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出來,劈頭蓋臉地把他們一頓罵,說一點眼力見都沒有,這瘋女人怎麽可能是尊貴的海家太太呢
“還不快拉走!”主管吹胡子瞪眼,下麵兩個看門的人急忙一左一右的,架著那女人往外走,手上用了蠻力,一把把形容憔悴的女人推到地上,關上了大門,避之不及。
蘭燭快步走到女人麵前,連忙扶起她。
那女人連忙抓住她的手,像是抓住一個救命稻草一樣,“好姑娘,你認識我女兒吧?就今天在戲台上演白蛇的那個,可漂亮了,長得像我、像我—”她指了指自己,瞳孔睜的老大,像是極力證明,“你能帶我進去看看她嗎——”
“或者——”她猶豫了一下,又改了口,“你去告訴她,她媽媽來了,就在外麵等她。”
那女人打量了蘭燭一番,神秘地靠近,“我知道了,看你的身段,你也是學唱戲的。你今天幫了我,我跟我女兒說說,讓她往後有場子的時候多帶帶你,這總可以了吧……”
蘭燭目不轉睛地看著那個女人,她依舊在絮絮叨叨,眼神裏充滿莫名的光彩,但依舊難掩她眼尾褶皺裏的疲憊。她身上那件單薄的改良旗袍,畫的是五月的江南春景,不見一片綠葉,滿目都是繁花,卻沾上難以名狀的髒汙。蘭燭彎下腰,用手揩了揩她裙子上那朵杏花上的汙垢,歎了一口氣,喊了一句“媽.”
那女人一愣,像是被冰凍在原地,過了好久後,才遲疑地抬頭,看著蘭燭,臉上鬆弛的肌肉微微抖動,而後扯出一個難看的笑容。
"…阿燭、你怎麽在外麵不演出了"
“我演出結束了。”蘭燭安靜地把蘭雅庭頭上的落葉摘走,而後又把她掉落的碎發別在她的耳後。
蘭燭看了一眼她身後的,被大霧吞沒的,濃重的夜色,“走吧,我們回去了。”
她安頓好蘭庭雅, 從破舊的走廊裏出來, 跨過發黴的台階, 最後繞過低矮小賓館因為線路問題時而亮時而滅的的發光字,來到了巷子角落。
她捏著發燙的手機,眼神警惕地掃視著周圍,像隻受了驚的貓,壓著嗓子質問對麵,“你不是說,隻要我來槐京,我媽就能好好的”
電話那頭的男人似乎是沒反應過來,許久之後才猶豫地問道“阿燭”
聽到他的聲音之後,蘭燭這頭是長久的沉默。
“你母親去找你了你在槐京過的如何”
未等電話那頭的你男人說完,那頭傳來雜音,“你幹什麽!”,乒乓的聲音似是人與人推搡
而後雜音消失,一道清晰的女聲出現在電話裏。
“阿燭,這事你怨不得我們,你母親聽說你去了槐京城,一定要鬧著來,你看她一直也住在醫院裏,你也知道,如今的這種……這種適合你母親的醫院,每天的醫療費用有多高啊,更何況這日常的護工醫藥費什麽的,也都是我和你叔叔給的,從前你還小,也沒法自食其力,如今你在槐京城出人頭地了,所謂養育之恩大過於天,我和你叔叔還有你哥,也挺困難的……”
“所以你們就讓她一個人出來”
“你這話說的就有些難聽了,我和你叔叔對你們母女兩個的照顧還不夠嗎?她病了之後,你吃的穿的用的,哪個不是我和你叔叔幫襯著的,你叔叔給你找了個好門路,把你送上高枝,我們也沒求著你感恩戴德,如今怎麽還來質問起我們來了。”
"門路? 高枝?是你們為了兒子找的門路和高枝吧,那是我們講好的條件,我來槐京,替你兒子爭個機會,你們照顧我母親,如今翻臉不認人,你沒有權力說我還欠你們家,那些吃穿用度,比起你兒子的前途,恐怕都算不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吧!”
