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穿成科舉大佬的金手指外掛 作者:灰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麽打下來,三更時戰事就結束了。
事後統計,來村的北蠻人有一百人,除了活抓的幾個,其他全都死光了。
直到戰事結束,南山村人心裏都不敢置信,這樣就勝利了?
此時羅村長從暗處跑出來看有沒有人傷到的,羅村長一開始確實害怕,不過後麵見著一個個北蠻人被撂下,這心就慢慢定了。
叫人把傷兵都搬到屋裏後,見眾人還傻乎乎地站在原地,羅村長就笑罵道:“村裏之前做了多少事情你們不是不知道?要是這樣都敗了,就是活該我們都要去見閻王爺。”
張玉寒也道:“你們看北蠻人其實也不過如此,都是紙糊的老虎,隻要咱們認真起來,他們就趴下了。”
張玉寒這話說得輕鬆,村裏人也覺得是這樣,雖然全身血汙,眸光卻是發亮的。
此時就有人說想把撤退的家人接回來,張玉寒踢了一腳地上他特意讓人活抓、被綁得粽子似的一個北蠻兵,道:“先把村子裏給收拾了,把火滅了,這麽多死人也不怕嚇著人。”又道,“我再審審他們,也不知道他們來了多少人。”
聽見這話,村裏人也都有些警醒。
在洞穴裏的眾人還不知道村裏情況如何,就這麽煎熬到黎明,不少人肚子都咕咕叫了起來。
羅美娘懷裏的妞妞巴嗒巴嗒嘴,也睜開眼睛哼唧了兩聲。
這兩聲就跟信號似的,羅美娘把妞妞換到她娘懷裏,自個帶著麥苗小米去外頭取了些幹淨的雪水熬粥。大人肚子餓了還能忍,嬰兒可是沒有分寸的,說哭就哭。
此時大家心裏都有種沉甸甸的壓迫感,就有人怕香味和煙氣把敵人引過來,勸羅美娘忍忍。
昨晚負責收拾善後的一個羅氏小子忍不住道:“都別擔心了,山洞裏的布置都是經過討論的,人在洞裏得燒火做飯的事情也早就想過了,外頭蓋的草苫子厚實著呢,就煮個粥而已不會有事。”
說話的這人名叫羅隆誌,論輩分應該叫羅美娘一聲族姑姑。在羅美娘還沒動作之前,羅隆誌其實是打算去喂在洞穴最裏頭的幾頭畜生,昨夜村裏的牛車馬車基本上都跟到最後,也跟人一樣被安置在洞裏。
羅隆誌這會兒真是佩服張玉寒事先讓人準備了這麽多東西。
洞穴口加厚好幾層的草苫子就是為了做飯使的,外頭包了兩層油布,既能防風,也能遮蓋住氣味,他昨晚進來前,還按照吩咐在草苫子上潑了水,一夜過去,肯定都結冰了,隻要不是鼻子靈敏得跟狗似,沒那麽容易發現。
山洞裏眾人都憂心忡忡,可羅隆誌從昨夜到現在,就沒想過村子會失敗,這回村裏樣樣想得周到齊全,連牛馬吃的幹草都搬了不少上來,就這樣還能輸了,真是老天沒眼。
羅隆誌解釋了一回,有些人還是擔心,特意跑出去外頭站了一會兒,想試試看能不能聽到裏頭的聲響,要是真的聽不到洞裏說話的聲音,氣味多半也能藏住。
這人回來之後就說羅隆誌說的是對的。
不過還是有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羅美娘就道:“村裏的老人孩子基本上都在這洞裏了,天氣這麽冷,不能吃口熱乎的,到時候病了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出去,不能最後熬得過敵人,卻熬不過身子。”
