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
六零省城家庭嬌寵獨生女[年代] 作者:枝問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她想著,要是爸媽有事要出去出差一個月,怕她擔心,到了臨走那天才告訴她,她肯定是不願意的,所以這會兒推己及人,她覺得還是早點告訴爸媽好了,也能讓他們有個準備。
這會兒爸媽都走了,隻她一個人在家。但她這會兒也不困,早上才剛剛起床呢,可是也懶得出門,最後就懶洋洋地到窗邊坐著看書了,這段時間天天忙著跟樂團一起巡演,已經好久沒有這麽輕鬆過了。
她習慣性地抱著小橘,快要到四月了,天氣也慢慢暖和了不少,外麵的陽光也暖洋洋地,曬得人很舒服。小橘現在已經八歲了,可以算得上是中年貓貓了,比起小時候越發懶散了起來,被小主人抱起之後,動都不帶動的,怎麽樣的姿勢被抱過來,就怎麽樣的姿勢趴著,偶爾會發出兩聲的舒服的呼嚕聲。
“咚咚!”程荔月忽然聽見了敲門聲。
這個時候來的會是誰呢?小橘抱著太舒服了,程荔月沒有把小橘放下,而是抱著小橘過去開了門。
“啊!哥哥你怎麽來?今天你不是該去吳教授那邊了?”程荔月抱著小橘有些疑惑地問道。
裴立戎手裏拿著一本書進來之後隨手掩上門,然後輕聲道:“我跟老師請了假的,今天過來陪你。”
“過來陪我幹嘛?還是吳教授那邊重要啊,哥哥你不是要跟著吳教授進實驗室嗎?”程荔月這會兒把小橘放下了,正在拿熱水瓶給哥哥倒水,她覺得哥哥的嘴唇有些幹了,最近的天氣也有些幹燥,合該要多喝一點水才好。
“你後天就要走了,我們要一個月不見呢,今天你好不容易放假在家休息,我自然是要過來抓緊時間多見見妹妹你的。至於吳教授那邊,實驗早就進入了尾聲了,這兩個月已經不怎麽忙了。”
裴立戎知道妹妹妹妹這次出去巡演之後,他們大概就要一個月見不著麵了,等妹妹回來的時候,最早也要五月了。
可是他到了六月就要隨老師一起去京城了,老師他在這邊的實驗項目已經快要完成了,原本就計劃著六月去京城的,而他到時候也會跟著一起去的。正好他六月的時候也算是高中畢業了,到時候跟著老師回京城也是要順便去京城大學入學的。
這麽一來,妹妹出去巡演了,他六月就要回京城了,他們之間能見麵的時間也就不到一個月了,所以這會兒在知道了妹妹兩天後就要走了的消息。
實驗室那邊的事情也不多,裴立戎很幹脆地跟老師請了假,過來陪妹妹了,畢竟他和妹妹可以見麵的日子沒幾天了,趁著這會兒還沒走,他自然是要過來多陪陪妹妹的。
“今天中午我來做飯吧,到時候兩家人一起吃。”裴立戎拿著書攤開不經意地對妹妹道。
程荔月聽了這話,眼睛亮了,“做什麽菜?”
