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千金芳名玲瓏,可為人處事卻談不上玲瓏剔透。
與她如一丘之貉的杜家千金見顧逸亭神色淡漠、不予理睬,登時柳眉一挑,大聲道:“哼!你以為和顧尚書、容王世子攀了點關係,就能趾高氣揚了?”
顧逸亭柔聲細語道:“對於惡言相向者,我曆來懶得糾纏,怎就成‘趾高氣揚’了?趾高氣揚的,難道不是嗓門更大的人麽?”
旁人聞言竊笑,曲玲瓏和杜千金一時語塞,瞪了她一眼,悻悻離開。
與顧盈芷作伴的貴女們均知這位顧家小妹看似柔柔弱弱很好欺負,實則不然,她們暗自慶幸當初沒用惡毒言語攻擊她,不然……定要當眾出醜。
約莫過了半盞茶時分,人員陸續到位,一望無際的山穀花海中,聚了由年輕女子、丫鬟老媽子、宮人侍衛等數千人。
人人翹首以待,終於等來了傳聞中的熙明女帝。
恰似彩雲墜地的花林內,一眾女護衛、宮人護送兩名美貌少婦緩步而近。
左側的是秦王妃,熙明帝的嫂子,二人親如姐妹,相偕而來不足為奇。
熙明帝不像平日頭戴龍鳳冠、身穿繡龍錦服,而是作便服打扮。
墨染發髻斜斜插著紅寶石珍珠步搖,黛眉淺染,丹唇微帶笑意。
她一襲大紅拖裙裙裾翩躚,燦若嬌花的容顏如海棠醉日,唯獨眉宇間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英氣。
底下的驚訝讚歎,大多摻雜了自慚形穢。
天之驕女,該當如是。
顧逸亭因跟隨堂姐之故,離最前方的台子僅有數丈之遙,自是清晰看到,熙明帝一如上世所見那般仙姿佚貌,再次為她集明媚、端雅、豪爽於一身的高華氣度而歎服。
空氣似有一瞬間的靜謐,隨後在場數千人齊聲道:“見過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歲——見過王妃,願王妃千歲千千歲——”
熙明帝拉著嫂子就座台上,淺淺一笑:“姐妹們小聚會,何來那麽多虛禮?賜座,奉茶。”
眾人不由得又驚又喜,謝恩後依言而坐。
看來,有關女帝性情溫和、平易近人的傳言,多半是真的。
她將如何為自己心愛的弟弟挑選妃子?緣何婚約在身的貴女也來赴會?此番先來一個牡丹宴,一個月後的賞蓮宴又有何目的?
各式由鮮花、幹花製作而成的精巧美點和果酒被捧至貴女們跟前,熙明帝和秦王妃舉杯相邀,大夥兒欣然回敬,一派和樂場景。
熙明帝與最前方的異地貴女閑談了幾句,淺抿一口果酒,細嚼慢咽嚐了塊桃花核桃糕,朗聲道:“在座的,有京官的千金,也有來自全國各州府的官家貴女……今兒特邀大家至此,是想聊些心裏話,也想聽聽,朕推行新政的一年後,你們身為女子,對新頒布的條例,有何看法。大家無須拘束,不妨直言。”
“……”
霎時間,場內人人麵麵相覷。
選弟媳不光要看容姿,還得考察政見?
令人大出意料之外!
但細想下來,熙明帝的三嫂秦王妃,本身是五族的長公主,現下貴為王妃,仍親自參與藥典編纂;熙明帝的妯娌定國公世子夫人舒氏,誕下兒女後,也潛心研究茗茶之道,著述論學,傳道授業……
也許熙明帝偏愛有事業心的女子?
當下,大家不敢吭聲,唯恐發言不慎,為人笑柄,皆盼有人強行出頭。
熙明帝等了半會兒,見無人發聲,微露不悅:“僅僅是茶餘消遣的話題,為何個個不語?”
“回陛下,”顧盈芷起身一福,“臣女私以為,大部分的姐妹初次麵聖,難免惶恐,生怕出言不遜,有辱聖聽罷了,懇請陛下恕罪。”
熙明帝端量她片晌:“朕很凶?把你們嚇成這樣?”
