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去就不回來了,羅美娘灶屋都收拾好了見還沒個動靜,便自個出來,然後就瞧著婆婆在窗下邊踮著腳悄悄往裏看的模樣,一張老臉笑得像朵菊花。


    從唐氏出去到現在也有一小刻鍾了,這種天氣,在外頭多呆一會兒從頭頂都要冷到腳趾尖,唐氏卻在窗下站了這麽久……


    羅美娘把婆婆讓進屋裏都覺得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張玉寒寫得認真,也沒發現親娘在偷看他,他看媳婦忙上忙下的,給唐氏倒水拿湯婆子,便伸手拍拍親娘的肩膀,得意道:“我寫得好吧?娘待會拿兩幅回去貼門上,管保明年一年都平安發財。”


    他說話這麽中聽,哪怕唐氏凍得麵青唇烏,還是硬生生擠出幾個字:“挺好的。“


    喝了一口熱水之後緩過來,她才劈裏啪啦說起來:“你說也怪,我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沒貼春聯,我看著也挺習慣。現在過年要是沒幅春聯就覺得沒年味了。”又看了一下堆在桌上的春聯,一擊掌道,“就該讓老頭子過來看看,你這春聯寫得比老童生都還好。”


    唐氏看起來,這些春聯跟老童生賣給她的基本沒區別。


    四舍五入的,也就比老童生寫得還要好了。


    這兩人在一旁母子情深,羅美娘在一旁看著張玉寒一早上的成品。早上他把聶先生寫春聯的視頻調出來臨摹,因為長時間寫同一幅字,寫出來的春聯確實似模似樣,雖然還是少了風骨,唬唬不識字的人是夠了。


    羅美娘看一眼明顯心有成算的張玉寒,道:“你要是想賣春聯,就得趁早,今日都二十九了。”


    被媳婦說中打算,張玉寒隱晦點頭。從法器刷出紅紙之後他就有這個想法,為此還專門練了一回字,就是總覺得還寫得不好,不好意思出口,不想媳婦跟他想到一處去了,張玉寒心裏還有些美滋滋的。


    他道:“紅紙和筆墨都不花錢,賣出去就是淨掙的。你說這買賣咋樣?行的話咱們現在就幹。”


    羅美娘又看了一下張玉寒一早趕出來的春聯,慢慢道:“這字還欠缺幾分,價格別訂太高,老童生的春聯一幅八文,咱們隻賣四文,把紙墨成本收回來就好。”以張玉寒目前的水平,價高了羅美娘覺得虧心。


    張玉寒在價格上沒有意見,唐氏也道:“今年外頭春聯漲價,村裏好些人家都沒舍得買,才四文,肯定能賣出去。我來幫忙,也不用給工錢了,給我幾幅送人就好。”


    這事就這麽定下來,張玉寒跑了趟隔壁村,唐氏在村裏轉悠了一圈,半下午還回來補了一回貨。


    由於婆婆熱情高漲,就沒羅美娘什麽事,她在家裏繼續捏餃子,沒想到的是,居然會把李氏惹了過來。


    李氏是聽在外頭隱隱綽綽說她女婿賣春聯的事,才想著過來問怎麽回事。


    能鬧到李氏也知道的地步,主要是唐氏在外頭跟人說春聯是她家二郎寫的,別人不信,一來二去唐氏就跟人吵起來了。


    這年頭沒什麽娛樂,有點什麽稀罕事就容易被放大。寒冬臘月家家戶戶都被困在屋子裏,說起來就更誇張了。


    有說唐氏自個往臉上貼金的,也有說張玉寒吹牛不打草稿,從私塾把夫子的春聯都順回家,反正壞話多過好話,在村人眼裏,張玉寒一向是個不愛幹活整日胡鬧的混小子,哪怕買到了便宜春聯的人家,心裏也不大相信。


    不過,四文錢確實便宜,買到手的人就算心裏嘀咕,也不會想退貨,過年誰不想家裏多一抹紅色,不貼大門還能貼別的地方,四文錢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


    “咱們家後麵的徐婆子也買了一幅,說你婆婆吹牛,吵不過你婆婆,就到咱們家來了,腦子真是有病,非叫你爹給她評理,你爹袖子都差點給她扯斷。”


