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熱鬧,你們家擺宴也收不少禮了吧?”


    羅美娘笑:“是不少,不過再多,也比不上先生的家底。”


    徐先生但笑不語,羅美娘折騰的那樁向日葵生意,也跟她說過一些,收益不菲,若是一直順風順水下去,她這個女弟子下半輩子便不用為吃喝發愁。


    羅美娘又道:“其實我這回過來,也想問問先生,我們此去京城,有沒有什麽忌諱沒有?”


    這話,羅美娘說得也隱晦。


    徐先生笑道:“能有什麽忌諱?”


    羅美娘也不好直說,主要是她擔心徐先生有一個當皇妃的閨女,景澤明親爹送兒子都要來奉承她,這位皇妃娘娘感覺能量挺大,羅美娘也有些擔心自家會不會給徐先生惹點啥事回來。


    未雨綢繆還是很有必要的。


    徐先生搖頭道:“你們好好備考便是,京城一塊招牌砸下來,當官進士有的是,你相公一個舉人,不會有人在意。”又道,“你們在京城有宅子,生活上便已解決大多數問題,若是可以,買點田地啥的,家常吃用也方便。”


    “京城的地應該不好買。”羅美娘當初買府城的地,還是托了李桂芳和陳少奶奶的門路。想著這些,羅美娘頗有種走回頭路的感覺,當然這是錯覺,當初他們家來府城時張玉寒隻是秀才,如今都是舉人了。


    中午徐先生還請他們吃了一頓螃蟹,“快到重陽了,到時候你們在路上也不知道吃不吃得著,這頓螃蟹便算是我為你們送行了。”


    徐先生喜歡吃螃蟹,前兩年重陽節時都會送兩簍子給羅美娘,隻隻蟹黃蟹膏都十分肥美,羅美娘想到路上吃不著,一頓便吃了好幾隻下去。


    因閨女不會拆蟹,她一邊吃還一邊喂她幾口,景澤明自己會吃,不過跟徐先生同一桌時,還是有些緊張。


    徐先生雖然為人冷淡,卻不會為難一個孩子,對他一笑道:“我是個清淨人,不喜歡家裏有人打擾。你徐叔叔在府城孤家寡人的,你留在這裏也無人照顧,不妨回京城去,像你先生說的,若是能從科舉出頭,便一生無憂了。”羅美娘早便說過,張玉寒建議景澤明考科舉的事情。


    徐先生這話一出口,景澤明臉色就黯然了。


    羅美娘看在眼裏,吃過午飯,妞妞和景澤明去歇午覺,羅美娘道:“徐將軍前回寫信給相公,徐將軍便說過想把明哥兒送走的事。”


    徐先生笑:“我看你對他挺好的,怎麽不建議我把他留下來?”


    羅美娘對景澤明何止一個好字,妞妞跟景澤明同出同入,妞妞有什麽,景澤明也有一份,剛才兩個孩子進來時,徐先生眼尖,一下便看到景澤明身上的衣服鞋子都是新做的。


    徐先生自然知道,徐紹之每個月都會給張家一百兩銀子。不過,她也養過孩子,養孩子難道就是給點吃給點穿的事情嗎,像張玉寒為景澤明做的考慮,對待自家子侄也差不多如此了。


    羅美娘既對景澤明也有幾分真心關愛,說服她讓景澤明留下來,也是最好的選擇。


    羅美娘搖頭:“我是跟明哥兒相處過,才覺得他是個好孩子,不過先生一早就表明立場不願意了,怎麽能強迫呢。”


    即使景澤明的處境相當尷尬,不過,關徐先生什麽事呢?


    即使羅美娘如今對景澤明有幾分感情,也得說,把他陷入這種尷尬境地的,是他親爹。那個什麽啥王爺的,羅美娘隻聽張玉寒說過一回,也忘記景澤明親爹是啥封號,為了討好寵妃,就把親兒子送給寵妃她娘當兒子養。


    這種強迫中獎的事,徐先生不願意接受,也自有道理。


    徐先生笑,她最喜歡的就是羅美娘這份黑白分明了,要是這世上人人都能有她這份理性,便能少不少煩心事。


    待妞妞和景澤明午覺起來,一行三人即將告辭,徐先生便從袖口拿了一封信出來,對景澤明道:“你回京之後,把這信給燕王爺看看,他的好意我心領了。”


    景澤明許是沒想到徐先生會為他寫一份線,張張嘴,說不出話來。


    從徐家出來之後,馬車上妞妞被丫鬟抱在睡覺,景澤明突然道:“是師娘幫我求了徐先生的信吧?”


