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欲帶回自己的小院,顧逸峰從外頭匆忙奔入:“姐!有人找你!請你……立即去一趟!”
顧逸亭暗覺奇怪。
通報這種事,何以由顧家小少爺親力親為?
誰那麽大架子?
她除下圍裙,警惕瞪了他一眼,回身把食盒拿手上,免得他借機偷吃。
未料她步履匆忙,剛提裙跨過門檻,直直撞入一溫熱結實的胸膛上。
第20章
片刻前被誤認為“有骨氣”的宋顯維,險些將顧逸亭撞翻在地。
幸好,他及時伸臂,摟住她的腰。
中午時,得知宋昱又來尋顧逸亭,還雙雙逛花園……他氣得午飯也沒吃,窩在客院補眠。
醒後,聽聞顧逸亭做了好吃的糕點,見者有份,他又餓又饞。
忸怩大半日的小心思瞬間坍塌。
他裝作若無其事,沒皮沒臉地溜入廚房。
誰料,她會猛地紮入他懷中?
這一刻,廚房內外猶剩七八名仆役丫鬟,在細嚼慢咽新鮮的馬蹄千層糕。
他們眼睜睜地看二人相碰……再眼睜睜地看阿維一手抱住小娘子,驚得糕都掉了。
宋顯維先是錯愕與歉然,低頭凝視顧逸亭發紅的鼻尖,換上略帶輕浮的戲謔笑容。
“小娘子……這是禮尚往來,還是報仇雪恨?”
隨後,懷內嬌顏像在胭脂堆裏滾過,窘迫且可愛。
他想多抱一陣。
隻可惜,顧逸峰已順手抄起一把炒菜鏟子,大呼小叫,邁步向他衝來。
宋顯維趕忙把顧逸亭抱至門外,以防那毛躁孩子不慎傷了她。
落跑前,他不忘抬手在她鼻頭輕捏兩下,繼而俯身湊過去,雙唇攏成微圓,朝她小紅鼻子呼了口氣。
“不痛不痛,”他小聲哄道,隨即搶過她手中食盒,“謝了啊……”
尾音散落風裏,人如騰雲般掠出院門。
顧逸峰徹底炸毛,揮舞著鍋鏟追出。
顧逸亭愣愣僵立原地,噗通心跳聲久未平複,仿佛那人的薄唇仍近在咫尺,灼熱氣息依舊縈繞未去。
*****
兩輛馬車穿過鬧市,停在西城的一座白牆黑瓦的小宅院前。
仆役們分別從車上迎下青衫素裙的顧逸亭,和一位褐色錦袍的中年男子。
此人是早已移居京城的七叔顧仲連。
他奉命南下,接二叔公上京。
奈何二叔公堅持顧逸亭同去,他沒轍,隻得請人一勸。
敲開朱門,跨入內院,各式盆景環繞的前院內,一位身穿白色短褐的老人正煞有其事地打拳,正是二叔公。
他老人家已逾七旬,身子骨硬朗,頭發全白,腮邊濃密白須,頗有仙風道骨之範。
被顧逸亭等人圍觀,他不緊不慢,完整使出最後兩式,作了收手姿勢,才掃了顧仲連一眼:“六弟,怎麽剛走又回來了?”
顧仲連無奈:“二叔,我是您的七侄兒啊!”
認錯人乃常態,二叔公也無尷尬之色,悶“哼”一聲。
轉而打量顧逸亭,他神色緩和不少:“亭亭,你忽然長大了?”
顧逸亭料想他犯糊塗了,忙笑臉相迎,招呼顧仲連入內。
二叔公近年記不得最近的事,對舊事反倒十分清晰。
他膝下無兒女,性子乖戾,與族親來往不多。
前世,顧逸亭早早上京,與滯留南國的二叔公僅有年節的拜會。
因其對父親的恩德,今生探望相對勤快。
久而久之,二叔公待她最為親切。
於古樸素雅的偏廳落座,喝上仆婦端來的茶湯,二叔公側頭看著顧逸亭:“這回做了什麽好吃的?”
