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力灌注之下,彈指飛石破空,“嗖嗖嗖嗖”,或是頭顱脖頸,或是脊柱後心,將數十個騎兵一一擊殺。
戰馬“律律”嘶鳴,沒了騎兵的約束驅策,很快停下奔逃,一時間山穀寂靜無聲。
一陣風吹過,穀間的血腥氣愈發濃鬱。
穀外諸人看著連綿鋪地的屍體,有的不敢置信,有的反感皺眉,也有的害怕不安,更多的抬頭仰望青衣染血的少年,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卻都一時無言。
終於,有人出聲詢問:
“蘇大俠,您方才說,這是趙明誠,朝廷那位誠親王的私軍,可是為真?”
蘇子陵低頭看去,是之前的賴姓老者,回應道:
“不錯,就是此人。”
“此前長孫無極這大惡人,帶人前往明月山莊,圖謀不軌,意在對付征南將軍,被我擒拿,由此得知他早已投靠了趙明誠,為其搶掠金銀糧草。”
此時,明月山莊裏發生的事情已經流傳到了這裏,他們大多也有所耳聞。
蘇子陵繼續道:
“他們兩相勾結,訓養私軍,都有謀反之意,隻不過因為證據不足,朱莊主他們也不好聲張,我一路清掃‘江洋’,也有搜集往來書信,以作罪證的想法。”
說到這裏,他目光一冷,語氣似是譏諷:
“隻是沒想到,證據還沒搜集多少,趙明誠卻主動出手了。
為了殺我區區一人,便直接派出私軍,還真是大手筆。”
他指向山穀裏唯一站立不倒的全冠猛,對諸人道:
“此人想必就是趙明誠的手下,我留其性命,就是要讓他全都交代出來!”
賴姓老者心中一動,出言建議道:
“蘇大俠,原豐知府吳登元為官清正,忠心為國,素有賢名,不如將這賊將交給吳府尊。”
“吳府尊得知後,必會上書金陵。趙明誠身為親王,卻私養大軍,窺伺社稷神器,屆時朝廷定要論罪!”
諸人聞言,紛紛點頭稱是,有人道:
“吳知府確是個好官!去年海盜圍攻原豐城,他親自帶人守城,三日不眠,護得百姓平安。”
還有人罵道:“這狗王爺勾結‘江洋’邪道,殘害生民百姓,一定要讓他不得好死!”
見眾人都無異議,蘇子陵直接同意下來,然後道:
“既然如此,那這賊將便有勞諸位押往原豐,交給吳知府。
還有此處山穀,也請他派人過來打掃收拾一番,免得生出瘟疫。”
“蘇大俠!”
見眾人想要再說什麽,蘇子陵擺手道:
“此番大戰,我雖然不曾受到重創,卻也急需調養,便不與諸位同去了。”
一聲清嘯,躲在山穀邊緣的馬兒撒歡似的跑了過來,他縱身躍上馬背,最後告辭道:
“諸位,山高水長,我們後會有期!”
說罷,也不再理會那些呼喚聲,踏過滿地的屍體,蘇子陵攝起流星劍鞘,隨即縱馬疾馳而去。
直到再不見那道身影,穀外沉默的眾人中,才有人喟然歎道:
“隻身獨劍,力斬千軍,如此神功武力,蘇大俠已是天下第一人了吧!”
山穀內的屍體無聲,鮮血靜流,想到那個年輕的少年,眾人皆是滿臉敬畏。
……
遠離了陀螺穀,蘇子陵坐在馬背上,正慢悠悠地繞著大圈,要往戴雲山中私軍城寨而去。
‘最後殺得太快太多了,演技還是不夠純熟啊!
