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六零省城家庭嬌寵獨生女[年代] 作者:枝問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荔月納悶地問道:“爸媽你們就不問我為什麽想要安電話而不是買相機嗎?”
黃從雲和程金華哪裏想過問為什麽,閨女想要安個電話就安唄,家裏正好也的確需要個電話,這會兒聽到閨女說的話,黃從雲笑著對閨女道:“好好好!現在就問,那為什麽想要安電話呀?”
程荔月覺得她媽就好像是在哄孩子一樣,她都十四了,不是小孩子了,不過最後還是沒有抗議,而是跟爸媽說起了明年想去京城讀中央音樂學院的事情,還有些失落地說道:“到時候我要是去了京城那邊,就要跟爸爸媽媽很長時間見不了麵了,安個電話我們就能每天都打電話了,也不用麻煩蘇姨家了。”
夫妻倆一開始聽到閨女說明年要去京城上大學當然是不舍的,但是愛則為之計深遠,比起不舍,他們更多的是為閨女的將來考慮。
那位楚老師對月月的確是很用心了,安排得也很妥當。因為高考取消了,這會兒的學生也就不能像以前好好學習然後參加高考了,夫妻倆也因此早早地打消了讓閨女上大學的想法。
可是現在呢,那位楚老師可以讓月月上大學了,上的還是京城那邊的中央音樂學院,雖然夫妻倆對大學的好壞不太懂,但是這大學都在京城那邊了,還能差得了嗎?人家老師還說月月以後可以去中央歌舞團呢!
程金華是當兵的,對中央歌舞團是了解了一點的,去了中央歌舞團,那都是有正經編製的,這前途肯定是比在省城這邊的文工團要好,閨女以後的發展也是肉眼可見地光明。
所以他們夫妻倆有什麽理由阻止閨女去上大學?相反,要是閨女不願意去他們還要勸閨女去呢!這樣好的機會可得把握住了。
程金華道:“雖然上學是明年的事情,但是這電話還是要早點安的,你就等著爸爸給你把電話弄回家吧!”
夫妻倆這回兒也想得開,閨女雖然要去京城,但是也是明年的事情嘛!時間還早著呢,他們也犯不著這麽早就為這件事擔心,現在閨女可是還在他們身邊的,還有一年呢!
再說了,閨女以後寒暑假也是可以回來的,又有電話在那邊,每天都能打電話回來,這也不是失去聯係了,對他們來說還是可以忍受的。
閨女大了總是要讓出去“闖一闖”的,不能一直把她護在羽翼下,小鷹也是要試著飛翔的!
作者有話說:
晚安~
明天下午六點半見!
本章還是二十個小紅包,明天跟前麵幾章一起發~
第141章 又上報紙
跟爸媽說了明年去中央音樂學院讀書的事情得到為了爸媽的支持後,程荔月心裏輕鬆了許多,在晚上跟哥哥打電話的時候,她也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哥哥。
而裴立戎對妹妹明年要來京城讀書當然是高興的了,這樣他就能經常和妹妹見麵了,京城大學和中央音樂學院離的並不遠,到時候他跟妹妹見麵也是很方便的。
隻不過還得等上一年,等到明年中央音樂學院招生妹妹才能來,雖然對這點有些遺憾,但是裴立戎已經很滿足了,畢竟要是妹妹不來京城這邊讀書,他也就隻有學校放長假的時候才能去省城那邊看妹妹了。
因為答應了閨女要安電話這件事,晚上黃從雲和程金華他們夫妻倆就已經開始商量起這件事了,安電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時候他們還得去跑幾趟電話局才行,夫妻倆已經打定主意明天去電話局那邊問一問了,正好明天是星期天,反正安電話的價格在那裏,也變不到哪裏去,就像閨女說的,當然是早安早用上了。
“誒,你們家閨女又上報紙了!這次上麵還有名字呢!十四歲天才小提琴家呢!”這次來的還是上次的那個鄰居,他家習慣每天都買報紙,這會兒一看到報紙上的照片,立馬就拿著報紙過來了。
上次程荔月雖然也上了報紙,但是隻是一筆帶過的提了一下,而且那照片也是樂團的合照,一個樂團都被拍上去了,隻不過當時她是在最中間的位置,看著比較顯眼而已,但是這也掩蓋不了她夾在一大群人裏,也隻有熟悉的人才能認出她。
而這次卻不一樣了,這次報紙上刊登的那張照片,上麵隻有她和鍾首席兩個人,還是正臉照,一張照片上隻有兩個人,當然是比起上次被登上報紙的那張照片上的顯眼多了,不管認識她的還是不認識她的,不用細看,就能看到報紙上的人像。
更別說那個記者還專門花了一個小版麵來介紹她和鍾首席了,當然著重介紹的是她,畢竟她才十四歲,這個年紀有了這樣的成績,可以稱得上是小提琴天才了,也因此她身上可供報社記者發揮的點也就自然比較多,記者當然是沒有吝嗇描寫她的筆墨了。
這會兒她可以說終於算是出名了,隻要買報紙的,就都能從報紙上知道她長什麽樣,畢竟報紙上那張照片那麽清楚顯眼,看報紙的時候怎麽可能會忽略掉?
