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發愁,“那咱們去京城還有活路嗎?”
姚瞎子歎氣,“看吧,也沒別的地方可去。滄城看起來倒好,咱們也留不下啊。”
落戶得有保人擔保,滄城被幾夥流民嚇得連城門都不敢開,怎麽也不會收下流民了。
魚是賣了,但天晚糧鋪關了門,得第二天才能買糧,大家就在一處巷子裏擠了一晚,他們不舍得住客棧,大通鋪也不舍得。
第二天去糧鋪買糧,不止是賣魚的錢,各家要是拿了錢出來,秋水他們也代買,不要好的,就要最差的,隻要能填飽肚子就行。
糧鋪掌櫃得知他們也是流民,卻願意抓魚換錢買糧,頓時對他們的感官好了不少,連價格都壓了一點。
秋水在外麵大聲宣傳他們不會做那下作的事,人都得靠雙手掙飯吃,他們是流民也得這樣幹。
秋水還把流民中發生的一些悲傷事說了出來,圍著聽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人抹起了眼淚。
秋水在賣慘,可她也沒辦法,天天有人死,她原本以為自己能麻木,可到底無法徹底視而不見。
慢慢的有人給秋水遞上一個饃一塊餅,秋水就一一鞠躬道謝,有人送來一鬥細糧,秋水放在一邊,有人好奇道,“這個為什麽放一邊呢?”
秋水道,“這個能換五六鬥豆料,豆料也是糧,能救活四五個人的命。”
於是給她粗糧豆料的多了起來,秋水不厭其煩的鞠躬道謝,“謝謝,謝謝,謝謝……”
跟來的漢子們都看紅了眼。
等到大家帶著裝滿八車的糧回去,還有人背著糧呢,大家都震動了。
接著糧一一分發下去,哪個是私人代買的,哪個是集體分的,清楚明白,無一錯亂。
這天晚上,營地裏傳出了久違的糧食香味,秋水趁著秋林生不在意,給小芳嘴裏塞了一把豆料,小芳吃的津津有味,掉了幾顆還用嘴撿了起來。
大家夥商量,想在滄城外麵多留幾日,抓魚多賣些糧,以後路上能輕鬆些。
秋水他們不知道有人跟著他們過來觀察他們這一夥流民,發現秋水和秋林生並未撒謊。
城外有著上百流民,城內百姓和鄉紳心裏都不安。
秋林生到底老練,他讓秋水同他去詢問是否有人要賣兒女,秋水瞪大了眼睛,秋林生歎氣道,“誰也不敢擔保我們後麵的路就好過了,現在把孩子賣了弄不好還是給他們尋了一條活路呢,總比餓死好吧,我們又不是強求,隻是問一下,我們經手還能給他們找個好東家,換了旁人,坑蒙拐騙的又能如何?”
秋水低下頭,半晌道,“好!”
四五百人裏,果然有願意賣的,秋林生身邊聚集了三四十個男女孩子,秋水道,“我和我爹盡量給你們爭取好一點待遇和價錢,你們以後要聽話……勤快點,別多嘴……”
她說不下去了。
下一次進城,孩子們就跟著去了,兩邊都是淚水漣漣。
滄城知道這夥流民不鬧事,於是對秋林生他們和藹很多,那魚也是一瞬間就賣光了,秋林生和秋水去找人牙子,秋水盡力給他們商談好一點的待遇,還對人牙子道,“嬸子千萬行行好,給他們找個好主人,能不簽死契就不要簽,將來要是他們的家人想贖人也方便些……”
牙婆雖然心腸早就冷硬了,也忍不住放低了聲音,“知道,一定會給他們找個好去處!”
……
在滄城外逗留了十幾日,大家終於又啟程了,路上還有不少人加入,遇著城池就少了一些,多多少少秋水都習慣了。
姚瞎子嘟囔,“紙都要沒了。”
這一日流民團夥中混入了十幾個男人,他們不願寫名字籍貫加入流民團,也不願離開,就這麽不遠不近的跟著。
秋水提高了警惕,吩咐眾人注意這些人。
果然到了晚上,這夥人瞄上了有牲畜的人家,大多數牲畜半路都被吃了,小芳一直活著,但也骨瘦嶙峋,它反正吃草的時候多,偶爾秋水才會給它吃一把豆料,或是沾點鹽巴抹它鼻子上,秋林生隻當沒看見。
流民團是個看似鬆散的集體,因為不可能讓秋水和秋林生管這麽張口,日常還是各自負責各自的吃喝,隻是結成了團,要是看著有人家快餓死了,旁人也不會不管不顧,隻那得病的就誰也沒辦法了,秋水保留的那幾罐子鹽巴,也陸陸續續送了兩小罐子出去。
那夥人摸到小芳身邊,被警醒的秋水一下子就發現了,她大喝一聲,“你們幹嘛!”
