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公子應翩翩/美人得天下[穿書] 作者:醉又何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這名老者,應翩翩的腦海中也不禁閃過了一些畫麵。那是他五歲那年因為兵禍從邊關千裏迢迢逃回京城的路上親眼所見。
那時,驚慌的難民們要躲避敵軍的屠殺和野獸的襲擊,還要想盡辦法尋找食物,很多人都死在了半路上,還有很多人到了京城卻又被無情的驅逐。
如果不是應定斌撿到了他,或許應翩翩也是同樣的命運。
當時他覺得很苦。
那種痛苦、怨憤的感覺,後來也無數次地出現在過他的生命中,讓他滿腔怨憤,想要報複、掀翻擋在自己麵前的一切,不擇手段,不惜代價。
他最大卻又難以實現的心願,是當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帶著父親找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住下,過著最平凡普通的生活。
可他知道自己不能,所以希望能夠在死前安排好一切,鏟除敵人,保護身邊在意的親友,以及,拒絕池簌。
在此之前,應翩翩沒有想過,普通人平凡的生活,其實並不是遊山玩水,安逸閑適,與世無爭,而是辛苦的勞作,無常的命運,受到壓迫擺布的無奈,無力反抗的悲憤……
前年關中旱,閭井多死饑。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屍……1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近日不能忘……2
他也是自幼飽讀聖賢書,希望能夠以身許國,建功立業,成為棟梁之材,隻可惜,命運這麵棋盤,從來都是縱橫交錯,千羈萬絆。
每一顆想要移動的棋子都被那無形的方格牢牢束縛著,奮力掙紮的久了,便不由得忘記了究竟為何而掙紮。
在這一刻,應翩翩心中忽然湧起一種衝動,他想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做一點事情,這樣,也算是為自己證明一下,這個世上,還是有光明存在的吧。
即使他得不到,總有人能夠擁有。
應翩翩彎下腰來,摸了摸那個孩子的頭,沒再說話,緩步離開。
池簌將一切看在眼裏,也沒有忽略應翩翩臉上一瞬間的驚愕和悲憫。
兩人並肩走了片刻,他說道:“我之所以帶你來這一處的荒山,是因為仔細觀察過,知道這處村子夾在兩山之間,地勢低窪,災情應該最為嚴重。”
應翩翩道:“所以?”
池簌笑了笑:“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種情況。咱們先幫一幫這個村子裏的百姓吧,給他們分一些糧食,好歹多活下來幾個是幾個。”
池簌說到了點子上,應翩翩心裏正是在盤算這件事。
雖然目前還沒有除掉魏光義,並不是分糧的好時機,可百姓們不能等。
如同剛才那位老人,吃了死人的骨頭,恐怕餓不死了就會被毒死。應翩翩沒有勸說,是因為他心裏明白,人家不是不知道,隻是沒有辦法罷了。
晚一天得到糧食,就會多餓死幾個人。
他聽池簌說了,便道:“目前能快速弄來糧食的地方隻有一個,那就是金玉流那幾艘船,隻是這裏跟那邊的距離太遠了,又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馬車太顯眼,不好辦。萬一打草驚蛇,隻怕魏光義那邊會不擇手段的反擊。”
池簌道:“我可以找幾名七合教的高手,一起將糧食背過來,大不了將買糧的錢給他放在船上。”
應翩翩道:“這……能行嗎?太費人了吧?”
