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抽卡後郡王是基建狂魔 作者:十二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5章 南安大學
南滄縣城裏, 郡王府的別宅之中,陸續駛入了好幾輛馬車, 都是許由從各地請來的好友, 也是未來書院的老師。
宣瑾瑜抽空見了許由請來的這些先生,都是有學之士,果然大佬的朋友也都是大佬。對這批聘請來的老師, 宣瑾瑜十分滿意,幹脆以別宅為中心, 高價買下了附近的幾座宅子, 就此在南滄縣城劃出一片學院區, 讓營建署負責改建,共分為三片區域, 最前麵的是教學區,中間的則是食堂、澡堂、圖書館、學生宿舍,最後麵的則是教師院。
剛到南滄縣的先生們也被郡王爺的大手筆一驚。他們本以為要修學院隻是吹噓,實際恐怕就是撥一處宅子, 讓他們幾人講講課也就罷了,充其量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學堂, 可看郡王爺現在這規劃, 竟像是真要興辦一個如稷下學宮一樣的大型書院!
隨著教書的先生們陸續到崗, 書院開設的科目也就定下來了,分別是農學、算學、醫學、機括學、營造學, 宣瑾瑜有心想要講講物理、化學,可這些基礎學科她一個文科生也學得懵懵懂懂, 又如何傳授給這些先生?隻好按照南滄縣和軒國現有的技術做了一個大類劃分, 且先搭建一個雛形, 她來給各位先生講講心中的大學規劃, 後麵再慢慢發展。
宣瑾瑜給諸位先生提到的大學,引發了眾位先生的極大熱情。想到郡王爺口中提到的各方學者匯聚,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盛況,幾位先生竟像是找到了新的理想,隻隻覺得若是能夠把這大學建出來,學說遍布天下,才算是不負此生才學。
於是,在諸位先生的一致要求下,新建的書院從南滄縣和安周縣各取一字,命名成了南安大學。不過,宣瑾瑜看來,這南安大學和前世的大學相比,更像是講究實用的職高或者大專,但在這個時代也當得上大學的名號了。說不得千年之後,這裏也能成為全國人民心中的頂級院校,非學神不得入讀?看著南安大學裏各位先生激情煥發的模樣,宣瑾瑜決心做個合格的金主爸爸,隻出錢,提願景,不插手,交給專業人士放手施為。
因營建署是在原來的幾座宅子中改造,不過月餘功夫,南安大學校舍就改建完成,而第一批學員也從北川郡城抵達了南安大學。
北川郡幅員遼闊,各縣所需書吏、田嗇夫、工匠的數目十分驚人,光靠宣瑾瑜支援一些人手也是杯水車薪,因此,南安大學剛有個眉目,裴佑就想著送一批人過來培訓,學費由北川郡府支出。這批學員分別來就讀農學、算學、機括學、營造學。
考慮到年輕人學習新事物更快,這次來南安大學學習的學員年紀都不超過二十五歲,也都是北川郡府、各縣縣府的精英人物,年輕而才高,或多或少都有些傲氣。
遠遠地隔著一段路,劉岐就看見了南安大學的金漆黑底招牌,他冷哼一聲,問旁邊丁平:“也不知道這大學有什麽出奇的,齊王殿下把我們送來進修!”
丁平和劉岐是多年好友,自然知道劉岐性情裏有兩分狂傲狷介,丁平隻得勸慰:“慎言!齊王殿下既然這樣安排,自然有殿下的道理。”
劉岐也明白厲害,不再多說,隻跟著南安大學的人入了院子。
南安大學的領路人是一位個子瘦高,沉默不語的中年男子,自稱周垚。他二人跟著周垚左饒又饒,入到了後邊一間院子,院子的門匾上寫著學生宿舍,右邊還有一行小字,寫著乙字號。
周垚推開門,把他們帶進右邊的偏廂房,隻見廂房裏擺著四張三尺長的小床,小床邊擺著一套窄窄的桌凳,靠著牆立著四個帶鎖的木櫃子,看來這小房間竟然要住四個人。
周垚解釋說:“這一間廂房本來該住四個學生,因為現在學生未住滿,且先兩人一間安排,你二人便住在此處。”
說著周垚把幾把鑰匙交給他二人,又分明說清鑰匙用途。
劉岐忍不住,問道:“喂,住在這兒也就罷了,我們平日裏怎麽上課?”
周垚抬眼看他:“急什麽急,我正要說呢。”他從隨身的挎包裏拿出幾張薄紙來,遞給他二人:“上麵的兩張是課表,寫清了上課的教室、時辰和老師的名諱,你二人就按照這課表去對應的教室上課。下麵的兩張是學院各個院子的分布圖,可以看見各個教室的位置,還有食堂、圖書館、澡堂的位置。”
一口氣說完,周垚又說:“還有,以後不能叫喂,沒大沒小的,得叫我師兄或者輔導員,我是許由老師的弟子,也負責我們農學院的學生事務。”說完,周垚轉身離開,留著兩個愣頭青自己犯傻。他還要趕去後院裏的實驗田看自己的辣椒良種呢,若不是老師帶來的弟子裏自己最年長,誰願意來做這個輔導員教這些蠢師弟?
周垚走後,劉岐和丁平麵麵相覷。他們本以為,所謂的進修就是到了地方,有人手把手帶著教,連續帶著他們學幾天農術,更多的是走個過場。沒想到這個南安大學,竟然作風如此放肆不羈的嗎?和他們以為的完全不一樣啊!