“你家閨女這次真的是要出名了!報紙上有她這麽大一張照片呢!我今天一拿到報紙就一眼看到了。”鄰居指著報紙說道。
老話說“一回生二回熟”,之前閨女也算是已經上過一次報紙了,按理來講黃從雲和程金華這會兒應該很淡定的,但是事實上夫妻倆照樣是激動地不得了,看到報紙上那張印著閨女拉小提琴的照片,別提多高興了!
更何況這報紙上這次還誇了閨女,還提了名字了,上次可是沒有名字的。這會兒隻要拿到報紙一看,就知道那上麵的小姑娘叫程荔月了。
因為電視機太過昂貴,這會兒普通百姓接觸的最多的還是報紙,可以說報紙的傳播影響力比電視大多了。程荔月這次和鍾首席兩個人單獨上了報紙,還提了名字,幾乎不用想就知道,兩人在省城出名是遲早的事情。
這會兒知道閨女上報紙了,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原本要一起騎著車去電話局那邊的,這會兒也不去了,直接拐彎去買報紙去了。
而另外一邊,黃姥姥那邊,還有人拿著報紙過來問道:“這上麵的小姑娘是你們外孫女吧?叫程荔月是吧?又上報紙了!”
黃姥姥他們看著月月又上報紙了,跟黃從雲程金華夫妻倆一樣,這會兒也是激動地不行,任誰家孩子上報紙這會兒都得激動,更何況這次報紙上還專門有一小塊版麵介紹呢!多麽大的榮耀啊!
因為是星期天,程荔月懶得出去,一直待在家裏休息,所以她是最後知道自己上報紙的,看著報紙上麵那些對自己大段大段的誇獎,她還有些不太好意思呢,畢竟她也是比別人多出了一世的經驗,在前世的時候就已經練了十幾年的小提琴了,所以這一世才會這麽快地就把小提琴練到這個水平。
靠著前世的基礎現在一下子被誇成百年難遇的小提琴天才,這也讓程荔月有了一點壓力,畢竟被這麽一誇,她就更不能懈怠了,必須得讓自己的能力配得上這份誇耀才行,不然就是名不副實了,她可不想傳出“小時了了,大時未佳”的名聲。
而因為報紙上那張顯眼的照片,而且這次還提到了名字,不到一個星期,程荔月就在省城出名了,經常走在路上都會有人認出她,她更是沒少聽到類似“看,那就是之前上過報紙的小提琴天才,才十四歲呢,就進文工團拿工資了!”這樣的話。
在他們這邊的筒子樓裏,程荔月也儼然成了“別人家的孩子”,隔三差五就能聽到鄰居拿她教育自家孩子,讓孩子多學學她。
天天聽著鄰居說這些,程荔月覺得那些同齡的孩子沒給她套麻袋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她要是被爸媽天天念叨著學學別人什麽的,心裏肯定是會逆反的,對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也不可能有什麽好臉色。
幸虧她平常就算獨來獨往的,以前哥哥在的時候都是跟著哥哥一起行動,這會兒哥哥不在了,她除了跟孟林珍還有金梅梅他們相處的時間多一點之外,和樓裏的其他同齡人幾乎是沒有什麽交流的,這會兒就算那些人會因為父母天天念叨的緣故不喜歡她,也跟她沒有什麽關係了。
“明天下午電話局那邊的工人就過來幫我們安電話了,以後我們家裏就有電話了。”黃從雲有些高興地跟閨女說道。
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跑了一個星期,終於把各項手續都辦好了,已經跟電話局那邊的人約好,今天下午就可以來安了。
程荔月聽到電話終於可以安了也高興,這樣以後打電話的時候就不用去麻煩蘇姨他們了,以後等她去了京城了,跟爸媽聯係也就更方便了。
黃從雲繼續道:“人家來安電話我們肯定是得有個人在家的,不過明天我跟你爸不一定能在家,畢竟不是星期天,我們今天先跟廠裏請假試試,要是能請上假,明天我們就自己留在家裏等安裝工人來,要是請不了,就隻能找你姥姥和姥爺過來幫忙看一下了。”
程荔月自告奮勇地說道:“要不明天我請假在家吧,大劇院那邊已經連演好幾天了,現在演出也結束了,我們最近沒什麽演出,平常都是在團裏訓練,請假也好請。”
黃從雲和程金華都拒絕了這個提議,他們哪裏放心讓閨女一個人在家裏等那些安電話的工人?閨女還是一個小孩子,萬一出事了怎麽辦?他們寧願推遲幾天安電話。
程荔月聽到爸媽拒絕的話,有些無奈,她覺得自己早就是大人了,可是爸媽還老覺得她是小孩。不過算了,反正她也不是非要攬下這事,不管誰在家都行,最後可以安上電話就可以了。
因為爸媽不同意,第二天程荔月還是照常去上班,而這會兒離程荔月上報紙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了,因為上報紙,她走在大街小巷,都有一堆人能認出她,人都是有忘性的,本來程荔月估計著過一個月大家也就能把這件事漸漸忘記了,到時候她也就不用老是走在路上就被人盯著了。
隻不過又發生了一件事,讓大家迅速地忘記她上報紙這件事,轉而討論那件事去了。
而新出的這件大事也不是別的,而是於平安拿到了世錦賽冠軍了!這會兒剛剛回國,出去這一趟可以說是為國爭光了!
