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禦駕走得容易,後頭的事情卻數不勝數,接手的官員不明情況匆匆而來,衛瓚連同梁侍衛留下的幾個金雀衛,被交接事宜拉扯得團團轉。
處理完這許多事,已是月上中天,苑中士子都已離去了,隻剩下匆忙打掃的宮人和士兵,他才終於有時間去找沈鳶。
遍尋不著,後來才發現,沈狀元已累得在別院廊下睡了。
這一場宮亂,將他的體力耗盡了,卻是倚著微涼的宮柱打盹,紅袍已皺皺巴巴、眉心也微皺,頭上那一枝紅杏卻仍鮮豔地綻著。
他見了,便慌忙脫了外裳,將人整個兒裹住,生怕著了涼。
複又坐下,將人攬著輕輕搖動了兩下,低聲喊了兩聲:“折春,沈折春。”
沈鳶隻眼皮動了動,輕輕“唔”了一聲。
衛瓚說:“帶你換個地方再睡好不好?該著涼了。”
沈鳶輕輕“嗯”了一聲。
卻是沒睜眼,顯然已是困得厲害了,也不高興換什麽地方。
他便笑了一聲,低下頭,壞心眼啄吻沈鳶的臉頰、眼皮。
一下又一下。
將沈鳶被他親得癢了,煩得揮手來推他,卻又半點兒力氣沒有,推也推不開。
這才無奈將眼睛睜開,聲音裏含著幾分沙啞喃喃:“你做什麽。”
衛瓚悶笑一聲,不願讓他再睡,隻在邊兒上故意問:“夢見什麽了?怎麽皺著眉頭。”
沈鳶卻是半睡半醒、幾分惱意地看他,喃喃說:“夢見我做了這麽許多,你一來,又把風頭都搶走了。”
衛瓚沒想到還真夢著他了,見四下無人,卻是將沈鳶身上的衣裳裹得更緊了,將沈鳶整個人都拉進懷裏,在耳邊低笑說著話:“今日誰也搶不去你沈狀元的風頭。”
“你曉得那些文人怎麽說麽?”
“會文殿,別苑,兩宮大火。”
“燒出一個涅槃的沈狀元。”
衛瓚的聲音很輕,一句一句地複述。
隻是這些話從他口中說出來,倒比旁人口中說出來威力更大。
沈鳶耳根便漸漸染上幾分紅,眼底的睡意也褪去了,半晌輕輕哼了一聲:“吹捧得這麽肉麻。”
衛瓚說:“那你還笑。”
笑得他魂兒都要沒了。
第84章
這個春日,整個朝堂都掀起了軒然大波,衛瓚尤其是忙得腳不沾地。
葉書喧與昔日太子盛愔一案鬧得沸沸揚揚,後頭更難辦的還有辛人夾在其中。
三皇子與安王勾結謀亂,被沈鳶一箭射死了,辛人自然不肯認下此事,幾封書信前來質問糾纏。
可嘉佑帝這些年苦苦練兵興武,為的便是這種時刻不再受人轄製,大祁已並不是當初那個隻能親手將儲君送做質子的時候,對那些書信裏暗藏的威脅意味,嘉佑帝卻是提也不提。
非但不提,朝上但凡有主張對辛低頭的,也是反駁的不留情麵。
聰明人都瞧了出來,此事斷無回旋之地。
此事拉拉扯扯了許久,書信來來回回,聽聞辛那邊的老皇帝又犯了毛病,幾位皇子之間暗潮湧動,一時之間竟稍稍將三皇子這事情暫且按下了,隻說,若三皇子屍骨暫不歸還,請將明瑜公主送返,辛願出幣資酬謝。
這也算是讓步了。
這時眾人才想起,京中還住著一個被辛送來聯姻的明瑜公主,如今出了這等事情,聯姻已是不能,留著也無甚大用。
嘉佑帝當朝點選了大臣操持此事。
卻又私下將衛瓚叫了來,將一道密旨予了他:“辛內勢不穩,此番護送明瑜公主,還不知會生出什麽變數,你也隨著去。一旦有變,也好隨機應變。”
衛瓚一怔。
隨即明白這話裏頭的意思。
辛祁如今情勢本就緊繃,再加上辛國如今大局未定,態度如何也沒法兒明確判斷,最合適派去邊境的人,就是他這個閑散卻會帶兵的小侯爺衛瓚。
衛瓚便是單膝著地,鄭重道:“必不負聖上所托。”
嘉佑帝自打盛愔落葬之後,接連許多日都不見笑臉,每每上朝都教重臣提心吊膽,如今倒是難得笑了一笑:“驚寒如今也有本事了,不是當年隻知胡鬧的渾小子了。”
“從前隻覺你尚且年少,行事衝動,此行你與沈折春商議著行事,我也放心一些。”
衛瓚聞言,竟是一怔:“沈折春也去?”
