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節
公子應翩翩/美人得天下[穿書] 作者:醉又何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即,他雙腿一夾,縱馬向前疾馳,幾乎闖入西戎軍中時,池簌猛然飛身而起,腳在馬背上一踏,竟然朝著中間的王騎直撲而去!
這一下異變突起,眾皆嘩然。
千軍萬馬之中,竟欲直取君王,這是何處而來的高手,竟會做出如此囂張狂妄之舉?!
士兵們齊齊呐喊,無數隻長矛向著池簌刺去,池簌隨手奪下一隻,倒轉矛鋒,將一柄士兵穿透胸膛釘死在地,他則再次借力騰身而起。
踏馬身,掠人牆,穿箭雨……池簌仗著一身當世罕有的絕高武功,竟然當真隻憑一人,向西戎王越逼越近!
眾人驚駭。
西戎大將蕭裏見此情形,急忙橫槍躍馬趕到,路上大聲喝道:“保護王上——”
他說話間已經馳到了池簌麵前,高喝一聲“我來會你”,手中重逾百斤的寬背大刀已向池簌斫至。
隻是這位西域名將的刀尚未來得及觸碰到池簌的半片衣角,眼前便光芒一閃,綻開一道令人心驚的銀白。
這道白光優美、強悍、耀眼,在他一生之中,從未曾見過這般的美麗。
而此後也不會再見。
蕭裏瞳孔驟縮,看見自己胸前噴濺出一蓬鮮血,將他雙眼中的白光也染成了血紅。
池簌將蕭裏一劍斃命,下一刻已然抬眼,目光鎖定了西戎王的方向。
即使隔著厚厚的盔甲和千百護衛,西戎王此刻都似感受到了池簌身上那股強大與堅硬的殺氣。
他心神劇震,想起方才天上的異象,脫口喝道:“快撤!”
應翩翩看著這一幕,在馬背上慢慢挺直了脊背,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無的冷笑。
回旋鼓蕩的大風,翻卷詭譎的雲層,煙霧迷繞的火陣,以及突圍而至的絕世劍客……種種布置勾連在了一起,環環相扣,算盡人心,終於使得這位戎馬半生,強悍冷酷的西戎王萌生了暫避鋒芒之意。
但這不過是個鋪墊而已。
應翩翩高聲道:“敵軍已懼,正是反攻良機!前隊衝鋒,兩翼包抄,隨我殺敵!”
他言下無虛,當初承諾了靈州兵將自己會身先士卒,便果真一直守在前鋒位置,一馬當先。
高喝之後,應翩翩自己便徑直向著西戎軍策馬奔去。
天上的烏雲還沒有散盡,恐懼與猶疑充斥在每個西戎軍的心中,於是他們退的倉皇狼狽,步履散亂,既不知是否該繼續迎戰,也無法繼續無條件信任他們的君王。
與之相反,穆國將士這一次卻振奮不已。
麵前狼狽逃竄的西戎人讓他們意識到一個事實:
即使再怎樣凶殘,他們的敵人也終究是血肉之軀,在麵對危險的時候,會畏懼,會退縮。而這給對方帶來威脅的對象,恰恰是他們。
身為軍人的尊嚴在心中點燃,眼前的一切讓穆國的將士們發現,原來勝利,對於他們來說,也可以這樣觸手可及。
隻要繼續向前,奮力廝殺!
來吧,你們這些無恥的侵略者,那就與我們盡情一戰!
其實西戎人此時與穆軍交鋒,也並非是兵馬全出,後方還有不少精銳可以作戰,可是在這種局麵之下,全軍上下包括西戎王在內都心生怯意,戰意一散,這仗就沒法打下去了。
他們隻能暫時撤退到安全的地方去,以待重整旗鼓。
但四下都是火焰與濃煙,穆軍的喊殺聲也時時從不同的方向傳來,令人倉促之間難以規劃出安全的撤退路線。
這時,西戎王心中一閃念,想起了之前撿到的穆軍那兩封信。
他早就看透這套把戲了。穆軍兵馬不夠,故布疑陣,特意扔出來兩封信讓西戎軍撿到,一封說是朝廷要派大軍來救援,一封是說他們借到了重兵,在峽石道設伏。
西戎王知道朝廷根本派不出來這樣的大軍,一看便知此信有詐,因此並未放在心上,隻下令將士們照打不誤。
可他萬萬也沒有料到,自己竟會被一個毛頭小子打到這樣狼狽的境地,幾乎無路可撤的情況下,書信中的內容閃電般掠過心間,派上了大用場。
他們既然故布疑陣,寫了峽石道有伏兵,那麽一定是因為那地方兵力空虛,不好隱藏,才擺了這一招空城計!
