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清冷世子追妻日常(重生) 作者:清和未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日許知府尋我,是為一事,便是那秘旨采選。”她語速極快,卻冷靜鎮定:"我這才知,采選之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蘇州城盤桓許久,是在靜待時機。”
“天子要讓你入宮。”她迎著清詞難以置信的眼神,告訴她,語氣裏不掩諷刺:"亦要掩住天下悠悠之口。”
她察覺到清詞的手已冰涼,心下憐憫,卻仍一字一句將他們的籌謀細細告訴她:“老許頂不住壓力,答應配合他們為你偽造戶籍,亦要我這邊設法讓你......”
"病亡。”
“他們要抹去你曾經孟家女兒,定國公府世子夫人的痕跡,以一個全新的身份入宮,侍奉天子。”
“嘉嘉,若阿詡在,以他的身手,能帶你遠走高飛。可如今他不知被何事絆住,遲遲未歸,我原想托病拖延,待到阿詡回來,可那邊等不及要動手了。”
“嘉嘉,你走吧,去肅州,這天下,隻有蕭臨簡能護住你,你雖與他決離,他對你仍有情意。”
謝山長說得每句話她都能聽得明白,可卻是再匪夷所思不過,她不明白,一個已富有天下的人,為何會對她這樣一個隻見過兩三麵的平凡女子,生出這樣齷齪的心思?這把龍椅還未坐穩,便這般迫不及待了麽?
她怔怔然道:“山長,我若走了,她們定知道是您放走的,屆時您怎麽辦?”還有遠在青州的父母幼弟,正在京中為官的師兄,懷繡和大成,還有蕭珩......蕭家執西北兵權多年,是先帝重臣,卻難保不為新帝忌憚,蕭家願意為她對抗皇權麽?
她從未懷疑過蕭珩的品行,可她亦不想陷他於兩難之地,況且,她非孑然一身,她有這麽多牽掛的人。
“不會拿我怎麽樣。”謝山長平靜道:“至多,將我從書院趕了出去,我便回謝家,也沒什麽。可你,你若是進了宮,侍奉這樣的君主,這輩子也便毀了,便是看在阿詡麵上,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你落到如此境地。”
孟清詞眼圈紅了,她與謝山長相識不長,可在她心中,她睿智而灑脫,亦師亦友,她亦不想山長和書院因她而卷入糾紛。
“若命該如此,我避無可避。”清詞閉上眼,輕聲道。
命運待她,如此殘酷,若她當日隨蕭珩去肅州,一切會否有不同,她不願去想,她拚盡全力為自己爭取的人生,如今看來,更像是一個笑話。
山長一生專於治學,於人情世故一道,還是天真了。既籌謀已久,書院周圍必已布下天羅地網,若她有洛長歡的身手,許還有逃離的可能,可她沒有。
“山長,幫我設法將知微送到肅州,那裏有人等她。”清詞道。“至於知宜,她知道該怎麽做,杭州的繡坊和書肆隻能照常開,明麵上不能有什麽異常。”
“便按照那些人的安排來罷。”她想,若世上沒有孟清詞,不過是如同前一世一樣,愛她的人固然傷心,卻依然能夠好好地活著,這便足夠了。
“至於阿詡,若為他好,便不要告訴他真相。”
*
“知微,你瞧這漁舟數點,若入了畫,可不是一幅歸舟唱晚圖?”清詞伏在窗邊,看暮色下,點點白帆似要駛入水麵的殘陽裏,不由起了作畫的興致。
“姑娘說的是。”身後的婢女恭聲回道。
清詞回眸,看小姑娘低眉順眼,又一次真真切切意識到,她如今,是在蘇州至京城的運河上,世上已無孟清詞,便是連知微知宜,此後都不能再陪在她身邊了,她現在的身份,是許知府的遠親,這一條未知前途卻凶險萬分的路,隻能她一個人來走。
這妙筆丹青,於她而言,也再無用了。
