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會兒隻能乖乖點頭,表示一切都依爸媽的,至於她接下來要用這些錢給爸媽還有姥姥他們買什麽東西就是她自己的事情了,反正等她東西買來了,爸媽他們肯定也不能拒絕,程荔月心裏悄咪咪地想著。


    因為今天是除夕,黃姥姥那邊晚飯肯定做得會晚一點,夫妻倆也就沒有急著出門,而是讓閨女在家裏休息夠了,這才準備動身。


    前幾天路上還有雪呢,不過到今天也化了,路上也沒有了冰層,雖然有些濕漉漉的,但是比起有雪有冰層的時候,還是很安全的,所以夫妻倆就選擇騎自行車帶著閨女去黃姥姥家,這樣還快一點,閨女路上也不會累著。


    今天閨女出門到百貨大樓那邊又是人擠人又是到處排隊置辦了那麽多年貨,又一路擠著公共汽車拎回來,一點都不是小工程,肯定受了不少罪,這會兒能讓閨女舒服點自然就舒服點了,就騎自行車去了。


    反正晚上會在黃姥姥那邊住下,也不用擔心大半夜騎自行車回來看不清路會摔著。


    作者有話說:


    晚安~


    第257章 一九七六


    因為離黃姥姥那邊有點遠,一家人是最後到那邊的,不過年夜飯還是趕得上的,他們去的時候,廚房那邊還沒結束呢,正在熱火朝天地做菜端菜。


    今晚湯奶奶和小花也在這邊,平時的時候吃飯湯奶奶過來不過來都隨她,但是除夕這天,黃姥姥是一定要讓妹妹過來的,這天就講究一個團團圓圓。


    而這會兒湯奶奶正在廚房裏和黃姥姥一起作為“主廚”做飯呢,這天是一定要做點拿手菜給小輩們吃的,而大姐黃從芬這會兒也隻能屈居“打下手”的地位了。


    黃從雲和程金華他們一到黃姥姥這邊,就把自行車上帶過來的東西都解下,讓虎子直接拎到屋裏去,除了隔壁裴家送給他們家的那些蘋果和凍帶魚,還有幾斤白麵和豬肉,專門留著明天早上一家子包餃子吃的。


    因為一家子人多,算下來總共十一口人,這會兒又是過年這樣的重要日子,所以黃從雲和程金華他們這次帶來的白麵和豬肉是真的不少,比往常每一次都多,拎著就沉甸甸的,足夠明天一大家子人都敞開肚子吃餃子了。


    沈慧娟嫁過來還不到半年,這會兒也是她嫁到黃家之後跟一大家子人過的第一個年。


    雖然之前就已經對丈夫的小姨和姨夫他們出手大方的性子了解了一些,但是這會兒看著他們提著這麽多白麵和豬肉過來還是忍不住地又震驚了一把。


    就是在她家裏,一家子都有正經工作,但是過年的時候也不能敞開肚子吃白麵包的肉餃子,畢竟年夜飯總得來個硬菜吧?這要肉票,包餃子用的豬肉也要肉票,不省著點肯定不夠。


    她沒嫁人之前家裏過年一般都是紅薯麵豆麵跟白麵混著,然後包一大半菜餃外帶一小半肉餃,這樣已經算是家庭條件好的了。


    畢竟雖然她家雖然現在是算得上全家都有工作,但是往前推幾年,她和她弟都還沒當老師和進廠,家裏就她爸媽兩個人在廠裏當職工,又是要攢錢留給他們姐弟倆買工作,又是要支援外省跟著大伯住的爺爺奶奶,一家子並不算是富裕,也是這兩年她和她弟都工作了有工資了家裏生活才越來越好,過年也能吃得上幾碗肉餃了。


    可是就算是這樣,一家子生活過得再好,也沒見過這陣仗啊,這些豬肉保守看都得有五斤了,這會兒就算是過年了,每人肉票也不過是比之前多供應了半斤,一下子提了這麽多肉,也不知道攢了多久。


    沈慧娟戳了戳虎子,小聲道:“姨媽和姨夫之前過來的時候就沒少拎東西,半個月前就拎過一斤肉呢,上次月月回家那天還多拎了一斤雞蛋過來,這會兒又拎了這麽多肉和白麵,他們這是不是把下個月的份額都提前用了?


