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矯情的人,縱使惱得在心間暗罵是自己高看了他,也假意乖順地臣服了他。
事畢之後,薛稚薄汗涔涔地貼在他胸口徐徐平息,滿麵嬌紅,吐氣如蘭。
桓羨由著她緩,一隻手臂輕箍著她,發燙指尖,輕輕搭在妹妹裹滿薄汗的眉眼上。
“明日似有雷雨,我得出宮去蔣山一趟,夜裏興許趕不回來。”
片刻的沉默後,他忽然開口。
薛稚為之一愣。
他和她說起明日行蹤做什麽?
方要敷衍地道一句“路上小心”,忽想起白日之事,心又砰砰跳得極快。
軀體緊貼,彼此的脈搏心跳自然瞞不住。桓羨不明所以地瞄她一眼,視線對上,她有些心虛,伸長雙臂摟住他脖子,主動問:“哥哥去蔣山做什麽?”
“去祭奠。”桓羨神情淡淡,眼裏的柔情一瞬冷淡許多。
薛稚並未察覺。
不知是否是她錯覺,今夜的皇兄倒比往日溫柔許多。或許是他今日心情尚可,又或許,是因為他正沉浸在這場演繹“兄妹情深”的幻夢裏,便也配合地沒有打破這份虛無。
次日,陰雲密布,鳥雀低回,天空黯淡得好似秘色瓷的灰白瓷胎。
秋風習習,刺骨溫冷。這似是落雨之兆,她有些頭疼夜間逃走之事,心不在焉地喚了青黛她們將簾櫳下放出去的鳥兒叫回來,又喚芳枝:
“陛下今日去蔣山做什麽呢?”
昨夜那會兒她腦子發昏,這時倒是想起來了,大楚的皇陵就修建在丹陽郡的蔣山一帶,可這日子非節非祭,他去皇陵做什麽。
芳枝似有些猶豫:“回公主……今日是薑太妃的祭日,陛下去蔣山,當是去祭典太妃的陵寢了……”
“薑太妃?”薛稚微微迷惘。
她並不記得先帝的後宮中有薑姓妃嬪。
見她似不知情,芳枝更加迷惑:“是啊,就是陛下的生母薑太妃啊。公主是不知麽?”
但薛稚的反應卻更令她疑惑:“陛下的生母不是太後麽?”
兩人都齊齊愣住。
這時青黛快步走上前來,將一件薄毯披在她身上:“公主莫站在風口上了,咱們進去吧。”
薛稚會意,和她走到了內室。留芳枝一個人立在外麵,尚自納罕。
她聽說太妃身歿當日正是公主叫走陛下的,等到陛下趕回,太妃已經身亡。怎麽公主自己像是完全不知道這件事呢?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進入內室後,薛稚難掩焦急地問。
瞞了這許久終究還是讓公主知曉了,青黛歎息一聲,道:“陛下的生母的確是那位薑太妃,不是太後。”
“公主您忘了?七年前,您生了一場病,就把這件事給忘記了。”
竟是她忘了?
薛稚的心忽然便揪了起來,又急切地追問:“那……她的死,是因為我阿娘嗎?”
青黛點頭:“是有關。可那下令的,是先帝。陛下已經為此向他報了仇了。”
薛稚一顆心直直地往下墜,心底寒氣若水霧上湧。
她沒有再追問薑太妃是怎麽死的,卻也能想到,大概也和彭城王那慘死的生母一樣,是因為母親的讒言而被先帝所殺。
她好像有些明白,為什麽自己初回宮時皇兄待自己忽冷忽熱,又為什麽,從“七歲”之後,皇兄便不怎麽理她。
而她一直以為自己是七歲生的病,卻原來不是七歲,是她病得太糊塗,將七年前記成了七歲,那應該是……她九歲時候的事情了。
她努力地回想著,在浩瀚如海的記憶裏一遍遍搜尋,卻怎麽也想不起來,額上頭痛如裂。
青黛忙勸:“事情都已經過去了,公主就不要想了,陛下如今,不是也沒為此事怪罪公主麽?”
這時窗外一聲悶雷滾過,轟隆作響,豆大的雨點頃刻間便密密麻麻地落了下來,砸得花木窸窣作響。
她回過神,仍覺心中被寒氣充斥得厲害,點點頭:“你說得不錯,都過去了……”
他生母的死,是她阿娘對不起他,她原本還為他的折辱而難過,時至如今才明白緣由……
所以,這些日子……是他的報複嗎?