蘭燭說完,氣勢洶洶掛完電話,一回頭,看到蘭庭雅小心翼翼地看著她。
她張了張幹涸的嘴,“阿燭,是我給你惹麻煩了嗎?”
“沒有。”蘭燭收起神色,搖了搖頭,“外麵下雨呢,進去說。”
“是你蘭叔嗎”蘭庭雅追問到。
蘭燭對上蘭庭雅的眼睛,那眼睛還是一如既往的灰撲撲的,像是蒙了層翳,她點頭∶“是。”
她說完,往屋子裏走去。
蘭庭雅在身後跟著,突然語重心長∶
“不好這麽跟你蘭叔講話的,阿燭,我們要感恩,你蘭叔不欠我們什麽的,是我們欠他們的,欠人東西,總要還的,以前我還不上,現在有你了,你可以還,你現在飛黃騰達了,我這心裏啊,終於是安心了,不然總覺得啊,對不起你蘭叔,更對不起他老婆孩子…”
蘭燭沒阻攔,任由她說著,這樣的話,她從小聽到大。
蘭燭頭頂的燈把蘭庭雅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長到完全覆蓋住她自己的,她呆呆地看著那影子跟在自己身後,不太敢想蘭庭雅是怎麽樣一個人來到槐京城的。
她讓蘭庭雅簡單地洗了個澡。蘭庭雅出來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衝向她的那幾個塑料袋子,臉上帶著欣喜和得意的神色,掏了好久,才從最底下掏出個保溫盒子來。
“阿燭,過來。”她蹲在地上,朝著自己揮手,跟小時候一樣。
蘭燭走過去,站著看她。
她把罐子從地上拿起來,放在桌上,打開蓋子,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自己∶
“媽媽給你帶你最喜歡的糖藕了,你小時候喜歡吃,可是這東西太甜太膩,吃了多影響你上台演出啊,現在好了,我女兒出息了,是角了,現在可以吃了,不過你要吃少一些,可不能跟個小饞貓一樣,接下去,還有演出呢。”
蘭燭望著那用真空包裝包的嚴嚴實實地,完好無損地放在盒子裏的糖藕,那完整程度,不輸給任何一個正常的母親為遠行的兒女準備的。
蘭庭雅在昏暗的燈光下,彎著脊背,身子弓在一起,雙手握緊,費力地扯著包裝袋,額間的碎發隨著她的每一次用力從耳邊掉下來。
蘭燭接過她手裏的袋子,“我來吧。”
她準確找到包裝袋的缺口,輕輕一扯,那袋子就開了。
蘭庭雅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了一雙筷子,遞給她,“試試。”蘭燭沒接筷子,上半身僵硬在那裏。
“吃啊,你最愛吃的,媽媽特地采了徑山寺後的桂花釀的,浸在蜂蜜裏,再選了當季最嫩的藕,最糯口的糯米,一定不比外麵買的差。
蘭庭雅夾了一塊,遞過來。
蘭燭下意識地躲了一下,遲疑地看了一眼蘭庭雅,而後,又控製自己的身子不再後退,最後夾了一口入口————糖藕鹹的發苦,她應該是把鹽當做糖了。
“好吃吧”
蘭燭點點頭,回憶被這苦澀的味道喚醒。
蘭燭兒時生過一場大病,發著燒的她不敢跟母親說,硬著頭皮吊嗓、踢腿、倒立,直到體力不支堅持不下去,拚命灌水的過程中,嘴巴裏特別想念那桂花糖藕的味道。
