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清冷世子追妻日常(重生) 作者:清和未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黑衣統領看向他。
“閣下甚是眼熟。”蕭珩思索著道。他的身手,他的眼神,一出現便給了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彼時他心思全在清詞身上,此時方問了出來。
黑衣統領眸間有些微笑意一閃而過,抱了抱拳道:“能與世子一見如故,是在下之幸。”
蕭珩定定看著他,倏然而笑:“罷了,既閣下不便透露,蕭某亦不勉強。此番多謝閣下,後會有期。”
*
再回安瀾院,竟是一切如舊,時光仿佛駐留在她離開的那一晚,壁上圖書滿架,窗前花香四溢,就連她用過未來得及收起的玉梳,也還是那般擱在妝台上。
隻是想到知宜和知微,終究還是物是人非。
白露直擦淚:“世子命奴婢每日打掃,隻物件放的位置卻是一動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夫人若回來了,必會生氣。”
她是真的歡喜,畢竟孟清詞離京,雖蕭珩一直聲稱是在外養病,可過了兩年的時間,明眼人還是知道,必是夫妻之間出了什麽問題,白露從未想過夫人竟真有回來的一日。
清詞如有所感,回眸看向被一群人簇擁在當中的蕭珩,他的傷主要是在後背,因此隻能斜倚在榻上,果然見蕭珩也正看向她,眼裏的情意不遮不掩。
若不是昨日就與他呆在一起,清詞定是以為換了個芯子。
此時太醫已經診治完告辭,王氏,蕭以晴,還有蕭家二房都在屋內,敘契闊寒溫,熱鬧得緊,清詞歸來,驟然有些格格不入,與王氏請了安之後,見也沒有需要自己的地方,索性走到廊下,一邊看著小丫鬟熬藥,一邊問了幾句白露她離府之後的事。
“阿詞,過來。”四目相對,蕭珩含笑。
清詞有些耳熱,硬撐著神色不變地走了過去,低聲道:“我在看著藥呢。”
“一屋子的丫鬟婆子,哪用得上你?”蕭珩握著她的手拉她坐下,溫聲提醒:“你頸上的傷不能見風,莫在外頭站著了。“
王氏眸光複雜地看了看自己兒子,又看了眼孟清詞,然而離家兩年,夫妻感情未減卻愈發深厚,總歸是件好事,於是起身道:“你們好好養傷罷,我也得回去歇歇。”
蕭渝夫妻,蕭以晴跟著告辭,丫鬟亦極有眼色地掩門退下。
轉瞬之間,喧鬧的屋子裏便隻剩下夫妻二人,清詞撫額,這不是明晃晃的逐客是什麽?
她輕聲抱怨:“你這樣一說,母親他們都不好再呆下去了。”
蕭珩直望進她的眼睛,半晌,才緩緩道:“阿詞,委屈你了。”
為了留她在身旁,他是用了一點心機的,可方才她站在廊下,背影纖瘦挺直,莫名地有些落寞,驀然讓他想起去歲江南初見時。
米白交領紅緞裙,在一群青衫學子中亦是蓬勃朝氣,神采飛揚,與國公府裏溫婉端莊的世子夫人,截然不同。
她曾說她想追隨謝山長,教書育人,明經理義。他卻從不願正視她的誌向,這是他的私心,隻因他知,那隻會讓她越飛越遠,再也不會回來尋他。
而再清晰不過,若失去她,他的餘生便隻餘寂寥和緬懷,因這便是他的前世。
“不委屈。”清詞一笑,認認真真告訴蕭珩,“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她委實沒有與蕭珩再續前緣的念頭,可命運無常,連她自己也沒想到,有朝一日,她會心甘情願地留下。
經曆生死,我的誌向與你之間,若是不能兩全,我還是想選擇你,隻是讓山長失望了。
彼此交心,她真的不覺得自己委屈,她從來怕的,是被安排好的既定的人生。
她眸光堅定,沒有絲毫勉強,既已選擇,那麽她便會做好蕭珩的妻子,做好國公府的世子夫人,乃至未來的國公夫人。
沉吟片刻,蕭珩道:“禮部正在走流程,新帝登基想來就在這幾日了,待過了這段時間,我的傷也便好了,咱們去肅州罷。”
“肅州沒有那麽多規矩,我不會再拘著你。”果不其然,他看到她的眼裏迸發出光彩,他在榻上欠身一禮:“邊城苦無名師久矣,本將替邊城學子提前謝過孟先生了。”
“世子如今也油嘴滑舌了。”清詞嗔他,但蕭珩這麽一插科打諢,兩人之間因回府而有些悵然的氣氛不翼而飛。
*
蕭珩自回府後,訪客絡繹不絕,讓他不勝其擾,索性閉門謝客,才得了些許夫妻獨處的清靜。
但有些客人,是不能推拒的。
譬如眼前這位,大周王朝的新任天子,正與他在書房裏對坐窗前品茶。
趙恂已於兩日前正式即位,年號永徽,周史稱“永徽帝”。
蕭珩惶恐:“臣些微小傷,何足掛齒,如何敢勞聖駕親臨?”