薛稚的心狠狠一抽,幾令人窒息的疼痛。
劇痛之後,她反而沒有那麽難過了。隻是覺得自己可笑,原來她和他的兄妹之情早就斷了,她卻傻傻地直到回門那日才明白……
那麽,這些日子便算是她的贖罪吧。反正過了今夜,她就要離開了……
大雨一直下到了夜裏,也沒有停歇之勢。殿外電閃雷鳴,狂風吹得門窗也似也被拽開一般,夜空被濃雲黑霧所占據,不見五指。
漱玉宮裏,薛稚沒有睡意,釵環未褪,也不梳洗,愣愣地坐在窗前支頤看著燭火,聽簷下鐵馬亂撞。
她頸上還墜著當日兄長所贈的流蘇瓔珞,自被困在台城委身於他之後,她十日有八日是戴著的。起初是為了討好他,後來,則成了習慣。
木藍以為她在等天子,呆頭呆腦地就問了出來:“公主,要不先歇了吧。陛下應該已經不會回來了。”
青黛惱她不會察言觀色,恨恨瞪她一眼,又抱了薄毯上前搭在薛稚肩上。
薛稚隻搖頭:“你們都出去。”
她仍是留存了一絲希望。
而若她要走,便不能告訴木藍和青黛。否則事發之後她二人也會被視作同黨,遭受拷問。
隻有完全不知道……才是安全的……
青黛知曉公主定然有事瞞著自己,縱使擔憂,也知趣地沒有再問,叫了木藍掩門出去。
片刻的寂靜後,窗子外傳來清晰的三聲敲打聲。薛稚心間劇烈一顫,忙起身打開了窗子。
黯淡的光暈裏映出昨日的那張圓圓的臉兒,那宮人頭戴箬笠,身披蓑衣,眼中的光好似暗夜裏的星火:“公主,您可願相信奴嗎?”
——
台城的雨越下越大。雷車轟轟,紫電灼灼。滂沱的大雨猛烈地自天門傾瀉而下,有如覆盆,打在草木塵土間,激起陣陣白霧,幾乎看不見前路。
黑燈瞎火的華林園中,此時卻有一隊儀仗冒雨行進,宮人們東倒西歪地提燈在後,隊伍的最前方,方從蔣山趕回的天子健步如飛,快步朝前方亮著燈火的漱玉宮走去。
雷雨甚大,秋風也將羅傘吹得前俯後仰幾近碎裂,雨點如狂,打在臉上密密麻麻地疼。伏胤舉著華蓋艱難地跟在後麵,忽聞道旁草木窸窣作響,腦中的弦即刻繃緊:
“什麽人?!”
桓羨停下來,朝黑暗中的那方看了一眼。
沒有回應,天地間隻有滂沱如注的大雨。
他麵上緩和了一些。
這樣大的雨,她應該是不會亂跑的。遂道:“走吧,下雨而已。”
原因冒雨趕路的怨氣也就此消散在雨聲中。
今日雷雨甚大,才從丹陽趕回時便看著要下大雨。他本是不想回來的,馮整也提議在丹陽郡住一夜。
可,一想到當日玉燭殿中燈火流灩、她趴在自己肩上說的那句“害怕”,他心裏便亂得很,左思右想,還是決定趕回來。
他也知道那句話是在騙他。
小時候她的確怕雷雨夜,可哪會有人長大了還怕打雷?
但這不要緊,她說給他,他就願意相信。隻盼她不要做傻事,為了逃走連這樣大的雷雨也可以不顧。
淩亂燈火裹挾著一行人的腳步消失於暴雨之中,方才的那叢草木後,薛稚身披箬笠蓑衣,正以手捂著自己的嘴,緊張地望著他離開的方向。
淙淙的雨水自箬笠上傾斜而下,打濕她眼睛,又沿著腮流進口中,留下淡淡的鹹意。
身後的小宮人猶在慶幸:“方才可真險啊!差一點就撞見陛下了。”
“可陛下不是去了蔣山麽,這麽大的雨,怎麽會在這個時候趕回來呢?”