“許姑娘,您仔細著了涼。”名喚憐雪的婢女是許知府為她安排的,她並不清楚孟清詞的來處,可受了許知府的囑托,知道她和遴選的那九位美人是有些不同的,所以,服侍得很是盡心。
孟清詞,沈清嘉,許清妍,連她自己,都不知自己究竟是誰了。
清詞唇角微勾,滿腔的興致頓時被潑了一盆冷水,她轉過頭,又看向窗外的景色,夕陽猛地一跳,沉入水下,夜色降臨,水麵泛著幽幽的銀光。
她想,若是這樣縱身一躍,是否也算是得了解脫……
甲板上傳來女孩子嘰嘰喳喳說話的聲音,和清脆如玲的笑聲。
憐雪服侍這位姑娘已經半個多個月了,也揣摩不出她的脾性。這姑娘生得嬌柔纖瘦,讓人一瞧便心生憐惜,可眉目間,看向人的時候,是極冷淡的,仿佛挾著冰雪,她從不說笑,大部分時間都是沉默的,一坐便是半日,若不然,便是執筆抄寫佛經,可她又很好伺候,甚少吩咐她做事。
但許知府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仔細服侍,不可怠慢,是以她這一路小心翼翼,待發現這姑娘確實不是難為人的性子,才漸漸放下心來。
“姑娘,船到徐州了,她們在商量著請求大人上岸逛逛,您要不要也下去透透風?”憐雪建議道。
便見這位許姑娘依然呆呆地看著窗外,對她的話恍如未聞。
她歎了口氣,不免為這位主子的前途憂慮,都知道是為曾是祈王的當今天子采選的美人,韶齡少女自是懷著不少憧憬,可這位主子,竟如身在青燈古佛旁一般,半點上進的心思也無。
再一日,船終於到了通州,上岸後,便有車馬接著她們,送往曾經的祈王府。天子雖已登基,可她們如今還得學好規矩才能入宮。
作者有話說:
第一百二十四章
憐雪提著食盒穿回廊, 繞假山,經過重重熱鬧的院落,走進王府西北角燈火寥落的靜安院裏。
剛走到正房門前,便聽到裏頭傳來一陣咳嗽聲。
憐雪暗暗歎了口氣, 心下不免替自己服侍的這位主子惋惜。
登基大典定在了六月初, 如今新帝和發妻崔王妃居於宮中, 處理政務並主持先帝治喪事宜,而新帝的姬妾,未來的妃嬪尚住在祈王府, 隻待登基大典後定下名分,入主六宮。
崔王妃為人賢惠, 處事一向周全,雖忙於先帝喪儀一應事宜, 可並未怠慢從江南而來的美人們,在孟清詞一行人進京次日,便遣了身邊服侍的楊嬤嬤來教導規矩。
楊嬤嬤的頭一句便是學好了規矩方能進宮, 眼見著如今名分未定,大有可為,且新帝如今尚無子嗣,一眾美人不由心熱,鉚足了勁, 在楊嬤嬤麵前刷印象分,而這位嬌弱的許姑娘卻在回京前夕吹了涼風, 感染了風寒,發起高熱, 直接告了病。
果然, 楊嬤嬤聽說過, 輕輕巧巧一句“別傳染了諸位姑娘“,便將人從雅致寬敞的褚玉苑打發到西北角最偏僻的靜安院,如今,就連去大廚房取飯,都要比之前多走上一刻鍾,這一來一回,取回的飯已是半涼不熱。
然而這位許姑娘對此並不介意,因她仿佛餐風飲露一般,極少吃東西,隻被她苦苦勸過,才勉強用上幾口,便放下筷子。
憐雪推門進了屋子,見清詞正倚在床頭看書,滿麵擔憂便換成了盈盈笑意:“姑娘,今兒廚房燉了金橙雪梨湯,我取了一盞,您嚐嚐?說是對久咳不愈最有好處。”
熟悉的名字令孟清詞手一頓,她微微頷首:“放著罷。”說著便捂唇又咳了一聲,眉心微蹙,目光卻落回手中的書上,對那盞熱氣中氤氳著清甜氣息的金橙雪梨湯看都不看一眼。
憐雪欲待再勸,可這位主子唇線緊抿,一副不想被人打擾的冷淡模樣,她服侍了這位姑娘一路,也知她一旦拿起書本,這個時候說什麽都無用,便行了一禮退出屋子。
關門的一瞬間,憐雪瞥見清詞嘴角竟微微翹起,笑意譏誚,心頭忽生一念,這場病莫不是許姑娘刻意為之?但又覺這念頭大逆不道,忙搖了搖頭,不再去想。
......