劉岐和丁平開始打量屋子,這屋子可謂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書桌裏已經放好了燈油還有筆墨紙硯,還有一個和周垚一樣的挎包,估計是裝書本紙筆用的。雖說地方不大,但學習用的東西是一應俱全,兩人竟還找到了幾分少年時求學的意氣。
不過最令二人驚訝的是周垚給的紙。那紙張也不知道是什麽做的,輕薄堅韌,上麵的字跡清晰無比,最令人驚異的是,兩張紙上的字跡一模一樣,也不知道是怎麽做的來!
劉岐麵色古怪,說道:“我有些喜歡這個地方了。”
丁平卻說:“我看這南安大學好像想讓我們自己摸索,不如咱倆收拾好東西,四處走走?”
劉岐一口答應,二人把隨身行李一放,就奔向了第一處,澡堂。
按照紙張指示,澡堂在西北角,每逢雙日開一天,隻在中午和晚上各開半個時辰,正好趁這個時間,洗去一路塵土。
二人直奔澡堂而去,澡堂所在的院子有個看門的大爺,一見他二人來了,就領著他們去鍋灶間,裏麵燒得全是熱騰騰的熱水,讓他們自己小心擔到洗澡間去,大爺還每人發了一塊肥皂,要他們洗好出門的時候還來。劉岐和丁平揣著肥皂進了洗澡間,裏麵一連擺開了十個大木桶,每人一個,兩人擔好水,好不痛快地洗了個澡。
劉岐性子愛潔,當即眉開眼笑:“我還以為這大學生活艱苦,沒想到還能兩天洗一次澡!咱們在北川郡城的時候,都未必能有這麽舒服呢。”
丁平微微一笑,他也心中歡喜,隻是不如劉岐這樣外放罷了。
洗去滿身塵土,二人這才覺出肚餓,不如再去那食堂一遭?
進得食堂院子,丁平和劉岐又是一驚。食堂是一個極其廣闊的大屋子,裏麵密密麻麻放著小桌凳,正前方擺著好幾口大鍋,裏麵盛放著飯菜。見他二人進來,手拿大勺的師傅說:“四菜一湯,二葷二素,湯自己去鍋邊盛,要哪個?”
丁平還在細看,劉岐已經歡快地說:“紅燒肉、爆炒羊肉、燒豆腐、清炒白菜!”
師傅拿出一個大陶盤,按照劉岐所說,各打一勺,最後塞了兩個麥麵餅子到菜上,遞給劉岐。丁平此時也選好了菜,師傅也是如法炮製,給他遞過去一個大陶盤。
劉岐走到旁邊的大陶釜一看,驚了,竟然是蛋花湯!他頓時眼含熱淚,是他誤會齊王殿下了!夥食這般好,殿下想必為他們上學掏出了不少銀子,以後一定要好好給殿下幹活!
丁平先去找位置,劉岐盛了兩碗蛋花湯過來。這個時候他們也見到了其他一起來進修的人,有跟他們一樣來學農學的,也有學算學、機括學這些的。
大家一邊聊著見聞,一邊吃起飯食來。別的不說,這南安大學飯菜是真香!那紅燒肉豐腴軟糯,醬香濃鬱。爆炒羊肉薄薄一片,就是入味兒!燒豆腐滑嫩嫩,大白菜清爽可口,就連蛋花湯也好喝!一口菜一口餅,間或呼嚕幾口湯,一幫大小夥子吃得是頭也不抬!
學機括學的馬遠摸摸隆起的肚皮,說:“吃得真爽快!就衝這夥食,我願意一直在這裏讀書!”
其他人也不笑話他,他們也有同樣的想法。比起南安大學的夥食,自己以前在郡廷府、縣廷府吃到的怎麽那麽像豬食!
吃的好,住得好,就是不知道,這裏的功課學業難不難,能不能學到真東西呢?
劉岐提議道:“不如我們先去那圖書館看看?”
這倒是個主意。這些學員裏也有家裏藏書頗豐的,從曾祖父那一代起就開始四處購書,也不知道這南安大學的圖書館是個什麽模樣?
圖書館是個小院,東西南北四間屋子裏都塞滿了書本。每間書屋裏,都擺著二十個高大書架,每個書架上都掛了個木牌,分別是經、史、子、集、工、商、農等,這等浩瀚地藏書量,隻把一幫學員驚得目瞪口呆。
老天爺,他們當中家學最淵源的一個學員,家中也不過隻有這麽一間屋子的藏書了,還是家中祖祖輩輩收藏下來的,沒想到這南安大學名聲不顯,竟有這麽多的藏書量?
他們卻是不知。自打宣瑾瑜穿越來後,苦無娛樂,隻好讓人收些書來,因誠郡王府越來越豪闊,讀書又是正道,福順管家大筆一揮,隻要是沒見過的古籍,都收到王爺的書庫中!因她興辦南安大學,裴佑和遠在外地的古元朗又送來一批書籍,來到這裏的各位先生也都各負書本數十篋,合在一起,才湊出如今這驚人的藏書量。
劉岐已經徹底走不動道,他素有書癡之稱,當即問起館吏如何借讀。
館吏說:“圖書館禁燈油,因此隻能白天來讀,所有的書隨便翻開,但需要小心翻動,不可損毀,隻能在館內閱讀,不可外借。但圖書館提供免費紙筆,可自行抄錄。”
自行抄錄!一幹學員現在已經說不出話來了!萬萬沒想到,這南安大學如此格局高遠,誰家有個藏書不是敝帚自珍,一輩子在暗室裏藏起舍不得給外人看,沒想到南安大學這麽大方,雖不外借,卻隨人抄錄!那若是看到有用的書本,豈不是謄抄一邊,即可自有一份?
