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清冷世子追妻日常(重生) 作者:清和未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她兩頰如胭脂染玉,顯然在外麵等的時間長了,忍不住又道:“都已是成了親的人了,還這般孩子氣,快進去罷。”
清詞皺一皺鼻子:“一年多未見,師兄這說話語氣越發像我爹了。”
宋蘊之眸中掠過淡淡笑意,悠悠道:“長兄如父。”
清詞:“......”
兩人進了花廳坐下,這才暢訴離情。
清詞一肚子話,迫不及待問:“師兄這一路可還順利?父親,母親可好?清軒課業有沒有偷懶?”
宋蘊之知她思鄉心切,也說得詳細:“先生和師娘都好,先生每日教書育人自得其樂,師娘常常去書院探望先生,還為我們打點吃食衣物,兩位老人身子康健,隻是一直惦念著你。”
他沒說的是,清詞出嫁了後,先生便開始後悔,絮絮念叨清詞自幼嬌慣散漫,不知能否適應侯門規矩,夫君常年征戰在外,她在家中與婆母相處是否和諧雲雲,自責被定國公一蠱惑,腦子一熱,將愛女遠嫁,平白添了許多牽掛。
“你出嫁之後,清軒長大不少,他本就聰穎,一旦將心思用到學業上,便進步顯著,如今他在學院裏,也是前幾名了。隻是年紀尚小難免浮躁,文章還差些火候,需得再磨礪兩三年。”宋蘊之從懷中掏出書信,“清軒執筆,先生潤色。”
“那便好。待清軒來京,許都會比我高了。”清詞拭去眼角淚意,接過書信,先不忙著拆開,隻問道:“師兄,你呢?”
宋蘊之開口道:“有四五個同窗彼此照應,一路也算順水順風。”
“對了,師娘給你醃製了幾樣小菜,我還買了定勝街上的蔡家糖糕,剛出爐的味道最好,好在越往京城,天氣愈冷,還能放些時日,不知還能否餘兩三分風味。”
“好啊好啊。”清詞歡喜道,“我最想我娘做的小菜了,蔡家糖糕我也饞呢,他家糖糕不知用了什麽秘方,與別家的分外不同。”
知宜在旁插了一句:“夫人說得是,咱們在京中也做了兩三次糖糕,總不是那個味道。”
“說到春闈,我想請師兄挪入國公府。”清詞鄭重了神色,道:“師兄無需擔心打擾他人,國公府主子少,我為師兄尋一安靜院落,師兄正可靜心讀書,也省得住在客棧,每日人來人往,吵鬧異常。”
說著便要吩咐人去拿行禮。
見清詞如今舉動之間甚有當家主母的派頭,宋蘊之笑道:“見你這樣,我便放心了。”
他搖頭:“阿詞的好意我心領了,無需如此打擾,我們幾人一起,可就不解之處常常交流討論,如此方有進益。說起來,有兩個你也認識,征遠和瞻明此次也參加春闈。何況,春闈之前多以文會友,我住在國公府,進進出出並不方便。”
清詞頓時嘟了嘴,不覺如在家時那般,扯著他的袖子搖了搖。
屋外,蕭珩恰於此時踏上回廊,他遙遙望見屋中情形,不由腳步一頓。
*
兵械庫被竊一事,越查水越深,蕭珩這幾日與顧子琛配合,一個在暗,一個在明,從雲山霧罩一般的表麵,抽絲剝繭,查到了一些關鍵性的證據,然而,這些證據影影綽綽,f分別指向了兩位皇子,不但如此,還涉及到了目前錦衣衛暫停的一樁懸案,種種因素疊加令此案更加撲朔迷離。