已是人定時分,夜闌人靜,明月高懸。
僻靜的靜安院此時卻人影幢幢,身形高大的男子微微抬手,免了眾人的禮,徑直推門入了正屋,繡著蟠龍紋樣的袍袖在月光下一閃。
他掀起月門的珠簾,便看到坐在妝台前,纖腰一嫋的素衫女子,明如秋水卻一片漠然的眸子與他的目光在鏡中交匯,她並未起身行禮,隻沉默地拿著玉梳,一下一下梳著及腰長發。
她看到了他,又仿佛沒有看他,如之前的每一晚一般,隻做著自己的事情,當他全然不存在。
窗開了條縫隙,夜風從縫隙裏溜進來,吹拂她薄薄的羅衫,她似連蒲月的熏風都受不住,手按在心口上,低低地咳了幾聲。
趙麒瞥了一眼桌上早沒了熱氣的金橙雪梨湯,皺了皺眉。
他大步邁到女子身後,高大的身形完全將女子籠罩在陰影中,襯得她愈發柔弱堪憐,半晌,他出聲道:“你咳得厲害,這湯是命廚房特意為你熬的,用的從國公府要來的方子。”
他說到這裏,清詞倏然起身,手裏的簪子還未放下,便急步走到桌前,端起那盞金橙雪梨湯,眼睛眨都不眨地將它倒入黑漆花幾上的蘭花裏頭,因著這劇烈的動作,她猛然咳嗽起來,靠著花幾的纖細身軀都咳得微微顫抖。
趙麒眉間閃過一絲慍怒,但看她咳得淚光瑩瑩,忍不住有些心軟,終是過去扶她,一麵伸手拍她的後背,一麵口中歎道:“你就這麽不想看見朕?”
但他離得稍近,孟清詞便如避蛇蠍般後退了幾步,素腕一翻,手中簪子的尖頭抵在了頸上,神情冰冷帶著防備。
趙麒身為皇子,眾星拱月一般地長大,從來都是別人奉承著他,隻除了在淳熙帝和林貴妃麵前,甚少有做小伏低的時候,自認對孟清詞已是罕見的溫柔,自她入京之後,他克製不住心中想念,處理完政務,便快馬加鞭迫不及待來看她,又要避著人耳目,她卻絲毫也不領情,無論他說什麽都不理不睬,整個人如一尊玉做的雕像,無半分鮮活生機。
想到這裏,趙麒臉色沉了下來,上前一步,斥道:“放下!”
孟清詞又往後退了一步,便到了窗前,她退無可退,捏緊了手中的簪子。
見她目中終現出一絲惶恐,趙麒嘴角噙著冷笑,又邁步迫近她,他倒要看看,這柔柔弱弱的小女子能撐到什麽時候。
他還是想得她一個心甘情願,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不想用強,畢竟,從小到大,他一眼看得上的物件兒或人極少,她是為數不多的一個。
孟清詞手中的簪子往裏一紮,雪色肌膚上便滲出了一粒血珠。
趙麒的身體先於意識退了一步,他不想承認,這種帶著鋒芒的柔弱像極了一個人,也讓他不由有些畏懼,待反應過來時,心中火氣愈盛,他耐心告罄,語氣溫和卻不容反駁:“你如今想什麽都無用,待過些日子,前頭忙完了,朕便接你進宮。”
他不信,一場潑天的榮華富貴,她竟半點都不動心。
他憐惜她心高氣傲,卻被自己生生抹了身份,無依無靠,所以自她進京以來,多順著她的心意行事,但這不是她恃寵生嬌的理由。
“如今是先帝孝期,朕不碰你。”
“但朕的容忍有限度,你若是一心求死,不妨想想你的父母,師兄,還有,”他一麵說著,一麵逼近,手徐徐撥開她的簪子,果然見她強作鎮定的麵容,漸漸連半分血色都無,心裏頭忽然愉悅起來,這些日子的憋悶仿佛都找到了出口,他湊近她的耳旁,笑得肆意:“蕭臨簡。”
這樣說著,趙麒低下頭,觸目是玉頸上的血珠,如皚皚白雪之間綻放的紅梅,有一種淒豔的美,他心頭一動,壓抑在深處的惡念迸發,忽然伸手,重重摁在了那血珠上,在她驚惶且帶著痛意的目光裏,將帶血的指尖印在唇上,徐徐吸進口中,才慢條斯理問:“你喜歡朕稱你什麽?孟夫人?詞兒?阿詞?”
