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侍衛道:“多謝公子。”
這才離開了。
簾內,沈鳶一手死死攥著車簾,生怕讓風掀起一星半點的縫隙來,另一隻手捉著自己散落的衣襟。
玉似的脊背伏在柔軟的綢緞之間,在昏暗的車內格外漂亮,也透出了肩胛骨處一片烏紫的淤青。
車外梁侍衛的人聲,驚得那脊背一顫一顫,越發暈染開了胭脂似的紅色。
待到人走了,沈鳶攥著窗簾的指尖不住緊繃用力,道:“看夠了?”
卻冷不防被微涼的藥膏激得一顫。
便微微睜圓了眼睛,既驚且怒:“衛瓚!你做什麽?”
他匆忙就要伸手要將衣裳拉上去。
卻又被衛瓚一手捉住了手腕。
這次輕輕按在了背後。
仿佛有輕緩呼吸落在他的肩頸,激起了一片又一片的細細的顫栗。
便不見那位小侯爺低低垂著眉眼,耳根也泛起了紅。
聲音幾分喑啞,幾分溫柔:
“上了藥再回去吧,否則我沒法兒跟你那兩個侍女交代。”
“下次還怎麽帶你出來。”
沈鳶被製著手腕,皺眉掙了兩下,道:“用不著……”
那藥膏被勻開時。
終究話又卡在了喉嚨。
連眼尾都因羞惱赤紅。
心想,出來個屁,下次誰跟他出來。
第19章
沈鳶體弱,是早已被當做病人伺候照料慣了的。
每每病時虛弱無力、喂藥針灸,連進浴桶藥浴都須得有人在身側扶著,隻怕一時不察便淹死在浴桶裏,這般身不由己的滋味兒早已嚐的慣了。
隻是如今為他上藥的人是衛瓚,便格外的怪異難堪一些。
粘稠的藥膏被緩緩的勻開,沈鳶低著頭,不曉得是讓手爐烤得有些熱了,還是他自己窘迫得熱了。
隻捉緊了錦簾的一角,閉緊了眼睛,權做眼不見為淨。
沈鳶肩後有一顆淡淡的紅痣,生在右側的肩胛骨上方,不過小米粒大小。
在上藥時不自覺被衣袖蹭過,沈鳶便劇烈地顫抖了一下,半晌罵了一句:“你上藥就上藥,你亂碰什麽?”
衛瓚道:“肩後怕癢?”
沈鳶胡亂“嗯”了一聲。
常人都是後頸一帶怕癢,他卻是肩頸一代都觸覺格外敏銳,尤其是生了那一顆紅痣的地方。
隻是平日裏也沒人從背後碰他。
倒是知雪針灸時,還拿這笑話過他,說天生是少爺的肩,挑不得東西的。
衛瓚調侃他說:“越是不讓人碰,越是生一顆紅痣,你這是生了個靶心兒在這兒呢。”
他說:“衛瓚,你會不會說話。”
便聽得衛瓚笑了一會兒,卻說:“也怕疼麽?”
他不說話。
其實是怕疼的,方才撞那一下便是,若是手臂腿腳,都未必會起那麽大一片淤青。
隻是承認了未免有些丟人,尤其是在衛瓚麵前。
那小侯爺見他不答,便也不說話,將藥勻開了,便道:“上好了,先晾一晾,省得蹭到衣服上。”
他“哦”了一聲,伏在那兒一動不動。
也不知道衛瓚瞧了他還是沒有,隻一陣煩悶一陣尷尬的,卻是寸陰若歲。
幾次想開口,都做了罷。
過了一會兒,卻見那衛瓚惡作劇似的,又戳了他肩後頭一下。
就像少年愛總愛戳同伴的癢處,帶著幾分惡劣戲弄。
他卻是條件反射似的一顫,連衣襟也來不及攏起,隻惱羞成怒瞪他:“衛瓚!”
衛瓚悶著偷笑一聲,說:“藥已幹了。”
衛瓚絲毫不提自己幼稚的舉動,卻幫他提起衣裳道:“衣服披上,別讓狗咬了。”
哪來的狗!就他最像狗!
