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點了點頭,“用來裝東西,還是很好的。”
這樣的咫尺物,真的不多,要是當成方寸物,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過老和尚還是有些疑惑,“楊公子可能用起來有些麻煩。”
聽到裝東西,李西山似乎想起來什麽。
青雲衣館?然後,李西山默不作聲了,不過,臉色更差。
此一時彼一時,不能拿來套用的。買珠還櫝,是錯的。買櫝還珠,更是錯到了姥姥家。
李西山聽到老和尚說麻煩兩字,就趕緊插嘴,“先別管麻不麻煩,總不能讓它空著。”
老和尚微微不悅,“要不然,李公子代選一個?”
本來就是讓楊見山選一個,作為受傷的補償,現在多拿一個咫尺物,也不虧,李西山權衡一番,也算是個不錯的添頭了,李西山點了點頭。
李西山精挑細選,猶豫再三,拿起那枚梵鍾。
非金非玉,非石非木,一時不好確定是什麽材質,不過李西山拿起的時候,本來應該有響聲的鈴鐺,沒有響起任何聲音。
老和尚冷哼一聲,“李公子,現在還有什麽要說的?”
“那就不打擾和尚清修了。”李西山微微彎腰,就要告退,用眼神示意楊見山跟上。
老和尚不等李西山轉過身,一手壓在李西山右肩之上,李西山一個踉蹌,差點摔倒,不過好歹站住了。
老和尚微微訝異,又有些理當如此的感覺,就把手拿開,仔細看李西山一會,再轉過身,對楊見山說道:“既然如此,楊公子也可以再選一件。”老和尚話沒有說完,停留了一會,“不過,在選之前,要回答我一個問題。”老和尚神色凝重,“問題不難。”
楊見山點了點頭。
老和尚猶豫了好一會,才問道:“智慧出,有大偽,是什麽意思?大道廢,有仁義,對還是不對?”
楊見山緊皺眉頭。
李西山伸出兩根手指,使勁晃了晃,楊見山當沒看見。
不過李西山也是納悶,看樣老和尚真不打算在他自己身上費勁了,難道要學以致用整出個三教合一來?癩蛤蟆吃月亮——癡心妄想了。老和尚本事不小,卻注定不成的。
楊見山想了想,“六親不和,有孝慈,老百姓對這些最了解,還是少了些理解。國家昏亂,有忠臣,帝王之家,不可不察。”這些話不難理解,楊見山卻還是有些疑問,“不過,這幾句話,似乎先後順序很亂。”
“並不是其中一句?”
老和尚一句話問出,卻有些後悔,楊見山一時沒有覺察,便也沒有回答。
老和尚輕撫手掌,“善哉,善哉!楊公子也是有慧根之人。”
李西山有些無奈,沒見過老和尚這麽沒臉沒皮的人物。先是要和讀書人分個高下,現在又把牛鼻子那一套拿來忽悠人,卻說楊見山是個有慧根的。要讓人怎樣?別說楊見山,把那三位老祖宗請出來,也被你難住了。
李西山轉念一想,恍然大悟,原來這是老和尚在自誇呢!誇楊見山有慧根,何嚐不是轉著彎誇他老和尚自己?
楊見山似乎也暈暈乎乎的,李西山有些生氣。驀然間,李西山又非常高興,趕忙說道:“要不,還是我幫他挑吧。”
老和尚趕忙阻止,“你敢?!”聽那口氣,老和尚不介意真動手了。
李西山悻悻然收手,老和尚真生氣了。
為何突然生氣了?李西山有些摸不著頭腦。
老和尚看了看楊見山,那種惱羞成怒的樣子,煙消雲散。
李西山更加覺得莫名其妙。
楊見山眼神恢複清明,依然搖頭。
老和尚就有些看不懂了。
“那個金色小鼓,很好的。”李西山再次出聲提醒。
晨鍾暮鼓。李西山很有些心動。
要說在不危山上,李西山真覺得無所謂,現在的話,李西山殺人奪寶的心都有,可惜做不到。殺人奪寶的想法是真有,和老和尚非親非故,沒交情。
楊見山根本沒有看一眼,連搖頭的動作都省了。
李西山還沒怎樣,老和尚卻冷哼一聲,把李西山嚇了一跳。
“你覺得我留下你很難?”