兩人看著手下呈上來的案卷,都沉默了。半晌後,顧子琛伸了個懶腰:“不是說今日回府?走罷。”這幾日吃沒吃好,睡沒睡好,他掛著大大的黑眼圈,忍不住打了個嗬欠。
他後悔接了蕭珩的差事了,這人從北境回來也片刻不肯鬆懈,辦起案來便是一個拚命三郎,也難怪年紀輕輕便簡在聖心。
“也好。”蕭珩聲音低沉,他揉了揉眉心,神情也有些疲憊。
“那就明日再說。”顧子琛說著便踱了出去,一邊自語:“不知晉康惱沒惱,我還能不能進得家門。”
他想起一事,扭頭對蕭珩道:“臨簡,我去安華門外買蓮蓉水晶糕和板栗酥,一起?”他記得,晉康和孟清詞似乎都很喜歡那家糕點,帶點禮物回去,也是一番心意,當然這也是他一貫的求生之道,表示他雖然忙於公事,但心裏還是惦念著她的。
蕭珩略一思索,大步跟了上去。
作者有話說:
第三十五章
蕭珩提著剛剛出爐的蓮蓉水晶糕和板栗酥, 不顧落雪結冰後分外打滑的路麵,快馬加鞭趕回府,到安瀾院門口的時候,點心還冒著熱氣。
他心裏自也是記掛妻子的, 且兩人朝夕相處的時間久了, 他愈發察覺妻子隻是表麵端莊故作老成, 其實內心相當纖細敏感,凡事都喜歡在心裏過幾遍思量,對他也是這般, 但好在兩人日漸熟稔,清詞似漸漸對他敞開心扉, 在他麵前也多了一些肆意和任性。
對此,怎麽說呢?平心而論, 蕭珩理想中的妻子並非這般,可窺見妻子的真性情,他似乎並不反感。
然而, 他踏上回廊,便見到了方才的那一幕,這是婚後,他從未見過的,妻子天真俏皮的一麵, 卻是對著另一個男子。
她素來畏寒,年節下穿得喜慶, 是以便是在屋子裏,石榴紅色薄襖的衣領上也鑲了層絨絨的毛邊, 襯得她的臉如巴掌大, 嘴角翹起, 眼睛亮晶晶的,顯然宋蘊之的回答並不令她滿意,是以她不依不饒地拽著他的袖子,非要拗到自己喜歡的答案。
整個人這麽看著,便小了幾歲,與平日端莊溫婉的她判若兩人。
宋蘊之神色無奈,但依然很堅決地搖了搖頭,又解釋了一句,孟清詞才又笑了起來,鬆開了他的袖子,那笑容漾在眼底,唇邊梨渦深深,如陰霾天氣裏的陽光乍現,明麗動人。
兩人站在一處,男子溫文儒雅,女子秀美嬌俏,莫名地令他有些刺眼。
蕭珩心中一堵,大步邁入室內。
清詞聞聲轉過頭,眸中閃過一絲驚喜,溫溫柔柔上前行了禮:“世子。”
端莊,得體,一舉一動都合乎禮儀,仿佛那夜青絲如蔓誘他欲罷不能的,不是她。
蕭珩對宋蘊之並不陌生。
他南下青州提親時,便常見宋蘊之出入孟宅,與孟家每一個人都處得親如家人,便連清詞的丫鬟,看見他都笑得分外親切。
況且,便是以蕭珩挑剔的眼光看,也不得不承認,宋蘊之確實一表人才。他雖出身貧寒,但治學紮實,言之有物,風度亦佳,淡然清正,可謂是端方君子,溫潤如玉。嶽父看向他的目光,都掩不住愛才之心。
但他與孟清詞,也著實過於親近了。
宋蘊之不意外見到蕭珩,拱手行了一禮:“見過大人。”
蕭珩既然回來,兩人的聊天隻能告一段落,清詞見蕭珩還穿著朱紅色的錦衣衛官服,肩上覆著一層薄薄的雪,先問:“外麵還落著雪,世子換一下常服?”