西戎王喝道:“傳令下去,大軍朝著峽石道撤退!”
他剛剛喝出命令,就聽見身邊親衛帶著顫抖的聲音說道:“王、王上,那個人又來了!”
西戎王回頭一看,駭然發現他們如此奮力撤兵,池簌竟然根本沒有被甩下,而是陰魂不散,竟然又在千軍萬馬中朝自己趨近了一段距離。
他連忙策馬狂奔,想要將池簌甩脫,卻聽親衛提醒道:“王上,您的盔甲太過耀眼了,還是換下來吧!”
西戎軍隊中大部分都是黑甲戰士,唯有西戎王一身金甲,光芒燦爛,在整個戰場上最為耀眼,以往是將士們的精神支柱,如今卻成了被池簌追殺的靶子。
一名征戰半生的君王,竟然要逼不得已脫下自己的盔甲,這簡直是一種莫大的恥辱,所以一開始西戎王並不想這樣做,可此時形勢所迫,也實在是顧不得這些了。
西戎王迅速下馬,隱在眾軍當中,脫下盔甲,扔掉長刀,去除身上一切能夠辨識身份的東西,甚至連頭發都給散開了,這才重新找了一匹不起眼的黑馬,混在人群之中匆匆跑路。
他稍稍鬆了口氣,這下池簌就找不到他了。
但西戎王還沒有想到的是,如此一來,西戎的將士們就同樣無法看見他的身影了。
而應翩翩準備的替身,也就到了要出場的時候。
西戎的將士們得到命令,紛紛向著峽石道撤退,這道路兩邊都是高山樹林,經驗豐富的將領一進去之後,就心生猶疑,覺得此處是設置伏擊的適宜地形。
隻是之前西戎王既然已經下令,大軍都是一股腦向著這邊衝過來的,此時後方有穆國軍隊窮追不舍,再要調頭也已經來不及了,隻能繼續向前。
正是進退維穀的時候,打頭的幾位西戎小將忽然眼前一亮,指著前方說道:“那不是王上嗎?”
在他們手指的方向,西戎王正帶領這一隊親衛向這邊遠遠望過來,親衛正揚手示意,似乎在讓他們跟上。
這對於正在徘徊猶豫的人們來說,顯然如同看見了某種信號,興奮地叫嚷起來:“快!大軍前進,王上在此!”
也有人十分驚詫,說道:“王上不是在後麵嗎?”
可回頭看時,卻果然沒有看見西戎王的影子。
於是,大軍不再猶豫,奮勇向前衝去。
西戎王剛剛偽裝完畢,又在身上穿了小兵的衣服,覺得池簌怎麽也不會發現他了,心裏方鬆了口氣,卻沒想到抬起頭來,就看見了如此讓他目瞪口呆的一幕。
他立刻意識到,此事有詐!
西戎王連忙高聲說道:“全軍停下,不要再向前了,剛才那個不是西戎王!”
可是在奔馳的兵馬中,他的聲音微乎其微。
西戎王在將士們心中的模樣,一直是悍勇善戰,身先士卒的,比起人群中這個狼狽不堪的王上,他們更加願意相信剛剛那個威風凜凜的“王”。
脫下外在的皮囊,原來他竟什麽都不算!
身後甚至有人不耐煩地推搡著西戎王:“你還走不走?膽小之輩,不要礙事!”
而此時,最後一部分的西戎軍都已經全部進入了峽石道。
應翩翩等待著的那個時機也終於到了。
雍州城城門大開,內裏守兵傾巢而出,與前來馳援的靈州兵將一起堵死了西戎軍的退路。
西戎軍察覺到後路被包抄,情知事情有變,但此時顯然無法掉頭再打,隻能加快行軍速度,想要盡快衝出峽石道。
但為時已晚。
打頭的將領正全力策馬而奔,便忽聞頭頂一陣轟隆作響的巨石聲,隨即,無數石塊亂箭從山道兩側如雨般砸落下來,正是黎清嶧早已帶人在此埋伏,打了西戎兵一個措手不及。
就在不久之前,西戎兵還將雍州城圍的水泄不通,日夜不休地向著城中放箭,當時的士兵們誰也沒有想到,這麽快就會事易時移,眼下狼狽不堪、抱頭逃竄的人竟然成了他們。
混亂中,應翩翩令一些事先扮成西戎兵士的人藏在人群中大叫道:“是伊穀丹帶我們來送死的!他早就不是王上了,他已經被惡靈附體了!”