沈鳶心道他胡說八道,可忿忿對上衛瓚的眸子,卻總覺得像是罩進了西洋磨砂玻璃的火光,不大透亮。
衛瓚笑著替他整理衣襟口,係上衣帶,又披上外衫、裹上厚厚的白裘。
睫毛下的眸子分外專注,指尖動作還有些笨拙生澀,一看小侯爺就沒這般伺候過人。
隻是那珍而重之的態度總讓人恍恍惚惚憑生錯覺。
待整理整齊停當了,又撿起兔子軟枕塞到他懷裏,又自己盯著窗外去發呆了。
沈鳶饒是有一籮筐罵他的話,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出來了,隻嘀咕說:“今兒小侯爺倒是不睡了。”
衛瓚盯著窗外,耳根卻隱隱有些泛紅:“原本想睡的,現在是睡不著了。”
沈鳶自己揪著兔子軟枕的耳朵,不自覺有些惱火。
他答應衛瓚出城查案來,本不是出於純然的好心,是想試探衛瓚一二,讓他露出馬腳來的。
誰知道這一路沒試探到什麽,自己卻將能說的都說了。
弄巧成拙把自己傷了也就罷了,最後還是讓衛瓚給上的藥。
現在再想試探什麽,也都說不出了。
真是要多丟人有多丟人。
那兔子的耳朵都要被他給拽下來了。
++++
這般渾渾噩噩地走了一會兒,沈鳶被晃得有些困倦。
快到城門前的時候,車停了下來,卻聽得外頭車夫一聲道:“公子,二爺,前麵有人攔著路了。”
衛瓚道:“是哪家的馬車?”
車夫似乎是認了認,道:“是安王府的,似是安王自外頭修道回來了,車轅壞了,正修著呢。”
沈鳶怔了一怔,說:“衛瓚,按理咱們得出去行禮。”
衛瓚沉默了一會兒,笑著說:“好。”
安王的車駕算不上豪華,沈鳶依稀記得,這位安王是當今聖上的弟弟,外去辛國做了十年質子,幾年前才終於接了回來。
不聞世事、一心求道,似乎連宮宴都不常見。
沈鳶本以為他應當不會見他們。
但卻見一隻手緩緩掀起錦簾。
遠遠也能瞧見細長眉眼、雍容紫衣,生得與嘉佑帝算不得相似,隻能看出些許影子。與寬和莊重的嘉佑帝相比,多了幾分文雅鬱結之氣。
沈鳶感覺到,有一道目光,從衛瓚的臉上,到他的臉上,細細端詳打量過了一遍。
安王緩聲道:“可是靖安侯府衛世子?”
衛瓚拱手道:“正是。”
安王道:“我曾聽皇兄說,如今你正追查甲胄一案。”
衛瓚便笑道:“是金雀衛在查,不過是跟著湊熱鬧罷了。”
安王的指尖撫摸著座椅,緩慢道:“英雄出少年,何必自謙。”
“我這邊怕是要耽擱許久,你們且先過去吧。”
衛瓚道:“多謝殿下。”
一問一答。衛瓚神色疏疏懶懶,規矩倒也沒有落下,依舊是那個膽大傲慢的小侯爺。
沈鳶不知為何,在風平浪靜之下嚐到了一絲機鋒的味道。
他無聲無息用目光端詳兩人,正欲開口,卻忽得被衛瓚捉住了手,輕輕拽回了車裏。
衛瓚笑道:“外頭風大,莫著了涼了。”
沈鳶皺著眉問:“衛瓚,你認得安王?”