池簌道:“沒事,你放心吧,可以辦。”
應翩翩事事殫精竭慮,很少“放心”,也很少聽人對他這樣說,不禁凝眸看了池簌一眼,片刻後,說道:“有勞。”
池簌道:“不勞。我這可是偷糧食,若沒有應大人兜底,小人萬不敢如此,便仰仗大人庇佑了。”
他為了讓應翩翩展顏,故意裝腔作勢,說到這裏,還一本正經地拱手一揖,應翩翩明知道池簌是逗他,還是不禁露出些許笑意,說道:“那是自然。”
他一頓,又道:“你也放心。”
池簌露出些笑意,點了點頭道:“我這就安排。”
第51章 風吹烏臼樹
兩人商議妥當之後,池簌便留在原地暫時處理這件事,應翩翩先行一步回了郡守府。
由於時候尚早,一時沒人注意到他們曾經出去過,很快,中午安排的宴席時間就到了,應翩翩早早到場。
這回他沒穿官服,而是換了一件較為尋常的白衣。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喜穿白衣,求的就是那份俊逸翩然,但有時卻未免失之寡淡,二者難以兩全其美。
但偏生這衣服穿在應翩翩的身上時,卻顯出一種奪人心魄的光彩來,宛若妖嬈月色,清皎明潔,又灩灩流光,頓時將滿座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在魏光義的刻意宣揚之下,應翩翩昨天的事跡幾乎已經被傳的人盡皆知,令人大為驚駭。
於是提起這次新來的欽差,即使連沒見過他的人都要搖搖頭,說是應玦此人年少輕狂,蠻橫跋扈,恐怕是仗著養父的權勢才成為了欽差,實際不堪大用,這回來到衡安郡,隻怕做不出什麽好事來。
可此時看到他真人站在這裏,卻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這副俊美天成的容貌實在具有一種致命的魔力,哪怕一個人是鐵石心腸,被他眼波流轉,顧盼一笑之間,也實在不能不動容,無論男女都難以抵抗。
阮浪和孟竑到的比應翩翩還要早。
阮浪翹著腳坐在桌前,一邊吃葡萄,一邊興致勃勃地看著魏光義府上的一名伶人起舞,一副十分享受的樣子。孟竑則在跟一名下麵縣裏來的主簿交談。
兩人說起那裏的災情,那名主簿不禁老淚縱橫,孟竑也跟著不住歎息,甚為憂慮。
見到應翩翩來了,阮浪和孟竑都起身行禮。
應翩翩笑道:“不必多禮,二位請坐。”
阮浪片刻也不耽擱,立刻便坐了下去,拿顆葡萄扔進了嘴裏,吊兒郎當地說道:“應大人昨日狠狠出了一口惡氣,今日看起來得償所願,容光煥發啊。”
應翩翩道:“阮大人這話從何說起?咱們身負皇命,遠道而來,魏光義卻百般輕視,我明明是不得已而為之。”
阮浪定定看了應翩翩片刻,忽然向應翩翩湊近,微笑著輕聲說道:“應大人您是三元魁首,口才出眾,下官不敢和您辯解。隻是經過昨天一事,這衡安郡上下皆以為我和孟竑與您鐵板一塊了。您結仇,還能把不是跟你一夥的人全都拖下水,果然好手段。”
應翩翩微笑道:“阮浪,你能看見的就隻有這些嗎?”
阮浪怔了怔。
應翩翩道:“一路行來,君怎不見陰謀波詭,滿目瘡痍。”
停頓片刻,他聲音微冷:“阮浪,你願意跟誰一夥就跟誰一夥,你不是我兒子,我也管不著。隻是人老泡在淤泥裏頭,早晚有一天會變王八,到時候你滾遠點,別連累了我就成。”
阮浪被他罵的一怔。
這時,孟竑也正向著應翩翩走過來,也開口道:“應大人,咱們是朝廷派來的欽差,為何不……”
應翩翩淡淡地說:“你要說什麽我知道,可明白告訴你,現在時機未到。不過我知道說了你也不會信,所以咱們之間,無需多言。”
孟竑說到半截的話硬生生被應翩翩給噎了回去,一時啞然。
他再轉頭看看聳聳肩膀繼續看舞的阮浪,不禁感到心中譏諷又哀涼。
孟竑啊孟竑,枉你讀得半生聖賢書,到頭來,就跟了這麽個上司,有這麽個同僚,生在這麽一片濁世之中,一身本事無處施展。
你跟應玦也算是相識多年,曾為至交都會決裂,為何如今還要對他抱有希望?真是沒出息!