顧盈芷原是好意替大家緩和氣氛,也順道在禦前掙點露臉的機會,此際暗覺狀況不對,麵露尷尬:“……臣、臣女不是那意思。”
她貴為尚書府千金,算得上京城貴女中頗有名望者,可平素也無機會和女帝深談,眾目睽睽下,自是倍感緊張。
見熙明帝默然未語,堂姐僵立不動,再拖下去,隻怕彼此麵子上不好過,顧逸亭一掃往昔的低調內斂,當即盈盈向台上二人施禮。
“陛下,王妃殿下,請恕臣女直言,對於女子掌政的成見,為數百年積弊,冰封三尺,絕非一日之寒所致。新政猶如促使冰雪消融的第一道春風,一年下來,的確提高女子從商、從政的機會,但若要達到陛下所希望的平等公正……仍需時日。”
熙明帝聽她回答到了點子上,略一頷首,示意她繼續。
顧逸亭續道:“臣女此行由南到北,水陸兩路兼程,目睹過往未聞的清明局勢和自由之風。可正因四五百年來,受前朝女德女訓影響,女子已慣於安享後宅安寧,觀念根深蒂固,外加施行新政的官員,十有八··九為男子,本心並不願把權力交予婦人,行政的諸多細節,大抵未能真正落到實處……”
熙明帝蹙眉道:“你的意思是,朕頒布了新令,但難保有人陽奉陰違?”
“陛下,”顧逸亭無懼她語氣中的怒意,坦然自若,“您想想看,天下之大,未必每一位父親、丈夫、兄弟,都能像先帝、齊王殿下、秦王殿下他們賢明,甘願讓自己的女兒、妻子、姐妹走出家門,以嶄新姿態去麵對世人的目光。
“而普天之下千千萬萬的女子,未必有勇氣正視自己的能力,勇於向阻撓她們前行的勢力宣戰。臣女而今有幸麵聖,親眼目睹聖駕龍顏,方理解此次牡丹宴的意義。”
熙明帝莞爾一笑:“哦?願聞其詳。”
“陛下要開創的盛世,除了由您在高處如明燈指引,亦需世上萬千女子自身的不懈努力。目下,咱們所缺的,是理念上的改變。心態決定每個人的行動,行動會創造更多的潛力,影響周邊人對此事的態度,從而匯成蔚然之風。”
顧逸亭眉如淡淡春山黛色,眸含瀲灩秋波,本是意態如花嬌,卻以緩急有度的語氣,昭告內心的從容鎮定。
“不錯,”熙明帝感歎道,“你說得在理。朕自問資質平庸,最初隻是個任性胡鬧、成天想著吃糖玩耍的小公主,絕非性格強硬之人,更足夠的學識和能力坐上龍椅,統治萬民,但命運選擇了朕。
“朕每日端坐高處,放眼望去,朝堂上全是剛陽麵孔,史書上曾記載的掌政公主、女官、女將……已有數十代未遇。古人能為之事,為何我們做不到?
“從無知小少女到獨立掌權,朕日夜埋頭苦讀,花了五年時間,中途磕磕碰碰在所難免,終歸熬過來了。如果朕能做到這步,假以時日,原本比朕聰慧優秀的女子,憑什麽不能比以往更出色?”
在場為選妃而來的貴女,聞言暗自汗顏。
熙明帝言下之意很明確。
身為女子,可以美貌動人,可以矜貴嬌縱,但別忘了,她們還能創造更多,並獲得更多的尊重。
隻有她們不被往昔的條條框框限製,衝破擋在她們和新政之間的障礙,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新政才真正有意義,熙明帝所求的百花齊放,才會真正實現。
數千人眼光聚集在熙明帝與那位敢於直言的少女之上。
不知根底者已開始悄悄打聽此人的來曆。
難以抑製的低議聲如潮水蔓延至各個角落。
熙明帝細細打量顧逸亭罕見的麗色,若有所思,微笑中暗含三分期許。
“這位小娘子如何稱呼?你既有此眼界,你的父兄和未來夫婿也理當是開明之人,若朕要重用你,想必他們沒異議吧?”
