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現在要先回尾張嗎?還是直接跟我混?”
“我就先不回尾張了,先跟著您混出個樣子,我再回家給我那混蛋繼父看看!”
用每年三貫錢收了個有些小聰明、身手說得過去的郎黨,鬆下加兵衛心情大好,“有誌氣!走,找家居酒屋。”
“嗨!主上是想吃什麽東西?曳馬城城下町的幾家居酒屋,他們的特色菜我都知道!”
“很好,帶我去一家你覺得味道最好的居酒屋,要是有個漂亮的老板娘就更好了!”
兩人在黑夜與燈火中走進一家居酒屋,鬆下加兵衛並沒有特別讓日吉丸侍奉,反而隻是分了上下首,一起吃。
在等待風韻猶存的老板娘把酒菜送上來時,兩人攀談起來:
“對了,沒跟你說,你主上我叫鬆下……”
“主上名諱鬆下加兵衛之綱。”
“哦?我剛才沒說吧?”鬆下加兵衛疑惑。
“我剛才看見委任狀上您的名諱了。”
“你識字啊?”
日吉丸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嘿嘿,我小時候曾經偷看過村裏武士中村家公子讀書,所以認識一些漢字,但認得不多......”
聽到這裏,鬆下加兵衛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嗯,很不錯。本來我是打算直接給你增加年俸的,畢竟你識字。但沒想到你認得不多,那現在給你兩個選擇吧。
一是之後每年的年俸增加一貫;二是不給你加薪,但等我們到達三河國安定下來後,會安排時間讓你跟飯尾家的與力武士們的孩子一起讀書,至少要讀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之後想要再漲薪,就得靠自己的努力爭取了。那麽,你想怎麽選擇呢?”
日吉丸瞪大了眼睛,滿臉驚喜:“哦~跟著您居然還可以學習漢字啊!那我肯定選擇學習漢字啊!至於功績嘛,請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表現的!”他的語氣堅定而自信,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鬆下加兵衛愈發滿意,“老板娘,多來一羽兔肉和一尾鹹魚!本大人要和我未來的重臣好好吃一頓!”
……
第二天一早,稻葉山城的明智屋敷已經全然不見血腥之氣;曳馬城中日吉丸扶著喝了個通宵的鬆下加兵衛前往城外的寺廟暫住;今川館中,金試真和便宜老爹今川義元各自喝完了一碗灰麵疙瘩湯。。
“聽堪藏派來的匠人說,他已經粗製好了一對鐧,讓我們去看下是不是我們需要的。”今川義元對金試真說道。
“哦?這麽快嗎?”金試真驚訝地問道。他本以為製作一對鐧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沒想到居然如此迅速。
這還是他穿越以來頭一次覺得“今川家”這架封建社會割據勢力“行政機器”的效率夠快。
今川義元笑著解釋道:“堪藏說是因為這武器,雖然耗費材料較多,但工藝並不複雜,需要的鍛打次數與打造太刀相比並沒有增加多少。”
接著,今川義元詳細轉述了山本勘藏的說明:“根據你的描述,不用刃口,隻要保證鐧身筆直,四個棱足夠堅硬,中間部分具有一定韌性,尖端稍微鋒利即可。這樣的要求相對簡單,所以製作起來也比較便捷。”
金試真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兩人一邊交談著,一邊朝著鐵匠鋪走去,期待著看到那對即將完成的鐧。
當兩人抵達製鐵所時,見山本勘藏的一個學徒正拿著造出來的鐧“欺負”應當是已經廢棄了的太刀。