    我們還收下嗎?要不要讓姨媽姨夫他們再帶回去,要不然二月才剛起個頭肉票、麵粉票就都用了,接下來整個月該怎麽過啊!”


    虎子安慰道:“沒事,姨夫他有門路,這會兒又是過年,鄉下那邊都殺豬分豬肉呢,糧食每家也都分了不少,姨夫多弄來幾斤肉和麵也正常,用不到肉票和麵粉票。不過這個你不要往外說,畢竟這會兒不讓買賣。”


    對於姨媽姨夫他們每次過來從不空著手虎子早就已經習慣了,雖然姨媽姨夫不跟他們住在一起,但是早就跟一起生活一起吃喝的一家人沒兩樣了,一般這邊有個什麽東西總是得送一份去那邊,而姨媽姨夫他們每次來也總是會帶點東西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早就不計算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了。


    這會兒看到姨媽姨夫拎著這麽多豬肉和白麵,虎子沒有任何驚訝,很自然地就把它們拎著送去廚房那邊了,一邊走還一邊道:“等明天早上我早點起來跟爸還有姨夫一起剁肉餡,每年這個都是我們仨來,到時候你不用起太早,等我們剁餡聲停了你再起來就行了,到時候咱們一起包餃子。”


    沈慧娟聽到了虎子這些話,這才安心地點了點頭,不過心裏還是想著等晚上把給月月的壓歲紅包再多添兩塊錢吧,姨媽姨夫他們提來了這麽多肉和白麵,就算不用肉票,肯定也得花不少錢,而且上次他們還特意為她提來了雞蛋補營養呢,她也想回報一二,而作為小輩她隻有收紅包的份,要是想給錢,就隻能從月月那裏入手了。


    小花這會兒也在屋裏,看到程荔月過來一下子就跑過來了,手裏還提著一盞燈籠,是她自己用竹篾編的,上麵還纏著一些很好看的布條,小花的審美很好,燈籠看起來還是很精致的。


    “月月,這個燈籠給你,裏麵點上蠟燭後拎著玩可好看了。”


    小花她現在較之最開始來的時候改變的不止一點半點,前年的時候,她十五歲才一米四幾,又瘦又黑,但是現在不到兩年的功夫,她已經長了快要十厘米了,現在已經一米五幾了,再過一年等她十八歲的時候突破一米六也應該不是問題。


    而且現在都小花雖然不能說的上白皙,但是和黑瘦也搭不上邊了,這兩年黃姥姥還有黃從雲和黃從芬對小花很是照顧,沒少幫著小花補營養,雪花膏也是經常讓小花抹著。


    雖然湯奶奶一開始覺得這樣對於黃姥姥她們來說實在是太破費了,但是因為黃姥姥她們堅持,外加上也實在是心疼孫女,孫女都這麽大了,就來過幾次例假,半年都不來更是常事,身體太弱了,的確得補充點營養。


    想到了這些,湯奶奶最後還是承了這份情,不過私底下也是交代過孫女,以後掙到錢了一定不能忘記孝順姨奶奶還有姨姑她們。


    而小花變得不隻是外表,還有精氣神。現在的小花渾身都散發著向上的氣息,來這邊要兩年了,早就融入到了這邊的生活中,平時因為一直在想各種主意賺錢,沒少和同學打過交道,性子也變得很是外向圓滑,跟剛剛過來時候的她有了很大不同,一切都在變好。


    而她一直記著當初第一個提出想要幫她上學的月月,雖然因為月月去京城上大學有半年沒見了,但是在她心裏不管交了多少好朋友,可誰都越不過月月去,更別說她們還是親戚呢!


