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長,我的提問結束了。”
當呂安明說出自己之所以會出現在,凶案現場的原因和方法後,陳陽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必要再質詢下去了。
“辯護人,你是否需要詢問證人?”
審判長看向辯護席上的吳棉,問道。
“是。”
吳棉舉手示意,同樣的來到了呂安明身旁。
“請問,呂安明先生,在這之前,你認識我的當事人麽?”
“我知道他,但他不認識我。”
“哦,那你為什麽會出現在那個房間呢?你為什麽知道,我的當事人也會出現在那個房間呢?”
“因為,是我約的他。”
呂安明的回答恰恰印證了,他之前說自己想要殺死費易安和姚珊的信息。
“好,我先不追問,你為什麽想殺死我的當事人,我想知道的是,在你看到姚珊被殺害後,我的當事人也將自己打暈,為什麽你沒有按照自己的計劃,將他也殺死呢?”
“因為事情發生的過於突然,而且費易安暈倒後,碰倒了桌上的雕塑,動靜太大,引起了外麵住客的注意,因此我沒能找到機會下手。”
麵對吳棉咄咄逼人的提問,呂安明好似事先預演過一樣,回答的天衣無縫,而且現場的照片裏,的確顯示有一尊瓷器摔落在地上,位置就在費易安指認自己暈倒的地方。
起初大家認為那是凶手在擊倒費易安後不小心碰倒的,沒想到是費易安自己碰倒的,他也因此撿回了一條命。
“好,那麽接下來想問的是,你為什麽想殺死我的當事人!你的動機是什麽?”
吳棉表現的極為淡定,轉而問道。
“他,殺了我的女兒。”
呂安明雙手按著發言台的邊沿,眼眶發紅,緊咬著牙關回答道。
“但,據你剛才的回答,我的當事人並不認識你。”
“而且呂先生也不是本地人,根資料顯示你的女兒呂寧,今年20歲,她不過是一個尚未畢業的大學生。”
“我的當事人並沒有與她有任何交集,又為什麽要殺她呢?難道是為了錢麽?”
“審判長,我有理由懷疑呂先生在說謊,同時懷疑證人的真實性。”
吳棉的言辭十分犀利,並且專門挑選對方的痛處下手。
呂安明也在她的逼問之下,回憶起了傷心的往事,一時間竟沒有做出辯解。
“審判長,我抗議,辯護人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對證人進行和言語壓迫。”
陳陽舉起手,表達了不滿。
“抗議有效,辯護人,請注意言辭。”
審判長敲了下木錘,提醒道。
“很抱歉,審判長,在證人無法拿出直接的證據前,僅僅憑借證言,我無法相信其動機和證言。”
吳棉說完之後,便回到了坐席上。
費易安以及旁聽席上的老羅,因吳棉的犀利質詢而精神提振,似乎看到了希望。
尤其是老羅,他很確信,自己把事情處理的很幹淨。
尤其是事故車,在從4s店取回後,他就直接拉到了地下車場進行報廢處理。
“審判長,對於辯護人的疑問,我可以回答,在我提交給您的新證據裏,您可以做出對照。”
陳陽再次走到台前。
“這張是從死者姚珊,隨身攜帶的背包夾層中,找到的車輛維修單。”
“這張是安山市b牌4s店提供的維修底單和影像資料。”
“從上麵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車輛的相關信息,以及受損部位,分別是發動機艙和前保險杠。”
“這是當時4s店拍攝的車輛定損照片。”
“這裏是死者呂寧駕駛的汽車,一輛w牌兩箱轎車,這是打撈上來的圖片,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同樣的受損部位。”
“事後根據汽車專業人士的判斷,以及車漆比對,可以確認,當時兩輛車子發生了碰撞。”
“這裏是4s店提供的送修視頻資料和取車視頻資料,可以看出並不是同一個人,送修的人應該是經過喬裝的姚珊,而取車的人自稱羅文天,實際上是那位羅先生的下屬。”
“我在當地核實過,費易安當晚和姚珊在當地的某家餐廳用餐,兩人點了一瓶葡萄酒。”
“之後,費易安執意駕車,在路口與呂寧發生了碰撞。”
“費易安讓姚珊在原地等救援,而自己則以將呂寧送往醫院為借口,駕駛呂寧的汽車離開現場。”
“而後,他一路行駛,最終在龍嶺湖邊停下。”