李西山倒吸一口冷氣,“很容易的。”人在屋簷下,很難不低頭。
其實也不全因為這個,李西山也沒覺得就一定要離開,其實,這個無憂國,現在看來,也沒什麽不好。
以前覺得不好,還不是因為老和尚沒拿出誠意嗎?殺人奪寶,確實有心無力。不過呢,要是老和尚願意送,傻子才不要。
李西山看了看楊見山,似乎抓住了些許苗頭。也算是傻人有傻福了?
“他也配?”老和尚冷言冷語。
“世人畏果,菩薩畏因。對,也不對。世人如果隻是畏果,什麽事做不得?世人如果不畏因,為何很多事選擇不做?世人做事後,要承擔後果,不做事,反而成了菩薩?拿起屠刀殺人,怙惡不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還能受萬人敬仰?如此說來,菩薩作不得,佛也成不得!”老和尚說話,快若飛劍,不容他人置喙,其人頭也不回,走進方丈去了。
李西山這回連冷氣也不敢吸了,拉起來呆頭鵝楊見山就跑,楊見山幾乎是被拖著滾下金山去的。
這個心相寺,果然是個怪地方。金山上,絕對是個是非之地。
李西山帶著楊見山,無頭蒼蠅般亂闖,借著夜色,反正也沒人看見他們。
一直到看到大紅燈籠掛在門兩旁,李西山才和楊見山一起停步。兩人就站在牆角邊,不再挪步。
好在楊見山也不再是那呆頭呆腦的模樣。
老和尚這一次缺少風度,大師氣度涓滴不剩,地痞無賴一個,無疑了。
楊見山前後兩次,判若兩人,確實把李西山嚇得不輕。
“別信他的。”道理何其粗淺,李西山覺得這句話太多餘。
老和尚兩次說話,角度不同。道理都一樣。
拿起屠刀,成不得佛。拿起屠刀,才成得了佛。那到底拿還是不拿?
很顯然,老和尚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楊見山呢?
千算萬算,難道是自己錯了?不能不見的老和尚,見錯了?見一次,見好就收。第二次見多了?第二次,也不是自己想見的。好像第一次也不是。
李西山有些泄氣,不過也明白了老和尚看楊見山的眼神。
這樣的咫尺物,真的不多,要是當成方寸物,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過老和尚還是有些疑惑,“楊公子可能用起來有些麻煩。”
聽到裝東西,李西山似乎想起來什麽。
青雲衣館?然後,李西山默不作聲了,不過,臉色更差。
此一時彼一時,不能拿來套用的。買珠還櫝,是錯的。買櫝還珠,更是錯到了姥姥家。
李西山聽到老和尚說麻煩兩字,就趕緊插嘴,“先別管麻不麻煩,總不能讓它空著。”
老和尚微微不悅,“要不然,李公子代選一個?”
本來就是讓楊見山選一個,作為受傷的補償,現在多拿一個咫尺物,也不虧,李西山權衡一番,也算是個不錯的添頭了,李西山點了點頭。
李西山精挑細選,猶豫再三,拿起那枚梵鍾。
非金非玉,非石非木,一時不好確定是什麽材質,不過李西山拿起的時候,本來應該有響聲的鈴鐺,沒有響起任何聲音。
老和尚冷哼一聲,“李公子,現在還有什麽要說的?”
“那就不打擾和尚清修了。”李西山微微彎腰,就要告退,用眼神示意楊見山跟上。
老和尚不等李西山轉過身,一手壓在李西山右肩之上,李西山一個踉蹌,差點摔倒,不過好歹站住了。
老和尚微微訝異,又有些理當如此的感覺,就把手拿開,仔細看李西山一會,再轉過身,對楊見山說道:“既然如此,楊公子也可以再選一件。”老和尚話沒有說完,停留了一會,“不過,在選之前,要回答我一個問題。”老和尚神色凝重,“問題不難。”
楊見山點了點頭。
老和尚猶豫了好一會,才問道:“智慧出,有大偽,是什麽意思?大道廢,有仁義,對還是不對?”