唉,人活著,總是放不下這筆孽債。
早知道,還不如在兒時災荒那年就隨父母去了,還能落得一身幹淨,如今卻是壯誌難酬,欲救百姓於水火而無計可施。
孟竑搖頭歎息,落寞地坐了下來。
宴席的熱鬧並沒有因為這個小小的插曲而受到影響,很快,賓客們陸陸續續都到場了,眾人觥籌交錯,各縣將要匯報的情況說完之後,酒席也吃的差不多了。
魏光義笑著說:“方才說了許久公務,想必大家也已經累了,這回維揚的金老板來到衡安,特意帶來了一件稀罕玩意,正好可以請各位瞧個新鮮。”
應翩翩聽了這話,下意識抬起頭來,目光四下一掃,還未等詢問,便聽有個聲音在他耳畔低笑道:“你是不是要問,金老板人呢?”
應翩翩一回頭。
隻見是池簌一掀袍擺,在他身側落座,看起來甚是悠閑從容,顯然事情大概是辦成了。
應翩翩心裏便有些高興,說道:“我確實要問,池大教主,金玉流今天竟然沒有出席宴會,不會是被你昨日給嚇到了吧?”
池簌喝了口茶說:“如果當真這麽不禁嚇,那就是他活該了。不過看在金玉流那些糧食的份上,其實他今天即便是來了,我也不會為難他的。”
應翩翩挑了挑眉:“這是他沒來你才這麽說,等他來了,你怕不是又有另外一套說辭。明明一肚子壞水,還要故作大方。”
池簌被他搶白了也不生氣,反而忍不住笑了:“是,應公子明察秋毫,洞徹人心,真叫小人慚愧無地。但好歹我剛剛為公子效力過,若先前犯下什麽錯處,多少也請寬恕則個,莫要說破吧。”
應翩翩笑著親手給他倒了杯茶:“那就請池大教主把你的功勞講來聽聽。”
池簌一笑,喝了口那茶,隻覺得入口甘甜,便簡單講了講這一次的事情。
原來今年穆國各地多處接連受災,原本朝廷已經下令減輕賦稅,那老丈所在的村子中,村民們也在這裏的雨災開始之前囤積了一些年初收的糧食,以便災荒時還能夠有東西可以吃。
但衡安郡卻並沒有依言減稅,層層盤剝之下,還是強行將那些糧食征走了。
這位老丈的兒子就是因為在官府前來征收糧食的時候舍不得上交,同他們爭搶一番,糧食沒有搶到,卻反倒被毒打了一頓,他回到家後又氣又傷,竟然就這樣去世了。
他的妻子生產之後本就身體不好,又受到喪夫的打擊,十分傷心,整日裏以淚洗麵,沒多久竟想不開投了井,留下一個年幼的兒子和年邁力衰的公婆。
死者固然淒慘,但活人的日子,還得這樣木然地熬著,不知何時是盡頭。
劉老丈家中被官兵們搜刮一空,實在沒有了糧食吃,他想要挖一些野菜,可是又爭搶不過年輕人,無奈之下,隻好興起了去墳地裏挖骨頭的主意,結果恰好便碰上了應翩翩他們。
池簌讓計先在七合教中找來了幾位輕功好力氣大的人,從金玉流的貨船上搬了一些糙米和地瓜,運送到了老者所在的村子裏,交給村長分配,並叮囑他們不要聲張。
這年頭,誰家若是有點存糧,那可比金子還要招人矚目,村子裏的饑民們見到這些吃食簡直大喜過望,恨不得跪下對他們磕頭膜拜,自然誰都不可能到外麵宣揚。
池簌道:“為了避免再鬧出什麽意外,那些糧食我也並沒有讓他們拿的太多,不過幫助那些村民們度過這段日子應該是足夠了。我看那名老村長為人十分正直,糧食交給他應該會一一分發公平的。除此之外,還有兩名七合教的人留在那裏,以防止發生偷竊哄搶等事。”
這些應翩翩倒是一點也不擔心,池簌辦事向來穩妥,指使堂堂的七合教教主負責處理這種事情,本來也算是大材小用。
應翩翩臉上沒有顯露出什麽特別的神色,但聽見池簌細細給他講述那些百姓們看到糧食時高興的樣子,他的心裏也不禁感到了一些喜悅。
————那種不因報複而產生的、純然的欣慰,重生以來,很少有過。