剛剛他不耐繼續“糾纏”,乘著那些騎兵結陣,遮掩住眾人的目光,便直接操控劍氣進行殺戮。
絕大多數士卒還沒同他打過照麵,就在不知不覺間被取走了性命,因此才有那領頭騎士的不敢置信。
當然,蘇子陵也知道,其他人肯定也發現了時間上的矛盾。
然而,千餘具屍體不是假的,私軍為趙明誠所屬,這事也不是假的,全冠猛更是被他打了招呼,不論如何逼供都能應對。
這些人就算再是懷疑,對外也不會說出去,隻會宣揚蘇子陵武功絕世,單人獨劍血戰千軍,最後一一將其誅盡。
甚至等到日後,他們也可能會懷疑,此時自己的懷疑是不是搞錯了。
而不是真的認為,有人能在短短片刻之內,就殺盡近千人。
畢竟,他們從頭到尾也不曾親眼見證。
不再多想,蘇子陵信馬由韁,凝神靜氣,恢複消耗的功力。
途中路過一處幽潭,他直接縱身跳了下去,洗去身上血汙,換了身幹淨衣服,又激起衝天水柱,給馬匹也洗刷了一番。
彈指點燃換下的衣服,蘇子陵抽起流星劍,細細端詳起來。
經過這番殺戮,劍身邊鋒處已隱隱有所彎折、鈍化,隻是很不起眼,可忽略不計。
“隕鐵雖是精粹,也難以無堅不摧啊!”
感慨一聲,他運功蒸幹馬身上的水漬,繼續上路。
一天後,蘇子陵踏出私軍城寨,對身後的七個大漢吩咐道:
“這些女子,你們且往嘉興城中春香閣,尋找石萬山,交由他安置,若無此人,便再送到城東十裏外的天元山莊。
至於這幾箱財貨,需送往黃海萊州,去尋淳於家的淳於亮,統統交給他,你們也需聽從他的吩咐!”
七個大漢紛紛抱拳應是,正是與全冠猛一同到來的那些人。
他們身後是三輛馬車,裝著金銀財貨和那些被送來的女子。
令他們即刻出發,蘇子陵遙望遠方天際,自語道:
“才過了一天,時間太短,消息怕是還沒傳出去……
罷了罷了,演戲演全套,既然都說了要好好休養,那我就在這山裏待上個十天,這總該夠了……”
閑來無事,想到腦海裏的那本《參同契》,還有微微磨損的流星劍,他心思一動,純陽意念自天穹下降,橫掃寸寸山林,深入山體內部,尋找各種奇花異草、金鐵礦藏。
前者可以用來煉丹製丸,後者可以鍛煉神兵利器,鑄兵造甲,雖然於他無用,但用來培植底下勢力,總是好的。
……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過。
十天後,戴雲山脈深處,忽然響起了一道長嘯。
嘯聲驟然攀高,如龍似虎,激蕩風雷,直上雲霄,響徹數十裏方圓,久久不絕。
驚得山林之中,走獸慌亂奔走,飛鳥聚散盤旋,聽聞嘯聲的樵夫獵戶,更是駭得麵無人色。
他們連連叩首膜拜,直以為是傳說中的雷神降世,山君顯聖,正在相互交戰,因而有天雷劈落,地動山搖。
蘇子陵自然不知道,自己興致突來的長嘯聲,留下了一段怎樣的傳說。
此時的他,正臨崖立身在一座百丈高峰之上,山風獵獵呼嘯,吹得長發飛舞,衣袂飄飄。
忽然住口收聲,目光遙望西北天際,蘇子陵微微皺眉,就在剛剛,他感應到有一絲極其微弱的聯係忽然斷開。
就目前搜集到的信息,他自信當世無人能將“烈火符”破解,即便被種者功力徹底被廢去,除非身死。
“看來,我的猜測的確不差,太一宮果然發生了變故。”
蘇子陵輕聲列數:“陰月澤、水若柔、水堂,葉南天、沐聞英、靈玉、木堂,還有石邪武、鮮於藤,金、火、土三堂……”
“傳承八百餘載,向來男子為尊,鄙賤世間女子,視為鼎爐玩物,如今卻有一個女子爬到了他們頭上,性命都被掌控,難怪生有異心。”
“水若柔,還真是有些可惜了。”
微微歎息一句,蘇子陵收回目光,俯瞰底下鬆濤滾滾,竹海起伏。
下一瞬,他驀得大張雙臂,赤紅真氣自掌尖蔓延伸長三尺,凝成機翼狀。
倏爾,蘇子陵縱身往外側高空一躍,如人化鷹,借風滑翔,整個人迅速往十裏之外飛去。
身如電閃迅疾,等快要接近的時候,他猛然向斜下方轟出一掌,然後右手高舉,一層薄薄的罡氣凝成巨型傘狀,空氣阻力瞬間增大,墜著他平安下降。
“都過了十一日了,我的名聲不說大江南北,但在這閩地之外,總該是如雷貫耳了吧。”
腳下幾個縱掠,將之前塞進林間木屋中的馬匹放出,蘇子陵一躍而上,輕笑道:
“希望那些來挑戰比試的人,能稍稍給我帶些驚喜,要是有什麽隱世門派的絕頂高手,那就再好不過了。”
策馬直往西麵而去,一路翻山越嶺,涉灘過河,餐風飲露,兼顧掃蕩群寨,斬殺惡匪,花了半個月時間,蘇子陵來到贛州府城。
‘這地方的消息,總該靈通了些吧……’
尋了家最熱鬧的酒樓,蘇子陵要了個雅間,點上一桌好菜,從紛亂的喧雜聲中,慢慢等待著。
很快,他聽到了自己預想中的消息。
……
底下大堂裏,一人壓低了聲音:“你聽說了嗎,這朝廷裏邊有一個大王,私底下練了幾十萬大軍,都快要起兵造反了!也不知道會不會打到咱們贛州來……”
另一個聲音駁斥了一句:“什麽大王不大王的,那是誠親王!可不是什麽山溝溝裏的土老帽,是皇帝的親弟弟,尊貴著呢!”