裴立戎笑著慢悠悠道:“土豆燉牛肉,糖醋排骨,西紅柿炒蛋,青蘿卜燉河蝦,這些怎麽樣,還有什麽想吃的嗎?這會兒不吃,出去巡演的時候就吃不到了。”
程荔月立馬道:“還要紅燒茄子,宮保雞丁,和幹煸四季豆。”
裴立戎全都答應了下來,“好,這些明天做,這兩天就讓妹妹好好嚐嚐我的手藝有沒有進步吧。”
程荔月雀躍地點了點頭,在以前,以做飯好吃程度給大家排名地話,是姥姥>哥哥>爸爸、媽媽,不過現在感覺哥哥的手藝好像越來越好了,感覺都要超過姥姥了。程荔月覺得,哥哥在做飯上應該就是超有天賦的那種人了,隨隨便便一做,就做得那麽好吃。
於是中午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回家的時候,就看到桌上的菜已經做好了,這個時候,他們不用往廚房那邊看,就知道肯定是隔壁立戎那孩子做的,反正不可能是他們閨女的,閨女可沒有這個手藝。
夫妻倆聽著動靜,在蘇萬玉下班回來之後,就出去把人拉過來一起吃飯了,這事他們兩家已經習慣了,可以說因為兩個孩子的緣故,兩家大人是隔三差五就要到對方家裏吃頓飯,早就不分你我了。
這會兒裴立戎選擇在妹妹家裏做飯,也是因為叔叔不在家,家裏隻有嬸嬸,在妹妹家裏做飯,隻嬸嬸一個人過來也方便一些。
因為裴立戎的大包大攬,這兩天家裏的飯菜都是他做的,兩家大人當起了“甩手掌櫃”的,把這做飯的活計都交給裴立戎了,他們這些大人頂多就是打打下手。
而且還別說,立戎這孩子的手藝越發好了,兩家大人吃著菜,不約而同地想到。
*
“路上好好照顧自己,到了目的地要是有招待所,記得給家裏打電話,或者是寫信回來也成。還有這些藥丸,都是孟大夫給的,你好好帶上,上麵我跟你爸都貼了標簽上去了,要是真的身體不舒服了,吃的時候一定得注意了,別吃錯了。
還有這床單被罩,你爸也給你收拾進去了,你一向愛幹淨,到了陌生的地方,那些床褥可能是被人睡過的,你肯定是住不慣的,到時候記得把這床單被罩鋪上。”
閨女要走了,黃從雲那是一萬個不放心,在閨女臨走之前一直絮叨著,交代的話感覺怎麽都說不完。
程荔月笑著道:“嗯,我都記著呢!就巡演一個月,一個月後就回來了,你們安心在家等著我吧。”
作者有話說:
晚上十二點還有一更
本章評論區繼續是二十個小紅包
第94章 上火車了
閨女話都說到這了,為了能讓閨女在巡演的時候開開心心不要惦記家裏,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最終還要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笑著把閨女送過去了。
這會兒可以說是一大家子都過來送程荔月了,黃姥姥他們一個不拉地都站在這。
畢竟對於黃姥姥他們說,這可是月月第一次出遠門,哪裏能放得下心啊?
這會兒看著程荔月上火車,十分不舍了,隻盼著她可以早點結束巡演然後回來。
“一定記得打電話,我晚上都在呢!”裴立戎叮囑妹妹道。
程荔月快速地點了點頭,道:“我記著呢!到了那邊要是有打電話的地方的話,肯定會打回來的,哥哥放心。”
因為樂團裏大多數的人都已經上了火車,程荔月也就沒耽擱,跟家裏人擺手再見後,也登上了火車了。
徐指揮也就是徐彭丹老師這會兒也已經上來了,她身邊正坐著孟林珍,而這會兒看到程荔月也上來了,笑著對程荔月招手,讓程荔月過去身邊坐著。
因為去隔壁的s省坐火車要十幾個小時,再加上因為這次演出的大獲成功,上麵領導很支持他們的巡演,撥了不少經費下來,所以文工團那邊的領導大手一揮,給出去巡演的演員們全部買的都是臥票。
臥票也不過是每人一塊九,因為這次出去巡演吃住都是文工團包了的,並不需要演員們掏一分錢,所以這會兒火車票的錢還有在火車上吃飯的錢,都是文工團出錢的。
而且這次因為是出省巡演,演員們還有補貼拿呢,一天有一塊錢的補貼,也就是說一個月的巡演結束後,演員們下個月可以多拿三十塊錢的工資了。