後一想,護送公主一事,必在康寧城外交接,沈鳶動了心思也實屬正常,隻是……
衛瓚皺著眉道:“他那身子,怎麽不還得調養個一年半載,這會兒隻怕不適宜顛簸。”
嘉佑帝卻眉目間流露出幾分欣賞來:“此事是他自請的,別苑內亂,你與他當記首功,朕本欲擢他官位,隻是他卻自請了這樣一個差事。”
“他說不欲入翰林,若此番回來,能與兵家事打交道,便再好不過。”
“此次別苑內亂,足見其機敏才幹,到底是沈玉堇的兒子,朕又如何不成全?”
衛瓚怔了一怔,半晌沒說話。
心知嘉佑帝說得都對,隻是心裏頭仍是複雜。
半晌,卻是見嘉佑帝將一冊奏疏放在邊兒上,抬眼皮看了看他,道:“你呢,想要點兒什麽賞,這會兒趕緊說了。”
衛瓚心知這會兒算是嘉佑帝幾日難得一見的好脾氣。
半晌輕輕咳嗽了一聲,卻是說:“聖上聽說過前朝有個宰相,叫費光的麽?”
嘉佑帝抬了抬眼皮:“是有一個,是位賢相。”
衛瓚翻了好幾夜的書,才找到這麽一個恰到好處的人,慢慢說:“臣聽聞,這個費光……他似乎娶了個男妻。”
嘉佑帝批著奏折,“嗯”了一聲:“前朝的確有此風俗,隻是在世家官宦中罕見。”
衛瓚說:“我聽聞如今也有些地方,還有這等風俗,有好些家境不好的,娶不起妻子,便男子與男子相婚,結成一對兒過日子,收養棄嬰或過繼子嗣,過得也很是和美。”
嘉佑帝這會兒已批了三五冊奏疏過去,還以為這小子是要跟他說些民間疾苦,提出些政見來,便頗為耐心地聽著,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哪知這個小王八蛋鋪墊了半天,一開口說:“聖上覺著,臣也娶一個如何?”
“……”
嘉佑帝以為自己聽錯了:“你說什麽?”
衛瓚說:“臣以後想娶個男人過日子。”
話音剛落,嘉佑帝的奏折就飛他臉上了。
難得一見的好脾氣蕩然無存。
嘉佑帝:“滾出去。”
衛瓚灰頭土臉出去了。
隔了一會兒,又從殿門口探了個頭回來,如年少時,幾分不好意思地喊了一聲:“……姑父。”
嘉佑帝沒好氣道:“誰是你姑父?”