顧逸亭每每探視,總會親手做些食物,以孝敬他老人家。
然而此次匆忙,馬蹄千層糕又分發完畢,隻倉促備了些首烏、黃芪、人參等藥材。
二叔公蹙眉哀歎:“你這丫頭!定是心裏隻想著情郎,再無二叔公的位置了!竟拿些雜七雜八的玩意兒搪塞我!”
顧逸亭雖習慣他的荒誕之言,可“情郎”二字令她心裏發虛。
恰巧就在方才,阿維突然闖入廚房,撞上她、抱住她、逗弄她,最後還奪走食盒……擺明坐實“她把老人家的點心給了小情郎”的罪名!
哪怕馬蹄千層糕,確是為引蛇出洞。
見她漲紅了臉不說話,二叔公打趣道:“瞧!被我說中了吧!改日帶來給二叔公掌掌眼!看能否配得起我家亭亭……”
“二叔公,您當著七叔的麵,胡說八道做什麽!我哪來的情郎!”
二叔公捋須而笑:“嘿嘿,你若痛痛快快嫁人,我不勉強你隨我上京;否則我賴這兒,玩玩盆景、耍耍拳腳、弄弄好吃的……等你夫婿拜見、請我喝喜酒!
“你瞅見沒,我新得的天目鬆,高不盈尺,疏影蒼髯;榔榆也有幾個不錯的……還有啊!我給你留了兩盆蕙蘭、一個迎春花的老樁子,懸崖式!配你那綠釉高足花盆很是完美……”
二叔公一說起他的盆景,洋洋得意,滔滔不絕,不光將顧仲連晾在一旁,就連顧逸亭也插不上嘴。
半個時辰後,老爺子從樹樁盆景的樹木種類、點綴山石,談到適配盆土,仍意猶未盡。
顧逸亭朝七叔歉然一笑。
這一趟,白跑了。
可就算真勸得動二叔公,顧逸亭也放不下心。
憑借前世印象,她知七叔貪杯好酒,曾壞了不少事。
路途遙遠,沒個可靠之人盯著,她忐忑難安。
*****
從二叔公府上行出,已是傍晚時分。
顧仲連另有住處,遂與顧逸亭話別幾句,各自上車。
未料還未出巷子,馬車急急停住。
顧逸亭始料未及,差點沒坐穩。
紫陌隔簾低語:“小娘子,是四房奶奶,帶了好多人,堵住了道。”
顧逸亭唇角挑起一絲冷笑。
四叔背地裏害她,她還沒算賬,四嬸這會兒撞上來,有何用意?
車簾子尚未掀起,四嬸那尖酸嗓音已穿透而入。
“我還道是誰呢!原來是二房的三丫頭!如今贏了個盛宴比試,趾高氣揚,不把長輩放眼裏了!”
顧逸亭聽出,外頭議論聲四起,想必對方的大嗓門已在鬧市引來關注。
越是性情淡泊之士,越會招來醉心名利者的猜忌;越是謹小慎微之人,越會招致言行狂放者的嫉妒。
大概因她表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澹泊,被人認定是軟柿子,才屢遭心懷叵測的親戚們欺壓。
當下,眾議紛紜中,顧逸亭慢條斯理下車,盈盈一福。
身後金紅落霞,為她纖細身姿勾勒一道金光。
因逆光之故,朦朧了嫵媚五官,突顯出一雙清澈眼眸璀璨如星。
“四嬸,別來無恙!四叔受了杖刑,您怎麽不在家裏陪著呢?”
嗓音如舊軟糯,言辭無比諷刺。
四嬸的囂張氣焰有頃刻的冷卻,又迅速變得更凶悍,扯高嗓子怒吼。
“好啊!你、你這臭丫頭!心腸何等惡毒!那是你親叔父!你串聯府中仆役,栽贓構陷他!還敢在這大街上宣揚,你……你不嫌丟人?”
楊家兄妹、四叔、小五、青梧那樁案子,顧逸亭本著“家醜不外揚”的理念,請宋昱勿公開細節。
沒想到,包容和避讓,為對方製造了潑髒水的機會。
念及此處,她挺起脊梁,環視周遭指指點點的路人,最終把目光落在半丈外那翠緞裙賞、麵容尖削的中年婦人之上。
“當著七叔之麵,我原不樂意與四嬸起齟齬。可您說我惡毒,說我丟人?我一介弱女,留守嶺南,憑借父母留下的商鋪良田,過點小日子,既不需要長輩救濟,也不讓族親操心,有餘力時,更會對旁人施予援手,我哪裏惡毒,哪裏丟人了?