永徽帝笑容可掬地擺了擺手:“無妨無妨,朕與臨簡是通家之好,臨簡又是因追查祈王而受傷,你伉儷對社稷有大功,於情於理,朕都要來探望一番。”
趙麒登基不過二十幾日,彼時主持先帝喪儀是首要大事,尚未來得及擬年號,後來提起他,便仍以祈王稱之。
“更何況......”更何況,微服私訪,探望蕭珩是在其次,主要是他的貴妃娘娘執意要來看望自己的閨中密友。
夏暑初至,正是軒窗大敞的時節,惠風將花香送入窗內,偶爾亦送進正房裏嬌柔的女子笑聲。
君臣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想:這都聊了兩個多時辰了罷,女子之間,怎麽有這麽多話要說。
此刻正房之內,故友重逢的喜悅,難以言表。
清詞眼裏的顧紜,還是那般美貌,能看得出這兩年她過得頗為愜意,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少女時期的顧紜,雖然沉穩,但因經曆家變,眉宇間總隱隱有一種孤高倔強之氣,現在這份孤高倔強已被平和雍容取代,清詞對永徽帝油然而生感激之情,無論未來如何,至少,過去以及眼下,他給了顧紜真心愛護,給了她隻有一人的安穩兩年,也盡力為她爭取了宮中的位份。
顧紜看清詞瘦了許多,卻是心疼極了。
清詞雖已拆了紗布,但脖頸上還是有一道隱約可見的紅痕,顧紜抱著她便紅了眼圈:“阿詞,當時很疼罷?”又怒聲道:“趙麒該死,被亂石砸死真是便宜他了。”
清詞“咳咳”了兩聲,其實那日蕭珩激憤之下,一劍殺了趙麒並不妥當,趙麒畢竟是皇子,若要定罪自有刑部與大理寺,本來想遮掩過去還得頗費周章,不想趙麒自作孽,竟在長春觀下埋了那麽多火藥,將自己炸得屍骨無存,倒省了一番口舌和布置了。
她立刻轉移了話題:“已經過去了。二皇子可好?我還沒見過呢。”
提起煜兒,方消解了顧紜的些許怒火,她莞爾一笑:“雖出生那日坎坷,這孩子竟是個心大的,一路顛簸也是能吃能睡,半點不累人的。”
“多謝你送進宮的金鎖,那紋樣既新穎又好看,是你自己畫的罷?”