應翩翩低聲說:“行,這樣很好。”
池簌說:“我跟他們說了,我們隻是負責運東西的,真正做好事的人是之前跟劉老丈說話的那位公子,他們都很感激你。劉老丈還說,讓我和你道歉,他先前心裏有氣,說話莽撞了,現在已經知道,你是個好人,慚愧的不行。”
應翩翩之前竭心盡力都沒撈得著一句好,沒想到這輩子選擇了當反派,竟還能聽見有人說他是個好人,這時隻覺得啼笑皆非,又可笑又怪異。
不等他想出來自己要回一句什麽,池簌就已經將一樣東西遞到應翩翩的手裏,說道:“這是他讓我給你的。”
應翩翩低頭一看,發現池簌給他的東西是一枚金色的佛像,接到手裏能感覺到這東西輕飄飄的,稍稍掂量便知,這僅僅是包金之物,並不值錢。
佛像上還拴著一根帶子,看上去已經非常陳舊了。但那佛像雖然微微發暗,上麵卻十分光滑,沒有半點磨損劃痕。
想必對於老者來說,這樣東西已經是他們家中難得的值錢之物,因此一直珍惜地好好藏著。
應翩翩放在手裏看了一會,才說:“怎麽能要人家這東西,還了吧。”
池簌道:“我推辭過了,但他一定要給,實在拗不過去,想著畢竟是一份心意,我便拿回來了。”
他又安慰應翩翩:“沒事,等以後有機會,咱們再去多看一看那孩子,希望他好好長大,以後也能成為你這般的人。”
那時,驚慌的難民們要躲避敵軍的屠殺和野獸的襲擊,還要想盡辦法尋找食物,很多人都死在了半路上,還有很多人到了京城卻又被無情的驅逐。
如果不是應定斌撿到了他,或許應翩翩也是同樣的命運。
當時他覺得很苦。
那種痛苦、怨憤的感覺,後來也無數次地出現在過他的生命中,讓他滿腔怨憤,想要報複、掀翻擋在自己麵前的一切,不擇手段,不惜代價。
他最大卻又難以實現的心願,是當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帶著父親找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住下,過著最平凡普通的生活。
可他知道自己不能,所以希望能夠在死前安排好一切,鏟除敵人,保護身邊在意的親友,以及,拒絕池簌。
在此之前,應翩翩沒有想過,普通人平凡的生活,其實並不是遊山玩水,安逸閑適,與世無爭,而是辛苦的勞作,無常的命運,受到壓迫擺布的無奈,無力反抗的悲憤……
前年關中旱,閭井多死饑。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屍……1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近日不能忘……2
他也是自幼飽讀聖賢書,希望能夠以身許國,建功立業,成為棟梁之材,隻可惜,命運這麵棋盤,從來都是縱橫交錯,千羈萬絆。
每一顆想要移動的棋子都被那無形的方格牢牢束縛著,奮力掙紮的久了,便不由得忘記了究竟為何而掙紮。
在這一刻,應翩翩心中忽然湧起一種衝動,他想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做一點事情,這樣,也算是為自己證明一下,這個世上,還是有光明存在的吧。
即使他得不到,總有人能夠擁有。
應翩翩彎下腰來,摸了摸那個孩子的頭,沒再說話,緩步離開。
池簌將一切看在眼裏,也沒有忽略應翩翩臉上一瞬間的驚愕和悲憫。
兩人並肩走了片刻,他說道:“我之所以帶你來這一處的荒山,是因為仔細觀察過,知道這處村子夾在兩山之間,地勢低窪,災情應該最為嚴重。”
應翩翩道:“所以?”