作者有話說:
很抱歉,最近在準備幾場考試,有些忙,十四號之前每天隻能更新一章了!十四號以後就恢複日更九千!
不過時間充裕的話會努力多更的!!(鞠躬jpg.)
今天沒有二更了qaq
還是二十個小紅包
ps:要是六點半沒有更新,寶子們就不要等了,一般十點半左右會更
第142章 幫忙照看
於平安他在七月底的時候就已經跟著邵教練一起出國了,提前了將近十天,就是怕去晚了調整休息的時間不夠,水土不服然後耽誤了比賽的狀態。
因為於平安有奪獎的希望,再加上之前還得了一次全國舉重比賽的冠軍,所以省體育局那邊也對於平安寄予厚望,在邵教練的強烈要求了,撥了不少經費。
也正是如此,出了國之後於平安吃好喝好休息好,比賽之前的狀態一點沒有因為換了個地方而受到影響。再加上他本來就天生力氣大,又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訓練,在省城那邊訓練基地練習的時候,邵教練給他紀錄數據的時候,更是已經破了世界紀錄,這次出國更是有八|九分奪冠的可能,也因為這個邵教練才會對這次出國比賽這麽重視,又是拉經費又是親自帶隊跟著去,就怕於平安被外在因素影響不能拿獎。
最後於平安也不負眾望,拿到了七十三公斤級的冠軍,還創造了挺舉一百八十公斤的世界記錄。這也是華國第一次在世界舉重錦標賽上拿到冠軍,意義非凡。
在於平安一回到省城,就有記者過去采訪,第二天報紙上就報道了這一奪冠事件。這次可以說是於平安和省舉重隊都一起出名了,之前省城這邊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是乒乓球,就在省訓練基地那邊,也是乒乓球最受重視,平時撥下去的經費和補貼也比其它的運動項目多,省隊乒乓球隊員的福利工資也自然比其他運動員要好,所以每年選擇走乒乓球這條路的年輕苗子也最多。
而經此一役後,舉重也終於火了起來,開始有不少青少年還有他們的父母也開始打聽的關於省隊舉重選拔的事情了,誰不想也拿冠軍然後出名?
邵教練自然是最高興的了,畢竟於平安是他一手挖掘出來一手訓練起來的,這會兒於平安拿了世錦賽冠軍回來,怎麽能讓他不高興?現在上麵體育局的領導都在誇他這個教練指導有方呢。
雖然於平安馬上就要去京城那邊的國家隊了,但是因為他現在還是省舉重隊的隊員,這會兒世錦賽奪冠給他們舉重隊帶來了很大的榮耀,讓他們舉重隊的地位迅速上升了,邵教練已經可以想象到今年能招多少好苗子回來了。
擱以前可沒有這樣的好事,畢竟他們舉重隊以前一直沒出成績,還因為搞運動中斷了好幾年呢,上麵對舉重也不太重視。除此之外隊裏的運動員水平也是參差不齊,不少運動員都是邵教練到處辛苦尋摸來的,畢竟作為冷門項目,舉重又累又傷身體,工資還沒有練乒乓球、足球的那些運動員高,一般少有選擇走舉重這條路的。
而現在因為於平安奪冠了,國家體育總局那邊的領導都在誇呢,而省裏也對他們舉重隊予以重視了,下一季度的補貼和經費比之前多了許多,舉重隊員的工資待遇也都提升了不少,這都是於平安奪冠帶來的。
程荔月也是看到了報紙才知道於平安已經回來了的,不然還一直不知道這事。不過這也是因為於平安一回來就被邵教練帶到了訓練基地那邊,然後就是記者采訪,之後是表彰大會,然後還要見體育局的領導,根本沒時間回家,甚至連於慧娟這個當媽的,也是到了第二天下午才見到了於平安。
這次單是獎勵,於平安就拿到了兩百塊,他之前的工資每個月才十多塊錢,而這一次的獎勵都夠他兩年多的工資了。
於平安他一向死腦筋,之前在省舉重隊那邊訓練的時候,每個月拿到的工資和糧票肉票那些補貼全都交給媽媽了,一分錢沒給自己留下,而這次出國,他也是想到了之前月月妹妹去s省那邊的時候給他們帶了特產回來,他才想到自己也要買東西帶回來給月月還要金梅梅他們幾個好朋友的,這才第一次問媽媽要錢,而等回來了之後,他剩下的錢就連獎勵一起又交到了媽媽手上了。
於慧娟她這會兒看到兒子出國拿到了冠軍還上報紙了,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之前她帶著兒子離婚回到了娘家這邊的房子住的時候,周圍沒少有人冷嘲熱諷說她兒子是個傻子,以後長大了肯定沒出息,連媳婦都娶不到,她以後可有的操心了。
可看看現在呢?她兒子雖然不聰明,但是卻力氣大,進了舉重隊,先是拿了全國舉重比賽的冠軍,現在又拿了那個什麽世界舉重錦標賽的冠軍,按照邵教練的話來說,這是走出國門為國爭光了,上麵又給獎勵又表彰的,她兒子比誰都出息,這會兒誰還敢在她麵前說她兒子是傻子?