還有一人道:“幾十萬軍沒有,聽說隻有幾千人,都被一個大俠給殺了!”
“造反怎麽可能隻有幾千人?”
又有人駁斥道:“荒謬!還被一個大俠給殺了?真是胡言亂語!
用你那腦子仔細想想,就算幾千頭豬,要你來殺都要殺個幾天幾夜的,幾千個人難道還比不上豬?
他們的刀槍弓弩都是泥捏的不成?他們身上的甲胄也都是紙糊的不成?”
“你以為殺豬很容易嗎!”
另一人氣急:“還荒謬!豬的力氣多大你知道嗎你!殺豬可比殺人難得多了!”
還有人勸道:“莫要生氣!傳言你們還不知道嗎,幾條泥鰍都能說成幾條大黑蛇,咱當著聽聽就是,較什麽真啊!”
“這次可不是傳言!”
有人低聲道:“你們知道的,我二表叔他妹夫的二哥,是個武林高手,聽說就在閩南那兒,有個北邊兒來的大俠殺了一天一夜,把誠王爺手底下的兵馬通通殺光了,一千來號人呢!都是膀大腰圓、虎背熊腰的大漢,那真不是假的!”
有人不信道:“才一千來個人,這如何造得了反?怕不是有人汙蔑吧。”
“那可都是精銳!”
立即有人駁斥道:“練兵練得就是精兵,否則一群烏合之眾,一萬人都打不過一千人!”
有人感歎道:“看來要是真的,那位大俠的武功還真是高啊,橫掃千軍,都比得上‘神威將軍’了!”
“那是話本裏的人物,那位蘇大俠可是真人,如何比得了?”
有人道:“那位蘇大俠武藝高強,擅使劍法,聽說手裏的也是神兵利器,削金斷玉,無物不斬。”
“所以那些武林高手,都稱他為天下第一神劍呢!”
……
“天下第一神劍,燕南天?這名頭不錯。”
聽到這個稱呼,蘇子陵頓時心滿意足,至於那些質疑,通通被他給忽視了。
等到飯菜上桌,他一邊慢條斯理地享用,一邊暗暗想著:
‘這贛州也沒什麽名門大派,幾個小門小派,讓我主動上門,我也不好意思……算了,還是直接去一趟羅霄山吧。’
‘《羅霄混元氣》,看朱嘯天的樣子,似乎也有些門道。’
此方武林之中,有一門內功極為特殊,由此演化出了好幾門其他內功,而且俱屬上乘。
這門內功叫《混元氣》。
《混元氣》來曆已不可考,據說是前朝大內秘典,國破時流落在外,因此廣為流傳,許多門派都有收錄。
流傳雖然很廣,但修習它的人卻極少,因為這是一門隻適合男子的童子功,要求修習者必須是童男之身,修習後也不得破身,否則功力盡廢,非但不能養身延年,反而會折損壽命。
盡管如此,但《混元氣》畢竟極為上乘,內中飽含武學道理精微深奧,為了規避限製,許多奇才便據此開創了另外的功法。
如九華劍派的《混元罡氣》,羅霄山的《羅霄混元氣》,金剛寺的《羅漢混元功》,等等。
在蘇子陵看來,《混元氣》就是一門普適性極強,但對凡俗中人而言,限製要求頗多的神功。
……
戰馬“律律”嘶鳴,沒了騎兵的約束驅策,很快停下奔逃,一時間山穀寂靜無聲。
一陣風吹過,穀間的血腥氣愈發濃鬱。
穀外諸人看著連綿鋪地的屍體,有的不敢置信,有的反感皺眉,也有的害怕不安,更多的抬頭仰望青衣染血的少年,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卻都一時無言。
終於,有人出聲詢問:
“蘇大俠,您方才說,這是趙明誠,朝廷那位誠親王的私軍,可是為真?”