衛瓚說:“宮宴見過一兩次,算不得熟悉。”
沈鳶心思細膩,不自覺道:“這便怪了,若要誇你這一兩句,早就誇了,怎麽今兒平白無故說這麽兩句。”
一抬頭。
卻見那位慣常恣意的小侯爺,雙目黑洞洞一片,竟沒有半分笑意。
冷如靜淵。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淅淅瀝瀝的雨夜。
門外站著一個危險的,淋濕了的衛瓚。
他坐在那兒,靜靜地瞧著他。
這才離開了。
簾內,沈鳶一手死死攥著車簾,生怕讓風掀起一星半點的縫隙來,另一隻手捉著自己散落的衣襟。
玉似的脊背伏在柔軟的綢緞之間,在昏暗的車內格外漂亮,也透出了肩胛骨處一片烏紫的淤青。
車外梁侍衛的人聲,驚得那脊背一顫一顫,越發暈染開了胭脂似的紅色。
待到人走了,沈鳶攥著窗簾的指尖不住緊繃用力,道:“看夠了?”
卻冷不防被微涼的藥膏激得一顫。
便微微睜圓了眼睛,既驚且怒:“衛瓚!你做什麽?”
他匆忙就要伸手要將衣裳拉上去。
卻又被衛瓚一手捉住了手腕。
這次輕輕按在了背後。
仿佛有輕緩呼吸落在他的肩頸,激起了一片又一片的細細的顫栗。
便不見那位小侯爺低低垂著眉眼,耳根也泛起了紅。
聲音幾分喑啞,幾分溫柔:
“上了藥再回去吧,否則我沒法兒跟你那兩個侍女交代。”
“下次還怎麽帶你出來。”
沈鳶被製著手腕,皺眉掙了兩下,道:“用不著……”
那藥膏被勻開時。
終究話又卡在了喉嚨。
連眼尾都因羞惱赤紅。
心想,出來個屁,下次誰跟他出來。
第19章
沈鳶體弱,是早已被當做病人伺候照料慣了的。
每每病時虛弱無力、喂藥針灸,連進浴桶藥浴都須得有人在身側扶著,隻怕一時不察便淹死在浴桶裏,這般身不由己的滋味兒早已嚐的慣了。
隻是如今為他上藥的人是衛瓚,便格外的怪異難堪一些。
粘稠的藥膏被緩緩的勻開,沈鳶低著頭,不曉得是讓手爐烤得有些熱了,還是他自己窘迫得熱了。
隻捉緊了錦簾的一角,閉緊了眼睛,權做眼不見為淨。
沈鳶肩後有一顆淡淡的紅痣,生在右側的肩胛骨上方,不過小米粒大小。
在上藥時不自覺被衣袖蹭過,沈鳶便劇烈地顫抖了一下,半晌罵了一句:“你上藥就上藥,你亂碰什麽?”
衛瓚道:“肩後怕癢?”
沈鳶胡亂“嗯”了一聲。
常人都是後頸一帶怕癢,他卻是肩頸一代都觸覺格外敏銳,尤其是生了那一顆紅痣的地方。
隻是平日裏也沒人從背後碰他。
倒是知雪針灸時,還拿這笑話過他,說天生是少爺的肩,挑不得東西的。
衛瓚調侃他說:“越是不讓人碰,越是生一顆紅痣,你這是生了個靶心兒在這兒呢。”
他說:“衛瓚,你會不會說話。”
便聽得衛瓚笑了一會兒,卻說:“也怕疼麽?”
他不說話。
其實是怕疼的,方才撞那一下便是,若是手臂腿腳,都未必會起那麽大一片淤青。
隻是承認了未免有些丟人,尤其是在衛瓚麵前。
那小侯爺見他不答,便也不說話,將藥勻開了,便道:“上好了,先晾一晾,省得蹭到衣服上。”
他“哦”了一聲,伏在那兒一動不動。
也不知道衛瓚瞧了他還是沒有,隻一陣煩悶一陣尷尬的,卻是寸陰若歲。
幾次想開口,都做了罷。
過了一會兒,卻見那衛瓚惡作劇似的,又戳了他肩後頭一下。
就像少年愛總愛戳同伴的癢處,帶著幾分惡劣戲弄。
他卻是條件反射似的一顫,連衣襟也來不及攏起,隻惱羞成怒瞪他:“衛瓚!”
衛瓚悶著偷笑一聲,說:“藥已幹了。”
衛瓚絲毫不提自己幼稚的舉動,卻幫他提起衣裳道:“衣服披上,別讓狗咬了。”
哪來的狗!就他最像狗!
