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舔到最後一無所有,不如改嫁皇叔啊! 作者:清九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太師正在飲茶,乍然聽見這消息,茶杯從手中脫落,炸裂成四散的瓷片。
小廝嚇得身形晃動了一下,“老爺,我們要不要去接大小姐回來?”
大小姐從前是老爺最疼愛的孫女,現在她死得莫名,老爺定然傷心極了,小廝也不敢催促,隻是小聲提醒了一句。
“驛站的人說小姐死得很安詳。”
吳太師慢慢回神,臉上溢出了喜色。
但他在官場多年早就習慣了喜怒不行於色,那一絲喜色再抬眸的瞬間掩飾得無形無蹤,讓小廝以為隻是自己眼花。
“快快,跟我去把大小姐接回來。”
他讓小廝去通知各房,吳詩雅殉節而死,不辱沒太師府門楣,要聲勢浩大地將人接回來。
孫氏哭了一晚。
原本還在想,若是老爺放棄接女兒回來,她當真去了西厥,又沒有個正常的夫君,這日子該怎麽過。
倏然就聽說女兒死了,她愣愣抬頭,淚痕在光下折身出淡淡光暈,將斑駁的一張臉割裂成不同的表情。
她衝出去,看見了太師府幾乎舉全家之力接人的架勢,那口抬起來的棺材,甚至是吳太師提前為自己準備的名貴木料。
任誰看了都會感歎一句吳太師當真是個慈愛的祖父。
“哈哈哈——”孫氏指著棺材笑了起來,“你們這些任還真是虛偽,我女兒活著的時候,個個怪她有辱門楣,現在她死了,倒是迫不及待地去接人了?”
吳太師眉目沉了下來,看向大兒子。
“老大,你媳婦瘋了。”
吳大人蹙眉,給下人使了個眼色,“夫人痛失愛女,難免傷心之下傷了腦袋,還不把人接回去?”
孫氏是當家主母,卻被一群丫鬟小廝半拖半拉地扯了下去,狀似瘋婦。
“太師大人,你們吳家又出烈女了,你這麽浩浩蕩蕩地去接能傳多久?你該去進宮請封啊,用我女兒的血為你們吳家鋪路。”
吳太師已經帶著人出門了,孫氏的話卻提醒了他,他剛剛太急了,差點做了錯事。
若是自己直接帶人去接,的確可以讓周圍的百姓看見他們吳家的家教,但未免落了不敬天子的名聲。
既然吳詩雅現在的名頭是和親公主,想要接人還是得進宮一趟。
失去孫女的祖父在悲痛之下還能不忘皇恩,這般忠君,陛下也該動容。
“你們準備好東西,我先進宮一趟。”吳太師當即就改了安排。
他以為此番他們吳家的門楣算是保住了,卻不知道就是他決定進宮的這個行為,讓吳家落入了險地。
雲歲晚坐在吳家對麵的茶樓包間,楚修遠坐在她對麵。
“這邊喝茶邊看熱鬧的確有趣,難怪從前我總在茶樓二樓見到殿下。”
楚修遠看著她翹腳的模樣,搖了搖頭,睫毛下垂在眼瞼下映下半圈光影,好看極了。
雲歲晚喉嚨發緊,湊近楚修遠,“我和殿下打個賭吧。”
“賭什麽?”
“就賭吳太師這個老頭不敢直接去驛站接人,他會先穿戴整齊去請示皇帝,等皇帝十分動容,給他們家撫恤後,他再去。”
雲歲晚手肘支著桌角,朝楚修遠眨了眨眼。
楚修遠沒理會她,“彩頭是什麽?”
“你輸了我親你一下,我輸了你親我一下。”
楚修遠偏過頭,斂眸掩下笑意,“很不巧,我和王妃想賭同一個點數,這賭局成不了了。”
“是嗎?”
