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個玄幻仙俠世界,蘇子陵二話不說,肯定要去昆侖山加入魔教。


    畢竟崇拜光明火神,這對於他而言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說不定還能當個神子聖子,最後借個殼上個市什麽的。


    可惜的是,這個世界似乎並不存在仙佛鬼神,蘇子陵也不願意為了驗證一個可能性極低的猜想,就萬裏迢迢地前往昆侖。


    實在是路太遠了。


    九華山則不同,距離蘇州不過七百餘裏,若是放在現代,也不過幾個小時的車程而已,相比之下實在是近了太多。


    況且九華劍派作為南國第一名門,其中傳承的神功妙法必然精深莫測,當世罕有。


    若能修習,蘇子陵自信以自己的天賦智慧,必定能快速登臨絕巔,而且對於開辟前路也有莫大好處。


    光明的前途就在那裏,能不能一腳踏上去,就看自己能不能順利到達九華山了。


    想到這裏,蘇子陵心氣一足,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既要盡量保持體力,又要躲避蛇蟲猛獸,很快,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在這時停時歇的趕路中悄然而逝。


    在太陽落山前,蘇子陵順著一條被草木遮掩的小徑,找到了一個破敗無人的村子。


    “唉,百姓皆苦啊!”


    他看到幾具幹枯的無頭屍骨堆在一起,感歎一句,原本想要從剛剛發現的深井裏取水的想法瞬間就消失了,誰知道裏麵有沒有不幹淨的東西。


    熄了細細探索的心思,他尋著一間稍稍幹淨一點的破屋,倚靠在牆角,幾口就把討來的窩頭塞進嘴裏吃了。


    一絲熱流湧動,撫慰小腿上的酸痛,半睡半醒,如此將就著對付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他攜著一口方便飲水的粗坯陶罐,倒拖著一柄用來防身的鋤頭,出了村子繼續趕路。


    很快,他遇到一條淺淺的溪流,打上一罐清水,翻出一隻河蚌扔進罐子裏,坐在太陽底下,一邊汲取陽光能量,一邊雙手緊貼在罐身上,持續釋放著熱流。


    如此過了將近半個時辰,陶罐裏的水才稍稍開始翻滾。


    “還是要修習武功啊!昆侖烈焰掌,手心煎雞蛋,哪有這麽麻煩。”


    待罐子裏的水徹底沸騰,蘇子陵方才放開雙手,即便身體如何耐高溫,此時的他掌心都已通紅一片了。


    “還好沒有燙傷,不然都找不到藥。”


    對著雙手吹著涼氣,等到痛感稍弱,陶罐的溫度也降了下來,想來也不燙嘴了。


    吃完味道寡淡的蚌肉湯,稍稍填飽了肚子,體力漸漸恢複。


    他不敢再繼續耽擱,生怕有所謂精通追蹤術的高手在找自己,隻得加緊趕路。


    蘇子陵想的不錯,的確有人在尋覓他的行蹤。


    不過也許是他平日裏的偽裝過於成功,那些尋找他的人,都把目光放在了人販子和江湖客那裏。


    當然,也有人憑著消失的銀錢、卡門的樹皮等,推斷出是他自行離開的,隻是相信的人不多,大多認為是有人在故布疑陣,更重要的是,餘媽媽和侯自在不信。


    作為主事人,他們雖然也有所懷疑,但由於人手不足,隻能集中力量往人販組織和路過的江湖中人方向查找,如此一來自然南轅北轍,現在仍然留在蘇州城裏尋找所謂的蛛絲馬跡。


    不過,或許等到他們查到蘇子陵鬧出的小動靜後,才能恍然回神,隻是那時,人早已鴻飛渺渺,難知去向了。


    ……


    又過了一個中午,蘇子陵翻上一座小山頭,凝目眺望。


    不遠處,湖光映山色,波瀾日粼粼。


    曾有人如此讚道:


    三萬六千頃,浩蕩三州界。


    足可見太湖浩渺。


    “太湖,這就是太湖啊!”


    印象裏,他曾親眼見過東海的澎湃無邊,也曾見過錢江的奔騰轟鳴,卻不曾見過太湖這般平靜煙波,如明鏡照穹天,似晶珠嵌大地。


    感慨了一番太湖之美,蘇子陵也沒多想,他極目遠視,目光一寸寸搜尋,見到一處停泊著幾艘小船的渡口。


    “一裏路,二裏路,三裏……嗯,大概四五裏路的樣子,還不算太遠。”


    他伸手比劃著,大致計算出自己與其之間的距離。


    然後扛起鋤頭,大步踏下山頭,朝著那處渡口趕去。


    不到半個時辰,蘇子陵來到渡口前,一個木架立在路邊,上麵掛著一塊牌匾,寫著“何家塘”三個大字。


    “有人嗎!有人嗎!”


    見渡口無人,他也不奇怪,大熱天的,哪來這麽多坐船的人,隻管扯開嗓子喊。


    “哪家的娃娃!不好好在家待著,跑到這裏來尋開心!”


    蘇子陵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胡子灰白的老漢立在船頭,似乎剛剛驚醒,在那兒吹著胡子瞪著眼。


    “老伯勿怪!老伯勿怪!”


    蘇子陵連忙上前討饒,又是躬身又是拱手,繼續說道:


    “老伯,小子是來坐船的,敢問您這船幾時一開?”


    見老漢眼睛瞪得更大了,連忙補充道:


    “老伯放心,小子帶了錢了,而且確實是來坐船的。”


    老漢臉色稍緩,晃晃悠悠地坐下,隨手取來一旁的蓑帽扇著風,說道:


    “小客人有所不知,老頭子這船呐,今日是開不成了。”


    “還不單是今日,這幾日都不成呐!”


    蘇子陵聽了,有些疑惑地開口問道:


    “可是這今年的颶風要來了?”


    “颶風來不來,那是湖底的龍王爺才知道的事兒,老頭子哪有這麽大的本事?”


    老漢歎了口氣,繼續道:“是這太湖上的大龍王,在開宴聚客,請另外三位龍王吃酒呢!”


    “原來如此,那還真是不巧啊!”


    蘇子陵也跟著歎了一句。


    他曾在“紅袖招”中聽人諷刺朝政之時講起,在這江東之地,有四人相互結拜,自稱龍王,分別是湖龍王宋臘,海龍王田慶、江龍王王江、山龍王方虎。


    他們各自在太湖之上、東海之濱、長江盡頭、白陽山中聚眾結寨,嘯傲綠林,對抗官府,盤剝生民。


    由於四方營寨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結成同盟,共同進退,朝廷屢次發兵,皆是铩羽而歸。


    加之在朝堂之上,隱隱有所支持,久而久之,隻能任由他們在這心腹之地紮下根基,興風作浪,漸漸不聽不聞。


    在世人口中,他們則被合稱為“江東四寇”。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恒星之投影萬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肉包子打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肉包子打我並收藏重生恒星之投影萬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