這對於演員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的,巡演本來就是一項榮譽,而現在還有補貼,就更讓人高興了。
程荔月入團算來也一個月了,第一個月的工資她早就已經領到了,正好十五塊。
不過十五塊錢的工資她領到之後第二天,就給花的一分不剩了,全花去給爸媽姥姥還有裴立戎這個哥哥買禮物了。
這可是她十幾年來第一次自己賺到了錢,雖然還沒有她平時一個月攢下的零花錢多,但是意義卻是不一樣的,她工資發下來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家裏人買禮物了。
就是虎子哥哥還在京城那邊出差,禮物就隻能先讓大姨給放到虎子哥哥的屋裏了,等著他回來拆了。
程荔月算著虎子哥應該也就是這兩天就要回來了,到時候看到了她送的禮物肯定會高興的,她送的是一隻鋼筆,在百貨大樓那邊選了好久的。
上次因為工資隻有十五塊,可是要給八個人買禮物,經費著實是有些不足了,而等這次巡演結束之後,程荔月琢磨著到時候她就有四十五塊錢進賬了。
到時候正好可以再買一次禮物,這會兒就可以買貴一點了的,上次買禮物的時候,因為“經費有限”,有好多東西看中了都沒有買呢,這次回去她一定都要買回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是發了工資肯定都是要攢下來的,不可能這麽大手大腳一下子就把一個月的工資全花出去的。
就連孟林珍,她雖然在家裏挺受寵愛的,但是發了工資也是不敢這麽全花出去的,她現在是交十塊給媽媽,剩下的五塊錢才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而這交上去的十塊錢,孟媽媽說的是要留著以後給孟林珍做嫁妝錢,而這個也不是說假話的,孟媽媽說的就是真的。
閨女現在才十四歲就能賺工資了,這一個月就能攢十塊錢,一年就是一百二,假如閨女二十歲的時候結婚,那麽這嫁妝都有七百二了,到時候她跟丈夫添個三百塊,湊成一千給閨女,有了這壓箱底的錢,還怕閨女以後結了婚受欺負嗎?
所以這個時候孟媽媽是不許孟林珍亂花錢的,一個月給她五塊錢自由支配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
而之前孟林珍在知道程荔月把一個月的工資全都花掉了之後就很驚訝了,幸虧她不知道這會兒程荔月已經連下個月要發的四十五塊錢也盤算著實著全花出去了,不然這會兒指定是得震驚地說不出來話了。
隻是對於程荔月來說,因為她兩世都沒有缺過錢,這會兒家裏又隻有她一個小輩,就連虎子都已經上班賺錢了,家裏人時不時都會給她塞錢,旁人眼中一個月的工資,對於她來說也不過是隨便花的零花錢而已。
所以她根本沒有感覺到自己有些大手大腳的,就連黃從雲和程金華這當爸媽都跟說這她發的工資都給她當成零花錢就好,隨便花,不夠他們再補。
畢竟對於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來說,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加起來都一百塊了,而且就這一個閨女,錢自然是要可著閨女花了,不能讓閨女在錢上麵受了委屈。
“這是風油精,我托一個在閩南的朋友寄來的這是閩南的一個藥廠生產的,聽說在暈車的時候用一點效果很不錯,你們倆一人拿一瓶吧,路上要是暈車了,就用著試試。”徐彭丹拿著兩個小巧的綠色玻璃瓶遞給了兩個小姑娘。
雖然程荔月包裏已經有了爸媽從孟大夫拿來治暈車的藥丸,但是這個風油精也是徐老師的一番心意,她也就沒有拒絕,直接就收下了。
“老師,我這邊也有一些藥丸,是治水土不服的,是從一位很厲害的老中醫那得的,到時候您或者是團裏要是有人不舒服了,可以到我這拿藥。”程荔月投桃報李,從挎包裏拿出那幾罐裝著藥丸子的的小巧罐子說道。
而孟林珍這會兒也笑著從挎包裏拿出了一頭薑,她笑著道:“我媽怕我暈車還給我帶了一頭薑呢,她說這個可有用了呢!”
