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嬤嬤看著手中的銀票,喜不自勝。
“世子還是在意夫人的,給了夫人這麽多的銀票,還關心您的身子。”
銀子什麽的還在其次,關鍵是世子的態度。昨日夫人和世子吵了架,世子晚上宿在了書房。但一大早世子就先低了頭,可見還是掛心夫人。
蘇雲遙不置可否。謝彥逍這人話不多,誰知道他腦子裏究竟在想什麽,她也懶得去探究他為何這般。難道是出於前幾日沒回府的愧疚?算了,她也不想多問,反正錢到手了,他愛在外麵做什麽就做什麽。
曹氏聽說謝彥逍和蘇雲遙吵了一架,很是開心。
蘇雲遙來請安時,假模假樣地勸慰了一番。
“老二就是個悶葫蘆,又常年習武,是個武將,不懂得疼人,老二媳婦兒你多擔待些,別跟他置氣。”
“知道了,母親。”
“我雖說是他的母親,他平日裏待我也是如此,你不必放在心上。”曹氏又道。
這夫妻二人吵了架,此時正是拉攏蘇雲遙的好時機。隻要穩住了蘇雲遙,讓蘇雲遙站在他們這邊,何愁沒有機會弄死謝彥逍。
“好的,母親。”
不管曹氏說什麽,蘇雲遙反反複複就是那麽幾句話。
“好的。”
“知道了。”
“您說的對。”
說來說去曹氏也懶得與她說,抬抬手讓她出去了。
不過,曹氏的好心情卻沒維持太久。不到午時,她便聽說了幼弟被禦史參了一本,此時已經被停職查辦。
曹氏急得不行,哪還有功夫搭理謝彥逍和蘇雲遙二人。
蘇雲遙不知曹氏為何一連三天免了晨昏定省,不過她倒是樂得如此。每日窩在自己院中,看看農書,日子逍遙自在。
這日,桂嬤嬤快步從外麵回來了,一臉興奮。
“嬤嬤這是聽說了什麽好消息?”蘇雲遙好奇地問。桂嬤嬤一向穩重,極少會露出來這樣的神色。
“老奴聽說侯夫人的弟弟入獄了,如今正在被大理寺查辦。”
蘇雲遙微微一怔,問:“可有聽說是什麽事情?”
桂嬤嬤想了想,道:“好像是克扣軍餉。”
蘇雲遙陷入沉思中。曹氏的弟弟的確因為克扣軍餉被大理寺查辦了,因為曹氏父親的軍功,又因武安侯求情,最終按十倍上繳,擼了官職,永不錄用。但她記得這件事是兩年後發生的,如今怎會提前了。
她重生回來並未見過曹家舅父,也未做過什麽大事,應該影響不到他。
難不成……有其他重生者?
不過,不管是什麽緣由,總歸是件好事兒。依著曹氏的性情,王氏再也不會來他們府中耀武揚威了。
很快,謝彥逍那邊就打聽到了誠郡王為何突然有了入仕的想法。
誠郡王的女兒嫁給了戶部的給事中,數月前難產,下人拿著藥方去買藥,回來時太過著急,擋了錢國舅的小舅子的路。那小舅子仗著國舅爺的勢,並不把戶部的一個七品小官放在眼裏。把藥踩爛了不說,還把下人當街活活打死了。誠郡王的女兒也因此事喪命。
國舅是太子的舅父,太子一係的人。
兵部此時被太子掌控著,若是把誠郡王安排進去,太子想掌控兵部就難了。
謝彥逍決定親自去見一見誠郡王。
第15章 說服
幾日後,城郊青山碧月湖。
一人身披黑色大氅,閉著眼睛坐在湖邊垂釣。
一人身穿深藍色狐裘,站在一側。
“冬日寒冷,魚兒沉寂,先生何故在此垂釣,不怕沒有魚兒上鉤麽?”