雲歲晚有些挫敗,眼睛又很快亮了起來,又往楚修遠的方向湊了湊。
“怎麽會成不了呢?我們賭同一個點數,算你贏我贏都行,大不了我讓讓你,讓你贏好不好。”
扶風站在門口聽著,頭垂得老低,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自從王爺和王妃和好之後,他家王妃愈發沒了顧忌。
從前在閨閣中王妃的確肆無忌憚,但婚後好像改了不少了,現在怎麽像是解了封印一般,王爺天天跟個被調戲的良家婦女似的。
扶風不知道,因著大婚夜發現雲老將軍和宸妃的事情,讓她和楚修遠始終隔了一層。
現在事情清楚了,自然不用顧忌。
況且她是做生意的,美人在前,不占便宜就是虧。
雲歲晚正在和楚修遠討價還價,吳太師的馬車就從府門口離開了,她看得清楚,從太師府出來的,隻他一個。
“看來,我們賭贏了。”
“讓我來猜猜一會會發生什麽。”
她垂頭踢了踢腳。
“陛下一定十分動容,搞不好還會給吳詩雅頒個貞節牌坊,封個貞潔烈女,可憐長平公主活著的時候被吳家拋棄,死了倒是要為祖上添光。”
“隻是,吳太師一定想不到,吳詩雅死前就想到自己祖父的作為了,她活不下去,可也不想為吳家那塊醃臢門楣添榮光。”
“等他從皇宮裏出來....嘩啦——”
雲歲晚揚起頭,合著的雙手突然散開。
“外麵紛紛揚揚都是吳大小姐的遺言,他抬著貞潔牌坊被人指指點點,不止是吳家完了,連陛下都要跟著落一個識人不明的名聲。”
她說這話的時候,眼睛亮晶晶地,像是盛了萬千星辰。
吧唧——
楚修遠在偏頭在她頰邊親了一下,蜻蜓點水,一觸既離。
雲歲晚笑臉僵在臉上,眼珠一點點移向了楚修遠。
紫袍公子卻已經掂著一錠銀錢起身,隻是和她擦身而過的瞬間低聲說了句,“王妃說過,算我贏的。”
雲歲晚倏然反應了過來,垂頭笑出了聲。
嗖——
茶館包間的隔扇窗開合,一錠銀錢落在了說書人的桌上。
說書人眸光一亮,悄悄將那銀錢沒入袖中,一拍驚堂木,轉瞬換了口風。
“今日我們要說的是個高門繡戶千金小姐的慘事.....那小姐少時也是萬千寵愛於一身,可惜一朝風雲變......”
“她為國為家挺身而出,願意以一身之力取兩國安泰,沒成想,和親前那王子卻沒了。”
“原本她是能回家的,但家族卻不允了,非要榨幹她最後的價值,逼她以死明誌,全了家族盛名。”
一時間,上京城中許多茶館都說起了這樁逸聞。
小廝嚇得身形晃動了一下,“老爺,我們要不要去接大小姐回來?”
大小姐從前是老爺最疼愛的孫女,現在她死得莫名,老爺定然傷心極了,小廝也不敢催促,隻是小聲提醒了一句。
“驛站的人說小姐死得很安詳。”
吳太師慢慢回神,臉上溢出了喜色。
但他在官場多年早就習慣了喜怒不行於色,那一絲喜色再抬眸的瞬間掩飾得無形無蹤,讓小廝以為隻是自己眼花。
“快快,跟我去把大小姐接回來。”
他讓小廝去通知各房,吳詩雅殉節而死,不辱沒太師府門楣,要聲勢浩大地將人接回來。
孫氏哭了一晚。
原本還在想,若是老爺放棄接女兒回來,她當真去了西厥,又沒有個正常的夫君,這日子該怎麽過。
倏然就聽說女兒死了,她愣愣抬頭,淚痕在光下折身出淡淡光暈,將斑駁的一張臉割裂成不同的表情。
她衝出去,看見了太師府幾乎舉全家之力接人的架勢,那口抬起來的棺材,甚至是吳太師提前為自己準備的名貴木料。
任誰看了都會感歎一句吳太師當真是個慈愛的祖父。
“哈哈哈——”孫氏指著棺材笑了起來,“你們這些任還真是虛偽,我女兒活著的時候,個個怪她有辱門楣,現在她死了,倒是迫不及待地去接人了?”
吳太師眉目沉了下來,看向大兒子。
“老大,你媳婦瘋了。”
吳大人蹙眉,給下人使了個眼色,“夫人痛失愛女,難免傷心之下傷了腦袋,還不把人接回去?”
