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辛人,欲觀禮於側,聖上已準奏。
衛瓚隻瞧了個大概,便是麵色一變。
隨風識得這是家中的鴿子,又見他麵色有異,便問:“可是沈公子出了什麽事了?”
“不是沈折春,”衛瓚道:“是安王要動手了。”
每至科舉殿試之後,皆有禦馬遊街,賜宴招待新科進士,至嘉佑帝一朝,更是年年親臨,以示恩榮。
民眾起了個別號叫文曲宴,道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來,才得中進士。
這禦宴曆來安排在京中會文殿,如今會文殿走了水,便急忙改在了宮外北邊的山上別院,連帶著聖駕此刻隻怕也已經啟程了。
若是聯係京北大營的異動一看,卻是不言而喻。
衛瓚看著身後荒廟中橫七豎八的屍首,喃喃說:“難怪隻派這些人來。”
安王也沒想到,這兩事竟這樣巧合撞在同一時間,便壓根兒來不及細查,更分不出多少人手來。
如今對安王來說最重要的,便是這次嘉佑帝臨時移駕別院,守備必然不如往常嚴密,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就連會文殿走水,都看起來不甚像是個意外。
衛瓚隻片刻便想通了這裏頭的算盤關竅,將手中紙條一翻,卻見後頭寫了一個:“萬事小心。”
——便知道沈鳶心裏也多少有了戒備。
衛瓚垂眸隻將這紙條收入懷中,卻提起槍,立時翻身上馬,揚聲道:“傳令,所有人即刻啟程返京。”
隨風說:“咱們去報聖上?”
衛瓚道:“來不及了,直接去求援兵。”
按著信鴿傳訊而來的時間,此刻隻怕聖駕已然到了別院,哪裏有時間去報訊。
隨風說:“那若別院被攻破了可怎麽辦。”
衛瓚卻是輕聲道:“不會這樣快,梁侍衛應當也隨駕了。”
“……還有今科的狀元郎在。”
唯獨在說這話的時候。
衛瓚幾分冷意的眸子,閃過了一絲別樣的光。
……
皇家別院。
嘉佑帝正端坐其上,殿中正仿效周禮,令眾伶人持箭矢,做燕射之舞。
而在這之下,便是一眾新科進士,雖已令眾人無須顧忌,隻管飲酒行樂,眾人亦不敢放肆。
隻是忍不住多看幾眼宮殿天子,又忍不住目光往今科的沈狀元身上去瞧。文人多好顏色,雖說曆年天子點狀元,多少都要挑那眉目端正俊秀的,但今科的狀元卻是不折不扣的美人,又是一身紅袍昭昭,實在奪人眼球。
前幾日便有人忍不住上門攀談一二,才曉得竟是狀元郎雖姓沈,卻住在靖安侯府,進出時儼然如侯府半子,車馬衣衫皆是貴重,就連說書人,也能說出這沈公子的二三事跡來。
有意結交的人便越發絡繹不絕起來。
作詩寫詞時,皆一口一個“折春”地喊著。
那狀元郎也神色溫和一一應下,周旋應酬,滴水不漏。
可避開人去,沈鳶忍不住與梁侍衛靜靜互換了一個神色。
他開宴前便尋了機會,將自己的憂心同梁侍衛說過,梁侍衛也已遣了人去別苑山下勘察,一旦有異動,便會即刻回來報信。
隻是他心中仍是忐忑。
他已給衛瓚傳了信去,衛瓚的信息要比他多得多,若真有異,衛瓚必定會第一個來馳援。
那這裏必須得撐到衛瓚來的那一刻。
可越是沒發生的事情,越是教人心驚肉跳。
沈鳶慢慢垂眸,以長睫掩下眸中異色,正逢嘉佑帝喚他近前,與他溫聲道:“聽聞沈狀元如今身子已好些了。”
沈鳶知道這消息隻能是衛瓚說的,便恭謹道:“蒙浴聖恩,已好得多了。”
嘉佑帝便笑道:“當日在國子學中見你,不想你竟有這般才學,驚寒這小子,旁的胡來,看人卻很是精準。”
沈鳶低低應了一聲。
不知怎麽,這時越是提起衛瓚,他心裏頭越發是複雜難言。
正在此時,卻忽聽那辛三皇子起身道:“這燕射之舞,雖名為燕射,卻未免綿軟無力,我攜了奴仆數十,亦擅舞蹈,不如請諸位也瞧一瞧。”
眾人聞言,便是微微一怔。
沈鳶也循聲看去。
