在手裏不肯撒手,於小麗忍不住叫她少抱些。
“媽媽,弟弟是認識人嗎,他哭起來就隻要鄭阿姨抱,明明紅姨也帶他,為什麽不要紅姨啊。”萌萌覺得神奇極了,這麽小的寶寶,就能認識誰是媽媽了呀!
小寶寶眼睛很大,圓溜溜的,到處看。
一雙小手卻又嫩的跟什麽一樣,纖細的手指捏著,可愛極了。
鄭冬梅怎麽看都不會膩,月子期間光盯著兒子看都要盯幾個小時。
“他在媽媽肚子裏麵待了九個月,你鄭阿姨天天跟他說話,他當然能認識媽媽了。”於小麗笑著跟女兒解釋。
萌萌抓著小弟弟的兩隻手,弟弟的手就動不了啦。
然後小腿腿又開始蹬了,現在才四十幾天,又不會翻身又不會鬧的,精力全靠動手動腳發泄。
鄭冬梅看著兒子兩隻腳踩著水車一樣的亂蹬就想笑,她伸手在小寶寶麵前晃了晃,小娃就不看姐姐了,一雙黑黝黝的眼珠子一直盯著媽媽看,嘴角洋溢起來甜甜的笑,那個眼神是區別看到姐姐的,不一樣的眼神。
“還真是認識媽媽。”
“本來晚上說是給阿紅睡,還沒出月子就不肯了,也就開頭幾天跟他睡了,小磨人精,專門找我討債的。”
鄭冬梅一說話,這孩子就盯著她的嘴巴看,很認真的在聽。
“我看他身體好,帶著阿紅一起出門。”
“咱們帥帥是咱們家最小出門旅遊的了。”萌萌拿著玩具,企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果然,小孩子對媽媽的愛敵不過玩具的誘惑,馬上就被姐姐吸引住拉。
萌萌被小弟弟逗的哢哢直笑,那小孩也一直盯著萌萌笑,兩個孩子用精神力交流。
“好了,我看你除了練琴跟做作業,對什麽都很感興趣,玩夠了就回去做作業。”媽媽是個無情的作業機器。
要準備出發,鄭冬梅帶著個孩子準備的東西可就多了。
從羊城到雲南現在就有臥鋪,暑假人不多,拖關係弄了十幾張軟臥票,阿紅說她從沒有坐火車去過那麽遠的地方,還有些怯怯的,出門前箱子裏頭的厚衣服都帶了好多,鄭冬梅其實也不知道該帶多少東西,所以找於小麗商量到底要帶哪些。
“雲南溫差大,厚一點的外套帶一件,薄的外套再帶一件,衣服褲子盡量都是長袖長褲,另外就是小孩兒的東西了,你兩能帶多少東西啊,多帶個箱子,把我們小帥帥的尿不濕小被子那些都帶上,還有遮陽傘遮陽帽,雲南的紫外線可厲害了。”
“我不到處跑,找個地方住下來休息幾天也行,羊城這氣候太難受了。”鄭冬梅打定心思不出門,說什麽都不出門,所以外麵多曬跟她沒什麽關係,打定這個心思以後,就單純當做度假去的。
八五年,全國很多地方的旅遊業也發展起來了。
就比如說桂林,在當年也有很多人往那邊旅遊,韓學美去的時候住的是一個私人酒店,服務那些比國營招待所都好,隻可惜這個年代沒有網絡也差不到雲南那邊的酒店,隻能到了當地再看情況。
不過像鄭冬梅這樣全國跑的生意人,有她一起出去,住宿那些都不是問題。
訂好了去昆明的火車票,大家開始收拾行李。
這次就是姐妹帶娃遊,一個男家屬都不帶,這讓韓學禮顧教授和冼富強三個男人很不滿。
帶了男人就會分成一個個小家庭,這樣不美了,姐妹團一起出去玩大家可以打打牌,孩子們還能湊在一起玩,特別好。
收拾好了行李,這頭幾個人就出發了。
第200章
於小麗早就想出去走走玩玩,從重生以後的節奏就總是在賺錢賺錢。
賺了錢,連花的地方都沒有。
家電吧,家裏差不多都置辦了,也算是走在了時代前段,車也有了一輛摩托車。
這個年代的商品房開發的都不算好,雖說買了肯定會漲,但是能留著錢買更好的地方,也不太想投入到這種老房子裏頭。
最後思來想去的,幹脆出去旅遊。
