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開始拜高踩低,尤其是支持皇後一派的那些人。晏貴妃倒是沒什麽支持的人,哪怕是從前讚許大皇子的,在立儲的事上偏向大皇子的,晏貴妃也並沒拉攏過,這時候也就都保持著沉默,該進的言照樣進,麵對皇後派來拉攏的人也不給與回應,看來倒像是中立派了。
晏貴妃這陣子一直閉門不出,臘月二十九夜,皇上涉足鳳儀宮,皇後得知喜不自勝,才要迎出去,皇上已經進來了。皇後服侍著,想著夫妻間總要有所緩和,但皇上隻沉默吃飯,等膳食撤下後,皇上才道:
“皇後有什麽要跟朕說的麽?”
皇後心裏一虛,卻還是笑道:
“不論多忙,皇上還是要顧惜身子。”
皇上又等了等,見她真的不說了,才道:
“皇後。”
皇後不高興起來,皇上麵對晏貴妃時總親密的喚她閨名,可麵對她時卻隻是冷漠的叫皇後。
皇上看她臉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麽,淡淡笑了笑:
“朕都忘記了,曾經喚阿瑗的時候了。”
皇後悚然一驚,皇上曾經也待她那樣親密過,但不知從何時起,那份親密就慢慢消散,變為疏離。但轉念又想,這一切都歸咎於晏貴妃,是她奪寵,才使自己與皇上落到如今境地,也使二皇子和馮家落到如今境地。
“皇後是朕結發妻子,所以朕對皇後,總有些不同的情分在,這讓朕總願意多給皇後些機會。”
“皇上?”
皇上卻又笑道:
“顏華十六歲了,你上回同朕說,想給顏華定下廖家的親事,朕覺著也不錯,明日休朝前,就把旨意下了,吉日麽,就定在二月裏吧。”
皇後驚喜,廖家是大炎僅次於皇族的望族,太皇太後的母族,皇後給長女定這門親事也是為著給二皇子拉攏輔助,之前皇上總是不願,如今卻鬆口了。但她又道:
“二月?是不是太倉促了些?”
“不會,有內務府,還有皇後在,婚事定操持的穩妥。她是朕的長女,也是朕的頭一個孩子,朕自是看重。”
皇後歡喜,從皇上的做派裏自覺品出了些滋味,於是便道:
“臣妾知曉皇上近來為孩子們的事煩心,二殿下雖還養著,但也沒什麽大礙了,臣妾鬥膽求個情,也別處罰大殿下了。隻是眼下這形勢,傷了兄弟情分真是不好。”
“形勢?那皇後覺著什麽形勢會不傷兄弟情分呢?”
“臣妾不好妄議,隻是先祖皇帝在世時,早早就給孩子們封賞,倒是和睦太平的很。”
先祖皇帝時也不是沒有爭儲的紛爭,隻是瞧不上的那些皇子早早就封了王位,建造王府,一滿十五歲就遷居宮外。但先祖皇帝高壽,等立太子時皇子們都已成年,哪怕早封王的皇子也不是沒有爭儲的。
皇後的意思很顯然,是讓早早給大皇子封王遷居宮外。
皇上笑了,隻冷冷一眼,身後的內官便躬身道:
“皇上,孔太醫來給皇後娘娘請脈了。”
皇後笑容僵了僵:
“本宮正與皇上說話,讓他候著吧。”
皇上卻淡淡道:
“皇後病了,拖延不得,還是叫孔太醫進來吧。”
皇後呆住。
皇上皇後以及晏貴妃都有自己信重的太醫,而太醫院正孔大人則是皇上的人,皇後從沒用過,皇上今日顯然是帶著孔太醫來的,而在來時必然是已經有了什麽決斷。
皇後看著皇上,這時候才看清他臉上遍布冰霜,嘴角雖含笑,但神情卻冷的嚇人。
“皇上?”
孔太醫已匆匆進來,擱了脈診,皇後在皇上迫人的眼光中被診了脈,孔太醫的話就在皇後的震驚中慢慢道來:
“皇後娘娘勞心勞神失於調養,如今本裏虛空,必得仔細將養才好,往後再不可勞神。”
皇上點頭:
“嗯,既是這樣,往後宮中庶務就不必煩勞皇後了,將金印交去雁回宮,由貴妃掌管。”
皇後這時候才恍然明白,原來皇上來這一趟是為著給她最後的機會,看皇上這般,顯然是對二皇子中毒之事心中早明。
“皇,皇上……”
“皇後寬心,二月顏華大婚,或許皇後歡喜,身子就會大好了。”
皇後簇簇發抖,皇上淡淡道:
“朕說了,願意多給皇後機會,但這機會不是無休無止。若非皇後,朕如今,總還會再多幾個子嗣的,對麽。這麽多年,貴妃對皇後始終敬重,大皇子也對二皇子友善,宮中庶務,哪怕皇後故意在暗中為難,貴妃也從沒說什麽。倒是這麽些年裏,不時會有貴妃對皇後不敬的流言,也總會出現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怎麽皇後覺著,在後宮裏,還能蒙蔽朕的眼睛?”