蘇子陵低頭看去,是之前的賴姓老者,回應道:
“不錯,就是此人。”
“此前長孫無極這大惡人,帶人前往明月山莊,圖謀不軌,意在對付征南將軍,被我擒拿,由此得知他早已投靠了趙明誠,為其搶掠金銀糧草。”
此時,明月山莊裏發生的事情已經流傳到了這裏,他們大多也有所耳聞。
蘇子陵繼續道:
“他們兩相勾結,訓養私軍,都有謀反之意,隻不過因為證據不足,朱莊主他們也不好聲張,我一路清掃‘江洋’,也有搜集往來書信,以作罪證的想法。”
說到這裏,他目光一冷,語氣似是譏諷:
“隻是沒想到,證據還沒搜集多少,趙明誠卻主動出手了。
為了殺我區區一人,便直接派出私軍,還真是大手筆。”
他指向山穀裏唯一站立不倒的全冠猛,對諸人道:
“此人想必就是趙明誠的手下,我留其性命,就是要讓他全都交代出來!”
賴姓老者心中一動,出言建議道:
“蘇大俠,原豐知府吳登元為官清正,忠心為國,素有賢名,不如將這賊將交給吳府尊。”
“吳府尊得知後,必會上書金陵。趙明誠身為親王,卻私養大軍,窺伺社稷神器,屆時朝廷定要論罪!”
諸人聞言,紛紛點頭稱是,有人道:
“吳知府確是個好官!去年海盜圍攻原豐城,他親自帶人守城,三日不眠,護得百姓平安。”
還有人罵道:“這狗王爺勾結‘江洋’邪道,殘害生民百姓,一定要讓他不得好死!”
見眾人都無異議,蘇子陵直接同意下來,然後道:
“既然如此,那這賊將便有勞諸位押往原豐,交給吳知府。
還有此處山穀,也請他派人過來打掃收拾一番,免得生出瘟疫。”
“蘇大俠!”
見眾人想要再說什麽,蘇子陵擺手道:
“此番大戰,我雖然不曾受到重創,卻也急需調養,便不與諸位同去了。”
一聲清嘯,躲在山穀邊緣的馬兒撒歡似的跑了過來,他縱身躍上馬背,最後告辭道:
“諸位,山高水長,我們後會有期!”
說罷,也不再理會那些呼喚聲,踏過滿地的屍體,蘇子陵攝起流星劍鞘,隨即縱馬疾馳而去。
直到再不見那道身影,穀外沉默的眾人中,才有人喟然歎道:
“隻身獨劍,力斬千軍,如此神功武力,蘇大俠已是天下第一人了吧!”
山穀內的屍體無聲,鮮血靜流,想到那個年輕的少年,眾人皆是滿臉敬畏。
……
遠離了陀螺穀,蘇子陵坐在馬背上,正慢悠悠地繞著大圈,要往戴雲山中私軍城寨而去。
‘最後殺得太快太多了,演技還是不夠純熟啊!
剛剛他不耐繼續“糾纏”,乘著那些騎兵結陣,遮掩住眾人的目光,便直接操控劍氣進行殺戮。
絕大多數士卒還沒同他打過照麵,就在不知不覺間被取走了性命,因此才有那領頭騎士的不敢置信。
當然,蘇子陵也知道,其他人肯定也發現了時間上的矛盾。
然而,千餘具屍體不是假的,私軍為趙明誠所屬,這事也不是假的,全冠猛更是被他打了招呼,不論如何逼供都能應對。
這些人就算再是懷疑,對外也不會說出去,隻會宣揚蘇子陵武功絕世,單人獨劍血戰千軍,最後一一將其誅盡。
甚至等到日後,他們也可能會懷疑,此時自己的懷疑是不是搞錯了。
而不是真的認為,有人能在短短片刻之內,就殺盡近千人。
畢竟,他們從頭到尾也不曾親眼見證。
不再多想,蘇子陵信馬由韁,凝神靜氣,恢複消耗的功力。
途中路過一處幽潭,他直接縱身跳了下去,洗去身上血汙,換了身幹淨衣服,又激起衝天水柱,給馬匹也洗刷了一番。
彈指點燃換下的衣服,蘇子陵抽起流星劍,細細端詳起來。
經過這番殺戮,劍身邊鋒處已隱隱有所彎折、鈍化,隻是很不起眼,可忽略不計。
“隕鐵雖是精粹,也難以無堅不摧啊!”