蕭珩朝宋蘊之點點頭示意,握著清詞的手,將點心放在桌上,溫聲道:“給你買的。”
清詞不掩目中訝然,怎麽說呢,蕭珩回府帶著吃食,貌似是她記憶裏的第一次,府裏什麽都不缺,這位矜貴的世子爺平日是想不到這上頭的。
她其實沒什麽胃口,加之因趙璃月回京對蕭珩已逐漸冷了心,但人家帶了禮物,於情於禮是要表示感謝的,遂淺淺笑道:“多謝啦。”又對知微和知宜道:“去服侍世子爺換一下衣服。”
蕭珩還在等著孟清詞呢,奈何妻子根本沒這個意思,反而轉過頭,言笑晏晏朝宋蘊之說:“徐征遠和方瞻明嗎?我記得他們二人學問也是極好的。”她伸出了一個小手指,比了比,嫣然道:“當然,比起師兄,他們還差那麽一點點。”
宋蘊之搖頭笑道:“巧言令色。”清詞並不分辨,隻是皺皺鼻子又笑了。
蕭珩心裏有那麽一絲不舒服,不露痕跡地上前一步,擋在清詞麵前:“師兄何時進京的?我們也該派人去碼頭上等一下。”
宋蘊之態度從容,依然是先前的那套說詞,不過是與同窗結伴,已經很是便宜雲雲。蕭珩聞言對清詞道:“既如此,便請師兄在府裏住下吧。”
聽得清詞說宋蘊之自有打算時,他沉吟片刻,懇切道:“府裏在康衢路後巷有個院子,一直空著,離貢院不遠,極安靜,師兄若覺得府中不便,住在那裏也好。約有四五間屋子,幾位同窗一起也是盡夠的。”
清詞原打算若宋蘊之執意不肯住進國公府,便說服他去玲瓏坊住,懷繡兩口子可以照顧他衣食住行。隻是玲瓏坊是開門做生意的,難免客來客往,同樣少不了喧嘩,且玲瓏坊離貢院不近,是以還在猶豫。
聽到蕭珩的提議,她淡淡掃了他一眼,她怎麽不知道國公府在康衢路有屋子,是蕭珩的私產吧。
說起來,蕭珩雖有些房契地契在她這裏放著,但因外麵有人打理,她也不過隻當個保管人,從未看過一眼。
不過蕭珩的提議甚好,完美解決了所有問題。
宋蘊之思索一番,並未立刻答應下來,道:“多謝大人,如此我回去與同窗商量一番。”
“若是可以,一應租金還是按照市價支付。”
蕭珩對這些不在意,點了點頭:“好,還請師兄以科考為重,萬勿推辭。”
知微小心翼翼提醒:“世子,衣物已是備好了。”
清詞正要催蕭珩進去換衣服,蕭珩已在她耳畔低聲道:“你來。”隨後對宋蘊之道:“少陪片刻。”拽著清詞入了內,蕭珩力大,清詞擺脫不開,何況她也不想在宋蘊之麵前表現得與蕭珩疏離,徒惹師兄擔憂,隻得抱歉地對宋蘊之笑笑。
兩人離開之後,宋蘊之問知微:“你家姑娘與世子平日也是這般相處?”知微猶猶豫豫道:“算是吧。”
有一說一,她覺得世子今日待客,稱得上春風滿麵了。知宜此時端著盆正要進屋,聽到裏頭兩人的對話,想到那日孟清詞說世子心有所屬的那番話,垂頭掩飾眸中複雜,心裏期盼著宋公子此次春闈萬萬要高中,屆時夫人在京中也有了依靠。
宋蘊之畢竟是男子,關注不到那麽多的細節,聽到知微的話心中欣慰,想著清詞夫妻甚是恩愛甜蜜,先生知道了也能放下心來。
*
清詞隨蕭珩進了屋,如往常那般服侍他換了衣物,問:“世子一會兒可是去書房?”想著前麵的書房這些日子空著,雖然日日打掃,但終究沒住人冷清,若是蕭珩過去,還是要再填個火盆。
蕭珩不置可否,她身上香氣清幽甜美,讓他這幾日緊繃的神經和殫精竭慮的心情一下放鬆下來,語氣裏也帶了難得的調侃:“你陪我?”