池簌笑了笑:“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種情況。咱們先幫一幫這個村子裏的百姓吧,給他們分一些糧食,好歹多活下來幾個是幾個。”
池簌說到了點子上,應翩翩心裏正是在盤算這件事。
雖然目前還沒有除掉魏光義,並不是分糧的好時機,可百姓們不能等。
如同剛才那位老人,吃了死人的骨頭,恐怕餓不死了就會被毒死。應翩翩沒有勸說,是因為他心裏明白,人家不是不知道,隻是沒有辦法罷了。
晚一天得到糧食,就會多餓死幾個人。
他聽池簌說了,便道:“目前能快速弄來糧食的地方隻有一個,那就是金玉流那幾艘船,隻是這裏跟那邊的距離太遠了,又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馬車太顯眼,不好辦。萬一打草驚蛇,隻怕魏光義那邊會不擇手段的反擊。”
池簌道:“我可以找幾名七合教的高手,一起將糧食背過來,大不了將買糧的錢給他放在船上。”
應翩翩道:“這……能行嗎?太費人了吧?”
池簌道:“沒事,你放心吧,可以辦。”
應翩翩事事殫精竭慮,很少“放心”,也很少聽人對他這樣說,不禁凝眸看了池簌一眼,片刻後,說道:“有勞。”
池簌道:“不勞。我這可是偷糧食,若沒有應大人兜底,小人萬不敢如此,便仰仗大人庇佑了。”
他為了讓應翩翩展顏,故意裝腔作勢,說到這裏,還一本正經地拱手一揖,應翩翩明知道池簌是逗他,還是不禁露出些許笑意,說道:“那是自然。”
他一頓,又道:“你也放心。”
池簌露出些笑意,點了點頭道:“我這就安排。”
第51章 風吹烏臼樹
兩人商議妥當之後,池簌便留在原地暫時處理這件事,應翩翩先行一步回了郡守府。
由於時候尚早,一時沒人注意到他們曾經出去過,很快,中午安排的宴席時間就到了,應翩翩早早到場。
這回他沒穿官服,而是換了一件較為尋常的白衣。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喜穿白衣,求的就是那份俊逸翩然,但有時卻未免失之寡淡,二者難以兩全其美。
但偏生這衣服穿在應翩翩的身上時,卻顯出一種奪人心魄的光彩來,宛若妖嬈月色,清皎明潔,又灩灩流光,頓時將滿座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在魏光義的刻意宣揚之下,應翩翩昨天的事跡幾乎已經被傳的人盡皆知,令人大為驚駭。
於是提起這次新來的欽差,即使連沒見過他的人都要搖搖頭,說是應玦此人年少輕狂,蠻橫跋扈,恐怕是仗著養父的權勢才成為了欽差,實際不堪大用,這回來到衡安郡,隻怕做不出什麽好事來。
可此時看到他真人站在這裏,卻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這副俊美天成的容貌實在具有一種致命的魔力,哪怕一個人是鐵石心腸,被他眼波流轉,顧盼一笑之間,也實在不能不動容,無論男女都難以抵抗。
阮浪和孟竑到的比應翩翩還要早。
阮浪翹著腳坐在桌前,一邊吃葡萄,一邊興致勃勃地看著魏光義府上的一名伶人起舞,一副十分享受的樣子。孟竑則在跟一名下麵縣裏來的主簿交談。
兩人說起那裏的災情,那名主簿不禁老淚縱橫,孟竑也跟著不住歎息,甚為憂慮。
見到應翩翩來了,阮浪和孟竑都起身行禮。
應翩翩笑道:“不必多禮,二位請坐。”
阮浪片刻也不耽擱,立刻便坐了下去,拿顆葡萄扔進了嘴裏,吊兒郎當地說道:“應大人昨日狠狠出了一口惡氣,今日看起來得償所願,容光煥發啊。”
應翩翩道:“阮大人這話從何說起?咱們身負皇命,遠道而來,魏光義卻百般輕視,我明明是不得已而為之。”
阮浪定定看了應翩翩片刻,忽然向應翩翩湊近,微笑著輕聲說道:“應大人您是三元魁首,口才出眾,下官不敢和您辯解。隻是經過昨天一事,這衡安郡上下皆以為我和孟竑與您鐵板一塊了。您結仇,還能把不是跟你一夥的人全都拖下水,果然好手段。”
應翩翩微笑道:“阮浪,你能看見的就隻有這些嗎?”
