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女兒如此有信心,秋林生又去問了姚瞎子,姚瞎子道,“算數的話秋水肯定沒問題,她這小腦瓜子機靈的很,記賬也還行,就是那字吧……”老是有錯別字。
姚瞎子看到秋水在一邊瞪眼,就笑了,“沒事沒事,老秋你放心吧,秋水肯定行!”
於是秋林生就決定做這單生意,他去客棧找了布商,布商見有人想要頓時高興了,“這兩車布要是沒壞,我能賣一千多貫錢,既然你想要,那就六白貫。”
秋林生笑了,“張老板說笑了,那兩車布要是沒壞,您也不會想著脫手,您去了好幾個布莊吧,那彭掌櫃我聽說隻願給您五十貫,我呢,好歹也是入了團行,您這些布我能想著法散出去,就想賺一些過年花費,也能解解您的燃眉之急,要是張老板還想同我耍花腔,那就沒意思了,就當做是我打擾了老板!再會。”
那布商就苦笑,“哎,也是倒黴,既然秋團頭這麽講了,那三百五十貫,再少一文都不行了!”
秋林生錙銖必較,兩人互相折磨了半天,最後三百一十八貫成交。
秋林生到,“張老板,我呢,身邊是肯定沒這麽多錢的,這些布您暫時賒我,我給您打欠條,等您回到端陽,這錢就結給您,您看行不行?”
要是旁人,布商決計不同意,可團頭不同旁人,講個鄉性和誠信,於是布商也同意了,找了範家莊坐館的老秀才當保人,寫下了欠條,秋林生按下了手印。
然後布商離開端陽繼續自己的行程,那兩車布秋林生搬回了家,他請了附近兩個婆子帶兩個媳婦,不幹別的,就扯布,把布扯成能做一身衣服大小,然後一份份疊好拿細麻繩紮好。
孩子一身多大,大人一身多大,老人家一身多大,再或者考慮到鄉下人手裏錢不夠,分成一件衣裳料子,一條褲子料子等等。
兩車布,四個人一天就扯完了,現在的女子十分厲害,扯布不用尺量,眼一掃就知道了,然後剪子下去,那就絕對不會少一分。
幫忙的婆子媳婦幹完了一人拿一身料子回去,這四人就喜得眉花眼笑了,這料子等閑她們可舍不得買了穿,不就是有些皺吧和顏色竄了麽,對她們來講,這就不是事。
然後秋林生帶著秋水用驢車拉著這些布去鄉下售賣,廣告詞就是,“走一走嘞看一看,上好的摻絲綿布,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做一身衣裳隻要兩百九十九文,一人買三身送一塊小兒衣裳料子!這可是城裏大老爺秀才公穿的好料子,買不買沒關係,看看也歡迎,要買要帶,抓緊趕快,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嘞”
這廣告詞當然出自秋水之手,秋林生問閨女,“兩百九十九文?那還不如說三百文呢。”
秋水道,“爹,你不知道,兩百九十九別看和三百之間隻差一文,人們聽起來這料子就是兩百多文,三百文那就是三百多了!”
好吧,那就試一試。
一聽吆喝,再一看是熟悉的秋團頭,於是人們紛紛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問這些料子怎麽賣。
“一身大人衣裳兩百九十九文,單要衣裳一百八十文,單要褲子一百三十文……買一身合算啊!”
還有人還想要便宜些,“這顏色都花了!”
秋水坐在布料堆裏笑,“這位嬸子,這麽好的料子,要是不花,不要說您了,我爹都弄不來,這可是城裏老爺太太們才穿的起的好料子,不是我說,這料子要是沒花,一兩貫錢您也不要不是!”
眾人就笑,“秋團頭,您這閨女好伶俐,小嘴真會說!”
料子是好料子,買的人也多了起來,這種便宜鄉下人一般都遇不到,有那準備嫁閨女娶媳婦的更是好幾身的買,拿去走禮都行啊。
家中寬裕一些的,也能買上幾身,讓老娘媳婦都高興一下,家中便是不寬裕,擠一擠也能給當家或者孩子弄一件衣裳穿穿,這麽好的料子平時他們是真舍不得買。
於是不過三五天,兩車料子全賣光了,林秋生一共賣了六百二十五貫,拋去還給布商的三百一十八,再去掉給行首的八十貫,林秋生還能多到兩百多貫,對於他和秋水來講,很大一筆錢了!