“怎會沒有,麵前不就有一條。”
謝彥逍笑了,垂眸看了一眼麵前的板凳,坐了上去。他在此觀察了一個時辰,此處隻有誠郡王一人,但卻有兩個板凳。很顯然,誠郡王猜到了他會來,特意等在這裏。
“先生垂釣已有一個時辰,一條魚未曾釣上來。您何故在此執著,不如挪個位置。”謝彥逍道。
謝彥逍話外之音是請誠郡王出仕。
誠郡王盯著平靜的湖麵,道:“天氣寒冷,湖麵結冰,此處沒有魚兒,別處也未必有。換與不換又有什麽區別呢。”
聖上沉迷煉丹,隻想長生不老,無暇顧及朝政,下麵的皇子鬥得烏煙瘴氣,整個大曆一片混亂,如同寒冬。他出不出去做官又有什麽區別呢?
“先生自幼習武,後師從智聖,熟讀兵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又有滿腔的抱負,難道不想做一番事業,打破這寒冬嗎?”
誠郡王緊了緊手中的魚竿,頓了頓,道:“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冬日終會過去,春日也會來臨。入不入局,無關緊要。”
謝彥逍沒答話,一直盯著結冰的湖麵。他從地上撿起來一塊石頭砸向了湖麵。湖麵依舊平靜,毫無變化。接著,謝彥逍又拿起來一塊石頭砸向了剛剛的位置。湖麵濺起來一些碎冰。隨後,第三塊,第四塊,當謝彥逍第十次拿起來石頭砸向湖麵時,冰碎了,湖麵解凍。
“誠如先生所言,冬去春會來。但,若是力量匯集多了,春天亦可早日到來。”
誠郡王眼神變了。
他的確是特意等在這裏的,雖然遠離朝堂,但他也知曉這幾日朝堂上有人提到了他。他胳膊受傷,就是個廢人。父王又遠離朝政,根本沒人會想起他,又如何會有人提及他。
怕是有心之人。
他想看看對方究竟有何目的。
他轉過頭去,第一次認真地打量謝彥逍。眼前的這位兒郎雖然看起來很年輕,但整個人的氣度卻非比尋常。
眼神堅毅,身姿如鬆。
沒想到浮躁糜亂的京城中竟還有這樣一位好兒郎。
他實在是猜不出對方的身份。
“你究竟是何人?”
“我父親是武安侯。”
武安侯掌管著皇城衛,是皇上信賴之人,不屬於任何一派。
不對,犯了事的曹侍郎是武安侯妻弟,又怎會……好像世子是前侯夫人所出。
“曹侍郎是被你拉下來的?”誠郡王問。
謝彥逍看了誠郡王,平靜地道:“不,是被他自己所累。若非他做過那樣的事,任誰也不能把他拉下來。”
誠郡王的眼神徹底變了。
錢國舅的小舅子當街打死他家奴仆最終卻被刑部定為奴仆撞在他先,他是正當還擊,無罪釋放。他親自找上刑部,卻連刑部尚書的人都沒見著。
“我想為我女兒報仇,隻要能把錢國舅拉下馬,我可以為你做事。”
曹侍郎背靠伯爵府和武安侯府都能被他拉下來,可見此子並非普通人。這亂世何曾講仁義道德,無權無職隻能任由人欺辱。
晚上,謝彥逍回了瑤華院。
此時已是亥正,蘇雲遙白日裏睡多了,有些走覺。聽到外麵的動靜,立馬閉上眼睛,轉身麵向裏側裝睡。
很快,床幔被人拉開,身上的被子也被人掀開,床外側微微一沉。
謝彥逍今日怎麽突然回來了?蘇雲遙滿腦子疑惑。正想著呢,腰上突然多了一條手臂,她頓時一顫。
謝彥逍本打算就此睡了。隻是身側之人身上淡淡的桂花香絲絲縷縷入了鼻間,讓人心癢。察覺到裏側之人並未睡,他有些意動,動作利索地把人扯入了懷中。
黑暗中,看著謝彥逍這一張臉,蘇雲遙瞪大了眼睛。這人怎的這般厚臉皮,上回兩人明明吵過架,她還故意氣他,他都忘了嗎?
看著謝彥逍身子壓低,蘇雲遙張了張嘴,道:“你……”
謝彥逍也沒給蘇雲遙拒絕的機會,熱烈的吻落了下來。
蘇雲遙推了推他。
“院子裏種兩棵桂花樹可好?”謝彥逍啞聲道。
蘇雲遙微怔。幾年後,院子裏的牡丹花全都盡數拔掉了,種了許多桂花樹。那時她歡喜極了,以為他終於知曉了她的喜好,把她放在了心上,然而沒過幾日,依舊宿在了府外。
“嗯?”