“之前撿到的信件上分明說了此地有埋伏,他卻還是下令讓我們從這裏撤退,他分明才是最大的奸細!我們不要再聽他的命令了,還是快些逃命去吧!”
西戎軍從未在穆軍手下遭到如此慘敗,人在絕望之際,便更加容易相信鬼神之事,再加上這些人的鼓動,大軍終於徹底放棄了抵抗,四散奔逃。
據說在這樣混亂的局麵下,甚至光是因踩踏而死的士兵都有數以萬計,最後大難不死的人僥幸逃回營地,聞應玦之名而色變,竟然連夜拔營,就此從雍州之外撤軍。
西戎王夾在亂軍之中,勉強被幾名一直跟在他身邊的親衛們保護著一同撤離,將將要衝殺出去的時候,他猛然回頭。
雖然茫茫的黑暗中仿佛什麽也沒有,但他銳利的目光仿佛能夠穿透夜色,與一道年輕的視線交碰。
應玦。
這個名字在他的腦海中回旋,不再僅僅代表著他曾經女人的兒子。
排兵布局,擺布人心……精彩,真是精彩極了!
他一時間隻想大笑,握著韁繩的手卻不自覺地攥緊,咽下衝到喉嚨處的一口鮮血,恨恨轉身而去。
這一場惡戰結束的時候,已經月上中天。
當敵人全部潰散而去,站在狹道中、山穀口、山坡上的士兵們甚至還根本沒有意識到到底發生了什麽。
玉盤似的明月下,他們渾身鮮血,手裏拿著兵器,腳下是同伴或者敵人的屍體,方才的喊殺聲好像還回蕩在耳畔。
可是一切的廝殺與呐喊,就是這樣陡然間安靜了下來,靜的讓人懷疑自己是否是真正在活著。
終於,不知道是誰,低聲問道:“咱們……是不是贏了?”
這個小小的疑問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隨即,這個認知才逐漸在每個人的心中點燃。
大家意識到,他們真的贏了!
他們保護了自己的國土和親人,靠的不是卑躬屈膝的低頭求和,也不是百姓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女子背井離鄉的眼淚,而是真真切切用手中的武器,打跑了進犯的敵人!
喜悅像是一顆小小的火種,點燃了滿山穀的歡呼之聲,人們大哭大笑著,拋下手中的兵刃,或者跳躍,或者擁抱。
應翩翩在高坡之上勒定了馬,目光從滿山滿穀歡呼雀躍的人們身上掠過,終究遠遠眺望而去,看定了重重層雲與山巒之後,那被月光映襯的格外清晰的長雄關。
冷月清風之下,他的眸中似有萬裏星河。
不遠處的山坡之下,有人悄悄勒馬,抬頭向著高處遙望。
月光照亮了他滿眼的癡纏眷念,也照亮了他的麵龐,那是傅寒青的麵容。
傅寒青在宣平侯府獲罪敗落之後為父請罪,奉命鎮守西戎與穆國隔著北狄的另外一處交界邙陽山。
由於西戎對他也頗為忌憚,這一次又力求行軍迅速,打穆國一個措手不及,所以特意繞開了傅寒青所守衛的地方,就是看準了雍州空虛無人,卻沒想到又碰上應翩翩這麽一個硬茬子。
恐怕選擇將應翩翩派到雍州來,也是黎慎禮登基以來做出的一個最為英明的決定。
邙陽山離此地也不算太遠,是穆國麵對西戎的另外一道防線,兵將不能妄動,所以不管是雍州的官員們,還是應翩翩與池簌等人,縱使危急之際,都從未想過要向那邊求援。
傅寒青聽說雍州被圍之後,布置信任的心腹將邙陽山周邊的幾處關隘守好,又加派人手巡邏,自己則隱藏身份,帶著一隊千人精騎暗中前來支援。
除了他和他所帶著士兵們,沒有人知道他違命離開了那片奉命駐守的地方,也沒有人知道他日夜兼程的趕路,竟然是來到了這裏。
傅寒青所帶的千人援兵雖然與靈州相較之下數量不多,但都是他親自訓練出來的,兵將之間配合得當,戰力極強,並且了解西戎人的作戰風格,混在穆軍之中,幫忙斬殺了不少的敵人。
起初這些人也知道這場戰役有多麽凶險艱難,不過是奉了傅寒青的命令才會來此支援,但他們沒想到自己竟會見證了一場如此精彩的逆轉。
這一下異變突起,眾皆嘩然。
千軍萬馬之中,竟欲直取君王,這是何處而來的高手,竟會做出如此囂張狂妄之舉?!