父女倆還留了兩身料子,央隔壁婆子做了兩套衣裳,然後他們進出就是一大一小兩個花花綠綠的人兒,人群中一眼就能分辨。
秋林生去給行首上供,問秋水去不去,秋水小嘴一撇,“我不去,那老頭讓你別養我呢,我都記得!”
秋林生就笑,“鐵行首也不過一說,你這小人兒偏心窄,養不養你是我說了算,你可是恨錯了人。”
秋林生從來沒隱瞞過秋水是他抱養的。
秋水還是不肯去,“你去就行了,他家兩個兒子討厭!”老喜歡扯她小辮子。
秋林生也沒勉強,買了一隻燒鵝,打了幾角酒,拿著八十貫去鐵家交自己的團行費。
鐵行首手底下有不少小團頭,秋林生隻是其中之一,往日秋林生也不過勉強糊口,能給行首的也不過是一些雞鴨蛋,鐵行首從不計較,現在秋林生好容易發了一注財,當然得給行首提成,得到秋林生的八十貫,鐵行首就笑,“林生也今非昔比了,快來坐。”
秋林生就笑,“托行首的福呢,我也算孝敬了您老一回。”
鐵行首哈哈大笑,“你們出息我也高興呐,怎麽你閨女沒來,我婆娘還問呢。”其實是家裏兩小子沒看到秋水,就磨著老娘去問。
秋林生就笑的憨憨的,“這不賺了點錢,給她買了些頭花,在家臭美呢,門都不肯出。”
實際上秋水從秋林生手裏挖了一百貫,換成了銀子,然後藏了起來,說這是自家預留的救命錢,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花。
秋林生手裏散漫,賺得多就多花,賺的少就少花,有人挪借他也給,這錢要是都留在他手上,能花幾日秋水都不知道。
秋水雖然不會打理家務,但她能守財,秋林生也隨她,不過鐵行首問起,秋林生總不能說是我閨女記恨你不讓我養她呢,於是就扯了一個謊。
鐵行首道,“下次可得帶來,我婆娘可稀罕她呢。”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求收藏,求評論,如果可以還求個營養液,多謝各位小天使啦!
感謝在2021-08-06 22:33:21~2021-08-07 21:08:2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渃尛不眠 2個;柚迷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柚迷 16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章 第一界三
以前鐵行首的婆娘不見得稀罕秋水,這不是秋水跟著姚瞎子認字,聽說已經能上手寫字了,那婆娘就惦記上了。
鐵行首倒是有錢給兩個兒子念書,可惜自家兒子不是念書的料,三字經背了一年都沒背出,氣的先生都不想教了。
秋林生今兒給的供奉多,得以在鐵家蹭了頓飯,酒足飯飽才回去,一進門差點以為走錯了屋子,小小的院子裏幹淨的不像話。
秋林生熱淚盈眶,“閨女啊,你終於會收拾屋子了!”
現如今秋水隻有六歲,在現代,誰要是讓六歲孩子做家務那被人知道了會說一句狠心,可現在窮人家六歲孩子幹家務的太普遍了,鄉下六歲孩子下地的都不少,體力活做不了,除草喂雞喂豬洗衣做飯這些活也得幹。
隻秋水不愛幹,也不想幹,父女倆住的地方隻比豬窩好一些罷了。
聽到秋林生的話,秋水呲牙一笑,“給了成婆婆二十文,她過來替咱們收拾了一下,還蒸了饅頭,爹,幹淨吧?”
