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由於一係列原因,裴立戎選擇在研究所這邊結束第一階段的研究就簽保密協議回去。


    當然,他這個選擇吳教授也是支持的。在這邊已經全身心地跟進了一個項目的第一階段,沒用他這個老師任何提點,中間表現地非常出色,總的來說鍛煉的目的是達到了,也積累了不少經驗,這一趟是值了。


    而在過來的這幾個月裏,這邊研究所的人員更是沒少誇耀,畢竟裴立戎唯一差的地方就在年輕,但是能力還是不缺的,隨便進一個研究所當研究員都是夠格的。


    這會兒來到這邊研究所被人家真心認可,可以說是大大給他這個老師長臉了,要不是裴立戎是他學生,這邊的人都想把這個年輕人一直留在他們研究所了。


    考慮到這個,吳教授就更支持自己學生離開了,要是再待下去,人就被“扣”住啦!


    裴立戎倒是不知道老師的這些心理活動,他隻是簡單地分析了一下利弊,最後才決定參與完第一階段離開的。


    當然,這些研究進度因為牽扯到保密協議,裴立戎不能跟妹妹說,隻能簡單地解釋一下。本來要不是妹妹問起,他都不打算跟妹妹說什麽時候回去的,他是準備給妹妹一個驚喜的。不過既然妹妹現在問了,他說了也無所謂,妹妹開心最重要。


    作者有話說:


    晚安~


    第261章 研究所好


    程荔月聽到這個消息真的很高興,歡快地說道:“太好了!到時候不管是不是星期天,我都會去車站接哥哥你的。”


    “不用了,到時候我和老師一起回來,研究院那邊會派人過來接我們,妹妹你在家等著我回去就好。”


    裴立戎雖然也很想妹妹去車站接他,在外麵好幾個月不見了,他自然也是想一下火車就可以看到妹妹的。


    隻不過這個念頭很快就打消了,火車到的時間並不是非常準,到時候妹妹想要接他,肯定是要提前去火車站等的,那邊魚龍混雜的,萬一出個意外就不好了,還是讓妹妹乖乖在家裏等著他回去吧。


    程荔月以為哥哥的意思是下了火車站還要先回研究院,這才不再提到時候去火車站接的事情,不過還是道:“那到時候哥哥你要是準備坐火車回來了,一定要記得提前告訴我奧!我和孫姨一起幫你收拾房間,雖然平時都有打掃,但是在哥哥你來家住之前還得再打掃一遍才住的舒服嘛!”


    雖然孫姨平常在家裏遇著太陽好的天氣會把裴立戎房間裏的床單被褥拿出來曬一曬,房間也會打掃打掃,但是畢竟精力有限,不能隔三差五地頻繁打掃,再加上裴立戎好幾個月不回去,房間裏不可避免地會變得有些沒有人氣,所以程荔月覺得自己可以在哥哥回來之前跟孫姨把房間收拾一番的,一定要給哥哥最舒適的回家體驗!


    另一邊裴立戎聽到妹妹的話,很容易地就感動了,畢竟出門在外的人尤其是這會兒還是過年,心裏很容易有一種漂泊感,在這個時候卻知道自己被人連這樣的小細節都記掛著,真的很讓人心裏高興,不過他嘴上卻道:“不用那麽麻煩,房間裏簡單收拾一下就可以了。”


    說完這個,裴立戎便又開始問起妹妹的過年生活了。說起來,自從他離開省城回到京城上大學後,他和妹妹就再也沒在一起過過年了,就是到了現在妹妹也來京城上大學了,但是過年也是要回省城陪著叔叔阿姨過的,這會兒就算是他沒有和老師出差,還在京城那邊,也是見到妹妹的。


    還是以前好,在以前的時候,每年過年他都是和妹妹一起過的,甚至大年初一還在黃姥姥家裏吃過飯呢,妹妹今年肯定又是和叔叔阿姨去了黃姥姥家裏過年的,也不知道今年的年過得怎麽樣?年夜飯都吃了什麽?