便是這位辛三皇子,一怒之下殺害了昔日的質子盛愔。此人如今已在辛封王,麵見時,已不當再稱三皇子,細細看去,已是中年,眉眼中仍是暴戾煩躁之色,分明毫無耐心觀賞這滿是文人的宴會,卻又帶著幾分惡意,仿佛在期待著什麽。
眾士子也大皺眉頭。
又因著舊日辛的強橫,越發覺著此人貿然無禮。
上頭嘉佑帝也皺起眉來,卻是沒有說話。
半晌,隻眼色微微一動,便隻聽得身側宮人道:“準上堂來。”
那辛三皇子便是古怪一笑,拍了拍手掌,道:“讓他們上來。”
數十辛人奴仆便魚貫而入。
個個筋肉粗獷,身披彩服,隻是卻也皆斷一右臂,以木肢替代。
沈鳶退回座位去,身側便是探花,並非京城人士,是頭一回見著辛人這些個奴隸,見個個右臂木肢,便不由得大皺眉頭,低聲道:“此刑酷烈,實在有失仁慈。”
眾士子也是議論紛紛。
隻聽得異域樂聲響起,這些辛人奴仆時而以木肢做敲擊聲和樂,時而以木肢頂數球作樂,間或做滑稽之態取樂眾人。
動作雖有力,沈鳶卻總瞧著不大舒服。
他忽得想起了衛瓚曾捉到的黑衣領袖,也是隻得一臂,另一臂卻自手肘之下,接做了刀刃。
他這靈光一閃之間,便覺其中有異,正欲起身。
卻忽得聽見堂外響起高聲急報:“聖上,山下有人來襲!”
便是這一喊之聲。
卻如同一個信號,這些辛人奴仆齊齊在右臂一按,不知觸動了何種機關,各個脫去右臂木肢,裸露出刀刃來,卻是目露凶光,往殿上撲殺而去。
又聽有人高喊了一聲:“護駕!”
便見金雀衛與這些人戰作了一團。
這些奴仆很是怪異,因以刀為臂,武藝格外險峭,一時之間竟難分高下。
這殿中餘下人更是大亂,這裏裏外外大都是些手無寸鐵的士子,頭一回麵聖,竟遇著此等作亂之事,竟一時之間不知進退,狼狽不堪,或躲在屏風之後,或尋書冊食物拋去,卻又不知打著了誰。
沈鳶卻是反應極快,隻死死盯著那辛三皇子,這人正趁堂中大亂,露出幾分陰冷之色,被掩護著一路退後。
沈鳶左右看看,卻是見堂下還有一伶人並未散去,似乎是先時做燕射之舞的伶人,手中舞蹈時的弓箭,訥訥不知該做什麽。
甚至連這殿中發生了什麽,都不大清楚似的。
沈鳶隻一把將他抓過來,指了那三皇子與他看,低聲道:“擒賊擒王,射那為首的。”
卻聽那伶人哭聲說:“我手抖,不敢動。”
沈鳶一頓,卻是連多餘的一句話也沒有,隻劈手奪過弓箭。
幸好,這舞最後要請貴人親手將箭矢射入靶中,以顯示箭術,故而箭矢用的是真的。
——隻是也唯有這一支箭。
他深吸一口氣。
拈弓搭箭,如練習過千百次一般,一氣嗬成。
這弓是舞者為殿中起舞所用,並不算重,沈鳶卻是用盡全力,方能拉來開。
拉滿時,已有人發現了他,衝他飛撲而來。
那三皇子也意識到了此事,目露驚駭之色,猛地向後閃躲。
可沈鳶等的便是這一刻,刹那目如刀鋒銳利。
指尖一鬆。
箭矢破空之聲已淹沒在這混亂的大堂,卻在沈鳶的耳中變得無比清晰。
箭矢穿太陽穴而過。
隻餘羽簇在外微顫。
隻見那三皇子不可置信瞪大眼睛,卻是連看也不能再看一眼,隻“噗通”一聲倒地。
隻聽得身側人一聲慘呼:“殿下——!”
辛人登時亂做一團。
忽而殿外一陣風起,便見那狀元郎手執長弓,紅衣欲燃。
沈鳶嘴唇微動,卻是無聲地、不知與誰喃喃。
“……誰說我拉不開弓。”
第82章
安王帶著北營的兵浩浩蕩蕩上山去,本以為此事手到擒來,哪知竟是久攻不下,纏鬥了起來。
安王觀戰許久,麵色陰冷道:“廢物,那些辛人實是廢物。”
尤其是那辛三皇子,這許多年來,不見半點長進。
他與那辛三皇子本已協定,隻需裏應外合,待他攻上門兒去,三皇子在裏麵便以刺客作亂。
隻需裏麵一亂,外頭防備自然也弱了,他們隻趁亂奪門而入。無論嘉佑帝是否被刺殺成功,都難逃一死。
衛瓚隻瞧了個大概,便是麵色一變。
隨風識得這是家中的鴿子,又見他麵色有異,便問:“可是沈公子出了什麽事了?”