感慨一聲,他運功蒸幹馬身上的水漬,繼續上路。
一天後,蘇子陵踏出私軍城寨,對身後的七個大漢吩咐道:
“這些女子,你們且往嘉興城中春香閣,尋找石萬山,交由他安置,若無此人,便再送到城東十裏外的天元山莊。
至於這幾箱財貨,需送往黃海萊州,去尋淳於家的淳於亮,統統交給他,你們也需聽從他的吩咐!”
七個大漢紛紛抱拳應是,正是與全冠猛一同到來的那些人。
他們身後是三輛馬車,裝著金銀財貨和那些被送來的女子。
令他們即刻出發,蘇子陵遙望遠方天際,自語道:
“才過了一天,時間太短,消息怕是還沒傳出去……
罷了罷了,演戲演全套,既然都說了要好好休養,那我就在這山裏待上個十天,這總該夠了……”
閑來無事,想到腦海裏的那本《參同契》,還有微微磨損的流星劍,他心思一動,純陽意念自天穹下降,橫掃寸寸山林,深入山體內部,尋找各種奇花異草、金鐵礦藏。
前者可以用來煉丹製丸,後者可以鍛煉神兵利器,鑄兵造甲,雖然於他無用,但用來培植底下勢力,總是好的。
……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過。
十天後,戴雲山脈深處,忽然響起了一道長嘯。
嘯聲驟然攀高,如龍似虎,激蕩風雷,直上雲霄,響徹數十裏方圓,久久不絕。
驚得山林之中,走獸慌亂奔走,飛鳥聚散盤旋,聽聞嘯聲的樵夫獵戶,更是駭得麵無人色。
他們連連叩首膜拜,直以為是傳說中的雷神降世,山君顯聖,正在相互交戰,因而有天雷劈落,地動山搖。
蘇子陵自然不知道,自己興致突來的長嘯聲,留下了一段怎樣的傳說。
此時的他,正臨崖立身在一座百丈高峰之上,山風獵獵呼嘯,吹得長發飛舞,衣袂飄飄。
忽然住口收聲,目光遙望西北天際,蘇子陵微微皺眉,就在剛剛,他感應到有一絲極其微弱的聯係忽然斷開。
就目前搜集到的信息,他自信當世無人能將“烈火符”破解,即便被種者功力徹底被廢去,除非身死。
“看來,我的猜測的確不差,太一宮果然發生了變故。”
蘇子陵輕聲列數:“陰月澤、水若柔、水堂,葉南天、沐聞英、靈玉、木堂,還有石邪武、鮮於藤,金、火、土三堂……”
“傳承八百餘載,向來男子為尊,鄙賤世間女子,視為鼎爐玩物,如今卻有一個女子爬到了他們頭上,性命都被掌控,難怪生有異心。”
“水若柔,還真是有些可惜了。”
微微歎息一句,蘇子陵收回目光,俯瞰底下鬆濤滾滾,竹海起伏。
下一瞬,他驀得大張雙臂,赤紅真氣自掌尖蔓延伸長三尺,凝成機翼狀。
倏爾,蘇子陵縱身往外側高空一躍,如人化鷹,借風滑翔,整個人迅速往十裏之外飛去。
身如電閃迅疾,等快要接近的時候,他猛然向斜下方轟出一掌,然後右手高舉,一層薄薄的罡氣凝成巨型傘狀,空氣阻力瞬間增大,墜著他平安下降。
“都過了十一日了,我的名聲不說大江南北,但在這閩地之外,總該是如雷貫耳了吧。”
腳下幾個縱掠,將之前塞進林間木屋中的馬匹放出,蘇子陵一躍而上,輕笑道:
“希望那些來挑戰比試的人,能稍稍給我帶些驚喜,要是有什麽隱世門派的絕頂高手,那就再好不過了。”
策馬直往西麵而去,一路翻山越嶺,涉灘過河,餐風飲露,兼顧掃蕩群寨,斬殺惡匪,花了半個月時間,蘇子陵來到贛州府城。
‘這地方的消息,總該靈通了些吧……’
尋了家最熱鬧的酒樓,蘇子陵要了個雅間,點上一桌好菜,從紛亂的喧雜聲中,慢慢等待著。
很快,他聽到了自己預想中的消息。
……
底下大堂裏,一人壓低了聲音:“你聽說了嗎,這朝廷裏邊有一個大王,私底下練了幾十萬大軍,都快要起兵造反了!也不知道會不會打到咱們贛州來……”
另一個聲音駁斥了一句:“什麽大王不大王的,那是誠親王!可不是什麽山溝溝裏的土老帽,是皇帝的親弟弟,尊貴著呢!”