顧逸亭錯愕,分辨不清對方是戲謔抑或真不知情。
她俏臉一熱,粉唇翕動,竟半晌說不出話。
眾議紛紜,獨獨秦王妃忍俊不禁。
“陛下!她未來的夫婿,絕對不敢對此抗議……否則,即便您饒得了他,您的三哥和四弟也饒不了!”
熙明帝先是一愣,對上顧逸亭紅得不像話的緋顏,瞬即恍然大悟,丹唇勾出歡悅而欣慰之意。
“那小子!眼光還真不賴!”
作者有話要說:亭亭:他眼光是不賴,但很能耍賴!
阿維:媳婦捆綁我、睡了我還生我的氣!姐姐快把她賜婚給我,讓我娶回家慢慢哄!
姐姐:臭小子!把小冊子還來!
·
特別鳴謝:
木昜扔了1個地雷
讀者“生於塵埃,終於火焰”,灌溉營養液+10
讀者“頭頭家的阿紋鴨”,灌溉營養液+1
第79章
四周的花海花林隨風沙沙亂響,悄然遮蓋了熙明帝與秦王妃兩句話。
但顧逸亭憑借她們的嘴型,以及落向她的親切眼神,已猜出對話的大致內容。
原先侃侃而談的鎮定自若,無端添了幾絲嬌羞忸怩。
腦海裏不由自主地浮現那張明明英氣勃勃、卻總對她服軟的俊朗麵容。
記起他數日前留下的克製一吻,並輕聲提醒她“日日夜夜”時的迷戀眼光,心底憋壓許久的惱火,被這和煦的春末初夏的柔風吹散了些。
熙明帝對顧逸亭嫣然一笑,抬手請她落座,又朝她後方之人發問:“朕不要求你們提建議,隻想聽感受和見解……大家不必拘束。”
受到鼓舞後,部分頗有見地的世家女子說起她們在各地的感悟,當中不乏胸懷大誌者,所陳述的想法令熙明帝甚是欣慰。
其中,曾在秀彩齋與曲玲瓏爭搶綢緞失敗、後受顧逸亭點撥的雲家千金,則坦誠,自己曾認定“隻有嫁好人家才有出路”,如今反省,這種不思進取的態度,不單固化自身思想,更會禍及子孫。
她今日穿著優雅端莊,並未濃妝豔抹,莫名予人一股脫胎換骨之感。
顧逸亭遙遙向她頷首,她也報以友善笑意。
一旁的顧盈芷自從被熙明帝反問後,臉色已十分陰沉。
再觀自家處處不如自己的堂妹大出風頭,極受賞識,更增濃烈酸澀感。
而今見這些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千金,也對名不經傳的堂妹客客氣氣?
她垂下眼眸,飲盡半杯殘酒。
誰也看不到她纖長睫毛下遮掩的,到底是謙虛有禮的溫和,還是厭惡不屑的冷冽。
接下來,將近五六十人行至台前,認真向熙明帝反饋。
熙明帝命人記錄下她們的姓名、居住地、為官長輩的官職等重要信息,以便熟悉和跟進後續。
大夥兒慢慢意識到一件事——她沒讓人問顧逸亭的一切。
是顧家小娘子未回答所提問題,以致聖心不悅?
注意此事的人越來越多,既有惋惜慨歎者,也有幸災樂禍者。
一輪問話結束後,熙明帝笑而離座,清音朗朗。
“朕將帶已記錄姓名的小姐妹到牡丹園暢遊,如有想和朕探討的小娘子,也可隨後。周邊共六座園子供諸位遊玩,酒水茶點,隨意享用。”
按理說,類似招呼之詞,由內侍官或侍女宣告即可。
但熙明帝卻紆尊降貴,其親和之意,令在場千百人動容。
大夥兒紛紛禮謝,耐心等待熙明帝與秦王妃率領聚集的貴女先行離去,再另選玩賞之處。
見顧盈芷紋絲不動,默然不語,顧逸亭柔聲勸道:“姐姐莫懊惱,依我看……聖上未有怪罪之心,你且放寬心好了。”
與她如一丘之貉的杜家千金見顧逸亭神色淡漠、不予理睬,登時柳眉一挑,大聲道:“哼!你以為和顧尚書、容王世子攀了點關係,就能趾高氣揚了?”