這麽著,別人也沒話了,一時就有十多人也打算做飯。
羅美娘看這麽多人都要點火熬粥,幹脆道:“不知道外頭情況怎麽樣,這時候就別拘泥了,誰家要熬粥的,都湊一湊合在一塊用火,山洞裏這麽多人,煙熏火燎太過也不好。”
大家同意之後,火堆上就架起三個鐵鍋,分別煮熱水,熬米粥,和蒸大米飯。
各個山洞都堆放了一些村裏人捐給巡邏隊的米麵臘肉,眾人也都默認這些米麵隻有巡邏隊的人能吃。
羅美娘蒸大米飯,想想就過去解開了堆放在洞壁的米袋子。此時有人提醒她一回,羅美娘就解釋了一句,她是覺得都天亮了,巡邏隊的人要是能騰出手,肯定會過來看看情況,到時候也能叫他們填填肚子。
羅隆誌也在旁邊附和應該做些飯,說還是女人細心,像他就沒想到這上頭去。
食物的香氣總是最能撫平人心的,隨著熱騰騰的米香在洞穴裏蔓延,眾人緊張的情緒也都消解了一些。
就有人開始聊天了,這個說大過年的,家裏的雞鴨都叫她給殺了,要是北蠻人闖進她家,包管連根雞毛都不會找到。
那個也應著說是,昨夜她臨走前啥都沒幹,就把灶下做好的開花饅頭、肉包子、白菜餃子都掃進米袋裏背過來了。
張家和羅家都在同個角落,聽著這些,李氏悄與唐氏道:“德金昨日把家裏米缸掏了半空,說是別怕麻煩,要吃再到上山來拿,幸好昨兒聽了他的話,不然肯定被那些王八蛋糟蹋了。”
唐氏是臘月才回村,家裏沒存那麽多米糧,她慶幸的是羅美娘之前給她做的那些漂亮衣裳都讓兒子搬過來了,那些都是好料子,一件就抵家裏以前好幾個月的開銷呢。
兩個親家找到了共同話題,說得也有些火熱。
其實再把值錢的物什都帶過來,畢竟破家值萬貫,總有些得用的被留在村裏,不過這會兒大家也隻能互相安慰了。
三個大鐵鍋,是羅美娘帶著高氏和張紅果張羅著,這會兒這裏隻有自家人,高氏就把自己的疑問問出來了。
之前村裏說山匪要來時,她就想問了,妹夫是縣太爺幕僚,肯定比羅德水早知道消息,那時候大家都在縣裏,要是張玉寒早說了,一家子留在縣城不好嗎。
縣裏有城牆,城牆前些日子鄭縣令還讓人修過一回,總比村裏無遮無攔的安全。
高氏不是什麽狠心人,也知道村裏有族人和親戚,不過此時此刻,她丈夫在外頭跟北蠻兵拚命,公婆閨女都窩在山洞裏逃命,她一個女人家也想自私一回。
羅美娘倒不意外高氏會這麽說:“縣裏現在也不安全。”
如今的形勢,弓兵隊伍都解散回村了,縣衙的衙役捕快加起來隻有六十多人。哪怕有城牆,但城牆就是縣城唯一的防禦手段了。
再說縣丞城池固然堅固,可目標也大,都知道殺進縣裏,收益肯定比劫掠各個村要多,北蠻人也不傻,哨煙戰火肯定都在那邊。
羅美娘問高氏,是困在牆裏等著人進攻好,還是在村裏攻守機動強?
而且曆來守城戰,一打起來,有時候上月小半年的都有,端看朝廷啥時候派救兵過來,到時候縣裏陷入混亂,物價飛漲,人心惶惶,富戶還有家裏多年的積累能依靠,他們這些小老百姓就連保護自個的能力都沒有。
羅美娘一通分析,高氏想象著要是被圍困在縣城裏,這會兒會有多惶然,便打了個哆嗦。
張紅果一直豎起耳朵聽著嫂子和高氏說話,聽羅美娘有理有據,也忍不住問道:“那二嫂知不知道,外頭這些北蠻兵啥時候會走啊?”
“我又不是神,我怎麽知道?”