    羅美娘就跟李氏說了,張玉寒低價買了一些紅紙,他拿紅紙練字,寫了一堆春聯出來,在家裏放著也是浪費,就想要賣賣看,也說了他那字真不到能賣錢的地步,值錢的主要是紅紙。


    羅美娘說得簡單,李氏還是被女婿識字的事給嚇一跳,哪怕唐氏前幾日就在村裏說小兒子在私塾幹活學會不少字,李氏心裏也不怎麽相信。


    羅德金當年上私塾的時候全家人都看在眼裏,那字寫得缺胳膊斷腿的,就跟書上長得不一樣,一逼他讀書練字他就滿臉鼻涕淚的哭。農家對讀書識字的事本就敬畏,看他這麽難,李氏打心裏就覺得念書不是農家的本分。


    往事曆曆在目,今日又聽到有人說這個,李氏就覺得是不是親家在外頭說大話了。


    羅美娘沒說什麽,隻把李氏帶到裏屋瞧,張玉寒寫春聯時筆墨紙硯擺了滿滿一桌,換下來的衣服上還有些去不掉的墨跡,李氏咂巴咂巴嘴,這才有些信了,離開時看著羅美娘塞到她懷裏的春聯時,都有些恍惚。


    不過,雖然於除夕之前在村裏引發了不少話題,賣完春聯之後,張玉寒還是該幹什麽就幹什麽。羅美娘能淡定,是因為她打小就習慣悶聲發大財,張玉寒這樣就出乎她意料了。


    這人連在親爹麵前出回風頭都要錄下來,居然能忍住不顯擺?


    張玉寒正在吃餃子,羅美娘做的蘸料十分夠味,聽著她這話,他把餃子吞進去就道:“別人說什麽關我屁事?我寫春聯是為了練字掙錢,現在都賣完了,管他們怎麽說?頂好的說句我跟以前不一樣了,我以前怎麽樣現在怎麽樣,還要別人來說?”


    對尋常人的看法或評價,張玉寒根本不在乎。


    羅美娘聽著,發現張玉寒骨子裏還有些桀驁不馴,這種性子,好點說是心智堅定不容易被人影響,不好的就是太獨了。


    太獨的人容易不合群,張玉寒卻沒有這個壞毛病,該跟人套交情攀關係的時候,他比誰都能放下身段,上回在她家哄她大哥嫂子時,愣是誰都沒瞧出他那點鬼心眼。


    羅美娘暫時沒看出這個毛病的壞處,想想也就放下了。


    春聯生意還不錯,統共賣出一百三十二幅,有人不要對聯隻要橫批,還有的春聯早就買好就想要福字,福字一個三文,賣了將近三十個,這一日的淨收入算下來有半兩多銀子。


    羅美娘給婆婆包了個兩百文的紅包,唐氏雖說了不要工錢,兒媳兒子給她的她也不會不要,隻是在外頭逢人就說兒子給她銀子花。這是給她日常花用的,不算在過年的孝敬紅包裏頭!


    張家是頭年分家,外頭人都在看逢年過節張二郎給爹娘送什麽禮物,前頭那兩壇酒就讓很多人羨慕,這會兒他又給親娘送了錢,春聯是不是他寫的還不確定,不過是個孝順兒子是不能否認的。


    第七章


    因為春聯的事,張玉寒在村裏很是出了一回風頭,年三十上午還有人上門要買便宜春聯。


    這個買賣實在是無本之利,倘字寫得好點,價格還能往上翻個番,似乎是從中窺到了門道,把上門的人送走之後,張玉寒便在屋裏認真還練了一張大字。


    羅美娘在外頭等了會兒沒見他出來,手上提著一個麥稈編成的食盒就進來了,道:“沒聽說過臨時抱佛腳能把字練好的,今兒那邊就隻娘和紅果,咱們得快點過去。”


    “媳婦我告訴你,你這樣潑冷水是會傷我的心的,再潑幾回你就失去我了。”


    “別在這兒耍寶了,快點走。”


    黃氏有孕,小姑子又還小,就隻剩下婆婆一個,羅美娘是算著時間想提早過去幫忙的。


    大房今年除了院子大門,其他屋門都貼上了張玉寒的墨作,羅美娘來來回回進進出出,都恍惚覺得是在自家院裏。


    下午家裏先祭拜了祖先,張家祭祖也簡單,南山村是個雜姓村,村人大多是幾十年前朝廷遷移到過來的,村裏大姓姓羅,除了羅氏一族設了祠堂外,其他散戶都是在家裏各拜各的。


    紙錢香燭燒完之後,祭祖的肉菜再收拾一下便能上桌,黃氏是在眾人忙得差不多了才進灶屋的。她身上換了一身幹淨衣裳,不算新,就是沒補丁,上頭還能嗅到皂角味兒,對著眾人笑了笑。