士兵們齊齊呐喊,無數隻長矛向著池簌刺去,池簌隨手奪下一隻,倒轉矛鋒,將一柄士兵穿透胸膛釘死在地,他則再次借力騰身而起。
踏馬身,掠人牆,穿箭雨……池簌仗著一身當世罕有的絕高武功,竟然當真隻憑一人,向西戎王越逼越近!
眾人驚駭。
西戎大將蕭裏見此情形,急忙橫槍躍馬趕到,路上大聲喝道:“保護王上——”
他說話間已經馳到了池簌麵前,高喝一聲“我來會你”,手中重逾百斤的寬背大刀已向池簌斫至。
隻是這位西域名將的刀尚未來得及觸碰到池簌的半片衣角,眼前便光芒一閃,綻開一道令人心驚的銀白。
這道白光優美、強悍、耀眼,在他一生之中,從未曾見過這般的美麗。
而此後也不會再見。
蕭裏瞳孔驟縮,看見自己胸前噴濺出一蓬鮮血,將他雙眼中的白光也染成了血紅。
池簌將蕭裏一劍斃命,下一刻已然抬眼,目光鎖定了西戎王的方向。
即使隔著厚厚的盔甲和千百護衛,西戎王此刻都似感受到了池簌身上那股強大與堅硬的殺氣。
他心神劇震,想起方才天上的異象,脫口喝道:“快撤!”
應翩翩看著這一幕,在馬背上慢慢挺直了脊背,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無的冷笑。
回旋鼓蕩的大風,翻卷詭譎的雲層,煙霧迷繞的火陣,以及突圍而至的絕世劍客……種種布置勾連在了一起,環環相扣,算盡人心,終於使得這位戎馬半生,強悍冷酷的西戎王萌生了暫避鋒芒之意。
但這不過是個鋪墊而已。
應翩翩高聲道:“敵軍已懼,正是反攻良機!前隊衝鋒,兩翼包抄,隨我殺敵!”
他言下無虛,當初承諾了靈州兵將自己會身先士卒,便果真一直守在前鋒位置,一馬當先。
高喝之後,應翩翩自己便徑直向著西戎軍策馬奔去。
天上的烏雲還沒有散盡,恐懼與猶疑充斥在每個西戎軍的心中,於是他們退的倉皇狼狽,步履散亂,既不知是否該繼續迎戰,也無法繼續無條件信任他們的君王。
與之相反,穆國將士這一次卻振奮不已。
麵前狼狽逃竄的西戎人讓他們意識到一個事實:
即使再怎樣凶殘,他們的敵人也終究是血肉之軀,在麵對危險的時候,會畏懼,會退縮。而這給對方帶來威脅的對象,恰恰是他們。
身為軍人的尊嚴在心中點燃,眼前的一切讓穆國的將士們發現,原來勝利,對於他們來說,也可以這樣觸手可及。
隻要繼續向前,奮力廝殺!
來吧,你們這些無恥的侵略者,那就與我們盡情一戰!
其實西戎人此時與穆軍交鋒,也並非是兵馬全出,後方還有不少精銳可以作戰,可是在這種局麵之下,全軍上下包括西戎王在內都心生怯意,戰意一散,這仗就沒法打下去了。
他們隻能暫時撤退到安全的地方去,以待重整旗鼓。
但四下都是火焰與濃煙,穆軍的喊殺聲也時時從不同的方向傳來,令人倉促之間難以規劃出安全的撤退路線。
這時,西戎王心中一閃念,想起了之前撿到的穆軍那兩封信。
他早就看透這套把戲了。穆軍兵馬不夠,故布疑陣,特意扔出來兩封信讓西戎軍撿到,一封說是朝廷要派大軍來救援,一封是說他們借到了重兵,在峽石道設伏。
西戎王知道朝廷根本派不出來這樣的大軍,一看便知此信有詐,因此並未放在心上,隻下令將士們照打不誤。
可他萬萬也沒有料到,自己竟會被一個毛頭小子打到這樣狼狽的境地,幾乎無路可撤的情況下,書信中的內容閃電般掠過心間,派上了大用場。
他們既然故布疑陣,寫了峽石道有伏兵,那麽一定是因為那地方兵力空虛,不好隱藏,才擺了這一招空城計!