“有客人在呢”,清詞一愣,隨即嗔了一句,又道:“世子若是不去,便歇歇也好,師兄來的時候母親正在午歇,以還沒拜見母親,過會兒還得我陪著師兄去文暉堂呢。”
清詞說的是人之常情,蕭珩不好反駁,“哦”了一聲便沒了下文。
清詞問:“世子可還有別的事,我讓知微進來服侍?”蕭珩從書架上取了本書,興致缺缺:“不用了,你且去忙吧。”
*
宋蘊之要告辭,清詞順路帶著他去拜訪王氏,王氏見了宋蘊之人物出眾很是喜歡,拉著他絮絮問了不少話,得知他是明春春闈,勉勵了一番後,贈了表禮後才放人走了。
清詞偷笑,宋蘊之真是很招長輩喜歡的人,王氏一向待人算不得熱情,今日在宋蘊之麵前已算得既熱忱又親切了。
兩人一麵說著一麵下了回廊。
清詞知道宋蘊之的心思,有幾分失落地問:“師兄既要安心讀書,以後便不來看我了嗎?”
宋蘊之抬手撫了扶她的頭,笑道:“怎麽會呢?過不久便是你的生辰了,師兄必是要上門的,還有新年,許也要忝顏來府上湊熱鬧,還望師妹萬萬不要嫌棄......”
清詞的目光落在宋蘊之的袖口,依然是雋雅的竹葉暗紋,她心中一動,低聲問:“師兄,經年未見,若故人......”
兩人走到院裏一樹半開的紅梅下,宋蘊之停住腳步,正要側耳細聽清詞的話,院門外如風般衝進一個身影,帶著哭腔喊了句:“母親,我不嫁!”猛地撞在了宋蘊之身上。
宋蘊之毫無防備,被撞得後退了一步,但他很快穩住身形,反而扶正了那人,輕聲道:“姑娘,小心。”
蕭以晴心情不是一般的煩躁。本來她這段日子隨著教導姑姑學習已是用了極大的耐心了,昨兒才鬆快了一日。哪知今天下午又聽小丫鬟嚼舌頭說母親給她相看了人家,嫂子也覺得好,眼看著就要定下來了,心裏一下子就慌了,不管不顧地跑進了文暉堂。
但她萬萬沒想到這個時候還有外人在,還是個陌生的男子,她還撞了人家。
蕭以晴畢竟是大家出身的姑娘,基本的禮儀教養還是在的,這麽撞了外人,腦中懵的一聲,臉已是如紅布般,待被扶穩了,才看清眼前站著個相貌清俊的年輕男子,更覺得不妥,頓時連頭都抬不起來了。
隻是,方才這麽驚鴻一瞥,他長得可真好看啊......
一襲青衫,在皚皚白雪,瀲灩紅梅的映襯下,清瘦如竹,風姿佼然,令人過目難忘。
蕭以晴的心忽然砰砰地跳動起來,速度急切到似要跳出她的胸腔。
第三十六章
宋蘊之離開後, 蕭以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王氏一頓嚴厲的訓斥。
“你嫂子昨兒還說你年紀小,不好拘著你,我呢,想著你總歸學了這麽些日子, 大麵上差不離吧。”
“看看你今日都做了些什麽?哪還有半分大家閨秀的樣子!別說婚姻大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做兒女的怎能忤逆,便是你心有不滿,就能這麽大呼小叫地質疑你母親?!”