顧逸亭柔聲細語道:“對於惡言相向者,我曆來懶得糾纏,怎就成‘趾高氣揚’了?趾高氣揚的,難道不是嗓門更大的人麽?”
旁人聞言竊笑,曲玲瓏和杜千金一時語塞,瞪了她一眼,悻悻離開。
與顧盈芷作伴的貴女們均知這位顧家小妹看似柔柔弱弱很好欺負,實則不然,她們暗自慶幸當初沒用惡毒言語攻擊她,不然……定要當眾出醜。
約莫過了半盞茶時分,人員陸續到位,一望無際的山穀花海中,聚了由年輕女子、丫鬟老媽子、宮人侍衛等數千人。
人人翹首以待,終於等來了傳聞中的熙明女帝。
恰似彩雲墜地的花林內,一眾女護衛、宮人護送兩名美貌少婦緩步而近。
左側的是秦王妃,熙明帝的嫂子,二人親如姐妹,相偕而來不足為奇。
熙明帝不像平日頭戴龍鳳冠、身穿繡龍錦服,而是作便服打扮。
墨染發髻斜斜插著紅寶石珍珠步搖,黛眉淺染,丹唇微帶笑意。
她一襲大紅拖裙裙裾翩躚,燦若嬌花的容顏如海棠醉日,唯獨眉宇間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英氣。
底下的驚訝讚歎,大多摻雜了自慚形穢。
天之驕女,該當如是。
顧逸亭因跟隨堂姐之故,離最前方的台子僅有數丈之遙,自是清晰看到,熙明帝一如上世所見那般仙姿佚貌,再次為她集明媚、端雅、豪爽於一身的高華氣度而歎服。
空氣似有一瞬間的靜謐,隨後在場數千人齊聲道:“見過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歲——見過王妃,願王妃千歲千千歲——”
熙明帝拉著嫂子就座台上,淺淺一笑:“姐妹們小聚會,何來那麽多虛禮?賜座,奉茶。”
眾人不由得又驚又喜,謝恩後依言而坐。
看來,有關女帝性情溫和、平易近人的傳言,多半是真的。
她將如何為自己心愛的弟弟挑選妃子?緣何婚約在身的貴女也來赴會?此番先來一個牡丹宴,一個月後的賞蓮宴又有何目的?
各式由鮮花、幹花製作而成的精巧美點和果酒被捧至貴女們跟前,熙明帝和秦王妃舉杯相邀,大夥兒欣然回敬,一派和樂場景。
熙明帝與最前方的異地貴女閑談了幾句,淺抿一口果酒,細嚼慢咽嚐了塊桃花核桃糕,朗聲道:“在座的,有京官的千金,也有來自全國各州府的官家貴女……今兒特邀大家至此,是想聊些心裏話,也想聽聽,朕推行新政的一年後,你們身為女子,對新頒布的條例,有何看法。大家無須拘束,不妨直言。”
“……”
霎時間,場內人人麵麵相覷。
選弟媳不光要看容姿,還得考察政見?
令人大出意料之外!
但細想下來,熙明帝的三嫂秦王妃,本身是五族的長公主,現下貴為王妃,仍親自參與藥典編纂;熙明帝的妯娌定國公世子夫人舒氏,誕下兒女後,也潛心研究茗茶之道,著述論學,傳道授業……
也許熙明帝偏愛有事業心的女子?
當下,大家不敢吭聲,唯恐發言不慎,為人笑柄,皆盼有人強行出頭。
熙明帝等了半會兒,見無人發聲,微露不悅:“僅僅是茶餘消遣的話題,為何個個不語?”
“回陛下,”顧盈芷起身一福,“臣女私以為,大部分的姐妹初次麵聖,難免惶恐,生怕出言不遜,有辱聖聽罷了,懇請陛下恕罪。”
熙明帝端量她片晌:“朕很凶?把你們嚇成這樣?”