於是人人都起來了,那夥人皮笑肉不笑,“大家都快餓死了,就你們家還養著驢,殺了大家分口湯也好!”
他們不知道流民團的底細,有人問過他們是否要加入,他們當時既沒答應,過後也沒想著了解一下加入是什麽意思,現在一開口就是挑撥,卻發現周圍人的眼神十分古怪。
秋水冷笑一聲,“是嗎?,我看這種買賣你們做過不少呢,怕是還殺過人吧?”
那男的一點都不怕,人多算什麽,流民一般都團結不起來,還欺軟怕硬,他們隻要殺掉眼前這個不男不女的小子,就會震懾住旁人。
他道,“是又怎麽樣?識相的把驢給我,糧食也交出來!要不然咱們哥幾個給你超度一下!”
秋水麵無表情的看著他們,“嗬嗬,無知者無畏啊,我成全你們!”
她揮手高呼,“給我打,打死這群畜生!”
旁邊圍著的男人全衝了過來,他們手裏全都拿著棍棒,十幾人的團夥哪能和數百人的組織相比,等到人群散開,這夥男人已經都沒人形了。
秋水冷漠的看了一眼,“扔一邊喂野狗,這種人不值得掩埋!”
有人上前把屍體拖到路邊,還從他們身上翻出不少女人和孩子的首飾,於是呸呸呸,吐了幾口唾沫才甘心。
流民團殺了十幾個男人卻無一人覺得不妥,秋水倒是沉默了好久,果然流民和暴民隻一線之隔,她也沒能避免。
姚瞎子問她,“怎麽了?殺了他們覺得愧疚?”
這一路上死人見得多了,這丫頭也不是心軟的人啊。
秋水低聲道,“姚叔,我是忽然發現權利的滋味了。”
她一句話就要了十幾個人的命啊,要問秋水如何理解權利,現在她理解了。
姚瞎子嗤笑,“你這算個屁,到了天子腳下,大家一散夥,誰還認得你。也就是這一路上,大家得抱團才不被人欺負罷了。”
秋水也笑了,“也是。”
她和秋林生不過是把人鬆散的組織起來,在路上這一特定的場合人家才願意聽他們的話,一旦這個環境變了,就沒人會聽從指揮了。
眾人繼續向前,一路上也能聽到一些零星八卦,秋水他們也不知道京城爭位到底爭的怎麽樣了,隻能往前走。
康元帝死的比較急,可他臨死前拍下了不少皇子,等他腿一蹬,龍椅上就沒人坐了,於是剛剛偃旗息鼓的大臣們又開始折騰。
被康元帝拍慘的皇子們肯定沒了資格,剩下的隻是幾個膽小怕事的皇子,於是就有人提議他們中上去一個。
現在不是皇子爭位,而是大臣們爭奪未來朝堂的權利。
被康元帝分封出去的幾位皇子紛紛領兵進了京,而且還打了起來,然後天災裹挾著兵禍,老百姓可慘了。
原本皇子中有兵權的隻有燕王,其他王爺隻有三千府兵,可是從龍之功誰不想要,王爺們封地上的衛所紛紛出手相幫,京中也有禁衛,這一鍋粥就越來越渾了。
燕王在邊關看似按兵不動,實際上他麾下的將軍不知道鼓動了他多少次,勸他,“哪怕不為別的,兵部撥兵器甲胄總是短缺,戶部連兵餉都一拖再拖,殿下也得為邊關將士百姓想一想啊!”