見清詞不答,他輕笑一聲,把她臉頰邊的頭發往耳後別了別,語氣溫柔至極:“朕再給你一晚時間,好好想想,作為朕的女人,究竟該做些什麽。”
“抑或朕先將你陪房一家殺了?你才能想明白!”
......
趙麒拂袖而去,許久之後,清詞才倚著牆慢慢滑到了地上,風是暖的,可衣衫已被冷汗濕透,粘粘地貼在身上。
這幾日,她固然因著這即將到來的命運,而湧出此生無趣的憤懣,但不到萬不得已,她仍抱著一線生的希望,默默觀察著趙麒。
果然,前幾晚的溫文爾雅隻是幌子,方才那一刹那,她在他眼中看到了瘋狂的愛欲與毀滅,她忽然明白,雖不知起自何處,但趙麒於她,確有執念,她是逃不了的。
一瞬間清詞悲從中來,她雙睫一瞬,從蘇州到京中這一路,勉強抑住的淚水,終是潸然落下。
*
寧夏王府。
國有大喪,這消息伴隨祈王樞前即位的消息,一道傳入了王府。
趙恂在靖遠堂獨自一人坐到日暮,待歸鴉點染了夜色,才起身回了正房。
正房燈火通明,此時竟一片忙碌,顧紜扶著腰倚在桌旁,正有條不紊地吩咐下人收拾東西,她如今已有九個月的身孕了,一身縞素,鬢邊亦是一朵白花,整個人愈發楚楚,便襯得肚子格外碩大明顯,趙恂忍不住心驚肉跳:“紜兒,你這是在做什麽?”
顧紜回眸一笑,伸手錘了錘腰:“王爺要回京了,妾身趁著現在身子還靈活,總要將一應之物備好。”
趙恂目中掠過一絲訝異:“你怎知我要回京?”
顧紜垂眸,過來拉著他的手進了屋,待他坐下,她才輕聲道:“王爺雖然不說,妾身也知王爺定是難受的。無論陛下待王爺此前如何,這父子親緣卻無法抹滅,陛下走得突然,王爺回京服喪正是人倫之理,妾身隻望王爺勿隻顧悲痛,還應珍惜自身。”
趙恂眸中掠過一絲訝異之色,旋即被愧疚取代,淳熙帝素來待他冷淡,他一腔孺慕之情在父皇漠視的眼光裏漸漸冷卻,後來又因顧紜而父子反目,他被遠謫西北,想到淳熙帝總覺親情淡薄,心灰意冷,然甫一聽聞他薨逝,仍止不住眼眶一酸,落下淚來,這份複雜的情感難以言說,而對著溫聲軟語的顧紜,心漸漸平靜了下來,也有了決斷。
“知我者莫如紜兒,我卻有回京之意,一則為父皇,二則我擔心阿姐,”他將她的手包在掌心,喟歎道:“隻是這樣委屈了你,臨盆之際,我卻不能陪在你身邊。”
“王爺這說的什麽話?”顧紜嗔道:“大夫和穩婆都早就備好,服侍的人,您也都親自篩過好幾遍了,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趙恂猶豫不已,他有心帶顧紜一起回去,但此番回京,便連自身都是禍福難料,思之再三,竟還是留她在寧夏王府最為穩妥。
“王爺不必擔心,我亦會好好照顧自己。”趙恂的擔憂顧紜瞧得出,她柔聲保證。
“若……”趙恂沉吟片刻,取出一塊令牌放在顧紜掌心:“紜兒,若有事,便著暗衛持令牌去肅州,尋蕭臨簡。”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恂離開後的第五日晚間, 顧紜用完飯,扶著婢女的手,如往常一樣,在院中散步。
“天子要讓你入宮。”她迎著清詞難以置信的眼神,告訴她,語氣裏不掩諷刺:"亦要掩住天下悠悠之口。”
她察覺到清詞的手已冰涼,心下憐憫,卻仍一字一句將他們的籌謀細細告訴她:“老許頂不住壓力,答應配合他們為你偽造戶籍,亦要我這邊設法讓你......”