“你竟與我客氣。"清詞嗔她,“待世子痊愈,進宮謝恩,屆時我隨著他去看看二皇子。”
“你隻喚他煜兒。”顧紜拈了枚豌豆卷入口,懷念道:“還是這個少時的味道。”
清詞抿唇一笑 ,卻不言語,畢竟如今身份不同。
眼下永徽帝隻有兩子,大皇子生母早逝養在鄧皇後膝下,可尚未記在名下,是以若細究出身,兄弟二人並不相差多少,但永徽帝對顧紜母子的盛寵舉宮皆知,另一方麵說,可謂將母子二人抬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這個時候,她可不能做豬隊友。
第一百四十章
顧紜瞥了孟清詞一眼, 頗有些無奈,但也知她是為了自己和煜兒打算,心中感動,握著她的手道:“隨你, 隻你我的情分莫變就好。”
清詞眨了眨眼, 屈了屈膝:“是, 謹遵貴妃娘娘懿旨。”
顧紜捏她臉頰:“偏你促狹,我才說了你就反著來。”
但既說起煜兒,顧紜便道:“阿詞, 你和世子經了這番變故,如今重歸於好, 子嗣之事也該考慮了。”
“若不然,世子不急, 恐貴府老夫人也該急了。”
清詞無奈道:“紜兒,你如今也滿篇大道理了,你這樣說, 我都想起我娘了。”
她唇邊含笑,心裏卻有些黯然,自己應是那種極難受孕的體質罷,前世,她是成婚多年後才有的沅沅, 到臨終也隻得這一個孩子,這輩子她先是用了幾個月避子藥, 自江南返京後,被趙麒困在宮中的那段日子心神難安, 每日都在生死邊緣猶豫, 更是無瑕顧及自身, 或許,她都不一定能有自己的孩子了。
但她不想顧紜擔心,嫣然一笑:“世子的傷還未好,我們不急於這一時。”見顧紜似笑非笑,又低低道:“他說待過了這段時間,我們便去肅州,若是有孕路上也不方便的。”
顧紜意味深長“哦”了一聲,打量著孟清詞不盈一握的細腰,想了想道:“雖如此說,但阿詞你過於纖瘦了,莫如尋個太醫調理一番,如何?”
清詞想起之前喝了那麽多藥,頓時頭痛:“好紜兒,我知你是為我打算,待我與世子商量商量,再去宮裏頭請太醫,如何?”
她不想再說這個話題,遂攬著顧紜胳膊,問她:“別說我了,你在宮裏可習慣?”
顧紜悠悠道:“沒什麽不習慣的,不過從一個宅子換到另一個大一點的宅子,王爺成了皇帝,夫妻成了君臣,”她自嘲地笑了笑:“哦,我還不配,至多隻能算得上妾室。”
她想起宮中的糟心事兒,趙恂於女色上並不熱衷,至今宮妃也隻是潛邸中的妻妾,但三個女人一台戲,如今就這麽幾人,給鄧皇後請個安,都唇槍舌劍,精彩得很,待到明年采選,她眼中露出譏誚之意,屆時還不知是怎麽個熱鬧呢。
清詞聽她如此說,心裏便有些為她難過:“紜兒......”
“你放心,”顧紜拍了拍她的手,“我都明白,要是在宮裏還想著一生一世一雙人,那是和自己過不去,何況,我如今還有煜兒,總要為他打算。”
林貴妃那不就是個例子麽,她雖不喜林貴妃,可之前在啟祥宮住的那幾日,她瞧得清楚,林貴妃對淳熙帝確有情意,到頭來也不過一場空,深愛的男子到了最後,還是選擇了嫡子,也難怪祈王事敗,林貴妃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縊。
“成王敗寇,至少,”顧紜喟歎道,“比起祈王的妻妾,我已好上許多,可惜了崔王妃。”
清詞訝然抬眸,驚喜不已:“崔瀅她,她還活著?”
顧紜便道:“聽說是被救下了,祈王已死,皇上雖不想為難她,但她如今處境尷尬,也無處可去了。”
清詞心頭微動,正要開口,卻見顧紜隨行的宮女進來行了禮,恭聲道:“娘娘,皇上問可否回宮?”
清詞隻得先將崔瀅的事放下,這才發覺已聊了兩個多時辰,顧紜怏怏:“回罷。”,猶自不舍地叮囑:“我出宮不便,阿詞記得進宮看我。”
“好。”清詞心中亦是不舍,但知她今日能來已然不易,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出了屋子,清詞驀然駐足。
她目光落在廊下正在攀談的幾人身上,心中登時泛起驚濤駭浪,因除了永徽帝和蕭珩,那青衫磊落,風神雋然的男子,不是宋蘊之又是誰?
宋蘊之何時來的?清詞滿腹疑問,忍不住偷偷瞥了眼顧紜。
顧紜麵色如常走到永徽帝身旁,輕聲問:“皇上等急了罷?”