蘭庭雅做的桂花糖藕一絕,一開罐,鄰裏朋友都要來討要一份。
蘭燭也愛吃,但是蘭庭雅看她看的很嚴格,不讓她吃嗎,說是甜食太膩,對嗓子不好。
她搬來板凳,墊著腳尖,偷偷地打開櫥櫃的門,小心翼翼地挑了最小的一片,關好門,溜到自己的房間,看到桂花糖藕上晶瑩的糖漬美的像是要掉落在海裏的日落火,舌尖那被病痛掩蓋的味覺頓時被喚醒。
她充滿希冀的入口品嚐,卻隻有發苦的鹹味充斥著整個口腔。
蘭庭雅推門進來,氣勢洶洶,“我就知道你偷懶不練習跑進來偷糖藕吃,我故意把糖換了,換成鹽給你長個記性,你吃啊,你吃啊。
蘭燭覺得嗓子難受死了,她攤開手,“媽,我好難受,我想喝水。”
"喝什麽水,你不是最喜歡吃這個嗎,我跟你多少次了對嗓子不好對嗓子不好,你不聽啊,現在讓你吃,你吃個夠。’
····
從那以後,蘭燭很少再吃糖藕了。
即便再想吃,一想到那鹹的發苦的發燒的夜,就再也不想了。
蘭庭雅在醫院住了三年,錯過了她人生最重要的三年,卻沒忘記她愛吃桂花糖藕,同時,也控製不住地沒忘記在桂花糖藕裏放鹽。
…
“我就說,我們家阿燭最喜歡吃了,從小就喜歡吃。哎,你跟媽說說,站在台上,那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啊”
“那感覺是不是特別好,你記得那白蛇見斷橋的時候怎麽唱來著嗎”
見蘭燭無動於衷,蘭庭雅舉起花指手,腳尖一掂,往前幾步,臉上頓時換了另一種表情∶"如今橋未曾斷,素貞我————卻已柔腸寸斷了啊————''''
蘭庭雅一開嗓,渾身的塵土氣頓時消散,那燈光下微微佝僂的聲音,頓時有了精氣神,微光之中,她的雲手翻轉,她的眉眼不再倦怠,眼神裏的柔光似春水,滌蕩著岸邊的弱柳。
她一個人,在那破舊的小賓館裏,愣是把《斷橋》這場戲唱完了。
在這場戲中的白蛇唱詞中,起初的恨和悔化成不舍和眷戀,恨不能不愛,恨不能薄情,一切複雜的情感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白蛇最後還是原諒了許仙的背叛。
初次聽她唱,隻覺得她嚴厲又苛責;如今再聽,曾經鋒利的人此刻卻又發梢斑白,身形微僂。
蘭燭覺得眼睛酸脹,眼前的景色被蒙上一層霧氣,燈火開始變得跳躍,甚至開始忽明忽滅。
她忙擦了眼淚,到外頭,撥通電話。
“喂,您好,是康寧醫院嗎?’
火
槐京城下了一夜的大雨。
那雨聲淅淅瀝瀝,來的匆忙又無用,落在古樹上催不開花,落於魚塘中融為魚水,落在無眠之人蒼白的夢裏也帶不來一夜安眠。
直置清晨,江昱成打開門,卻在雨中看到了撐著傘站在他門口的蘭燭。
她衣著單薄,九分褲未完全遮住小腿,腳踝上還有因為那天比賽落下的微微紅腫,漫進他夢裏的雨水也同樣浸透她白灰色的板鞋。
她像是一朵盛開在雨簾中的蓮花,唯有那麽一朵,在天青色的晨間屹然綻放,刺破冷色調的青磚地板。
那副狼狽的樣子卻意外的不染塵色。
見到他,她抬頭,透過雨簾∶“江二爺,你曾經說過的話,還算數嗎?”