孫氏是當家主母,卻被一群丫鬟小廝半拖半拉地扯了下去,狀似瘋婦。
“太師大人,你們吳家又出烈女了,你這麽浩浩蕩蕩地去接能傳多久?你該去進宮請封啊,用我女兒的血為你們吳家鋪路。”
吳太師已經帶著人出門了,孫氏的話卻提醒了他,他剛剛太急了,差點做了錯事。
若是自己直接帶人去接,的確可以讓周圍的百姓看見他們吳家的家教,但未免落了不敬天子的名聲。
既然吳詩雅現在的名頭是和親公主,想要接人還是得進宮一趟。
失去孫女的祖父在悲痛之下還能不忘皇恩,這般忠君,陛下也該動容。
“你們準備好東西,我先進宮一趟。”吳太師當即就改了安排。
他以為此番他們吳家的門楣算是保住了,卻不知道就是他決定進宮的這個行為,讓吳家落入了險地。
雲歲晚坐在吳家對麵的茶樓包間,楚修遠坐在她對麵。
“這邊喝茶邊看熱鬧的確有趣,難怪從前我總在茶樓二樓見到殿下。”
楚修遠看著她翹腳的模樣,搖了搖頭,睫毛下垂在眼瞼下映下半圈光影,好看極了。
雲歲晚喉嚨發緊,湊近楚修遠,“我和殿下打個賭吧。”
“賭什麽?”
“就賭吳太師這個老頭不敢直接去驛站接人,他會先穿戴整齊去請示皇帝,等皇帝十分動容,給他們家撫恤後,他再去。”
雲歲晚手肘支著桌角,朝楚修遠眨了眨眼。
楚修遠沒理會她,“彩頭是什麽?”
“你輸了我親你一下,我輸了你親我一下。”
楚修遠偏過頭,斂眸掩下笑意,“很不巧,我和王妃想賭同一個點數,這賭局成不了了。”
“是嗎?”
雲歲晚有些挫敗,眼睛又很快亮了起來,又往楚修遠的方向湊了湊。
“怎麽會成不了呢?我們賭同一個點數,算你贏我贏都行,大不了我讓讓你,讓你贏好不好。”
扶風站在門口聽著,頭垂得老低,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自從王爺和王妃和好之後,他家王妃愈發沒了顧忌。
從前在閨閣中王妃的確肆無忌憚,但婚後好像改了不少了,現在怎麽像是解了封印一般,王爺天天跟個被調戲的良家婦女似的。
扶風不知道,因著大婚夜發現雲老將軍和宸妃的事情,讓她和楚修遠始終隔了一層。
現在事情清楚了,自然不用顧忌。
況且她是做生意的,美人在前,不占便宜就是虧。
雲歲晚正在和楚修遠討價還價,吳太師的馬車就從府門口離開了,她看得清楚,從太師府出來的,隻他一個。
“看來,我們賭贏了。”
“讓我來猜猜一會會發生什麽。”
她垂頭踢了踢腳。
“陛下一定十分動容,搞不好還會給吳詩雅頒個貞節牌坊,封個貞潔烈女,可憐長平公主活著的時候被吳家拋棄,死了倒是要為祖上添光。”
“隻是,吳太師一定想不到,吳詩雅死前就想到自己祖父的作為了,她活不下去,可也不想為吳家那塊醃臢門楣添榮光。”
“等他從皇宮裏出來....嘩啦——”
雲歲晚揚起頭,合著的雙手突然散開。
“外麵紛紛揚揚都是吳大小姐的遺言,他抬著貞潔牌坊被人指指點點,不止是吳家完了,連陛下都要跟著落一個識人不明的名聲。”
她說這話的時候,眼睛亮晶晶地,像是盛了萬千星辰。
吧唧——
楚修遠在偏頭在她頰邊親了一下,蜻蜓點水,一觸既離。
雲歲晚笑臉僵在臉上,眼珠一點點移向了楚修遠。
紫袍公子卻已經掂著一錠銀錢起身,隻是和她擦身而過的瞬間低聲說了句,“王妃說過,算我贏的。”
雲歲晚倏然反應了過來,垂頭笑出了聲。
嗖——
茶館包間的隔扇窗開合,一錠銀錢落在了說書人的桌上。
說書人眸光一亮,悄悄將那銀錢沒入袖中,一拍驚堂木,轉瞬換了口風。
“今日我們要說的是個高門繡戶千金小姐的慘事.....那小姐少時也是萬千寵愛於一身,可惜一朝風雲變......”
“她為國為家挺身而出,願意以一身之力取兩國安泰,沒成想,和親前那王子卻沒了。”
“原本她是能回家的,但家族卻不允了,非要榨幹她最後的價值,逼她以死明誌,全了家族盛名。”
一時間,上京城中許多茶館都說起了這樁逸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