徐老師看著兩個小姑娘帶的東西這麽齊全,就知道她們爸媽肯定怪寵兩個小姑娘的,也笑了。
徐老師帶了好幾瓶風油精,出於私心,給兩個小姑娘是一人一瓶,而剩下的兩瓶就給了樂團裏的人一起分著用了,這個風油精的效果很好,一滴就很大味道了,兩瓶子樂團裏會暈車的人分著用也是夠用了的。
“來吃盒飯了!咱們車廂樂團裏的所有人都訂了一份盒飯,不夠吃就說,我再去給大家訂。”熊團長大聲在車廂裏麵喊道。
這會兒火車上的盒飯還是很好吃的,不要糧票,三毛錢一大盒,足夠一個成年人吃飽了。
今天火車上的盒飯是青椒炒肉絲,雞蛋炒黃瓜,還是很豐盛的,三毛錢一盒並不算是太貴。
因為訂的是臥鋪,火車上的夥食也不錯,十幾個小時的路程大家也並不是很難捱。
而程荔月也有些慶幸,這一世的她跟上一世一樣,都不暈車。
幸虧是這樣,不然要是暈車,以後出行就要吃大苦頭了。
“好了,大家醒一醒,我們到了!”做了十幾個小時的車,就是躺著時間久了也會有一些些的不舒服的,還好終於到站了。
程荔月他們下車的時候大概是四點多,兩個小姑娘跟在了徐彭丹老師的身後,下去拿行李。
而這會兒熊團長在和一個陌生的人說話,程荔月在後麵聽著,才知道這是過來接他們人。
“一會兒就有大卡車過來接大家了,接下來一個月就委屈各位同誌住在我們這邊的文工團宿舍了”來接他們的中年男人笑著道,他正是這邊s省省城文工團的一個主任。
熊團長笑著道:“也麻煩同誌還要過來接我們了,接下來一個月也請多多關照了。”
“哈哈!這是當然的,我們請你們過來演出,肯定不能讓你們受委屈了!以後在這邊要是有什麽事情,都來找我就成。我肯定會給各位同誌安排地妥妥的。”
熊團長握手道:“那就謝謝了。”
而這位主任正巧看到了跟在徐老師後麵的程荔月和孟林珍,他笑著問道:“這是你們文工團哪位同誌家裏的孩子吧?這次應該也是帶著過來玩玩,張張見識的吧?”
熊團長笑著擺手道:“這可是我們樂團的小提琴手,要一起上台表演的!左邊的那個小姑娘還是在一提的位置呢!”
作者有話說:
晚安~
明天一點見
第95章 到了外省
那個文工團的主任有些驚訝,笑著道:“熊團長可不是在誆我的吧?這倆小姑娘頂多也就是十五六歲的模樣,哪裏就能上台了呢?”
這年頭通訊不發達,對於東方紅文工團演出大獲成功的事情,這邊文工團也隻是知道一些大方向上的東西,比如這次是用交響樂伴奏的,在演出形式上有了創新。
但是那些細枝末節上的東西,這邊的人了解的就沒有那麽詳細了,並不知道東方紅文工團這次演出中,有不少少年人的身影。
熊團長笑著道:“怎麽就不能上台了?雖然現在年紀小,但是再長個幾年,團裏的老人退了,這些少年人們也早晚會成為團裏的頂梁柱的,現在趁早培養,也不至於到時候真正需要人的時候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而這會兒讓他們跟著上台,跟著團裏的前輩們長長見識,等以後也能早點獨當一麵。”
那個主任聽完熊團長這話,也能明白熊團長的意思了,熊團長說的情況,他們這邊的文工團也是有的,之前因為搞運動,團裏流失了不少人才。
再加上之前那兩年大家又對這些西洋樂器避如蛇蠍,除了那些有家學淵源的外,外麵普通百姓中少有父母會讓孩子去學這些個樂器的,生怕沾了個“資”字。
而現在政策寬鬆些了,但是讓他們去找好苗子也就有些困難了,畢竟這會兒從小就學樂器的孩子太少了,那學民樂的比如拉二胡吹笛子的還有幾個,但是學西洋樂的,這周圍真的是一個巴掌數的過來,就像熊團長說的,要是不趁早培養,後麵還真的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所以這會兒主任點了點頭,感歎道:“熊團長說得對,是該早些培養了,就是不知道你們團裏這些音樂苗子都是從哪裏招來的?”