    羅美娘未料景澤明這般敏銳,笑:“徐先生也是個心軟的人。”誰都知道景澤明親爹這般奇葩,他回京之後處境肯定尷尬,這畢竟隻是個孩子,徐先生也不是跟景澤明有仇,羅美娘一求,她也願意叫他回京之後容易些。


    景澤明眼睛彎了彎,又抿抿唇道:“先生和師娘去京城之後,我還能過去請教功課嗎?”


    羅美娘笑道:“你能出門便能過來。我們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到時候還要明哥兒跟我們介紹介紹,到時候我們可以一塊出來玩兒,不過也不要玩太久,明年春天時你先生要下場,你也能試試童生試了,你先生上回說了,以你如今掌握的,應該能考過才是。”


    景澤明點頭,突然像做了一個重大決定一樣,道:“師娘想知道我是如何從京城過來的嗎?”


    羅美娘看向景澤明的眼睛,這件事上,羅美娘從來沒問過,這孩子也十分沉得住氣,其實到如今這樣,問與不問,跟羅美娘都沒啥幹係,張家本也是受徐紹之的托付才照顧景澤明的,不過想到這孩子之前是被拐子看上過的,羅美娘覺得問問也無妨,反正看景澤明那歡快模樣,羅美娘也知道這件事對他而言應該不是心結了。


    故事情節其實挺簡單的。


    景澤明在京城時有些失眠毛病,每日晚上都要在王府花園裏逛幾圈,那日正好碰到他爹燕王爺和清客在亭子裏喝酒說話,原本他看到人便想走了,可那清客剛好提到他的名字,叫景澤明怎麽能不去聽一聽呢。


    當時景澤明便聽到他爹長籲短歎的,跟清客抱怨日子不好過:“萬歲也忒不把人當人了,不過是一個酒樓罷了,那掌櫃自己沒生意了才轉讓給我,萬歲非要聽信禦史的話,說我欺壓百姓……”燕王是皇帝最小的弟弟,可皇帝不大喜歡自己這個紈絝弟弟,燕王平時日子其實也沒那麽好過。


    清客當然是站在燕王這一邊的,卻不敢抱怨皇帝,於是安慰了燕王一通,便給他出了個巴結寵妃的餿主意。


    燕王是親爹,雖然有些紈絝,卻不至於想讓兒子去死,清客說服燕王也頗費了一番功夫,羅列出徐先生的各種優點,什麽孑然一身無兒無女,景澤明過去不會受欺負;又自來有才女之名學識淵博,孩子跟在她身邊還能受教導;更有徐家跟景澤明去世的親娘側妃有舊,肯定會對景澤明妥善照料啥啥啥的。


    景澤明從頭到尾安安靜靜聽完了。其實當時不止燕王動心,景澤明在王府是小透明一隻,又自來受嫡弟欺負,聽到這種種好處,又想起他娘生前說過徐紹之一些事情,於是自己也願意了。


    這也是他遲遲不敢出口的原因,景澤明眉宇間幾分羞愧。


    羅美娘摸摸他的腦袋,道:“你不知道徐先生不願意,你爹沒跟你說過他想先斬後奏,對嗎?”


    景澤明點頭。


    羅美娘溫聲道:“那不知者無罪,這件事也不怪你,不過以後再有這種事,你可不能同意了。要是碰上一家子人品堪憂的,便是羊入虎口了。”


    景澤明是個聰明的孩子,也聽出羅美娘的未竟之語,臉上紅了紅,待到羅美娘繼續問景澤明是怎麽被拐子看上的。


    這個,許是比較好說,景澤明三言兩語便說完了,他聽燕王的話,帶著阿甲阿乙另王府給的幾個侍衛,坐了一個多月馬車趕到北陽府,事情就出在他到達地方這一日。


    景澤明明明覺得自己還在客棧歇息,突然就全身無力起來,當時屋子裏一個伺候的人都沒有,突然有人推門進來,景澤明沒看清是誰,腰間一緊,被人裝在麻袋裏,扛著飛奔著跑了。


    “……”羅美娘其實也是頭回聽到其中內情,怎麽聽都覺得這個情節裏貓膩甚多。她憂心忡忡道:“徐將軍查到那人是誰沒有?”這種事真是叫人害怕。


    “徐叔審了當時抓到的那批拐子,說是有人給他們提供了消息。徐叔查不到背後的人是誰,因為我娘以前在王府人緣不大好,怕這事跟王府內部有關,就把除了阿甲阿乙外的人都打發回京。這一年徐叔不敢讓我回去,也是怕京城有人要害我。”


    景澤明倒是挺放心的:“徐叔沒查出來,不過我娘以前在王府人緣不大好,不過師娘放心吧,我回京之後沒人敢動手的。京城裏的京兆府尹是有名的青天老爺,宗室的端王爺爺也很護短,皇室裏有人出事,端王爺爺都要查到底的。”


    把事情一股腦坦白之後,景澤明終於露出一點屬於孩子的模樣,又對羅美娘道:“師娘,我回去就開始用功,明年跟先生一塊高中。”