薛稚吸了吸鼻子,顧不得形容地抬手擦著臉上的雨水。
“走吧。”這一聲淹沒在嘩嘩如注的雨聲中,她沒有留戀,起身弓著腰繼續朝宮門行進了。
天地間風雨如晦,朱雀航上,謝璟一身漁民裝扮,正在等她。
作者有話說:
第39章
薛稚隨那宮人冒雨跑至了大通門。
此刻正是戍衛換班的時候, 加之大雨,此時隻有一名戍衛在此看守, 旁餘的侍衛都去換衣裳了。那宮人上前, 和看守城門的城門郎說了一通之後,對方探頭看了看她,竟指了一處前些日坍塌還未及補上的牆洞予她, 放她們過去了。
二人沿著宮牆沒走出多遠,便有仆役駕著馬車等候在外。薛稚認出那正是烏衣巷衛國公府的老仆秦伯, 幾乎喜極而泣。
小宮人將她送過去,道:“公主, 奴不能再送你了。”
“這位老人家會帶你走的。放心吧, 都是安排好了的。祝您此後一路順風,事事順心。”
“可, 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薛稚失聲道。
宮人笑了笑,笑容模糊在雨絲風片之後:“這不重要, 我隻是個小宮人, 偶然受過賀蘭夫人的恩惠,有恩報恩, 您也不必放在心上。”
“我母親?”薛稚疑惑極了, 母親……她還做過好事的嗎?
小宮人隻一笑,轉身走向雨中宮牆。夜雨如瀑, 大雨將朱紅宮牆裏透出的一點燈光與她身影都隔絕在雨幕裏,秦伯催促道:
“公主,咱們走吧。”
馬車在暗黑雨夜裏直行。
雷車轟轟,紫電青霜陰慘慘炸裂在漆黑蒼穹之上, 在天揮舞出漫天銀白藤蔓, 照得風雨中的建康城忽明忽暗。
道旁樹木婆娑, 雲低風回,猶似鬼魅。
今夜暴雨,金吾不夜行,二人駕車順利地趕赴朱雀航。當薛稚撩開車幕瞧見立在牌坊下的那道熟悉的身影時,裹在蓑衣裏的身子狠狠一顫。
他對她一笑。
萬千風雨,不足為隔。
“謝郎!”她欣呼一聲,直接從車上跳入雨中,撲進他懷。
事畢之後,薛稚薄汗涔涔地貼在他胸口徐徐平息,滿麵嬌紅,吐氣如蘭。
桓羨由著她緩,一隻手臂輕箍著她,發燙指尖,輕輕搭在妹妹裹滿薄汗的眉眼上。
“明日似有雷雨,我得出宮去蔣山一趟,夜裏興許趕不回來。”
片刻的沉默後,他忽然開口。
薛稚為之一愣。
他和她說起明日行蹤做什麽?
方要敷衍地道一句“路上小心”,忽想起白日之事,心又砰砰跳得極快。
軀體緊貼,彼此的脈搏心跳自然瞞不住。桓羨不明所以地瞄她一眼,視線對上,她有些心虛,伸長雙臂摟住他脖子,主動問:“哥哥去蔣山做什麽?”
“去祭奠。”桓羨神情淡淡,眼裏的柔情一瞬冷淡許多。
薛稚並未察覺。
不知是否是她錯覺,今夜的皇兄倒比往日溫柔許多。或許是他今日心情尚可,又或許,是因為他正沉浸在這場演繹“兄妹情深”的幻夢裏,便也配合地沒有打破這份虛無。
次日,陰雲密布,鳥雀低回,天空黯淡得好似秘色瓷的灰白瓷胎。
秋風習習,刺骨溫冷。這似是落雨之兆,她有些頭疼夜間逃走之事,心不在焉地喚了青黛她們將簾櫳下放出去的鳥兒叫回來,又喚芳枝:
“陛下今日去蔣山做什麽呢?”
昨夜那會兒她腦子發昏,這時倒是想起來了,大楚的皇陵就修建在丹陽郡的蔣山一帶,可這日子非節非祭,他去皇陵做什麽。
芳枝似有些猶豫:“回公主……今日是薑太妃的祭日,陛下去蔣山,當是去祭典太妃的陵寢了……”
“薑太妃?”薛稚微微迷惘。
她並不記得先帝的後宮中有薑姓妃嬪。
見她似不知情,芳枝更加迷惑:“是啊,就是陛下的生母薑太妃啊。公主是不知麽?”
