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產房!”
鄭蔚將她一徑抱去院子裏特地安置好的產房,也一疊聲交代人安置下去,沒片刻,兩位接生姥姥和輔助生產的婆子就都到了。
昨兒夜裏鄭蔚才又在產房將預備的東西都一應清點過,這會兒人立刻到齊,下人也是早安排過的,一切有條不紊,鄭蔚在產房裏吩咐廚房立刻將一直備著的補湯奶餑餑送來,讓胡珊蘭多少吃些才有力氣。他一直等著胡珊蘭都吃了,肚子開始一陣陣發緊發疼,才一疊聲安慰著胡珊蘭退到了外麵。
還穿著一身中衣,就在屋外來回徘徊。
“爺,該上朝了。”
阿瓜拿著衣服追著,鄭蔚擺手:
“去告假,去告假,快去!”
阿瓜又一疊聲要馬車去告假,白姮這時候急匆匆過來,她這會兒才得了消息,鄭蔚一見白姮又冷靜下來,吩咐搬了椅子讓白姮坐了,又叫廚房送來早膳讓白姮吃。
胡珊蘭是頭胎,原本生的不會那麽快,但先破水本瞧著不是太好的兆頭,誰知沒一個多時辰,屋裏胡珊蘭才喊了幾聲,嬰兒脆亮的哭聲就傳出來了。
“哎呦!哎呦!”
白姮愣了一下就歡喜起來,忙不迭往產房裏進,鄭蔚也往裏衝,卻被幾個婆子笑著攔住:
“哎呦我的爺,可是不好進去的,產房汙穢,這會兒還沒收拾幹淨呢。”
鄭蔚隻笑著往裏進,婆子也不敢死攔,鄭蔚就進去了。
白姮正抱著孩子看著胡珊蘭,眼眶通紅麵上含笑,鄭蔚卻是直接撲到床邊,也不看孩子:
“怎麽樣?你怎麽樣?”
胡珊蘭就笑了:
“還好。”
他趴在床頭噓寒問暖,叫人送補湯點心,白姮在後頭不禁失笑:
“你也瞧瞧你孩子。”
“有嶽母抱著,比什麽都強。”
鄭蔚頭都沒回,幹巾子給胡珊蘭上下擦汗,比誰都忙碌,一直等給胡珊蘭收拾妥當,換了幹淨衣裳,才拿毯子把人包裹嚴實,抱著回房去了。
果然是從頭到尾沒看孩子一眼,白姮都忍不住笑了。還從沒見過這樣的爹。
胡珊蘭睡了半日,鄭蔚就守了半日,郎中說過產後夫人嚴防血崩,他就一直守著,等到胡珊蘭醒了才鬆口氣。胡珊蘭問:
“孩子呢?”
“嶽母抱著呢。”
他遞熱水,胡珊蘭問:
“男孩兒女孩兒?”
鄭蔚就愣住了。
第七十三章 (正文完結)
外稍間傳來白姮低低的笑聲, 孩子聽見響動也哭起來,白姮這才進來:
“快喂喂你兒子吧,一直等著你醒呢。”
鄭蔚有些微失望, 但很快又高興起來。胡珊蘭失笑道:
“怎麽?”
“兒子好, 能護著妹妹。”
胡珊蘭嗤就笑了:
“誰要給你生女兒?”