王氏氣得臉發白, 捂著心口喘息,又止不住地傷心, 氣的是女兒沒有絲毫長進,傷心是一片慈母之心為女兒打算, 女兒卻並不領情。
孟清詞隻得一麵扶王氏坐下,一麵輕撫著王氏後背,低聲勸道:“母親消消氣, 晴姐兒知道錯了。”
王氏闔上眼睛,胸口起伏不停。
清詞皺一皺鼻子:“一年多未見,師兄這說話語氣越發像我爹了。”
宋蘊之眸中掠過淡淡笑意,悠悠道:“長兄如父。”
清詞:“......”
兩人進了花廳坐下,這才暢訴離情。
清詞一肚子話,迫不及待問:“師兄這一路可還順利?父親,母親可好?清軒課業有沒有偷懶?”
宋蘊之知她思鄉心切,也說得詳細:“先生和師娘都好,先生每日教書育人自得其樂,師娘常常去書院探望先生,還為我們打點吃食衣物,兩位老人身子康健,隻是一直惦念著你。”
他沒說的是,清詞出嫁了後,先生便開始後悔,絮絮念叨清詞自幼嬌慣散漫,不知能否適應侯門規矩,夫君常年征戰在外,她在家中與婆母相處是否和諧雲雲,自責被定國公一蠱惑,腦子一熱,將愛女遠嫁,平白添了許多牽掛。
“你出嫁之後,清軒長大不少,他本就聰穎,一旦將心思用到學業上,便進步顯著,如今他在學院裏,也是前幾名了。隻是年紀尚小難免浮躁,文章還差些火候,需得再磨礪兩三年。”宋蘊之從懷中掏出書信,“清軒執筆,先生潤色。”
“那便好。待清軒來京,許都會比我高了。”清詞拭去眼角淚意,接過書信,先不忙著拆開,隻問道:“師兄,你呢?”
宋蘊之開口道:“有四五個同窗彼此照應,一路也算順水順風。”
“對了,師娘給你醃製了幾樣小菜,我還買了定勝街上的蔡家糖糕,剛出爐的味道最好,好在越往京城,天氣愈冷,還能放些時日,不知還能否餘兩三分風味。”
“好啊好啊。”清詞歡喜道,“我最想我娘做的小菜了,蔡家糖糕我也饞呢,他家糖糕不知用了什麽秘方,與別家的分外不同。”
知宜在旁插了一句:“夫人說得是,咱們在京中也做了兩三次糖糕,總不是那個味道。”
“說到春闈,我想請師兄挪入國公府。”清詞鄭重了神色,道:“師兄無需擔心打擾他人,國公府主子少,我為師兄尋一安靜院落,師兄正可靜心讀書,也省得住在客棧,每日人來人往,吵鬧異常。”
說著便要吩咐人去拿行禮。
見清詞如今舉動之間甚有當家主母的派頭,宋蘊之笑道:“見你這樣,我便放心了。”
他搖頭:“阿詞的好意我心領了,無需如此打擾,我們幾人一起,可就不解之處常常交流討論,如此方有進益。說起來,有兩個你也認識,征遠和瞻明此次也參加春闈。何況,春闈之前多以文會友,我住在國公府,進進出出並不方便。”
清詞頓時嘟了嘴,不覺如在家時那般,扯著他的袖子搖了搖。
屋外,蕭珩恰於此時踏上回廊,他遙遙望見屋中情形,不由腳步一頓。
*
兵械庫被竊一事,越查水越深,蕭珩這幾日與顧子琛配合,一個在暗,一個在明,從雲山霧罩一般的表麵,抽絲剝繭,查到了一些關鍵性的證據,然而,這些證據影影綽綽,f分別指向了兩位皇子,不但如此,還涉及到了目前錦衣衛暫停的一樁懸案,種種因素疊加令此案更加撲朔迷離。