秋林生嘴角抽抽,就別指望自家閨女能幹了。
秋水繼續道,“我和成婆婆說好了,讓她隔一天給咱們收拾一下屋子,一個月給兩百六十文,咱們現在有錢啊。”
秋林生,“……”
閨女還嫌我花錢散漫,她這也不比我差啊,最起碼我都沒想過雇人收拾屋子。
不過父女倆對家務是真不上手,能有幹淨衣服穿,幹淨屋子住就很好了,沒錢了再說吧。
等秋水八歲的時候,啟蒙讀物她都念完了,笠翁對韻,聲律啟蒙之後她又念了弟子規,增廣賢文,幼學瓊林,千家詩,古文觀止,然後她不想念了,這些足夠她能當好一個團頭。
秋水原本以為姚瞎子會對她另眼相看,誰知道姚瞎子一點都不覺得她天賦異稟,有一次秋水厚著臉皮道,“姚叔,你看我學的怎麽樣,繼續學下去,我能不能考秀才?”
姚瞎子笑的打跌,“你就學了些啟蒙讀物,四書五經你都沒看過一篇呐,論語你也不過才剛會讀,還考秀才,秋水啊,你這臉皮倒不是一般的厚。”是個當團頭的料。
秋水悻悻,兩天沒搭理姚瞎子。
端陽是個小縣城,以前秋林生的生意也就糊個口,現在有秋水幫忙,父女倆生意好了不少。
秋水人小卻活絡,加上嘴甜,不少人都願意找秋林生幫忙,父女兩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生意再好,秋水和秋林生整天接觸的也是市井小民養家糊口的瑣事,除了布商這一單,其餘也不過賺個百八十文,上了一貫的就已經是不錯的大生意了。
不過父女倆如今日子過得頗為愜意,家中有人打掃整理,衣服也有人洗,倆人出門也體麵好些。
雇的婆子隻負責灑掃洗衣,不負責他們父女的三餐,於是這兩人早餐具是在外頭吃,要麽在餛飩攤子上吃餛飩,或是包子麵條等物,中午有的混就混一頓,沒的混回來啃饅頭就鹹菜。
晚上秋林生會切點熟食回來,一般是豬頭肉肥腸鹹花生米這些,父女倆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有人勸秋林生省著些,哪怕不是為了自己,也得替秋水攢一副嫁妝,秋林生撓頭,回來同秋水商量,“要不以後咱們自己做了吃?”
秋水瞪圓了眼睛,“沒錢了?我的錢你別想啊!”
秋林生恨的敲秋水的腦袋,“攢錢給你備嫁妝呢!”
秋水現年八歲,按照現如今女孩子十三四歲說親嫁人來算,她也就在家五六年的光景了,確實得備些嫁妝。
秋水嗤笑,“可別,爹,我立誌是接你的衣缽當個團頭,可不是嫁人生孩子。”
秋林生嘟噥,“女孩子總要嫁人的。”
秋水懟他,“那你咋沒娶媳婦。”
秋林生氣笑了,“沒人看得上老子成不?”
團頭看起來聽起來還不錯,到底不是什麽正經營生,做到鐵行首的位置那還能算個小人物,小嘍囉也都是混飯而已。
秋林生和秋水住的院子也不是自己的,而是秋林生救過一個員外,人家為了報答救命之恩算是免費給他住,不要租金。
那就等於秋林生帶個拖油瓶還沒自己的屋子,他想要討老婆當然困難,隨著年紀漸長,他也就熄了這份心思。
不過秋林生可沒想把秋水養成老姑娘。
但秋水一點都不想在古代嫁人生子,在現代,女人結婚後生活質量也不算太高,家裏家外一把抓有的還得受氣,可現代也不是個個丈夫都狼心狗肺,到底女人還能選擇離婚,古代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庸,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女人一點自我選擇權都沒有,秋水其實很慶幸收養她的是秋林生。
秋林生散養著她,從未想過拘束她。
她這輩子完全可以當一個無憂無慮的女團頭,不用去當一個男人的附庸,她是有多傻才會答應嫁人啊。
於是秋水就對秋林生道,“爹,咱們雖然談不上走南闖北,可見過的事也不少,你養我多半也是為了我能給你養老,可我要是將來嫁了人,哪怕男方說的天花亂墜,你能信他們願意我給你養老嗎?”
