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公子應翩翩/美人得天下[穿書] 作者:醉又何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應翩翩在心裏加了一句——一副油鹽不進的死人樣子,閣老和太傅那些老頭最喜歡了。
聽到應翩翩對自己說話,他才拱了拱手,道:“應公子過獎了。小王對於應公子的諸般事跡,也是頗有聽聞,甚為驚歎。今日特意作畫一副,欲請公子品鑒,不知應公子可願賞光?”
他說的是“驚歎”而不是“讚歎”、“佩服”,顯然有譏諷之意,應翩翩習以為常,也不意外。
由武謹楠那些事跡便知道,他一定是個作風端嚴,正義感極強的人,而且濟王府也一向是清流的典範,能看得起自己這個“宦黨”才怪了。
再加上韓耀肯定沒少挑唆,若是今天武謹楠衝他笑嘻嘻,他才要真的毛骨悚然。
甚至,應翩翩還覺得,他接下來可以再讓武謹楠更多討厭自己一點,賺一賺經驗值。
思量之間,武謹楠所說的畫已經拿了過來,展開放在了桌麵上。
應翩翩低頭看去,而後他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來。
隻見這幅畫上所畫的是一重重連綿陡峭的高山石壁,壁立千仞,層巒疊嶂,筆勢雄偉。
近看之下,竟然每一重高山都有其不同之處,運墨用色更是頗為獨到,渾厚華滋,確為上品佳作。
但重點不在於山,而是人。
這些連綿的高山峻嶺之間畫了無數的人,一部分人短衣窄袖,頭插彩羽,身穿盔甲,手持長戈而舞,另一部分人則都是漢族打扮的平民,正在驚慌奔逃,地上死屍遍野,血流成河。
這是一幅西戎人殺害漢族平民的戰敗圖。
武謹楠道:“這山是長雄峰。”
應翩翩不鹹不淡地說道:“多謝介紹。郡王此畫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我自然認得出來。”
他就是在長雄峰下出生的,又在那裏一直長到五歲。
那一年,父親應鈞因為被手下的奸細出賣,打了人生中第一場敗仗,長雄險關失守,應鈞殉城而死,應翩翩的母親才帶著他隨逃荒的難民們離開了長雄關。
武謹楠畫這幅畫,正是長雄關被攻破後,百姓們遭到西戎士兵屠殺驅逐的場麵。這是在當著應翩翩的麵,嘲笑他父親當年戰敗的往事。
應翩翩看著這幅畫,感到年幼時的很多記憶都仿佛一下子被喚醒了,一股怒火從他的肺腑間生出,轉眼在胸腔中熊熊燃燒起來。
他往往越是暴怒神情越是冷靜,看起來也隻是手持畫卷細細觀賞,姿態優雅,其他人便也沒有意識到不對,紛紛圍攏過來觀看,交口稱讚。
這些人有的是不明就裏,因為武謹楠實在畫得好,真心實意地感到讚歎;有的人則是知道怎麽回事,但他們平日當著應翩翩的麵,不敢直言譏刺權勢滔天的應定斌,對於應鈞這位早已被荒草黃土與曆史煙塵所掩埋起來的過氣將軍卻沒有那麽多的忌諱。
韓耀一副想要上來搭話緩和關係的架勢,走到應翩翩身邊,笑著說道:“郡王行遍世間山水,觀察細致入微,肯下如此苦工,方能得如此精妙之畫啊。阿玦你看,若是將畫卷傾斜角度觀賞,更有不同之處——”
韓耀的身形正好比應翩翩大上一圈,這樣站在他身前,正好用身體擋住了其他人的視線,一邊讚歎一邊就伸出了手,似要直接從應翩翩手中把畫拿過來觀賞。
這個動作有些失禮,應翩翩還沒鬆手,便聽“嘶啦”一聲,那幅畫竟然被撕開了一道口子。
韓耀大驚失色,失聲道:“阿玦,你對我有意見是咱們兩個的事,這幅畫可是安華郡王的心血之作,縱然上麵畫到了長雄關,你也不能將它損毀……”
韓耀說話的時候特意退開兩步,以防應翩翩這個瘋子又動手打人。
可是說完之後,卻見應翩翩隻是注視著畫卷上撕破之處,似乎毫無驚慌意外之色。
韓耀心裏覺得有點不對勁,話也不禁停住。
但緊接著,他就見應翩翩既沒有辯解,也沒有試圖挽救,唇畔的弧度向上一挑,竟幹脆利落地兩手一扯,順著方才的口子,將那幅畫從中間直接撕成了兩半!