鄭蔚就笑了。
鄭蔚是早請教過郎中, 也請了兩位擅伺候產後婦人的嬤嬤, 這會兒齊齊上陣,做好湯湯水水送進來,胡珊蘭喂過奶吃飯, 鄭蔚等她吃過,才風卷殘雲的把剩下的都吃了。
出月子的時候,別說胡珊蘭了,連鄭蔚都白胖了一圈, 引得沈瀟和胡瑜蘭笑個不已。
白姮總說著孩子是福星,後來也驗證著,仿佛真是福星。他會走路的時候, 正五品郎中告老,鄭蔚自然而然就升了五品吏部郎中。
等他會奶聲奶氣背三字經的時候, 胡珊蘭又生下了妹妹。
以胡珊蘭夫妻的長相,兩個孩子都相貌出眾。妹妹兩歲時,鄭家忽然派人登門, 孟夫人竟過世了。作為嫡母,哪怕鄭蔚已經分家在外, 也該回去奔喪。
老鄭大人前年放了外任, 沒帶走孟夫人, 隻帶走了謝姨娘和兩個貌美通房, 在任上做的倒也不錯, 畢竟在戶部那麽多年也沒出過什麽過錯,隻是後來因著孟夫人和鄭昶母子,才仿佛走了黴運般事事不順,在公事上也犯起混來。隻是年歲到底不輕了,孟夫人過世還沒兩個月,任上官員竟有人遞了折子到禦前,告老鄭大人流連青樓,甚至還包養了一個妓子養做外室。
偏巧這事就發生在孟夫人大喪的時候,雖說做夫君的不必為妻子守喪,可發妻過世沒有回來治理喪事,竟還鬧出了這種事,總叫人覺著無情無義。
皇上心裏不喜,老鄭大人這官途也就越發不順,尤其年歲也不輕了。妹妹四歲上,鄭蔚又添了次子的時候,老鄭大人就被告老了。
這麽多年,鄭瑾的官倒是做的穩,一個位置坐多年,不管怎麽運作始終沒能離開。後來也就明白了,有沈瀟和鄭蔚在,他隻怕官場難以如願。
大皇子及冠之年,皇上封了太子,這仿佛是百官早有預料的事,一時之間朝上朝下竟都是喜氣洋洋的。
順熙二十一年,鄭蔚的官職升到了三品吏部左侍郎,瞧著架勢,仿佛是等著吏部尚書告老,他就能順當的升上去了。
這麽多年裏與叫人羨慕的,鄭蔚做官嚴謹平順的傳聞還伴隨著他懼內的傳聞,隻因那年上元佳節宮宴,結束的時候忽然下起大雨,雖馬車都停在宮門外,也有隨從撐傘,可鄭侍郎就是怕夫人濕了鞋襪,眾目睽睽之下是把人一路背上馬車的。
何況這麽多年,別說納妾了,連個通房侍女都沒有,聽說早年馮皇後家的弟媳意欲將過繼的小姑子說給鄭蔚做平妻,還鬧的陣仗不小,鄭蔚惱了,之後接連打壓馮家,把個馮家都從盛京趕出去了。
皇後是真的病了,在馮家被趕出盛京後,就孤獨的病在鳳儀宮。皇貴妃掌管的後宮從未苛待過她,她仍舊保有皇後的尊崇,隻除了不能走出鳳儀宮。
被貶為庶人的皇次子在皇陵糾結人馬意欲返回盛京的這一年,皇後病故。
順熙三十年,鄭蔚升任吏部尚書。
這一年裏,胡珊蘭也開始給長子物色姑娘了。
胡珊蘭共誕育了三子一女,鄭蔚對三個兒子教導的極其嚴格,對女兒卻疼寵萬分,兒子們犯了錯罰跪,也隻有女兒求情才管用。
長子少年才俊,倒是頗承襲了鄭蔚讀書行事的風範,十六歲下場就高中,照舊的探花郎,一時之間,鄭家便有了父子兩探花的美談,鄭蔚等著兒子在翰林院穩固之後,就上了辭官的折子。
沈瀟詫異,這才四十出頭,就要致仕了?
鄭蔚隻笑笑:
“年少時總覺著官場很大,宦海浮沉,攀上頂端才是我想要的。可後來才發現,不過爾爾,遠不及她想過消閑的日子來的重要。”
沈瀟挑眉:
“哦,那你們預備去哪?”
“天南海北,先走走,等她看夠了風景,我們就去嵐山莊落腳。”
她始終喜歡南邊的氣候,而在他眼裏,不管多少年過去,不管他們有了幾個孩子,她始終還如初見那時一樣,水潤嬌媚的姑娘,自然是要嬌養著的。
——正文完結
作者有話說:
感謝小夥伴們陪伴到現在,真是十分十分十分的感謝!