    羅美娘這會兒倒是不擔心這孩子功名的事,反而覺得王府對景澤明而言,像個龍潭虎穴一樣。


    由於景澤明被拐案子,疑似拐成宅鬥大戲,羅美娘很是擔心了一回。直到張玉寒和何若水從徐將軍府回來了,聽見好消息後,羅美娘才露出笑臉。


    何若水算是開了眼界,吃飯時都在道:“我們過去時,門房那裏都站了不少人想要拜訪徐將軍,就隻有我們,將拜帖奉上,門房便接我們進去了。”


    何若水一想到以後的發展,晚飯都興奮地多喝了幾杯酒。


    他讀書不成,這兩年已經逐步在往家裏生意上發展,很是知道有個大靠山的好處。


    可這年頭,就是想給人送錢,也得有門路才行。何家想找個靠譜的靠山,就是拿著銀票開路,也不一定有人瞧得上土鱉北關縣的土地主何家。


    這一回能攀上徐將軍,當真是何家走大運了。


    心情激動之下,何若水又是一番滔滔不絕,描繪了一通將軍府的裝修布局,不過飯桌上,景澤明是去徐府住了好幾個月的,張玉寒也去了好幾回徐將軍府,就是羅美娘,自打知道她能見著係統後,張玉寒在外頭碰見啥稀奇的地方,也喜歡錄下跟她分享,羅美娘自然也見過將軍府如何的,所以都很少附和。


    不過何若水確實醉了,自說自話說完徐將軍府的氣派後,又一個勁兒誇起徐將軍說:“徐將軍真是和氣,還請我們喝酒呢,我從來沒看過那麽威嚴的一位將軍,對個小鄉紳態度這麽好的。”


    張玉寒中午就沒吃多少菜,肚子填半飽之後,才道:“徐將軍是人見人誇,不過人都不在你跟前了,你也該誇夠了吧?”


    何若水嘿嘿一笑,張玉寒看出他已經半醉,也沒有跟醉鬼計較的意思,而是跟羅美娘把這回上門的結果說了。


    這樁生意徐紹之之前也了解過一二,知道是正經生意,又是送錢的事,又有他幫著引薦,徐紹之也很爽快答應下來了。


    何若水一連點了好幾個頭:“就是這樣,以後咱們想要往外發展,有人鬧事,便能報徐將軍的名字,以後那些潑皮再敢上門,就讓徐將軍派兵把他們抓起來。嫂子,咱們要發財了!”


    羅美娘抿嘴一笑,發財什麽的,她當然高興,不過何若水顯然是醉大了,樂得都找不著北,羅美娘也不打算在飯桌上聽他繼續描繪發財的場景,晚飯後便讓張玉寒把醒酒湯給他送過去。


    醒酒湯是一早便熬好了,這也是羅美娘的習慣,這種場合,張玉寒再沒有不應酬的。


    張玉寒伺候完酒鬼回來,渾身上下也都是酒味,羅美娘道:“怎麽喝這麽多酒?”


    張玉寒腦袋疼,趴在羅美娘腿上讓她揉揉太陽穴:“何若水給徐將軍送了三萬兩銀子,說是後麵還有還有第二回 第三回的。”這年頭,誰不愛錢,徐紹之一高興,就把府裏珍藏拿出來了,張玉寒雖然喝酒,腦袋還是清醒的,還記得媳婦的吩咐,問過徐紹之對景澤明的安排。


    “……說是都安排好了,明哥兒跟我們一塊動身,這一回護衛都有二十多個。”張玉寒笑,“你不是擔心這一路隻有錢大姐和孫大姐跟著不安全嗎,這下能放心了吧。”


    放心當然是放心的,不過,羅美娘問道:“這一路那些護衛跟咱們吃住在一起嗎?”


    一路客棧住宿啥的,費錢還好,但一旦需要餐風露宿,羅美娘可沒準備那麽多人的幹糧。


    “放心吧,徐紹之自有準備。”喝酒的人,習慣性口幹,張玉寒又起來連喝了三大杯水,方覺得好些,又聽羅美娘說了一回景澤明那些事情。


    “……那孩子也真是命大。”沒了娘被親爹逼來幹這種事,還有人在後麵虎視眈眈的。


    張玉寒默默從身上掏出一疊銀票,羅美娘數了一下,居然有兩千兩,張玉寒搖頭道:“難怪徐紹之寫信給我,說是打算跟京城那邊說,明哥兒在北陽府認了我做先生。這是早就知道王府不妥當,要咱們繼續帶孩子啊。生活費都給了。”