韓耀“啊”的一聲,瞬間瞪大了眼睛,這次卻演都不用演,實實在在地吃了一驚。
在四下一片的驚呼聲中,應翩翩把畫往地上一扔,嘲笑道:“真是大驚小怪。畫者無畫心,筆下之物再美也是有形而無神,不過廢品一張,撕了又有什麽可惜的?”
武謹楠書畫雙絕,要論才名之響亮,比應翩翩還要勝上一籌,但因為他人不常在京城,所以作品傳世甚少,如今難得有個機會當麵觀賞武謹楠的畫作,不少人都是滿心期待。
誰也想不到,這幅足可價值千金的畫,就被應翩翩這麽當著大家的麵給撕了!
係統數字飛快變幻起來。
【張彬、陶俊雷、劉侃、洪子恒、陳浩帆、蔣伯宗……都很掃興,反派經驗值+3x24!】
【建立惡毒形象,反派經驗值大幅飆升,劇情支配度提升2%!】
第16章 萬裏望風塵
看到應翩翩竟然堂而皇之地把畫撕了,一時間指責之聲四起:
“應玦,你的心胸也太過狹窄了!”
“這這這,這幅畫就這麽撕了?簡直是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你怎能隨意損毀別人之物!”
“……”
人人痛心疾首,麵帶譴責之色,相比之下,武謹楠倒是還算冷靜,慢慢低下頭去,看了一眼地上的畫,而後抬頭注視著應翩翩。
“畫者無畫心。”
武謹楠冷冷地說:“我長了這麽大,第一次被人這般形容,也是第一次被人損毀畫作。應公子,你得給個解釋。”
應翩翩道:“對子責父,郡王還要明知故問嗎?”
武謹楠露出一點輕蔑的笑意,說道:“所以應公子評判他人有無畫心,是憑著你的個人好惡了?昔日應將軍打了敗仗乃是家國之恥,我不過以畫為記,你便難以容忍,難道這就是你的氣度?”
應翩翩眉峰一揚,說道:“這話說的倒真是正氣凜然!今日你我站這裏,都是鎮北侯府的客人,玦倒是欲問郡王,依閣下之見,之前的三關大捷,是傅侯之功乎,抑聖上之功乎?”
他所提到的三關大捷,就是傅寒青得以封侯的一戰。
這場戰爭雖然沒能收複應鈞丟掉的長雄關,但重創西戎大軍,逼退了他們連年來的進犯,使得邊境進入了一段相對安靜的和平時期,立功甚偉。
武謹楠一頓。
應翩翩的問題不難,但十分刁鑽,他自然不能說打勝仗全是傅寒青厲害,跟皇上半點關係都沒有。但若說勝仗乃聖上之功,那麽剛剛提到應鈞的敗仗……豈非也成了皇帝之過了?
見武謹楠一時沒有作答,應翩翩哈哈大笑,目中鋒芒逼人,說道:“為將者,得從行伍,立微功,爵通侯,皆自國家謀慮。謀之深遠,安一時之戰可見之?又安一人之功過成敗可決?將者可為之處,唯親師嚴法,行陳傾命,以奉君恩民安而已。或一時難見成效,數代相繼,總見其功。”
他微微抬起下巴,注視著武謹楠:“而安華郡王你,目光短淺,隻見一時之勝敗,身未披寸甲,卻洋洋自得,以此為諷。以君之意,一戰之失便該蒙此羞辱,那不戰則不敗,不敗則不致留瑕於世間,引得後人恥笑,如此往複,何人還願奮勇爭先,以命搏天?都去遊曆作畫,一繪紙上江山,也就罷了!如此鄙陋之見,豈不令將士寒心,江山敗亡?”