把刀架起,刀側麵朝上,刀背材料有韌性的,一鐧下去就彎折了,刀背材料不咋地的,一鐧下去刀就斷了。
“師父,這東西不用來做武器,用來做輔助鍛刀的工具也是極好的,那些廢刀回爐重煉前用這東西多砸幾下,也方便重煉成塊兒。”那學徒歡喜道。
山本勘藏感慨道:“是很不錯了,用在打鬥中,感覺會把我們辛辛苦苦打造的太刀都給砸爛,可惜比較廢料。”
見幾位鍛造師傅都把鐧當做了單兵自衛兵器,金試真還是出聲說道:“這東西是主要還是用來破甲的,還是找幾副具足來試一下吧。”
“館主大人、五郎大人。”眾位鍛造師傅紛紛上前行禮,山本堪藏也把兩柄鐧獻了上來。
金試真接過兩柄鐧,感覺分別有五六斤重,對於重武器而言確實是輕了點,不過在這日本應該問題不大。
兩鐧比一般的太刀短了一截,總長大約90厘米,握把10多厘米,尾端有一個鐵骨朵,平衡配重,中間有小孔,便於穿繩,鐧身長約75厘米,整體為一個四棱錐的造型,前端為尖,至中部在四麵做了內凹,突出了四條棱,用來拚刺時,穿透力比起簡單的四棱錐,會有所加強,接下來就得試試掄起來破甲效果如何了。
“有繩子嗎?”金試真問道。
“有,有的。”山本勘藏拆了一個正在製作的具足上的編織繩,遞給了金試真。
金試真拿繩子穿過鐧握把後的小孔,套上自己的手腕,再握住握把。
“呼!呼呼!”兩柄鐵鐧在製鐵所外的空地上被掄轉起來。
“看起來還是頗有些氣勢的,拿一幅新的足輕具足過來!裏麵放個木人,看看效果怎麽樣。”今川義元滿意地看著金試真的動作,然後大聲地下令道。
不久,幾個侍從抬著一個嶄新的足輕具足走了進來,他們把一具套上足輕具足的木人小心翼翼地放在空地中央。
今川義元指著那具套著具足的木人,對金試真說道:“龍王丸,試試看吧。”
“嗨!”金試真恭敬地回應道,他深吸一口氣,提起手中的雙鐧,向那具木人衝去。
“呼!嘭!嘭!”
隨著一陣沉悶的聲音響起,兩柄鐵鐧分別狠狠地砸在了木人的胸部和頭部。由於日本具足是一種由無數小甲片編織而成的紮甲,所以當鐧砸到木人身上時,被擊中的部位立刻向內凹陷進去。不過,由於甲片之間的繩索堅韌且富有彈性,所以乍一看,具足的胸部並沒有完全破裂。
另一邊,擊中木人的頭部的那一擊,那比炒鍋厚不了多少的頭盔竟然被直接擊破!而那顆模擬著人頭的木頭,更是被砸得粉碎!
山本勘藏臉色微變,他迅速走上前,掀開木人胸部的護甲。雖然具足看起來像是成功防禦,但仔細觀察後卻發現,木人胸部已經裂開,而且這道裂紋竟然貫穿了整個木人軀幹部分!
“這要真是個人穿著足輕具足鎧甲被五郎大人拿著鐧砸!”山本勘藏不免做出一個假設,他的額頭上已經冒出冷汗來,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
在場眾人都是有上過戰場的,即使是製鐵所裏的學徒,在戰時也是武士的侍從,或者從屬後勤部門,參與軍備的維護。他們都曾親眼目睹過戰場上的殘酷景象,對於戰鬥中的血腥場麵並不陌生。此刻,他們腦海中浮現出的是人腦漿迸濺、頭顱破碎的殘忍畫麵,讓人不寒而栗。
然而,他們很快意識到,在日本這片土地上,以往隻有通過滾木礌石等大型武器才能造成這樣的傷害,但如今,似乎有一種新型武器可以憑借單人之力實現同樣的效果。
“山本勘藏大人幹得不錯,這兵器基本實現了破甲的需要了。不過,既然前端已經做了錐刺和凹麵,這武器還有一種用法。”金試真解下繩子,握住鐵鐧的中部,展示給眾人看。
“再拿一個木人過來,放十來步外,對,就放那,大家讓開!”他指揮著眾人將另一個木人擺放在十幾步之外的地方,並示意其他人退後。
緊接著,隻見金試真猛地揮起鐵鐧,朝著木人扔去。
隨著破風聲、擊中甲片聲、木頭開裂聲和倒地聲連貫而出,眾人見到鐵鐧已經擊穿並擊倒十多步外剛立起來的套甲木人。