沈鳶心道他胡說八道,可忿忿對上衛瓚的眸子,卻總覺得像是罩進了西洋磨砂玻璃的火光,不大透亮。
衛瓚笑著替他整理衣襟口,係上衣帶,又披上外衫、裹上厚厚的白裘。
睫毛下的眸子分外專注,指尖動作還有些笨拙生澀,一看小侯爺就沒這般伺候過人。
隻是那珍而重之的態度總讓人恍恍惚惚憑生錯覺。
待整理整齊停當了,又撿起兔子軟枕塞到他懷裏,又自己盯著窗外去發呆了。
沈鳶饒是有一籮筐罵他的話,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出來了,隻嘀咕說:“今兒小侯爺倒是不睡了。”
衛瓚盯著窗外,耳根卻隱隱有些泛紅:“原本想睡的,現在是睡不著了。”
沈鳶自己揪著兔子軟枕的耳朵,不自覺有些惱火。
他答應衛瓚出城查案來,本不是出於純然的好心,是想試探衛瓚一二,讓他露出馬腳來的。
誰知道這一路沒試探到什麽,自己卻將能說的都說了。
弄巧成拙把自己傷了也就罷了,最後還是讓衛瓚給上的藥。
現在再想試探什麽,也都說不出了。
真是要多丟人有多丟人。
那兔子的耳朵都要被他給拽下來了。
++++
這般渾渾噩噩地走了一會兒,沈鳶被晃得有些困倦。
快到城門前的時候,車停了下來,卻聽得外頭車夫一聲道:“公子,二爺,前麵有人攔著路了。”
衛瓚道:“是哪家的馬車?”
車夫似乎是認了認,道:“是安王府的,似是安王自外頭修道回來了,車轅壞了,正修著呢。”
沈鳶怔了一怔,說:“衛瓚,按理咱們得出去行禮。”
衛瓚沉默了一會兒,笑著說:“好。”
安王的車駕算不上豪華,沈鳶依稀記得,這位安王是當今聖上的弟弟,外去辛國做了十年質子,幾年前才終於接了回來。
不聞世事、一心求道,似乎連宮宴都不常見。
沈鳶本以為他應當不會見他們。
但卻見一隻手緩緩掀起錦簾。
遠遠也能瞧見細長眉眼、雍容紫衣,生得與嘉佑帝算不得相似,隻能看出些許影子。與寬和莊重的嘉佑帝相比,多了幾分文雅鬱結之氣。
沈鳶感覺到,有一道目光,從衛瓚的臉上,到他的臉上,細細端詳打量過了一遍。
安王緩聲道:“可是靖安侯府衛世子?”
衛瓚拱手道:“正是。”
安王道:“我曾聽皇兄說,如今你正追查甲胄一案。”
衛瓚便笑道:“是金雀衛在查,不過是跟著湊熱鬧罷了。”
安王的指尖撫摸著座椅,緩慢道:“英雄出少年,何必自謙。”
“我這邊怕是要耽擱許久,你們且先過去吧。”
衛瓚道:“多謝殿下。”
一問一答。衛瓚神色疏疏懶懶,規矩倒也沒有落下,依舊是那個膽大傲慢的小侯爺。
沈鳶不知為何,在風平浪靜之下嚐到了一絲機鋒的味道。
他無聲無息用目光端詳兩人,正欲開口,卻忽得被衛瓚捉住了手,輕輕拽回了車裏。
衛瓚笑道:“外頭風大,莫著了涼了。”
沈鳶皺著眉問:“衛瓚,你認得安王?”
衛瓚說:“宮宴見過一兩次,算不得熟悉。”
沈鳶心思細膩,不自覺道:“這便怪了,若要誇你這一兩句,早就誇了,怎麽今兒平白無故說這麽兩句。”
一抬頭。
卻見那位慣常恣意的小侯爺,雙目黑洞洞一片,竟沒有半分笑意。
冷如靜淵。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淅淅瀝瀝的雨夜。
門外站著一個危險的,淋濕了的衛瓚。
他坐在那兒,靜靜地瞧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