於慧娟這會兒對程荔月就更感激了,要不是因為兒子有了這麽一個好朋友,被帶去少年宮那邊一起玩,現在哪裏會被邵教練發掘?指不定這會兒她還在操心等明年兒子畢業了該怎麽辦呢!
仔細說來,她和兒子都受了程家的恩,她以前還是托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幫忙才跟前夫離婚的,要不然這會兒就被前夫坑回老家了。
在以前,於慧娟一個人當老師養著兒子,每個月的工資才二十多塊,的確有些捉襟見肘,就算是想回報一下程家,除了院子裏種的那兩棵柿子樹上的柿子,再也拿不出什麽其他東西,而現在兒子也能賺錢了,日子越來越好了,也終於能拿得出錢了。
這次兒子更是一口氣拿回家二百塊錢,再加上她和兒子每個月總共將近四十塊的工資,生活可以過得很寬裕了,所以這次於慧娟大手筆的花錢從百貨大樓買了一條裙子,準備送給程荔月,他們母子倆都受了程家不少幫助,現在有錢了也終於能回報一二了。
本來於慧娟是想要讓兒子把裙子送過去的,但是又怕黃從雲和程金華他們夫妻倆誤會,畢竟這會兒兩個孩子都大了,相處的時候的確要注意一點,送裙子有些敏感了,所以最後還是她自己親自過去把裙子送給月月那孩子,還特意感謝了一番。
程荔月她收到這條裙子的時候還有些懵,畢竟她覺得自己除了把於平安帶去了少年宮那邊逛了一圈之外,也沒做什麽事情,是於平安自己天生力氣大,在舉重上麵有天分,才會取得現在的成就的。
隻不過沒辦法,這會兒於阿姨一個勁地把裙子硬要送給她,覺得這就是她的功勞,最後實在推脫不下,她隻好把裙子收下了。
於平安他向來聽媽媽的,心裏也感謝月月妹妹,這會兒他手裏還帶著從國外買回來的特產呢,因為他當時要準備比賽不能出去,這些特產都是邵教練幫忙買的,於平安挑了裏麵最好的送給了月月妹妹,畢竟雖然他和金梅梅還有薑一水也玩得好,但是還是和月月妹妹最親,因為他們是一起長大的。
程荔月雖然收下了於阿姨送的裙子,但還是覺得受之有愧,不過黃從雲直接道:“沒事,收下吧,等到了八月十五過節的時候,我們多送些東西過去就行。”
而程荔月她也沒有什麽可以幫於平安的,畢竟她對舉重相關的一竅不通,不過她想到了於平安過兩天馬上就又要去京城那邊的國家隊訓練了,要在那邊住很長一段時間了,於是她就打電話給哥哥,想讓哥哥在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幫忙照顧一下於平安。
於平安去了京城那邊,邵教練是不會跟著去的,頂多把他送去就回來了,畢竟邵教練是省城這邊舉重隊的教練,而於平安去了京城就有國家舉重隊那邊的教練接手了,在這種情況下,於平安肯定是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了。
所以程荔月才想著讓哥哥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幫忙照看一下於平安,這樣於平安也不會舉目無親連個認識的人都沒有。
而裴立戎在接到妹妹電話的時候當然是一口答應了下來,因為他覺得自己和妹妹是一家的,幫妹妹還人情感謝一下那位於阿姨送裙子也是應該的,幫忙照看一下於平安也是分內之事,再加上這次還是妹妹親口拜托他的,他自然就對於平安的事情上心了不少。
作為裴家人,而且還是唯一一個孫輩,裴立戎天然就繼承著爺爺和父親的人脈,拜托國家體育局那邊的人多照顧一下於平安還是輕而易舉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於平安一去到京城那邊,就有人去接了,之後的衣食住行更是都被安排地妥妥當當,一心隻要訓練其它的都不用操心了。
而要是裴立戎不出手,於平安的待遇可能也不會差,但是卻也不會特別好,畢竟就算他拿到了世界舉重錦標賽的冠軍,但是舉重也並不是熱門項目,而且這次即將參加的亞運會的運動員們,哪個沒拿過冠軍?於平安在裏麵的資曆還真的算不了什麽。
當然,除了拜托那邊體育局的人幫忙多照看一下於平安,裴立戎在於平安再次出過比賽前也去訓練基地那邊看望了他幾次,給他帶過幾次東西。
而裴立戎的舉動也讓於平安很感激,畢竟在京城這邊他每天見到的都是陌生人,人生地不熟的,他心裏也有些緊張,這會兒終於來了個熟悉的人了,他心裏當然高興了。在知道是月月妹妹讓裴立戎這個哥哥過來看他的時候,他對月月妹妹就更感激了,月月妹妹一直都在幫他。
於平安在打電話跟媽媽說了這件事情後,於慧娟想了半天,最後交代兒子這次出國要是可以買東西的話,就去給月月妹妹買一些音樂有關的書,這樣才好感謝人家。
而程荔月完全不知道哥哥那邊“超額完成任務”,對於平安那麽上心,這會兒她正在努力練琴呢,就為了明年報考中央音樂學院。
同時她還在想著,還有一個多月就到了國慶了,她馬上就能和哥哥再次見麵了。
作者有話說:
本章還是二十個小紅包
黃從雲和程金華哪裏想過問為什麽,閨女想要安個電話就安唄,家裏正好也的確需要個電話,這會兒聽到閨女說的話,黃從雲笑著對閨女道:“好好好!現在就問,那為什麽想要安電話呀?”