永徽帝回眸看她,眉目間盡是溫柔笑意:“朕不急,隻是擔心煜兒,若醒了尋不著你許會哭。”
實則茶水續了一盞又一盞,蕭珩本就寡言,兩人論了朝務和西北軍事之後,便無話可說,枯坐多時了。
永徽帝指著宋蘊之對顧紜笑道:“說起來,愛妃也是青州人氏,可識得他?”
顧紜一雙明眸在宋蘊之臉上轉了轉,便聽永徽帝興致勃勃道:“淳熙五年的狀元郎,宋蘊之。”
顧紜微笑:“久仰大名,宋公子才華四溢,名滿青州,臣妾自是聽說過的。”
宋蘊之俯身行禮:“娘娘謬讚。”
永徽帝攜著顧紜的手往院外走,一邊對宋蘊之道:“卿今日所提治水之策,明日寫個條陳呈上來。”
“臣謹遵聖喻。”
......
聖駕離去,宋蘊之起身,目光凝望前方,久久不語。
他沒想到會在定國公府見著她。
他在門口時便留意到有一駕黑漆馬車停在那裏,隻以為是尋常訪客,待進了國公府,方覺莊嚴肅穆不同往日,及至安瀾院門前,見便裝男子身姿矯健,眼神銳利,分明是金吾衛統領喬裝改扮,才知是今上攜貴妃微服出行。
他本欲告辭,然這統領見過他,亦知他與定國公府的關係,便熱心替他通報了一聲,到此時,他卻不好走了,但心裏未嚐沒有一線想見她的期盼。
相思蝕骨,他卻早已不能想她,不敢想她,這一眼,於他而言,是意外之喜。
他看著她蓮步姍姍出了屋子,銀白羅衫,黛藍長裙,眉目灼灼,儀態萬方。
柔和的日色為她披上一身淡淡光華,較從前更加光彩照人。
她微微上挑的丹鳳眼含著笑意掠過他的臉龐,是恰到好處的溫和,也是他和她之間咫尺天涯的距離。
“閣下甚是眼熟。”蕭珩思索著道。他的身手,他的眼神,一出現便給了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彼時他心思全在清詞身上,此時方問了出來。
黑衣統領眸間有些微笑意一閃而過,抱了抱拳道:“能與世子一見如故,是在下之幸。”
蕭珩定定看著他,倏然而笑:“罷了,既閣下不便透露,蕭某亦不勉強。此番多謝閣下,後會有期。”
*
再回安瀾院,竟是一切如舊,時光仿佛駐留在她離開的那一晚,壁上圖書滿架,窗前花香四溢,就連她用過未來得及收起的玉梳,也還是那般擱在妝台上。
隻是想到知宜和知微,終究還是物是人非。
白露直擦淚:“世子命奴婢每日打掃,隻物件放的位置卻是一動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夫人若回來了,必會生氣。”
她是真的歡喜,畢竟孟清詞離京,雖蕭珩一直聲稱是在外養病,可過了兩年的時間,明眼人還是知道,必是夫妻之間出了什麽問題,白露從未想過夫人竟真有回來的一日。
清詞如有所感,回眸看向被一群人簇擁在當中的蕭珩,他的傷主要是在後背,因此隻能斜倚在榻上,果然見蕭珩也正看向她,眼裏的情意不遮不掩。
若不是昨日就與他呆在一起,清詞定是以為換了個芯子。
此時太醫已經診治完告辭,王氏,蕭以晴,還有蕭家二房都在屋內,敘契闊寒溫,熱鬧得緊,清詞歸來,驟然有些格格不入,與王氏請了安之後,見也沒有需要自己的地方,索性走到廊下,一邊看著小丫鬟熬藥,一邊問了幾句白露她離府之後的事。
“阿詞,過來。”四目相對,蕭珩含笑。
清詞有些耳熱,硬撐著神色不變地走了過去,低聲道:“我在看著藥呢。”
“一屋子的丫鬟婆子,哪用得上你?”蕭珩握著她的手拉她坐下,溫聲提醒:“你頸上的傷不能見風,莫在外頭站著了。“
王氏眸光複雜地看了看自己兒子,又看了眼孟清詞,然而離家兩年,夫妻感情未減卻愈發深厚,總歸是件好事,於是起身道:“你們好好養傷罷,我也得回去歇歇。”
蕭渝夫妻,蕭以晴跟著告辭,丫鬟亦極有眼色地掩門退下。
轉瞬之間,喧鬧的屋子裏便隻剩下夫妻二人,清詞撫額,這不是明晃晃的逐客是什麽?