但燕王來邊關前答應過康元帝自己會一輩子鎮守邊關,他還不想失信。
再後來聽聞皇子們都在棋盤上蹦躂,天災無暇理會,流民兵匪四起,大齊已然搖搖欲墜,燕王終於坐不住了,他答應父皇鎮守邊關,前提是朝廷還是他們家的,這要改換了門庭,他這前朝皇子還能鎮守邊關?腳指頭想都不可能。
要是太子上台,那一切還好,畢竟燕王同太子關係還算和睦,可要是換了其他兄弟,將來人家慢慢把他削成薄片,他都沒辦法反抗,於是燕王從邊關帶了三萬餘人直奔京城而去。
其他皇子的兵和邊關浴血奮戰的士兵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這時秋水他們正走在半路上。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
感謝在2021-08-14 21:24:23~2021-08-15 23:11: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愛婷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檸檬 30瓶;菠蘿蜜、本命香克斯 20瓶;yu、四月芳菲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章 第一界十一
等到秋水帶著大幾百人的流民團接近京城時,燕王已經定下了大局,坐上了皇位。
不過因為之前接連不斷的兵禍內耗,加上燕王登基後毫不留情砍了好些有各種問題的官員,京城頗有幾分蕭瑟,京城外頭的田畝因為無人耕種都荒廢了好些。
老百姓在亂世裏是最容易折損的一類人。
而且秋水他們不知道京城近況,所以滿懷希望想去京城找活路,而京城附近的人之前都在往外逃,因為京城成了絞肉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當他們抵達京城外圍時,燕王剛剛坐上皇位一個月不到,而秋水他們從頭到尾走了大半年,此刻已經入了冬。
流民團真得是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恰恰在最好的時機趕到,接待流民的官員非常熱情,這些都是京城內外的補充人口。
隻是有一點雙方都很痛苦,流民裏能聽懂官話的是極少數,京城官員能聽懂各地方言的為零。
不過秋水這個流民團非常不一樣,秋水和姚瞎子都能聽懂官話,秋林生磕磕絆絆也能說。
秋水還能聽懂不少方言,有些是上輩子的積累,還有是一路過來增加的本事,她性格又開朗,路上無事就和人學說話,往往都能讓雙方哈哈大笑。
語言不通,流民安置就緩慢。
這些人都得登記入冊,名字籍貫家鄉這些總要說清楚啊,可遇著兩下裏都聽不懂的,那就完蛋了,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對方說的是啥。
有些方言聽起來如同鳥語,語句還急促,就像和人吵架一樣,好幾次因為這個差點發生打架事件。
一個官員頗為痛苦的過來接待秋水這一行流民團,聽到要登記基本信息,秋水直接把姚瞎子做的登記本拿了出來,姚瞎子一筆字哪怕不是什麽好字,看著端端正正就讓人心曠神怡啊。
接待官員翻著登記本子,上麵寫的非常仔細,連有人家賣兒賣女的都注明了賣在何處,死了的也會標明。
這位官員大喜,趕緊先安頓秋水這一夥流民團,他們最好理清,早點理掉一批,上官過來巡查也是功勞。
於是秋水這夥流民團最先分配,分配的地方也最好,而且他們並不吵鬧,便是聽不懂,也有人會和他們解釋,讓去哪裏行動也分明,並不亂糟糟的,多好安排!
接待官員手下也有小吏,隻是小吏們聽不懂方言一樣痛苦,而且造成的誤會還不少。
他們看到秋水和秋林生在流民中不停穿梭來往,流民們也都很信服他們,於是就注意到了,再一打聽,這‘父子’都會官話和幾種方言,於是就同上官推薦了秋水和秋林生。
秋水這一路怕麻煩,而且長途跋涉這麽久,和野人也差不多了,頭發裏還長虱子,秋水幹脆就剪了短發,現在完全是個小子的模樣,流民們講究不起來,頭發剪短的不在少數。
聽到讓他們父女協助登記流民,秋林生和秋水都很高興,當然答應下來,和官府搞好關係是多麽重要的事。
現在秋水不主動出頭,有主意都是先告訴秋林生,讓他去和那些官員小吏去說。