"病亡。”
“他們要抹去你曾經孟家女兒,定國公府世子夫人的痕跡,以一個全新的身份入宮,侍奉天子。”
“嘉嘉,若阿詡在,以他的身手,能帶你遠走高飛。可如今他不知被何事絆住,遲遲未歸,我原想托病拖延,待到阿詡回來,可那邊等不及要動手了。”
“嘉嘉,你走吧,去肅州,這天下,隻有蕭臨簡能護住你,你雖與他決離,他對你仍有情意。”
謝山長說得每句話她都能聽得明白,可卻是再匪夷所思不過,她不明白,一個已富有天下的人,為何會對她這樣一個隻見過兩三麵的平凡女子,生出這樣齷齪的心思?這把龍椅還未坐穩,便這般迫不及待了麽?
她怔怔然道:“山長,我若走了,她們定知道是您放走的,屆時您怎麽辦?”還有遠在青州的父母幼弟,正在京中為官的師兄,懷繡和大成,還有蕭珩......蕭家執西北兵權多年,是先帝重臣,卻難保不為新帝忌憚,蕭家願意為她對抗皇權麽?
她從未懷疑過蕭珩的品行,可她亦不想陷他於兩難之地,況且,她非孑然一身,她有這麽多牽掛的人。
“不會拿我怎麽樣。”謝山長平靜道:“至多,將我從書院趕了出去,我便回謝家,也沒什麽。可你,你若是進了宮,侍奉這樣的君主,這輩子也便毀了,便是看在阿詡麵上,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你落到如此境地。”
孟清詞眼圈紅了,她與謝山長相識不長,可在她心中,她睿智而灑脫,亦師亦友,她亦不想山長和書院因她而卷入糾紛。
“若命該如此,我避無可避。”清詞閉上眼,輕聲道。
命運待她,如此殘酷,若她當日隨蕭珩去肅州,一切會否有不同,她不願去想,她拚盡全力為自己爭取的人生,如今看來,更像是一個笑話。
山長一生專於治學,於人情世故一道,還是天真了。既籌謀已久,書院周圍必已布下天羅地網,若她有洛長歡的身手,許還有逃離的可能,可她沒有。
“山長,幫我設法將知微送到肅州,那裏有人等她。”清詞道。“至於知宜,她知道該怎麽做,杭州的繡坊和書肆隻能照常開,明麵上不能有什麽異常。”
“便按照那些人的安排來罷。”她想,若世上沒有孟清詞,不過是如同前一世一樣,愛她的人固然傷心,卻依然能夠好好地活著,這便足夠了。
“至於阿詡,若為他好,便不要告訴他真相。”
*
“知微,你瞧這漁舟數點,若入了畫,可不是一幅歸舟唱晚圖?”清詞伏在窗邊,看暮色下,點點白帆似要駛入水麵的殘陽裏,不由起了作畫的興致。
“姑娘說的是。”身後的婢女恭聲回道。
清詞回眸,看小姑娘低眉順眼,又一次真真切切意識到,她如今,是在蘇州至京城的運河上,世上已無孟清詞,便是連知微知宜,此後都不能再陪在她身邊了,她現在的身份,是許知府的遠親,這一條未知前途卻凶險萬分的路,隻能她一個人來走。
這妙筆丹青,於她而言,也再無用了。
“許姑娘,您仔細著了涼。”名喚憐雪的婢女是許知府為她安排的,她並不清楚孟清詞的來處,可受了許知府的囑托,知道她和遴選的那九位美人是有些不同的,所以,服侍得很是盡心。
孟清詞,沈清嘉,許清妍,連她自己,都不知自己究竟是誰了。
清詞唇角微勾,滿腔的興致頓時被潑了一盆冷水,她轉過頭,又看向窗外的景色,夕陽猛地一跳,沉入水下,夜色降臨,水麵泛著幽幽的銀光。