第21章
蘭燭從江昱成床上醒來的時候,渾身都充斥著難以言說的酸脹感。
外頭的雨已經停了,隻有幾隻灰燕在枝頭撲棱。她空洞地對著那個遠眺就能見春色的窗戶發呆,腦海裏全是昨晚上醫生說的話和那一條一條列出來的昂貴的費用單。
那些厚重的場景代替清晨迂回的羞怯,江昱成已經走了。偌大的房子裏,冷鬆木熏香依舊在燃,編織的米色毯子掉落在原木色的床邊,那是清晨他用來把她從浴缸裏撈出來時裹在她未置衣物的身子外頭的。
布置內廳的阿姨送來一套幹淨清爽的衣服,放下後就走了。
蘭燭隨手拿了一件,披在外頭,走出正廳,站在院子裏的回廊上。
沒一會,林伯就過來,手上還捧著一盅燕窩,遞給蘭燭。“阿燭姑娘,午飯快做好了,您先喝一點暖暖胃,二爺說了,今天您好好休息,劇團那邊,他已經給您請了假了。”
“謝謝。”蘭燭回神。
林伯依舊拿著那一盅,未走,安靜地等待著蘭燭反應。
蘭燭隻好接過,“我這就來。”
林伯這才走了。
等到了飯桌上,那菜備置的比江昱成在家時還要豐盛。
林伯∶ “阿燭姑娘是南方人,想來應該是更偏愛南方菜係一些,就準備了江南特有的,您看看是否和您胃口。”
“謝謝。”蘭燭禮貌道謝,“您費心了,隻是這麽多,我一個人吃不完,以後,還是跟從前一樣,我自己去小廚房做一點就好。”
"您說笑了,如今您是二爺身邊的人,吃穿用度自然按照他的標準來給您準備。"
蘭燭在聽到林伯說到那句“是二爺身邊的人”,臉上的神色稍顯僵硬。
這微不可察的改變全部落在林伯的眼裏,他又補充到,“當然,阿燭姑娘若是想自己做,正廳那兒的偏房也有個廚房。後院的廚房油煙味重,姑娘實在是不方便出入。”
她在小廚房自起煙火了這麽久,也無人問津,隻是過了一夜,她就變成了“不方便沾染油煙味的”姑娘了。
蘭燭不再多言,她隻需要聽話,把肉墊裏的爪子都縮起來。
“還不快拉走!”主管吹胡子瞪眼,下麵兩個看門的人急忙一左一右的,架著那女人往外走,手上用了蠻力,一把把形容憔悴的女人推到地上,關上了大門,避之不及。
蘭燭快步走到女人麵前,連忙扶起她。
那女人連忙抓住她的手,像是抓住一個救命稻草一樣,“好姑娘,你認識我女兒吧?就今天在戲台上演白蛇的那個,可漂亮了,長得像我、像我—”她指了指自己,瞳孔睜的老大,像是極力證明,“你能帶我進去看看她嗎——”
“或者——”她猶豫了一下,又改了口,“你去告訴她,她媽媽來了,就在外麵等她。”
那女人打量了蘭燭一番,神秘地靠近,“我知道了,看你的身段,你也是學唱戲的。你今天幫了我,我跟我女兒說說,讓她往後有場子的時候多帶帶你,這總可以了吧……”
蘭燭目不轉睛地看著那個女人,她依舊在絮絮叨叨,眼神裏充滿莫名的光彩,但依舊難掩她眼尾褶皺裏的疲憊。她身上那件單薄的改良旗袍,畫的是五月的江南春景,不見一片綠葉,滿目都是繁花,卻沾上難以名狀的髒汙。蘭燭彎下腰,用手揩了揩她裙子上那朵杏花上的汙垢,歎了一口氣,喊了一句“媽.”