登記流民信息其實很簡單,主要就是語言不通,秋水和秋林生各帶兩個會書寫的小吏,捧上一疊木牌,讓流民排隊,過來說清楚家鄉籍貫和人口,然後登記好發放木牌就結束了。
上官會看登記的數據進行安排,然後分配去處,最後帶過去安置就行。
秋水和秋林生細致,還會問是否有技能,鐵匠木匠,修鍋補碗,甚至會殺豬的都寫上,上官們一看就清楚明了。
每天秋水和秋林生除了有免費的一日三餐,還有一百文錢入賬。
有了他們幫助,流民登記就快了許多,連誤會都少了,秋水一張嘴叭叭叭的,同時接待幾家都不成問題。
姚瞎子歎氣,“看吧,也沒別的地方可去。滄城看起來倒好,咱們也留不下啊。”
落戶得有保人擔保,滄城被幾夥流民嚇得連城門都不敢開,怎麽也不會收下流民了。
魚是賣了,但天晚糧鋪關了門,得第二天才能買糧,大家就在一處巷子裏擠了一晚,他們不舍得住客棧,大通鋪也不舍得。
第二天去糧鋪買糧,不止是賣魚的錢,各家要是拿了錢出來,秋水他們也代買,不要好的,就要最差的,隻要能填飽肚子就行。
糧鋪掌櫃得知他們也是流民,卻願意抓魚換錢買糧,頓時對他們的感官好了不少,連價格都壓了一點。
秋水在外麵大聲宣傳他們不會做那下作的事,人都得靠雙手掙飯吃,他們是流民也得這樣幹。
秋水還把流民中發生的一些悲傷事說了出來,圍著聽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人抹起了眼淚。
秋水在賣慘,可她也沒辦法,天天有人死,她原本以為自己能麻木,可到底無法徹底視而不見。
慢慢的有人給秋水遞上一個饃一塊餅,秋水就一一鞠躬道謝,有人送來一鬥細糧,秋水放在一邊,有人好奇道,“這個為什麽放一邊呢?”
秋水道,“這個能換五六鬥豆料,豆料也是糧,能救活四五個人的命。”
於是給她粗糧豆料的多了起來,秋水不厭其煩的鞠躬道謝,“謝謝,謝謝,謝謝……”
跟來的漢子們都看紅了眼。
等到大家帶著裝滿八車的糧回去,還有人背著糧呢,大家都震動了。
接著糧一一分發下去,哪個是私人代買的,哪個是集體分的,清楚明白,無一錯亂。
這天晚上,營地裏傳出了久違的糧食香味,秋水趁著秋林生不在意,給小芳嘴裏塞了一把豆料,小芳吃的津津有味,掉了幾顆還用嘴撿了起來。
大家夥商量,想在滄城外麵多留幾日,抓魚多賣些糧,以後路上能輕鬆些。
秋水他們不知道有人跟著他們過來觀察他們這一夥流民,發現秋水和秋林生並未撒謊。
城外有著上百流民,城內百姓和鄉紳心裏都不安。
秋林生到底老練,他讓秋水同他去詢問是否有人要賣兒女,秋水瞪大了眼睛,秋林生歎氣道,“誰也不敢擔保我們後麵的路就好過了,現在把孩子賣了弄不好還是給他們尋了一條活路呢,總比餓死好吧,我們又不是強求,隻是問一下,我們經手還能給他們找個好東家,換了旁人,坑蒙拐騙的又能如何?”
秋水低下頭,半晌道,“好!”
四五百人裏,果然有願意賣的,秋林生身邊聚集了三四十個男女孩子,秋水道,“我和我爹盡量給你們爭取好一點待遇和價錢,你們以後要聽話……勤快點,別多嘴……”
她說不下去了。
下一次進城,孩子們就跟著去了,兩邊都是淚水漣漣。
滄城知道這夥流民不鬧事,於是對秋林生他們和藹很多,那魚也是一瞬間就賣光了,秋林生和秋水去找人牙子,秋水盡力給他們商談好一點的待遇,還對人牙子道,“嬸子千萬行行好,給他們找個好主人,能不簽死契就不要簽,將來要是他們的家人想贖人也方便些……”
牙婆雖然心腸早就冷硬了,也忍不住放低了聲音,“知道,一定會給他們找個好去處!”
……
在滄城外逗留了十幾日,大家終於又啟程了,路上還有不少人加入,遇著城池就少了一些,多多少少秋水都習慣了。
姚瞎子嘟囔,“紙都要沒了。”
這一日流民團夥中混入了十幾個男人,他們不願寫名字籍貫加入流民團,也不願離開,就這麽不遠不近的跟著。
秋水提高了警惕,吩咐眾人注意這些人。
果然到了晚上,這夥人瞄上了有牲畜的人家,大多數牲畜半路都被吃了,小芳一直活著,但也骨瘦嶙峋,它反正吃草的時候多,偶爾秋水才會給它吃一把豆料,或是沾點鹽巴抹它鼻子上,秋林生隻當沒看見。
流民團是個看似鬆散的集體,因為不可能讓秋水和秋林生管這麽張口,日常還是各自負責各自的吃喝,隻是結成了團,要是看著有人家快餓死了,旁人也不會不管不顧,隻那得病的就誰也沒辦法了,秋水保留的那幾罐子鹽巴,也陸陸續續送了兩小罐子出去。
那夥人摸到小芳身邊,被警醒的秋水一下子就發現了,她大喝一聲,“你們幹嘛!”