他慢慢起身,帶著些許遺憾道:
“如同皇後一般,二皇子是朕的嫡子,朕對他越發寬容,哪怕他比大皇子平庸,可朕也願意給他更多的機會。了如今朕還正值盛年,你們母子便丁點容人之量都沒有,那麽將來這天下後宮若歸於你們,朕的嬪妃,朕的子女,你們不喜歡的,是不是都要活的艱難,或者活不下去?朕怕啊,真怕將來無顏麵對祖宗啊。”
皇後喉間哽咽出聲,待要哀求,皇上卻走了。
年三十最後的朝會,皇上下了給大公主賜婚的旨意。之後休朝。
年三十的晚上,鄭蔚正給胡珊蘭捏腿:
“怎麽樣?”
“嗯,輕重正合適。”
胡珊蘭歪在床上,床頭小幾擺著幾樣她愛吃的點心,還有一碟子釀梅子。胡珊蘭吃的興起,外頭些微聲響,胡珊蘭忙拿東西把桌上的東西蓋住了,沛青的聲音就在門外硬邦邦響起:
“姑娘,夫人交代了,晚上不能再吃釀梅子了,牙會倒,會反酸。”
“沒,沒吃。”
胡珊蘭這聲音一聽就是心虛,鄭蔚忙道:
“青姨,山嵐吃的奶餑餑。”
沛青頓了頓道:
“不能再吃了。”
“不吃了不吃了,我這就給山嵐端水漱口。”
沛青這才走了,鄭蔚看胡珊蘭鬆口氣的樣子,不禁失笑,卻也還是把零嘴兒都收走了。胡珊蘭苦著臉,她如今白日難受吃不下,晚上喜歡的東西倒是能吃不少,隻是第二天難免積食,越發難受,吃的釀梅子又多,反酸的厲害。
“明兒年初一,我一早就去鄭家送年禮,早早就回來,你等我回來,我帶你去暢園看戲,聽說新來的戲班子不錯。”
第七十章
年裏也沒什麽事, 鄭蔚一家子在京也沒幾個親眷友人,鄭家那些親戚鄭蔚也並不打算多走動,也是與胡珊蘭商量好了的, 誰家送年禮, 他也送年禮, 誰家來拜年, 他也走一遭。
胡珊蘭叫按在床上好些日子了,聽說明兒能出門,別提的高興。
雖說除夕夜要守歲, 鄭蔚還是早早哄著胡珊蘭睡了,然後出來交代阿瓜和冬兒:
“明兒別叫夫人起,她近來貪睡,等我送年禮回來再起不遲。早上蒸新鮮的奶餑餑, 山藥糕,今年宮裏賞了些北邊的金貴幹果,明兒給老夫人送些, 再擇一份裝個食盒。”
想了想又交代:
“鹽炒的花生瓜子兒也裝上,還有梅子湯, 再燉些牛乳銀耳,不要太甜。”
冬兒嗤就笑了:
“爺,這是看戲去呢, 還是吃去了。”
“嘖,眼睛看著嘴吃著, 又不妨礙。”
鄭蔚回屋想了想, 又輕手輕腳翻了幾條帕子裝起來。然後才拿了本書躺在胡珊蘭身邊, 微微燭光下看胡珊蘭略有憔悴的臉, 想早起就聽她伏在床頭幹嘔的滿臉通紅冒汗, 就心疼的緊。
小心翼翼翻書,忖著時候差不多了,就掩了胡珊蘭的耳朵。果然沒片刻,外頭就炸響鞭炮,一陣接一陣,有遠有近。
胡珊蘭在被窩裏拱了拱,鄭蔚忙捂得更緊,她眼皮子動了動,到底沒醒,又睡過去了。
等鞭炮聲好容易停了,鄭蔚才熄燈睡下。胡珊蘭夜裏覺著熱,踢了被子,鄭蔚幾次醒了給她蓋回去,隻是清早起來看見她腳在外麵,一模冰涼,頓時自責不已,就將她雙腳捂在懷裏,一直等到焐熱了才又小心放回去。
天才亮鄭蔚就起了,輕著手腳梳洗,也沒吃早飯,就去鄭家送年禮去了。
分家出去的兒子,總也得回去過年的。不過鄭蔚選在這時候,鄭家人還都沒睡醒,是預備放下年禮就走的。
等回來看著胡珊蘭快醒了,才吩咐煮餃子。
辰時四刻,屋裏才有輕微聲響,鄭蔚就忙進去撩起帳子,看她惺忪睡眼就笑:
“醒了?”