這番話說的刻薄之極,卻又氣度從容,字字珠璣,竟是莫名的……扣人心弦。
武謹楠那張冷淡而倨傲的臉上第一次出現了極度震驚的神情,他瞪著應翩翩,卻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韓耀見狀,連忙說道:“今日咱們本就是要品鑒書畫的,理當從畫技筆法上來探討。不同的人各有所長,阿玦你就算畫不出來這樣的畫也不會有人說什麽,何必撕毀畫卷後又攀扯其他道理,未免顯得太計較了。”
應翩翩瞟了他一眼,韓耀嚇得倒退兩步。
他挑唆了武謹楠過來出頭,自己本來不想說這麽多話,無奈應翩翩這人的言行都無法以常理忖度,韓耀隻能盡量把重點引回到“應翩翩因為嫉妒武謹楠的才華而撕毀了他的畫作”上麵。
幸好應翩翩沒有動手的意思,隻看他一眼就把頭轉了回去,道:“不就一幅畫麽,也什麽難的,既然如此,我賠給郡王一幅就是。筆墨呢?”
他是在傅家住慣的,這話一吩咐下去,別院的下人很快就備好了應翩翩平日常用的筆墨紙硯,放在書案上一並抬了出來。
應翩翩選了與剛才那幅畫同樣的澄心堂紙,起手攤開,用鎮紙壓住,稍作沉吟,又將已經備好的顏料倒在一起,親手調製了幾種墨色出來。
同時他頭也不抬地吩咐道:“蕭文,你去將馬車暗格中的殘葉芭蕉硯拿來,要黃色的那方。”
方才有不少人都還沒來得及看見武謹楠的畫,就已經被應翩翩給撕了,全都感到都頗為掃興,這時聽說應翩翩竟然要當場作畫,又重新被挑起了好奇心。
爭相的議論之間,四下圍攏過來觀看的賓客們倒是越來越多了,他們都想見識見識,這位傳說中得了瘋病的狀元郎,到底有沒有點真本事。
應翩翩提起筆來,望著眼前的宣紙,一時沒有動作,旁邊的人群中不知道是誰輕聲笑道:“應公子,你的手怎麽又發抖了?”
——原書的劇情中,從上一回當眾拿不住筆之後,應翩翩再也沒能畫出任何一幅畫。
他的手會顫抖不穩,正是因為長期服用那些影響精神的湯藥所致。
但這些日子下來,劇情支配度已經解鎖了超出10%,一切,也終究不會再重蹈前世的覆轍了。
應翩翩閉了閉眼,霍然落筆!
武謹楠被應翩翩毫不留情地譏諷之後,原本極為尷尬羞惱,可又不知道什麽心態,偏偏還不願意拂袖而去,將應翩翩作畫,便也負手冷眼在旁邊瞧著。
當看到這裏,他不由輕輕“咦”了一聲。
隻見應翩翩筆落煙雲,揮灑自如,雖作畫的方式和技巧雖與自己不同,但所勾畫出來的山體輪廓,分明正是方才武謹楠所畫的那幅長雄山圖。
武謹楠作畫時提前揣摩了許久,畫中圖景早已爛熟於心,這時看著應翩翩筆下的每一處山巒起伏,陰影著墨,竟然都跟自己的畫一模一樣。
他說賠一副,竟然當真能畫上幅一模一樣的出來!武謹楠震驚的幾乎說不出話來。
——應翩翩方才也隻看了那幅畫半柱香都不到的時間,竟是過目不忘,毫無差錯!
如應翩翩這般當場作畫,速度奇快,雖然有失雕琢,但觀賞性極強,人們親眼看見簡單的筆墨在他的手上變化多端,逐漸形成了一副雄偉的畫卷,都覺得心曠神怡,一時幾乎忘記了來此圍觀的初衷是什麽。
等到應翩翩一氣嗬成,將畫筆擱下之後,有好事者忍不住把武謹楠那幅被撕毀的畫作從地上撿起來比對,發現山巒背景果然全無二致,不由目瞪口呆。
丁旭瞧著實在不能置信,悄聲向武謹楠詢問道:“郡王,是不是您這畫應公子以前便曾觀賞過?”