衛瓚說:“聖上現在不答應就不答應,可先別跟我爹我娘說啊。”
嘉佑帝說:“滾。”
衛瓚又一溜煙沒影兒了。
嘉佑帝自己坐在那,仿佛一夕之間又回到衛瓚年少時,貓嫌狗憎,滿京城到他禦前告狀那會兒。
旁人隻道是靖安侯辛苦,哪知那會兒他也辛苦的厲害。
一想到這小王八蛋現在還有著要緊的差事,連給他安排幾個名門閨秀相看都來不及。
怕不是一早就算好了的,比小時候還難搞。
嘉佑帝頭疼欲裂。
……
衛瓚這會兒也揣著一肚子的事兒,心裏頭正琢磨著怎麽能把嘉佑帝擺平。
嘉佑帝並不是獨斷專行的脾氣,相反,在國事之外,都相當好說話,這事兒同嘉佑帝說,遠比同他爹說要來得靠譜。
隻是跟男人成親其實還不是最難辦的一關。
要把連中三元的沈狀元娶回家,才是最難的事情。
再加上一想到沈鳶要拖著那半好不壞的身子,跟他去康寧城,他心裏頭就難免幾分惱。
這時一時忽上,一時忽下的,將將回到枕戈院兒門口,卻見人正往外頭搬些箱籠書卷的,一看就是沈鳶的那些家夥什。
衛瓚挑著眉,聲音幾分冷說:“這是做什麽呢?”
屋裏知雪正帶了人收拾呢,見了他一愣,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搭茬。
卻是自沈鳶抱著幾冊書自裏屋出來,將書卷往知雪手中一放,溫聲說:“叨擾小侯爺這許久了,這會兒也該回鬆風院了。”
他這話一出來。
房間裏頭便冷了好幾個度。
衛瓚卻是冷聲說:“沈鳶,你本事大了。”
“人說搬就搬。”
“去康寧城,連知會我一聲也不知會。”
沈鳶忍著笑,示意知雪她們出去,這一眾小姑娘要多機靈有多機靈,提著書拿著瓶瓶罐罐,逃得飛快。
沈鳶一麵去收拾桌案上的筆墨,一麵輕聲說:“康寧城的事兒,你不是也知道了麽?哪就非得特意跟你知會了。”
“再說,老在你這兒住著,也不是那麽回事兒。”
衛瓚說:“不是哪回事兒了?”
沈鳶說:“就是外頭瞧著……”
處理完這許多事,已是月上中天,苑中士子都已離去了,隻剩下匆忙打掃的宮人和士兵,他才終於有時間去找沈鳶。
遍尋不著,後來才發現,沈狀元已累得在別院廊下睡了。
這一場宮亂,將他的體力耗盡了,卻是倚著微涼的宮柱打盹,紅袍已皺皺巴巴、眉心也微皺,頭上那一枝紅杏卻仍鮮豔地綻著。
他見了,便慌忙脫了外裳,將人整個兒裹住,生怕著了涼。
複又坐下,將人攬著輕輕搖動了兩下,低聲喊了兩聲:“折春,沈折春。”
沈鳶隻眼皮動了動,輕輕“唔”了一聲。
衛瓚說:“帶你換個地方再睡好不好?該著涼了。”
沈鳶輕輕“嗯”了一聲。
卻是沒睜眼,顯然已是困得厲害了,也不高興換什麽地方。
他便笑了一聲,低下頭,壞心眼啄吻沈鳶的臉頰、眼皮。
一下又一下。
將沈鳶被他親得癢了,煩得揮手來推他,卻又半點兒力氣沒有,推也推不開。
這才無奈將眼睛睜開,聲音裏含著幾分沙啞喃喃:“你做什麽。”
衛瓚悶笑一聲,不願讓他再睡,隻在邊兒上故意問:“夢見什麽了?怎麽皺著眉頭。”
沈鳶卻是半睡半醒、幾分惱意地看他,喃喃說:“夢見我做了這麽許多,你一來,又把風頭都搶走了。”
衛瓚沒想到還真夢著他了,見四下無人,卻是將沈鳶身上的衣裳裹得更緊了,將沈鳶整個人都拉進懷裏,在耳邊低笑說著話:“今日誰也搶不去你沈狀元的風頭。”
“你曉得那些文人怎麽說麽?”