胡珊蘭嘟囔了一句:
“渴。”
話音才落,溫水就已送到嘴邊了。胡珊蘭笑:
“你可要把我慣壞了。”
鄭蔚卻小心看她喝水,怕她嗆了,回話也顧不得,轉頭拿了紫薑青鹽和漱口水:
“年初一,餃子煮下了,咱們去給娘拜年,討個大紅包,陪娘一同吃餃子。”
扶她起來,伺候她穿衣裳,胡珊蘭隻是笑,青鹽擦了牙再漱口,又含了一片紫薑,鄭蔚又給她裹的厚厚實實的,盛京的冬天可比昴城要冷的多,等仔細看了沒有疏漏,才小心的牽著她的手出了門。
一路上半側著身子,給她擋了大半的風,等去了白姮的院子,白姮清早吃了粥,也是等著胡珊蘭一同吃餃子。不等胡珊蘭拜下來拜年,紅包就已經塞進手裏了,等吃過餃子就攆起人來:
“一大早廚房就忙著蒸點心熬梅子湯牛乳銀耳湯,我不礙著你們了,你們也別礙著我,該做什麽做什麽去。”
胡珊蘭正想年裏無聊,想叫白姮也一同去看戲,誰知白姮已興興頭頭叫人擺桌,抓了沛青和展婆子陳婆子,上桌推牌九去了。
不過半刻鍾,胡珊蘭看著那頭已經甩開的牌桌,不禁失笑。
“可真沒想到,我這麽快就失寵了。”
胡珊蘭打趣自己,鄭蔚笑起來,就交代阿瓜備車。
戲園子裏這會兒人不多,鄭蔚是早定下的雅座兒,主仆四個坐了,小旦唱起來,不是太有趣的戲文,但對於久不出門的胡珊蘭來說,卻是好聽的緊。
但她聽著聽著,幾次去看鄭蔚,鄭蔚湊過來:
“怎麽了?”
胡珊蘭踟躕再三還是問道:
“學裏的事……”
晏貴妃這陣子一直閉門不出,臘月二十九夜,皇上涉足鳳儀宮,皇後得知喜不自勝,才要迎出去,皇上已經進來了。皇後服侍著,想著夫妻間總要有所緩和,但皇上隻沉默吃飯,等膳食撤下後,皇上才道:
“皇後有什麽要跟朕說的麽?”
皇後心裏一虛,卻還是笑道:
“不論多忙,皇上還是要顧惜身子。”
皇上又等了等,見她真的不說了,才道:
“皇後。”
皇後不高興起來,皇上麵對晏貴妃時總親密的喚她閨名,可麵對她時卻隻是冷漠的叫皇後。
皇上看她臉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麽,淡淡笑了笑:
“朕都忘記了,曾經喚阿瑗的時候了。”
皇後悚然一驚,皇上曾經也待她那樣親密過,但不知從何時起,那份親密就慢慢消散,變為疏離。但轉念又想,這一切都歸咎於晏貴妃,是她奪寵,才使自己與皇上落到如今境地,也使二皇子和馮家落到如今境地。
“皇後是朕結發妻子,所以朕對皇後,總有些不同的情分在,這讓朕總願意多給皇後些機會。”
“皇上?”
皇上卻又笑道:
“顏華十六歲了,你上回同朕說,想給顏華定下廖家的親事,朕覺著也不錯,明日休朝前,就把旨意下了,吉日麽,就定在二月裏吧。”
皇後驚喜,廖家是大炎僅次於皇族的望族,太皇太後的母族,皇後給長女定這門親事也是為著給二皇子拉攏輔助,之前皇上總是不願,如今卻鬆口了。但她又道:
“二月?是不是太倉促了些?”
“不會,有內務府,還有皇後在,婚事定操持的穩妥。她是朕的長女,也是朕的頭一個孩子,朕自是看重。”
皇後歡喜,從皇上的做派裏自覺品出了些滋味,於是便道:
“臣妾知曉皇上近來為孩子們的事煩心,二殿下雖還養著,但也沒什麽大礙了,臣妾鬥膽求個情,也別處罰大殿下了。隻是眼下這形勢,傷了兄弟情分真是不好。”
“形勢?那皇後覺著什麽形勢會不傷兄弟情分呢?”