西戎王喝道:“傳令下去,大軍朝著峽石道撤退!”
他剛剛喝出命令,就聽見身邊親衛帶著顫抖的聲音說道:“王、王上,那個人又來了!”
西戎王回頭一看,駭然發現他們如此奮力撤兵,池簌竟然根本沒有被甩下,而是陰魂不散,竟然又在千軍萬馬中朝自己趨近了一段距離。
他連忙策馬狂奔,想要將池簌甩脫,卻聽親衛提醒道:“王上,您的盔甲太過耀眼了,還是換下來吧!”
西戎軍隊中大部分都是黑甲戰士,唯有西戎王一身金甲,光芒燦爛,在整個戰場上最為耀眼,以往是將士們的精神支柱,如今卻成了被池簌追殺的靶子。
一名征戰半生的君王,竟然要逼不得已脫下自己的盔甲,這簡直是一種莫大的恥辱,所以一開始西戎王並不想這樣做,可此時形勢所迫,也實在是顧不得這些了。
西戎王迅速下馬,隱在眾軍當中,脫下盔甲,扔掉長刀,去除身上一切能夠辨識身份的東西,甚至連頭發都給散開了,這才重新找了一匹不起眼的黑馬,混在人群之中匆匆跑路。
他稍稍鬆了口氣,這下池簌就找不到他了。
但西戎王還沒有想到的是,如此一來,西戎的將士們就同樣無法看見他的身影了。
而應翩翩準備的替身,也就到了要出場的時候。
西戎的將士們得到命令,紛紛向著峽石道撤退,這道路兩邊都是高山樹林,經驗豐富的將領一進去之後,就心生猶疑,覺得此處是設置伏擊的適宜地形。
隻是之前西戎王既然已經下令,大軍都是一股腦向著這邊衝過來的,此時後方有穆國軍隊窮追不舍,再要調頭也已經來不及了,隻能繼續向前。
正是進退維穀的時候,打頭的幾位西戎小將忽然眼前一亮,指著前方說道:“那不是王上嗎?”
在他們手指的方向,西戎王正帶領這一隊親衛向這邊遠遠望過來,親衛正揚手示意,似乎在讓他們跟上。
這對於正在徘徊猶豫的人們來說,顯然如同看見了某種信號,興奮地叫嚷起來:“快!大軍前進,王上在此!”
也有人十分驚詫,說道:“王上不是在後麵嗎?”
可回頭看時,卻果然沒有看見西戎王的影子。
於是,大軍不再猶豫,奮勇向前衝去。
西戎王剛剛偽裝完畢,又在身上穿了小兵的衣服,覺得池簌怎麽也不會發現他了,心裏方鬆了口氣,卻沒想到抬起頭來,就看見了如此讓他目瞪口呆的一幕。
他立刻意識到,此事有詐!
西戎王連忙高聲說道:“全軍停下,不要再向前了,剛才那個不是西戎王!”
可是在奔馳的兵馬中,他的聲音微乎其微。
西戎王在將士們心中的模樣,一直是悍勇善戰,身先士卒的,比起人群中這個狼狽不堪的王上,他們更加願意相信剛剛那個威風凜凜的“王”。
脫下外在的皮囊,原來他竟什麽都不算!
身後甚至有人不耐煩地推搡著西戎王:“你還走不走?膽小之輩,不要礙事!”
而此時,最後一部分的西戎軍都已經全部進入了峽石道。
應翩翩等待著的那個時機也終於到了。
雍州城城門大開,內裏守兵傾巢而出,與前來馳援的靈州兵將一起堵死了西戎軍的退路。
西戎軍察覺到後路被包抄,情知事情有變,但此時顯然無法掉頭再打,隻能加快行軍速度,想要盡快衝出峽石道。
但為時已晚。
打頭的將領正全力策馬而奔,便忽聞頭頂一陣轟隆作響的巨石聲,隨即,無數石塊亂箭從山道兩側如雨般砸落下來,正是黎清嶧早已帶人在此埋伏,打了西戎兵一個措手不及。
就在不久之前,西戎兵還將雍州城圍的水泄不通,日夜不休地向著城中放箭,當時的士兵們誰也沒有想到,這麽快就會事易時移,眼下狼狽不堪、抱頭逃竄的人竟然成了他們。
混亂中,應翩翩令一些事先扮成西戎兵士的人藏在人群中大叫道:“是伊穀丹帶我們來送死的!他早就不是王上了,他已經被惡靈附體了!”