於是人人都起來了,那夥人皮笑肉不笑,“大家都快餓死了,就你們家還養著驢,殺了大家分口湯也好!”
他們不知道流民團的底細,有人問過他們是否要加入,他們當時既沒答應,過後也沒想著了解一下加入是什麽意思,現在一開口就是挑撥,卻發現周圍人的眼神十分古怪。
秋水冷笑一聲,“是嗎?,我看這種買賣你們做過不少呢,怕是還殺過人吧?”
那男的一點都不怕,人多算什麽,流民一般都團結不起來,還欺軟怕硬,他們隻要殺掉眼前這個不男不女的小子,就會震懾住旁人。
他道,“是又怎麽樣?識相的把驢給我,糧食也交出來!要不然咱們哥幾個給你超度一下!”
秋水麵無表情的看著他們,“嗬嗬,無知者無畏啊,我成全你們!”
她揮手高呼,“給我打,打死這群畜生!”
旁邊圍著的男人全衝了過來,他們手裏全都拿著棍棒,十幾人的團夥哪能和數百人的組織相比,等到人群散開,這夥男人已經都沒人形了。
秋水冷漠的看了一眼,“扔一邊喂野狗,這種人不值得掩埋!”
有人上前把屍體拖到路邊,還從他們身上翻出不少女人和孩子的首飾,於是呸呸呸,吐了幾口唾沫才甘心。
流民團殺了十幾個男人卻無一人覺得不妥,秋水倒是沉默了好久,果然流民和暴民隻一線之隔,她也沒能避免。
姚瞎子問她,“怎麽了?殺了他們覺得愧疚?”
這一路上死人見得多了,這丫頭也不是心軟的人啊。
秋水低聲道,“姚叔,我是忽然發現權利的滋味了。”
她一句話就要了十幾個人的命啊,要問秋水如何理解權利,現在她理解了。
姚瞎子嗤笑,“你這算個屁,到了天子腳下,大家一散夥,誰還認得你。也就是這一路上,大家得抱團才不被人欺負罷了。”
秋水也笑了,“也是。”
她和秋林生不過是把人鬆散的組織起來,在路上這一特定的場合人家才願意聽他們的話,一旦這個環境變了,就沒人會聽從指揮了。
眾人繼續向前,一路上也能聽到一些零星八卦,秋水他們也不知道京城爭位到底爭的怎麽樣了,隻能往前走。
康元帝死的比較急,可他臨死前拍下了不少皇子,等他腿一蹬,龍椅上就沒人坐了,於是剛剛偃旗息鼓的大臣們又開始折騰。
被康元帝拍慘的皇子們肯定沒了資格,剩下的隻是幾個膽小怕事的皇子,於是就有人提議他們中上去一個。
現在不是皇子爭位,而是大臣們爭奪未來朝堂的權利。
被康元帝分封出去的幾位皇子紛紛領兵進了京,而且還打了起來,然後天災裹挾著兵禍,老百姓可慘了。
原本皇子中有兵權的隻有燕王,其他王爺隻有三千府兵,可是從龍之功誰不想要,王爺們封地上的衛所紛紛出手相幫,京中也有禁衛,這一鍋粥就越來越渾了。
燕王在邊關看似按兵不動,實際上他麾下的將軍不知道鼓動了他多少次,勸他,“哪怕不為別的,兵部撥兵器甲胄總是短缺,戶部連兵餉都一拖再拖,殿下也得為邊關將士百姓想一想啊!”