“我為保顧氏家族的聲望,參加百家盛宴,即便精心準備的海鮮被盜,依然用正當途徑尋新食材,帶領府上人靠真本事贏得比試,我哪裏惡毒、哪裏丟人了?
“四嬸也說,四叔是我親叔父,可他是如何對待我的?千方百計逼迫我離開穗州,不惜串通楊家兄妹,盜我食材、竊我玉佩,借試菜名義,搞齷齪之行,意欲毀我清譽。我不過請知府大人依律秉公處理,未曾作任何幹涉,我哪裏惡毒,哪裏丟人了?
”我既不似四叔欠債不還、處心積慮謀算族親;也沒像四嬸半路攔截,把小輩堵在巷口,顛倒黑白、潑婦罵街,究竟我哪裏惡毒、哪裏丟人了呢?”
一連串坦然自若的發問,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讓四嬸狠戾眼光轉為羞慚後,再度迸射出凶狠之色,“你!你這信口雌黃的丫頭!”
顧逸亭淡淡目視眼前人,猶自記起上一世,四叔一家因他們離京撈了多少好處。
顧氏祖宗規定,老宅子不可變賣,隻能優先轉讓給族人。
四叔當時哭窮,父親性子疏爽,象征性收了點錢,還把大批的古家具、帶不走的山石盆景、古董舊物留給他。
可後來沒兩年,顧逸亭母家的大姨二舅來信,說顧四爺不但侵吞顧家在東城的商鋪,還霸占了陳氏家族在雲山的良田,連培植多年的珍稀花木、罕有假山石都挖去賣了錢。
這便是百家盛宴遇挫、走投無路,顧逸亭亦從未想過求助四叔的緣故。
此際,麵對四嬸的欺辱,她難掩怒氣,冷聲道:“我不推崇打擊報複,是不願為惡,但不代表任人宰割。
顧逸亭暗覺奇怪。
通報這種事,何以由顧家小少爺親力親為?
誰那麽大架子?
她除下圍裙,警惕瞪了他一眼,回身把食盒拿手上,免得他借機偷吃。
未料她步履匆忙,剛提裙跨過門檻,直直撞入一溫熱結實的胸膛上。
第20章
片刻前被誤認為“有骨氣”的宋顯維,險些將顧逸亭撞翻在地。
幸好,他及時伸臂,摟住她的腰。
中午時,得知宋昱又來尋顧逸亭,還雙雙逛花園……他氣得午飯也沒吃,窩在客院補眠。
醒後,聽聞顧逸亭做了好吃的糕點,見者有份,他又餓又饞。
忸怩大半日的小心思瞬間坍塌。
他裝作若無其事,沒皮沒臉地溜入廚房。
誰料,她會猛地紮入他懷中?
這一刻,廚房內外猶剩七八名仆役丫鬟,在細嚼慢咽新鮮的馬蹄千層糕。
他們眼睜睜地看二人相碰……再眼睜睜地看阿維一手抱住小娘子,驚得糕都掉了。
宋顯維先是錯愕與歉然,低頭凝視顧逸亭發紅的鼻尖,換上略帶輕浮的戲謔笑容。
“小娘子……這是禮尚往來,還是報仇雪恨?”