程荔月覺得她媽就好像是在哄孩子一樣,她都十四了,不是小孩子了,不過最後還是沒有抗議,而是跟爸媽說起了明年想去京城讀中央音樂學院的事情,還有些失落地說道:“到時候我要是去了京城那邊,就要跟爸爸媽媽很長時間見不了麵了,安個電話我們就能每天都打電話了,也不用麻煩蘇姨家了。”
夫妻倆一開始聽到閨女說明年要去京城上大學當然是不舍的,但是愛則為之計深遠,比起不舍,他們更多的是為閨女的將來考慮。
那位楚老師對月月的確是很用心了,安排得也很妥當。因為高考取消了,這會兒的學生也就不能像以前好好學習然後參加高考了,夫妻倆也因此早早地打消了讓閨女上大學的想法。
可是現在呢,那位楚老師可以讓月月上大學了,上的還是京城那邊的中央音樂學院,雖然夫妻倆對大學的好壞不太懂,但是這大學都在京城那邊了,還能差得了嗎?人家老師還說月月以後可以去中央歌舞團呢!
程金華是當兵的,對中央歌舞團是了解了一點的,去了中央歌舞團,那都是有正經編製的,這前途肯定是比在省城這邊的文工團要好,閨女以後的發展也是肉眼可見地光明。
所以他們夫妻倆有什麽理由阻止閨女去上大學?相反,要是閨女不願意去他們還要勸閨女去呢!這樣好的機會可得把握住了。
程金華道:“雖然上學是明年的事情,但是這電話還是要早點安的,你就等著爸爸給你把電話弄回家吧!”
夫妻倆這回兒也想得開,閨女雖然要去京城,但是也是明年的事情嘛!時間還早著呢,他們也犯不著這麽早就為這件事擔心,現在閨女可是還在他們身邊的,還有一年呢!
再說了,閨女以後寒暑假也是可以回來的,又有電話在那邊,每天都能打電話回來,這也不是失去聯係了,對他們來說還是可以忍受的。
閨女大了總是要讓出去“闖一闖”的,不能一直把她護在羽翼下,小鷹也是要試著飛翔的!
作者有話說:
晚安~
明天下午六點半見!
本章還是二十個小紅包,明天跟前麵幾章一起發~
第141章 又上報紙
跟爸媽說了明年去中央音樂學院讀書的事情得到為了爸媽的支持後,程荔月心裏輕鬆了許多,在晚上跟哥哥打電話的時候,她也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哥哥。
而裴立戎對妹妹明年要來京城讀書當然是高興的了,這樣他就能經常和妹妹見麵了,京城大學和中央音樂學院離的並不遠,到時候他跟妹妹見麵也是很方便的。
隻不過還得等上一年,等到明年中央音樂學院招生妹妹才能來,雖然對這點有些遺憾,但是裴立戎已經很滿足了,畢竟要是妹妹不來京城這邊讀書,他也就隻有學校放長假的時候才能去省城那邊看妹妹了。
因為答應了閨女要安電話這件事,晚上黃從雲和程金華他們夫妻倆就已經開始商量起這件事了,安電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時候他們還得去跑幾趟電話局才行,夫妻倆已經打定主意明天去電話局那邊問一問了,正好明天是星期天,反正安電話的價格在那裏,也變不到哪裏去,就像閨女說的,當然是早安早用上了。
“誒,你們家閨女又上報紙了!這次上麵還有名字呢!十四歲天才小提琴家呢!”這次來的還是上次的那個鄰居,他家習慣每天都買報紙,這會兒一看到報紙上的照片,立馬就拿著報紙過來了。
上次程荔月雖然也上了報紙,但是隻是一筆帶過的提了一下,而且那照片也是樂團的合照,一個樂團都被拍上去了,隻不過當時她是在最中間的位置,看著比較顯眼而已,但是這也掩蓋不了她夾在一大群人裏,也隻有熟悉的人才能認出她。
而這次卻不一樣了,這次報紙上刊登的那張照片,上麵隻有她和鍾首席兩個人,還是正臉照,一張照片上隻有兩個人,當然是比起上次被登上報紙的那張照片上的顯眼多了,不管認識她的還是不認識她的,不用細看,就能看到報紙上的人像。
更別說那個記者還專門花了一個小版麵來介紹她和鍾首席了,當然著重介紹的是她,畢竟她才十四歲,這個年紀有了這樣的成績,可以稱得上是小提琴天才了,也因此她身上可供報社記者發揮的點也就自然比較多,記者當然是沒有吝嗇描寫她的筆墨了。
這會兒她可以說終於算是出名了,隻要買報紙的,就都能從報紙上知道她長什麽樣,畢竟報紙上那張照片那麽清楚顯眼,看報紙的時候怎麽可能會忽略掉?