“臣妾不好妄議,隻是先祖皇帝在世時,早早就給孩子們封賞,倒是和睦太平的很。”
先祖皇帝時也不是沒有爭儲的紛爭,隻是瞧不上的那些皇子早早就封了王位,建造王府,一滿十五歲就遷居宮外。但先祖皇帝高壽,等立太子時皇子們都已成年,哪怕早封王的皇子也不是沒有爭儲的。
皇後的意思很顯然,是讓早早給大皇子封王遷居宮外。
皇上笑了,隻冷冷一眼,身後的內官便躬身道:
“皇上,孔太醫來給皇後娘娘請脈了。”
皇後笑容僵了僵:
“本宮正與皇上說話,讓他候著吧。”
皇上卻淡淡道:
“皇後病了,拖延不得,還是叫孔太醫進來吧。”
皇後呆住。
皇上皇後以及晏貴妃都有自己信重的太醫,而太醫院正孔大人則是皇上的人,皇後從沒用過,皇上今日顯然是帶著孔太醫來的,而在來時必然是已經有了什麽決斷。
皇後看著皇上,這時候才看清他臉上遍布冰霜,嘴角雖含笑,但神情卻冷的嚇人。
“皇上?”
孔太醫已匆匆進來,擱了脈診,皇後在皇上迫人的眼光中被診了脈,孔太醫的話就在皇後的震驚中慢慢道來:
“皇後娘娘勞心勞神失於調養,如今本裏虛空,必得仔細將養才好,往後再不可勞神。”
皇上點頭:
“嗯,既是這樣,往後宮中庶務就不必煩勞皇後了,將金印交去雁回宮,由貴妃掌管。”
皇後這時候才恍然明白,原來皇上來這一趟是為著給她最後的機會,看皇上這般,顯然是對二皇子中毒之事心中早明。
“皇,皇上……”
“皇後寬心,二月顏華大婚,或許皇後歡喜,身子就會大好了。”
皇後簇簇發抖,皇上淡淡道:
“朕說了,願意多給皇後機會,但這機會不是無休無止。若非皇後,朕如今,總還會再多幾個子嗣的,對麽。這麽多年,貴妃對皇後始終敬重,大皇子也對二皇子友善,宮中庶務,哪怕皇後故意在暗中為難,貴妃也從沒說什麽。倒是這麽些年裏,不時會有貴妃對皇後不敬的流言,也總會出現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怎麽皇後覺著,在後宮裏,還能蒙蔽朕的眼睛?”
他慢慢起身,帶著些許遺憾道:
“如同皇後一般,二皇子是朕的嫡子,朕對他越發寬容,哪怕他比大皇子平庸,可朕也願意給他更多的機會。了如今朕還正值盛年,你們母子便丁點容人之量都沒有,那麽將來這天下後宮若歸於你們,朕的嬪妃,朕的子女,你們不喜歡的,是不是都要活的艱難,或者活不下去?朕怕啊,真怕將來無顏麵對祖宗啊。”
皇後喉間哽咽出聲,待要哀求,皇上卻走了。
年三十最後的朝會,皇上下了給大公主賜婚的旨意。之後休朝。
年三十的晚上,鄭蔚正給胡珊蘭捏腿:
“怎麽樣?”
