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怎麽不算雙向奔赴呢
荒年,渣男哭得越響我過得越爽 作者:百裏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佐甫連連擺手:“不是不是,沒有沒有!縣君別誤會,徐某隻是覺得縣君小小年紀,胸有丘壑,故竭盡所能,想為縣君稍效微勞。”
林寶月笑著道:“我不過一鄉間小女,佐甫你這話,我還真有點不敢接。”
“縣君過謙了!”徐佐甫連忙道:“趁著沒人,徐某說句不該說的話,皇爺十三四歲時,也隻是一個農人呢!但投身軍伍之後,竿頭直上、一日千裏,那般英姿,至今難忘。”
話都遞到這兒了,林寶月自然要問了:“你見過皇爺?”
“是啊!”徐佐甫露出了追憶之色,說了說他的過往。
林寶月隨聽隨點頭。
人就怕比較,瞧瞧人家徐佐甫,距離封侯拜相真真隻有一步之遙,如今還能如此豁達。
比起她大舅舅,距離潛龍十萬八千裏,就慪了自己一輩子,把自己慪成了一個破嘴瘋子……這心態,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徐佐甫說完了,認真地道:“縣君,徐某雖有心結,卻並非因為縣君的決斷而景仰縣君,縣君為人處事,處處令徐某歎服,徐某是真心投效,還請縣君給徐某一個機會。”
嘖嘖,古人說話,有時候比現代人肉麻多了,連聽慣了恭維的大總裁林寶月都有點不好意思。
雖然按著林寶月的計劃,此時還不到招兵買馬的時候,但有人如此慧眼,提前看出她的潛力,又如此果斷來投效,拿自己身家性命陪她賭,她為什麽要拒絕?
正好她也很相中這個優質員工不是嗎?
嗯,這怎麽不算雙向奔赴呢?
然後兩人相談甚歡。
林寶月越聊越上頭,這不就是她理想中的大秘?
收拾破嘴大舅舅純屬順手,但能得到一個合適大秘,簡直就是意外之喜!
隻可惜不是小姐姐,要是小姐姐那就完美了,那才是全方位貼身大秘。
話說她以前有一個大秘,是個處女座的大美人兒,真正的完美主義者,十項全能多麵手,做事漂亮,計劃周全,世上唯一讓她屢屢生出“一輩子不分開”想法的人。
但這種滿分員工可遇不可求,在古代這種大環境下,更是隻能撞大運或者自己養成,所以,徐佐甫也算很不錯了。
林寶月就道:“佐甫,我前兩日買了一個田莊,佐甫若是哪日得閑兒,能不能幫我打掃一下庫房,我準備借這地方辦點事兒。”
徐佐甫滿口答應:“當然可以,我平日裏閑得很,縣君有事,盡管安排我做。”
雖然傳說中,私事是上位者招攬人心的慣用手段,但林寶月倒不是為了這個……她準備適當展露一點底牌,對徐佐甫這樣的人來說,他選定主公一般是不會換的,但她越厲害,他就越周到,越能幹,越忠心。
兩人又聊了幾句,各自分開,然後林寶月也不管時辰,直接去找了王謙益。
王謙益把她迎了進去,便笑著道:“我昨兒聽了一耳朵縣君的事兒,也不知真不真,正想打發人去問問。”
林寶月笑道:“不要緊,那些事情我自己慢慢處理就成,我來找王叔,是有別的事情。”
王謙益心領神會,“正好也午時了,不如我們一會兒邊吃邊聊。”
林寶月應下,王謙益就吩咐下人去準備,林寶月則直接道:“王叔,有一件大事,我說與你聽,也不知你信不信。”
王謙益笑嗬嗬地道:“縣君說了,我自然是信的,不知是什麽事兒?”
林寶月看著他,平平靜靜地道:“今冬會有雪災,大雪封山,不能進出,且天時酷寒,積雪轉眼成冰,縣城將成孤島……且雪災會來得很早,秋收之後不久,便會突然而至,一夜之間,就能阻斷道路。”
王謙益驚呆了,一眨不眨地看著她。
林寶月放著他消化了一會兒,才道:“咱們這邊的人,從未經曆過這樣的酷寒,隻怕是要出事的,而且如今縣太爺不在,無人主事,所以我才來找王叔你,這,就是你我的機會。”
她頓了一下:“我知道一種造火炕的法子,據我所知,如今天下還無人造過……”
她簡單講解了幾句火炕的妙處,又道:“水塔可解旱災,火炕可抵嚴寒,咱們這邊造了,雖隻是應對這一回的雪災,但北方卻是年年都需要的,於國大有用處……”
是的,雖然曆史上火炕火牆在秦漢時就有了雛形,但在這一方世界中,火炕還從沒有人造過,咋說呢,頓時就顯得仁武帝推廣棉花種植的國策更合理了有木有!