但薛稚的反應卻更令她疑惑:“陛下的生母不是太後麽?”
兩人都齊齊愣住。
這時青黛快步走上前來,將一件薄毯披在她身上:“公主莫站在風口上了,咱們進去吧。”
薛稚會意,和她走到了內室。留芳枝一個人立在外麵,尚自納罕。
她聽說太妃身歿當日正是公主叫走陛下的,等到陛下趕回,太妃已經身亡。怎麽公主自己像是完全不知道這件事呢?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進入內室後,薛稚難掩焦急地問。
瞞了這許久終究還是讓公主知曉了,青黛歎息一聲,道:“陛下的生母的確是那位薑太妃,不是太後。”
“公主您忘了?七年前,您生了一場病,就把這件事給忘記了。”
竟是她忘了?
薛稚的心忽然便揪了起來,又急切地追問:“那……她的死,是因為我阿娘嗎?”
青黛點頭:“是有關。可那下令的,是先帝。陛下已經為此向他報了仇了。”
薛稚一顆心直直地往下墜,心底寒氣若水霧上湧。
她沒有再追問薑太妃是怎麽死的,卻也能想到,大概也和彭城王那慘死的生母一樣,是因為母親的讒言而被先帝所殺。
她好像有些明白,為什麽自己初回宮時皇兄待自己忽冷忽熱,又為什麽,從“七歲”之後,皇兄便不怎麽理她。
而她一直以為自己是七歲生的病,卻原來不是七歲,是她病得太糊塗,將七年前記成了七歲,那應該是……她九歲時候的事情了。
她努力地回想著,在浩瀚如海的記憶裏一遍遍搜尋,卻怎麽也想不起來,額上頭痛如裂。
青黛忙勸:“事情都已經過去了,公主就不要想了,陛下如今,不是也沒為此事怪罪公主麽?”
這時窗外一聲悶雷滾過,轟隆作響,豆大的雨點頃刻間便密密麻麻地落了下來,砸得花木窸窣作響。
她回過神,仍覺心中被寒氣充斥得厲害,點點頭:“你說得不錯,都過去了……”
他生母的死,是她阿娘對不起他,她原本還為他的折辱而難過,時至如今才明白緣由……
所以,這些日子……是他的報複嗎?
薛稚的心狠狠一抽,幾令人窒息的疼痛。
劇痛之後,她反而沒有那麽難過了。隻是覺得自己可笑,原來她和他的兄妹之情早就斷了,她卻傻傻地直到回門那日才明白……
那麽,這些日子便算是她的贖罪吧。反正過了今夜,她就要離開了……
大雨一直下到了夜裏,也沒有停歇之勢。殿外電閃雷鳴,狂風吹得門窗也似也被拽開一般,夜空被濃雲黑霧所占據,不見五指。
漱玉宮裏,薛稚沒有睡意,釵環未褪,也不梳洗,愣愣地坐在窗前支頤看著燭火,聽簷下鐵馬亂撞。
她頸上還墜著當日兄長所贈的流蘇瓔珞,自被困在台城委身於他之後,她十日有八日是戴著的。起初是為了討好他,後來,則成了習慣。
木藍以為她在等天子,呆頭呆腦地就問了出來:“公主,要不先歇了吧。陛下應該已經不會回來了。”
青黛惱她不會察言觀色,恨恨瞪她一眼,又抱了薄毯上前搭在薛稚肩上。
薛稚隻搖頭:“你們都出去。”
她仍是留存了一絲希望。
而若她要走,便不能告訴木藍和青黛。否則事發之後她二人也會被視作同黨,遭受拷問。
隻有完全不知道……才是安全的……
青黛知曉公主定然有事瞞著自己,縱使擔憂,也知趣地沒有再問,叫了木藍掩門出去。
片刻的寂靜後,窗子外傳來清晰的三聲敲打聲。薛稚心間劇烈一顫,忙起身打開了窗子。
黯淡的光暈裏映出昨日的那張圓圓的臉兒,那宮人頭戴箬笠,身披蓑衣,眼中的光好似暗夜裏的星火:“公主,您可願相信奴嗎?”