“事實上,當時的呂寧並沒有死,從後來的屍檢報告可以看出,呂寧的真正死因是溺水,這一點從她喉部及肺部以及胃中的積水可以證明。”
“因此,當費易安發現呂寧隻是昏迷,並沒有死亡後,他便偽造了呂寧駕車失誤,跌入湖內的假象。”
“事實,費易安所做的一切都天衣無縫,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沒有想到的是,幫助姚珊將車子拖到4s店的,正是死者呂寧的父親呂安明。”
“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巧合。”
“同時那場發生於斑馬線上的意外事故,不僅造成了呂寧的死亡,更是姚珊被殺的真正原因。”
“三個月後,找尋失蹤女兒未果的呂安明,得知了女兒的車,從龍嶺湖中被打撈出來。”
“憑借現場的證據和多年刑警的經驗,他判斷女兒的死並不是意外,因為呂寧從小就是遊泳健將,而且衝擊橋邊的圍欄,不足以導致她昏迷。”
“並且更重要的是,他竟然間接幫助了殺害女兒的凶手。”
“於是,呂安明費勁心思,動用一切力量,終於查到了當時車上的兩人,費易安和姚珊。”
“但由於肇事車輛被毀,同是費易安憑借著某種手段,使得呂安明掌握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費易安是凶手。”
“同時,小心謹慎的費易安還使用了非常規的手段,脅迫呂安明夫婦,使得他們不得不放棄明麵上,對費易安的控告。”
“同樣,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一個月前,呂安明收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顯示的正是這張車輛維修單。”
“我想,那應該是知道自己被費易安欺騙的姚珊,通過特殊的渠道傳遞給呂安明的。”
“雖然一張照片不足以證明什麽,但卻使得費易安成為了驚弓之鳥。”
“於是,呂安明便借此威脅,以贖買維修單做借口,開價300萬。”
“將費易安和姚珊約到了妻子工作的酒店,他準備躲在酒店房間的櫃子裏,將兩人殺死,但沒有想到的是,費易安竟然率先對姚珊動了手。”
“當時的呂安明並不知道,傳遞給他照片信息的是姚珊。”
“而姚珊雖然知道是呂安明約兩人去的酒店,但沒有想到,最終殺害自己的,竟然是她一直深愛著的費易安。”
當呂安明說出自己之所以會出現在,凶案現場的原因和方法後,陳陽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必要再質詢下去了。
“辯護人,你是否需要詢問證人?”
審判長看向辯護席上的吳棉,問道。
“是。”
吳棉舉手示意,同樣的來到了呂安明身旁。
“請問,呂安明先生,在這之前,你認識我的當事人麽?”
“我知道他,但他不認識我。”
“哦,那你為什麽會出現在那個房間呢?你為什麽知道,我的當事人也會出現在那個房間呢?”
“因為,是我約的他。”
呂安明的回答恰恰印證了,他之前說自己想要殺死費易安和姚珊的信息。
“好,我先不追問,你為什麽想殺死我的當事人,我想知道的是,在你看到姚珊被殺害後,我的當事人也將自己打暈,為什麽你沒有按照自己的計劃,將他也殺死呢?”
“因為事情發生的過於突然,而且費易安暈倒後,碰倒了桌上的雕塑,動靜太大,引起了外麵住客的注意,因此我沒能找到機會下手。”
麵對吳棉咄咄逼人的提問,呂安明好似事先預演過一樣,回答的天衣無縫,而且現場的照片裏,的確顯示有一尊瓷器摔落在地上,位置就在費易安指認自己暈倒的地方。
起初大家認為那是凶手在擊倒費易安後不小心碰倒的,沒想到是費易安自己碰倒的,他也因此撿回了一條命。
“好,那麽接下來想問的是,你為什麽想殺死我的當事人!你的動機是什麽?”
吳棉表現的極為淡定,轉而問道。
“他,殺了我的女兒。”
呂安明雙手按著發言台的邊沿,眼眶發紅,緊咬著牙關回答道。
“但,據你剛才的回答,我的當事人並不認識你。”
“而且呂先生也不是本地人,根資料顯示你的女兒呂寧,今年20歲,她不過是一個尚未畢業的大學生。”
“我的當事人並沒有與她有任何交集,又為什麽要殺她呢?難道是為了錢麽?”