劉岐當即問道:“紙筆何處?”
作者有話說:
第56章 南安大學(二)
等劉岐從館吏處取來紙筆, 繞著圖書館的書架仔細一本書一本書看過去,他才知道這裏的書囊括了多少種類。
劉岐和丁平來南安大學是為了修習農術, 而圖書館的這麽多藏書, 有許多都是和農術相關,不少都是有名的農術大師的手稿珍本。劉岐平日裏的一些疑惑,都在這些書中找到了解答。性情不羈的劉岐還在圖書館中找到許多遊記、趣談, 這也極大地引發了他的興趣,讀得如癡如醉。
等到真正上課的時候, 劉岐和丁平等人更是大開眼界。
給農學院上課的是大師許由, 許由在第一節 課就教授了聞所未聞的套種之法。
許由講解的是用小麥套種菽豆, 因小麥長得高,菽豆長得低, 兩種植物在田裏互相不搶占地方,而菽豆還能將一種名曰氮的物質吸收進土壤,反而能使得小麥成長得更好。
許由正仔細講解著套種訣竅,下麵劉岐舉手提問:“老師, 如果套種的話,土壤豈不是需要更多肥力, 才能同時讓兩種作物生長?”
許由讚許地看著劉岐, 這學生雖然有些頑皮, 但才思敏捷,舉一反三。不過麵上許由依然不顯, 隻說:“如何給土壤施肥是下節課的內容,你們先把這節課套種學會。”
許由講完套種後, 周垚師兄又進來, 把一幹學生領到了後院裏的實驗田, 讓他們實地觀察, 還分給他們一塊田,各自套種種植試試看。
劉岐和丁平的課程很快就排得滿滿當當,他們農學院的學生要學套種之術,再學肥地之術,學完還要學一年兩次輪種之術,最後還要學習農具的打造、使用和維護,為此還要去隔壁機括學院選修一兩門課程,隻覺得每天過得充實無比。
現在劉岐和丁平也就明白,為什麽自己的住所書桌中會放有燈油,合著南安大學早就料到課程繁重,他們必須得挑燈苦讀。
至此,劉岐和丁平的傲氣早已消失不見,他們明白在南岸大學學到的知識有多麽寶貴,每日裏隻如饑似渴地學習。不過,也不知道為何,越是繁忙的時候,劉岐越想摸魚,看著書桌裏免費供應的一遝遝白紙,以及手裏極易書寫的鵝毛筆,劉岐突然靈機一動,不如自娛自樂寫個故事?
圖書館收藏的遊記和趣談給了他底蘊,南滄縣的種種見聞又給了他靈感,劉岐大筆一揮,就寫出了後土娘娘座下仙童轉世,來人間廣施雨露,各路仙神下凡幫助的故事。劉岐學業越繁重,編故事的靈感反而層出不窮,他隻好每夜挑燈,寫完作業就開始寫故事。
同屋的丁平發現了劉岐的異樣,因此成為了《仙童下凡施雨露》的第一個讀者。劉岐的手稿又很快從自己的住屋一路流傳出去,直到這批學員全都成為劉岐的忠實讀者。這可不是件好事,隻因大家見到劉平的第一句話都是:“你寫的那故事,後麵發生啥了?什麽時候才能寫出來?”
劉岐也隻能尷尬一笑,顧左右而言他,趕緊溜之大吉。
機括學院就在農學院的隔壁,教的課程一日難過一日,現在正在教的是活字印刷術。也是學到了活字印刷,學生們才明白,原來開學時收到的課表紙張是這樣統一印刷出來的!學生們心情複雜,有感動——這麽寶貴的技術,老師們說教就教!也有痛哭:好難學!好複雜!好想跪地求老師教點簡單的東西!
機括學院的老師無動於衷,隻一臉冷漠地給他們遞出刻刀:“來,一起刻一套字模。教得再多也不如你們自己上手做一遍。記著,要印刷出一本書來,才能畢業。”
學生們突然麵麵相覷起來,這一刻他們突然心意相通起來。“老師,刻什麽書都行?”
“對,刻什麽書都行。”老師夾起教案,翩然而去,留一室蠢弟子胡亂倒騰。
機括學院的學生連熬幾個大夜,又得其他學院的好事者相助,終於印刷出一套《仙童下凡施雨露》。
在請示過師長,又跟劉岐談妥利潤如何分成後,機括學院的學生們帶著數十套《仙童下凡施雨露》,在南滄東市裏支起了頭一個書攤。
他們應當感謝南滄書塾。南岸大學開辦的同時,南滄書塾也沒有停下,還在一期又一期地招收學員,教學內容也在不斷調整。正因為如此,南滄縣能識字的人越來越多。否則這《仙童下凡施雨露》如何能有銷路?