    而程荔月一聽到哥哥問起這個,立馬開始高高興興地分享了起來,對她來說,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是極快樂的,一家子人在一起永遠是熱熱鬧鬧的,姥姥做飯的手藝一向是沒的說,每年的年夜飯都是舌尖上的盛宴,今年又加上了湯奶奶,年夜飯就更棒了,而早上包的餃子,依舊是圓圓鼓鼓的,她可以吃一大碗……


    說完這些,程荔月問道:“哥哥你在那邊吃到餃子了嗎?有肉嗎?”


    裴立戎聽了這話,在電話另一邊無奈地笑了笑,他估摸妹妹肯定是猜測著他在研究所這邊每天搞科研跟進實驗項目條件也不好過得很苦了。


    而大多數情況下,搞科研的確是有些辛苦的,就像他媽喬沛白女士,她因為科研目標比較機密的緣故,所在的科研基地就在荒漠裏,交通限製,平日的供給有些困難,基地裏的生活條件是有些艱苦。


    但是他現在在的這個研究所條件還還真的不算是艱苦,首先這個研究所所在地區這邊經濟發展的確好一點,政府給研究所這邊的撥款也一點不小氣,前幾年還新建了食堂,研究所這邊的人每天的夥食都是有保障的,每月糧票還有肉票定額比外邊還多了不少,他在這邊的幾個月,一應待遇都是跟研究所裏的研究員差不多。


    再加上研究所研究的項目都跟應用性基礎設施有關,實驗出結果了很快就能投入應用,雖然也要簽保密協議,但是機密性沒有那麽高,研究所與外界的聯係自然就管的沒有那麽嚴,每星期的對外采購都是正常的,他們的夥食供給很充足,肉什麽的都不缺。


    當然最重要的是正值過年,就算研究所條件再怎麽不好,這一天肯定也是不會虧著研究所裏的科研人員的,聽所裏的前輩們說,雖然每年過年的時候都不能回家,還要在所裏工作,但是在這天所裏都是會給他們做一頓餃子的,還是豬肉餡的。


    不少研究員們在過年之前很久就在數著這天到來呢,畢竟就算他們研究所的條件還不錯,但是吃豬肉餃子的事情也是不常有,一年就過年這一次,其它時候想吃就隻能自己拿肉票去找食堂大師傅開小灶了。


    而裴立戎和老師吳教授可以說是所裏請來的外援了,又是遠客又是來幫忙的,怎麽都不會虧著他們,所以今天一大早,裴立戎跟老師去吃飯的時候,還沒去打飯呢,就有人幫兩大碗滿滿當當熱氣騰騰的餃子端到他們麵前了,食堂大師傅更是特意過來關照說不夠還有,特意給他們留著呢!


    這會兒裴立戎很認真地把這些都解釋給妹妹聽,生怕妹妹再以為自己這邊條件艱苦,心裏還在擔心著呢!


    而程荔月聽完,也算是鬆了一口氣,臉上也有些微紅,她還以為所有研究所的條件都不太好呢,一開始還很擔心哥哥在那邊吃不好睡不好吃苦呢!


    接下來聊完兩個人的過年日常,程荔月忍不住地跟哥哥提了一下盧團長的那件事,言語之間很是感慨了。


    裴立戎聽了這話,安慰道:“妹妹你不要太過擔心,那位盧團長肯定會好好的,這場運動不會持續太久的,最多兩年,甚至是一年,肯定是要結束的。”


    雖然裴立戎是立誌科研並不打算從政的,但是裴家這個地位以及他作為裴家唯一的繼承人這個身份,就注定了他對時勢不可能一竅不通,一點不知。


    很多不會對外麵公開的隱秘消息,他們圈子裏的各個家族其實也大多可以收到,隻是隱而不言罷了。


    而根據各種錯綜複雜的消息簡單地推斷一下形勢的發展也算是他們這樣家庭出身的人的必修課了,雖然裴立戎不算是在京中長大的,但是他小時候一直在爺爺身邊耳濡目染,後麵來到省城這邊,也經常跟京城那邊的爺爺通電話,了解京城那邊的事情,他還是可以看出波濤洶湧的政治鬥爭下隱藏的東西的。