    羅美娘倒是挺高興的,張玉寒跟景澤明要是有師生之名,以後景澤明住他們家,便無人能能置喙了。


    張玉寒看媳婦兒高興,也笑了笑,他酒品好,此時已經很有些困意,閉上眼便一腳到天亮。


    倒是何若水喝的酒不知道比張玉寒多多少,隔日居然起得比張玉寒還早,張家趕著啟程,何若水也沒多留,因給生意尋了個大靠山,他還操心沒賣出去的那些瓜子,一早便動身了。


    送走何若水,家裏的東西羅美娘收拾起來倒也極快,在村裏時耽擱那麽長時間,主要是總有人上門。


    這大半個月,張玉寒一出門,身前身後便跟著一大堆人的情況,也算是村裏一景了。家裏不是有書生過來拜訪,便是村子裏念書的孩子請教問題,甚至邢老夫子還邀請他去村裏的學堂上課,還有趕遠路過來想給他當學生的。


    這也是張玉寒不願多呆的原因,按他的說法,再呆下去,他連上茅廁的時間都快沒有了。


    羅美娘這邊還好一些,不過,雖她不用幫著招呼客人,不過隔個半日一日的,李氏和羅富貴便要過來一趟,兩家住得近,串門方便,她爹娘怕他們上京吃不到家裏的土產,在村裏收到啥山貨都要帶過來。


    一點一點的,積攢下來的行李便極多。除了她爹娘外,唐氏和張大福對這項工作也挺有愛好的


    要是再留下來,羅美娘怕幾馬車都裝不完。


    羅美娘一家子在府城停留了三日,羅美娘還抽空把李桂叫過來一趟,結算了今年莊子上買糧的銀子,因這一年她精力大部分縣裏的花田上,府城這邊種的都是稻麥,許是有徐紹之先關照過,今年倒是沒花商再去騷擾李桂。


    羅美娘把莊子和院子都托付給聶恒和柳蘭蘭,張玉寒在府學裏該告別的同窗夫子也都告別了,趕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大門一鎖,家裏一個丫鬟都沒留,一家子起個大早啟程。


    這些日子接連趕路,羅美娘還擔心閨女會出問題,誰知道妞妞卻很歡喜,平日羅美娘每日總要抽出時間拘束她過來背幾首詩詞,寫幾張大字啥的,枯燥得不行,這些日子羅美娘沒空管她,妞妞再沒有不開心的。


    ……………………


    張家一大家子這一回動身,因著快到冬日,天有些冷,又都是小孩婦孺的,所以馬車也是重新收拾過的,張玉寒早就和護送景澤明上路的嚴護衛研究好路線,打算先做馬車,後坐船上京。


    因嚴護衛帶了徐紹之的憑證,張家一家子一路上都是住的驛站上房,也算是沾光了。


    及至碼頭上船時,羅美娘這輩子頭回乘船,真是開了一回眼界。


    一下馬車聞著撲麵而來的鹹澀江風,羅美娘都覺得渾身毛細孔都激靈起來,耳邊聽著景澤明小嘴叭叭著他從京城過來路上在江上遇到的種種險灣,還有時而偶遇的各種懸崖峭壁,湍急激流,壯麗山水,真是恨不得馬上就上船去。


    倒不是她一人表現得這麽土鱉,北邊人大多沒見過座船,家裏包括丫鬟還有妞妞阿才,嘴都張大了。


    張玉寒卻是一直挺淡定,不過羅美娘覺得,他是比較會裝,而且在閨女和弟子麵前,也要麵子,這沒讓人看出來。


    嚴護衛看他們這樣便知道他們一家子都是頭回做大船,分了他們一盒子暈船藥,笑道:“沒坐過船的人最好先準備準備。”


    羅美娘很是深以為然,於是一人分吃一顆,倒是阿才和張玉寒自詡上省城赴考時也坐過船,當時他們都沒暈,所以都拒絕了羅美娘的好意。


    這艘座船上一大半是北蒼省上京赴考的舉子,很多都是一個主子身邊帶一個小廝,像張家這樣舉家出行實在很少。


    張玉寒倒是跟其中好些人都認識,一一都打了招呼,因為船主開始讓人上船,所以一開始的熱鬧之後,都沒人再走動。


    有嚴護衛等人幫忙,張家的行李早就上船了,船隻有兩層,裏麵隔成一個個小房間,各種設施都十分齊全。張家統共訂了三個房間,羅美娘一家三口一個,護衛和丫鬟一個,阿才和各種能隨時取用的行李在最後一件。


    頭日上船,羅美娘在甲板吹了大半天的風,接下來就忙活開了,因為張玉寒和阿才沒吃暈船藥的結果,終於暈船了。


    也幸虧羅美娘帶了不少治暈船的偏方吃食上來,她讓丫鬟把帶上船的橘子膏化開,笑:“叫你一開始逞強,受罪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科舉大佬的金手指外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藍並收藏穿成科舉大佬的金手指外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