阮浪怔了怔。
應翩翩道:“一路行來,君怎不見陰謀波詭,滿目瘡痍。”
停頓片刻,他聲音微冷:“阮浪,你願意跟誰一夥就跟誰一夥,你不是我兒子,我也管不著。隻是人老泡在淤泥裏頭,早晚有一天會變王八,到時候你滾遠點,別連累了我就成。”
阮浪被他罵的一怔。
這時,孟竑也正向著應翩翩走過來,也開口道:“應大人,咱們是朝廷派來的欽差,為何不……”
應翩翩淡淡地說:“你要說什麽我知道,可明白告訴你,現在時機未到。不過我知道說了你也不會信,所以咱們之間,無需多言。”
孟竑說到半截的話硬生生被應翩翩給噎了回去,一時啞然。
他再轉頭看看聳聳肩膀繼續看舞的阮浪,不禁感到心中譏諷又哀涼。
孟竑啊孟竑,枉你讀得半生聖賢書,到頭來,就跟了這麽個上司,有這麽個同僚,生在這麽一片濁世之中,一身本事無處施展。
你跟應玦也算是相識多年,曾為至交都會決裂,為何如今還要對他抱有希望?真是沒出息!
唉,人活著,總是放不下這筆孽債。
早知道,還不如在兒時災荒那年就隨父母去了,還能落得一身幹淨,如今卻是壯誌難酬,欲救百姓於水火而無計可施。
孟竑搖頭歎息,落寞地坐了下來。
宴席的熱鬧並沒有因為這個小小的插曲而受到影響,很快,賓客們陸陸續續都到場了,眾人觥籌交錯,各縣將要匯報的情況說完之後,酒席也吃的差不多了。
魏光義笑著說:“方才說了許久公務,想必大家也已經累了,這回維揚的金老板來到衡安,特意帶來了一件稀罕玩意,正好可以請各位瞧個新鮮。”
應翩翩聽了這話,下意識抬起頭來,目光四下一掃,還未等詢問,便聽有個聲音在他耳畔低笑道:“你是不是要問,金老板人呢?”
應翩翩一回頭。
隻見是池簌一掀袍擺,在他身側落座,看起來甚是悠閑從容,顯然事情大概是辦成了。
應翩翩心裏便有些高興,說道:“我確實要問,池大教主,金玉流今天竟然沒有出席宴會,不會是被你昨日給嚇到了吧?”