那女人一愣,像是被冰凍在原地,過了好久後,才遲疑地抬頭,看著蘭燭,臉上鬆弛的肌肉微微抖動,而後扯出一個難看的笑容。
"…阿燭、你怎麽在外麵不演出了"
“我演出結束了。”蘭燭安靜地把蘭雅庭頭上的落葉摘走,而後又把她掉落的碎發別在她的耳後。
蘭燭看了一眼她身後的,被大霧吞沒的,濃重的夜色,“走吧,我們回去了。”
她安頓好蘭庭雅, 從破舊的走廊裏出來, 跨過發黴的台階, 最後繞過低矮小賓館因為線路問題時而亮時而滅的的發光字,來到了巷子角落。
她捏著發燙的手機,眼神警惕地掃視著周圍,像隻受了驚的貓,壓著嗓子質問對麵,“你不是說,隻要我來槐京,我媽就能好好的”
電話那頭的男人似乎是沒反應過來,許久之後才猶豫地問道“阿燭”
聽到他的聲音之後,蘭燭這頭是長久的沉默。
“你母親去找你了你在槐京過的如何”
未等電話那頭的你男人說完,那頭傳來雜音,“你幹什麽!”,乒乓的聲音似是人與人推搡
而後雜音消失,一道清晰的女聲出現在電話裏。
“阿燭,這事你怨不得我們,你母親聽說你去了槐京城,一定要鬧著來,你看她一直也住在醫院裏,你也知道,如今的這種……這種適合你母親的醫院,每天的醫療費用有多高啊,更何況這日常的護工醫藥費什麽的,也都是我和你叔叔給的,從前你還小,也沒法自食其力,如今你在槐京城出人頭地了,所謂養育之恩大過於天,我和你叔叔還有你哥,也挺困難的……”
“所以你們就讓她一個人出來”
“你這話說的就有些難聽了,我和你叔叔對你們母女兩個的照顧還不夠嗎?她病了之後,你吃的穿的用的,哪個不是我和你叔叔幫襯著的,你叔叔給你找了個好門路,把你送上高枝,我們也沒求著你感恩戴德,如今怎麽還來質問起我們來了。”
"門路? 高枝?是你們為了兒子找的門路和高枝吧,那是我們講好的條件,我來槐京,替你兒子爭個機會,你們照顧我母親,如今翻臉不認人,你沒有權力說我還欠你們家,那些吃穿用度,比起你兒子的前途,恐怕都算不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吧!”
蘭燭說完,氣勢洶洶掛完電話,一回頭,看到蘭庭雅小心翼翼地看著她。
她張了張幹涸的嘴,“阿燭,是我給你惹麻煩了嗎?”
“沒有。”蘭燭收起神色,搖了搖頭,“外麵下雨呢,進去說。”
“是你蘭叔嗎”蘭庭雅追問到。
蘭燭對上蘭庭雅的眼睛,那眼睛還是一如既往的灰撲撲的,像是蒙了層翳,她點頭∶“是。”
她說完,往屋子裏走去。
蘭庭雅在身後跟著,突然語重心長∶
“不好這麽跟你蘭叔講話的,阿燭,我們要感恩,你蘭叔不欠我們什麽的,是我們欠他們的,欠人東西,總要還的,以前我還不上,現在有你了,你可以還,你現在飛黃騰達了,我這心裏啊,終於是安心了,不然總覺得啊,對不起你蘭叔,更對不起他老婆孩子…”
蘭燭沒阻攔,任由她說著,這樣的話,她從小聽到大。
蘭燭頭頂的燈把蘭庭雅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長到完全覆蓋住她自己的,她呆呆地看著那影子跟在自己身後,不太敢想蘭庭雅是怎麽樣一個人來到槐京城的。
她讓蘭庭雅簡單地洗了個澡。蘭庭雅出來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衝向她的那幾個塑料袋子,臉上帶著欣喜和得意的神色,掏了好久,才從最底下掏出個保溫盒子來。
“阿燭,過來。”她蹲在地上,朝著自己揮手,跟小時候一樣。
蘭燭走過去,站著看她。
她把罐子從地上拿起來,放在桌上,打開蓋子,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自己∶