張紅果很會拍馬屁:“二嬸能知道這麽多,在我看來跟神也差不多了。”
羅美娘不禁笑了,想想道:“這些人應該走不了。”她很清楚,張玉寒做的那些計劃,就是打著殲滅敵人去的,從來沒打算把人放跑。
隻要知道他在背後做了多少事情的,都不會懷疑這一戰他們會勝。
張紅果聽自家二嫂這話,也有些被鼓舞到了,覺得肯定能聽到好消息。
一鐵鍋的米粥終於煮開花,眾人都拿碗筷過來盛,哪怕身處險地,也沒人爭搶,上麵一層米油都讓給了還不會吃飯的嬰兒。
張家和羅家也都分到了各自的一碗,他們在一旁煮粥的功夫,唐氏和李氏把從家裏帶過來的肉包子串在筷子上,在火堆上烤熱了。
別的人也是這麽幹的,昨夜各家都帶了不少吃的在身上,甭管醬肉雞肉的,全都串著烤,一時間洞穴裏滿是肉香味。
唐氏和李氏三兩下吃完自個那份之後,便過來幫高氏和羅美娘換手抱孩子。
羅美娘把烤得噴香的肉包子撕成一小塊一小塊浸泡在米粥裏,這麽吃著也挺香。沒有暖炕,這種天氣就得多吃點東西才行。
大家吃飯的速度都很快,不過一刻鍾就全都吃完了,碗筷放在一邊,外頭有風雪,還有敵人可能帶來的危險,誰都沒打算這時候出去洗碗。
用完早飯,有些一宿沒睡的人開始補眠,更多的人卻是在擔心村裏的情況。
就在眾人小聲說話時,外頭突然出現一聲不尋常的動靜。
聽到聲音時,山洞裏的人就跟按了暫停鍵一樣,全都鴉雀無聲,還都十分一致地把身邊孩子的嘴巴捂住了。
羅美娘心裏也是一緊,把張玉寒昨夜交給她的匕首握在手裏。
雖然要是北蠻兵找過來,這把匕首也不頂什麽用,可總是聊勝於無。當分辨出外頭的人是阿才時,羅美娘才放鬆下來。
哪怕有些人和阿才不太熟,北蠻話和大慶話總能辨認出來,山洞裏眾人無一不是鬆了一口氣。
阿才幾人進來後,見著大家的神色也知道自個把人嚇著了,都是連連道歉,一邊說話,還一邊動著鼻子嗅著洞穴裏的香味。
山洞裏人和畜生在一起,味道並不好聞,但阿才幾人餓了一夜,就是能從這些味道裏嗅到食物的香氣。
羅美娘看他們雖然臉上殘留著髒汙血漬,可都是換了一身衣裳過來,就猜村裏情況應該還不錯,也奇怪為啥他們沒吃完飯再過來。
阿才一邊狼吞虎咽,一邊道:“也吃了,不過外頭雪太大,雪裏走路真是個辛苦活,我們揣了幾個餅子在身上,那餅子沒一會兒就凍上了,硬邦邦的,牙齒都咬得痛,啊,飯下麵還有這麽多臘肉!”
阿才驚喜了一瞬,就被臘肉噎著了,羅美娘趕緊把熱水端過來給他喝,他喝了一口熱水,才繼續道:“姑丈是走不開,不然也得過來,村子裏活捉了幾個北蠻兵,姑丈正在村裏逼問情況呢。”
跟阿才一起過來的人都有家人在洞裏,這會兒也都在七嘴八舌說著昨晚的情況。
聽到打贏了,而且沒有人命傷亡,羅美娘也鬆口氣。
羅隆誌蹲在地上聽阿才說話,拉了拉阿才的袖子,問道:“那你們這麽晚才來?”