    唐氏見她這樣想說她幾句,想想大過年的還是算了。


    年夜飯前按理要說幾句吉祥話,今年又是羅美娘頭年進門,張大福也該特地關照她幾句。張大福也沒漏掉她,說她勤快懂事不愛多話,飯也做得好吃,孩子都喜歡吃,就是過日子還是要節儉才行,不能老弄那些費油的吃食,羅美娘聽完隻笑了笑。


    張大福緊接著又說了幾句對新年的寄望,說到最後,他麵上明顯頓了頓,眾人還以為還有什麽重要話,沒想他猶豫了下,卻是加了句:“新年就得有新樣子,想做鬼還是做人都是自己決定的,真想通了就好好幹,沒得讓人再看笑話。”最後幾個字眼語氣極重。


    雖然沒指名點姓,可話是對誰說的顯而易見,張玉寒麵不改色地點點頭,張大福也沒再說什麽。


    眾人舉舉杯,酒是黃氏在村裏打的,色澤濃濁,羅美娘隻一杯就開始吃菜。


    一個下午忙下來大家都餓狠了,桌子上堪稱筷子齊飛。速度慢點都夾不到好吃的。羅美娘碗裏剛多了塊白肉,接著又迎天降下一隻雞腿。


    羅美娘從來沒吃過這麽純粹的年夜飯,一個字,就是吃,嘴巴就沒停下過,她碗裏略空了點,張玉寒就給她填滿。


    吃完飯後,羅美娘主動起身收拾碗筷,她在灶屋燒熱水的時候,唐氏就進來了。


    “娘,你別動了,我燒些熱水洗碗,快得很呢。”


    “咱們也別爭了,一人一半,趕緊把這些活都幹了。”


    婆媳倆爭了幾句,屋子裏叮鈴哐當的洗碗聲響起來時,唐氏才把進來的目的說了,她一晚上的火忍到現在。


    剛才吃到最後,今年的福氣餃子終於被吃出來了,張玉寒一口咬下去牙齒就被磕了下,餃子裏的銅錢是唐氏親自放的,就隻放了一個,見是小兒子吃到了她高興得很,順嘴就說了一句:“吃到福氣餃子,二郎明年福氣高照發大財。”


    黃氏馬上接話道:“發財可不能忘記兄弟。”


    有句話叫,隻要自己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說完這句,黃氏又若無其事說起這兩日村裏賣春聯的事,“昨兒娘在外頭賣春聯時,外頭熱鬧得就跟廟會一樣。二郎有這種好事怎麽不叫你大哥一塊幹?咱們雖然分家了,可親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爹娘和我們在家裏就掙幾個種地的錢,眼看著家裏還要多一個人口,日子也不知道咋過。”


    張大郎許是尷尬,便嗬斥媳婦道:“就幾幅春聯哪需要人手,跑幾趟就全都賣完了。這麽多的好肉好菜還堵不了你的嘴,不想吃飯就閉嘴回屋。”


    大兒子出了聲,飯桌上唐氏就忍住了沒罵人,這會兒語速跟飛似的:“你跟二郎說說,別聽他嫂子在飯桌上的話。兄弟間遇到困難是該幫忙。可大郎現在還沒到那份上,她那人見別人掙錢就眼熱,要不是看在過年份上,哼!”


    羅美娘道:“相公心裏有數的。”看張玉寒的樣子,就不像會聽黃氏話的。


    唐氏道:“他再有數我也怕他吃虧,剛才我在屋裏就跟老頭子說,二郎如今自個日子都沒過好,哪有那本事照顧兄弟?他嫂子也不想想二郎在外頭多不容易,大郎分家時得了那麽多地和銀子,他爹年紀也不大,平時做些木活還能貼補家裏,隻要願意在家裏好好種地,總不會沒飯吃。可二郎一人在外頭,咱們看不到摸不著,也不知道他到底受了多少委屈,他嫂子一張嘴就想讓人幫忙,以後指不定還想讓二郎介紹他大哥去縣裏幹活,也不知怎的這般臉大!”