“媽媽給你帶你最喜歡的糖藕了,你小時候喜歡吃,可是這東西太甜太膩,吃了多影響你上台演出啊,現在好了,我女兒出息了,是角了,現在可以吃了,不過你要吃少一些,可不能跟個小饞貓一樣,接下去,還有演出呢。”
蘭燭望著那用真空包裝包的嚴嚴實實地,完好無損地放在盒子裏的糖藕,那完整程度,不輸給任何一個正常的母親為遠行的兒女準備的。
蘭庭雅在昏暗的燈光下,彎著脊背,身子弓在一起,雙手握緊,費力地扯著包裝袋,額間的碎發隨著她的每一次用力從耳邊掉下來。
蘭燭接過她手裏的袋子,“我來吧。”
她準確找到包裝袋的缺口,輕輕一扯,那袋子就開了。
蘭庭雅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了一雙筷子,遞給她,“試試。”蘭燭沒接筷子,上半身僵硬在那裏。
“吃啊,你最愛吃的,媽媽特地采了徑山寺後的桂花釀的,浸在蜂蜜裏,再選了當季最嫩的藕,最糯口的糯米,一定不比外麵買的差。
蘭庭雅夾了一塊,遞過來。
蘭燭下意識地躲了一下,遲疑地看了一眼蘭庭雅,而後,又控製自己的身子不再後退,最後夾了一口入口————糖藕鹹的發苦,她應該是把鹽當做糖了。
“好吃吧”
蘭燭點點頭,回憶被這苦澀的味道喚醒。
蘭燭兒時生過一場大病,發著燒的她不敢跟母親說,硬著頭皮吊嗓、踢腿、倒立,直到體力不支堅持不下去,拚命灌水的過程中,嘴巴裏特別想念那桂花糖藕的味道。
蘭庭雅做的桂花糖藕一絕,一開罐,鄰裏朋友都要來討要一份。
蘭燭也愛吃,但是蘭庭雅看她看的很嚴格,不讓她吃嗎,說是甜食太膩,對嗓子不好。
她搬來板凳,墊著腳尖,偷偷地打開櫥櫃的門,小心翼翼地挑了最小的一片,關好門,溜到自己的房間,看到桂花糖藕上晶瑩的糖漬美的像是要掉落在海裏的日落火,舌尖那被病痛掩蓋的味覺頓時被喚醒。
她充滿希冀的入口品嚐,卻隻有發苦的鹹味充斥著整個口腔。
蘭庭雅推門進來,氣勢洶洶,“我就知道你偷懶不練習跑進來偷糖藕吃,我故意把糖換了,換成鹽給你長個記性,你吃啊,你吃啊。
蘭燭覺得嗓子難受死了,她攤開手,“媽,我好難受,我想喝水。”
"喝什麽水,你不是最喜歡吃這個嗎,我跟你多少次了對嗓子不好對嗓子不好,你不聽啊,現在讓你吃,你吃個夠。’
····
從那以後,蘭燭很少再吃糖藕了。
即便再想吃,一想到那鹹的發苦的發燒的夜,就再也不想了。
蘭庭雅在醫院住了三年,錯過了她人生最重要的三年,卻沒忘記她愛吃桂花糖藕,同時,也控製不住地沒忘記在桂花糖藕裏放鹽。
…
“我就說,我們家阿燭最喜歡吃了,從小就喜歡吃。哎,你跟媽說說,站在台上,那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啊”
“那感覺是不是特別好,你記得那白蛇見斷橋的時候怎麽唱來著嗎”
見蘭燭無動於衷,蘭庭雅舉起花指手,腳尖一掂,往前幾步,臉上頓時換了另一種表情∶"如今橋未曾斷,素貞我————卻已柔腸寸斷了啊————''''
蘭庭雅一開嗓,渾身的塵土氣頓時消散,那燈光下微微佝僂的聲音,頓時有了精氣神,微光之中,她的雲手翻轉,她的眉眼不再倦怠,眼神裏的柔光似春水,滌蕩著岸邊的弱柳。
她一個人,在那破舊的小賓館裏,愣是把《斷橋》這場戲唱完了。
在這場戲中的白蛇唱詞中,起初的恨和悔化成不舍和眷戀,恨不能不愛,恨不能薄情,一切複雜的情感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白蛇最後還是原諒了許仙的背叛。
初次聽她唱,隻覺得她嚴厲又苛責;如今再聽,曾經鋒利的人此刻卻又發梢斑白,身形微僂。
蘭燭覺得眼睛酸脹,眼前的景色被蒙上一層霧氣,燈火開始變得跳躍,甚至開始忽明忽滅。
她忙擦了眼淚,到外頭,撥通電話。
“喂,您好,是康寧醫院嗎?’