——
台城的雨越下越大。雷車轟轟,紫電灼灼。滂沱的大雨猛烈地自天門傾瀉而下,有如覆盆,打在草木塵土間,激起陣陣白霧,幾乎看不見前路。
黑燈瞎火的華林園中,此時卻有一隊儀仗冒雨行進,宮人們東倒西歪地提燈在後,隊伍的最前方,方從蔣山趕回的天子健步如飛,快步朝前方亮著燈火的漱玉宮走去。
雷雨甚大,秋風也將羅傘吹得前俯後仰幾近碎裂,雨點如狂,打在臉上密密麻麻地疼。伏胤舉著華蓋艱難地跟在後麵,忽聞道旁草木窸窣作響,腦中的弦即刻繃緊:
“什麽人?!”
桓羨停下來,朝黑暗中的那方看了一眼。
沒有回應,天地間隻有滂沱如注的大雨。
他麵上緩和了一些。
這樣大的雨,她應該是不會亂跑的。遂道:“走吧,下雨而已。”
原因冒雨趕路的怨氣也就此消散在雨聲中。
今日雷雨甚大,才從丹陽趕回時便看著要下大雨。他本是不想回來的,馮整也提議在丹陽郡住一夜。
可,一想到當日玉燭殿中燈火流灩、她趴在自己肩上說的那句“害怕”,他心裏便亂得很,左思右想,還是決定趕回來。
他也知道那句話是在騙他。
小時候她的確怕雷雨夜,可哪會有人長大了還怕打雷?
但這不要緊,她說給他,他就願意相信。隻盼她不要做傻事,為了逃走連這樣大的雷雨也可以不顧。
淩亂燈火裹挾著一行人的腳步消失於暴雨之中,方才的那叢草木後,薛稚身披箬笠蓑衣,正以手捂著自己的嘴,緊張地望著他離開的方向。
淙淙的雨水自箬笠上傾斜而下,打濕她眼睛,又沿著腮流進口中,留下淡淡的鹹意。
身後的小宮人猶在慶幸:“方才可真險啊!差一點就撞見陛下了。”
“可陛下不是去了蔣山麽,這麽大的雨,怎麽會在這個時候趕回來呢?”
薛稚吸了吸鼻子,顧不得形容地抬手擦著臉上的雨水。
“走吧。”這一聲淹沒在嘩嘩如注的雨聲中,她沒有留戀,起身弓著腰繼續朝宮門行進了。
天地間風雨如晦,朱雀航上,謝璟一身漁民裝扮,正在等她。
作者有話說:
第39章
薛稚隨那宮人冒雨跑至了大通門。
此刻正是戍衛換班的時候, 加之大雨,此時隻有一名戍衛在此看守, 旁餘的侍衛都去換衣裳了。那宮人上前, 和看守城門的城門郎說了一通之後,對方探頭看了看她,竟指了一處前些日坍塌還未及補上的牆洞予她, 放她們過去了。
二人沿著宮牆沒走出多遠,便有仆役駕著馬車等候在外。薛稚認出那正是烏衣巷衛國公府的老仆秦伯, 幾乎喜極而泣。
小宮人將她送過去,道:“公主, 奴不能再送你了。”
“這位老人家會帶你走的。放心吧, 都是安排好了的。祝您此後一路順風,事事順心。”
“可, 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薛稚失聲道。
宮人笑了笑,笑容模糊在雨絲風片之後:“這不重要, 我隻是個小宮人, 偶然受過賀蘭夫人的恩惠,有恩報恩, 您也不必放在心上。”
“我母親?”薛稚疑惑極了, 母親……她還做過好事的嗎?
小宮人隻一笑,轉身走向雨中宮牆。夜雨如瀑, 大雨將朱紅宮牆裏透出的一點燈光與她身影都隔絕在雨幕裏,秦伯催促道:
“公主,咱們走吧。”
馬車在暗黑雨夜裏直行。
雷車轟轟,紫電青霜陰慘慘炸裂在漆黑蒼穹之上, 在天揮舞出漫天銀白藤蔓, 照得風雨中的建康城忽明忽暗。
道旁樹木婆娑, 雲低風回,猶似鬼魅。
今夜暴雨,金吾不夜行,二人駕車順利地趕赴朱雀航。當薛稚撩開車幕瞧見立在牌坊下的那道熟悉的身影時,裹在蓑衣裏的身子狠狠一顫。
他對她一笑。
萬千風雨,不足為隔。
“謝郎!”她欣呼一聲,直接從車上跳入雨中,撲進他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