“審判長,我有理由懷疑呂先生在說謊,同時懷疑證人的真實性。”
吳棉的言辭十分犀利,並且專門挑選對方的痛處下手。
呂安明也在她的逼問之下,回憶起了傷心的往事,一時間竟沒有做出辯解。
“審判長,我抗議,辯護人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對證人進行和言語壓迫。”
陳陽舉起手,表達了不滿。
“抗議有效,辯護人,請注意言辭。”
審判長敲了下木錘,提醒道。
“很抱歉,審判長,在證人無法拿出直接的證據前,僅僅憑借證言,我無法相信其動機和證言。”
吳棉說完之後,便回到了坐席上。
費易安以及旁聽席上的老羅,因吳棉的犀利質詢而精神提振,似乎看到了希望。
尤其是老羅,他很確信,自己把事情處理的很幹淨。
尤其是事故車,在從4s店取回後,他就直接拉到了地下車場進行報廢處理。
“審判長,對於辯護人的疑問,我可以回答,在我提交給您的新證據裏,您可以做出對照。”
陳陽再次走到台前。
“這張是從死者姚珊,隨身攜帶的背包夾層中,找到的車輛維修單。”
“這張是安山市b牌4s店提供的維修底單和影像資料。”
“從上麵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車輛的相關信息,以及受損部位,分別是發動機艙和前保險杠。”
“這是當時4s店拍攝的車輛定損照片。”
“這裏是死者呂寧駕駛的汽車,一輛w牌兩箱轎車,這是打撈上來的圖片,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同樣的受損部位。”
“事後根據汽車專業人士的判斷,以及車漆比對,可以確認,當時兩輛車子發生了碰撞。”
“這裏是4s店提供的送修視頻資料和取車視頻資料,可以看出並不是同一個人,送修的人應該是經過喬裝的姚珊,而取車的人自稱羅文天,實際上是那位羅先生的下屬。”
“我在當地核實過,費易安當晚和姚珊在當地的某家餐廳用餐,兩人點了一瓶葡萄酒。”
“之後,費易安執意駕車,在路口與呂寧發生了碰撞。”
“費易安讓姚珊在原地等救援,而自己則以將呂寧送往醫院為借口,駕駛呂寧的汽車離開現場。”
“而後,他一路行駛,最終在龍嶺湖邊停下。”
“事實上,當時的呂寧並沒有死,從後來的屍檢報告可以看出,呂寧的真正死因是溺水,這一點從她喉部及肺部以及胃中的積水可以證明。”
“因此,當費易安發現呂寧隻是昏迷,並沒有死亡後,他便偽造了呂寧駕車失誤,跌入湖內的假象。”
“事實,費易安所做的一切都天衣無縫,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沒有想到的是,幫助姚珊將車子拖到4s店的,正是死者呂寧的父親呂安明。”
“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巧合。”
“同時那場發生於斑馬線上的意外事故,不僅造成了呂寧的死亡,更是姚珊被殺的真正原因。”
“三個月後,找尋失蹤女兒未果的呂安明,得知了女兒的車,從龍嶺湖中被打撈出來。”
“憑借現場的證據和多年刑警的經驗,他判斷女兒的死並不是意外,因為呂寧從小就是遊泳健將,而且衝擊橋邊的圍欄,不足以導致她昏迷。”
“並且更重要的是,他竟然間接幫助了殺害女兒的凶手。”
“於是,呂安明費勁心思,動用一切力量,終於查到了當時車上的兩人,費易安和姚珊。”
“但由於肇事車輛被毀,同是費易安憑借著某種手段,使得呂安明掌握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費易安是凶手。”
“同時,小心謹慎的費易安還使用了非常規的手段,脅迫呂安明夫婦,使得他們不得不放棄明麵上,對費易安的控告。”
“同樣,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一個月前,呂安明收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顯示的正是這張車輛維修單。”
“我想,那應該是知道自己被費易安欺騙的姚珊,通過特殊的渠道傳遞給呂安明的。”
“雖然一張照片不足以證明什麽,但卻使得費易安成為了驚弓之鳥。”
“於是,呂安明便借此威脅,以贖買維修單做借口,開價300萬。”
“將費易安和姚珊約到了妻子工作的酒店,他準備躲在酒店房間的櫃子裏,將兩人殺死,但沒有想到的是,費易安竟然率先對姚珊動了手。”
“當時的呂安明並不知道,傳遞給他照片信息的是姚珊。”
“而姚珊雖然知道是呂安明約兩人去的酒店,但沒有想到,最終殺害自己的,竟然是她一直深愛著的費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