武謹楠的臉色很不好看,但僵了半晌之後,還是實話回答道:“絕無可能。此畫作完之後,這是我第一回帶出來。”
兩人說話之間,應翩翩又換了筆墨,將蕭文拿來的那一方殘葉芭蕉硯挪到麵前,在已經畫好的長雄山上繼續作畫,這一次卻與武謹楠的原畫不一樣了。
應翩翩沒有在山上畫出西戎人追殺漢人的場景,而是勾勒出招展的旌旗,保家衛國的戰士,以及遍地的兵刃和枯骨荒墳。
看著這幅畫,當年應鈞率軍抗敵的種種場景一時仿佛都來到了眼前,鐵血崢嶸之意蘊油然而生。
應翩翩放下筆,低頭凝視自己的畫,眸底的神情晦暗難辨,低聲說:“就以此作賠罷。”
他這手絕技神乎其神,令周圍一時寂靜,過了半天,人群中才有人小聲嘀咕道:“不過是摹仿他人之作,就算畫技高妙,也終究有失誠心。”
人人都知道這話也不過是強行挑刺泛酸,因此都沒接話,但這時,洪子恒卻猛地瞪大了眼睛,驀地驚呼道:“畫,你們快看這畫!上麵的旌旗和將士們都不見了!”
在眾人的注視下,畫中的人物與鮮血盡數消失,正像多少崢嶸往事終都在曆史的煙雲中曆曆散盡,而峭拔的峰巒之間,四行筆鋒遒勁的詩句隨之顯現了出來:
江南鐵笛應吹徹,旌旗狂舞戈成魔。
戰骨銷殘英雄老,仇讎休問幾風波。
平戎萬裏神州過,生死等閑且高歌。
功過成敗一任去,毀譽是非奈吾何!
一幅已經完成的畫作竟然還會產生如此玄妙的變化,不由令人嘖嘖稱奇,武謹楠乃是書畫大家,思索之下已經意識到,奧妙應該正是出在那方殘葉芭蕉硯上。
他以前便聽教授書畫的老師提起過,若是在用於書畫的墨汁中加入硼酸,那麽在墨汁幹透之後,留下的痕跡就會消失,隻有沾水才會再次顯現出來。
應翩翩這方硯台色作焦黃,應是由火山岩所製成,之中便有硼酸。他以硯台上磨出的墨加入顏料之中作畫,夾在畫中的詩句卻是尋常墨汁所寫,待得整幅畫幹透,便有了這樣的效果。
隻是這方法聽起來容易,實則要把詩句筆劃與畫麵結合的恰到好處,記憶力、畫工、布局計算、色彩搭配以及成詩之才缺一不可,絕非一般人能夠做到。
應玦,果然不愧是三元魁首。
“你……”
聽到應翩翩對自己說話,他才拱了拱手,道:“應公子過獎了。小王對於應公子的諸般事跡,也是頗有聽聞,甚為驚歎。今日特意作畫一副,欲請公子品鑒,不知應公子可願賞光?”
他說的是“驚歎”而不是“讚歎”、“佩服”,顯然有譏諷之意,應翩翩習以為常,也不意外。
由武謹楠那些事跡便知道,他一定是個作風端嚴,正義感極強的人,而且濟王府也一向是清流的典範,能看得起自己這個“宦黨”才怪了。
再加上韓耀肯定沒少挑唆,若是今天武謹楠衝他笑嘻嘻,他才要真的毛骨悚然。
甚至,應翩翩還覺得,他接下來可以再讓武謹楠更多討厭自己一點,賺一賺經驗值。
思量之間,武謹楠所說的畫已經拿了過來,展開放在了桌麵上。
應翩翩低頭看去,而後他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來。
隻見這幅畫上所畫的是一重重連綿陡峭的高山石壁,壁立千仞,層巒疊嶂,筆勢雄偉。
近看之下,竟然每一重高山都有其不同之處,運墨用色更是頗為獨到,渾厚華滋,確為上品佳作。
但重點不在於山,而是人。
這些連綿的高山峻嶺之間畫了無數的人,一部分人短衣窄袖,頭插彩羽,身穿盔甲,手持長戈而舞,另一部分人則都是漢族打扮的平民,正在驚慌奔逃,地上死屍遍野,血流成河。
這是一幅西戎人殺害漢族平民的戰敗圖。
武謹楠道:“這山是長雄峰。”
應翩翩不鹹不淡地說道:“多謝介紹。郡王此畫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我自然認得出來。”