“這一用法,明國謂——撒手鐧!”金試真裝逼道。
後世簡中互聯網上,常有關於怛羅斯之戰的討論,常有憨批銳評大唐沒有標槍,因此導致失敗……
能信這種批話的多半是中文都學不好,常把“撒手鐧”讀成“殺手鐧”——完蛋,筆者輸入法也一次性就把“殺手鐧”打出來了……回旋鏢了屬於是,?(???;)?=3=3=3
由於標槍槍身多為竹木製品,標槍槍頭裝在白木杆兒等長棍狀物體上也能當紅纓槍、長矛這種長柄武器用,因此在追求證據的中國史學界,由於竹木等材料無法長期保存至出土,因此常有憨批認為中國古代和古羅馬、古馬其頓、古希臘不同,很少用標槍。
但實際上,就算不考慮那些小體矛頭可以當做標槍槍頭,就“撒手鐧”這個詞,也該知道中國古代不缺可以用於投擲的武器。它的本意就是持鐧人把有尖端的鐧撒手而出,對敵人造成極大殺傷的意思。
當然了,鐧這種武器最主要的用途還是用於砸重甲部隊“開罐”,或者是當馬上部隊在長槍、馬槊等戳中敵人後因反作用力而短時間內難以抽出時,用以自衛或欺負無長柄武器的步兵。尤其是在沒有在前端設置錐刺以犧牲破甲力來增強穿甲力的情況下,鐧更適合對付重甲單位。
然而,作為一種重武器,鐧與狼牙棒、長棍、戰錘和連枷等其他真正“重”的武器相比,自重通常不會超過五公斤。這個重量限製對於需要依靠戰馬提供動力的騎兵來說可能影響不大,但如果隻靠人力揮舞,那麽在麵對中國古代步人甲、西方騎士老爺們所穿的幾十斤重的重甲時,其“開罐”能力就會略顯不足。畢竟,要想打破如此厚重的盔甲,需要足夠的力量和衝擊力。
但在日本這個地方,由於他們的鎧甲——不管是學習中國紮甲的具足,還是目前 16 世紀開始學習西方板甲的南蠻胴,都存在一些問題。這些鎧甲比起原裝貨來說,不僅重量更輕,而且厚度也更薄。這讓金試真覺得,雖然鐧這種武器在破甲能力方麵隻能算是二流水平,但在日本的古戰場上,它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價值。畢竟,麵對這樣輕薄的鎧甲,鐧的攻擊力還是能夠造成一定威脅的。
原本,這類“開罐器”武器在火繩槍等熱武器興起,甲胄從西洋式板甲、中國重紮甲等向棉甲甚至無甲轉變後(不是板甲、重紮甲防不了熱武器子彈,而是扛不住熱武器子彈的衝擊力,如果換成纖維致密的內襯鐵片的棉甲,可以借助布纖維減少衝擊力,削弱殺傷,《康熙王朝》等清朝曆史正劇裏的八旗兵的甲胄,就是典型的棉甲),由於戰場上“鐵罐頭”的減少而退出曆史舞台——鈍器掄圓了才能砸死棉甲或無甲人,而火槍前端加個軍刺刺刀,一刺一戳不比鈍器輕鬆?
但到現在,鐧仿佛可以在日本大規模使用火器前煥發第二春。
山本勘藏查看了木人之後:“館主大人、五郎大人!這一下,穿透二重具足和中間木人,人體遠不如木人。此兵器,確實好!”
“堪藏大人,這鐧,花費多少?”今川義元查看被擊打後的木人和盔甲,問道。
山本勘藏回答:“回稟館主大人,這對武器需花費的鐵料能夠打造五柄太刀,確實費料,但不費人工,頂多就是凹麵和刺需要多敲,但也比普通的數打太刀省事兒,沒有刃口的要求,可以讓學徒完成。”
“如果不追求撒手鐧、投擲殺傷的話,其實刺和凹麵都不需要做,弄成四棱錐形,甚至四棱柱都可以。甚至四棱柱砸起來重量更重,破甲能力更強,這樣的話,需要多少人力?”金試真如此問道。
他是把鐧當重武器看的,有個棱能充當板磚棱那樣的“暴擊線”就夠了,不追求有刃。
山本勘藏回想了一下,大致推算了製作時間:“要這麽做的話,打造一把數打太刀的時間,也能打出三四把鐧了,嗯,而且是稍微會點鍛打的鐵匠都能打造。”
“我就先不回尾張了,先跟著您混出個樣子,我再回家給我那混蛋繼父看看!”