學生們帶的數十套書很快就賣了個精光。畢竟,講後土娘娘座下仙童的故事書,必須立刻買下,這可是郡王爺的排麵!不買不是南滄縣人!縣廷府的書吏、開店的富商、富裕一點的百姓,樂嗬嗬地買走了書。
逛集市的王府廚子一口氣買了三套。
於是,宣瑾瑜去往李氏的小院,驚訝地在阿娘的梳妝桌上發現了一套故事書,這故事的主角瞅著怎麽這麽像以自己為原型呢?撇開這個不談,故事編得還挺好!世間魔氣作亂,土地欠收,仙童轉世,又得各路神佛相助,找菩薩領甘霖,找龍王借雨,帶領百姓走出困境,頗有幾分《封神榜》的神采啊!
李氏笑眯眯地說:“我看這故事編得挺好!可惜就是還沒寫完。”
宣瑾瑜認同阿娘的看法,她幹脆從阿娘處借走這套書,留作晚間觀看。
南滄縣民現在能吃飽肚子,這在軒國就已經算得上富裕,可到底沒什麽娛樂,縣城裏連個耍百戲的都沒有。《仙童下凡施雨露》這套書一出世,立刻就火遍南滄,大一點的酒樓甚至自發地找來會認字的書生,在酒樓大堂裏講起這故事。
南滄縣一些識字的書生不服氣,聽說寫這《仙童下凡施雨露》的人也就是南岸大學的一個學生。要說我等的學問比不過一些當世大師,也是自然,可編個這樣的故事又有何難!這個《仙童下凡施雨露》的作者也不過就是沾了郡王爺的光罷了!
當即就有一個書生閉關半月,出門的時候已經拿出了一套書稿,名曰《風流王爺俏娘子》,講的是某朝某代有個俊美王爺,因故出了遠門,路遇一身世飄零的絕美歌女,二人之間生發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因《仙童下凡施雨露》下半部遲遲不出,《風流王爺俏娘子》立馬登頂證道,成為南滄縣最紅故事書。誰要是沒聽過,出門跟人閑聊都不知道咋搭話。
宣瑾瑜也看到了這本《風流王爺俏娘子》,沒想到繼文之後,這麽快就出現了甜寵文!看來自己很快就不缺小說看了!苦無娛樂已久的宣瑾瑜感動得熱淚盈眶,天知道,來到這個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的年代,她有多無聊!沒想到,辦一所南安大學,竟然誤打誤撞出現這些娛樂生活的小說來!
宣瑾瑜索性讓福順去開辦了一個書坊,有書生寫好了故事稿子,大可以直接投來書坊,隻要寫得不錯,就印刷成書售賣。因書坊開出的潤筆銀豐厚可觀,有不少書生幹脆專職寫故事,成為軒國的頭一批小說作者。
也許是這個年代娛樂太過匱乏,這些鮮鮮出爐的小說傳到安周縣後大火,往來行商愛買來讀,連到此來的西域商人也要買上兩本來讀,甚至不少人一買就是五套八套,畢竟姑舅表姨這些親戚也都愛看。宣瑾瑜得知後,隻覺得這堪稱史上第一波文化輸出。對此,宣瑾瑜樂見其成,畢竟,郡王爺也愛看小說。
尉遲屈密翻動著手裏的這本《風流王爺俏娘子》,竟看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這作者是如何寫的,那小娘子身世淒涼又為自己在這苦難世間奮勇搏路,實在令人同情,那王爺雖說出身高貴,可清逸出塵,溫柔體貼,使人心生好感,兩人在一起時又有說不出的默契,素來心思細膩的尉遲屈密一路看下來,隻盼著他二人早日喜結連理。
他正看得入神,蘇拉卻進來說道:“大王子,到了收貨的時候了。”
是了,今日便是和那福順約好取貨的日子。尉遲屈密戀戀不舍地放下書卷,起身帶著侍從出門。
到得鋪子,福順果然已經在此等待,所有的貨物都已經密封裝箱,拿麻布和幹草細細填滿了所有空隙,路上隻要小心些,這些瓶子必然能完整運到。尉遲屈密讓手下人點了點數目,自己也隨手抽出幾瓶香水打開來嗅聞。
驗完貨後,尉遲屈密才將一袋子紅寶石交給福順,等福順驗完寶石,雙方錢貨兩訖,尉遲屈密帶著貨物回到租來的小院。他們已經提前收好了所有東西,等貨物一裝上馬車,今日便打算離開安周縣。
變故就在此時發生。
尉遲屈密轉身檢查馬車上的貨物箱子,烏波突然一刀紮向尉遲屈密心口,雖說尉遲屈密聽見刀來的風聲,猛然閃躲,可刀也深深紮進了他的腹部。
尉遲屈密捂著腹部,鮮血汩汩流出,這時旁邊蘇拉才反應過來,連忙帶著其他侍從一撲而上,製住了烏波。
烏波戾然咧嘴,露出一個陰慘慘的笑來,說:“大王子殿下,你擋了別人的路,就……去死!”他猛地一咬舌頭,竟然就此自盡,悍烈自殺。
小腹處大量流血,尉遲屈密已經覺得頭腦眩暈起來,蘇拉連忙扶起尉遲屈密,旁邊隨從也出門去叫醫生。蘇拉心底冰涼,這麽嚴重的傷口,要什麽樣的醫生才能救回?就算是有這樣的神醫,他們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南滄縣,又如何能找到?
尉遲屈密反而冷靜下來,他用最後的力氣說道:“蘇拉,去找誠郡王,他也許能救活我……”說完,尉遲屈密一歪頭,昏迷過去。
蘇拉抱著尉遲屈密,大聲痛哭:“大王子,大王子!”