“姑丈說要先審審他們,看看還有沒有危險。那會兒半夜也開始下雪呢,雪一停我們就跑過來了。”阿才把一碗臘肉飯吃下去,舒服地歎出一口氣。
“審出什麽了沒有?”羅美娘關切地問。
阿才想想就把出發前姑丈交給他的話說出來了,說知道姑姑肯定會問這個問題。
張玉寒昨夜分開拷問那些北蠻兵,根據他們供出來的,北蠻的主力軍隊還在北陽關那邊,他們這些兵能進關,自個也是稀裏糊塗的,總之就是這麽順順利利進來了。
進關之後,他們頭一個攻打的就是府城,本來已經做好了輕鬆拿下的準備,可惜府城情況有些變化,過了兩日還是攻不下,又有消息說大慶朝廷派了兵馬馳援北陽關,他們這支的貴族就帶著他們離隊四處劫掠。
在南山村之前,他們已經去過隔壁的藏和縣,不過半日功夫,藏和縣的城門就被他們攻破了,之後他們分了兩千兵過來北關縣。
北關縣卻是個硬茬子,城牆上的官兵就那麽幾個,城牆卻硬得跟凍土一樣,他們隻好又派了隊伍到別的地方。
北蠻兵以一百人為一小隊,統共派出了十支隊伍,分到這一片的就是他們隊。
羅美娘默然半響,南山村的位置實在太偏,去縣裏走路都要一個日夜,他們回村不過三四日,之前各處的消息都好好的,一時半會兒張玉寒就沒顧上打聽縣裏的情況,真是沒想到幾日的功夫,府城和縣城都出事了。
阿才以為自家姑姑害怕,就安慰她道:“姑姑放心吧,這些北蠻兵帶著任務要搜刮財物的,也怕啥時候咱們大慶的大軍就過來了,不會派人過來尋找同伴的,村子已經安全了。”
羅隆誌道:“不是,北蠻人說什麽咱們就信什麽,不會是騙咱們吧?”要是說不會來找,突然就跑出來了,那他們村裏就得遭殃了。
阿才卻是道:“這些消息肯定不會錯的!”
一開始其實活抓的是八個北蠻兵,其中五個被張玉寒逼供時殺雞儆猴給宰了,而且也不是幹淨利落宰的。
那些拷打的手段,阿才都不知道姑丈打哪兒學來的,這些士兵隻是最底層的兵士,哪禁得住這些,反正阿才一開始還陪在姑丈身邊,後頭姑丈就不讓他看了,他出發時過去跟姑丈說了一聲,依稀聞見屋子裏的尿騷味。
作者有話說:
第七十四章
一早上在雪地裏趕路耗費了大量體力,阿才一行人把一鍋臘肉飯全都包圓了,吃完飯之後,就打算出發回村。
他們這一批應該是最後一批回村的隊伍。
出山洞時哪怕被冷風吹得都有些站不穩,大家心裏都是高興極了。
能不高興?
原本為了山匪要來的事,大過年的家家戶戶都惶惶不可終日,尤其是昨夜知道來的是北蠻兵而不是山匪時,眾人心裏都開始絕望了。
北蠻人就是豺狼虎豹,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修羅餓鬼,打小聽到的那些故事都告訴他們,大慶人在北蠻人麵前完全不堪一擊,誰都不覺得村子裏能打贏這一仗。
如今卻是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事情都解決了,一時間有心急的人,還想把昨兒帶上山的家夥什都搬下去。
唐氏和李氏兩人也有些心動,主要是別人都大包小包的,他們啥都沒拿總感覺輸了。
張大福和羅富貴卻打算再觀望觀望,帶孩子燒火做飯他們都不成,剛才都成了背景板,不過這會兒看家裏婆娘搖擺不定,男人的作用就顯出來了,都說小心駛得萬年船,謹慎一點是沒壞處的,硬是把人勸住了。
羅美娘也不打算這會兒折騰,昨兒家裏略微值錢點的東西都被搬到洞裏了。
甭看張玉寒平時瞧著吊兒郎當沒個正行,性子卻一點不像外表,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句話說的就是他了。
事後統計,來村的北蠻人有一百人,除了活抓的幾個,其他全都死光了。
直到戰事結束,南山村人心裏都不敢置信,這樣就勝利了?