“我也不說我就不嫁人這種聽起來賭氣的話,我就想,我將來是一定要招贅的,這樣我給你養老天經地義,你有這給我攢嫁妝的工夫,還不如咱們爺倆多賺些錢,將來找個上門女婿呢!”
一般小姑娘提起自己的終身大事總是有些羞意,秋水完全沒有,她和秋林生生活在社會底層,底層民眾考慮的都是糊口的事,沒那麽多矯情勁。
秋林生一想也對,閨女嫁出去再怎麽說也顧不了多少娘家了,招贅倒是個好主意,於是再不提給秋水攢嫁妝的事。
秋水肚內好笑,現代上門女婿都要被人看不起,古代哪怕是再窮的人家也不願意兒子招贅,除非是家裏窮的揭不開鍋,兒子又多,根本討不到老婆,那才會頂著旁人的譏笑,舍上一兩個招贅。
秋林生願意女兒招贅,肯定也會挑人,總不會給女兒弄個歪瓜裂棗回來,可願意招贅的男人那質量多半不怎麽樣,所以秋水這一提議能糊弄秋林生好幾年。
秋水根本就沒嫁人的想法,父女倆依舊過著自己快樂的小日子。
遠在邊關的燕王此刻正在和邊關守將商議事情,完了問守將之一李關山道,“你夫人還好嗎?”
李關山浮現出一絲尷尬的笑,“多謝殿下記掛,她…還好。”
燕王直接道,“素白說來也是我的姨妹,她還是夏家嫡出的小姐,脾氣難免大些,而且那件事她受到的傷害最大,關山,妻者齊也,你可莫要糊塗的把發妻置於腦後。”
李關山肅然,“殿下放心,臣斷然不是那種不把妻子放在眼裏的混賬,隻她和我母親……”
燕王淡淡道,“長輩也要像長輩的樣子才行,素白到現在還承受著失女之痛,你娘卻隻顧著往你房裏塞人,可采買女孩子的錢還是素白的嫁妝,關山,人不能太無恥!”
李光山在同僚的矚目下麵紅耳赤,諾諾不敢言。
等燕王吩咐散了,李關山低著頭躲著同僚回到妻子夏素白住的地方,他問仆婦,“夫人在幹嘛?”
仆婦答道,“夫人正在準備過年節禮。”
姚瞎子看到秋水在一邊瞪眼,就笑了,“沒事沒事,老秋你放心吧,秋水肯定行!”
於是秋林生就決定做這單生意,他去客棧找了布商,布商見有人想要頓時高興了,“這兩車布要是沒壞,我能賣一千多貫錢,既然你想要,那就六白貫。”
秋林生笑了,“張老板說笑了,那兩車布要是沒壞,您也不會想著脫手,您去了好幾個布莊吧,那彭掌櫃我聽說隻願給您五十貫,我呢,好歹也是入了團行,您這些布我能想著法散出去,就想賺一些過年花費,也能解解您的燃眉之急,要是張老板還想同我耍花腔,那就沒意思了,就當做是我打擾了老板!再會。”
那布商就苦笑,“哎,也是倒黴,既然秋團頭這麽講了,那三百五十貫,再少一文都不行了!”
秋林生錙銖必較,兩人互相折磨了半天,最後三百一十八貫成交。
秋林生到,“張老板,我呢,身邊是肯定沒這麽多錢的,這些布您暫時賒我,我給您打欠條,等您回到端陽,這錢就結給您,您看行不行?”