她想,若是這樣縱身一躍,是否也算是得了解脫……
甲板上傳來女孩子嘰嘰喳喳說話的聲音,和清脆如玲的笑聲。
憐雪服侍這位姑娘已經半個多個月了,也揣摩不出她的脾性。這姑娘生得嬌柔纖瘦,讓人一瞧便心生憐惜,可眉目間,看向人的時候,是極冷淡的,仿佛挾著冰雪,她從不說笑,大部分時間都是沉默的,一坐便是半日,若不然,便是執筆抄寫佛經,可她又很好伺候,甚少吩咐她做事。
但許知府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仔細服侍,不可怠慢,是以她這一路小心翼翼,待發現這姑娘確實不是難為人的性子,才漸漸放下心來。
“姑娘,船到徐州了,她們在商量著請求大人上岸逛逛,您要不要也下去透透風?”憐雪建議道。
便見這位許姑娘依然呆呆地看著窗外,對她的話恍如未聞。
她歎了口氣,不免為這位主子的前途憂慮,都知道是為曾是祈王的當今天子采選的美人,韶齡少女自是懷著不少憧憬,可這位主子,竟如身在青燈古佛旁一般,半點上進的心思也無。
再一日,船終於到了通州,上岸後,便有車馬接著她們,送往曾經的祈王府。天子雖已登基,可她們如今還得學好規矩才能入宮。
作者有話說:
第一百二十四章
憐雪提著食盒穿回廊, 繞假山,經過重重熱鬧的院落,走進王府西北角燈火寥落的靜安院裏。
剛走到正房門前,便聽到裏頭傳來一陣咳嗽聲。
憐雪暗暗歎了口氣, 心下不免替自己服侍的這位主子惋惜。
登基大典定在了六月初, 如今新帝和發妻崔王妃居於宮中, 處理政務並主持先帝治喪事宜,而新帝的姬妾,未來的妃嬪尚住在祈王府, 隻待登基大典後定下名分,入主六宮。
崔王妃為人賢惠, 處事一向周全,雖忙於先帝喪儀一應事宜, 可並未怠慢從江南而來的美人們,在孟清詞一行人進京次日,便遣了身邊服侍的楊嬤嬤來教導規矩。
楊嬤嬤的頭一句便是學好了規矩方能進宮, 眼見著如今名分未定,大有可為,且新帝如今尚無子嗣,一眾美人不由心熱,鉚足了勁, 在楊嬤嬤麵前刷印象分,而這位嬌弱的許姑娘卻在回京前夕吹了涼風, 感染了風寒,發起高熱, 直接告了病。
果然, 楊嬤嬤聽說過, 輕輕巧巧一句“別傳染了諸位姑娘“,便將人從雅致寬敞的褚玉苑打發到西北角最偏僻的靜安院,如今,就連去大廚房取飯,都要比之前多走上一刻鍾,這一來一回,取回的飯已是半涼不熱。
然而這位許姑娘對此並不介意,因她仿佛餐風飲露一般,極少吃東西,隻被她苦苦勸過,才勉強用上幾口,便放下筷子。
憐雪推門進了屋子,見清詞正倚在床頭看書,滿麵擔憂便換成了盈盈笑意:“姑娘,今兒廚房燉了金橙雪梨湯,我取了一盞,您嚐嚐?說是對久咳不愈最有好處。”
熟悉的名字令孟清詞手一頓,她微微頷首:“放著罷。”說著便捂唇又咳了一聲,眉心微蹙,目光卻落回手中的書上,對那盞熱氣中氤氳著清甜氣息的金橙雪梨湯看都不看一眼。
憐雪欲待再勸,可這位主子唇線緊抿,一副不想被人打擾的冷淡模樣,她服侍了這位姑娘一路,也知她一旦拿起書本,這個時候說什麽都無用,便行了一禮退出屋子。
關門的一瞬間,憐雪瞥見清詞嘴角竟微微翹起,笑意譏誚,心頭忽生一念,這場病莫不是許姑娘刻意為之?但又覺這念頭大逆不道,忙搖了搖頭,不再去想。
......