此時羅村長從暗處跑出來看有沒有人傷到的,羅村長一開始確實害怕,不過後麵見著一個個北蠻人被撂下,這心就慢慢定了。
叫人把傷兵都搬到屋裏後,見眾人還傻乎乎地站在原地,羅村長就笑罵道:“村裏之前做了多少事情你們不是不知道?要是這樣都敗了,就是活該我們都要去見閻王爺。”
張玉寒也道:“你們看北蠻人其實也不過如此,都是紙糊的老虎,隻要咱們認真起來,他們就趴下了。”
張玉寒這話說得輕鬆,村裏人也覺得是這樣,雖然全身血汙,眸光卻是發亮的。
此時就有人說想把撤退的家人接回來,張玉寒踢了一腳地上他特意讓人活抓、被綁得粽子似的一個北蠻兵,道:“先把村子裏給收拾了,把火滅了,這麽多死人也不怕嚇著人。”又道,“我再審審他們,也不知道他們來了多少人。”
聽見這話,村裏人也都有些警醒。
在洞穴裏的眾人還不知道村裏情況如何,就這麽煎熬到黎明,不少人肚子都咕咕叫了起來。
羅美娘懷裏的妞妞巴嗒巴嗒嘴,也睜開眼睛哼唧了兩聲。
這兩聲就跟信號似的,羅美娘把妞妞換到她娘懷裏,自個帶著麥苗小米去外頭取了些幹淨的雪水熬粥。大人肚子餓了還能忍,嬰兒可是沒有分寸的,說哭就哭。
此時大家心裏都有種沉甸甸的壓迫感,就有人怕香味和煙氣把敵人引過來,勸羅美娘忍忍。
昨晚負責收拾善後的一個羅氏小子忍不住道:“都別擔心了,山洞裏的布置都是經過討論的,人在洞裏得燒火做飯的事情也早就想過了,外頭蓋的草苫子厚實著呢,就煮個粥而已不會有事。”
說話的這人名叫羅隆誌,論輩分應該叫羅美娘一聲族姑姑。在羅美娘還沒動作之前,羅隆誌其實是打算去喂在洞穴最裏頭的幾頭畜生,昨夜村裏的牛車馬車基本上都跟到最後,也跟人一樣被安置在洞裏。
羅隆誌這會兒真是佩服張玉寒事先讓人準備了這麽多東西。
洞穴口加厚好幾層的草苫子就是為了做飯使的,外頭包了兩層油布,既能防風,也能遮蓋住氣味,他昨晚進來前,還按照吩咐在草苫子上潑了水,一夜過去,肯定都結冰了,隻要不是鼻子靈敏得跟狗似,沒那麽容易發現。
山洞裏眾人都憂心忡忡,可羅隆誌從昨夜到現在,就沒想過村子會失敗,這回村裏樣樣想得周到齊全,連牛馬吃的幹草都搬了不少上來,就這樣還能輸了,真是老天沒眼。
羅隆誌解釋了一回,有些人還是擔心,特意跑出去外頭站了一會兒,想試試看能不能聽到裏頭的聲響,要是真的聽不到洞裏說話的聲音,氣味多半也能藏住。
這人回來之後就說羅隆誌說的是對的。
不過還是有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羅美娘就道:“村裏的老人孩子基本上都在這洞裏了,天氣這麽冷,不能吃口熱乎的,到時候病了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出去,不能最後熬得過敵人,卻熬不過身子。”
這麽著,別人也沒話了,一時就有十多人也打算做飯。
羅美娘看這麽多人都要點火熬粥,幹脆道:“不知道外頭情況怎麽樣,這時候就別拘泥了,誰家要熬粥的,都湊一湊合在一塊用火,山洞裏這麽多人,煙熏火燎太過也不好。”