隨後,懷內嬌顏像在胭脂堆裏滾過,窘迫且可愛。
他想多抱一陣。
隻可惜,顧逸峰已順手抄起一把炒菜鏟子,大呼小叫,邁步向他衝來。
宋顯維趕忙把顧逸亭抱至門外,以防那毛躁孩子不慎傷了她。
落跑前,他不忘抬手在她鼻頭輕捏兩下,繼而俯身湊過去,雙唇攏成微圓,朝她小紅鼻子呼了口氣。
“不痛不痛,”他小聲哄道,隨即搶過她手中食盒,“謝了啊……”
尾音散落風裏,人如騰雲般掠出院門。
顧逸峰徹底炸毛,揮舞著鍋鏟追出。
顧逸亭愣愣僵立原地,噗通心跳聲久未平複,仿佛那人的薄唇仍近在咫尺,灼熱氣息依舊縈繞未去。
*****
兩輛馬車穿過鬧市,停在西城的一座白牆黑瓦的小宅院前。
仆役們分別從車上迎下青衫素裙的顧逸亭,和一位褐色錦袍的中年男子。
此人是早已移居京城的七叔顧仲連。
他奉命南下,接二叔公上京。
奈何二叔公堅持顧逸亭同去,他沒轍,隻得請人一勸。
敲開朱門,跨入內院,各式盆景環繞的前院內,一位身穿白色短褐的老人正煞有其事地打拳,正是二叔公。
他老人家已逾七旬,身子骨硬朗,頭發全白,腮邊濃密白須,頗有仙風道骨之範。
被顧逸亭等人圍觀,他不緊不慢,完整使出最後兩式,作了收手姿勢,才掃了顧仲連一眼:“六弟,怎麽剛走又回來了?”
顧仲連無奈:“二叔,我是您的七侄兒啊!”
認錯人乃常態,二叔公也無尷尬之色,悶“哼”一聲。
轉而打量顧逸亭,他神色緩和不少:“亭亭,你忽然長大了?”
顧逸亭料想他犯糊塗了,忙笑臉相迎,招呼顧仲連入內。
二叔公近年記不得最近的事,對舊事反倒十分清晰。
他膝下無兒女,性子乖戾,與族親來往不多。
前世,顧逸亭早早上京,與滯留南國的二叔公僅有年節的拜會。
因其對父親的恩德,今生探望相對勤快。
久而久之,二叔公待她最為親切。
於古樸素雅的偏廳落座,喝上仆婦端來的茶湯,二叔公側頭看著顧逸亭:“這回做了什麽好吃的?”
顧逸亭每每探視,總會親手做些食物,以孝敬他老人家。
然而此次匆忙,馬蹄千層糕又分發完畢,隻倉促備了些首烏、黃芪、人參等藥材。
二叔公蹙眉哀歎:“你這丫頭!定是心裏隻想著情郎,再無二叔公的位置了!竟拿些雜七雜八的玩意兒搪塞我!”
顧逸亭雖習慣他的荒誕之言,可“情郎”二字令她心裏發虛。
恰巧就在方才,阿維突然闖入廚房,撞上她、抱住她、逗弄她,最後還奪走食盒……擺明坐實“她把老人家的點心給了小情郎”的罪名!
哪怕馬蹄千層糕,確是為引蛇出洞。
見她漲紅了臉不說話,二叔公打趣道:“瞧!被我說中了吧!改日帶來給二叔公掌掌眼!看能否配得起我家亭亭……”
“二叔公,您當著七叔的麵,胡說八道做什麽!我哪來的情郎!”
二叔公捋須而笑:“嘿嘿,你若痛痛快快嫁人,我不勉強你隨我上京;否則我賴這兒,玩玩盆景、耍耍拳腳、弄弄好吃的……等你夫婿拜見、請我喝喜酒!
“你瞅見沒,我新得的天目鬆,高不盈尺,疏影蒼髯;榔榆也有幾個不錯的……還有啊!我給你留了兩盆蕙蘭、一個迎春花的老樁子,懸崖式!配你那綠釉高足花盆很是完美……”
二叔公一說起他的盆景,洋洋得意,滔滔不絕,不光將顧仲連晾在一旁,就連顧逸亭也插不上嘴。
半個時辰後,老爺子從樹樁盆景的樹木種類、點綴山石,談到適配盆土,仍意猶未盡。
顧逸亭朝七叔歉然一笑。
這一趟,白跑了。
可就算真勸得動二叔公,顧逸亭也放不下心。
憑借前世印象,她知七叔貪杯好酒,曾壞了不少事。
路途遙遠,沒個可靠之人盯著,她忐忑難安。
*****
從二叔公府上行出,已是傍晚時分。
顧仲連另有住處,遂與顧逸亭話別幾句,各自上車。
未料還未出巷子,馬車急急停住。
顧逸亭始料未及,差點沒坐穩。
紫陌隔簾低語:“小娘子,是四房奶奶,帶了好多人,堵住了道。”
顧逸亭唇角挑起一絲冷笑。
四叔背地裏害她,她還沒算賬,四嬸這會兒撞上來,有何用意?