    很多關於目前政治上的事情他不好和妹妹直說,但是隱晦提醒一下還是可以的。


    而程荔月聽了這話不由得有些感歎,哥哥有點厲害呀!推斷的有些對了,運動的確是快要結束了,不過比他猜測的會更早罷了,連一年都不到,現在算一下,隻還有不到八個月了。


    作者有話說:


    晚安~


    國慶快樂呀!假期都要開心~


    第262章 隊長主意


    過完大年初一,正好到了星期天,工廠終於放假了,正月初二走親戚,這天終於也算是有時間了。


    不過對於黃從雲和程金華一家來說,走不走親戚的就沒有什麽必要了,因為除了黃姥姥一家,他們是著實沒有什麽需要走的親戚了,至於那老程家,早就算是斷絕往來了,而經過程老大還有程老二坐牢事件之後,老程家那邊的人現在還哪有膽子再來找程金華?


    於是初二這一天,夫妻倆就又跟往常一樣,帶著閨女一起去了黃姥姥家,他們一家去黃姥姥那邊已經跟吃飯喝水一樣稀疏平常了,平時沒事就會過去,更別提現在還是大年了,這就更得過去了。


    這次過去夫妻倆是騎著自行車的,車上還帶了不少東西,有一挎包的雞蛋,還有四十斤左右的大米和麵粉和五六斤的肉,外加一罐子油。


    東西很多也很重,不過自行車上完全可以放得下,要不是擔心帶的太多會有些引人注目,黃從雲和程金華他們還準備帶更多呢,這會兒將近快五十斤的東西綁在車後座上,但程金華依舊騎的很穩。


    不過這些倒不是要給黃姥姥那邊的,前天除夕的時候過去帶了不少,昨天臨走看了一下,還剩下一大半呢,暫且還夠吃幾次,不用再送過去了。


    這次帶的東西是要送去齊家村給那邊的幾位老爺子的。


    這次過年裴家夫妻倆終於請到探親假回去過年了,在離開之前就把糧票肉票還有錢交給了夫妻倆,托付他們在年後幫忙買些糧食還有肉送過去,他們到時候是一時回不來了。


    之所以沒有裴家夫妻倆沒有在年前過去,一來是因為請的探親假時間不短,在離開之前總得把手頭的工作該處理的處理該交接的交接,所以那段時間忙得很,實在騰不出時間去齊家村那邊。


    二來也是因為在過年之前半個月他們去過一次,送了東西過去,想著那些東西過年整治一桌年夜飯還有包一頓餃子是夠了的,所以在年前也就沒有急著過去。


    不過夫妻倆又怕幾位老人過了年後糧食還有各種物資不夠了,這才想著拜托黃從雲和程金華他們幫忙送一次。


    而黃從雲和程金華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了,其實就算是裴家夫妻倆不拜托,他們也是會過去一趟的。


    月月在京城那邊上大學,孟大夫可沒少幫著照顧,隔一段時間就要幫月月把把脈,身體有個頭疼腦熱的全是孟大夫幫著開藥,平常更是時常給燉一些滋補的養生湯,十多天前月月從火車站下車的時候,夫妻倆明顯地感覺到月月的臉色紅潤了不少,心裏就對孟大夫更感激了。


    普通人到離家千裏遠的外地生活,就算身體好,也要不舒服一段時間,雖然不至於有什麽大病小災的,但是沒有在生活了幾年十幾年的家鄉舒服是肯定的。


    每個地區都有它獨特的飲食習慣,有著並不相同的地質,甚至很多距離千裏的兩個地方連空氣和水質都會不一樣,人的身體都是需要一個適應過程的,水土不服多多少少都會有的,一開始狀態總歸是沒有在家裏好的,


    而京城那邊冬冷夏熱的,氣候舒適程度比起他們省城這邊差遠了,一開始月月剛去那邊上學的時候,他們夫妻倆別提多焦躁了,閨女從小身體就不好,小時候更是隔三差五地進醫院,就算後來找孟大夫幫忙調理了身體,但是先天條件就在那,肯定是不能跟身體從小就好的人比的。