他就是在長雄峰下出生的,又在那裏一直長到五歲。
那一年,父親應鈞因為被手下的奸細出賣,打了人生中第一場敗仗,長雄險關失守,應鈞殉城而死,應翩翩的母親才帶著他隨逃荒的難民們離開了長雄關。
武謹楠畫這幅畫,正是長雄關被攻破後,百姓們遭到西戎士兵屠殺驅逐的場麵。這是在當著應翩翩的麵,嘲笑他父親當年戰敗的往事。
應翩翩看著這幅畫,感到年幼時的很多記憶都仿佛一下子被喚醒了,一股怒火從他的肺腑間生出,轉眼在胸腔中熊熊燃燒起來。
他往往越是暴怒神情越是冷靜,看起來也隻是手持畫卷細細觀賞,姿態優雅,其他人便也沒有意識到不對,紛紛圍攏過來觀看,交口稱讚。
這些人有的是不明就裏,因為武謹楠實在畫得好,真心實意地感到讚歎;有的人則是知道怎麽回事,但他們平日當著應翩翩的麵,不敢直言譏刺權勢滔天的應定斌,對於應鈞這位早已被荒草黃土與曆史煙塵所掩埋起來的過氣將軍卻沒有那麽多的忌諱。
韓耀一副想要上來搭話緩和關係的架勢,走到應翩翩身邊,笑著說道:“郡王行遍世間山水,觀察細致入微,肯下如此苦工,方能得如此精妙之畫啊。阿玦你看,若是將畫卷傾斜角度觀賞,更有不同之處——”
韓耀的身形正好比應翩翩大上一圈,這樣站在他身前,正好用身體擋住了其他人的視線,一邊讚歎一邊就伸出了手,似要直接從應翩翩手中把畫拿過來觀賞。
這個動作有些失禮,應翩翩還沒鬆手,便聽“嘶啦”一聲,那幅畫竟然被撕開了一道口子。
韓耀大驚失色,失聲道:“阿玦,你對我有意見是咱們兩個的事,這幅畫可是安華郡王的心血之作,縱然上麵畫到了長雄關,你也不能將它損毀……”
韓耀說話的時候特意退開兩步,以防應翩翩這個瘋子又動手打人。
可是說完之後,卻見應翩翩隻是注視著畫卷上撕破之處,似乎毫無驚慌意外之色。
韓耀心裏覺得有點不對勁,話也不禁停住。
但緊接著,他就見應翩翩既沒有辯解,也沒有試圖挽救,唇畔的弧度向上一挑,竟幹脆利落地兩手一扯,順著方才的口子,將那幅畫從中間直接撕成了兩半!
韓耀“啊”的一聲,瞬間瞪大了眼睛,這次卻演都不用演,實實在在地吃了一驚。
在四下一片的驚呼聲中,應翩翩把畫往地上一扔,嘲笑道:“真是大驚小怪。畫者無畫心,筆下之物再美也是有形而無神,不過廢品一張,撕了又有什麽可惜的?”
武謹楠書畫雙絕,要論才名之響亮,比應翩翩還要勝上一籌,但因為他人不常在京城,所以作品傳世甚少,如今難得有個機會當麵觀賞武謹楠的畫作,不少人都是滿心期待。
誰也想不到,這幅足可價值千金的畫,就被應翩翩這麽當著大家的麵給撕了!
係統數字飛快變幻起來。
【張彬、陶俊雷、劉侃、洪子恒、陳浩帆、蔣伯宗……都很掃興,反派經驗值+3x24!】
【建立惡毒形象,反派經驗值大幅飆升,劇情支配度提升2%!】
第16章 萬裏望風塵
看到應翩翩竟然堂而皇之地把畫撕了,一時間指責之聲四起:
“應玦,你的心胸也太過狹窄了!”
“這這這,這幅畫就這麽撕了?簡直是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你怎能隨意損毀別人之物!”
“……”
人人痛心疾首,麵帶譴責之色,相比之下,武謹楠倒是還算冷靜,慢慢低下頭去,看了一眼地上的畫,而後抬頭注視著應翩翩。
“畫者無畫心。”
武謹楠冷冷地說:“我長了這麽大,第一次被人這般形容,也是第一次被人損毀畫作。應公子,你得給個解釋。”
應翩翩道:“對子責父,郡王還要明知故問嗎?”
武謹楠露出一點輕蔑的笑意,說道:“所以應公子評判他人有無畫心,是憑著你的個人好惡了?昔日應將軍打了敗仗乃是家國之恥,我不過以畫為記,你便難以容忍,難道這就是你的氣度?”