“嗯,輕重正合適。”
胡珊蘭歪在床上,床頭小幾擺著幾樣她愛吃的點心,還有一碟子釀梅子。胡珊蘭吃的興起,外頭些微聲響,胡珊蘭忙拿東西把桌上的東西蓋住了,沛青的聲音就在門外硬邦邦響起:
“姑娘,夫人交代了,晚上不能再吃釀梅子了,牙會倒,會反酸。”
“沒,沒吃。”
胡珊蘭這聲音一聽就是心虛,鄭蔚忙道:
“青姨,山嵐吃的奶餑餑。”
沛青頓了頓道:
“不能再吃了。”
“不吃了不吃了,我這就給山嵐端水漱口。”
沛青這才走了,鄭蔚看胡珊蘭鬆口氣的樣子,不禁失笑,卻也還是把零嘴兒都收走了。胡珊蘭苦著臉,她如今白日難受吃不下,晚上喜歡的東西倒是能吃不少,隻是第二天難免積食,越發難受,吃的釀梅子又多,反酸的厲害。
“明兒年初一,我一早就去鄭家送年禮,早早就回來,你等我回來,我帶你去暢園看戲,聽說新來的戲班子不錯。”
第七十章
年裏也沒什麽事, 鄭蔚一家子在京也沒幾個親眷友人,鄭家那些親戚鄭蔚也並不打算多走動,也是與胡珊蘭商量好了的, 誰家送年禮, 他也送年禮, 誰家來拜年, 他也走一遭。
胡珊蘭叫按在床上好些日子了,聽說明兒能出門,別提的高興。
雖說除夕夜要守歲, 鄭蔚還是早早哄著胡珊蘭睡了,然後出來交代阿瓜和冬兒:
“明兒別叫夫人起,她近來貪睡,等我送年禮回來再起不遲。早上蒸新鮮的奶餑餑, 山藥糕,今年宮裏賞了些北邊的金貴幹果,明兒給老夫人送些, 再擇一份裝個食盒。”
想了想又交代:
“鹽炒的花生瓜子兒也裝上,還有梅子湯, 再燉些牛乳銀耳,不要太甜。”
冬兒嗤就笑了:
“爺,這是看戲去呢, 還是吃去了。”
“嘖,眼睛看著嘴吃著, 又不妨礙。”
鄭蔚回屋想了想, 又輕手輕腳翻了幾條帕子裝起來。然後才拿了本書躺在胡珊蘭身邊, 微微燭光下看胡珊蘭略有憔悴的臉, 想早起就聽她伏在床頭幹嘔的滿臉通紅冒汗, 就心疼的緊。
小心翼翼翻書,忖著時候差不多了,就掩了胡珊蘭的耳朵。果然沒片刻,外頭就炸響鞭炮,一陣接一陣,有遠有近。
胡珊蘭在被窩裏拱了拱,鄭蔚忙捂得更緊,她眼皮子動了動,到底沒醒,又睡過去了。
等鞭炮聲好容易停了,鄭蔚才熄燈睡下。胡珊蘭夜裏覺著熱,踢了被子,鄭蔚幾次醒了給她蓋回去,隻是清早起來看見她腳在外麵,一模冰涼,頓時自責不已,就將她雙腳捂在懷裏,一直等到焐熱了才又小心放回去。
天才亮鄭蔚就起了,輕著手腳梳洗,也沒吃早飯,就去鄭家送年禮去了。
分家出去的兒子,總也得回去過年的。不過鄭蔚選在這時候,鄭家人還都沒睡醒,是預備放下年禮就走的。
等回來看著胡珊蘭快醒了,才吩咐煮餃子。
辰時四刻,屋裏才有輕微聲響,鄭蔚就忙進去撩起帳子,看她惺忪睡眼就笑:
“醒了?”
胡珊蘭嘟囔了一句:
“渴。”
話音才落,溫水就已送到嘴邊了。胡珊蘭笑:
“你可要把我慣壞了。”
鄭蔚卻小心看她喝水,怕她嗆了,回話也顧不得,轉頭拿了紫薑青鹽和漱口水:
“年初一,餃子煮下了,咱們去給娘拜年,討個大紅包,陪娘一同吃餃子。”
扶她起來,伺候她穿衣裳,胡珊蘭隻是笑,青鹽擦了牙再漱口,又含了一片紫薑,鄭蔚又給她裹的厚厚實實的,盛京的冬天可比昴城要冷的多,等仔細看了沒有疏漏,才小心的牽著她的手出了門。
一路上半側著身子,給她擋了大半的風,等去了白姮的院子,白姮清早吃了粥,也是等著胡珊蘭一同吃餃子。不等胡珊蘭拜下來拜年,紅包就已經塞進手裏了,等吃過餃子就攆起人來:
“一大早廚房就忙著蒸點心熬梅子湯牛乳銀耳湯,我不礙著你們了,你們也別礙著我,該做什麽做什麽去。”
胡珊蘭正想年裏無聊,想叫白姮也一同去看戲,誰知白姮已興興頭頭叫人擺桌,抓了沛青和展婆子陳婆子,上桌推牌九去了。
不過半刻鍾,胡珊蘭看著那頭已經甩開的牌桌,不禁失笑。
“可真沒想到,我這麽快就失寵了。”
胡珊蘭打趣自己,鄭蔚笑起來,就交代阿瓜備車。
戲園子裏這會兒人不多,鄭蔚是早定下的雅座兒,主仆四個坐了,小旦唱起來,不是太有趣的戲文,但對於久不出門的胡珊蘭來說,卻是好聽的緊。
但她聽著聽著,幾次去看鄭蔚,鄭蔚湊過來:
“怎麽了?”
胡珊蘭踟躕再三還是問道:
“學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