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到小鎮進出門前,看到那兩個守卒,李西山才打起精神,晃蕩著身體,背起手來走在前麵,“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兩個守卒一開始看到李西山、楊見山兩人遠遠走來,就要有所動作,看樣要攔下兩人,及至李西山搖頭晃腦走來,又略顯遲疑,當聽到李西山念叨著詩詞歌賦之時,眼神就有些火熱了。
兩個守卒腰杆挺直,目不斜視,果然讀懂了李西山眼中的那份嘉許——忠於職守的好同誌啊!
楊見山小心翼翼跟在後麵,李西山竟然就這樣大搖大擺地進去了?
看到李西山、楊見山兩人就要走遠,年輕一些的守卒終於按捺不住,“咱們是不是該把他們攔下來仔細盤問一番?”既有詢問,也有很明顯的狡黠。
年齡大的冷笑一聲,“還是年輕啊!”說完,眼神玩味地看著自己的這個小兄弟。
年輕些的守卒聽完對麵那家夥的嘲笑,有些惱火,又耐著性子思索一番,忽然又皺起眉頭,再然後,突然瞪大了眼睛,冷汗都流下來了。
真當那些人都會受到表揚?真當那些被表揚過的家夥都有好下場?幸虧,幸虧!
當完這段時間值,說什麽也要請老大哥喝一場!受教了,受教了!值得的,很值了!
年齡大些的守卒看到小兄弟看過來的崇拜眼神,“這就對了嘛!”
楊見山倒不是希望李西山和自己進不來,大不了花錢就是了,行商可以花錢在夜禁結束前出來,想來李西山和自己也可以花錢進去,哪怕被兩個守卒刁難,應該問題不大,要不然李西山也不會回來。
花點錢,不算事,哪怕出點醜都不要緊,李西山舍得下臉,楊見山年齡小,更無所謂的。那幾個行商,就是靠花了點小錢,提前出小鎮的。
李西山會心一笑,“夜禁之時嚐試一下還有可能,現在做不到的。”
花錢做不到,讀幾句詩就能大大方方進來了?楊見山臉色不算好看。
其實正經說起來,這也算是守城門?兩人已經走出好遠了,雖然正兒八經的進出道路,在這個方位隻有這一條,可是就隻能走這裏?莫說城門,連城牆都沒有啊,走哪裏不能進出?
楊見山不想和李西山說話。
李西山看了一眼和傻子沒什麽兩樣的楊見山,你就是裝成一個鐵憨憨,這兩人也不會攔住你不讓你進的。誰來這裏走,都無所謂,別壞了規矩就行。
李西山楊見山走進小鎮,好齊整的街道市麵!
莫說是街道,哪一個民舍不中規中矩、方方正正的?無非新舊有別。大小都差不多的。
兩三間屋舍,小小的院子,低矮的圍牆。
圍牆卻五花八門,有石牆,有土牆,有花草,有木欄,式樣繁多,卻不顯淩亂。
無一例外都有院門,院門卻大多沒有門,很方便進出的。老百姓嘛,不用攀比,差不多就行。和當官的,也不用比不是?也住不到一塊去!
走了好大一會,楊見山愈加想不明白,小鎮太平靜祥和了,和楊見山預想的不一樣。
楊見山覺得這裏應該和大山裏自己的家鄉沒什麽兩樣。
李西山愈加搖晃起來,神情怡然,在楊見山前麵緩緩踱步。
又走出一段路,一塊黑不溜秋的石頭露出一截在地上,隱約看到上麵有兩個小篆,石頭其餘部分都被荒草土石掩埋。
又走了很遠的路,市麵更加熱鬧,李西山踱步走進一家衣衫鋪子。
路過幾家小的衣衫鋪子,李西山都沒進去,看規模鋪麵,這一家在小鎮中絕對頂尖了,掛的牌匾也氣勢十足——青雲衣館。
平步青雲,能不是個好地方?