王謙益緩緩吐出來一口氣,神色鄭重道:“縣君,茲事體大,雪災之事,你有幾分把握?”
林寶月道:“王叔,你也知道,有很多事情,我沒有證據,但我有十分把握,就看王叔你敢不敢賭了。”
王謙益半晌沒有說話,隻迅速思索。
此事,若跟一個讀書人說,那就是成則名傳天下,敗……也不過是錯信旁人,罪責林寶月來背。
但跟一個商人說……對商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名聲,而是利益,哪怕圖了名聲,最終也還是要落實到利益上。
所以,此時王謙益正在思考的,是他能從中做什麽,得到什麽。
林寶月道:“我有棉衣、我也有糧、隻是需要借王叔之手,借王叔之名,你我一起做這件事情。”
王謙益眼皮一跳。
他明白她的意思了,這事兒,她實際上是要跟王家,或者說王家本家合作,而不是跟他王謙益一個縣城小糧商合作。
她提到水塔,意思就是,火炕之法可以通過王家獻上。
火炕之法,若真如她所說,那絕對是比水塔更重要的東西,畢竟旱災不是年年有地地有,寒冷,卻是整個北方年年都在受著的。
聽聞如今的皇爺本是農人,又一登基就推廣棉花,顯然曾深受其苦,所以這火炕,絕對是能討到皇爺的好的。
相比之下,一個小縣城的命運,份量就輕得多了……如果真有雪災,真的用火炕解救了,那絕對是錦上添花,就算沒有雪災,那我為了實驗此事,在一縣之地積極推廣,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仍舊不是“過”。
王謙益終於想明白了,立馬道:“縣君放心,縣君不論要做什麽,盡管吩咐,王某無有不遵,隻是王某不才,怎麽說也是多年經營糧米生意,在這方麵,還是希望能略盡綿力的。”
林寶月不置可否:“我們先商量商量怎麽做。”
其實,這就是她想要的局麵。
王家本家借著她,或者說借著火炕在皇帝麵前出頭,肯定也需要付出一些什麽的。
他們家大業大,又是糧商出身,出糧食不是正正好?
因為相當於做善事,所以也不可能利滾利,對農人來說也是好事,隔年種了直接還糧就可以了,也就相當於壓一年的糧。
順便,她尋思著,其實她也可以從商城買糧,再賣給王家……不然王家從別處調度不也是要調度?
商城明顯是高於她來的時代的,所以從商城買糧很便宜,還可以買高產的糧種,王家和她都有得賺。
林寶月笑著道:“我不過一鄉間小女,佐甫你這話,我還真有點不敢接。”
“縣君過謙了!”徐佐甫連忙道:“趁著沒人,徐某說句不該說的話,皇爺十三四歲時,也隻是一個農人呢!但投身軍伍之後,竿頭直上、一日千裏,那般英姿,至今難忘。”
話都遞到這兒了,林寶月自然要問了:“你見過皇爺?”
“是啊!”徐佐甫露出了追憶之色,說了說他的過往。
林寶月隨聽隨點頭。
人就怕比較,瞧瞧人家徐佐甫,距離封侯拜相真真隻有一步之遙,如今還能如此豁達。
比起她大舅舅,距離潛龍十萬八千裏,就慪了自己一輩子,把自己慪成了一個破嘴瘋子……這心態,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徐佐甫說完了,認真地道:“縣君,徐某雖有心結,卻並非因為縣君的決斷而景仰縣君,縣君為人處事,處處令徐某歎服,徐某是真心投效,還請縣君給徐某一個機會。”
嘖嘖,古人說話,有時候比現代人肉麻多了,連聽慣了恭維的大總裁林寶月都有點不好意思。
雖然按著林寶月的計劃,此時還不到招兵買馬的時候,但有人如此慧眼,提前看出她的潛力,又如此果斷來投效,拿自己身家性命陪她賭,她為什麽要拒絕?
正好她也很相中這個優質員工不是嗎?
嗯,這怎麽不算雙向奔赴呢?
然後兩人相談甚歡。
林寶月越聊越上頭,這不就是她理想中的大秘?
收拾破嘴大舅舅純屬順手,但能得到一個合適大秘,簡直就是意外之喜!