要出發前,韓學禮還故意跟於小麗擺臉色,表示跟她生氣,萌萌衝媽媽吐了吐舌頭:“我爸爸也想去,但是媽媽不讓他去,爸爸生氣。”
韓學禮倒不是真的生氣,但見到妻子歡歡喜喜的收拾行李,多多少少有那麽點不舍得而已。
“等下回,咱們一家三口出去玩。”於小麗跟他說:“我覺得鄭冬梅一起沒好起來,我還是有些擔心她。”
畢竟年紀比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大了,鄭冬梅這一生孩子,身體虛弱了很多,縱使家裏請了人,也有些扛不住。
以前黃阿婆不說她,是因為沒有孫子,可看見孫子吃奶粉,包著尿不濕,忍不住心疼了還是會說。
有時候明知道老人是好心,但叨叨多了難免會煩,這些鄭冬梅不會跟丈夫說,也從沒有跟黃阿婆對著幹過,但心裏多多少少會不出去。
出去了,也就見不到了,省得老人一張嘴吧就擱在人身上。
鄭冬梅跟自己說,調整調整就回來了。
可是,要調整哪有那麽容易呢。
————
正在村口的冼家,黃阿婆見兒子從外頭回來,又是給兒子端水又是給兒子拿扇子扇風。
這大熱天,冼富強又累又熱,不過從廠裏回來都會先看看自家老娘。
鄭冬梅坐月子就住在她自己房子那邊,黃阿婆也時常會過去看孫子,但終歸不如在家裏住著方便,住在一起才能天天看,所以一輩子好脾性也算是通情達理的黃阿婆,也對兒媳婦有些微詞。
“叫你媳婦兒回家住,家裏這麽大一塊地方,不住在自己家裏,住在那頭像什麽樣,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兩口子不是兩口子呢。”阿婆說。
“啊?”冼富強愣了一下,旋即開口:“咱們之前不是說好了分開住嘛,阿梅又沒有嫌棄我住她家房子,也沒不讓你看看孩子。”
黃阿婆也不是不通情達理的人,但是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又不是菩薩。
那孫子住在村裏,一天到晚能看幾麵,跟一天到晚能看到,還是不一樣的。
以前嘛,沒有大胖孫子也還好,可是有了未必不想看。
黃阿婆跟兒子講:“我還不是想看看孫子,你說結婚都結婚了,也都生了孩子了,阿梅也該搬過來住了吧,你跟阿梅說,女人結婚了生了孩子,就不要在外麵跑來跑去,把孩子帶好才是正理。”
在她看來,又不用工作,在家裏待著是最好的呢。
冼富強:“生不生孩子,願不願意上班那是阿梅的事情,您別多管她。”
黃阿婆覺得兒子現在心都向著媳婦:“又不是沒錢吃飯,一天到晚往外麵蹦躂幹嘛呢,你這媳婦也是太好強了些,以前男人能賺錢,女人在家帶孩子那是享福。”
當婆婆的畢竟隔了一層,這要是自己親閨女,黃阿婆真能跑到女兒麵前念,可這話她現在隻敢跟兒子講,有時候去看孫子也會跟鄭冬梅明戳戳,暗搓搓的講。
“阿梅啊,你把帥帥生的這麽好,以後你是怎麽打算呢?”
剛開始鄭冬梅還真以為婆婆是誇兒子好呢,時間久了就知道婆婆是什麽意思了,她是對自己出去掙錢不滿,婆婆那個年代的人都是吃飽喝足就滿足,可現在哪能這樣呢,有錢的跟沒錢的差別可太大了,沒錢的時候就渴望一台自行車,等有錢了富裕了,就想要更好的,人都是這樣的。
鄭冬梅不想明著懟婆婆,隻跟黃阿婆說:“媽,時代也不一樣了,女人也是要出去上班的。”
這些話她不知道怎麽跟黃阿婆說,畢竟隔了三十來歲,受教育程度和社會背景猶如隔了一個馬裏亞納海溝,再這樣下去她都懷疑對黃阿婆的尊敬,也會隨著雙方不斷加深的代溝,關係變得惡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