熊團長於是就把少年宮選拔這一事跟這個主任說了,反正這也不是有什麽好隱瞞的。
這會兒爸媽都走了,隻她一個人在家。但她這會兒也不困,早上才剛剛起床呢,可是也懶得出門,最後就懶洋洋地到窗邊坐著看書了,這段時間天天忙著跟樂團一起巡演,已經好久沒有這麽輕鬆過了。
她習慣性地抱著小橘,快要到四月了,天氣也慢慢暖和了不少,外麵的陽光也暖洋洋地,曬得人很舒服。小橘現在已經八歲了,可以算得上是中年貓貓了,比起小時候越發懶散了起來,被小主人抱起之後,動都不帶動的,怎麽樣的姿勢被抱過來,就怎麽樣的姿勢趴著,偶爾會發出兩聲的舒服的呼嚕聲。
“咚咚!”程荔月忽然聽見了敲門聲。
這個時候來的會是誰呢?小橘抱著太舒服了,程荔月沒有把小橘放下,而是抱著小橘過去開了門。
“啊!哥哥你怎麽來?今天你不是該去吳教授那邊了?”程荔月抱著小橘有些疑惑地問道。
裴立戎手裏拿著一本書進來之後隨手掩上門,然後輕聲道:“我跟老師請了假的,今天過來陪你。”
“過來陪我幹嘛?還是吳教授那邊重要啊,哥哥你不是要跟著吳教授進實驗室嗎?”程荔月這會兒把小橘放下了,正在拿熱水瓶給哥哥倒水,她覺得哥哥的嘴唇有些幹了,最近的天氣也有些幹燥,合該要多喝一點水才好。
“你後天就要走了,我們要一個月不見呢,今天你好不容易放假在家休息,我自然是要過來抓緊時間多見見妹妹你的。至於吳教授那邊,實驗早就進入了尾聲了,這兩個月已經不怎麽忙了。”
裴立戎知道妹妹妹妹這次出去巡演之後,他們大概就要一個月見不著麵了,等妹妹回來的時候,最早也要五月了。
可是他到了六月就要隨老師一起去京城了,老師他在這邊的實驗項目已經快要完成了,原本就計劃著六月去京城的,而他到時候也會跟著一起去的。正好他六月的時候也算是高中畢業了,到時候跟著老師回京城也是要順便去京城大學入學的。
這麽一來,妹妹出去巡演了,他六月就要回京城了,他們之間能見麵的時間也就不到一個月了,所以這會兒在知道了妹妹兩天後就要走了的消息。
實驗室那邊的事情也不多,裴立戎很幹脆地跟老師請了假,過來陪妹妹了,畢竟他和妹妹可以見麵的日子沒幾天了,趁著這會兒還沒走,他自然是要過來多陪陪妹妹的。
“今天中午我來做飯吧,到時候兩家人一起吃。”裴立戎拿著書攤開不經意地對妹妹道。
程荔月聽了這話,眼睛亮了,“做什麽菜?”