蘇雲遙抿唇不語。
“那便隨你,想種什麽種什麽。”謝彥逍道。接著,人又壓低了些。
蘇雲遙再次推了推他。
謝彥逍不解。
“你……你輕點。”蘇雲遙閉了閉眼,從了他。
罷了,想想那一萬兩銀票,她忍了,一萬兩銀票可是能在鄉下買幾百甚至上千畝田地,或許次數多了他也能有些進步。
謝彥逍看著身子之人視死如歸的神情,怔了怔,頓覺意興闌珊。
見謝彥逍久久沒有動作,蘇雲遙睜開了眼。
看著這一雙清澈的眼睛,謝彥逍躺了回去。
見狀,蘇雲遙立馬往裏挪了挪,轉身背對著謝彥逍。
瞧著她的動作,謝彥逍臉色又黑了幾分。
第二日一早,蘇雲遙去請安時曹氏拿出來一個帖子。
“三日後是湘王長孫的周歲宴,湘王府給咱家下了帖子。”
三少夫人周氏一聽這話,臉上露出來笑容:“湘王府的海棠開得極好,這回又能看一看了。”
以前曹氏出門的話都會帶著一個兒媳,幾乎每次都是周氏,大少夫人薑氏很少會跟著出門。聽到周氏的話,薑氏也有些意動。不過,她一向不得婆母喜歡,婆母也不喜帶她。
“三弟妹可要好好看看,回來與我說說。”
周氏笑著道:“沒問題,回來我跟大嫂細細說說。”
蘇雲遙對這些宴席並不感興趣,一提到宴席,她就想到前世那幾年受到的冷嘲熱諷,著實不是什麽美好回憶。她就聽著大家的話,坐在一旁喝茶,靜靜發呆。
曹氏見狀,瞥了她一眼,問:“老二媳婦兒不想去嗎?”
“世子還是在意夫人的,給了夫人這麽多的銀票,還關心您的身子。”
銀子什麽的還在其次,關鍵是世子的態度。昨日夫人和世子吵了架,世子晚上宿在了書房。但一大早世子就先低了頭,可見還是掛心夫人。
蘇雲遙不置可否。謝彥逍這人話不多,誰知道他腦子裏究竟在想什麽,她也懶得去探究他為何這般。難道是出於前幾日沒回府的愧疚?算了,她也不想多問,反正錢到手了,他愛在外麵做什麽就做什麽。
曹氏聽說謝彥逍和蘇雲遙吵了一架,很是開心。
蘇雲遙來請安時,假模假樣地勸慰了一番。
“老二就是個悶葫蘆,又常年習武,是個武將,不懂得疼人,老二媳婦兒你多擔待些,別跟他置氣。”
“知道了,母親。”
“我雖說是他的母親,他平日裏待我也是如此,你不必放在心上。”曹氏又道。
這夫妻二人吵了架,此時正是拉攏蘇雲遙的好時機。隻要穩住了蘇雲遙,讓蘇雲遙站在他們這邊,何愁沒有機會弄死謝彥逍。
“好的,母親。”
不管曹氏說什麽,蘇雲遙反反複複就是那麽幾句話。
“好的。”
“知道了。”
“您說的對。”
說來說去曹氏也懶得與她說,抬抬手讓她出去了。
不過,曹氏的好心情卻沒維持太久。不到午時,她便聽說了幼弟被禦史參了一本,此時已經被停職查辦。
曹氏急得不行,哪還有功夫搭理謝彥逍和蘇雲遙二人。
蘇雲遙不知曹氏為何一連三天免了晨昏定省,不過她倒是樂得如此。每日窩在自己院中,看看農書,日子逍遙自在。
這日,桂嬤嬤快步從外麵回來了,一臉興奮。
“嬤嬤這是聽說了什麽好消息?”蘇雲遙好奇地問。桂嬤嬤一向穩重,極少會露出來這樣的神色。
“老奴聽說侯夫人的弟弟入獄了,如今正在被大理寺查辦。”
蘇雲遙微微一怔,問:“可有聽說是什麽事情?”