就是不算高,總共兩層,第一層賣衣服,第二層隻有一個小木梯通到上麵,隻有掌櫃和鋪子裏的人才能上去。
路上行人不少,幹什麽的都有,唯獨沒有明顯的異樣眼光看向兩人。
衣館裏人更多,幾個姑娘小夥都在忙,買衣衫的人不少,大多穿著華衫美服。
除非選中衣服,倒沒有店員前來聒噪。
除了衣衫,其餘穿戴之物,也有很多。
李西山不著急,邊踱步,邊挑選服飾,也沒有衣衫襤褸的覺悟,逛蕩了一圈,終於在靠近最裏麵,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架子上拿了兩個小木盒。
木盒極小,像是盛首飾的。
李西山把其中一個遞給楊見山,讓楊見山進入帷幔裏麵換上。
楊見山略微遲疑,這麽小的盒子,能裝什麽?怕不是小姑娘戴的蝴蝶頭飾?
雖然懷疑,楊見山還是走進換衣服用的其中一個帷幔。打開小木盒,竟是一整套衣衫,頭巾也有。
楊見山穿上衣衫,小木盒下麵還有一格,打開之後,竟然是一雙靴子。
衣衫雖是麻衣素衫,看起來極為普通,其實用料極為考究,做工極好,很合身。
楊見山仔細攏起頭發,係好發巾,確認沒什麽不妥的地方,跺了幾下腳。
不管是衣服還是鞋子,熨帖得有些過分了。楊見山很滿意。
正衣冠的鏡子也讓楊見山覺得新奇。
和常用的銅鏡大為迥異,就像水麵一樣平整透亮,卻是豎了起來,輕輕碰觸,竟有漣漪層層蕩開,裏麵自己的影像,除了左右顛倒之外,纖毫畢現。
楊見山對著鏡麵使勁打一拳,一圈圈漣漪翻滾起來,裏麵的自己消失不見,過了好一會,自己的身影才重新出現。
楊見山出來的時候,看到李西山麵朝店外正背負雙手站在店門口。
李西山站在門口,恰好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便是楊見山,都忍不住嘴角抽搐了好幾下。
店外雖然少有人停留,但是能看出來眼裏的的光彩和表情驚豔。
店裏的男子不能走開,眼光憤懣,估計心裏已經把讀書人十八代親人都問候了一遍,尤其那些陪著內人出來的。
女人都忘了要做的事情,目光都留在青衫讀書人身上。
兩個守卒一開始看到李西山、楊見山兩人遠遠走來,就要有所動作,看樣要攔下兩人,及至李西山搖頭晃腦走來,又略顯遲疑,當聽到李西山念叨著詩詞歌賦之時,眼神就有些火熱了。
兩個守卒腰杆挺直,目不斜視,果然讀懂了李西山眼中的那份嘉許——忠於職守的好同誌啊!
楊見山小心翼翼跟在後麵,李西山竟然就這樣大搖大擺地進去了?
看到李西山、楊見山兩人就要走遠,年輕一些的守卒終於按捺不住,“咱們是不是該把他們攔下來仔細盤問一番?”既有詢問,也有很明顯的狡黠。
年齡大的冷笑一聲,“還是年輕啊!”說完,眼神玩味地看著自己的這個小兄弟。
年輕些的守卒聽完對麵那家夥的嘲笑,有些惱火,又耐著性子思索一番,忽然又皺起眉頭,再然後,突然瞪大了眼睛,冷汗都流下來了。
真當那些人都會受到表揚?真當那些被表揚過的家夥都有好下場?幸虧,幸虧!
當完這段時間值,說什麽也要請老大哥喝一場!受教了,受教了!值得的,很值了!
年齡大些的守卒看到小兄弟看過來的崇拜眼神,“這就對了嘛!”
楊見山倒不是希望李西山和自己進不來,大不了花錢就是了,行商可以花錢在夜禁結束前出來,想來李西山和自己也可以花錢進去,哪怕被兩個守卒刁難,應該問題不大,要不然李西山也不會回來。
花點錢,不算事,哪怕出點醜都不要緊,李西山舍得下臉,楊見山年齡小,更無所謂的。那幾個行商,就是靠花了點小錢,提前出小鎮的。
李西山會心一笑,“夜禁之時嚐試一下還有可能,現在做不到的。”
花錢做不到,讀幾句詩就能大大方方進來了?楊見山臉色不算好看。
其實正經說起來,這也算是守城門?兩人已經走出好遠了,雖然正兒八經的進出道路,在這個方位隻有這一條,可是就隻能走這裏?莫說城門,連城牆都沒有啊,走哪裏不能進出?