她輕聲抱怨:“你這樣一說,母親他們都不好再呆下去了。”
蕭珩直望進她的眼睛,半晌,才緩緩道:“阿詞,委屈你了。”
為了留她在身旁,他是用了一點心機的,可方才她站在廊下,背影纖瘦挺直,莫名地有些落寞,驀然讓他想起去歲江南初見時。
米白交領紅緞裙,在一群青衫學子中亦是蓬勃朝氣,神采飛揚,與國公府裏溫婉端莊的世子夫人,截然不同。
她曾說她想追隨謝山長,教書育人,明經理義。他卻從不願正視她的誌向,這是他的私心,隻因他知,那隻會讓她越飛越遠,再也不會回來尋他。
而再清晰不過,若失去她,他的餘生便隻餘寂寥和緬懷,因這便是他的前世。
“不委屈。”清詞一笑,認認真真告訴蕭珩,“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她委實沒有與蕭珩再續前緣的念頭,可命運無常,連她自己也沒想到,有朝一日,她會心甘情願地留下。
經曆生死,我的誌向與你之間,若是不能兩全,我還是想選擇你,隻是讓山長失望了。
彼此交心,她真的不覺得自己委屈,她從來怕的,是被安排好的既定的人生。
她眸光堅定,沒有絲毫勉強,既已選擇,那麽她便會做好蕭珩的妻子,做好國公府的世子夫人,乃至未來的國公夫人。
沉吟片刻,蕭珩道:“禮部正在走流程,新帝登基想來就在這幾日了,待過了這段時間,我的傷也便好了,咱們去肅州罷。”
“肅州沒有那麽多規矩,我不會再拘著你。”果不其然,他看到她的眼裏迸發出光彩,他在榻上欠身一禮:“邊城苦無名師久矣,本將替邊城學子提前謝過孟先生了。”
“世子如今也油嘴滑舌了。”清詞嗔他,但蕭珩這麽一插科打諢,兩人之間因回府而有些悵然的氣氛不翼而飛。
*
蕭珩自回府後,訪客絡繹不絕,讓他不勝其擾,索性閉門謝客,才得了些許夫妻獨處的清靜。
但有些客人,是不能推拒的。
譬如眼前這位,大周王朝的新任天子,正與他在書房裏對坐窗前品茶。
趙恂已於兩日前正式即位,年號永徽,周史稱“永徽帝”。
蕭珩惶恐:“臣些微小傷,何足掛齒,如何敢勞聖駕親臨?”