桂嬤嬤想了想,道:“好像是克扣軍餉。”
蘇雲遙陷入沉思中。曹氏的弟弟的確因為克扣軍餉被大理寺查辦了,因為曹氏父親的軍功,又因武安侯求情,最終按十倍上繳,擼了官職,永不錄用。但她記得這件事是兩年後發生的,如今怎會提前了。
她重生回來並未見過曹家舅父,也未做過什麽大事,應該影響不到他。
難不成……有其他重生者?
不過,不管是什麽緣由,總歸是件好事兒。依著曹氏的性情,王氏再也不會來他們府中耀武揚威了。
很快,謝彥逍那邊就打聽到了誠郡王為何突然有了入仕的想法。
誠郡王的女兒嫁給了戶部的給事中,數月前難產,下人拿著藥方去買藥,回來時太過著急,擋了錢國舅的小舅子的路。那小舅子仗著國舅爺的勢,並不把戶部的一個七品小官放在眼裏。把藥踩爛了不說,還把下人當街活活打死了。誠郡王的女兒也因此事喪命。
國舅是太子的舅父,太子一係的人。
兵部此時被太子掌控著,若是把誠郡王安排進去,太子想掌控兵部就難了。
謝彥逍決定親自去見一見誠郡王。
第15章 說服
幾日後,城郊青山碧月湖。
一人身披黑色大氅,閉著眼睛坐在湖邊垂釣。
一人身穿深藍色狐裘,站在一側。
“冬日寒冷,魚兒沉寂,先生何故在此垂釣,不怕沒有魚兒上鉤麽?”
“怎會沒有,麵前不就有一條。”
謝彥逍笑了,垂眸看了一眼麵前的板凳,坐了上去。他在此觀察了一個時辰,此處隻有誠郡王一人,但卻有兩個板凳。很顯然,誠郡王猜到了他會來,特意等在這裏。
“先生垂釣已有一個時辰,一條魚未曾釣上來。您何故在此執著,不如挪個位置。”謝彥逍道。
謝彥逍話外之音是請誠郡王出仕。
誠郡王盯著平靜的湖麵,道:“天氣寒冷,湖麵結冰,此處沒有魚兒,別處也未必有。換與不換又有什麽區別呢。”
聖上沉迷煉丹,隻想長生不老,無暇顧及朝政,下麵的皇子鬥得烏煙瘴氣,整個大曆一片混亂,如同寒冬。他出不出去做官又有什麽區別呢?
“先生自幼習武,後師從智聖,熟讀兵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又有滿腔的抱負,難道不想做一番事業,打破這寒冬嗎?”
誠郡王緊了緊手中的魚竿,頓了頓,道:“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冬日終會過去,春日也會來臨。入不入局,無關緊要。”
謝彥逍沒答話,一直盯著結冰的湖麵。他從地上撿起來一塊石頭砸向了湖麵。湖麵依舊平靜,毫無變化。接著,謝彥逍又拿起來一塊石頭砸向了剛剛的位置。湖麵濺起來一些碎冰。隨後,第三塊,第四塊,當謝彥逍第十次拿起來石頭砸向湖麵時,冰碎了,湖麵解凍。
“誠如先生所言,冬去春會來。但,若是力量匯集多了,春天亦可早日到來。”
誠郡王眼神變了。
他的確是特意等在這裏的,雖然遠離朝堂,但他也知曉這幾日朝堂上有人提到了他。他胳膊受傷,就是個廢人。父王又遠離朝政,根本沒人會想起他,又如何會有人提及他。
怕是有心之人。
他想看看對方究竟有何目的。
他轉過頭去,第一次認真地打量謝彥逍。眼前的這位兒郎雖然看起來很年輕,但整個人的氣度卻非比尋常。
眼神堅毅,身姿如鬆。
沒想到浮躁糜亂的京城中竟還有這樣一位好兒郎。
他實在是猜不出對方的身份。
“你究竟是何人?”