火
槐京城下了一夜的大雨。
那雨聲淅淅瀝瀝,來的匆忙又無用,落在古樹上催不開花,落於魚塘中融為魚水,落在無眠之人蒼白的夢裏也帶不來一夜安眠。
直置清晨,江昱成打開門,卻在雨中看到了撐著傘站在他門口的蘭燭。
她衣著單薄,九分褲未完全遮住小腿,腳踝上還有因為那天比賽落下的微微紅腫,漫進他夢裏的雨水也同樣浸透她白灰色的板鞋。
她像是一朵盛開在雨簾中的蓮花,唯有那麽一朵,在天青色的晨間屹然綻放,刺破冷色調的青磚地板。
那副狼狽的樣子卻意外的不染塵色。
見到他,她抬頭,透過雨簾∶“江二爺,你曾經說過的話,還算數嗎?”
第21章
蘭燭從江昱成床上醒來的時候,渾身都充斥著難以言說的酸脹感。
外頭的雨已經停了,隻有幾隻灰燕在枝頭撲棱。她空洞地對著那個遠眺就能見春色的窗戶發呆,腦海裏全是昨晚上醫生說的話和那一條一條列出來的昂貴的費用單。
那些厚重的場景代替清晨迂回的羞怯,江昱成已經走了。偌大的房子裏,冷鬆木熏香依舊在燃,編織的米色毯子掉落在原木色的床邊,那是清晨他用來把她從浴缸裏撈出來時裹在她未置衣物的身子外頭的。
布置內廳的阿姨送來一套幹淨清爽的衣服,放下後就走了。
蘭燭隨手拿了一件,披在外頭,走出正廳,站在院子裏的回廊上。
沒一會,林伯就過來,手上還捧著一盅燕窩,遞給蘭燭。“阿燭姑娘,午飯快做好了,您先喝一點暖暖胃,二爺說了,今天您好好休息,劇團那邊,他已經給您請了假了。”
“謝謝。”蘭燭回神。
林伯依舊拿著那一盅,未走,安靜地等待著蘭燭反應。
蘭燭隻好接過,“我這就來。”
林伯這才走了。
等到了飯桌上,那菜備置的比江昱成在家時還要豐盛。
林伯∶ “阿燭姑娘是南方人,想來應該是更偏愛南方菜係一些,就準備了江南特有的,您看看是否和您胃口。”
“謝謝。”蘭燭禮貌道謝,“您費心了,隻是這麽多,我一個人吃不完,以後,還是跟從前一樣,我自己去小廚房做一點就好。”
"您說笑了,如今您是二爺身邊的人,吃穿用度自然按照他的標準來給您準備。"
蘭燭在聽到林伯說到那句“是二爺身邊的人”,臉上的神色稍顯僵硬。
這微不可察的改變全部落在林伯的眼裏,他又補充到,“當然,阿燭姑娘若是想自己做,正廳那兒的偏房也有個廚房。後院的廚房油煙味重,姑娘實在是不方便出入。”
她在小廚房自起煙火了這麽久,也無人問津,隻是過了一夜,她就變成了“不方便沾染油煙味的”姑娘了。
蘭燭不再多言,她隻需要聽話,把肉墊裏的爪子都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