顧盈芷原是好意替大家緩和氣氛,也順道在禦前掙點露臉的機會,此際暗覺狀況不對,麵露尷尬:“……臣、臣女不是那意思。”
她貴為尚書府千金,算得上京城貴女中頗有名望者,可平素也無機會和女帝深談,眾目睽睽下,自是倍感緊張。
見熙明帝默然未語,堂姐僵立不動,再拖下去,隻怕彼此麵子上不好過,顧逸亭一掃往昔的低調內斂,當即盈盈向台上二人施禮。
“陛下,王妃殿下,請恕臣女直言,對於女子掌政的成見,為數百年積弊,冰封三尺,絕非一日之寒所致。新政猶如促使冰雪消融的第一道春風,一年下來,的確提高女子從商、從政的機會,但若要達到陛下所希望的平等公正……仍需時日。”
熙明帝聽她回答到了點子上,略一頷首,示意她繼續。
顧逸亭續道:“臣女此行由南到北,水陸兩路兼程,目睹過往未聞的清明局勢和自由之風。可正因四五百年來,受前朝女德女訓影響,女子已慣於安享後宅安寧,觀念根深蒂固,外加施行新政的官員,十有八··九為男子,本心並不願把權力交予婦人,行政的諸多細節,大抵未能真正落到實處……”
熙明帝蹙眉道:“你的意思是,朕頒布了新令,但難保有人陽奉陰違?”
“陛下,”顧逸亭無懼她語氣中的怒意,坦然自若,“您想想看,天下之大,未必每一位父親、丈夫、兄弟,都能像先帝、齊王殿下、秦王殿下他們賢明,甘願讓自己的女兒、妻子、姐妹走出家門,以嶄新姿態去麵對世人的目光。
“而普天之下千千萬萬的女子,未必有勇氣正視自己的能力,勇於向阻撓她們前行的勢力宣戰。臣女而今有幸麵聖,親眼目睹聖駕龍顏,方理解此次牡丹宴的意義。”
熙明帝莞爾一笑:“哦?願聞其詳。”
“陛下要開創的盛世,除了由您在高處如明燈指引,亦需世上萬千女子自身的不懈努力。目下,咱們所缺的,是理念上的改變。心態決定每個人的行動,行動會創造更多的潛力,影響周邊人對此事的態度,從而匯成蔚然之風。”
顧逸亭眉如淡淡春山黛色,眸含瀲灩秋波,本是意態如花嬌,卻以緩急有度的語氣,昭告內心的從容鎮定。
“不錯,”熙明帝感歎道,“你說得在理。朕自問資質平庸,最初隻是個任性胡鬧、成天想著吃糖玩耍的小公主,絕非性格強硬之人,更足夠的學識和能力坐上龍椅,統治萬民,但命運選擇了朕。
“朕每日端坐高處,放眼望去,朝堂上全是剛陽麵孔,史書上曾記載的掌政公主、女官、女將……已有數十代未遇。古人能為之事,為何我們做不到?
“從無知小少女到獨立掌權,朕日夜埋頭苦讀,花了五年時間,中途磕磕碰碰在所難免,終歸熬過來了。如果朕能做到這步,假以時日,原本比朕聰慧優秀的女子,憑什麽不能比以往更出色?”
在場為選妃而來的貴女,聞言暗自汗顏。
熙明帝言下之意很明確。
身為女子,可以美貌動人,可以矜貴嬌縱,但別忘了,她們還能創造更多,並獲得更多的尊重。
隻有她們不被往昔的條條框框限製,衝破擋在她們和新政之間的障礙,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新政才真正有意義,熙明帝所求的百花齊放,才會真正實現。
數千人眼光聚集在熙明帝與那位敢於直言的少女之上。
不知根底者已開始悄悄打聽此人的來曆。
難以抑製的低議聲如潮水蔓延至各個角落。
熙明帝細細打量顧逸亭罕見的麗色,若有所思,微笑中暗含三分期許。
“這位小娘子如何稱呼?你既有此眼界,你的父兄和未來夫婿也理當是開明之人,若朕要重用你,想必他們沒異議吧?”