已是人定時分,夜闌人靜,明月高懸。
僻靜的靜安院此時卻人影幢幢,身形高大的男子微微抬手,免了眾人的禮,徑直推門入了正屋,繡著蟠龍紋樣的袍袖在月光下一閃。
他掀起月門的珠簾,便看到坐在妝台前,纖腰一嫋的素衫女子,明如秋水卻一片漠然的眸子與他的目光在鏡中交匯,她並未起身行禮,隻沉默地拿著玉梳,一下一下梳著及腰長發。
她看到了他,又仿佛沒有看他,如之前的每一晚一般,隻做著自己的事情,當他全然不存在。
窗開了條縫隙,夜風從縫隙裏溜進來,吹拂她薄薄的羅衫,她似連蒲月的熏風都受不住,手按在心口上,低低地咳了幾聲。
趙麒瞥了一眼桌上早沒了熱氣的金橙雪梨湯,皺了皺眉。
他大步邁到女子身後,高大的身形完全將女子籠罩在陰影中,襯得她愈發柔弱堪憐,半晌,他出聲道:“你咳得厲害,這湯是命廚房特意為你熬的,用的從國公府要來的方子。”
他說到這裏,清詞倏然起身,手裏的簪子還未放下,便急步走到桌前,端起那盞金橙雪梨湯,眼睛眨都不眨地將它倒入黑漆花幾上的蘭花裏頭,因著這劇烈的動作,她猛然咳嗽起來,靠著花幾的纖細身軀都咳得微微顫抖。
趙麒眉間閃過一絲慍怒,但看她咳得淚光瑩瑩,忍不住有些心軟,終是過去扶她,一麵伸手拍她的後背,一麵口中歎道:“你就這麽不想看見朕?”
但他離得稍近,孟清詞便如避蛇蠍般後退了幾步,素腕一翻,手中簪子的尖頭抵在了頸上,神情冰冷帶著防備。
趙麒身為皇子,眾星拱月一般地長大,從來都是別人奉承著他,隻除了在淳熙帝和林貴妃麵前,甚少有做小伏低的時候,自認對孟清詞已是罕見的溫柔,自她入京之後,他克製不住心中想念,處理完政務,便快馬加鞭迫不及待來看她,又要避著人耳目,她卻絲毫也不領情,無論他說什麽都不理不睬,整個人如一尊玉做的雕像,無半分鮮活生機。
想到這裏,趙麒臉色沉了下來,上前一步,斥道:“放下!”
孟清詞又往後退了一步,便到了窗前,她退無可退,捏緊了手中的簪子。
見她目中終現出一絲惶恐,趙麒嘴角噙著冷笑,又邁步迫近她,他倒要看看,這柔柔弱弱的小女子能撐到什麽時候。
他還是想得她一個心甘情願,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不想用強,畢竟,從小到大,他一眼看得上的物件兒或人極少,她是為數不多的一個。
孟清詞手中的簪子往裏一紮,雪色肌膚上便滲出了一粒血珠。
趙麒的身體先於意識退了一步,他不想承認,這種帶著鋒芒的柔弱像極了一個人,也讓他不由有些畏懼,待反應過來時,心中火氣愈盛,他耐心告罄,語氣溫和卻不容反駁:“你如今想什麽都無用,待過些日子,前頭忙完了,朕便接你進宮。”
他不信,一場潑天的榮華富貴,她竟半點都不動心。
他憐惜她心高氣傲,卻被自己生生抹了身份,無依無靠,所以自她進京以來,多順著她的心意行事,但這不是她恃寵生嬌的理由。
“如今是先帝孝期,朕不碰你。”
“但朕的容忍有限度,你若是一心求死,不妨想想你的父母,師兄,還有,”他一麵說著,一麵逼近,手徐徐撥開她的簪子,果然見她強作鎮定的麵容,漸漸連半分血色都無,心裏頭忽然愉悅起來,這些日子的憋悶仿佛都找到了出口,他湊近她的耳旁,笑得肆意:“蕭臨簡。”
這樣說著,趙麒低下頭,觸目是玉頸上的血珠,如皚皚白雪之間綻放的紅梅,有一種淒豔的美,他心頭一動,壓抑在深處的惡念迸發,忽然伸手,重重摁在了那血珠上,在她驚惶且帶著痛意的目光裏,將帶血的指尖印在唇上,徐徐吸進口中,才慢條斯理問:“你喜歡朕稱你什麽?孟夫人?詞兒?阿詞?”