“你家閨女這次真的是要出名了!報紙上有她這麽大一張照片呢!我今天一拿到報紙就一眼看到了。”鄰居指著報紙說道。
老話說“一回生二回熟”,之前閨女也算是已經上過一次報紙了,按理來講黃從雲和程金華這會兒應該很淡定的,但是事實上夫妻倆照樣是激動地不得了,看到報紙上那張印著閨女拉小提琴的照片,別提多高興了!
更何況這報紙上這次還誇了閨女,還提了名字了,上次可是沒有名字的。這會兒隻要拿到報紙一看,就知道那上麵的小姑娘叫程荔月了。
因為電視機太過昂貴,這會兒普通百姓接觸的最多的還是報紙,可以說報紙的傳播影響力比電視大多了。程荔月這次和鍾首席兩個人單獨上了報紙,還提了名字,幾乎不用想就知道,兩人在省城出名是遲早的事情。
這會兒知道閨女上報紙了,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原本要一起騎著車去電話局那邊的,這會兒也不去了,直接拐彎去買報紙去了。
而另外一邊,黃姥姥那邊,還有人拿著報紙過來問道:“這上麵的小姑娘是你們外孫女吧?叫程荔月是吧?又上報紙了!”
黃姥姥他們看著月月又上報紙了,跟黃從雲程金華夫妻倆一樣,這會兒也是激動地不行,任誰家孩子上報紙這會兒都得激動,更何況這次報紙上還專門有一小塊版麵介紹呢!多麽大的榮耀啊!
因為是星期天,程荔月懶得出去,一直待在家裏休息,所以她是最後知道自己上報紙的,看著報紙上麵那些對自己大段大段的誇獎,她還有些不太好意思呢,畢竟她也是比別人多出了一世的經驗,在前世的時候就已經練了十幾年的小提琴了,所以這一世才會這麽快地就把小提琴練到這個水平。
靠著前世的基礎現在一下子被誇成百年難遇的小提琴天才,這也讓程荔月有了一點壓力,畢竟被這麽一誇,她就更不能懈怠了,必須得讓自己的能力配得上這份誇耀才行,不然就是名不副實了,她可不想傳出“小時了了,大時未佳”的名聲。
而因為報紙上那張顯眼的照片,而且這次還提到了名字,不到一個星期,程荔月就在省城出名了,經常走在路上都會有人認出她,她更是沒少聽到類似“看,那就是之前上過報紙的小提琴天才,才十四歲呢,就進文工團拿工資了!”這樣的話。
在他們這邊的筒子樓裏,程荔月也儼然成了“別人家的孩子”,隔三差五就能聽到鄰居拿她教育自家孩子,讓孩子多學學她。
天天聽著鄰居說這些,程荔月覺得那些同齡的孩子沒給她套麻袋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她要是被爸媽天天念叨著學學別人什麽的,心裏肯定是會逆反的,對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也不可能有什麽好臉色。
幸虧她平常就算獨來獨往的,以前哥哥在的時候都是跟著哥哥一起行動,這會兒哥哥不在了,她除了跟孟林珍還有金梅梅他們相處的時間多一點之外,和樓裏的其他同齡人幾乎是沒有什麽交流的,這會兒就算那些人會因為父母天天念叨的緣故不喜歡她,也跟她沒有什麽關係了。
“明天下午電話局那邊的工人就過來幫我們安電話了,以後我們家裏就有電話了。”黃從雲有些高興地跟閨女說道。
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跑了一個星期,終於把各項手續都辦好了,已經跟電話局那邊的人約好,今天下午就可以來安了。
程荔月聽到電話終於可以安了也高興,這樣以後打電話的時候就不用去麻煩蘇姨他們了,以後等她去了京城了,跟爸媽聯係也就更方便了。
黃從雲繼續道:“人家來安電話我們肯定是得有個人在家的,不過明天我跟你爸不一定能在家,畢竟不是星期天,我們今天先跟廠裏請假試試,要是能請上假,明天我們就自己留在家裏等安裝工人來,要是請不了,就隻能找你姥姥和姥爺過來幫忙看一下了。”
程荔月自告奮勇地說道:“要不明天我請假在家吧,大劇院那邊已經連演好幾天了,現在演出也結束了,我們最近沒什麽演出,平常都是在團裏訓練,請假也好請。”
黃從雲和程金華都拒絕了這個提議,他們哪裏放心讓閨女一個人在家裏等那些安電話的工人?閨女還是一個小孩子,萬一出事了怎麽辦?他們寧願推遲幾天安電話。
程荔月聽到爸媽拒絕的話,有些無奈,她覺得自己早就是大人了,可是爸媽還老覺得她是小孩。不過算了,反正她也不是非要攬下這事,不管誰在家都行,最後可以安上電話就可以了。
因為爸媽不同意,第二天程荔月還是照常去上班,而這會兒離程荔月上報紙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了,因為上報紙,她走在大街小巷,都有一堆人能認出她,人都是有忘性的,本來程荔月估計著過一個月大家也就能把這件事漸漸忘記了,到時候她也就不用老是走在路上就被人盯著了。
隻不過又發生了一件事,讓大家迅速地忘記她上報紙這件事,轉而討論那件事去了。
而新出的這件大事也不是別的,而是於平安拿到了世錦賽冠軍了!這會兒剛剛回國,出去這一趟可以說是為國爭光了!
