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缺少好馬,疆外馬匹健壯卻不能產茶,所以茶是邊疆換馬的硬通貨,朝廷要貯存大量官茶作易馬之用……”


    顧錦棠娓娓道來,窗外樹影搖動,小小的影子落到他眉眼處。


    周奚舟盯著那處肆意撫弄他眼睫的影子,竟很想用手指代替輕撫上去。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03 22:52:16-2022-07-06 21:04:3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洛歆瑤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2章


    官茶貯邊易馬, 貢茶上供皇宮。


    民間的茶葉貿易,也就是顧錦棠代官府將散茶賣給茶商這種,則是第三種, 商茶。


    早在去年春初,顧錦棠便采集少量茶葉細心製成一小罐貢茶,遣人並一封公文交給宣撫司的上峰, 長篇大論通過發展經濟穩定苗疆局勢的好處。


    最終朝廷批示下來, 準許石臨官府與民間貿易茶葉。


    “我怎麽不知道你送信出去?”周奚舟瞪大眼睛。


    顧錦棠重新執筆寫賬本,頭也不抬:“看宣撫司一行人那時還沒離開水江府,我差遣柳叔送過去了。你?你當時忙著追野□□。”


    提起這事周奚舟想起來, 去年在山裏撿到幾個野雞蛋,誰知被回來的雌野雞撞見, 愣是凶悍地追了他一路, 還被顧錦棠瞧見!


    後來他深感丟臉,第二天報複性地把所有野雞全趕到另一座山頭。


    此時舊事重提, 周奚舟有點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笑話自己。


    顧錦棠認真地書寫記錄, 表情正經。


    周奚舟狐疑地觀察一會兒,沒發現破綻。


    難不成真是不經意提起?


    ……


    顧錦棠和幾個茶商完成交易, 茶葉定價不低, 一家真不一定獨吞得下。


    等到茶商將茶葉運至各地完成售賣, 他坐在石臨府就能收錢。


    眼下,行商們陸陸續續離開。走時, 馬背上背著滿滿的貨物, 光是運茶的隊伍就遠得看不到頭。


    此外還有曬幹的藥材、當地的山貨野菜,以及商人吃了念念不忘於是從農家手裏買來的當地醃肉醬菜, 駝走一批又一批。


    朱管事, 不, 現在應該喊作朱掌櫃,來向顧錦棠辭別。


    “多謝郎君,這次和苗疆幾府縣交易一大批藥材,多虧有您。”朱掌櫃滿臉笑意。


    他幫著顧錦棠聯係各路茶商,大大露臉,又因和顧錦棠的交情取得苗人信任,以後在苗疆販運藥材將十分便利,很快被東家提拔上來。


    朱掌櫃時常向人感歎自己當初看人的眼光,賊好!


    古代山高水遠,行商路上危險很多,顧錦棠囑咐珍重,臨行前送給他幾包東西。


    “這是新做的一款茶,取用山上白桃的桃肉和花瓣,調和烏龍的味道,叫做「白桃烏龍茶」。”顧錦棠指著一包,“口感應該較討女子喜歡,妙的是調製成小包包裝,一次泡一包口味不會出錯。做的分量不多,送給朱掌櫃夫人。”


    朱掌櫃喜笑顏開,為的不僅是新茶,還有這份與眾不同的重視!


    顧錦棠拿出另一包:“苗疆山林多瘴氣,這是請教苗寨裏老人配出的入山草藥包,隨身佩戴防蚊蟲和疫病侵擾。放心,效果可以保持一年。”


    朱掌櫃感動收下:“郎君真是心細如發。”


    “這是茶香枕頭,安睡助眠。”


    “多謝多謝!”


    “這是……”


    顧錦棠把每個新產品都介紹一遍,最後出發時,主張管忍不住揮袖灑淚,被感動得一塌糊塗,恨不得把他當作兄弟。


    “我朱某人有幸結實郎君,此生足矣!”


    顧錦棠有點羞澀地笑笑:“也沒有啦……”


    他不好意思說,怕他們半路歇菜是一方麵,另外則是投放親身試用廣告,沒看上麵都是出門旅行必備之佳品……而且好些離開的商人都收到他這份關懷。


    顧錦棠默念,都是為了助農扶貧,貧道沒有故意欺騙感情,福生無量天尊……


    ……


    石臨茶葉的名氣傳遍大江南北,顧錦棠的名字也隨著「春江花月夜」「苔痕上階綠」兩款茶而為文人所熟知。


    不慕名利的道家居士在苗域深山之中采茶耕讀,多麽有靖節先生遺風!


    難怪這茶如此不俗,嗯!


    不說風雅人士,從市井到高門府第中,石臨的茶葉瞬間風靡京師上下,人們發現這茶喝得竟對沉緩的身體有奇效。


    聽說皇宮裏的聖上都喜愛喝它。


    那些趕到石臨瓜分第一批茶葉的商人,轉手賣出賺得盆滿缽滿,滿麵春風回石臨找到顧錦棠,迫不及待早早簽訂第二次合作。


    辛苦一年的村民終於拿到報酬,從衙署拎著沉重的錢袋子離開,直到回家都還沒回過神來。


    “快打開看看。”妻子催促著,“這麽多!這、這得多少銀子……”