大家同意之後,火堆上就架起三個鐵鍋,分別煮熱水,熬米粥,和蒸大米飯。
各個山洞都堆放了一些村裏人捐給巡邏隊的米麵臘肉,眾人也都默認這些米麵隻有巡邏隊的人能吃。
羅美娘蒸大米飯,想想就過去解開了堆放在洞壁的米袋子。此時有人提醒她一回,羅美娘就解釋了一句,她是覺得都天亮了,巡邏隊的人要是能騰出手,肯定會過來看看情況,到時候也能叫他們填填肚子。
羅隆誌也在旁邊附和應該做些飯,說還是女人細心,像他就沒想到這上頭去。
食物的香氣總是最能撫平人心的,隨著熱騰騰的米香在洞穴裏蔓延,眾人緊張的情緒也都消解了一些。
就有人開始聊天了,這個說大過年的,家裏的雞鴨都叫她給殺了,要是北蠻人闖進她家,包管連根雞毛都不會找到。
那個也應著說是,昨夜她臨走前啥都沒幹,就把灶下做好的開花饅頭、肉包子、白菜餃子都掃進米袋裏背過來了。
張家和羅家都在同個角落,聽著這些,李氏悄與唐氏道:“德金昨日把家裏米缸掏了半空,說是別怕麻煩,要吃再到上山來拿,幸好昨兒聽了他的話,不然肯定被那些王八蛋糟蹋了。”
唐氏是臘月才回村,家裏沒存那麽多米糧,她慶幸的是羅美娘之前給她做的那些漂亮衣裳都讓兒子搬過來了,那些都是好料子,一件就抵家裏以前好幾個月的開銷呢。
兩個親家找到了共同話題,說得也有些火熱。
其實再把值錢的物什都帶過來,畢竟破家值萬貫,總有些得用的被留在村裏,不過這會兒大家也隻能互相安慰了。
三個大鐵鍋,是羅美娘帶著高氏和張紅果張羅著,這會兒這裏隻有自家人,高氏就把自己的疑問問出來了。
之前村裏說山匪要來時,她就想問了,妹夫是縣太爺幕僚,肯定比羅德水早知道消息,那時候大家都在縣裏,要是張玉寒早說了,一家子留在縣城不好嗎。
縣裏有城牆,城牆前些日子鄭縣令還讓人修過一回,總比村裏無遮無攔的安全。
高氏不是什麽狠心人,也知道村裏有族人和親戚,不過此時此刻,她丈夫在外頭跟北蠻兵拚命,公婆閨女都窩在山洞裏逃命,她一個女人家也想自私一回。
羅美娘倒不意外高氏會這麽說:“縣裏現在也不安全。”
如今的形勢,弓兵隊伍都解散回村了,縣衙的衙役捕快加起來隻有六十多人。哪怕有城牆,但城牆就是縣城唯一的防禦手段了。
再說縣丞城池固然堅固,可目標也大,都知道殺進縣裏,收益肯定比劫掠各個村要多,北蠻人也不傻,哨煙戰火肯定都在那邊。
羅美娘問高氏,是困在牆裏等著人進攻好,還是在村裏攻守機動強?
而且曆來守城戰,一打起來,有時候上月小半年的都有,端看朝廷啥時候派救兵過來,到時候縣裏陷入混亂,物價飛漲,人心惶惶,富戶還有家裏多年的積累能依靠,他們這些小老百姓就連保護自個的能力都沒有。
羅美娘一通分析,高氏想象著要是被圍困在縣城裏,這會兒會有多惶然,便打了個哆嗦。
張紅果一直豎起耳朵聽著嫂子和高氏說話,聽羅美娘有理有據,也忍不住問道:“那二嫂知不知道,外頭這些北蠻兵啥時候會走啊?”
“我又不是神,我怎麽知道?”