下本準備開《世子火葬場紀實》,不過整理大綱寫預存,大概在十二月前後開。
這本正文已經完結了,然後應該是會有番外的。沈瀟和胡瑜蘭,還有沈潤。但是篇幅都不會長,大概會在下周更新。
最後還是要感謝,感謝感謝,是你們的陪伴才讓我有了動力。
筆芯~~
鄭蔚將她一徑抱去院子裏特地安置好的產房,也一疊聲交代人安置下去,沒片刻,兩位接生姥姥和輔助生產的婆子就都到了。
昨兒夜裏鄭蔚才又在產房將預備的東西都一應清點過,這會兒人立刻到齊,下人也是早安排過的,一切有條不紊,鄭蔚在產房裏吩咐廚房立刻將一直備著的補湯奶餑餑送來,讓胡珊蘭多少吃些才有力氣。他一直等著胡珊蘭都吃了,肚子開始一陣陣發緊發疼,才一疊聲安慰著胡珊蘭退到了外麵。
還穿著一身中衣,就在屋外來回徘徊。
“爺,該上朝了。”
阿瓜拿著衣服追著,鄭蔚擺手:
“去告假,去告假,快去!”
阿瓜又一疊聲要馬車去告假,白姮這時候急匆匆過來,她這會兒才得了消息,鄭蔚一見白姮又冷靜下來,吩咐搬了椅子讓白姮坐了,又叫廚房送來早膳讓白姮吃。
胡珊蘭是頭胎,原本生的不會那麽快,但先破水本瞧著不是太好的兆頭,誰知沒一個多時辰,屋裏胡珊蘭才喊了幾聲,嬰兒脆亮的哭聲就傳出來了。
“哎呦!哎呦!”
白姮愣了一下就歡喜起來,忙不迭往產房裏進,鄭蔚也往裏衝,卻被幾個婆子笑著攔住:
“哎呦我的爺,可是不好進去的,產房汙穢,這會兒還沒收拾幹淨呢。”
鄭蔚隻笑著往裏進,婆子也不敢死攔,鄭蔚就進去了。
白姮正抱著孩子看著胡珊蘭,眼眶通紅麵上含笑,鄭蔚卻是直接撲到床邊,也不看孩子:
“怎麽樣?你怎麽樣?”
胡珊蘭就笑了:
“還好。”
他趴在床頭噓寒問暖,叫人送補湯點心,白姮在後頭不禁失笑:
“你也瞧瞧你孩子。”
“有嶽母抱著,比什麽都強。”
鄭蔚頭都沒回,幹巾子給胡珊蘭上下擦汗,比誰都忙碌,一直等給胡珊蘭收拾妥當,換了幹淨衣裳,才拿毯子把人包裹嚴實,抱著回房去了。
果然是從頭到尾沒看孩子一眼,白姮都忍不住笑了。還從沒見過這樣的爹。
胡珊蘭睡了半日,鄭蔚就守了半日,郎中說過產後夫人嚴防血崩,他就一直守著,等到胡珊蘭醒了才鬆口氣。胡珊蘭問:
“孩子呢?”
“嶽母抱著呢。”
他遞熱水,胡珊蘭問:
“男孩兒女孩兒?”
鄭蔚就愣住了。
第七十三章 (正文完結)
外稍間傳來白姮低低的笑聲, 孩子聽見響動也哭起來,白姮這才進來:
“快喂喂你兒子吧,一直等著你醒呢。”
鄭蔚有些微失望, 但很快又高興起來。胡珊蘭失笑道:
“怎麽?”
“兒子好, 能護著妹妹。”
胡珊蘭嗤就笑了:
“誰要給你生女兒?”