“不是沈折春,”衛瓚道:“是安王要動手了。”
每至科舉殿試之後,皆有禦馬遊街,賜宴招待新科進士,至嘉佑帝一朝,更是年年親臨,以示恩榮。
民眾起了個別號叫文曲宴,道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來,才得中進士。
這禦宴曆來安排在京中會文殿,如今會文殿走了水,便急忙改在了宮外北邊的山上別院,連帶著聖駕此刻隻怕也已經啟程了。
若是聯係京北大營的異動一看,卻是不言而喻。
衛瓚看著身後荒廟中橫七豎八的屍首,喃喃說:“難怪隻派這些人來。”
安王也沒想到,這兩事竟這樣巧合撞在同一時間,便壓根兒來不及細查,更分不出多少人手來。
如今對安王來說最重要的,便是這次嘉佑帝臨時移駕別院,守備必然不如往常嚴密,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就連會文殿走水,都看起來不甚像是個意外。
衛瓚隻片刻便想通了這裏頭的算盤關竅,將手中紙條一翻,卻見後頭寫了一個:“萬事小心。”
——便知道沈鳶心裏也多少有了戒備。
衛瓚垂眸隻將這紙條收入懷中,卻提起槍,立時翻身上馬,揚聲道:“傳令,所有人即刻啟程返京。”
隨風說:“咱們去報聖上?”
衛瓚道:“來不及了,直接去求援兵。”
按著信鴿傳訊而來的時間,此刻隻怕聖駕已然到了別院,哪裏有時間去報訊。
隨風說:“那若別院被攻破了可怎麽辦。”
衛瓚卻是輕聲道:“不會這樣快,梁侍衛應當也隨駕了。”
“……還有今科的狀元郎在。”
唯獨在說這話的時候。
衛瓚幾分冷意的眸子,閃過了一絲別樣的光。
……
皇家別院。
嘉佑帝正端坐其上,殿中正仿效周禮,令眾伶人持箭矢,做燕射之舞。
而在這之下,便是一眾新科進士,雖已令眾人無須顧忌,隻管飲酒行樂,眾人亦不敢放肆。
隻是忍不住多看幾眼宮殿天子,又忍不住目光往今科的沈狀元身上去瞧。文人多好顏色,雖說曆年天子點狀元,多少都要挑那眉目端正俊秀的,但今科的狀元卻是不折不扣的美人,又是一身紅袍昭昭,實在奪人眼球。
前幾日便有人忍不住上門攀談一二,才曉得竟是狀元郎雖姓沈,卻住在靖安侯府,進出時儼然如侯府半子,車馬衣衫皆是貴重,就連說書人,也能說出這沈公子的二三事跡來。
有意結交的人便越發絡繹不絕起來。
作詩寫詞時,皆一口一個“折春”地喊著。
那狀元郎也神色溫和一一應下,周旋應酬,滴水不漏。
可避開人去,沈鳶忍不住與梁侍衛靜靜互換了一個神色。
他開宴前便尋了機會,將自己的憂心同梁侍衛說過,梁侍衛也已遣了人去別苑山下勘察,一旦有異動,便會即刻回來報信。
隻是他心中仍是忐忑。
他已給衛瓚傳了信去,衛瓚的信息要比他多得多,若真有異,衛瓚必定會第一個來馳援。
那這裏必須得撐到衛瓚來的那一刻。
可越是沒發生的事情,越是教人心驚肉跳。
沈鳶慢慢垂眸,以長睫掩下眸中異色,正逢嘉佑帝喚他近前,與他溫聲道:“聽聞沈狀元如今身子已好些了。”
沈鳶知道這消息隻能是衛瓚說的,便恭謹道:“蒙浴聖恩,已好得多了。”
嘉佑帝便笑道:“當日在國子學中見你,不想你竟有這般才學,驚寒這小子,旁的胡來,看人卻很是精準。”
沈鳶低低應了一聲。
不知怎麽,這時越是提起衛瓚,他心裏頭越發是複雜難言。
正在此時,卻忽聽那辛三皇子起身道:“這燕射之舞,雖名為燕射,卻未免綿軟無力,我攜了奴仆數十,亦擅舞蹈,不如請諸位也瞧一瞧。”
眾人聞言,便是微微一怔。
沈鳶也循聲看去。
便是這位辛三皇子,一怒之下殺害了昔日的質子盛愔。此人如今已在辛封王,麵見時,已不當再稱三皇子,細細看去,已是中年,眉眼中仍是暴戾煩躁之色,分明毫無耐心觀賞這滿是文人的宴會,卻又帶著幾分惡意,仿佛在期待著什麽。