見清詞不答,他輕笑一聲,把她臉頰邊的頭發往耳後別了別,語氣溫柔至極:“朕再給你一晚時間,好好想想,作為朕的女人,究竟該做些什麽。”
“抑或朕先將你陪房一家殺了?你才能想明白!”
......
趙麒拂袖而去,許久之後,清詞才倚著牆慢慢滑到了地上,風是暖的,可衣衫已被冷汗濕透,粘粘地貼在身上。
這幾日,她固然因著這即將到來的命運,而湧出此生無趣的憤懣,但不到萬不得已,她仍抱著一線生的希望,默默觀察著趙麒。
果然,前幾晚的溫文爾雅隻是幌子,方才那一刹那,她在他眼中看到了瘋狂的愛欲與毀滅,她忽然明白,雖不知起自何處,但趙麒於她,確有執念,她是逃不了的。
一瞬間清詞悲從中來,她雙睫一瞬,從蘇州到京中這一路,勉強抑住的淚水,終是潸然落下。
*
寧夏王府。
國有大喪,這消息伴隨祈王樞前即位的消息,一道傳入了王府。
趙恂在靖遠堂獨自一人坐到日暮,待歸鴉點染了夜色,才起身回了正房。
正房燈火通明,此時竟一片忙碌,顧紜扶著腰倚在桌旁,正有條不紊地吩咐下人收拾東西,她如今已有九個月的身孕了,一身縞素,鬢邊亦是一朵白花,整個人愈發楚楚,便襯得肚子格外碩大明顯,趙恂忍不住心驚肉跳:“紜兒,你這是在做什麽?”
顧紜回眸一笑,伸手錘了錘腰:“王爺要回京了,妾身趁著現在身子還靈活,總要將一應之物備好。”
趙恂目中掠過一絲訝異:“你怎知我要回京?”
顧紜垂眸,過來拉著他的手進了屋,待他坐下,她才輕聲道:“王爺雖然不說,妾身也知王爺定是難受的。無論陛下待王爺此前如何,這父子親緣卻無法抹滅,陛下走得突然,王爺回京服喪正是人倫之理,妾身隻望王爺勿隻顧悲痛,還應珍惜自身。”
趙恂眸中掠過一絲訝異之色,旋即被愧疚取代,淳熙帝素來待他冷淡,他一腔孺慕之情在父皇漠視的眼光裏漸漸冷卻,後來又因顧紜而父子反目,他被遠謫西北,想到淳熙帝總覺親情淡薄,心灰意冷,然甫一聽聞他薨逝,仍止不住眼眶一酸,落下淚來,這份複雜的情感難以言說,而對著溫聲軟語的顧紜,心漸漸平靜了下來,也有了決斷。
“知我者莫如紜兒,我卻有回京之意,一則為父皇,二則我擔心阿姐,”他將她的手包在掌心,喟歎道:“隻是這樣委屈了你,臨盆之際,我卻不能陪在你身邊。”
“王爺這說的什麽話?”顧紜嗔道:“大夫和穩婆都早就備好,服侍的人,您也都親自篩過好幾遍了,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趙恂猶豫不已,他有心帶顧紜一起回去,但此番回京,便連自身都是禍福難料,思之再三,竟還是留她在寧夏王府最為穩妥。
“王爺不必擔心,我亦會好好照顧自己。”趙恂的擔憂顧紜瞧得出,她柔聲保證。
“若……”趙恂沉吟片刻,取出一塊令牌放在顧紜掌心:“紜兒,若有事,便著暗衛持令牌去肅州,尋蕭臨簡。”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恂離開後的第五日晚間, 顧紜用完飯,扶著婢女的手,如往常一樣,在院中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