    唐氏對大兒媳婦的心思抓得挺準,她心裏覺得飯桌上要是沒打住,黃氏恐怕就是想說這件事的。


    羅美娘道:“嫂子又沒直說,我們隻當不知道就是。”


    要羅美娘說,黃氏的段數其實還不夠高。


    要真想占人便宜,就不該總說那些酸溜溜的話,不僅上不得台麵,還叫人心裏不舒服。要是換一幅嘴臉,親親熱熱的走動,和聲細語的說話,縱使有些難辦的要求,羅美娘反倒不太好意思生氣。


    不比張玉寒軟硬都不吃,她還是吃軟不吃硬的。


    羅美娘對婆婆說了一句肺腑之言:“娘總是想著二郎不吃虧,可你和爹到底是住在嫂子這裏的,以後日子還長著。”


    唐氏也知這個道理,不過她就是這麽個炮仗性子,看不慣的憋在心裏,遲早也是憋死。


    當著羅美娘的話,唐氏也說了句實話:“我疼二郎,分家時也沒讓老頭子多分他一些,她得了那麽多,二郎是好是壞都跟她無關,她主意就不該再打到二郎身上。大郎現在是沒什麽,以後媳婦吹多了枕頭風,怕是兄弟間也要出問題。我當娘的在旁邊看著還能修補修補,等到她什麽時候敢跟我擺臉子,也就快到我入土的時候,她對我好不好的也沒關係了。”


    唐氏這話不太好聽,羅美娘呸呸呸了幾聲,用不讚同的語氣道:“娘吃飯時還覺得不能說晦氣話,這會兒自己倒說起來了。”


    唐氏也就是說順口罷了,她也怕死,雙手合十對著老天道:“信女一時嘴快說錯話,千萬不能當真。我還想長命百歲,看我家二郎生他十個八個孫子……”


    羅美娘:十個八個孫子……


    這說的是母豬吧?


    好在唐氏隻是隨口一說,對著空中念叨了好幾句之後,就繼續跟羅美娘道:“我就是那意思,你知道就成了。”


    羅美娘看婆婆這樣,總覺得以後大房還是免不了婆媳矛盾,她很真誠道:“娘以後要是覺得跟嫂子處不了,就過來住。二郎經常不在家,屋子空著也是空著。”


    “算了,跟你們住,說出去大郎要讓人戳脊梁骨的。”兩房的牆上開了道門,小兒子不在家,唐氏偶爾也過去住幾日,可常住就不是那麽一回事了。


    唐氏很有些老輩人的想法,還是覺得應該跟大兒子一塊住,她道:“你也不容易,還是得跟二郎商量商量,夫妻也不能總是分開。”


    羅美娘倒覺得一個人住沒什麽不好的,她是個獨立性子,一大家子一起住她能適應,一個人也很能自得其樂,不過婆婆這麽說,她還是很知她的好意。


    年夜飯碗筷多,洗碗花的時間就長,婆媳倆一個擦碗一個過水,很快就洗得差不多了。


    羅美娘和張玉寒都回去換了一身衣裳過來,她臉上唇上用了點口紅,張玉寒倒沒穿羅美娘做給他的羽絨服,都是尋常的粗布衣服,隻是都是新的,就顯眼了。


    黃氏在她身上臉上轉悠了好幾眼,羅美娘就盯著她的眼睛笑了笑,笑得黃氏主動移開眼。


    作者有話說:


    第八章


    守歲無非就是嗑磕瓜子聊聊天,別人守歲是越晚越困,張玉寒是越發精神。羅美娘早注意到了,她眼睛時不時便看過去一眼。


    到子時那會兒羅美娘終於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麽藥,原是他剛才帶侄子妹妹出門看地主放鞭炮時錄了視頻,評分出來居然有五星,再加上他這兩日拍的,湊夠三個又能抽一回。


    村裏張地主家那一千響鞭炮在子夜裏劈裏啪啦響起來時,眾人都捂著耳朵,就隻有張玉寒趁人不注意堂而皇之地打開了光屏,羅美娘看到時都覺得他膽子太大。


    張玉寒剛才就一直在想,過年時辭舊迎新,也不知道趕在子時按下抽獎按鈕,神仙會不會送他一點好東西。


    惦記著這個,屋子裏滿是他爹抽旱煙的煙臭味兒他都沒怎麽嫌棄,在震天的鞭炮聲中,張玉寒就出手了。


    他打開錄播區,三個達到評分標準的視微亮著光芒,此時左上角的抽獎按鈕也已經微微浮起。


    即使張玉寒沒讀過幾本書,也知道這幅畫麵是這人世間絕不存在的、要說他這陣子的運氣,可真是絕了。


    張玉寒吸了口氣,才按下抽獎按鈕,緊接著便抽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科舉大佬的金手指外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藍並收藏穿成科舉大佬的金手指外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