“我父親是武安侯。”
武安侯掌管著皇城衛,是皇上信賴之人,不屬於任何一派。
不對,犯了事的曹侍郎是武安侯妻弟,又怎會……好像世子是前侯夫人所出。
“曹侍郎是被你拉下來的?”誠郡王問。
謝彥逍看了誠郡王,平靜地道:“不,是被他自己所累。若非他做過那樣的事,任誰也不能把他拉下來。”
誠郡王的眼神徹底變了。
錢國舅的小舅子當街打死他家奴仆最終卻被刑部定為奴仆撞在他先,他是正當還擊,無罪釋放。他親自找上刑部,卻連刑部尚書的人都沒見著。
“我想為我女兒報仇,隻要能把錢國舅拉下馬,我可以為你做事。”
曹侍郎背靠伯爵府和武安侯府都能被他拉下來,可見此子並非普通人。這亂世何曾講仁義道德,無權無職隻能任由人欺辱。
晚上,謝彥逍回了瑤華院。
此時已是亥正,蘇雲遙白日裏睡多了,有些走覺。聽到外麵的動靜,立馬閉上眼睛,轉身麵向裏側裝睡。
很快,床幔被人拉開,身上的被子也被人掀開,床外側微微一沉。
謝彥逍今日怎麽突然回來了?蘇雲遙滿腦子疑惑。正想著呢,腰上突然多了一條手臂,她頓時一顫。
謝彥逍本打算就此睡了。隻是身側之人身上淡淡的桂花香絲絲縷縷入了鼻間,讓人心癢。察覺到裏側之人並未睡,他有些意動,動作利索地把人扯入了懷中。
黑暗中,看著謝彥逍這一張臉,蘇雲遙瞪大了眼睛。這人怎的這般厚臉皮,上回兩人明明吵過架,她還故意氣他,他都忘了嗎?
看著謝彥逍身子壓低,蘇雲遙張了張嘴,道:“你……”
謝彥逍也沒給蘇雲遙拒絕的機會,熱烈的吻落了下來。
蘇雲遙推了推他。
“院子裏種兩棵桂花樹可好?”謝彥逍啞聲道。
蘇雲遙微怔。幾年後,院子裏的牡丹花全都盡數拔掉了,種了許多桂花樹。那時她歡喜極了,以為他終於知曉了她的喜好,把她放在了心上,然而沒過幾日,依舊宿在了府外。
“嗯?”
蘇雲遙抿唇不語。
“那便隨你,想種什麽種什麽。”謝彥逍道。接著,人又壓低了些。
蘇雲遙再次推了推他。
謝彥逍不解。
“你……你輕點。”蘇雲遙閉了閉眼,從了他。
罷了,想想那一萬兩銀票,她忍了,一萬兩銀票可是能在鄉下買幾百甚至上千畝田地,或許次數多了他也能有些進步。
謝彥逍看著身子之人視死如歸的神情,怔了怔,頓覺意興闌珊。
見謝彥逍久久沒有動作,蘇雲遙睜開了眼。
看著這一雙清澈的眼睛,謝彥逍躺了回去。
見狀,蘇雲遙立馬往裏挪了挪,轉身背對著謝彥逍。
瞧著她的動作,謝彥逍臉色又黑了幾分。
第二日一早,蘇雲遙去請安時曹氏拿出來一個帖子。
“三日後是湘王長孫的周歲宴,湘王府給咱家下了帖子。”
三少夫人周氏一聽這話,臉上露出來笑容:“湘王府的海棠開得極好,這回又能看一看了。”
以前曹氏出門的話都會帶著一個兒媳,幾乎每次都是周氏,大少夫人薑氏很少會跟著出門。聽到周氏的話,薑氏也有些意動。不過,她一向不得婆母喜歡,婆母也不喜帶她。
“三弟妹可要好好看看,回來與我說說。”
周氏笑著道:“沒問題,回來我跟大嫂細細說說。”
蘇雲遙對這些宴席並不感興趣,一提到宴席,她就想到前世那幾年受到的冷嘲熱諷,著實不是什麽美好回憶。她就聽著大家的話,坐在一旁喝茶,靜靜發呆。
曹氏見狀,瞥了她一眼,問:“老二媳婦兒不想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