裴立戎笑著慢悠悠道:“土豆燉牛肉,糖醋排骨,西紅柿炒蛋,青蘿卜燉河蝦,這些怎麽樣,還有什麽想吃的嗎?這會兒不吃,出去巡演的時候就吃不到了。”
程荔月立馬道:“還要紅燒茄子,宮保雞丁,和幹煸四季豆。”
裴立戎全都答應了下來,“好,這些明天做,這兩天就讓妹妹好好嚐嚐我的手藝有沒有進步吧。”
程荔月雀躍地點了點頭,在以前,以做飯好吃程度給大家排名地話,是姥姥>哥哥>爸爸、媽媽,不過現在感覺哥哥的手藝好像越來越好了,感覺都要超過姥姥了。程荔月覺得,哥哥在做飯上應該就是超有天賦的那種人了,隨隨便便一做,就做得那麽好吃。
於是中午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回家的時候,就看到桌上的菜已經做好了,這個時候,他們不用往廚房那邊看,就知道肯定是隔壁立戎那孩子做的,反正不可能是他們閨女的,閨女可沒有這個手藝。
夫妻倆聽著動靜,在蘇萬玉下班回來之後,就出去把人拉過來一起吃飯了,這事他們兩家已經習慣了,可以說因為兩個孩子的緣故,兩家大人是隔三差五就要到對方家裏吃頓飯,早就不分你我了。
這會兒裴立戎選擇在妹妹家裏做飯,也是因為叔叔不在家,家裏隻有嬸嬸,在妹妹家裏做飯,隻嬸嬸一個人過來也方便一些。
因為裴立戎的大包大攬,這兩天家裏的飯菜都是他做的,兩家大人當起了“甩手掌櫃”的,把這做飯的活計都交給裴立戎了,他們這些大人頂多就是打打下手。
而且還別說,立戎這孩子的手藝越發好了,兩家大人吃著菜,不約而同地想到。
*
“路上好好照顧自己,到了目的地要是有招待所,記得給家裏打電話,或者是寫信回來也成。還有這些藥丸,都是孟大夫給的,你好好帶上,上麵我跟你爸都貼了標簽上去了,要是真的身體不舒服了,吃的時候一定得注意了,別吃錯了。
還有這床單被罩,你爸也給你收拾進去了,你一向愛幹淨,到了陌生的地方,那些床褥可能是被人睡過的,你肯定是住不慣的,到時候記得把這床單被罩鋪上。”
閨女要走了,黃從雲那是一萬個不放心,在閨女臨走之前一直絮叨著,交代的話感覺怎麽都說不完。
程荔月笑著道:“嗯,我都記著呢!就巡演一個月,一個月後就回來了,你們安心在家等著我吧。”
作者有話說:
晚上十二點還有一更
本章評論區繼續是二十個小紅包
第94章 上火車了
閨女話都說到這了,為了能讓閨女在巡演的時候開開心心不要惦記家裏,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最終還要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笑著把閨女送過去了。
這會兒可以說是一大家子都過來送程荔月了,黃姥姥他們一個不拉地都站在這。
畢竟對於黃姥姥他們說,這可是月月第一次出遠門,哪裏能放得下心啊?
這會兒看著程荔月上火車,十分不舍了,隻盼著她可以早點結束巡演然後回來。
“一定記得打電話,我晚上都在呢!”裴立戎叮囑妹妹道。
程荔月快速地點了點頭,道:“我記著呢!到了那邊要是有打電話的地方的話,肯定會打回來的,哥哥放心。”
因為樂團裏大多數的人都已經上了火車,程荔月也就沒耽擱,跟家裏人擺手再見後,也登上了火車了。
徐指揮也就是徐彭丹老師這會兒也已經上來了,她身邊正坐著孟林珍,而這會兒看到程荔月也上來了,笑著對程荔月招手,讓程荔月過去身邊坐著。
因為去隔壁的s省坐火車要十幾個小時,再加上因為這次演出的大獲成功,上麵領導很支持他們的巡演,撥了不少經費下來,所以文工團那邊的領導大手一揮,給出去巡演的演員們全部買的都是臥票。
臥票也不過是每人一塊九,因為這次出去巡演吃住都是文工團包了的,並不需要演員們掏一分錢,所以這會兒火車票的錢還有在火車上吃飯的錢,都是文工團出錢的。
而且這次因為是出省巡演,演員們還有補貼拿呢,一天有一塊錢的補貼,也就是說一個月的巡演結束後,演員們下個月可以多拿三十塊錢的工資了。