作者有話說:
很抱歉,最近在準備幾場考試,有些忙,十四號之前每天隻能更新一章了!十四號以後就恢複日更九千!
不過時間充裕的話會努力多更的!!(鞠躬jpg.)
今天沒有二更了qaq
還是二十個小紅包
ps:要是六點半沒有更新,寶子們就不要等了,一般十點半左右會更
第142章 幫忙照看
於平安他在七月底的時候就已經跟著邵教練一起出國了,提前了將近十天,就是怕去晚了調整休息的時間不夠,水土不服然後耽誤了比賽的狀態。
因為於平安有奪獎的希望,再加上之前還得了一次全國舉重比賽的冠軍,所以省體育局那邊也對於平安寄予厚望,在邵教練的強烈要求了,撥了不少經費。
也正是如此,出了國之後於平安吃好喝好休息好,比賽之前的狀態一點沒有因為換了個地方而受到影響。再加上他本來就天生力氣大,又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訓練,在省城那邊訓練基地練習的時候,邵教練給他紀錄數據的時候,更是已經破了世界紀錄,這次出國更是有八|九分奪冠的可能,也因為這個邵教練才會對這次出國比賽這麽重視,又是拉經費又是親自帶隊跟著去,就怕於平安被外在因素影響不能拿獎。
最後於平安也不負眾望,拿到了七十三公斤級的冠軍,還創造了挺舉一百八十公斤的世界記錄。這也是華國第一次在世界舉重錦標賽上拿到冠軍,意義非凡。
在於平安一回到省城,就有記者過去采訪,第二天報紙上就報道了這一奪冠事件。這次可以說是於平安和省舉重隊都一起出名了,之前省城這邊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是乒乓球,就在省訓練基地那邊,也是乒乓球最受重視,平時撥下去的經費和補貼也比其它的運動項目多,省隊乒乓球隊員的福利工資也自然比其他運動員要好,所以每年選擇走乒乓球這條路的年輕苗子也最多。
而經此一役後,舉重也終於火了起來,開始有不少青少年還有他們的父母也開始打聽的關於省隊舉重選拔的事情了,誰不想也拿冠軍然後出名?
邵教練自然是最高興的了,畢竟於平安是他一手挖掘出來一手訓練起來的,這會兒於平安拿了世錦賽冠軍回來,怎麽能讓他不高興?現在上麵體育局的領導都在誇他這個教練指導有方呢。
雖然於平安馬上就要去京城那邊的國家隊了,但是因為他現在還是省舉重隊的隊員,這會兒世錦賽奪冠給他們舉重隊帶來了很大的榮耀,讓他們舉重隊的地位迅速上升了,邵教練已經可以想象到今年能招多少好苗子回來了。
擱以前可沒有這樣的好事,畢竟他們舉重隊以前一直沒出成績,還因為搞運動中斷了好幾年呢,上麵對舉重也不太重視。除此之外隊裏的運動員水平也是參差不齊,不少運動員都是邵教練到處辛苦尋摸來的,畢竟作為冷門項目,舉重又累又傷身體,工資還沒有練乒乓球、足球的那些運動員高,一般少有選擇走舉重這條路的。
而現在因為於平安奪冠了,國家體育總局那邊的領導都在誇呢,而省裏也對他們舉重隊予以重視了,下一季度的補貼和經費比之前多了許多,舉重隊員的工資待遇也都提升了不少,這都是於平安奪冠帶來的。
程荔月也是看到了報紙才知道於平安已經回來了的,不然還一直不知道這事。不過這也是因為於平安一回來就被邵教練帶到了訓練基地那邊,然後就是記者采訪,之後是表彰大會,然後還要見體育局的領導,根本沒時間回家,甚至連於慧娟這個當媽的,也是到了第二天下午才見到了於平安。
這次單是獎勵,於平安就拿到了兩百塊,他之前的工資每個月才十多塊錢,而這一次的獎勵都夠他兩年多的工資了。
於平安他一向死腦筋,之前在省舉重隊那邊訓練的時候,每個月拿到的工資和糧票肉票那些補貼全都交給媽媽了,一分錢沒給自己留下,而這次出國,他也是想到了之前月月妹妹去s省那邊的時候給他們帶了特產回來,他才想到自己也要買東西帶回來給月月還要金梅梅他們幾個好朋友的,這才第一次問媽媽要錢,而等回來了之後,他剩下的錢就連獎勵一起又交到了媽媽手上了。
於慧娟她這會兒看到兒子出國拿到了冠軍還上報紙了,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之前她帶著兒子離婚回到了娘家這邊的房子住的時候,周圍沒少有人冷嘲熱諷說她兒子是個傻子,以後長大了肯定沒出息,連媳婦都娶不到,她以後可有的操心了。
可看看現在呢?她兒子雖然不聰明,但是卻力氣大,進了舉重隊,先是拿了全國舉重比賽的冠軍,現在又拿了那個什麽世界舉重錦標賽的冠軍,按照邵教練的話來說,這是走出國門為國爭光了,上麵又給獎勵又表彰的,她兒子比誰都出息,這會兒誰還敢在她麵前說她兒子是傻子?