兩人看著手下呈上來的案卷,都沉默了。半晌後,顧子琛伸了個懶腰:“不是說今日回府?走罷。”這幾日吃沒吃好,睡沒睡好,他掛著大大的黑眼圈,忍不住打了個嗬欠。
他後悔接了蕭珩的差事了,這人從北境回來也片刻不肯鬆懈,辦起案來便是一個拚命三郎,也難怪年紀輕輕便簡在聖心。
“也好。”蕭珩聲音低沉,他揉了揉眉心,神情也有些疲憊。
“那就明日再說。”顧子琛說著便踱了出去,一邊自語:“不知晉康惱沒惱,我還能不能進得家門。”
他想起一事,扭頭對蕭珩道:“臨簡,我去安華門外買蓮蓉水晶糕和板栗酥,一起?”他記得,晉康和孟清詞似乎都很喜歡那家糕點,帶點禮物回去,也是一番心意,當然這也是他一貫的求生之道,表示他雖然忙於公事,但心裏還是惦念著她的。
蕭珩略一思索,大步跟了上去。
作者有話說:
第三十五章
蕭珩提著剛剛出爐的蓮蓉水晶糕和板栗酥, 不顧落雪結冰後分外打滑的路麵,快馬加鞭趕回府,到安瀾院門口的時候,點心還冒著熱氣。
他心裏自也是記掛妻子的, 且兩人朝夕相處的時間久了, 他愈發察覺妻子隻是表麵端莊故作老成, 其實內心相當纖細敏感,凡事都喜歡在心裏過幾遍思量,對他也是這般, 但好在兩人日漸熟稔,清詞似漸漸對他敞開心扉, 在他麵前也多了一些肆意和任性。
對此,怎麽說呢?平心而論, 蕭珩理想中的妻子並非這般,可窺見妻子的真性情,他似乎並不反感。
然而, 他踏上回廊,便見到了方才的那一幕,這是婚後,他從未見過的,妻子天真俏皮的一麵, 卻是對著另一個男子。
她素來畏寒,年節下穿得喜慶, 是以便是在屋子裏,石榴紅色薄襖的衣領上也鑲了層絨絨的毛邊, 襯得她的臉如巴掌大, 嘴角翹起, 眼睛亮晶晶的,顯然宋蘊之的回答並不令她滿意,是以她不依不饒地拽著他的袖子,非要拗到自己喜歡的答案。
整個人這麽看著,便小了幾歲,與平日端莊溫婉的她判若兩人。
宋蘊之神色無奈,但依然很堅決地搖了搖頭,又解釋了一句,孟清詞才又笑了起來,鬆開了他的袖子,那笑容漾在眼底,唇邊梨渦深深,如陰霾天氣裏的陽光乍現,明麗動人。
兩人站在一處,男子溫文儒雅,女子秀美嬌俏,莫名地令他有些刺眼。
蕭珩心中一堵,大步邁入室內。
清詞聞聲轉過頭,眸中閃過一絲驚喜,溫溫柔柔上前行了禮:“世子。”
端莊,得體,一舉一動都合乎禮儀,仿佛那夜青絲如蔓誘他欲罷不能的,不是她。
蕭珩對宋蘊之並不陌生。
他南下青州提親時,便常見宋蘊之出入孟宅,與孟家每一個人都處得親如家人,便連清詞的丫鬟,看見他都笑得分外親切。
況且,便是以蕭珩挑剔的眼光看,也不得不承認,宋蘊之確實一表人才。他雖出身貧寒,但治學紮實,言之有物,風度亦佳,淡然清正,可謂是端方君子,溫潤如玉。嶽父看向他的目光,都掩不住愛才之心。
但他與孟清詞,也著實過於親近了。
宋蘊之不意外見到蕭珩,拱手行了一禮:“見過大人。”
蕭珩既然回來,兩人的聊天隻能告一段落,清詞見蕭珩還穿著朱紅色的錦衣衛官服,肩上覆著一層薄薄的雪,先問:“外麵還落著雪,世子換一下常服?”