要是旁人,布商決計不同意,可團頭不同旁人,講個鄉性和誠信,於是布商也同意了,找了範家莊坐館的老秀才當保人,寫下了欠條,秋林生按下了手印。
然後布商離開端陽繼續自己的行程,那兩車布秋林生搬回了家,他請了附近兩個婆子帶兩個媳婦,不幹別的,就扯布,把布扯成能做一身衣服大小,然後一份份疊好拿細麻繩紮好。
孩子一身多大,大人一身多大,老人家一身多大,再或者考慮到鄉下人手裏錢不夠,分成一件衣裳料子,一條褲子料子等等。
兩車布,四個人一天就扯完了,現在的女子十分厲害,扯布不用尺量,眼一掃就知道了,然後剪子下去,那就絕對不會少一分。
幫忙的婆子媳婦幹完了一人拿一身料子回去,這四人就喜得眉花眼笑了,這料子等閑她們可舍不得買了穿,不就是有些皺吧和顏色竄了麽,對她們來講,這就不是事。
然後秋林生帶著秋水用驢車拉著這些布去鄉下售賣,廣告詞就是,“走一走嘞看一看,上好的摻絲綿布,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做一身衣裳隻要兩百九十九文,一人買三身送一塊小兒衣裳料子!這可是城裏大老爺秀才公穿的好料子,買不買沒關係,看看也歡迎,要買要帶,抓緊趕快,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嘞”
這廣告詞當然出自秋水之手,秋林生問閨女,“兩百九十九文?那還不如說三百文呢。”
秋水道,“爹,你不知道,兩百九十九別看和三百之間隻差一文,人們聽起來這料子就是兩百多文,三百文那就是三百多了!”
好吧,那就試一試。
一聽吆喝,再一看是熟悉的秋團頭,於是人們紛紛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問這些料子怎麽賣。
“一身大人衣裳兩百九十九文,單要衣裳一百八十文,單要褲子一百三十文……買一身合算啊!”
還有人還想要便宜些,“這顏色都花了!”
秋水坐在布料堆裏笑,“這位嬸子,這麽好的料子,要是不花,不要說您了,我爹都弄不來,這可是城裏老爺太太們才穿的起的好料子,不是我說,這料子要是沒花,一兩貫錢您也不要不是!”
眾人就笑,“秋團頭,您這閨女好伶俐,小嘴真會說!”
料子是好料子,買的人也多了起來,這種便宜鄉下人一般都遇不到,有那準備嫁閨女娶媳婦的更是好幾身的買,拿去走禮都行啊。
家中寬裕一些的,也能買上幾身,讓老娘媳婦都高興一下,家中便是不寬裕,擠一擠也能給當家或者孩子弄一件衣裳穿穿,這麽好的料子平時他們是真舍不得買。
於是不過三五天,兩車料子全賣光了,林秋生一共賣了六百二十五貫,拋去還給布商的三百一十八,再去掉給行首的八十貫,林秋生還能多到兩百多貫,對於他和秋水來講,很大一筆錢了!
父女倆還留了兩身料子,央隔壁婆子做了兩套衣裳,然後他們進出就是一大一小兩個花花綠綠的人兒,人群中一眼就能分辨。
秋林生去給行首上供,問秋水去不去,秋水小嘴一撇,“我不去,那老頭讓你別養我呢,我都記得!”
秋林生就笑,“鐵行首也不過一說,你這小人兒偏心窄,養不養你是我說了算,你可是恨錯了人。”
秋林生從來沒隱瞞過秋水是他抱養的。
秋水還是不肯去,“你去就行了,他家兩個兒子討厭!”老喜歡扯她小辮子。
秋林生也沒勉強,買了一隻燒鵝,打了幾角酒,拿著八十貫去鐵家交自己的團行費。
鐵行首手底下有不少小團頭,秋林生隻是其中之一,往日秋林生也不過勉強糊口,能給行首的也不過是一些雞鴨蛋,鐵行首從不計較,現在秋林生好容易發了一注財,當然得給行首提成,得到秋林生的八十貫,鐵行首就笑,“林生也今非昔比了,快來坐。”
秋林生就笑,“托行首的福呢,我也算孝敬了您老一回。”
鐵行首哈哈大笑,“你們出息我也高興呐,怎麽你閨女沒來,我婆娘還問呢。”其實是家裏兩小子沒看到秋水,就磨著老娘去問。
秋林生就笑的憨憨的,“這不賺了點錢,給她買了些頭花,在家臭美呢,門都不肯出。”
實際上秋水從秋林生手裏挖了一百貫,換成了銀子,然後藏了起來,說這是自家預留的救命錢,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花。
秋林生手裏散漫,賺得多就多花,賺的少就少花,有人挪借他也給,這錢要是都留在他手上,能花幾日秋水都不知道。
秋水雖然不會打理家務,但她能守財,秋林生也隨她,不過鐵行首問起,秋林生總不能說是我閨女記恨你不讓我養她呢,於是就扯了一個謊。
鐵行首道,“下次可得帶來,我婆娘可稀罕她呢。”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求收藏,求評論,如果可以還求個營養液,多謝各位小天使啦!