這對於演員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的,巡演本來就是一項榮譽,而現在還有補貼,就更讓人高興了。
程荔月入團算來也一個月了,第一個月的工資她早就已經領到了,正好十五塊。
不過十五塊錢的工資她領到之後第二天,就給花的一分不剩了,全花去給爸媽姥姥還有裴立戎這個哥哥買禮物了。
這可是她十幾年來第一次自己賺到了錢,雖然還沒有她平時一個月攢下的零花錢多,但是意義卻是不一樣的,她工資發下來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家裏人買禮物了。
就是虎子哥哥還在京城那邊出差,禮物就隻能先讓大姨給放到虎子哥哥的屋裏了,等著他回來拆了。
程荔月算著虎子哥應該也就是這兩天就要回來了,到時候看到了她送的禮物肯定會高興的,她送的是一隻鋼筆,在百貨大樓那邊選了好久的。
上次因為工資隻有十五塊,可是要給八個人買禮物,經費著實是有些不足了,而等這次巡演結束之後,程荔月琢磨著到時候她就有四十五塊錢進賬了。
到時候正好可以再買一次禮物,這會兒就可以買貴一點了的,上次買禮物的時候,因為“經費有限”,有好多東西看中了都沒有買呢,這次回去她一定都要買回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是發了工資肯定都是要攢下來的,不可能這麽大手大腳一下子就把一個月的工資全花出去的。
就連孟林珍,她雖然在家裏挺受寵愛的,但是發了工資也是不敢這麽全花出去的,她現在是交十塊給媽媽,剩下的五塊錢才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而這交上去的十塊錢,孟媽媽說的是要留著以後給孟林珍做嫁妝錢,而這個也不是說假話的,孟媽媽說的就是真的。
閨女現在才十四歲就能賺工資了,這一個月就能攢十塊錢,一年就是一百二,假如閨女二十歲的時候結婚,那麽這嫁妝都有七百二了,到時候她跟丈夫添個三百塊,湊成一千給閨女,有了這壓箱底的錢,還怕閨女以後結了婚受欺負嗎?
所以這個時候孟媽媽是不許孟林珍亂花錢的,一個月給她五塊錢自由支配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
而之前孟林珍在知道程荔月把一個月的工資全都花掉了之後就很驚訝了,幸虧她不知道這會兒程荔月已經連下個月要發的四十五塊錢也盤算著實著全花出去了,不然這會兒指定是得震驚地說不出來話了。
隻是對於程荔月來說,因為她兩世都沒有缺過錢,這會兒家裏又隻有她一個小輩,就連虎子都已經上班賺錢了,家裏人時不時都會給她塞錢,旁人眼中一個月的工資,對於她來說也不過是隨便花的零花錢而已。
所以她根本沒有感覺到自己有些大手大腳的,就連黃從雲和程金華這當爸媽都跟說這她發的工資都給她當成零花錢就好,隨便花,不夠他們再補。
畢竟對於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來說,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加起來都一百塊了,而且就這一個閨女,錢自然是要可著閨女花了,不能讓閨女在錢上麵受了委屈。
“這是風油精,我托一個在閩南的朋友寄來的這是閩南的一個藥廠生產的,聽說在暈車的時候用一點效果很不錯,你們倆一人拿一瓶吧,路上要是暈車了,就用著試試。”徐彭丹拿著兩個小巧的綠色玻璃瓶遞給了兩個小姑娘。
雖然程荔月包裏已經有了爸媽從孟大夫拿來治暈車的藥丸,但是這個風油精也是徐老師的一番心意,她也就沒有拒絕,直接就收下了。
“老師,我這邊也有一些藥丸,是治水土不服的,是從一位很厲害的老中醫那得的,到時候您或者是團裏要是有人不舒服了,可以到我這拿藥。”程荔月投桃報李,從挎包裏拿出那幾罐裝著藥丸子的的小巧罐子說道。
而孟林珍這會兒也笑著從挎包裏拿出了一頭薑,她笑著道:“我媽怕我暈車還給我帶了一頭薑呢,她說這個可有用了呢!”