    過年她就做了兩個燈籠,一個自己留下了,另外一個就是送給月月了,她覺得自己的燈籠比外麵那些男孩子做的紙殼燈籠還有破鐵皮燈籠要好看的多,比較了一番,心裏終於滿意了,這才放心地燈籠送給月月。


    “謝謝小花姐,這個燈籠我很喜歡!等明天回家的時候,我就掛在車把上帶回去,等回家就給它放好,這樣到了明年還能繼續提出來完。”程荔月接過小花送的燈籠,感謝地說道。


    她對小花是真的很佩服的,之前的頭繩還有手繩,現在的燈籠,都是細致活,要廢很多功夫的,擱她這給她一個月研究她都搞不出來,實在是太難了,她的雙手不允許,技術廢柴呀!


    “沒事,隨便玩,壞了也沒事,等明年我給你送更好的,今年我手裏的材料不夠,不然還能做出更好看的,明年你等著,我肯定能做出更好的。”小花眼睛亮晶晶地說道,言語之間都是自信。


    程荔月點了點頭,手裏小心地提著那個竹燈籠,很珍惜了,然後又聊道:“你九月之後又跳級了,現在學習可以跟得上嗎?”


    “可以跟的上,老師還經常誇我呢!這次期末我也是考得最好的。”小花她前年也就是七四年的時候才過來,那個時候她十五歲,從三年級開始上起。


    而當時能一次跳兩級也是因為一二年級的知識比較簡單,再加上一直有金梅梅給她補課。而到了三年級往後,比起一二年級就不止難一點了。


    小花現在能直接跳過四年級上了五年級,中間著實是花了不少功夫的,平日裏除了想一些方法賺錢然後就隻有學習了,畢竟她並不是多麽聰明的孩子,能拚的隻有刻苦和勤奮,更別說她比班上的學生還大了好幾歲,都十七了,專注力還是很足的,她隻要下定決心,總是能做成的。


    現在就算跳級了,她也沒有因此比正經一路按部就班上過來的同學差多少,反而加倍努力,這個學期結束,期末的成績一點都不比同學們差,這會兒很是自豪了。


    在學習上,小花是沒有什麽困難了,現在她唯一的煩惱也不過就是怎麽賺錢而已,雖然她腦子裏的想法很多,但是礙於現在都政策也不敢多做什麽,隻能小打小鬧,從同學們手裏賺一點零花錢。


    而程荔月這會兒還不知道小花的煩惱,要是知道了,她肯定會安慰一番小花的。在程荔月眼裏,小花還是很有做生意的頭腦的,等到恢複高考改革開放,社會政策放鬆了,她靠著自己的頭腦每月賺得肯定不會比進廠當工人的少。


    廚房那邊的菜很快就做好了,一桌年夜飯也就整治好了,黃姥姥和湯奶奶兩個人手藝都好得沒話說,一桌子的菜全都香噴噴的,硬菜占一半,每一道量都足足的,像是紅燒肉還有肉圓這種味道大的,香味都飄出了牆,隔壁兩邊的鄰居單是聞著味都被饞的不得了。


    不過鄰居們也習慣了,誰叫黃家一家子都是大廠職工呢?全都在拿工資,家裏條件在他們這邊街道是數一數二的,年夜飯這麽豐盛沒毛病,人家吃得起。


    同時鄰居們也都在感歎黃姥姥和黃姥爺有福氣,家裏小輩都這麽出息,以前誰想得到啊?


    要知道早十年那會兒,雖然麵上不說,但是鄰居們心裏沒少嘀咕——老兩口沒兒子,也沒工作,隻靠著黃姥爺一手木工掙點零錢生活,大閨女又帶著兒子回娘家守寡,多添兩張嘴,另外一個閨女嫁人了好幾年也沒生出孩子,這樣的黃家當時可實在看不出什麽潛力來。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都黃家,誰不說一聲好啊?一家子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舒坦了。