南滄縣城裏, 郡王府的別宅之中,陸續駛入了好幾輛馬車, 都是許由從各地請來的好友, 也是未來書院的老師。
宣瑾瑜抽空見了許由請來的這些先生,都是有學之士,果然大佬的朋友也都是大佬。對這批聘請來的老師, 宣瑾瑜十分滿意,幹脆以別宅為中心, 高價買下了附近的幾座宅子, 就此在南滄縣城劃出一片學院區, 讓營建署負責改建,共分為三片區域, 最前麵的是教學區,中間的則是食堂、澡堂、圖書館、學生宿舍,最後麵的則是教師院。
剛到南滄縣的先生們也被郡王爺的大手筆一驚。他們本以為要修學院隻是吹噓,實際恐怕就是撥一處宅子, 讓他們幾人講講課也就罷了,充其量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學堂, 可看郡王爺現在這規劃, 竟像是真要興辦一個如稷下學宮一樣的大型書院!
隨著教書的先生們陸續到崗, 書院開設的科目也就定下來了,分別是農學、算學、醫學、機括學、營造學, 宣瑾瑜有心想要講講物理、化學,可這些基礎學科她一個文科生也學得懵懵懂懂, 又如何傳授給這些先生?隻好按照南滄縣和軒國現有的技術做了一個大類劃分, 且先搭建一個雛形, 她來給各位先生講講心中的大學規劃, 後麵再慢慢發展。
宣瑾瑜給諸位先生提到的大學,引發了眾位先生的極大熱情。想到郡王爺口中提到的各方學者匯聚,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盛況,幾位先生竟像是找到了新的理想,隻隻覺得若是能夠把這大學建出來,學說遍布天下,才算是不負此生才學。
於是,在諸位先生的一致要求下,新建的書院從南滄縣和安周縣各取一字,命名成了南安大學。不過,宣瑾瑜看來,這南安大學和前世的大學相比,更像是講究實用的職高或者大專,但在這個時代也當得上大學的名號了。說不得千年之後,這裏也能成為全國人民心中的頂級院校,非學神不得入讀?看著南安大學裏各位先生激情煥發的模樣,宣瑾瑜決心做個合格的金主爸爸,隻出錢,提願景,不插手,交給專業人士放手施為。
因營建署是在原來的幾座宅子中改造,不過月餘功夫,南安大學校舍就改建完成,而第一批學員也從北川郡城抵達了南安大學。
北川郡幅員遼闊,各縣所需書吏、田嗇夫、工匠的數目十分驚人,光靠宣瑾瑜支援一些人手也是杯水車薪,因此,南安大學剛有個眉目,裴佑就想著送一批人過來培訓,學費由北川郡府支出。這批學員分別來就讀農學、算學、機括學、營造學。
考慮到年輕人學習新事物更快,這次來南安大學學習的學員年紀都不超過二十五歲,也都是北川郡府、各縣縣府的精英人物,年輕而才高,或多或少都有些傲氣。
遠遠地隔著一段路,劉岐就看見了南安大學的金漆黑底招牌,他冷哼一聲,問旁邊丁平:“也不知道這大學有什麽出奇的,齊王殿下把我們送來進修!”
丁平和劉岐是多年好友,自然知道劉岐性情裏有兩分狂傲狷介,丁平隻得勸慰:“慎言!齊王殿下既然這樣安排,自然有殿下的道理。”
劉岐也明白厲害,不再多說,隻跟著南安大學的人入了院子。
南安大學的領路人是一位個子瘦高,沉默不語的中年男子,自稱周垚。他二人跟著周垚左饒又饒,入到了後邊一間院子,院子的門匾上寫著學生宿舍,右邊還有一行小字,寫著乙字號。
周垚推開門,把他們帶進右邊的偏廂房,隻見廂房裏擺著四張三尺長的小床,小床邊擺著一套窄窄的桌凳,靠著牆立著四個帶鎖的木櫃子,看來這小房間竟然要住四個人。
周垚解釋說:“這一間廂房本來該住四個學生,因為現在學生未住滿,且先兩人一間安排,你二人便住在此處。”
說著周垚把幾把鑰匙交給他二人,又分明說清鑰匙用途。
劉岐忍不住,問道:“喂,住在這兒也就罷了,我們平日裏怎麽上課?”
周垚抬眼看他:“急什麽急,我正要說呢。”他從隨身的挎包裏拿出幾張薄紙來,遞給他二人:“上麵的兩張是課表,寫清了上課的教室、時辰和老師的名諱,你二人就按照這課表去對應的教室上課。下麵的兩張是學院各個院子的分布圖,可以看見各個教室的位置,還有食堂、圖書館、澡堂的位置。”
一口氣說完,周垚又說:“還有,以後不能叫喂,沒大沒小的,得叫我師兄或者輔導員,我是許由老師的弟子,也負責我們農學院的學生事務。”說完,周垚轉身離開,留著兩個愣頭青自己犯傻。他還要趕去後院裏的實驗田看自己的辣椒良種呢,若不是老師帶來的弟子裏自己最年長,誰願意來做這個輔導員教這些蠢師弟?
周垚走後,劉岐和丁平麵麵相覷。他們本以為,所謂的進修就是到了地方,有人手把手帶著教,連續帶著他們學幾天農術,更多的是走個過場。沒想到這個南安大學,竟然作風如此放肆不羈的嗎?和他們以為的完全不一樣啊!