用每年三貫錢收了個有些小聰明、身手說得過去的郎黨,鬆下加兵衛心情大好,“有誌氣!走,找家居酒屋。”
“嗨!主上是想吃什麽東西?曳馬城城下町的幾家居酒屋,他們的特色菜我都知道!”
“很好,帶我去一家你覺得味道最好的居酒屋,要是有個漂亮的老板娘就更好了!”
兩人在黑夜與燈火中走進一家居酒屋,鬆下加兵衛並沒有特別讓日吉丸侍奉,反而隻是分了上下首,一起吃。
在等待風韻猶存的老板娘把酒菜送上來時,兩人攀談起來:
“對了,沒跟你說,你主上我叫鬆下……”
“主上名諱鬆下加兵衛之綱。”
“哦?我剛才沒說吧?”鬆下加兵衛疑惑。
“我剛才看見委任狀上您的名諱了。”
“你識字啊?”
日吉丸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嘿嘿,我小時候曾經偷看過村裏武士中村家公子讀書,所以認識一些漢字,但認得不多......”
聽到這裏,鬆下加兵衛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嗯,很不錯。本來我是打算直接給你增加年俸的,畢竟你識字。但沒想到你認得不多,那現在給你兩個選擇吧。
一是之後每年的年俸增加一貫;二是不給你加薪,但等我們到達三河國安定下來後,會安排時間讓你跟飯尾家的與力武士們的孩子一起讀書,至少要讀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之後想要再漲薪,就得靠自己的努力爭取了。那麽,你想怎麽選擇呢?”
日吉丸瞪大了眼睛,滿臉驚喜:“哦~跟著您居然還可以學習漢字啊!那我肯定選擇學習漢字啊!至於功績嘛,請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表現的!”他的語氣堅定而自信,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鬆下加兵衛愈發滿意,“老板娘,多來一羽兔肉和一尾鹹魚!本大人要和我未來的重臣好好吃一頓!”
……
第二天一早,稻葉山城的明智屋敷已經全然不見血腥之氣;曳馬城中日吉丸扶著喝了個通宵的鬆下加兵衛前往城外的寺廟暫住;今川館中,金試真和便宜老爹今川義元各自喝完了一碗灰麵疙瘩湯。。
“聽堪藏派來的匠人說,他已經粗製好了一對鐧,讓我們去看下是不是我們需要的。”今川義元對金試真說道。
“哦?這麽快嗎?”金試真驚訝地問道。他本以為製作一對鐧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沒想到居然如此迅速。
這還是他穿越以來頭一次覺得“今川家”這架封建社會割據勢力“行政機器”的效率夠快。
今川義元笑著解釋道:“堪藏說是因為這武器,雖然耗費材料較多,但工藝並不複雜,需要的鍛打次數與打造太刀相比並沒有增加多少。”
接著,今川義元詳細轉述了山本勘藏的說明:“根據你的描述,不用刃口,隻要保證鐧身筆直,四個棱足夠堅硬,中間部分具有一定韌性,尖端稍微鋒利即可。這樣的要求相對簡單,所以製作起來也比較便捷。”
金試真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兩人一邊交談著,一邊朝著鐵匠鋪走去,期待著看到那對即將完成的鐧。
當兩人抵達製鐵所時,見山本勘藏的一個學徒正拿著造出來的鐧“欺負”應當是已經廢棄了的太刀。
把刀架起,刀側麵朝上,刀背材料有韌性的,一鐧下去就彎折了,刀背材料不咋地的,一鐧下去刀就斷了。