    果然啊,這前頭吃了多少苦,後麵就能享多少福,可不能小看誰家了,誰知道人家的日子哪天就變好了,讓你拍馬都追不上的那種。


    程荔月和黃從雲和程金華一家三口在這邊吃完年夜飯之後並沒有走,夜裏就在這邊擠一擠睡下了。


    而到了第二天一早,一大家子人起來一起包餃子,剁餡的剁餡,和麵的和麵,擀餃子的擀餃子皮,再來幾個包餃子的。


    十一口人實在不是一個小數字,要是不一齊動手的話,就一兩個人在那包,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吃到餃子呢!今天雖然是大年初一,但是並不是星期天,大家都還得上班去,包餃子這事自然是要速戰速決一起動手了。


    十一人份的餃子包好了桌子上都差點放不開了,兩個大鍋一起開火煮,煮了兩回才煮完,一大家子人敞開了肚皮吃,蘸醬油的蘸醋的蘸辣椒的,好幾個料碟,想吃哪個口味都成。


    一家子人吃的肚子滾圓,身上暖和和的,這才舒舒坦坦地收拾了一番,各自出門上班了,開始了新年一九七六年的第一天。


    而程荔月她和楚老師約好今天一起去看s省文工團的巡演的,等爸媽還有其他人都出門上班了,她跟姥姥他們說了一聲,也帶著手套圍好圍巾,裹得嚴嚴實實的出門了。


    作者有話說:


    第258章 s省故人


    就像上回程荔月她所在的文工團去s省巡演的時候借住在那邊文工團一樣,這回s省那邊的文工團過來這邊也是借住在他們這邊的文工團。


    s省的文工團前天晚上就已經到了,昨天在這邊的省城文工團裏借住修整了一天,精神早就養好了,今天早上十點在省城大劇院開始演出。


    程荔月是和老師還有師母一起去的大劇院,到的時候演出還沒有開始。


    熊團長作為東道主這會兒自然也是撇不開手的,雖然今天是大年初一,但還是跟過來一起幫忙了,防止s省文工團在這邊人生地不熟的萬一有事要幫忙找不到人。


    徐指揮和鍾首席自然也在,他們兩個人跟熊團長關係一向好,這會兒自然也是“有難同當”,一起過來了,畢竟之前他們去人家s省那邊巡演的時候,人家可是幫了不少忙的,一直跟進跟出到他們巡演結束,熱心極了,現在輪到他們做東道主了,自然是得禮尚往來的。


    程荔月到的早,熊團長一眼就看著她了,走過來對著她旁邊的老師笑著說道:“我原本還想著哪天月月過來告訴她一聲s省文工團巡演的事情呢,現在你帶她來了,也省的我再告訴了。”


    說完又看著程荔月說道:“s省文工團的人都在後台,這會兒離他們上台還早,你要不要去打個招呼?裏麵有個女同誌還跟我們問起你呢。”


    程荔月之前在s省那邊待了快一個月,的確是認識了幾個人,這會兒自然是願意過去見一見打個招呼的。


    她剛準備跟老師請示,黃文紅這個師母就笑著道:“月月你過去吧,我跟你老師就在這邊座位坐著等你,你的座位我們給看著,去吧。”


    妻子說話了,楚溫這個當老師的當然也是一個意思,笑著揮手道:“去吧,這會兒演出還沒開始,你一個小姑娘坐這邊也無聊,到後台跟以前認識的人說說話還有趣些,我跟你師母就在這邊等著你。”


    楚溫他作為文化局的副局長,座位周圍自然也都是認識的人,他們一幫年過半百的中老年人之間的談話可不會多麽有趣,小姑娘這會兒在這陪他這個老師坐著沒多久估計也該無聊了,倒不如去跟那邊認識的說說話。


    程荔月得了老師的準許,這才跟著熊團長一塊去了後台,徐指揮和鍾首席兩個人也都在。


    徐彭丹徐指揮跟程荔月一向親近,這會兒看著程荔月過來了,上前牽著程荔月的手道:“今天大年初一,怎麽沒在家?”