蕭珩朝宋蘊之點點頭示意,握著清詞的手,將點心放在桌上,溫聲道:“給你買的。”
清詞不掩目中訝然,怎麽說呢,蕭珩回府帶著吃食,貌似是她記憶裏的第一次,府裏什麽都不缺,這位矜貴的世子爺平日是想不到這上頭的。
她其實沒什麽胃口,加之因趙璃月回京對蕭珩已逐漸冷了心,但人家帶了禮物,於情於禮是要表示感謝的,遂淺淺笑道:“多謝啦。”又對知微和知宜道:“去服侍世子爺換一下衣服。”
蕭珩還在等著孟清詞呢,奈何妻子根本沒這個意思,反而轉過頭,言笑晏晏朝宋蘊之說:“徐征遠和方瞻明嗎?我記得他們二人學問也是極好的。”她伸出了一個小手指,比了比,嫣然道:“當然,比起師兄,他們還差那麽一點點。”
宋蘊之搖頭笑道:“巧言令色。”清詞並不分辨,隻是皺皺鼻子又笑了。
蕭珩心裏有那麽一絲不舒服,不露痕跡地上前一步,擋在清詞麵前:“師兄何時進京的?我們也該派人去碼頭上等一下。”
宋蘊之態度從容,依然是先前的那套說詞,不過是與同窗結伴,已經很是便宜雲雲。蕭珩聞言對清詞道:“既如此,便請師兄在府裏住下吧。”
聽得清詞說宋蘊之自有打算時,他沉吟片刻,懇切道:“府裏在康衢路後巷有個院子,一直空著,離貢院不遠,極安靜,師兄若覺得府中不便,住在那裏也好。約有四五間屋子,幾位同窗一起也是盡夠的。”
清詞原打算若宋蘊之執意不肯住進國公府,便說服他去玲瓏坊住,懷繡兩口子可以照顧他衣食住行。隻是玲瓏坊是開門做生意的,難免客來客往,同樣少不了喧嘩,且玲瓏坊離貢院不近,是以還在猶豫。
聽到蕭珩的提議,她淡淡掃了他一眼,她怎麽不知道國公府在康衢路有屋子,是蕭珩的私產吧。
說起來,蕭珩雖有些房契地契在她這裏放著,但因外麵有人打理,她也不過隻當個保管人,從未看過一眼。
不過蕭珩的提議甚好,完美解決了所有問題。
宋蘊之思索一番,並未立刻答應下來,道:“多謝大人,如此我回去與同窗商量一番。”
“若是可以,一應租金還是按照市價支付。”
蕭珩對這些不在意,點了點頭:“好,還請師兄以科考為重,萬勿推辭。”
知微小心翼翼提醒:“世子,衣物已是備好了。”
清詞正要催蕭珩進去換衣服,蕭珩已在她耳畔低聲道:“你來。”隨後對宋蘊之道:“少陪片刻。”拽著清詞入了內,蕭珩力大,清詞擺脫不開,何況她也不想在宋蘊之麵前表現得與蕭珩疏離,徒惹師兄擔憂,隻得抱歉地對宋蘊之笑笑。
兩人離開之後,宋蘊之問知微:“你家姑娘與世子平日也是這般相處?”知微猶猶豫豫道:“算是吧。”
有一說一,她覺得世子今日待客,稱得上春風滿麵了。知宜此時端著盆正要進屋,聽到裏頭兩人的對話,想到那日孟清詞說世子心有所屬的那番話,垂頭掩飾眸中複雜,心裏期盼著宋公子此次春闈萬萬要高中,屆時夫人在京中也有了依靠。
宋蘊之畢竟是男子,關注不到那麽多的細節,聽到知微的話心中欣慰,想著清詞夫妻甚是恩愛甜蜜,先生知道了也能放下心來。
*
清詞隨蕭珩進了屋,如往常那般服侍他換了衣物,問:“世子一會兒可是去書房?”想著前麵的書房這些日子空著,雖然日日打掃,但終究沒住人冷清,若是蕭珩過去,還是要再填個火盆。
蕭珩不置可否,她身上香氣清幽甜美,讓他這幾日緊繃的神經和殫精竭慮的心情一下放鬆下來,語氣裏也帶了難得的調侃:“你陪我?”