徐老師看著兩個小姑娘帶的東西這麽齊全,就知道她們爸媽肯定怪寵兩個小姑娘的,也笑了。
徐老師帶了好幾瓶風油精,出於私心,給兩個小姑娘是一人一瓶,而剩下的兩瓶就給了樂團裏的人一起分著用了,這個風油精的效果很好,一滴就很大味道了,兩瓶子樂團裏會暈車的人分著用也是夠用了的。
“來吃盒飯了!咱們車廂樂團裏的所有人都訂了一份盒飯,不夠吃就說,我再去給大家訂。”熊團長大聲在車廂裏麵喊道。
這會兒火車上的盒飯還是很好吃的,不要糧票,三毛錢一大盒,足夠一個成年人吃飽了。
今天火車上的盒飯是青椒炒肉絲,雞蛋炒黃瓜,還是很豐盛的,三毛錢一盒並不算是太貴。
因為訂的是臥鋪,火車上的夥食也不錯,十幾個小時的路程大家也並不是很難捱。
而程荔月也有些慶幸,這一世的她跟上一世一樣,都不暈車。
幸虧是這樣,不然要是暈車,以後出行就要吃大苦頭了。
“好了,大家醒一醒,我們到了!”做了十幾個小時的車,就是躺著時間久了也會有一些些的不舒服的,還好終於到站了。
程荔月他們下車的時候大概是四點多,兩個小姑娘跟在了徐彭丹老師的身後,下去拿行李。
而這會兒熊團長在和一個陌生的人說話,程荔月在後麵聽著,才知道這是過來接他們人。
“一會兒就有大卡車過來接大家了,接下來一個月就委屈各位同誌住在我們這邊的文工團宿舍了”來接他們的中年男人笑著道,他正是這邊s省省城文工團的一個主任。
熊團長笑著道:“也麻煩同誌還要過來接我們了,接下來一個月也請多多關照了。”
“哈哈!這是當然的,我們請你們過來演出,肯定不能讓你們受委屈了!以後在這邊要是有什麽事情,都來找我就成。我肯定會給各位同誌安排地妥妥的。”
熊團長握手道:“那就謝謝了。”
而這位主任正巧看到了跟在徐老師後麵的程荔月和孟林珍,他笑著問道:“這是你們文工團哪位同誌家裏的孩子吧?這次應該也是帶著過來玩玩,張張見識的吧?”
熊團長笑著擺手道:“這可是我們樂團的小提琴手,要一起上台表演的!左邊的那個小姑娘還是在一提的位置呢!”
作者有話說:
晚安~
明天一點見
第95章 到了外省
那個文工團的主任有些驚訝,笑著道:“熊團長可不是在誆我的吧?這倆小姑娘頂多也就是十五六歲的模樣,哪裏就能上台了呢?”
這年頭通訊不發達,對於東方紅文工團演出大獲成功的事情,這邊文工團也隻是知道一些大方向上的東西,比如這次是用交響樂伴奏的,在演出形式上有了創新。
但是那些細枝末節上的東西,這邊的人了解的就沒有那麽詳細了,並不知道東方紅文工團這次演出中,有不少少年人的身影。
熊團長笑著道:“怎麽就不能上台了?雖然現在年紀小,但是再長個幾年,團裏的老人退了,這些少年人們也早晚會成為團裏的頂梁柱的,現在趁早培養,也不至於到時候真正需要人的時候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而這會兒讓他們跟著上台,跟著團裏的前輩們長長見識,等以後也能早點獨當一麵。”
那個主任聽完熊團長這話,也能明白熊團長的意思了,熊團長說的情況,他們這邊的文工團也是有的,之前因為搞運動,團裏流失了不少人才。
再加上之前那兩年大家又對這些西洋樂器避如蛇蠍,除了那些有家學淵源的外,外麵普通百姓中少有父母會讓孩子去學這些個樂器的,生怕沾了個“資”字。
而現在政策寬鬆些了,但是讓他們去找好苗子也就有些困難了,畢竟這會兒從小就學樂器的孩子太少了,那學民樂的比如拉二胡吹笛子的還有幾個,但是學西洋樂的,這周圍真的是一個巴掌數的過來,就像熊團長說的,要是不趁早培養,後麵還真的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所以這會兒主任點了點頭,感歎道:“熊團長說得對,是該早些培養了,就是不知道你們團裏這些音樂苗子都是從哪裏招來的?”
熊團長於是就把少年宮選拔這一事跟這個主任說了,反正這也不是有什麽好隱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