應翩翩眉峰一揚,說道:“這話說的倒真是正氣凜然!今日你我站這裏,都是鎮北侯府的客人,玦倒是欲問郡王,依閣下之見,之前的三關大捷,是傅侯之功乎,抑聖上之功乎?”
他所提到的三關大捷,就是傅寒青得以封侯的一戰。
這場戰爭雖然沒能收複應鈞丟掉的長雄關,但重創西戎大軍,逼退了他們連年來的進犯,使得邊境進入了一段相對安靜的和平時期,立功甚偉。
武謹楠一頓。
應翩翩的問題不難,但十分刁鑽,他自然不能說打勝仗全是傅寒青厲害,跟皇上半點關係都沒有。但若說勝仗乃聖上之功,那麽剛剛提到應鈞的敗仗……豈非也成了皇帝之過了?
見武謹楠一時沒有作答,應翩翩哈哈大笑,目中鋒芒逼人,說道:“為將者,得從行伍,立微功,爵通侯,皆自國家謀慮。謀之深遠,安一時之戰可見之?又安一人之功過成敗可決?將者可為之處,唯親師嚴法,行陳傾命,以奉君恩民安而已。或一時難見成效,數代相繼,總見其功。”
他微微抬起下巴,注視著武謹楠:“而安華郡王你,目光短淺,隻見一時之勝敗,身未披寸甲,卻洋洋自得,以此為諷。以君之意,一戰之失便該蒙此羞辱,那不戰則不敗,不敗則不致留瑕於世間,引得後人恥笑,如此往複,何人還願奮勇爭先,以命搏天?都去遊曆作畫,一繪紙上江山,也就罷了!如此鄙陋之見,豈不令將士寒心,江山敗亡?”
這番話說的刻薄之極,卻又氣度從容,字字珠璣,竟是莫名的……扣人心弦。
武謹楠那張冷淡而倨傲的臉上第一次出現了極度震驚的神情,他瞪著應翩翩,卻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韓耀見狀,連忙說道:“今日咱們本就是要品鑒書畫的,理當從畫技筆法上來探討。不同的人各有所長,阿玦你就算畫不出來這樣的畫也不會有人說什麽,何必撕毀畫卷後又攀扯其他道理,未免顯得太計較了。”
應翩翩瞟了他一眼,韓耀嚇得倒退兩步。
他挑唆了武謹楠過來出頭,自己本來不想說這麽多話,無奈應翩翩這人的言行都無法以常理忖度,韓耀隻能盡量把重點引回到“應翩翩因為嫉妒武謹楠的才華而撕毀了他的畫作”上麵。
幸好應翩翩沒有動手的意思,隻看他一眼就把頭轉了回去,道:“不就一幅畫麽,也什麽難的,既然如此,我賠給郡王一幅就是。筆墨呢?”
他是在傅家住慣的,這話一吩咐下去,別院的下人很快就備好了應翩翩平日常用的筆墨紙硯,放在書案上一並抬了出來。
應翩翩選了與剛才那幅畫同樣的澄心堂紙,起手攤開,用鎮紙壓住,稍作沉吟,又將已經備好的顏料倒在一起,親手調製了幾種墨色出來。
同時他頭也不抬地吩咐道:“蕭文,你去將馬車暗格中的殘葉芭蕉硯拿來,要黃色的那方。”
方才有不少人都還沒來得及看見武謹楠的畫,就已經被應翩翩給撕了,全都感到都頗為掃興,這時聽說應翩翩竟然要當場作畫,又重新被挑起了好奇心。
爭相的議論之間,四下圍攏過來觀看的賓客們倒是越來越多了,他們都想見識見識,這位傳說中得了瘋病的狀元郎,到底有沒有點真本事。
應翩翩提起筆來,望著眼前的宣紙,一時沒有動作,旁邊的人群中不知道是誰輕聲笑道:“應公子,你的手怎麽又發抖了?”
——原書的劇情中,從上一回當眾拿不住筆之後,應翩翩再也沒能畫出任何一幅畫。
他的手會顫抖不穩,正是因為長期服用那些影響精神的湯藥所致。
但這些日子下來,劇情支配度已經解鎖了超出10%,一切,也終究不會再重蹈前世的覆轍了。
應翩翩閉了閉眼,霍然落筆!