    程荔月親熱地抱住徐指揮的胳膊小聲說道:“今天不放假,爸媽他們都上班了,老師跟我說今天s省那邊的人來巡演,我就想著待在家裏也沒趣,倒不如過來看看呢!之前在s省那邊文工團借住的時候,還認識了不少的人呢,正好過來打聲招呼。”


    徐彭丹她聽了這話,就道:“她們就在那邊,我帶你過去吧,今天那位叫夏香椿的女同誌好跟我們問起呢,她特意給你帶了一點s省那邊的特產過來,本來想著見不到你,準備讓我們幫忙轉交呢。”


    夏香椿?程荔月愣了一下,然後就反應過來這是誰了。這就是之前她在s省那邊巡演的時候遇到的那起栽贓陷害事件的主人公之一,夏香椿和她也都算是受害者。


    雖然當時一開始夏香椿因為被好友算計,差點誤會了程荔月,但是後來在事情弄清後,並沒有推脫責任,畢竟程荔月也是因她受過,差點被冤枉,是以她很是實誠地道了歉,還給了程荔月不少補償,可以說是很知錯能改了,再加上她也算是受害者,所以程荔月對她的印象並不差。


    不過因為夏香椿一開始差點誤會了程荔月給程荔月造成了麻煩,後麵補償完後因為不好意思就很少出現在程荔月麵前了,程荔月跟她倒也並不是很熟。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會兒程荔月倒是沒想到夏香椿會在熊團長麵前提起自己,還特意給她帶了特產過來。


    就在程荔月愣神思考的片刻,夏香椿已經往這邊過來了,她先是和徐指揮打了聲招呼,然後才看向程荔月,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去年你在我們那邊巡演的時候,實在是對不起,讓你因為我們的私事被牽連進來了,而且當時要不是你,我就被算計成功了,不管是當時的我還是現在的我,都該謝謝你的。現在我已經是一提了,這也是多虧了你!


    在知道要來你們這邊巡演的時候,我就立馬去買了一些特產一起裝到行李中,準備送你。


    那些東西還在我在這住的宿舍裏,聽熊團長說你這段時間經常會過來練琴,等你下次過來練琴的時候我正好拿過來給你,那些也沒花多少錢,比起當初你對我的幫助是不值一提的,你一定要收下。”


    夏香椿在去年年底的考核中成功被選中,成為了一提的小提琴手。當初夏香椿的好朋友田芳算計夏香椿就是因為樂團裏“一提”的位置,要不是程荔月,當時田芳就成功了。


    所以夏香椿後麵對程荔月是越發的感激,不然她就因為自己的犯蠢徹底與一提無緣了。隻送一點特產給程荔月,夏香椿有時候還覺得有點拿不出手裏呢!這會兒隻盼著程荔月能收下,讓她可以有個感謝的機會。


    而程荔月看著夏香椿那一臉真切的臉龐還有隱隱帶著期待的眼神,實在是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隻不過去年在s省的時候,夏香椿事後早就已經補償過她了,足有夏香椿大半個月的工資了,程荔月覺得這已經足夠了,她這會兒收下這些特產反而覺得有些受之有愧呢。


    想了想,她決定到時候買一些省城這邊的特產回送給夏香椿,讓她帶回去,也算是盡了地主之誼了。


    想到這裏,程荔月才點頭答應收下夏香椿帶過來的特產。


    她這會兒就站在後台的入口處,正好可以把正在後台準備的s省文工團演員們瀏覽個遍,半晌,她才有些疑惑地對夏香椿問道:“你們盧團長怎麽不在這?他這回來了嗎?”


    之前在s省的時候,盧團長對她是多有照顧的,這會兒自然是打算去盧團長麵前問個好的。


    而夏香椿在聽到她問這個的時候,環顧了一下四周,這才小心翼翼地低聲說道:“盧團長他在一個月之前被下放到我們那邊的郊區農場了。”


    若是旁人問起這個,夏香椿還會猶豫一下要不要說,但是這會兒問起的人是程荔月,她自然就沒有瞞著了,把這事直接跟程荔月說了。


    作者有話說:


    今天更的有點少,明天會雙更!


    晚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省城家庭嬌寵獨生女[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枝問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枝問雁並收藏六零省城家庭嬌寵獨生女[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