永徽帝笑容可掬地擺了擺手:“無妨無妨,朕與臨簡是通家之好,臨簡又是因追查祈王而受傷,你伉儷對社稷有大功,於情於理,朕都要來探望一番。”
趙麒登基不過二十幾日,彼時主持先帝喪儀是首要大事,尚未來得及擬年號,後來提起他,便仍以祈王稱之。
“更何況......”更何況,微服私訪,探望蕭珩是在其次,主要是他的貴妃娘娘執意要來看望自己的閨中密友。
夏暑初至,正是軒窗大敞的時節,惠風將花香送入窗內,偶爾亦送進正房裏嬌柔的女子笑聲。
君臣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想:這都聊了兩個多時辰了罷,女子之間,怎麽有這麽多話要說。
此刻正房之內,故友重逢的喜悅,難以言表。
清詞眼裏的顧紜,還是那般美貌,能看得出這兩年她過得頗為愜意,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少女時期的顧紜,雖然沉穩,但因經曆家變,眉宇間總隱隱有一種孤高倔強之氣,現在這份孤高倔強已被平和雍容取代,清詞對永徽帝油然而生感激之情,無論未來如何,至少,過去以及眼下,他給了顧紜真心愛護,給了她隻有一人的安穩兩年,也盡力為她爭取了宮中的位份。
顧紜看清詞瘦了許多,卻是心疼極了。
清詞雖已拆了紗布,但脖頸上還是有一道隱約可見的紅痕,顧紜抱著她便紅了眼圈:“阿詞,當時很疼罷?”又怒聲道:“趙麒該死,被亂石砸死真是便宜他了。”
清詞“咳咳”了兩聲,其實那日蕭珩激憤之下,一劍殺了趙麒並不妥當,趙麒畢竟是皇子,若要定罪自有刑部與大理寺,本來想遮掩過去還得頗費周章,不想趙麒自作孽,竟在長春觀下埋了那麽多火藥,將自己炸得屍骨無存,倒省了一番口舌和布置了。
她立刻轉移了話題:“已經過去了。二皇子可好?我還沒見過呢。”
提起煜兒,方消解了顧紜的些許怒火,她莞爾一笑:“雖出生那日坎坷,這孩子竟是個心大的,一路顛簸也是能吃能睡,半點不累人的。”
“多謝你送進宮的金鎖,那紋樣既新穎又好看,是你自己畫的罷?”
“你竟與我客氣。"清詞嗔她,“待世子痊愈,進宮謝恩,屆時我隨著他去看看二皇子。”
“你隻喚他煜兒。”顧紜拈了枚豌豆卷入口,懷念道:“還是這個少時的味道。”
清詞抿唇一笑 ,卻不言語,畢竟如今身份不同。
眼下永徽帝隻有兩子,大皇子生母早逝養在鄧皇後膝下,可尚未記在名下,是以若細究出身,兄弟二人並不相差多少,但永徽帝對顧紜母子的盛寵舉宮皆知,另一方麵說,可謂將母子二人抬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這個時候,她可不能做豬隊友。
第一百四十章
顧紜瞥了孟清詞一眼, 頗有些無奈,但也知她是為了自己和煜兒打算,心中感動,握著她的手道:“隨你, 隻你我的情分莫變就好。”
清詞眨了眨眼, 屈了屈膝:“是, 謹遵貴妃娘娘懿旨。”
顧紜捏她臉頰:“偏你促狹,我才說了你就反著來。”
但既說起煜兒,顧紜便道:“阿詞, 你和世子經了這番變故,如今重歸於好, 子嗣之事也該考慮了。”
“若不然,世子不急, 恐貴府老夫人也該急了。”
清詞無奈道:“紜兒,你如今也滿篇大道理了,你這樣說, 我都想起我娘了。”
她唇邊含笑,心裏卻有些黯然,自己應是那種極難受孕的體質罷,前世,她是成婚多年後才有的沅沅, 到臨終也隻得這一個孩子,這輩子她先是用了幾個月避子藥, 自江南返京後,被趙麒困在宮中的那段日子心神難安, 每日都在生死邊緣猶豫, 更是無瑕顧及自身, 或許,她都不一定能有自己的孩子了。
但她不想顧紜擔心,嫣然一笑:“世子的傷還未好,我們不急於這一時。”見顧紜似笑非笑,又低低道:“他說待過了這段時間,我們便去肅州,若是有孕路上也不方便的。”
顧紜意味深長“哦”了一聲,打量著孟清詞不盈一握的細腰,想了想道:“雖如此說,但阿詞你過於纖瘦了,莫如尋個太醫調理一番,如何?”
清詞想起之前喝了那麽多藥,頓時頭痛:“好紜兒,我知你是為我打算,待我與世子商量商量,再去宮裏頭請太醫,如何?”
她不想再說這個話題,遂攬著顧紜胳膊,問她:“別說我了,你在宮裏可習慣?”