“師父,這東西不用來做武器,用來做輔助鍛刀的工具也是極好的,那些廢刀回爐重煉前用這東西多砸幾下,也方便重煉成塊兒。”那學徒歡喜道。
山本勘藏感慨道:“是很不錯了,用在打鬥中,感覺會把我們辛辛苦苦打造的太刀都給砸爛,可惜比較廢料。”
見幾位鍛造師傅都把鐧當做了單兵自衛兵器,金試真還是出聲說道:“這東西是主要還是用來破甲的,還是找幾副具足來試一下吧。”
“館主大人、五郎大人。”眾位鍛造師傅紛紛上前行禮,山本堪藏也把兩柄鐧獻了上來。
金試真接過兩柄鐧,感覺分別有五六斤重,對於重武器而言確實是輕了點,不過在這日本應該問題不大。
兩鐧比一般的太刀短了一截,總長大約90厘米,握把10多厘米,尾端有一個鐵骨朵,平衡配重,中間有小孔,便於穿繩,鐧身長約75厘米,整體為一個四棱錐的造型,前端為尖,至中部在四麵做了內凹,突出了四條棱,用來拚刺時,穿透力比起簡單的四棱錐,會有所加強,接下來就得試試掄起來破甲效果如何了。
“有繩子嗎?”金試真問道。
“有,有的。”山本勘藏拆了一個正在製作的具足上的編織繩,遞給了金試真。
金試真拿繩子穿過鐧握把後的小孔,套上自己的手腕,再握住握把。
“呼!呼呼!”兩柄鐵鐧在製鐵所外的空地上被掄轉起來。
“看起來還是頗有些氣勢的,拿一幅新的足輕具足過來!裏麵放個木人,看看效果怎麽樣。”今川義元滿意地看著金試真的動作,然後大聲地下令道。
不久,幾個侍從抬著一個嶄新的足輕具足走了進來,他們把一具套上足輕具足的木人小心翼翼地放在空地中央。
今川義元指著那具套著具足的木人,對金試真說道:“龍王丸,試試看吧。”
“嗨!”金試真恭敬地回應道,他深吸一口氣,提起手中的雙鐧,向那具木人衝去。
“呼!嘭!嘭!”
隨著一陣沉悶的聲音響起,兩柄鐵鐧分別狠狠地砸在了木人的胸部和頭部。由於日本具足是一種由無數小甲片編織而成的紮甲,所以當鐧砸到木人身上時,被擊中的部位立刻向內凹陷進去。不過,由於甲片之間的繩索堅韌且富有彈性,所以乍一看,具足的胸部並沒有完全破裂。
另一邊,擊中木人的頭部的那一擊,那比炒鍋厚不了多少的頭盔竟然被直接擊破!而那顆模擬著人頭的木頭,更是被砸得粉碎!
山本勘藏臉色微變,他迅速走上前,掀開木人胸部的護甲。雖然具足看起來像是成功防禦,但仔細觀察後卻發現,木人胸部已經裂開,而且這道裂紋竟然貫穿了整個木人軀幹部分!
“這要真是個人穿著足輕具足鎧甲被五郎大人拿著鐧砸!”山本勘藏不免做出一個假設,他的額頭上已經冒出冷汗來,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
在場眾人都是有上過戰場的,即使是製鐵所裏的學徒,在戰時也是武士的侍從,或者從屬後勤部門,參與軍備的維護。他們都曾親眼目睹過戰場上的殘酷景象,對於戰鬥中的血腥場麵並不陌生。此刻,他們腦海中浮現出的是人腦漿迸濺、頭顱破碎的殘忍畫麵,讓人不寒而栗。
然而,他們很快意識到,在日本這片土地上,以往隻有通過滾木礌石等大型武器才能造成這樣的傷害,但如今,似乎有一種新型武器可以憑借單人之力實現同樣的效果。
“山本勘藏大人幹得不錯,這兵器基本實現了破甲的需要了。不過,既然前端已經做了錐刺和凹麵,這武器還有一種用法。”金試真解下繩子,握住鐵鐧的中部,展示給眾人看。
“再拿一個木人過來,放十來步外,對,就放那,大家讓開!”他指揮著眾人將另一個木人擺放在十幾步之外的地方,並示意其他人退後。
緊接著,隻見金試真猛地揮起鐵鐧,朝著木人扔去。
隨著破風聲、擊中甲片聲、木頭開裂聲和倒地聲連貫而出,眾人見到鐵鐧已經擊穿並擊倒十多步外剛立起來的套甲木人。
“這一用法,明國謂——撒手鐧!”金試真裝逼道。