顧逸亭錯愕,分辨不清對方是戲謔抑或真不知情。
她俏臉一熱,粉唇翕動,竟半晌說不出話。
眾議紛紜,獨獨秦王妃忍俊不禁。
“陛下!她未來的夫婿,絕對不敢對此抗議……否則,即便您饒得了他,您的三哥和四弟也饒不了!”
熙明帝先是一愣,對上顧逸亭紅得不像話的緋顏,瞬即恍然大悟,丹唇勾出歡悅而欣慰之意。
“那小子!眼光還真不賴!”
作者有話要說:亭亭:他眼光是不賴,但很能耍賴!
阿維:媳婦捆綁我、睡了我還生我的氣!姐姐快把她賜婚給我,讓我娶回家慢慢哄!
姐姐:臭小子!把小冊子還來!
·
特別鳴謝:
木昜扔了1個地雷
讀者“生於塵埃,終於火焰”,灌溉營養液+10
讀者“頭頭家的阿紋鴨”,灌溉營養液+1
第79章
四周的花海花林隨風沙沙亂響,悄然遮蓋了熙明帝與秦王妃兩句話。
但顧逸亭憑借她們的嘴型,以及落向她的親切眼神,已猜出對話的大致內容。
原先侃侃而談的鎮定自若,無端添了幾絲嬌羞忸怩。
腦海裏不由自主地浮現那張明明英氣勃勃、卻總對她服軟的俊朗麵容。
記起他數日前留下的克製一吻,並輕聲提醒她“日日夜夜”時的迷戀眼光,心底憋壓許久的惱火,被這和煦的春末初夏的柔風吹散了些。
熙明帝對顧逸亭嫣然一笑,抬手請她落座,又朝她後方之人發問:“朕不要求你們提建議,隻想聽感受和見解……大家不必拘束。”
受到鼓舞後,部分頗有見地的世家女子說起她們在各地的感悟,當中不乏胸懷大誌者,所陳述的想法令熙明帝甚是欣慰。
其中,曾在秀彩齋與曲玲瓏爭搶綢緞失敗、後受顧逸亭點撥的雲家千金,則坦誠,自己曾認定“隻有嫁好人家才有出路”,如今反省,這種不思進取的態度,不單固化自身思想,更會禍及子孫。
她今日穿著優雅端莊,並未濃妝豔抹,莫名予人一股脫胎換骨之感。
顧逸亭遙遙向她頷首,她也報以友善笑意。
一旁的顧盈芷自從被熙明帝反問後,臉色已十分陰沉。
再觀自家處處不如自己的堂妹大出風頭,極受賞識,更增濃烈酸澀感。
而今見這些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千金,也對名不經傳的堂妹客客氣氣?
她垂下眼眸,飲盡半杯殘酒。
誰也看不到她纖長睫毛下遮掩的,到底是謙虛有禮的溫和,還是厭惡不屑的冷冽。
接下來,將近五六十人行至台前,認真向熙明帝反饋。
熙明帝命人記錄下她們的姓名、居住地、為官長輩的官職等重要信息,以便熟悉和跟進後續。
大夥兒慢慢意識到一件事——她沒讓人問顧逸亭的一切。
是顧家小娘子未回答所提問題,以致聖心不悅?
注意此事的人越來越多,既有惋惜慨歎者,也有幸災樂禍者。
一輪問話結束後,熙明帝笑而離座,清音朗朗。
“朕將帶已記錄姓名的小姐妹到牡丹園暢遊,如有想和朕探討的小娘子,也可隨後。周邊共六座園子供諸位遊玩,酒水茶點,隨意享用。”
按理說,類似招呼之詞,由內侍官或侍女宣告即可。
但熙明帝卻紆尊降貴,其親和之意,令在場千百人動容。
大夥兒紛紛禮謝,耐心等待熙明帝與秦王妃率領聚集的貴女先行離去,再另選玩賞之處。
見顧盈芷紋絲不動,默然不語,顧逸亭柔聲勸道:“姐姐莫懊惱,依我看……聖上未有怪罪之心,你且放寬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