眾士子也大皺眉頭。
又因著舊日辛的強橫,越發覺著此人貿然無禮。
上頭嘉佑帝也皺起眉來,卻是沒有說話。
半晌,隻眼色微微一動,便隻聽得身側宮人道:“準上堂來。”
那辛三皇子便是古怪一笑,拍了拍手掌,道:“讓他們上來。”
數十辛人奴仆便魚貫而入。
個個筋肉粗獷,身披彩服,隻是卻也皆斷一右臂,以木肢替代。
沈鳶退回座位去,身側便是探花,並非京城人士,是頭一回見著辛人這些個奴隸,見個個右臂木肢,便不由得大皺眉頭,低聲道:“此刑酷烈,實在有失仁慈。”
眾士子也是議論紛紛。
隻聽得異域樂聲響起,這些辛人奴仆時而以木肢做敲擊聲和樂,時而以木肢頂數球作樂,間或做滑稽之態取樂眾人。
動作雖有力,沈鳶卻總瞧著不大舒服。
他忽得想起了衛瓚曾捉到的黑衣領袖,也是隻得一臂,另一臂卻自手肘之下,接做了刀刃。
他這靈光一閃之間,便覺其中有異,正欲起身。
卻忽得聽見堂外響起高聲急報:“聖上,山下有人來襲!”
便是這一喊之聲。
卻如同一個信號,這些辛人奴仆齊齊在右臂一按,不知觸動了何種機關,各個脫去右臂木肢,裸露出刀刃來,卻是目露凶光,往殿上撲殺而去。
又聽有人高喊了一聲:“護駕!”
便見金雀衛與這些人戰作了一團。
這些奴仆很是怪異,因以刀為臂,武藝格外險峭,一時之間竟難分高下。
這殿中餘下人更是大亂,這裏裏外外大都是些手無寸鐵的士子,頭一回麵聖,竟遇著此等作亂之事,竟一時之間不知進退,狼狽不堪,或躲在屏風之後,或尋書冊食物拋去,卻又不知打著了誰。
沈鳶卻是反應極快,隻死死盯著那辛三皇子,這人正趁堂中大亂,露出幾分陰冷之色,被掩護著一路退後。
沈鳶左右看看,卻是見堂下還有一伶人並未散去,似乎是先時做燕射之舞的伶人,手中舞蹈時的弓箭,訥訥不知該做什麽。
甚至連這殿中發生了什麽,都不大清楚似的。
沈鳶隻一把將他抓過來,指了那三皇子與他看,低聲道:“擒賊擒王,射那為首的。”
卻聽那伶人哭聲說:“我手抖,不敢動。”
沈鳶一頓,卻是連多餘的一句話也沒有,隻劈手奪過弓箭。
幸好,這舞最後要請貴人親手將箭矢射入靶中,以顯示箭術,故而箭矢用的是真的。
——隻是也唯有這一支箭。
他深吸一口氣。
拈弓搭箭,如練習過千百次一般,一氣嗬成。
這弓是舞者為殿中起舞所用,並不算重,沈鳶卻是用盡全力,方能拉來開。
拉滿時,已有人發現了他,衝他飛撲而來。
那三皇子也意識到了此事,目露驚駭之色,猛地向後閃躲。
可沈鳶等的便是這一刻,刹那目如刀鋒銳利。
指尖一鬆。
箭矢破空之聲已淹沒在這混亂的大堂,卻在沈鳶的耳中變得無比清晰。
箭矢穿太陽穴而過。
隻餘羽簇在外微顫。
隻見那三皇子不可置信瞪大眼睛,卻是連看也不能再看一眼,隻“噗通”一聲倒地。
隻聽得身側人一聲慘呼:“殿下——!”
辛人登時亂做一團。
忽而殿外一陣風起,便見那狀元郎手執長弓,紅衣欲燃。
沈鳶嘴唇微動,卻是無聲地、不知與誰喃喃。
“……誰說我拉不開弓。”
第82章
安王帶著北營的兵浩浩蕩蕩上山去,本以為此事手到擒來,哪知竟是久攻不下,纏鬥了起來。
安王觀戰許久,麵色陰冷道:“廢物,那些辛人實是廢物。”
尤其是那辛三皇子,這許多年來,不見半點長進。
他與那辛三皇子本已協定,隻需裏應外合,待他攻上門兒去,三皇子在裏麵便以刺客作亂。
隻需裏麵一亂,外頭防備自然也弱了,他們隻趁亂奪門而入。無論嘉佑帝是否被刺殺成功,都難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