感謝在2021-08-06 22:33:21~2021-08-07 21:08:2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渃尛不眠 2個;柚迷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柚迷 16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章 第一界三
以前鐵行首的婆娘不見得稀罕秋水,這不是秋水跟著姚瞎子認字,聽說已經能上手寫字了,那婆娘就惦記上了。
鐵行首倒是有錢給兩個兒子念書,可惜自家兒子不是念書的料,三字經背了一年都沒背出,氣的先生都不想教了。
秋林生今兒給的供奉多,得以在鐵家蹭了頓飯,酒足飯飽才回去,一進門差點以為走錯了屋子,小小的院子裏幹淨的不像話。
秋林生熱淚盈眶,“閨女啊,你終於會收拾屋子了!”
現如今秋水隻有六歲,在現代,誰要是讓六歲孩子做家務那被人知道了會說一句狠心,可現在窮人家六歲孩子幹家務的太普遍了,鄉下六歲孩子下地的都不少,體力活做不了,除草喂雞喂豬洗衣做飯這些活也得幹。
隻秋水不愛幹,也不想幹,父女倆住的地方隻比豬窩好一些罷了。
聽到秋林生的話,秋水呲牙一笑,“給了成婆婆二十文,她過來替咱們收拾了一下,還蒸了饅頭,爹,幹淨吧?”
秋林生嘴角抽抽,就別指望自家閨女能幹了。
秋水繼續道,“我和成婆婆說好了,讓她隔一天給咱們收拾一下屋子,一個月給兩百六十文,咱們現在有錢啊。”
秋林生,“……”
閨女還嫌我花錢散漫,她這也不比我差啊,最起碼我都沒想過雇人收拾屋子。
不過父女倆對家務是真不上手,能有幹淨衣服穿,幹淨屋子住就很好了,沒錢了再說吧。
等秋水八歲的時候,啟蒙讀物她都念完了,笠翁對韻,聲律啟蒙之後她又念了弟子規,增廣賢文,幼學瓊林,千家詩,古文觀止,然後她不想念了,這些足夠她能當好一個團頭。
秋水原本以為姚瞎子會對她另眼相看,誰知道姚瞎子一點都不覺得她天賦異稟,有一次秋水厚著臉皮道,“姚叔,你看我學的怎麽樣,繼續學下去,我能不能考秀才?”
姚瞎子笑的打跌,“你就學了些啟蒙讀物,四書五經你都沒看過一篇呐,論語你也不過才剛會讀,還考秀才,秋水啊,你這臉皮倒不是一般的厚。”是個當團頭的料。
秋水悻悻,兩天沒搭理姚瞎子。
端陽是個小縣城,以前秋林生的生意也就糊個口,現在有秋水幫忙,父女倆生意好了不少。
秋水人小卻活絡,加上嘴甜,不少人都願意找秋林生幫忙,父女兩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生意再好,秋水和秋林生整天接觸的也是市井小民養家糊口的瑣事,除了布商這一單,其餘也不過賺個百八十文,上了一貫的就已經是不錯的大生意了。
不過父女倆如今日子過得頗為愜意,家中有人打掃整理,衣服也有人洗,倆人出門也體麵好些。
雇的婆子隻負責灑掃洗衣,不負責他們父女的三餐,於是這兩人早餐具是在外頭吃,要麽在餛飩攤子上吃餛飩,或是包子麵條等物,中午有的混就混一頓,沒的混回來啃饅頭就鹹菜。
晚上秋林生會切點熟食回來,一般是豬頭肉肥腸鹹花生米這些,父女倆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有人勸秋林生省著些,哪怕不是為了自己,也得替秋水攢一副嫁妝,秋林生撓頭,回來同秋水商量,“要不以後咱們自己做了吃?”
秋水瞪圓了眼睛,“沒錢了?我的錢你別想啊!”