“會文殿,別苑,兩宮大火。”
“燒出一個涅槃的沈狀元。”
衛瓚的聲音很輕,一句一句地複述。
隻是這些話從他口中說出來,倒比旁人口中說出來威力更大。
沈鳶耳根便漸漸染上幾分紅,眼底的睡意也褪去了,半晌輕輕哼了一聲:“吹捧得這麽肉麻。”
衛瓚說:“那你還笑。”
笑得他魂兒都要沒了。
第84章
這個春日,整個朝堂都掀起了軒然大波,衛瓚尤其是忙得腳不沾地。
葉書喧與昔日太子盛愔一案鬧得沸沸揚揚,後頭更難辦的還有辛人夾在其中。
三皇子與安王勾結謀亂,被沈鳶一箭射死了,辛人自然不肯認下此事,幾封書信前來質問糾纏。
可嘉佑帝這些年苦苦練兵興武,為的便是這種時刻不再受人轄製,大祁已並不是當初那個隻能親手將儲君送做質子的時候,對那些書信裏暗藏的威脅意味,嘉佑帝卻是提也不提。
非但不提,朝上但凡有主張對辛低頭的,也是反駁的不留情麵。
聰明人都瞧了出來,此事斷無回旋之地。
此事拉拉扯扯了許久,書信來來回回,聽聞辛那邊的老皇帝又犯了毛病,幾位皇子之間暗潮湧動,一時之間竟稍稍將三皇子這事情暫且按下了,隻說,若三皇子屍骨暫不歸還,請將明瑜公主送返,辛願出幣資酬謝。
這也算是讓步了。
這時眾人才想起,京中還住著一個被辛送來聯姻的明瑜公主,如今出了這等事情,聯姻已是不能,留著也無甚大用。
嘉佑帝當朝點選了大臣操持此事。
卻又私下將衛瓚叫了來,將一道密旨予了他:“辛內勢不穩,此番護送明瑜公主,還不知會生出什麽變數,你也隨著去。一旦有變,也好隨機應變。”
衛瓚一怔。
隨即明白這話裏頭的意思。
辛祁如今情勢本就緊繃,再加上辛國如今大局未定,態度如何也沒法兒明確判斷,最合適派去邊境的人,就是他這個閑散卻會帶兵的小侯爺衛瓚。
衛瓚便是單膝著地,鄭重道:“必不負聖上所托。”
嘉佑帝自打盛愔落葬之後,接連許多日都不見笑臉,每每上朝都教重臣提心吊膽,如今倒是難得笑了一笑:“驚寒如今也有本事了,不是當年隻知胡鬧的渾小子了。”
“從前隻覺你尚且年少,行事衝動,此行你與沈折春商議著行事,我也放心一些。”
衛瓚聞言,竟是一怔:“沈折春也去?”
後一想,護送公主一事,必在康寧城外交接,沈鳶動了心思也實屬正常,隻是……
衛瓚皺著眉道:“他那身子,怎麽不還得調養個一年半載,這會兒隻怕不適宜顛簸。”
嘉佑帝卻眉目間流露出幾分欣賞來:“此事是他自請的,別苑內亂,你與他當記首功,朕本欲擢他官位,隻是他卻自請了這樣一個差事。”
“他說不欲入翰林,若此番回來,能與兵家事打交道,便再好不過。”
“此次別苑內亂,足見其機敏才幹,到底是沈玉堇的兒子,朕又如何不成全?”
衛瓚怔了一怔,半晌沒說話。
心知嘉佑帝說得都對,隻是心裏頭仍是複雜。
半晌,卻是見嘉佑帝將一冊奏疏放在邊兒上,抬眼皮看了看他,道:“你呢,想要點兒什麽賞,這會兒趕緊說了。”
衛瓚心知這會兒算是嘉佑帝幾日難得一見的好脾氣。
半晌輕輕咳嗽了一聲,卻是說:“聖上聽說過前朝有個宰相,叫費光的麽?”