    所以他們那段時候就怕閨女在那邊適應地不好,會生病會不舒服,要不是兩人都有工作,早就恨不得一下子插著翅膀飛到京城那邊照顧閨女去了。


    幸虧後來在電話裏知道兩個孩子京城會去孟大夫那,孟大夫又是給做藥膳又是做養生湯又是隔三差五把脈看診的,有這麽一尊大佛在,再加上國慶閨女回來的時候狀態的確不差,夫妻倆才終於放下了一開始懸在空中的心。


    因為孟大夫幫忙照看著閨女,夫妻倆就想送點東西感謝一下,但是孟大夫什麽都不願意收,人家不缺錢不缺物的,這麽照顧他們閨女也是因為喜歡這孩子,而唯一提到的就是希望他們有時間的話可以幫忙照看一下以前跟他在齊家村那邊一起下放的幾位老人了。


    黃從雲和程金華一聽,哪有不應的道理,更別說之前那位姓魏的老人還送給他們家一條“黃魚”呢,當時他們是不收的,要送回去,可後麵人家又給了過來,態度十分堅決,兩家實在拒絕不掉,最後還是收下了。


    收了人家這麽貴重的東西,夫妻倆著實是有些不好意思了,畢竟他們覺得之前他們送去的那些東西可不值這一條黃魚啊!因為覺得占了那位魏老爺子的便宜,之後他們就就更是時常過去送東西了,也能還個一二。


    而這回因為孟大夫的話,夫妻倆便又想著還有什麽辦法能再改變一下幾個老人的處境了。


    於是之後通過虎子程金華跟齊家村大隊長私底下吃過一頓飯,送了些煙酒這類的硬貨,特意請大隊長再多費心費心,幫著想點辦法再多照顧照顧。


    程金華送的這些煙啊酒的雖然不頂吃也不頂用,但是耐不住這是硬通貨啊,這十裏八村九成的男的都愛這個,齊隊長也不例外,這不論是自己留著逢年過節來客的時候拿出來招待,還是拿去送人,都是極有麵子的,平日裏拿著錢都買不到,還得是城裏人有票才能買到這個。


    而且程金華還是虎子的姨夫,衝著這層關係齊隊長就更是願意幫忙了。


    以前雖然齊隊長也對在他們這邊改造的那幾位老人很是照料,但是平日裏他這個大隊長太忙,一些小事上還是有些顧不到的,但是現在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又是人家那麽懇切的跟他說了,他自然是得把那幾位老人照看地妥妥當當的。


    於是之後幾位老人的日子就過得更好了,當然倒不是說以前不好,而是現在更好了。


    日裏用的醬油鹽這些日常調味品,大隊長私底下隔一個月會悄悄問他們一次缺不缺,雖然大米白麵那些細糧是不能分給他們這些下鄉改造的人的,可是那些紅薯、玉米棒子、土豆,大白菜這些不怎麽稀罕的粗糧還有蔬菜,大隊長便直接做主讓他們幾人在膏藥作坊那邊做工記下的工時都可以用來換這些東西。


    這膏藥作坊的方子本就是孟大夫提供的,要不然村裏人現在還沒有這麽一樁賺錢的營生的,因為這個膏藥作坊,他們村今年的年可比往年舒服多了。


    而這會兒大隊長提出讓韓教授他們幾個在村裏改造的老人可以憑借著在膏藥作坊記下的工時換糧,換的還是紅薯那些粗糧以及每年一點都不稀罕的大白菜土豆,村裏人這會兒當然也就不反對了,反正又不是讓韓教授他們幾個老人用記下的工分換錢,要不然他們可能還會抗議一把。


    畢竟膏藥作坊賺的錢是一定的,到了年底按照工分算,多一個人大家就少幾毛錢,自然是會多在意一點,至於紅薯那些就算了,現在已經不是十幾年前餓得要吃樹皮的時候了,犯不著跟幾個老人計較紅薯這些東西。


    而除此之外,齊隊長還幹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讓村裏人的人頂替韓教授他們幾個老人的活計。


    之前孟大夫臨走之前免費提供給大隊長一個膏藥秘方,讓村裏建起了膏藥作坊,而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讓幾位老人可以在膏藥作坊這邊幹一些輕活,不用再下地去幹那些苦活了。