於慧娟這會兒對程荔月就更感激了,要不是因為兒子有了這麽一個好朋友,被帶去少年宮那邊一起玩,現在哪裏會被邵教練發掘?指不定這會兒她還在操心等明年兒子畢業了該怎麽辦呢!
仔細說來,她和兒子都受了程家的恩,她以前還是托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幫忙才跟前夫離婚的,要不然這會兒就被前夫坑回老家了。
在以前,於慧娟一個人當老師養著兒子,每個月的工資才二十多塊,的確有些捉襟見肘,就算是想回報一下程家,除了院子裏種的那兩棵柿子樹上的柿子,再也拿不出什麽其他東西,而現在兒子也能賺錢了,日子越來越好了,也終於能拿得出錢了。
這次兒子更是一口氣拿回家二百塊錢,再加上她和兒子每個月總共將近四十塊的工資,生活可以過得很寬裕了,所以這次於慧娟大手筆的花錢從百貨大樓買了一條裙子,準備送給程荔月,他們母子倆都受了程家不少幫助,現在有錢了也終於能回報一二了。
本來於慧娟是想要讓兒子把裙子送過去的,但是又怕黃從雲和程金華他們夫妻倆誤會,畢竟這會兒兩個孩子都大了,相處的時候的確要注意一點,送裙子有些敏感了,所以最後還是她自己親自過去把裙子送給月月那孩子,還特意感謝了一番。
程荔月她收到這條裙子的時候還有些懵,畢竟她覺得自己除了把於平安帶去了少年宮那邊逛了一圈之外,也沒做什麽事情,是於平安自己天生力氣大,在舉重上麵有天分,才會取得現在的成就的。
隻不過沒辦法,這會兒於阿姨一個勁地把裙子硬要送給她,覺得這就是她的功勞,最後實在推脫不下,她隻好把裙子收下了。
於平安他向來聽媽媽的,心裏也感謝月月妹妹,這會兒他手裏還帶著從國外買回來的特產呢,因為他當時要準備比賽不能出去,這些特產都是邵教練幫忙買的,於平安挑了裏麵最好的送給了月月妹妹,畢竟雖然他和金梅梅還有薑一水也玩得好,但是還是和月月妹妹最親,因為他們是一起長大的。
程荔月雖然收下了於阿姨送的裙子,但還是覺得受之有愧,不過黃從雲直接道:“沒事,收下吧,等到了八月十五過節的時候,我們多送些東西過去就行。”
而程荔月她也沒有什麽可以幫於平安的,畢竟她對舉重相關的一竅不通,不過她想到了於平安過兩天馬上就又要去京城那邊的國家隊訓練了,要在那邊住很長一段時間了,於是她就打電話給哥哥,想讓哥哥在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幫忙照顧一下於平安。
於平安去了京城那邊,邵教練是不會跟著去的,頂多把他送去就回來了,畢竟邵教練是省城這邊舉重隊的教練,而於平安去了京城就有國家舉重隊那邊的教練接手了,在這種情況下,於平安肯定是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了。
所以程荔月才想著讓哥哥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幫忙照看一下於平安,這樣於平安也不會舉目無親連個認識的人都沒有。
而裴立戎在接到妹妹電話的時候當然是一口答應了下來,因為他覺得自己和妹妹是一家的,幫妹妹還人情感謝一下那位於阿姨送裙子也是應該的,幫忙照看一下於平安也是分內之事,再加上這次還是妹妹親口拜托他的,他自然就對於平安的事情上心了不少。
作為裴家人,而且還是唯一一個孫輩,裴立戎天然就繼承著爺爺和父親的人脈,拜托國家體育局那邊的人多照顧一下於平安還是輕而易舉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於平安一去到京城那邊,就有人去接了,之後的衣食住行更是都被安排地妥妥當當,一心隻要訓練其它的都不用操心了。
而要是裴立戎不出手,於平安的待遇可能也不會差,但是卻也不會特別好,畢竟就算他拿到了世界舉重錦標賽的冠軍,但是舉重也並不是熱門項目,而且這次即將參加的亞運會的運動員們,哪個沒拿過冠軍?於平安在裏麵的資曆還真的算不了什麽。
當然,除了拜托那邊體育局的人幫忙多照看一下於平安,裴立戎在於平安再次出過比賽前也去訓練基地那邊看望了他幾次,給他帶過幾次東西。
而裴立戎的舉動也讓於平安很感激,畢竟在京城這邊他每天見到的都是陌生人,人生地不熟的,他心裏也有些緊張,這會兒終於來了個熟悉的人了,他心裏當然高興了。在知道是月月妹妹讓裴立戎這個哥哥過來看他的時候,他對月月妹妹就更感激了,月月妹妹一直都在幫他。
於平安在打電話跟媽媽說了這件事情後,於慧娟想了半天,最後交代兒子這次出國要是可以買東西的話,就去給月月妹妹買一些音樂有關的書,這樣才好感謝人家。
而程荔月完全不知道哥哥那邊“超額完成任務”,對於平安那麽上心,這會兒她正在努力練琴呢,就為了明年報考中央音樂學院。
同時她還在想著,還有一個多月就到了國慶了,她馬上就能和哥哥再次見麵了。
作者有話說:
本章還是二十個小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