    這天晚上,他們一遍遍地數,把銀子當成寶貝般摸了又摸,充滿憧憬地計劃錢該怎麽花用。


    明年再多做點茶,就能起一間新的青磚大瓦房!阿妹的銀飾也有著落,不用光看人家的眼饞,郎君說寨裏要辦學堂,有錢就能給娃兒教束脩了吧……


    石臨府的百姓生活一天天變好,孩子們再也不用眼巴巴等每月十五的貨郎來,流著口水饞擔子裏的糖。


    顧錦棠把錢投入到修建水利,從黟江的支流豐安河引水至石臨府,從此不愁用水。


    初時百姓們還曾議論勞民傷財,說是沒有幾年也鑿不開那山,沒想到顧錦棠用炸藥精準爆破的方式,幾天就解決了困擾他們許多年的問題。


    挖溝開渠還是要依靠人力,不過比起預計的大工程,在百姓眼裏已經不值一提。


    石臨府的苗人士氣高漲,賣力幹活,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說著那個名字。


    ……


    顧錦棠還不知道自己在苗寨裏人氣有多高,正帶領村民擴大茶園規模。


    如今石臨不單產茶,藥材、飲食,都為外人所熟知。


    比如此處產的一道風味熏雞,據說從雞子時在茶園孵育,從雞雛長到肉質鮮嫩的草雞,期間在茶樹下覓食,啄食茶籽,肉質帶著一股清雅茶香,半分不腥。


    此雞肉瘦而不柴,待長到三斤六兩重,拔毛洗淨,再掛到爐子裏用茶樹枝、茶籽、茶葉暗火熏製,取出來那叫一個香,吃起來滋味一絕,滿口生香,因此又被人稱作「茶香雞」。


    吃過石臨茶香雞,別處仿做的茶香雞都不是那個味道,人們都說這是石臨茶葉好的緣故。


    一來二去,石臨多出道特產。誰要是從石臨買了熏雞回去走親訪友,那是備有麵子。


    日漸繁盛的貿易中,石臨府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官商蔣家。


    他此行來是為了茶馬互市的茶葉經辦一事,據他說,石臨茶葉的名氣都傳到了關外,用同樣數量的茶葉與烏斯藏交易,卻能換來更多的馬。


    一時之間,這種茶在邊疆地區十分受歡迎。


    繼民間推崇之後,石臨茶葉又成官茶。


    蔣官商提出去茶園看看,顧錦棠在前帶路,最初的茶園如今設施已相當完善,他們拾級登上茶山高處。


    “雞水壺?咦,壺裏有水卻不會漏出來。”蔣官商看什麽都覺得新奇,顧錦棠一路解說。


    顧錦棠:“是給雞自動喂水的器具,雞喝一點壺裏的水出一點,-旁邊的雞食器也是一樣。”


    “這東西倒是有趣。”蔣官商不由佩服這法子的智慧。


    兩人走在茶樹夾道上,放眼望去平坦的碧色介是修剪整齊的茶園,蔣官商忽然看向不遠處:“這兒怎麽有狗?不怕它咬雞麽。”


    顧錦棠:“不會,這是我們茶園養的牧雞犬,避免雞被山中野獸叼走。”


    隨著規模擴大,村裏孩子不夠用了,顧錦棠請求周奚舟訓練出一批會放雞的犬隻出來——狐君一度認為這是對他的侮辱,非常憤慨來著。


    蔣官商:“……”


    他有些淩亂,牧雞……的犬?好吧,看來顧郎君還十分擅長馴獸。


    “那也是牧雞犬?看著模樣有些不同,像……”狐狸。


    他話還沒說完,顧錦棠猛咳幾聲,趕緊否認:“這是我的寵……愛寵。”


    他訕訕一笑:“不是牧雞犬。”趁著仙君沒來得及發作,顧錦棠連忙把它抱進懷裏,裝□□憐的模樣拍拍它蹭的髒東西。


    小犬般的狐狸凶凶地瞪著旁邊的蔣官商,又為耳邊那句「愛寵」而感到竊喜羞澀,最終化為得意的一瞥。


    蔣官商:“……”


    這狗怎麽跟人似的。


    最終兩個人的行程,被一隻「狗」插足進來,一路上那雪白似狐狸的犬花樣百出,拚命吸引顧郎君的注意,叫他沒處說話。


    好不容易尋個空隙,他道:“來時大人曾告誡我,說苗疆山林多土匪,且熟悉地形難以剿滅,要是碰上保住性命要緊。我看石臨行商頗多,仿佛沒聽說土匪傷人?”


    顧錦棠注意都在狐狸毛絨絨的良好手感上,頭也不抬:“哦,以前是有土匪。”


    蔣官商:“那現在?”


    顧錦棠:“現在他們都在給我種地。”


    蔣官商鬱悶的回了旅舍。


    ……


    後來,不知蔣官商如何跟人述說,石臨的牧雞犬、雞食器和雞水壺的奇聞在外頭廣為流傳。


    人們想象不到,自動給雞喂食喂水的東西長什麽樣?而天底下竟然還有不咬雞反牧雞的犬?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後來竟還有人專門前來石臨,隻為學習牧雞和養雞的技術,顧錦棠自然不吝惜傳授出去。


    更為傳奇的,則是顧小郎君養了一隻雪白似狐的犬,並稱它為「愛寵」。


    那犬異常聰明,隻是除了顧小郎君,對誰都愛答不理,甚至不屑一顧。


    有人說這才算滿足養小寵的人的想象啊,不知何時起,京師風行起養小型寵物犬,尤其是毛發長而蓬鬆、皮毛雪色的,被受養寵人喜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長他直播種田爆紅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啾的月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啾的月光並收藏道長他直播種田爆紅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