車簾子尚未掀起,四嬸那尖酸嗓音已穿透而入。
“我還道是誰呢!原來是二房的三丫頭!如今贏了個盛宴比試,趾高氣揚,不把長輩放眼裏了!”
顧逸亭聽出,外頭議論聲四起,想必對方的大嗓門已在鬧市引來關注。
越是性情淡泊之士,越會招來醉心名利者的猜忌;越是謹小慎微之人,越會招致言行狂放者的嫉妒。
大概因她表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澹泊,被人認定是軟柿子,才屢遭心懷叵測的親戚們欺壓。
當下,眾議紛紜中,顧逸亭慢條斯理下車,盈盈一福。
身後金紅落霞,為她纖細身姿勾勒一道金光。
因逆光之故,朦朧了嫵媚五官,突顯出一雙清澈眼眸璀璨如星。
“四嬸,別來無恙!四叔受了杖刑,您怎麽不在家裏陪著呢?”
嗓音如舊軟糯,言辭無比諷刺。
四嬸的囂張氣焰有頃刻的冷卻,又迅速變得更凶悍,扯高嗓子怒吼。
“好啊!你、你這臭丫頭!心腸何等惡毒!那是你親叔父!你串聯府中仆役,栽贓構陷他!還敢在這大街上宣揚,你……你不嫌丟人?”
楊家兄妹、四叔、小五、青梧那樁案子,顧逸亭本著“家醜不外揚”的理念,請宋昱勿公開細節。
沒想到,包容和避讓,為對方製造了潑髒水的機會。
念及此處,她挺起脊梁,環視周遭指指點點的路人,最終把目光落在半丈外那翠緞裙賞、麵容尖削的中年婦人之上。
“當著七叔之麵,我原不樂意與四嬸起齟齬。可您說我惡毒,說我丟人?我一介弱女,留守嶺南,憑借父母留下的商鋪良田,過點小日子,既不需要長輩救濟,也不讓族親操心,有餘力時,更會對旁人施予援手,我哪裏惡毒,哪裏丟人了?
“我為保顧氏家族的聲望,參加百家盛宴,即便精心準備的海鮮被盜,依然用正當途徑尋新食材,帶領府上人靠真本事贏得比試,我哪裏惡毒、哪裏丟人了?
“四嬸也說,四叔是我親叔父,可他是如何對待我的?千方百計逼迫我離開穗州,不惜串通楊家兄妹,盜我食材、竊我玉佩,借試菜名義,搞齷齪之行,意欲毀我清譽。我不過請知府大人依律秉公處理,未曾作任何幹涉,我哪裏惡毒,哪裏丟人了?
”我既不似四叔欠債不還、處心積慮謀算族親;也沒像四嬸半路攔截,把小輩堵在巷口,顛倒黑白、潑婦罵街,究竟我哪裏惡毒、哪裏丟人了呢?”
一連串坦然自若的發問,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讓四嬸狠戾眼光轉為羞慚後,再度迸射出凶狠之色,“你!你這信口雌黃的丫頭!”
顧逸亭淡淡目視眼前人,猶自記起上一世,四叔一家因他們離京撈了多少好處。
顧氏祖宗規定,老宅子不可變賣,隻能優先轉讓給族人。
四叔當時哭窮,父親性子疏爽,象征性收了點錢,還把大批的古家具、帶不走的山石盆景、古董舊物留給他。
可後來沒兩年,顧逸亭母家的大姨二舅來信,說顧四爺不但侵吞顧家在東城的商鋪,還霸占了陳氏家族在雲山的良田,連培植多年的珍稀花木、罕有假山石都挖去賣了錢。
這便是百家盛宴遇挫、走投無路,顧逸亭亦從未想過求助四叔的緣故。
此際,麵對四嬸的欺辱,她難掩怒氣,冷聲道:“我不推崇打擊報複,是不願為惡,但不代表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