後世簡中互聯網上,常有關於怛羅斯之戰的討論,常有憨批銳評大唐沒有標槍,因此導致失敗……
能信這種批話的多半是中文都學不好,常把“撒手鐧”讀成“殺手鐧”——完蛋,筆者輸入法也一次性就把“殺手鐧”打出來了……回旋鏢了屬於是,?(???;)?=3=3=3
由於標槍槍身多為竹木製品,標槍槍頭裝在白木杆兒等長棍狀物體上也能當紅纓槍、長矛這種長柄武器用,因此在追求證據的中國史學界,由於竹木等材料無法長期保存至出土,因此常有憨批認為中國古代和古羅馬、古馬其頓、古希臘不同,很少用標槍。
但實際上,就算不考慮那些小體矛頭可以當做標槍槍頭,就“撒手鐧”這個詞,也該知道中國古代不缺可以用於投擲的武器。它的本意就是持鐧人把有尖端的鐧撒手而出,對敵人造成極大殺傷的意思。
當然了,鐧這種武器最主要的用途還是用於砸重甲部隊“開罐”,或者是當馬上部隊在長槍、馬槊等戳中敵人後因反作用力而短時間內難以抽出時,用以自衛或欺負無長柄武器的步兵。尤其是在沒有在前端設置錐刺以犧牲破甲力來增強穿甲力的情況下,鐧更適合對付重甲單位。
然而,作為一種重武器,鐧與狼牙棒、長棍、戰錘和連枷等其他真正“重”的武器相比,自重通常不會超過五公斤。這個重量限製對於需要依靠戰馬提供動力的騎兵來說可能影響不大,但如果隻靠人力揮舞,那麽在麵對中國古代步人甲、西方騎士老爺們所穿的幾十斤重的重甲時,其“開罐”能力就會略顯不足。畢竟,要想打破如此厚重的盔甲,需要足夠的力量和衝擊力。
但在日本這個地方,由於他們的鎧甲——不管是學習中國紮甲的具足,還是目前 16 世紀開始學習西方板甲的南蠻胴,都存在一些問題。這些鎧甲比起原裝貨來說,不僅重量更輕,而且厚度也更薄。這讓金試真覺得,雖然鐧這種武器在破甲能力方麵隻能算是二流水平,但在日本的古戰場上,它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價值。畢竟,麵對這樣輕薄的鎧甲,鐧的攻擊力還是能夠造成一定威脅的。
原本,這類“開罐器”武器在火繩槍等熱武器興起,甲胄從西洋式板甲、中國重紮甲等向棉甲甚至無甲轉變後(不是板甲、重紮甲防不了熱武器子彈,而是扛不住熱武器子彈的衝擊力,如果換成纖維致密的內襯鐵片的棉甲,可以借助布纖維減少衝擊力,削弱殺傷,《康熙王朝》等清朝曆史正劇裏的八旗兵的甲胄,就是典型的棉甲),由於戰場上“鐵罐頭”的減少而退出曆史舞台——鈍器掄圓了才能砸死棉甲或無甲人,而火槍前端加個軍刺刺刀,一刺一戳不比鈍器輕鬆?
但到現在,鐧仿佛可以在日本大規模使用火器前煥發第二春。
山本勘藏查看了木人之後:“館主大人、五郎大人!這一下,穿透二重具足和中間木人,人體遠不如木人。此兵器,確實好!”
“堪藏大人,這鐧,花費多少?”今川義元查看被擊打後的木人和盔甲,問道。
山本勘藏回答:“回稟館主大人,這對武器需花費的鐵料能夠打造五柄太刀,確實費料,但不費人工,頂多就是凹麵和刺需要多敲,但也比普通的數打太刀省事兒,沒有刃口的要求,可以讓學徒完成。”
“如果不追求撒手鐧、投擲殺傷的話,其實刺和凹麵都不需要做,弄成四棱錐形,甚至四棱柱都可以。甚至四棱柱砸起來重量更重,破甲能力更強,這樣的話,需要多少人力?”金試真如此問道。
他是把鐧當重武器看的,有個棱能充當板磚棱那樣的“暴擊線”就夠了,不追求有刃。
山本勘藏回想了一下,大致推算了製作時間:“要這麽做的話,打造一把數打太刀的時間,也能打出三四把鐧了,嗯,而且是稍微會點鍛打的鐵匠都能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