武謹楠被應翩翩毫不留情地譏諷之後,原本極為尷尬羞惱,可又不知道什麽心態,偏偏還不願意拂袖而去,將應翩翩作畫,便也負手冷眼在旁邊瞧著。
當看到這裏,他不由輕輕“咦”了一聲。
隻見應翩翩筆落煙雲,揮灑自如,雖作畫的方式和技巧雖與自己不同,但所勾畫出來的山體輪廓,分明正是方才武謹楠所畫的那幅長雄山圖。
武謹楠作畫時提前揣摩了許久,畫中圖景早已爛熟於心,這時看著應翩翩筆下的每一處山巒起伏,陰影著墨,竟然都跟自己的畫一模一樣。
他說賠一副,竟然當真能畫上幅一模一樣的出來!武謹楠震驚的幾乎說不出話來。
——應翩翩方才也隻看了那幅畫半柱香都不到的時間,竟是過目不忘,毫無差錯!
如應翩翩這般當場作畫,速度奇快,雖然有失雕琢,但觀賞性極強,人們親眼看見簡單的筆墨在他的手上變化多端,逐漸形成了一副雄偉的畫卷,都覺得心曠神怡,一時幾乎忘記了來此圍觀的初衷是什麽。
等到應翩翩一氣嗬成,將畫筆擱下之後,有好事者忍不住把武謹楠那幅被撕毀的畫作從地上撿起來比對,發現山巒背景果然全無二致,不由目瞪口呆。
丁旭瞧著實在不能置信,悄聲向武謹楠詢問道:“郡王,是不是您這畫應公子以前便曾觀賞過?”
武謹楠的臉色很不好看,但僵了半晌之後,還是實話回答道:“絕無可能。此畫作完之後,這是我第一回帶出來。”
兩人說話之間,應翩翩又換了筆墨,將蕭文拿來的那一方殘葉芭蕉硯挪到麵前,在已經畫好的長雄山上繼續作畫,這一次卻與武謹楠的原畫不一樣了。
應翩翩沒有在山上畫出西戎人追殺漢人的場景,而是勾勒出招展的旌旗,保家衛國的戰士,以及遍地的兵刃和枯骨荒墳。
看著這幅畫,當年應鈞率軍抗敵的種種場景一時仿佛都來到了眼前,鐵血崢嶸之意蘊油然而生。
應翩翩放下筆,低頭凝視自己的畫,眸底的神情晦暗難辨,低聲說:“就以此作賠罷。”
他這手絕技神乎其神,令周圍一時寂靜,過了半天,人群中才有人小聲嘀咕道:“不過是摹仿他人之作,就算畫技高妙,也終究有失誠心。”
人人都知道這話也不過是強行挑刺泛酸,因此都沒接話,但這時,洪子恒卻猛地瞪大了眼睛,驀地驚呼道:“畫,你們快看這畫!上麵的旌旗和將士們都不見了!”
在眾人的注視下,畫中的人物與鮮血盡數消失,正像多少崢嶸往事終都在曆史的煙雲中曆曆散盡,而峭拔的峰巒之間,四行筆鋒遒勁的詩句隨之顯現了出來:
江南鐵笛應吹徹,旌旗狂舞戈成魔。
戰骨銷殘英雄老,仇讎休問幾風波。
平戎萬裏神州過,生死等閑且高歌。
功過成敗一任去,毀譽是非奈吾何!
一幅已經完成的畫作竟然還會產生如此玄妙的變化,不由令人嘖嘖稱奇,武謹楠乃是書畫大家,思索之下已經意識到,奧妙應該正是出在那方殘葉芭蕉硯上。
他以前便聽教授書畫的老師提起過,若是在用於書畫的墨汁中加入硼酸,那麽在墨汁幹透之後,留下的痕跡就會消失,隻有沾水才會再次顯現出來。
應翩翩這方硯台色作焦黃,應是由火山岩所製成,之中便有硼酸。他以硯台上磨出的墨加入顏料之中作畫,夾在畫中的詩句卻是尋常墨汁所寫,待得整幅畫幹透,便有了這樣的效果。
隻是這方法聽起來容易,實則要把詩句筆劃與畫麵結合的恰到好處,記憶力、畫工、布局計算、色彩搭配以及成詩之才缺一不可,絕非一般人能夠做到。
應玦,果然不愧是三元魁首。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