劉岐和丁平開始打量屋子,這屋子可謂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書桌裏已經放好了燈油還有筆墨紙硯,還有一個和周垚一樣的挎包,估計是裝書本紙筆用的。雖說地方不大,但學習用的東西是一應俱全,兩人竟還找到了幾分少年時求學的意氣。
不過最令二人驚訝的是周垚給的紙。那紙張也不知道是什麽做的,輕薄堅韌,上麵的字跡清晰無比,最令人驚異的是,兩張紙上的字跡一模一樣,也不知道是怎麽做的來!
劉岐麵色古怪,說道:“我有些喜歡這個地方了。”
丁平卻說:“我看這南安大學好像想讓我們自己摸索,不如咱倆收拾好東西,四處走走?”
劉岐一口答應,二人把隨身行李一放,就奔向了第一處,澡堂。
按照紙張指示,澡堂在西北角,每逢雙日開一天,隻在中午和晚上各開半個時辰,正好趁這個時間,洗去一路塵土。
二人直奔澡堂而去,澡堂所在的院子有個看門的大爺,一見他二人來了,就領著他們去鍋灶間,裏麵燒得全是熱騰騰的熱水,讓他們自己小心擔到洗澡間去,大爺還每人發了一塊肥皂,要他們洗好出門的時候還來。劉岐和丁平揣著肥皂進了洗澡間,裏麵一連擺開了十個大木桶,每人一個,兩人擔好水,好不痛快地洗了個澡。
劉岐性子愛潔,當即眉開眼笑:“我還以為這大學生活艱苦,沒想到還能兩天洗一次澡!咱們在北川郡城的時候,都未必能有這麽舒服呢。”
丁平微微一笑,他也心中歡喜,隻是不如劉岐這樣外放罷了。
洗去滿身塵土,二人這才覺出肚餓,不如再去那食堂一遭?
進得食堂院子,丁平和劉岐又是一驚。食堂是一個極其廣闊的大屋子,裏麵密密麻麻放著小桌凳,正前方擺著好幾口大鍋,裏麵盛放著飯菜。見他二人進來,手拿大勺的師傅說:“四菜一湯,二葷二素,湯自己去鍋邊盛,要哪個?”
丁平還在細看,劉岐已經歡快地說:“紅燒肉、爆炒羊肉、燒豆腐、清炒白菜!”
師傅拿出一個大陶盤,按照劉岐所說,各打一勺,最後塞了兩個麥麵餅子到菜上,遞給劉岐。丁平此時也選好了菜,師傅也是如法炮製,給他遞過去一個大陶盤。
劉岐走到旁邊的大陶釜一看,驚了,竟然是蛋花湯!他頓時眼含熱淚,是他誤會齊王殿下了!夥食這般好,殿下想必為他們上學掏出了不少銀子,以後一定要好好給殿下幹活!
丁平先去找位置,劉岐盛了兩碗蛋花湯過來。這個時候他們也見到了其他一起來進修的人,有跟他們一樣來學農學的,也有學算學、機括學這些的。
大家一邊聊著見聞,一邊吃起飯食來。別的不說,這南安大學飯菜是真香!那紅燒肉豐腴軟糯,醬香濃鬱。爆炒羊肉薄薄一片,就是入味兒!燒豆腐滑嫩嫩,大白菜清爽可口,就連蛋花湯也好喝!一口菜一口餅,間或呼嚕幾口湯,一幫大小夥子吃得是頭也不抬!
學機括學的馬遠摸摸隆起的肚皮,說:“吃得真爽快!就衝這夥食,我願意一直在這裏讀書!”
其他人也不笑話他,他們也有同樣的想法。比起南安大學的夥食,自己以前在郡廷府、縣廷府吃到的怎麽那麽像豬食!
吃的好,住得好,就是不知道,這裏的功課學業難不難,能不能學到真東西呢?
劉岐提議道:“不如我們先去那圖書館看看?”
這倒是個主意。這些學員裏也有家裏藏書頗豐的,從曾祖父那一代起就開始四處購書,也不知道這南安大學的圖書館是個什麽模樣?
圖書館是個小院,東西南北四間屋子裏都塞滿了書本。每間書屋裏,都擺著二十個高大書架,每個書架上都掛了個木牌,分別是經、史、子、集、工、商、農等,這等浩瀚地藏書量,隻把一幫學員驚得目瞪口呆。
老天爺,他們當中家學最淵源的一個學員,家中也不過隻有這麽一間屋子的藏書了,還是家中祖祖輩輩收藏下來的,沒想到這南安大學名聲不顯,竟有這麽多的藏書量?
他們卻是不知。自打宣瑾瑜穿越來後,苦無娛樂,隻好讓人收些書來,因誠郡王府越來越豪闊,讀書又是正道,福順管家大筆一揮,隻要是沒見過的古籍,都收到王爺的書庫中!因她興辦南安大學,裴佑和遠在外地的古元朗又送來一批書籍,來到這裏的各位先生也都各負書本數十篋,合在一起,才湊出如今這驚人的藏書量。
劉岐已經徹底走不動道,他素有書癡之稱,當即問起館吏如何借讀。
館吏說:“圖書館禁燈油,因此隻能白天來讀,所有的書隨便翻開,但需要小心翻動,不可損毀,隻能在館內閱讀,不可外借。但圖書館提供免費紙筆,可自行抄錄。”
自行抄錄!一幹學員現在已經說不出話來了!萬萬沒想到,這南安大學如此格局高遠,誰家有個藏書不是敝帚自珍,一輩子在暗室裏藏起舍不得給外人看,沒想到南安大學這麽大方,雖不外借,卻隨人抄錄!那若是看到有用的書本,豈不是謄抄一邊,即可自有一份?