還有一人道:“幾十萬軍沒有,聽說隻有幾千人,都被一個大俠給殺了!”
“造反怎麽可能隻有幾千人?”
又有人駁斥道:“荒謬!還被一個大俠給殺了?真是胡言亂語!
用你那腦子仔細想想,就算幾千頭豬,要你來殺都要殺個幾天幾夜的,幾千個人難道還比不上豬?
他們的刀槍弓弩都是泥捏的不成?他們身上的甲胄也都是紙糊的不成?”
“你以為殺豬很容易嗎!”
另一人氣急:“還荒謬!豬的力氣多大你知道嗎你!殺豬可比殺人難得多了!”
還有人勸道:“莫要生氣!傳言你們還不知道嗎,幾條泥鰍都能說成幾條大黑蛇,咱當著聽聽就是,較什麽真啊!”
“這次可不是傳言!”
有人低聲道:“你們知道的,我二表叔他妹夫的二哥,是個武林高手,聽說就在閩南那兒,有個北邊兒來的大俠殺了一天一夜,把誠王爺手底下的兵馬通通殺光了,一千來號人呢!都是膀大腰圓、虎背熊腰的大漢,那真不是假的!”
有人不信道:“才一千來個人,這如何造得了反?怕不是有人汙蔑吧。”
“那可都是精銳!”
立即有人駁斥道:“練兵練得就是精兵,否則一群烏合之眾,一萬人都打不過一千人!”
有人感歎道:“看來要是真的,那位大俠的武功還真是高啊,橫掃千軍,都比得上‘神威將軍’了!”
“那是話本裏的人物,那位蘇大俠可是真人,如何比得了?”
有人道:“那位蘇大俠武藝高強,擅使劍法,聽說手裏的也是神兵利器,削金斷玉,無物不斬。”
“所以那些武林高手,都稱他為天下第一神劍呢!”
……
“天下第一神劍,燕南天?這名頭不錯。”
聽到這個稱呼,蘇子陵頓時心滿意足,至於那些質疑,通通被他給忽視了。
等到飯菜上桌,他一邊慢條斯理地享用,一邊暗暗想著:
‘這贛州也沒什麽名門大派,幾個小門小派,讓我主動上門,我也不好意思……算了,還是直接去一趟羅霄山吧。’
‘《羅霄混元氣》,看朱嘯天的樣子,似乎也有些門道。’
此方武林之中,有一門內功極為特殊,由此演化出了好幾門其他內功,而且俱屬上乘。
這門內功叫《混元氣》。
《混元氣》來曆已不可考,據說是前朝大內秘典,國破時流落在外,因此廣為流傳,許多門派都有收錄。
流傳雖然很廣,但修習它的人卻極少,因為這是一門隻適合男子的童子功,要求修習者必須是童男之身,修習後也不得破身,否則功力盡廢,非但不能養身延年,反而會折損壽命。
盡管如此,但《混元氣》畢竟極為上乘,內中飽含武學道理精微深奧,為了規避限製,許多奇才便據此開創了另外的功法。
如九華劍派的《混元罡氣》,羅霄山的《羅霄混元氣》,金剛寺的《羅漢混元功》,等等。
在蘇子陵看來,《混元氣》就是一門普適性極強,但對凡俗中人而言,限製要求頗多的神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