嘉佑帝抬了抬眼皮:“是有一個,是位賢相。”
衛瓚翻了好幾夜的書,才找到這麽一個恰到好處的人,慢慢說:“臣聽聞,這個費光……他似乎娶了個男妻。”
嘉佑帝批著奏折,“嗯”了一聲:“前朝的確有此風俗,隻是在世家官宦中罕見。”
衛瓚說:“我聽聞如今也有些地方,還有這等風俗,有好些家境不好的,娶不起妻子,便男子與男子相婚,結成一對兒過日子,收養棄嬰或過繼子嗣,過得也很是和美。”
嘉佑帝這會兒已批了三五冊奏疏過去,還以為這小子是要跟他說些民間疾苦,提出些政見來,便頗為耐心地聽著,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哪知這個小王八蛋鋪墊了半天,一開口說:“聖上覺著,臣也娶一個如何?”
“……”
嘉佑帝以為自己聽錯了:“你說什麽?”
衛瓚說:“臣以後想娶個男人過日子。”
話音剛落,嘉佑帝的奏折就飛他臉上了。
難得一見的好脾氣蕩然無存。
嘉佑帝:“滾出去。”
衛瓚灰頭土臉出去了。
隔了一會兒,又從殿門口探了個頭回來,如年少時,幾分不好意思地喊了一聲:“……姑父。”
嘉佑帝沒好氣道:“誰是你姑父?”
衛瓚說:“聖上現在不答應就不答應,可先別跟我爹我娘說啊。”
嘉佑帝說:“滾。”
衛瓚又一溜煙沒影兒了。
嘉佑帝自己坐在那,仿佛一夕之間又回到衛瓚年少時,貓嫌狗憎,滿京城到他禦前告狀那會兒。
旁人隻道是靖安侯辛苦,哪知那會兒他也辛苦的厲害。
一想到這小王八蛋現在還有著要緊的差事,連給他安排幾個名門閨秀相看都來不及。
怕不是一早就算好了的,比小時候還難搞。
嘉佑帝頭疼欲裂。
……
衛瓚這會兒也揣著一肚子的事兒,心裏頭正琢磨著怎麽能把嘉佑帝擺平。
嘉佑帝並不是獨斷專行的脾氣,相反,在國事之外,都相當好說話,這事兒同嘉佑帝說,遠比同他爹說要來得靠譜。
隻是跟男人成親其實還不是最難辦的一關。
要把連中三元的沈狀元娶回家,才是最難的事情。
再加上一想到沈鳶要拖著那半好不壞的身子,跟他去康寧城,他心裏頭就難免幾分惱。
這時一時忽上,一時忽下的,將將回到枕戈院兒門口,卻見人正往外頭搬些箱籠書卷的,一看就是沈鳶的那些家夥什。
衛瓚挑著眉,聲音幾分冷說:“這是做什麽呢?”
屋裏知雪正帶了人收拾呢,見了他一愣,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搭茬。
卻是自沈鳶抱著幾冊書自裏屋出來,將書卷往知雪手中一放,溫聲說:“叨擾小侯爺這許久了,這會兒也該回鬆風院了。”
他這話一出來。
房間裏頭便冷了好幾個度。
衛瓚卻是冷聲說:“沈鳶,你本事大了。”
“人說搬就搬。”
“去康寧城,連知會我一聲也不知會。”
沈鳶忍著笑,示意知雪她們出去,這一眾小姑娘要多機靈有多機靈,提著書拿著瓶瓶罐罐,逃得飛快。
沈鳶一麵去收拾桌案上的筆墨,一麵輕聲說:“康寧城的事兒,你不是也知道了麽?哪就非得特意跟你知會了。”
“再說,老在你這兒住著,也不是那麽回事兒。”
衛瓚說:“不是哪回事兒了?”
沈鳶說:“就是外頭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