    隻不過雖然在作坊那邊的活計都是些輕活,但也是要勞累一些的,隻是比起之前下地幹活輕鬆了一點,可對於韓教授他們幾位年紀不小的老人來說總歸也是一項負擔。


    而齊大隊長便有了主意了。膏藥作坊這邊賺工分可不少,村裏不少人都想往這裏麵鑽,都為了多賺一點工分。但是一個膏藥作坊就那麽大,活計就那麽多,需要的人手也就那麽些,總不可能還要一份活分兩個人幹吧?所以自從剛膏藥作坊剛建好的時候在村裏招了一遍人,後邊就不收人了。


    於是大隊長便想到說用韓教授幾個老人他們的工作再重新招進幾個人。到時候來人幹韓教授他們幾個老人翻揀藥材的活計就成了,韓教授他們就不用幹多少活了,頂多是搭把手就成。


    當然對外齊隊長肯定不能說是為了韓教授他們著想才這麽做的,而是換了一套說辭道:“你們也知道我們村的這個膏藥作坊是怎麽來的吧?是人家孟大夫給的。前麵兩次分錢的時候,錢分到多少大家也知道吧?


    這要是沒有這個膏藥作坊,你們能分到那麽多錢嗎?現在這邊十裏八村還有鎮上和縣裏都有人到我們這買膏藥,今年我看咱們村不少人家都靠這個錢修了房子還有給兒子娶了媳婦的,要是沒有這個膏藥作坊,你們哪裏能比之前多賺這麽些錢,現在十裏八村的哪個地不羨慕我們齊家村啊?連公社那邊都表揚我們村呢!


    而當初人家孟大夫回京城之前一分錢不要就把這個方子給咱們也就單單一個要求,就是讓我這個大隊長給跟他當時同住的幾個人在作坊裏安排個輕省活計,這個比起能給咱們村賺大錢的膏藥作坊可是不值一提了,所以我作為大隊長就答應了。


    但是吧,最近我看那幾個老爺子身體有些不大好啊,看樣子可能會耽擱翻揀藥材這份活計,可是呢我已經答應了人家孟大夫安排那幾個人輕省活計了,不能反悔啊,人家孟大夫現在可是回京城去了,大人物啊,要是想把藥方收回還不是簡簡單單的嗎?所以我想著可不能因為這一點小事撿了西瓜丟了芝麻。


    可是這作坊裏的活又不能耽誤,現在我就決定從咱們村裏選四個人,進這個膏藥作坊幹翻揀藥材這個活,以後就是記工分可以年底分錢的了,但是呢,這幾位老人家呢,按照政策是得分配活給他們幹的,畢竟來咱們這勞動改造的,


    所以我就想吧,就算是還把他們的名字掛在這膏藥作坊幹活名單裏吧,隻是以後不用再幹多少活了,也就是忙的時候讓他們上一上。”


    說完這些,看著大家蠢蠢欲動的表情,齊大隊長才繼續道:“嗯,現在同意的舉個手,要是都同意,現在就再從村裏招四個人進這個作坊裏來了!”


    作者有話說:


    還有一更,很晚,寶子們明天早上起床再看~


    晚安


    第263章 趕著時機


    對於村裏人來說,那幾個老人在膏藥作坊裏到底怎麽樣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反正是來下鄉改造的。


    雖然之前孟大夫被平反還被汽車接走讓他們對村裏下放的幾個老人很是變了一番觀感,有點敬著怕得罪的意思,但是時間久了發現再也沒有外麵的人開著小汽車人過來,也就又恢複了以前的態度了,不親近但也不會辱罵,平常心看待。


    可是現在不同了,有四個名額呢!誰要是得了名額,以後一年少說能給家裏多賺個幾十塊,這可實在是個不小的誘惑。


    這會兒甭管名額到沒到手,肯定是先同意了這件事再說啊!指不定那個名額就是自家的了呢!


    所以說,在大隊長話音一落下,底下一群人的手就唰唰地舉了起來,全都同意了這件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省城家庭嬌寵獨生女[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枝問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枝問雁並收藏六零省城家庭嬌寵獨生女[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