“有客人在呢”,清詞一愣,隨即嗔了一句,又道:“世子若是不去,便歇歇也好,師兄來的時候母親正在午歇,以還沒拜見母親,過會兒還得我陪著師兄去文暉堂呢。”
清詞說的是人之常情,蕭珩不好反駁,“哦”了一聲便沒了下文。
清詞問:“世子可還有別的事,我讓知微進來服侍?”蕭珩從書架上取了本書,興致缺缺:“不用了,你且去忙吧。”
*
宋蘊之要告辭,清詞順路帶著他去拜訪王氏,王氏見了宋蘊之人物出眾很是喜歡,拉著他絮絮問了不少話,得知他是明春春闈,勉勵了一番後,贈了表禮後才放人走了。
清詞偷笑,宋蘊之真是很招長輩喜歡的人,王氏一向待人算不得熱情,今日在宋蘊之麵前已算得既熱忱又親切了。
兩人一麵說著一麵下了回廊。
清詞知道宋蘊之的心思,有幾分失落地問:“師兄既要安心讀書,以後便不來看我了嗎?”
宋蘊之抬手撫了扶她的頭,笑道:“怎麽會呢?過不久便是你的生辰了,師兄必是要上門的,還有新年,許也要忝顏來府上湊熱鬧,還望師妹萬萬不要嫌棄......”
清詞的目光落在宋蘊之的袖口,依然是雋雅的竹葉暗紋,她心中一動,低聲問:“師兄,經年未見,若故人......”
兩人走到院裏一樹半開的紅梅下,宋蘊之停住腳步,正要側耳細聽清詞的話,院門外如風般衝進一個身影,帶著哭腔喊了句:“母親,我不嫁!”猛地撞在了宋蘊之身上。
宋蘊之毫無防備,被撞得後退了一步,但他很快穩住身形,反而扶正了那人,輕聲道:“姑娘,小心。”
蕭以晴心情不是一般的煩躁。本來她這段日子隨著教導姑姑學習已是用了極大的耐心了,昨兒才鬆快了一日。哪知今天下午又聽小丫鬟嚼舌頭說母親給她相看了人家,嫂子也覺得好,眼看著就要定下來了,心裏一下子就慌了,不管不顧地跑進了文暉堂。
但她萬萬沒想到這個時候還有外人在,還是個陌生的男子,她還撞了人家。
蕭以晴畢竟是大家出身的姑娘,基本的禮儀教養還是在的,這麽撞了外人,腦中懵的一聲,臉已是如紅布般,待被扶穩了,才看清眼前站著個相貌清俊的年輕男子,更覺得不妥,頓時連頭都抬不起來了。
隻是,方才這麽驚鴻一瞥,他長得可真好看啊......
一襲青衫,在皚皚白雪,瀲灩紅梅的映襯下,清瘦如竹,風姿佼然,令人過目難忘。
蕭以晴的心忽然砰砰地跳動起來,速度急切到似要跳出她的胸腔。
第三十六章
宋蘊之離開後, 蕭以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王氏一頓嚴厲的訓斥。
“你嫂子昨兒還說你年紀小,不好拘著你,我呢,想著你總歸學了這麽些日子, 大麵上差不離吧。”
“看看你今日都做了些什麽?哪還有半分大家閨秀的樣子!別說婚姻大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做兒女的怎能忤逆,便是你心有不滿,就能這麽大呼小叫地質疑你母親?!”
王氏氣得臉發白, 捂著心口喘息,又止不住地傷心, 氣的是女兒沒有絲毫長進,傷心是一片慈母之心為女兒打算, 女兒卻並不領情。
孟清詞隻得一麵扶王氏坐下,一麵輕撫著王氏後背,低聲勸道:“母親消消氣, 晴姐兒知道錯了。”
王氏闔上眼睛,胸口起伏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