秋林生恨的敲秋水的腦袋,“攢錢給你備嫁妝呢!”
秋水現年八歲,按照現如今女孩子十三四歲說親嫁人來算,她也就在家五六年的光景了,確實得備些嫁妝。
秋水嗤笑,“可別,爹,我立誌是接你的衣缽當個團頭,可不是嫁人生孩子。”
秋林生嘟噥,“女孩子總要嫁人的。”
秋水懟他,“那你咋沒娶媳婦。”
秋林生氣笑了,“沒人看得上老子成不?”
團頭看起來聽起來還不錯,到底不是什麽正經營生,做到鐵行首的位置那還能算個小人物,小嘍囉也都是混飯而已。
秋林生和秋水住的院子也不是自己的,而是秋林生救過一個員外,人家為了報答救命之恩算是免費給他住,不要租金。
那就等於秋林生帶個拖油瓶還沒自己的屋子,他想要討老婆當然困難,隨著年紀漸長,他也就熄了這份心思。
不過秋林生可沒想把秋水養成老姑娘。
但秋水一點都不想在古代嫁人生子,在現代,女人結婚後生活質量也不算太高,家裏家外一把抓有的還得受氣,可現代也不是個個丈夫都狼心狗肺,到底女人還能選擇離婚,古代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庸,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女人一點自我選擇權都沒有,秋水其實很慶幸收養她的是秋林生。
秋林生散養著她,從未想過拘束她。
她這輩子完全可以當一個無憂無慮的女團頭,不用去當一個男人的附庸,她是有多傻才會答應嫁人啊。
於是秋水就對秋林生道,“爹,咱們雖然談不上走南闖北,可見過的事也不少,你養我多半也是為了我能給你養老,可我要是將來嫁了人,哪怕男方說的天花亂墜,你能信他們願意我給你養老嗎?”
“我也不說我就不嫁人這種聽起來賭氣的話,我就想,我將來是一定要招贅的,這樣我給你養老天經地義,你有這給我攢嫁妝的工夫,還不如咱們爺倆多賺些錢,將來找個上門女婿呢!”
一般小姑娘提起自己的終身大事總是有些羞意,秋水完全沒有,她和秋林生生活在社會底層,底層民眾考慮的都是糊口的事,沒那麽多矯情勁。
秋林生一想也對,閨女嫁出去再怎麽說也顧不了多少娘家了,招贅倒是個好主意,於是再不提給秋水攢嫁妝的事。
秋水肚內好笑,現代上門女婿都要被人看不起,古代哪怕是再窮的人家也不願意兒子招贅,除非是家裏窮的揭不開鍋,兒子又多,根本討不到老婆,那才會頂著旁人的譏笑,舍上一兩個招贅。
秋林生願意女兒招贅,肯定也會挑人,總不會給女兒弄個歪瓜裂棗回來,可願意招贅的男人那質量多半不怎麽樣,所以秋水這一提議能糊弄秋林生好幾年。
秋水根本就沒嫁人的想法,父女倆依舊過著自己快樂的小日子。
遠在邊關的燕王此刻正在和邊關守將商議事情,完了問守將之一李關山道,“你夫人還好嗎?”
李關山浮現出一絲尷尬的笑,“多謝殿下記掛,她…還好。”
燕王直接道,“素白說來也是我的姨妹,她還是夏家嫡出的小姐,脾氣難免大些,而且那件事她受到的傷害最大,關山,妻者齊也,你可莫要糊塗的把發妻置於腦後。”
李關山肅然,“殿下放心,臣斷然不是那種不把妻子放在眼裏的混賬,隻她和我母親……”
燕王淡淡道,“長輩也要像長輩的樣子才行,素白到現在還承受著失女之痛,你娘卻隻顧著往你房裏塞人,可采買女孩子的錢還是素白的嫁妝,關山,人不能太無恥!”
李光山在同僚的矚目下麵紅耳赤,諾諾不敢言。
等燕王吩咐散了,李關山低著頭躲著同僚回到妻子夏素白住的地方,他問仆婦,“夫人在幹嘛?”
仆婦答道,“夫人正在準備過年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