鄭蔚就笑了。
鄭蔚是早請教過郎中, 也請了兩位擅伺候產後婦人的嬤嬤, 這會兒齊齊上陣,做好湯湯水水送進來,胡珊蘭喂過奶吃飯, 鄭蔚等她吃過,才風卷殘雲的把剩下的都吃了。
出月子的時候,別說胡珊蘭了,連鄭蔚都白胖了一圈, 引得沈瀟和胡瑜蘭笑個不已。
白姮總說著孩子是福星,後來也驗證著,仿佛真是福星。他會走路的時候, 正五品郎中告老,鄭蔚自然而然就升了五品吏部郎中。
等他會奶聲奶氣背三字經的時候, 胡珊蘭又生下了妹妹。
以胡珊蘭夫妻的長相,兩個孩子都相貌出眾。妹妹兩歲時,鄭家忽然派人登門, 孟夫人竟過世了。作為嫡母,哪怕鄭蔚已經分家在外, 也該回去奔喪。
老鄭大人前年放了外任, 沒帶走孟夫人, 隻帶走了謝姨娘和兩個貌美通房, 在任上做的倒也不錯, 畢竟在戶部那麽多年也沒出過什麽過錯,隻是後來因著孟夫人和鄭昶母子,才仿佛走了黴運般事事不順,在公事上也犯起混來。隻是年歲到底不輕了,孟夫人過世還沒兩個月,任上官員竟有人遞了折子到禦前,告老鄭大人流連青樓,甚至還包養了一個妓子養做外室。
偏巧這事就發生在孟夫人大喪的時候,雖說做夫君的不必為妻子守喪,可發妻過世沒有回來治理喪事,竟還鬧出了這種事,總叫人覺著無情無義。
皇上心裏不喜,老鄭大人這官途也就越發不順,尤其年歲也不輕了。妹妹四歲上,鄭蔚又添了次子的時候,老鄭大人就被告老了。
這麽多年,鄭瑾的官倒是做的穩,一個位置坐多年,不管怎麽運作始終沒能離開。後來也就明白了,有沈瀟和鄭蔚在,他隻怕官場難以如願。
大皇子及冠之年,皇上封了太子,這仿佛是百官早有預料的事,一時之間朝上朝下竟都是喜氣洋洋的。
順熙二十一年,鄭蔚的官職升到了三品吏部左侍郎,瞧著架勢,仿佛是等著吏部尚書告老,他就能順當的升上去了。
這麽多年裏與叫人羨慕的,鄭蔚做官嚴謹平順的傳聞還伴隨著他懼內的傳聞,隻因那年上元佳節宮宴,結束的時候忽然下起大雨,雖馬車都停在宮門外,也有隨從撐傘,可鄭侍郎就是怕夫人濕了鞋襪,眾目睽睽之下是把人一路背上馬車的。
何況這麽多年,別說納妾了,連個通房侍女都沒有,聽說早年馮皇後家的弟媳意欲將過繼的小姑子說給鄭蔚做平妻,還鬧的陣仗不小,鄭蔚惱了,之後接連打壓馮家,把個馮家都從盛京趕出去了。
皇後是真的病了,在馮家被趕出盛京後,就孤獨的病在鳳儀宮。皇貴妃掌管的後宮從未苛待過她,她仍舊保有皇後的尊崇,隻除了不能走出鳳儀宮。
被貶為庶人的皇次子在皇陵糾結人馬意欲返回盛京的這一年,皇後病故。
順熙三十年,鄭蔚升任吏部尚書。
這一年裏,胡珊蘭也開始給長子物色姑娘了。
胡珊蘭共誕育了三子一女,鄭蔚對三個兒子教導的極其嚴格,對女兒卻疼寵萬分,兒子們犯了錯罰跪,也隻有女兒求情才管用。
長子少年才俊,倒是頗承襲了鄭蔚讀書行事的風範,十六歲下場就高中,照舊的探花郎,一時之間,鄭家便有了父子兩探花的美談,鄭蔚等著兒子在翰林院穩固之後,就上了辭官的折子。
沈瀟詫異,這才四十出頭,就要致仕了?
鄭蔚隻笑笑:
“年少時總覺著官場很大,宦海浮沉,攀上頂端才是我想要的。可後來才發現,不過爾爾,遠不及她想過消閑的日子來的重要。”
沈瀟挑眉:
“哦,那你們預備去哪?”
“天南海北,先走走,等她看夠了風景,我們就去嵐山莊落腳。”
她始終喜歡南邊的氣候,而在他眼裏,不管多少年過去,不管他們有了幾個孩子,她始終還如初見那時一樣,水潤嬌媚的姑娘,自然是要嬌養著的。
——正文完結
作者有話說:
感謝小夥伴們陪伴到現在,真是十分十分十分的感謝!
下本準備開《世子火葬場紀實》,不過整理大綱寫預存,大概在十二月前後開。
這本正文已經完結了,然後應該是會有番外的。沈瀟和胡瑜蘭,還有沈潤。但是篇幅都不會長,大概會在下周更新。
最後還是要感謝,感謝感謝,是你們的陪伴才讓我有了動力。
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