隻可惜不是小姐姐,要是小姐姐那就完美了,那才是全方位貼身大秘。
話說她以前有一個大秘,是個處女座的大美人兒,真正的完美主義者,十項全能多麵手,做事漂亮,計劃周全,世上唯一讓她屢屢生出“一輩子不分開”想法的人。
但這種滿分員工可遇不可求,在古代這種大環境下,更是隻能撞大運或者自己養成,所以,徐佐甫也算很不錯了。
林寶月就道:“佐甫,我前兩日買了一個田莊,佐甫若是哪日得閑兒,能不能幫我打掃一下庫房,我準備借這地方辦點事兒。”
徐佐甫滿口答應:“當然可以,我平日裏閑得很,縣君有事,盡管安排我做。”
雖然傳說中,私事是上位者招攬人心的慣用手段,但林寶月倒不是為了這個……她準備適當展露一點底牌,對徐佐甫這樣的人來說,他選定主公一般是不會換的,但她越厲害,他就越周到,越能幹,越忠心。
兩人又聊了幾句,各自分開,然後林寶月也不管時辰,直接去找了王謙益。
王謙益把她迎了進去,便笑著道:“我昨兒聽了一耳朵縣君的事兒,也不知真不真,正想打發人去問問。”
林寶月笑道:“不要緊,那些事情我自己慢慢處理就成,我來找王叔,是有別的事情。”
王謙益心領神會,“正好也午時了,不如我們一會兒邊吃邊聊。”
林寶月應下,王謙益就吩咐下人去準備,林寶月則直接道:“王叔,有一件大事,我說與你聽,也不知你信不信。”
王謙益笑嗬嗬地道:“縣君說了,我自然是信的,不知是什麽事兒?”
林寶月看著他,平平靜靜地道:“今冬會有雪災,大雪封山,不能進出,且天時酷寒,積雪轉眼成冰,縣城將成孤島……且雪災會來得很早,秋收之後不久,便會突然而至,一夜之間,就能阻斷道路。”
王謙益驚呆了,一眨不眨地看著她。
林寶月放著他消化了一會兒,才道:“咱們這邊的人,從未經曆過這樣的酷寒,隻怕是要出事的,而且如今縣太爺不在,無人主事,所以我才來找王叔你,這,就是你我的機會。”
她頓了一下:“我知道一種造火炕的法子,據我所知,如今天下還無人造過……”
她簡單講解了幾句火炕的妙處,又道:“水塔可解旱災,火炕可抵嚴寒,咱們這邊造了,雖隻是應對這一回的雪災,但北方卻是年年都需要的,於國大有用處……”
是的,雖然曆史上火炕火牆在秦漢時就有了雛形,但在這一方世界中,火炕還從沒有人造過,咋說呢,頓時就顯得仁武帝推廣棉花種植的國策更合理了有木有!
王謙益緩緩吐出來一口氣,神色鄭重道:“縣君,茲事體大,雪災之事,你有幾分把握?”
林寶月道:“王叔,你也知道,有很多事情,我沒有證據,但我有十分把握,就看王叔你敢不敢賭了。”
王謙益半晌沒有說話,隻迅速思索。
此事,若跟一個讀書人說,那就是成則名傳天下,敗……也不過是錯信旁人,罪責林寶月來背。
但跟一個商人說……對商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名聲,而是利益,哪怕圖了名聲,最終也還是要落實到利益上。
所以,此時王謙益正在思考的,是他能從中做什麽,得到什麽。
林寶月道:“我有棉衣、我也有糧、隻是需要借王叔之手,借王叔之名,你我一起做這件事情。”
王謙益眼皮一跳。
他明白她的意思了,這事兒,她實際上是要跟王家,或者說王家本家合作,而不是跟他王謙益一個縣城小糧商合作。
她提到水塔,意思就是,火炕之法可以通過王家獻上。
火炕之法,若真如她所說,那絕對是比水塔更重要的東西,畢竟旱災不是年年有地地有,寒冷,卻是整個北方年年都在受著的。
聽聞如今的皇爺本是農人,又一登基就推廣棉花,顯然曾深受其苦,所以這火炕,絕對是能討到皇爺的好的。
相比之下,一個小縣城的命運,份量就輕得多了……如果真有雪災,真的用火炕解救了,那絕對是錦上添花,就算沒有雪災,那我為了實驗此事,在一縣之地積極推廣,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仍舊不是“過”。
王謙益終於想明白了,立馬道:“縣君放心,縣君不論要做什麽,盡管吩咐,王某無有不遵,隻是王某不才,怎麽說也是多年經營糧米生意,在這方麵,還是希望能略盡綿力的。”
林寶月不置可否:“我們先商量商量怎麽做。”
其實,這就是她想要的局麵。
王家本家借著她,或者說借著火炕在皇帝麵前出頭,肯定也需要付出一些什麽的。
他們家大業大,又是糧商出身,出糧食不是正正好?
因為相當於做善事,所以也不可能利滾利,對農人來說也是好事,隔年種了直接還糧就可以了,也就相當於壓一年的糧。
順便,她尋思著,其實她也可以從商城買糧,再賣給王家……不然王家從別處調度不也是要調度?
商城明顯是高於她來的時代的,所以從商城買糧很便宜,還可以買高產的糧種,王家和她都有得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