但燕王來邊關前答應過康元帝自己會一輩子鎮守邊關,他還不想失信。
再後來聽聞皇子們都在棋盤上蹦躂,天災無暇理會,流民兵匪四起,大齊已然搖搖欲墜,燕王終於坐不住了,他答應父皇鎮守邊關,前提是朝廷還是他們家的,這要改換了門庭,他這前朝皇子還能鎮守邊關?腳指頭想都不可能。
要是太子上台,那一切還好,畢竟燕王同太子關係還算和睦,可要是換了其他兄弟,將來人家慢慢把他削成薄片,他都沒辦法反抗,於是燕王從邊關帶了三萬餘人直奔京城而去。
其他皇子的兵和邊關浴血奮戰的士兵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這時秋水他們正走在半路上。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
感謝在2021-08-14 21:24:23~2021-08-15 23:11: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愛婷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檸檬 30瓶;菠蘿蜜、本命香克斯 20瓶;yu、四月芳菲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章 第一界十一
等到秋水帶著大幾百人的流民團接近京城時,燕王已經定下了大局,坐上了皇位。
不過因為之前接連不斷的兵禍內耗,加上燕王登基後毫不留情砍了好些有各種問題的官員,京城頗有幾分蕭瑟,京城外頭的田畝因為無人耕種都荒廢了好些。
老百姓在亂世裏是最容易折損的一類人。
而且秋水他們不知道京城近況,所以滿懷希望想去京城找活路,而京城附近的人之前都在往外逃,因為京城成了絞肉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當他們抵達京城外圍時,燕王剛剛坐上皇位一個月不到,而秋水他們從頭到尾走了大半年,此刻已經入了冬。
流民團真得是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恰恰在最好的時機趕到,接待流民的官員非常熱情,這些都是京城內外的補充人口。
隻是有一點雙方都很痛苦,流民裏能聽懂官話的是極少數,京城官員能聽懂各地方言的為零。
不過秋水這個流民團非常不一樣,秋水和姚瞎子都能聽懂官話,秋林生磕磕絆絆也能說。
秋水還能聽懂不少方言,有些是上輩子的積累,還有是一路過來增加的本事,她性格又開朗,路上無事就和人學說話,往往都能讓雙方哈哈大笑。
語言不通,流民安置就緩慢。
這些人都得登記入冊,名字籍貫家鄉這些總要說清楚啊,可遇著兩下裏都聽不懂的,那就完蛋了,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對方說的是啥。
有些方言聽起來如同鳥語,語句還急促,就像和人吵架一樣,好幾次因為這個差點發生打架事件。
一個官員頗為痛苦的過來接待秋水這一行流民團,聽到要登記基本信息,秋水直接把姚瞎子做的登記本拿了出來,姚瞎子一筆字哪怕不是什麽好字,看著端端正正就讓人心曠神怡啊。
接待官員翻著登記本子,上麵寫的非常仔細,連有人家賣兒賣女的都注明了賣在何處,死了的也會標明。
這位官員大喜,趕緊先安頓秋水這一夥流民團,他們最好理清,早點理掉一批,上官過來巡查也是功勞。
於是秋水這夥流民團最先分配,分配的地方也最好,而且他們並不吵鬧,便是聽不懂,也有人會和他們解釋,讓去哪裏行動也分明,並不亂糟糟的,多好安排!
接待官員手下也有小吏,隻是小吏們聽不懂方言一樣痛苦,而且造成的誤會還不少。
他們看到秋水和秋林生在流民中不停穿梭來往,流民們也都很信服他們,於是就注意到了,再一打聽,這‘父子’都會官話和幾種方言,於是就同上官推薦了秋水和秋林生。
秋水這一路怕麻煩,而且長途跋涉這麽久,和野人也差不多了,頭發裏還長虱子,秋水幹脆就剪了短發,現在完全是個小子的模樣,流民們講究不起來,頭發剪短的不在少數。
聽到讓他們父女協助登記流民,秋林生和秋水都很高興,當然答應下來,和官府搞好關係是多麽重要的事。
現在秋水不主動出頭,有主意都是先告訴秋林生,讓他去和那些官員小吏去說。
登記流民信息其實很簡單,主要就是語言不通,秋水和秋林生各帶兩個會書寫的小吏,捧上一疊木牌,讓流民排隊,過來說清楚家鄉籍貫和人口,然後登記好發放木牌就結束了。
上官會看登記的數據進行安排,然後分配去處,最後帶過去安置就行。
秋水和秋林生細致,還會問是否有技能,鐵匠木匠,修鍋補碗,甚至會殺豬的都寫上,上官們一看就清楚明了。
每天秋水和秋林生除了有免費的一日三餐,還有一百文錢入賬。
有了他們幫助,流民登記就快了許多,連誤會都少了,秋水一張嘴叭叭叭的,同時接待幾家都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