“之前撿到的信件上分明說了此地有埋伏,他卻還是下令讓我們從這裏撤退,他分明才是最大的奸細!我們不要再聽他的命令了,還是快些逃命去吧!”
西戎軍從未在穆軍手下遭到如此慘敗,人在絕望之際,便更加容易相信鬼神之事,再加上這些人的鼓動,大軍終於徹底放棄了抵抗,四散奔逃。
據說在這樣混亂的局麵下,甚至光是因踩踏而死的士兵都有數以萬計,最後大難不死的人僥幸逃回營地,聞應玦之名而色變,竟然連夜拔營,就此從雍州之外撤軍。
西戎王夾在亂軍之中,勉強被幾名一直跟在他身邊的親衛們保護著一同撤離,將將要衝殺出去的時候,他猛然回頭。
雖然茫茫的黑暗中仿佛什麽也沒有,但他銳利的目光仿佛能夠穿透夜色,與一道年輕的視線交碰。
應玦。
這個名字在他的腦海中回旋,不再僅僅代表著他曾經女人的兒子。
排兵布局,擺布人心……精彩,真是精彩極了!
他一時間隻想大笑,握著韁繩的手卻不自覺地攥緊,咽下衝到喉嚨處的一口鮮血,恨恨轉身而去。
這一場惡戰結束的時候,已經月上中天。
當敵人全部潰散而去,站在狹道中、山穀口、山坡上的士兵們甚至還根本沒有意識到到底發生了什麽。
玉盤似的明月下,他們渾身鮮血,手裏拿著兵器,腳下是同伴或者敵人的屍體,方才的喊殺聲好像還回蕩在耳畔。
可是一切的廝殺與呐喊,就是這樣陡然間安靜了下來,靜的讓人懷疑自己是否是真正在活著。
終於,不知道是誰,低聲問道:“咱們……是不是贏了?”
這個小小的疑問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隨即,這個認知才逐漸在每個人的心中點燃。
大家意識到,他們真的贏了!
他們保護了自己的國土和親人,靠的不是卑躬屈膝的低頭求和,也不是百姓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女子背井離鄉的眼淚,而是真真切切用手中的武器,打跑了進犯的敵人!
喜悅像是一顆小小的火種,點燃了滿山穀的歡呼之聲,人們大哭大笑著,拋下手中的兵刃,或者跳躍,或者擁抱。
應翩翩在高坡之上勒定了馬,目光從滿山滿穀歡呼雀躍的人們身上掠過,終究遠遠眺望而去,看定了重重層雲與山巒之後,那被月光映襯的格外清晰的長雄關。
冷月清風之下,他的眸中似有萬裏星河。
不遠處的山坡之下,有人悄悄勒馬,抬頭向著高處遙望。
月光照亮了他滿眼的癡纏眷念,也照亮了他的麵龐,那是傅寒青的麵容。
傅寒青在宣平侯府獲罪敗落之後為父請罪,奉命鎮守西戎與穆國隔著北狄的另外一處交界邙陽山。
由於西戎對他也頗為忌憚,這一次又力求行軍迅速,打穆國一個措手不及,所以特意繞開了傅寒青所守衛的地方,就是看準了雍州空虛無人,卻沒想到又碰上應翩翩這麽一個硬茬子。
恐怕選擇將應翩翩派到雍州來,也是黎慎禮登基以來做出的一個最為英明的決定。
邙陽山離此地也不算太遠,是穆國麵對西戎的另外一道防線,兵將不能妄動,所以不管是雍州的官員們,還是應翩翩與池簌等人,縱使危急之際,都從未想過要向那邊求援。
傅寒青聽說雍州被圍之後,布置信任的心腹將邙陽山周邊的幾處關隘守好,又加派人手巡邏,自己則隱藏身份,帶著一隊千人精騎暗中前來支援。
除了他和他所帶著士兵們,沒有人知道他違命離開了那片奉命駐守的地方,也沒有人知道他日夜兼程的趕路,竟然是來到了這裏。
傅寒青所帶的千人援兵雖然與靈州相較之下數量不多,但都是他親自訓練出來的,兵將之間配合得當,戰力極強,並且了解西戎人的作戰風格,混在穆軍之中,幫忙斬殺了不少的敵人。
起初這些人也知道這場戰役有多麽凶險艱難,不過是奉了傅寒青的命令才會來此支援,但他們沒想到自己竟會見證了一場如此精彩的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