楊見山不想和李西山說話。
李西山看了一眼和傻子沒什麽兩樣的楊見山,你就是裝成一個鐵憨憨,這兩人也不會攔住你不讓你進的。誰來這裏走,都無所謂,別壞了規矩就行。
李西山楊見山走進小鎮,好齊整的街道市麵!
莫說是街道,哪一個民舍不中規中矩、方方正正的?無非新舊有別。大小都差不多的。
兩三間屋舍,小小的院子,低矮的圍牆。
圍牆卻五花八門,有石牆,有土牆,有花草,有木欄,式樣繁多,卻不顯淩亂。
無一例外都有院門,院門卻大多沒有門,很方便進出的。老百姓嘛,不用攀比,差不多就行。和當官的,也不用比不是?也住不到一塊去!
走了好大一會,楊見山愈加想不明白,小鎮太平靜祥和了,和楊見山預想的不一樣。
楊見山覺得這裏應該和大山裏自己的家鄉沒什麽兩樣。
李西山愈加搖晃起來,神情怡然,在楊見山前麵緩緩踱步。
又走出一段路,一塊黑不溜秋的石頭露出一截在地上,隱約看到上麵有兩個小篆,石頭其餘部分都被荒草土石掩埋。
又走了很遠的路,市麵更加熱鬧,李西山踱步走進一家衣衫鋪子。
路過幾家小的衣衫鋪子,李西山都沒進去,看規模鋪麵,這一家在小鎮中絕對頂尖了,掛的牌匾也氣勢十足——青雲衣館。
平步青雲,能不是個好地方?
就是不算高,總共兩層,第一層賣衣服,第二層隻有一個小木梯通到上麵,隻有掌櫃和鋪子裏的人才能上去。
路上行人不少,幹什麽的都有,唯獨沒有明顯的異樣眼光看向兩人。
衣館裏人更多,幾個姑娘小夥都在忙,買衣衫的人不少,大多穿著華衫美服。
除非選中衣服,倒沒有店員前來聒噪。
除了衣衫,其餘穿戴之物,也有很多。
李西山不著急,邊踱步,邊挑選服飾,也沒有衣衫襤褸的覺悟,逛蕩了一圈,終於在靠近最裏麵,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架子上拿了兩個小木盒。
木盒極小,像是盛首飾的。
李西山把其中一個遞給楊見山,讓楊見山進入帷幔裏麵換上。
楊見山略微遲疑,這麽小的盒子,能裝什麽?怕不是小姑娘戴的蝴蝶頭飾?
雖然懷疑,楊見山還是走進換衣服用的其中一個帷幔。打開小木盒,竟是一整套衣衫,頭巾也有。
楊見山穿上衣衫,小木盒下麵還有一格,打開之後,竟然是一雙靴子。
衣衫雖是麻衣素衫,看起來極為普通,其實用料極為考究,做工極好,很合身。
楊見山仔細攏起頭發,係好發巾,確認沒什麽不妥的地方,跺了幾下腳。
不管是衣服還是鞋子,熨帖得有些過分了。楊見山很滿意。
正衣冠的鏡子也讓楊見山覺得新奇。
和常用的銅鏡大為迥異,就像水麵一樣平整透亮,卻是豎了起來,輕輕碰觸,竟有漣漪層層蕩開,裏麵自己的影像,除了左右顛倒之外,纖毫畢現。
楊見山對著鏡麵使勁打一拳,一圈圈漣漪翻滾起來,裏麵的自己消失不見,過了好一會,自己的身影才重新出現。
楊見山出來的時候,看到李西山麵朝店外正背負雙手站在店門口。
李西山站在門口,恰好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便是楊見山,都忍不住嘴角抽搐了好幾下。
店外雖然少有人停留,但是能看出來眼裏的的光彩和表情驚豔。
店裏的男子不能走開,眼光憤懣,估計心裏已經把讀書人十八代親人都問候了一遍,尤其那些陪著內人出來的。
女人都忘了要做的事情,目光都留在青衫讀書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