劉岐當即問道:“紙筆何處?”
作者有話說:
第56章 南安大學(二)
等劉岐從館吏處取來紙筆, 繞著圖書館的書架仔細一本書一本書看過去,他才知道這裏的書囊括了多少種類。
劉岐和丁平來南安大學是為了修習農術, 而圖書館的這麽多藏書, 有許多都是和農術相關,不少都是有名的農術大師的手稿珍本。劉岐平日裏的一些疑惑,都在這些書中找到了解答。性情不羈的劉岐還在圖書館中找到許多遊記、趣談, 這也極大地引發了他的興趣,讀得如癡如醉。
等到真正上課的時候, 劉岐和丁平等人更是大開眼界。
給農學院上課的是大師許由, 許由在第一節 課就教授了聞所未聞的套種之法。
許由講解的是用小麥套種菽豆, 因小麥長得高,菽豆長得低, 兩種植物在田裏互相不搶占地方,而菽豆還能將一種名曰氮的物質吸收進土壤,反而能使得小麥成長得更好。
許由正仔細講解著套種訣竅,下麵劉岐舉手提問:“老師, 如果套種的話,土壤豈不是需要更多肥力, 才能同時讓兩種作物生長?”
許由讚許地看著劉岐, 這學生雖然有些頑皮, 但才思敏捷,舉一反三。不過麵上許由依然不顯, 隻說:“如何給土壤施肥是下節課的內容,你們先把這節課套種學會。”
許由講完套種後, 周垚師兄又進來, 把一幹學生領到了後院裏的實驗田, 讓他們實地觀察, 還分給他們一塊田,各自套種種植試試看。
劉岐和丁平的課程很快就排得滿滿當當,他們農學院的學生要學套種之術,再學肥地之術,學完還要學一年兩次輪種之術,最後還要學習農具的打造、使用和維護,為此還要去隔壁機括學院選修一兩門課程,隻覺得每天過得充實無比。
現在劉岐和丁平也就明白,為什麽自己的住所書桌中會放有燈油,合著南安大學早就料到課程繁重,他們必須得挑燈苦讀。
至此,劉岐和丁平的傲氣早已消失不見,他們明白在南岸大學學到的知識有多麽寶貴,每日裏隻如饑似渴地學習。不過,也不知道為何,越是繁忙的時候,劉岐越想摸魚,看著書桌裏免費供應的一遝遝白紙,以及手裏極易書寫的鵝毛筆,劉岐突然靈機一動,不如自娛自樂寫個故事?
圖書館收藏的遊記和趣談給了他底蘊,南滄縣的種種見聞又給了他靈感,劉岐大筆一揮,就寫出了後土娘娘座下仙童轉世,來人間廣施雨露,各路仙神下凡幫助的故事。劉岐學業越繁重,編故事的靈感反而層出不窮,他隻好每夜挑燈,寫完作業就開始寫故事。
同屋的丁平發現了劉岐的異樣,因此成為了《仙童下凡施雨露》的第一個讀者。劉岐的手稿又很快從自己的住屋一路流傳出去,直到這批學員全都成為劉岐的忠實讀者。這可不是件好事,隻因大家見到劉平的第一句話都是:“你寫的那故事,後麵發生啥了?什麽時候才能寫出來?”
劉岐也隻能尷尬一笑,顧左右而言他,趕緊溜之大吉。
機括學院就在農學院的隔壁,教的課程一日難過一日,現在正在教的是活字印刷術。也是學到了活字印刷,學生們才明白,原來開學時收到的課表紙張是這樣統一印刷出來的!學生們心情複雜,有感動——這麽寶貴的技術,老師們說教就教!也有痛哭:好難學!好複雜!好想跪地求老師教點簡單的東西!
機括學院的老師無動於衷,隻一臉冷漠地給他們遞出刻刀:“來,一起刻一套字模。教得再多也不如你們自己上手做一遍。記著,要印刷出一本書來,才能畢業。”
學生們突然麵麵相覷起來,這一刻他們突然心意相通起來。“老師,刻什麽書都行?”
“對,刻什麽書都行。”老師夾起教案,翩然而去,留一室蠢弟子胡亂倒騰。
機括學院的學生連熬幾個大夜,又得其他學院的好事者相助,終於印刷出一套《仙童下凡施雨露》。
在請示過師長,又跟劉岐談妥利潤如何分成後,機括學院的學生們帶著數十套《仙童下凡施雨露》,在南滄東市裏支起了頭一個書攤。
他們應當感謝南滄書塾。南岸大學開辦的同時,南滄書塾也沒有停下,還在一期又一期地招收學員,教學內容也在不斷調整。正因為如此,南滄縣能識字的人越來越多。否則這《仙童下凡施雨露》如何能有銷路?