顧紜悠悠道:“沒什麽不習慣的,不過從一個宅子換到另一個大一點的宅子,王爺成了皇帝,夫妻成了君臣,”她自嘲地笑了笑:“哦,我還不配,至多隻能算得上妾室。”
她想起宮中的糟心事兒,趙恂於女色上並不熱衷,至今宮妃也隻是潛邸中的妻妾,但三個女人一台戲,如今就這麽幾人,給鄧皇後請個安,都唇槍舌劍,精彩得很,待到明年采選,她眼中露出譏誚之意,屆時還不知是怎麽個熱鬧呢。
清詞聽她如此說,心裏便有些為她難過:“紜兒......”
“你放心,”顧紜拍了拍她的手,“我都明白,要是在宮裏還想著一生一世一雙人,那是和自己過不去,何況,我如今還有煜兒,總要為他打算。”
林貴妃那不就是個例子麽,她雖不喜林貴妃,可之前在啟祥宮住的那幾日,她瞧得清楚,林貴妃對淳熙帝確有情意,到頭來也不過一場空,深愛的男子到了最後,還是選擇了嫡子,也難怪祈王事敗,林貴妃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縊。
“成王敗寇,至少,”顧紜喟歎道,“比起祈王的妻妾,我已好上許多,可惜了崔王妃。”
清詞訝然抬眸,驚喜不已:“崔瀅她,她還活著?”
顧紜便道:“聽說是被救下了,祈王已死,皇上雖不想為難她,但她如今處境尷尬,也無處可去了。”
清詞心頭微動,正要開口,卻見顧紜隨行的宮女進來行了禮,恭聲道:“娘娘,皇上問可否回宮?”
清詞隻得先將崔瀅的事放下,這才發覺已聊了兩個多時辰,顧紜怏怏:“回罷。”,猶自不舍地叮囑:“我出宮不便,阿詞記得進宮看我。”
“好。”清詞心中亦是不舍,但知她今日能來已然不易,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出了屋子,清詞驀然駐足。
她目光落在廊下正在攀談的幾人身上,心中登時泛起驚濤駭浪,因除了永徽帝和蕭珩,那青衫磊落,風神雋然的男子,不是宋蘊之又是誰?
宋蘊之何時來的?清詞滿腹疑問,忍不住偷偷瞥了眼顧紜。
顧紜麵色如常走到永徽帝身旁,輕聲問:“皇上等急了罷?”
永徽帝回眸看她,眉目間盡是溫柔笑意:“朕不急,隻是擔心煜兒,若醒了尋不著你許會哭。”
實則茶水續了一盞又一盞,蕭珩本就寡言,兩人論了朝務和西北軍事之後,便無話可說,枯坐多時了。
永徽帝指著宋蘊之對顧紜笑道:“說起來,愛妃也是青州人氏,可識得他?”
顧紜一雙明眸在宋蘊之臉上轉了轉,便聽永徽帝興致勃勃道:“淳熙五年的狀元郎,宋蘊之。”
顧紜微笑:“久仰大名,宋公子才華四溢,名滿青州,臣妾自是聽說過的。”
宋蘊之俯身行禮:“娘娘謬讚。”
永徽帝攜著顧紜的手往院外走,一邊對宋蘊之道:“卿今日所提治水之策,明日寫個條陳呈上來。”
“臣謹遵聖喻。”
......
聖駕離去,宋蘊之起身,目光凝望前方,久久不語。
他沒想到會在定國公府見著她。
他在門口時便留意到有一駕黑漆馬車停在那裏,隻以為是尋常訪客,待進了國公府,方覺莊嚴肅穆不同往日,及至安瀾院門前,見便裝男子身姿矯健,眼神銳利,分明是金吾衛統領喬裝改扮,才知是今上攜貴妃微服出行。
他本欲告辭,然這統領見過他,亦知他與定國公府的關係,便熱心替他通報了一聲,到此時,他卻不好走了,但心裏未嚐沒有一線想見她的期盼。
相思蝕骨,他卻早已不能想她,不敢想她,這一眼,於他而言,是意外之喜。
他看著她蓮步姍姍出了屋子,銀白羅衫,黛藍長裙,眉目灼灼,儀態萬方。
柔和的日色為她披上一身淡淡光華,較從前更加光彩照人。
她微微上挑的丹鳳眼含著笑意掠過他的臉龐,是恰到好處的溫和,也是他和她之間咫尺天涯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