楊見山緊皺眉頭。
李西山伸出兩根手指,使勁晃了晃,楊見山當沒看見。
不過李西山也是納悶,看樣老和尚真不打算在他自己身上費勁了,難道要學以致用整出個三教合一來?癩蛤蟆吃月亮——癡心妄想了。老和尚本事不小,卻注定不成的。
楊見山想了想,“六親不和,有孝慈,老百姓對這些最了解,還是少了些理解。國家昏亂,有忠臣,帝王之家,不可不察。”這些話不難理解,楊見山卻還是有些疑問,“不過,這幾句話,似乎先後順序很亂。”
“並不是其中一句?”
老和尚一句話問出,卻有些後悔,楊見山一時沒有覺察,便也沒有回答。
老和尚輕撫手掌,“善哉,善哉!楊公子也是有慧根之人。”
李西山有些無奈,沒見過老和尚這麽沒臉沒皮的人物。先是要和讀書人分個高下,現在又把牛鼻子那一套拿來忽悠人,卻說楊見山是個有慧根的。要讓人怎樣?別說楊見山,把那三位老祖宗請出來,也被你難住了。
李西山轉念一想,恍然大悟,原來這是老和尚在自誇呢!誇楊見山有慧根,何嚐不是轉著彎誇他老和尚自己?
楊見山似乎也暈暈乎乎的,李西山有些生氣。驀然間,李西山又非常高興,趕忙說道:“要不,還是我幫他挑吧。”
老和尚趕忙阻止,“你敢?!”聽那口氣,老和尚不介意真動手了。
李西山悻悻然收手,老和尚真生氣了。
為何突然生氣了?李西山有些摸不著頭腦。
老和尚看了看楊見山,那種惱羞成怒的樣子,煙消雲散。
李西山更加覺得莫名其妙。
楊見山眼神恢複清明,依然搖頭。
老和尚就有些看不懂了。
“那個金色小鼓,很好的。”李西山再次出聲提醒。
晨鍾暮鼓。李西山很有些心動。
要說在不危山上,李西山真覺得無所謂,現在的話,李西山殺人奪寶的心都有,可惜做不到。殺人奪寶的想法是真有,和老和尚非親非故,沒交情。
楊見山根本沒有看一眼,連搖頭的動作都省了。
李西山還沒怎樣,老和尚卻冷哼一聲,把李西山嚇了一跳。
“你覺得我留下你很難?”
李西山倒吸一口冷氣,“很容易的。”人在屋簷下,很難不低頭。
其實也不全因為這個,李西山也沒覺得就一定要離開,其實,這個無憂國,現在看來,也沒什麽不好。
以前覺得不好,還不是因為老和尚沒拿出誠意嗎?殺人奪寶,確實有心無力。不過呢,要是老和尚願意送,傻子才不要。
李西山看了看楊見山,似乎抓住了些許苗頭。也算是傻人有傻福了?
“他也配?”老和尚冷言冷語。
“世人畏果,菩薩畏因。對,也不對。世人如果隻是畏果,什麽事做不得?世人如果不畏因,為何很多事選擇不做?世人做事後,要承擔後果,不做事,反而成了菩薩?拿起屠刀殺人,怙惡不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還能受萬人敬仰?如此說來,菩薩作不得,佛也成不得!”老和尚說話,快若飛劍,不容他人置喙,其人頭也不回,走進方丈去了。
李西山這回連冷氣也不敢吸了,拉起來呆頭鵝楊見山就跑,楊見山幾乎是被拖著滾下金山去的。
這個心相寺,果然是個怪地方。金山上,絕對是個是非之地。
李西山帶著楊見山,無頭蒼蠅般亂闖,借著夜色,反正也沒人看見他們。
一直到看到大紅燈籠掛在門兩旁,李西山才和楊見山一起停步。兩人就站在牆角邊,不再挪步。
好在楊見山也不再是那呆頭呆腦的模樣。
老和尚這一次缺少風度,大師氣度涓滴不剩,地痞無賴一個,無疑了。
楊見山前後兩次,判若兩人,確實把李西山嚇得不輕。
“別信他的。”道理何其粗淺,李西山覺得這句話太多餘。
老和尚兩次說話,角度不同。道理都一樣。
拿起屠刀,成不得佛。拿起屠刀,才成得了佛。那到底拿還是不拿?
很顯然,老和尚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楊見山呢?
千算萬算,難道是自己錯了?不能不見的老和尚,見錯了?見一次,見好就收。第二次見多了?第二次,也不是自己想見的。好像第一次也不是。
李西山有些泄氣,不過也明白了老和尚看楊見山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