張紅果很會拍馬屁:“二嬸能知道這麽多,在我看來跟神也差不多了。”
羅美娘不禁笑了,想想道:“這些人應該走不了。”她很清楚,張玉寒做的那些計劃,就是打著殲滅敵人去的,從來沒打算把人放跑。
隻要知道他在背後做了多少事情的,都不會懷疑這一戰他們會勝。
張紅果聽自家二嫂這話,也有些被鼓舞到了,覺得肯定能聽到好消息。
一鐵鍋的米粥終於煮開花,眾人都拿碗筷過來盛,哪怕身處險地,也沒人爭搶,上麵一層米油都讓給了還不會吃飯的嬰兒。
張家和羅家也都分到了各自的一碗,他們在一旁煮粥的功夫,唐氏和李氏把從家裏帶過來的肉包子串在筷子上,在火堆上烤熱了。
別的人也是這麽幹的,昨夜各家都帶了不少吃的在身上,甭管醬肉雞肉的,全都串著烤,一時間洞穴裏滿是肉香味。
唐氏和李氏三兩下吃完自個那份之後,便過來幫高氏和羅美娘換手抱孩子。
羅美娘把烤得噴香的肉包子撕成一小塊一小塊浸泡在米粥裏,這麽吃著也挺香。沒有暖炕,這種天氣就得多吃點東西才行。
大家吃飯的速度都很快,不過一刻鍾就全都吃完了,碗筷放在一邊,外頭有風雪,還有敵人可能帶來的危險,誰都沒打算這時候出去洗碗。
用完早飯,有些一宿沒睡的人開始補眠,更多的人卻是在擔心村裏的情況。
就在眾人小聲說話時,外頭突然出現一聲不尋常的動靜。
聽到聲音時,山洞裏的人就跟按了暫停鍵一樣,全都鴉雀無聲,還都十分一致地把身邊孩子的嘴巴捂住了。
羅美娘心裏也是一緊,把張玉寒昨夜交給她的匕首握在手裏。
雖然要是北蠻兵找過來,這把匕首也不頂什麽用,可總是聊勝於無。當分辨出外頭的人是阿才時,羅美娘才放鬆下來。
哪怕有些人和阿才不太熟,北蠻話和大慶話總能辨認出來,山洞裏眾人無一不是鬆了一口氣。
阿才幾人進來後,見著大家的神色也知道自個把人嚇著了,都是連連道歉,一邊說話,還一邊動著鼻子嗅著洞穴裏的香味。
山洞裏人和畜生在一起,味道並不好聞,但阿才幾人餓了一夜,就是能從這些味道裏嗅到食物的香氣。
羅美娘看他們雖然臉上殘留著髒汙血漬,可都是換了一身衣裳過來,就猜村裏情況應該還不錯,也奇怪為啥他們沒吃完飯再過來。
阿才一邊狼吞虎咽,一邊道:“也吃了,不過外頭雪太大,雪裏走路真是個辛苦活,我們揣了幾個餅子在身上,那餅子沒一會兒就凍上了,硬邦邦的,牙齒都咬得痛,啊,飯下麵還有這麽多臘肉!”
阿才驚喜了一瞬,就被臘肉噎著了,羅美娘趕緊把熱水端過來給他喝,他喝了一口熱水,才繼續道:“姑丈是走不開,不然也得過來,村子裏活捉了幾個北蠻兵,姑丈正在村裏逼問情況呢。”
跟阿才一起過來的人都有家人在洞裏,這會兒也都在七嘴八舌說著昨晚的情況。
聽到打贏了,而且沒有人命傷亡,羅美娘也鬆口氣。
羅隆誌蹲在地上聽阿才說話,拉了拉阿才的袖子,問道:“那你們這麽晚才來?”