池簌喝了口茶說:“如果當真這麽不禁嚇,那就是他活該了。不過看在金玉流那些糧食的份上,其實他今天即便是來了,我也不會為難他的。”
應翩翩挑了挑眉:“這是他沒來你才這麽說,等他來了,你怕不是又有另外一套說辭。明明一肚子壞水,還要故作大方。”
池簌被他搶白了也不生氣,反而忍不住笑了:“是,應公子明察秋毫,洞徹人心,真叫小人慚愧無地。但好歹我剛剛為公子效力過,若先前犯下什麽錯處,多少也請寬恕則個,莫要說破吧。”
應翩翩笑著親手給他倒了杯茶:“那就請池大教主把你的功勞講來聽聽。”
池簌一笑,喝了口那茶,隻覺得入口甘甜,便簡單講了講這一次的事情。
原來今年穆國各地多處接連受災,原本朝廷已經下令減輕賦稅,那老丈所在的村子中,村民們也在這裏的雨災開始之前囤積了一些年初收的糧食,以便災荒時還能夠有東西可以吃。
但衡安郡卻並沒有依言減稅,層層盤剝之下,還是強行將那些糧食征走了。
這位老丈的兒子就是因為在官府前來征收糧食的時候舍不得上交,同他們爭搶一番,糧食沒有搶到,卻反倒被毒打了一頓,他回到家後又氣又傷,竟然就這樣去世了。
他的妻子生產之後本就身體不好,又受到喪夫的打擊,十分傷心,整日裏以淚洗麵,沒多久竟想不開投了井,留下一個年幼的兒子和年邁力衰的公婆。
死者固然淒慘,但活人的日子,還得這樣木然地熬著,不知何時是盡頭。
劉老丈家中被官兵們搜刮一空,實在沒有了糧食吃,他想要挖一些野菜,可是又爭搶不過年輕人,無奈之下,隻好興起了去墳地裏挖骨頭的主意,結果恰好便碰上了應翩翩他們。
池簌讓計先在七合教中找來了幾位輕功好力氣大的人,從金玉流的貨船上搬了一些糙米和地瓜,運送到了老者所在的村子裏,交給村長分配,並叮囑他們不要聲張。
這年頭,誰家若是有點存糧,那可比金子還要招人矚目,村子裏的饑民們見到這些吃食簡直大喜過望,恨不得跪下對他們磕頭膜拜,自然誰都不可能到外麵宣揚。
池簌道:“為了避免再鬧出什麽意外,那些糧食我也並沒有讓他們拿的太多,不過幫助那些村民們度過這段日子應該是足夠了。我看那名老村長為人十分正直,糧食交給他應該會一一分發公平的。除此之外,還有兩名七合教的人留在那裏,以防止發生偷竊哄搶等事。”
這些應翩翩倒是一點也不擔心,池簌辦事向來穩妥,指使堂堂的七合教教主負責處理這種事情,本來也算是大材小用。
應翩翩臉上沒有顯露出什麽特別的神色,但聽見池簌細細給他講述那些百姓們看到糧食時高興的樣子,他的心裏也不禁感到了一些喜悅。
————那種不因報複而產生的、純然的欣慰,重生以來,很少有過。
應翩翩低聲說:“行,這樣很好。”
池簌說:“我跟他們說了,我們隻是負責運東西的,真正做好事的人是之前跟劉老丈說話的那位公子,他們都很感激你。劉老丈還說,讓我和你道歉,他先前心裏有氣,說話莽撞了,現在已經知道,你是個好人,慚愧的不行。”
應翩翩之前竭心盡力都沒撈得著一句好,沒想到這輩子選擇了當反派,竟還能聽見有人說他是個好人,這時隻覺得啼笑皆非,又可笑又怪異。
不等他想出來自己要回一句什麽,池簌就已經將一樣東西遞到應翩翩的手裏,說道:“這是他讓我給你的。”
應翩翩低頭一看,發現池簌給他的東西是一枚金色的佛像,接到手裏能感覺到這東西輕飄飄的,稍稍掂量便知,這僅僅是包金之物,並不值錢。
佛像上還拴著一根帶子,看上去已經非常陳舊了。但那佛像雖然微微發暗,上麵卻十分光滑,沒有半點磨損劃痕。
想必對於老者來說,這樣東西已經是他們家中難得的值錢之物,因此一直珍惜地好好藏著。
應翩翩放在手裏看了一會,才說:“怎麽能要人家這東西,還了吧。”
池簌道:“我推辭過了,但他一定要給,實在拗不過去,想著畢竟是一份心意,我便拿回來了。”
他又安慰應翩翩:“沒事,等以後有機會,咱們再去多看一看那孩子,希望他好好長大,以後也能成為你這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