學生們帶的數十套書很快就賣了個精光。畢竟,講後土娘娘座下仙童的故事書,必須立刻買下,這可是郡王爺的排麵!不買不是南滄縣人!縣廷府的書吏、開店的富商、富裕一點的百姓,樂嗬嗬地買走了書。
逛集市的王府廚子一口氣買了三套。
於是,宣瑾瑜去往李氏的小院,驚訝地在阿娘的梳妝桌上發現了一套故事書,這故事的主角瞅著怎麽這麽像以自己為原型呢?撇開這個不談,故事編得還挺好!世間魔氣作亂,土地欠收,仙童轉世,又得各路神佛相助,找菩薩領甘霖,找龍王借雨,帶領百姓走出困境,頗有幾分《封神榜》的神采啊!
李氏笑眯眯地說:“我看這故事編得挺好!可惜就是還沒寫完。”
宣瑾瑜認同阿娘的看法,她幹脆從阿娘處借走這套書,留作晚間觀看。
南滄縣民現在能吃飽肚子,這在軒國就已經算得上富裕,可到底沒什麽娛樂,縣城裏連個耍百戲的都沒有。《仙童下凡施雨露》這套書一出世,立刻就火遍南滄,大一點的酒樓甚至自發地找來會認字的書生,在酒樓大堂裏講起這故事。
南滄縣一些識字的書生不服氣,聽說寫這《仙童下凡施雨露》的人也就是南岸大學的一個學生。要說我等的學問比不過一些當世大師,也是自然,可編個這樣的故事又有何難!這個《仙童下凡施雨露》的作者也不過就是沾了郡王爺的光罷了!
當即就有一個書生閉關半月,出門的時候已經拿出了一套書稿,名曰《風流王爺俏娘子》,講的是某朝某代有個俊美王爺,因故出了遠門,路遇一身世飄零的絕美歌女,二人之間生發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因《仙童下凡施雨露》下半部遲遲不出,《風流王爺俏娘子》立馬登頂證道,成為南滄縣最紅故事書。誰要是沒聽過,出門跟人閑聊都不知道咋搭話。
宣瑾瑜也看到了這本《風流王爺俏娘子》,沒想到繼文之後,這麽快就出現了甜寵文!看來自己很快就不缺小說看了!苦無娛樂已久的宣瑾瑜感動得熱淚盈眶,天知道,來到這個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的年代,她有多無聊!沒想到,辦一所南安大學,竟然誤打誤撞出現這些娛樂生活的小說來!
宣瑾瑜索性讓福順去開辦了一個書坊,有書生寫好了故事稿子,大可以直接投來書坊,隻要寫得不錯,就印刷成書售賣。因書坊開出的潤筆銀豐厚可觀,有不少書生幹脆專職寫故事,成為軒國的頭一批小說作者。
也許是這個年代娛樂太過匱乏,這些鮮鮮出爐的小說傳到安周縣後大火,往來行商愛買來讀,連到此來的西域商人也要買上兩本來讀,甚至不少人一買就是五套八套,畢竟姑舅表姨這些親戚也都愛看。宣瑾瑜得知後,隻覺得這堪稱史上第一波文化輸出。對此,宣瑾瑜樂見其成,畢竟,郡王爺也愛看小說。
尉遲屈密翻動著手裏的這本《風流王爺俏娘子》,竟看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這作者是如何寫的,那小娘子身世淒涼又為自己在這苦難世間奮勇搏路,實在令人同情,那王爺雖說出身高貴,可清逸出塵,溫柔體貼,使人心生好感,兩人在一起時又有說不出的默契,素來心思細膩的尉遲屈密一路看下來,隻盼著他二人早日喜結連理。
他正看得入神,蘇拉卻進來說道:“大王子,到了收貨的時候了。”
是了,今日便是和那福順約好取貨的日子。尉遲屈密戀戀不舍地放下書卷,起身帶著侍從出門。
到得鋪子,福順果然已經在此等待,所有的貨物都已經密封裝箱,拿麻布和幹草細細填滿了所有空隙,路上隻要小心些,這些瓶子必然能完整運到。尉遲屈密讓手下人點了點數目,自己也隨手抽出幾瓶香水打開來嗅聞。
驗完貨後,尉遲屈密才將一袋子紅寶石交給福順,等福順驗完寶石,雙方錢貨兩訖,尉遲屈密帶著貨物回到租來的小院。他們已經提前收好了所有東西,等貨物一裝上馬車,今日便打算離開安周縣。
變故就在此時發生。
尉遲屈密轉身檢查馬車上的貨物箱子,烏波突然一刀紮向尉遲屈密心口,雖說尉遲屈密聽見刀來的風聲,猛然閃躲,可刀也深深紮進了他的腹部。
尉遲屈密捂著腹部,鮮血汩汩流出,這時旁邊蘇拉才反應過來,連忙帶著其他侍從一撲而上,製住了烏波。
烏波戾然咧嘴,露出一個陰慘慘的笑來,說:“大王子殿下,你擋了別人的路,就……去死!”他猛地一咬舌頭,竟然就此自盡,悍烈自殺。
小腹處大量流血,尉遲屈密已經覺得頭腦眩暈起來,蘇拉連忙扶起尉遲屈密,旁邊隨從也出門去叫醫生。蘇拉心底冰涼,這麽嚴重的傷口,要什麽樣的醫生才能救回?就算是有這樣的神醫,他們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南滄縣,又如何能找到?
尉遲屈密反而冷靜下來,他用最後的力氣說道:“蘇拉,去找誠郡王,他也許能救活我……”說完,尉遲屈密一歪頭,昏迷過去。
蘇拉抱著尉遲屈密,大聲痛哭:“大王子,大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