“姑丈說要先審審他們,看看還有沒有危險。那會兒半夜也開始下雪呢,雪一停我們就跑過來了。”阿才把一碗臘肉飯吃下去,舒服地歎出一口氣。
“審出什麽了沒有?”羅美娘關切地問。
阿才想想就把出發前姑丈交給他的話說出來了,說知道姑姑肯定會問這個問題。
張玉寒昨夜分開拷問那些北蠻兵,根據他們供出來的,北蠻的主力軍隊還在北陽關那邊,他們這些兵能進關,自個也是稀裏糊塗的,總之就是這麽順順利利進來了。
進關之後,他們頭一個攻打的就是府城,本來已經做好了輕鬆拿下的準備,可惜府城情況有些變化,過了兩日還是攻不下,又有消息說大慶朝廷派了兵馬馳援北陽關,他們這支的貴族就帶著他們離隊四處劫掠。
在南山村之前,他們已經去過隔壁的藏和縣,不過半日功夫,藏和縣的城門就被他們攻破了,之後他們分了兩千兵過來北關縣。
北關縣卻是個硬茬子,城牆上的官兵就那麽幾個,城牆卻硬得跟凍土一樣,他們隻好又派了隊伍到別的地方。
北蠻兵以一百人為一小隊,統共派出了十支隊伍,分到這一片的就是他們隊。
羅美娘默然半響,南山村的位置實在太偏,去縣裏走路都要一個日夜,他們回村不過三四日,之前各處的消息都好好的,一時半會兒張玉寒就沒顧上打聽縣裏的情況,真是沒想到幾日的功夫,府城和縣城都出事了。
阿才以為自家姑姑害怕,就安慰她道:“姑姑放心吧,這些北蠻兵帶著任務要搜刮財物的,也怕啥時候咱們大慶的大軍就過來了,不會派人過來尋找同伴的,村子已經安全了。”
羅隆誌道:“不是,北蠻人說什麽咱們就信什麽,不會是騙咱們吧?”要是說不會來找,突然就跑出來了,那他們村裏就得遭殃了。
阿才卻是道:“這些消息肯定不會錯的!”
一開始其實活抓的是八個北蠻兵,其中五個被張玉寒逼供時殺雞儆猴給宰了,而且也不是幹淨利落宰的。
那些拷打的手段,阿才都不知道姑丈打哪兒學來的,這些士兵隻是最底層的兵士,哪禁得住這些,反正阿才一開始還陪在姑丈身邊,後頭姑丈就不讓他看了,他出發時過去跟姑丈說了一聲,依稀聞見屋子裏的尿騷味。
作者有話說:
第七十四章
一早上在雪地裏趕路耗費了大量體力,阿才一行人把一鍋臘肉飯全都包圓了,吃完飯之後,就打算出發回村。
他們這一批應該是最後一批回村的隊伍。
出山洞時哪怕被冷風吹得都有些站不穩,大家心裏都是高興極了。
能不高興?
原本為了山匪要來的事,大過年的家家戶戶都惶惶不可終日,尤其是昨夜知道來的是北蠻兵而不是山匪時,眾人心裏都開始絕望了。
北蠻人就是豺狼虎豹,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修羅餓鬼,打小聽到的那些故事都告訴他們,大慶人在北蠻人麵前完全不堪一擊,誰都不覺得村子裏能打贏這一仗。
如今卻是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事情都解決了,一時間有心急的人,還想把昨兒帶上山的家夥什都搬下去。
唐氏和李氏兩人也有些心動,主要是別人都大包小包的,他們啥都沒拿總感覺輸了。
張大福和羅富貴卻打算再觀望觀望,帶孩子燒火做飯他們都不成,剛才都成了背景板,不過這會兒看家裏婆娘搖擺不定,男人的作用就顯出來了,都說小心駛得萬年船,謹慎一點是沒壞處的,硬是把人勸住了。
羅美娘也不打算這會兒折騰,昨兒家裏略微值錢點的東西都被搬到洞裏了。
甭看張玉寒平時瞧著吊兒郎當沒個正行,性子卻一點不像外表,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句話說的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