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讀書人真的出現在這樣的隊列中?是不是好事?


    自然是好的,讀書人多了嘛,不會像現在這樣稀罕。


    世道會不會變好且不說,一定會變得更精彩。


    世間千般好,讀書人知道最多;世間千般不好,也是讀書人知道最多。


    讀書人,是最有可能把那個“千”,變成“萬”的人。


    話說回來,行萬裏路,需要多少年?


    讀幾本書,需要多少時間?


    閱盡世間滄桑,需要經曆多少事?


    評價一個古人,似乎看一本書就夠了。


    所以啊,讀書好,要是每一個人都是讀書人,自然更好。


    不過,讀過書,要多在書外走走,多去書外看看。


    有很多時候,也許會持續很久很久,人們認為,一定要聰明才能讀書。也許用不了多久,也有可能很久很久以後,人們才會發現,讀書就能讓人聰明。


    真正的聰明人,會不會越來越多呢?


    “真不懂,就多看看。”李西山說給楊見山聽,又似乎在自言自語。


    金山上,心相寺裏的老和尚,其實,心相寺,根本不存在的,連個大門都沒有,就是老和尚住的小方丈,更直白了說,老和尚親手搭建的小茅草屋罷了。


    茅草屋很小,大了,老和尚住著不舒坦。


    山高月小,茅草屋正好,月色極佳。


    老和尚坐在蒲團上,看著沒下完的那個棋局,根本想不到年輕人會在哪裏落子。


    因為年輕人似乎不在意在哪裏落子。


    不在意在哪裏落子,又似乎在哪裏都可以落子。


    在哪裏都可以落子,所以整個棋盤都可以是年輕人的地盤?


    老和尚搖了搖頭,不會有這樣的道理。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棋盤,也不是一個人在下棋。


    老和尚坐在蒲團上,打開一個小木箱,拿出一本棋譜,書頁已經泛黃,得益於材質極佳,又到了自己手裏,才可以保存千年。


    石壽萬年,紙壽千年,隻是一個說法,和人壽百年一樣,處處,時時,意外多矣。


    老和尚很小心地一頁頁翻看。其實大可不必,隻是老和尚太喜歡這本棋譜,不願改變它該有的樣貌罷了。就像真心喜歡一個人,是不會想著他作出改變,不想著他作出改變,也不會在意他的改變。變與不變,在自己心中,都沒變。


    老和尚很小心地翻了幾頁,就不翻了。書頁明顯腐朽,經不住幾次翻看了。


    其實老和尚根本不用翻看棋譜,也知道哪一頁有什麽內容。隻是自己的一個習慣。


    老和尚合上棋譜,摩挲幾下書麵,放回小木箱。


    香樟木的小箱子,普通物件,再好不過。


    香樟木的小箱子,雖然是普通物件,確實是好東西,但老和尚的本意並非如此。好不好,無所謂,隻要時間久遠還能不壞就行。


    壽命長,且不壞,還能不是好東西?


    老和尚搖搖頭,世事本就如此?非也。


    老和尚想到那棵香樟樹,有些替它難過,更覺得有些可笑。無用之用才是······老和尚硬生生止住念頭。


    斷然不可輕易走動,斷然不可輕易動念,斷然不可刻意察看。


    老和尚很清楚。走動,可以,切不可因念而動。生念,也行,絕不能觀後起心。


    老和尚沒有棋癮,更沒有技癢的念頭。


    老和尚沒有再複盤和年輕人下完的一局棋,也沒有繼續思考尚未下完的這局棋。把棋子歸到各自的棋簍裏。


    棋盤外的事情想太多,棋盤上的事情就想得少了。老和尚看了看棋盤和棋子,再拿起棋簍子端詳一番,發現,確實沒什麽看頭。


    棋子、棋盤、棋盒,花樣當然很多,老和尚不太講究這些。


    棋局有萬千定式,卻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盤棋局。自己愛那棋譜,為何沒愛上下棋呢?


    老和尚摸了摸光頭,挺難為情的,真想下盤棋了。


    這副棋跟自己太久,老和尚忽然覺得虧欠它頗多——感情談不上,就是沒有把它當做一副棋罷了。把它留在自己身邊,是虧待了它。


    最好和那個少年郎下一盤,好像叫楊見山?


    見山,見山,我這裏不就是山嗎?老和尚覺得挺有道理。


    關鍵少年郎看著就是不怎麽會下棋的,老和尚看了千年棋譜,贏他,還不小菜一碟?然後,再教他下棋,就理所當然了。


    老和尚很滿意,師父教弟子下棋,弟子要贏師父,就更難了。


    在他棋力大漲、幡然醒悟之前,就讓他出去走走,名頭都給他起好了,就叫“少年棋仙”。


    要是過幾年,有那年輕人的長相,就完美了。


    不過這方麵,老和尚並不強求。


    少年棋仙,這個叫法極好,老和尚老臉笑容燦爛。


    老和尚想到年輕人,有些不高興。看樣就不是一個尊師重教的人,還有臉穿了儒衫冒充讀書人,臉皮夠厚。


    關鍵是不能照顧老年人感受,長那麽好看幹什麽?也不藏著掖著點,好像還挺享受這種感覺?


    老和尚思考一番,還真不能在這方麵和年輕人鬥。老和尚年輕的時候,就一直覺得,做人嘛,要憑實力,看才華。


    老和尚點點頭,想想少年郎的樣子,就更順眼了。


    個子還沒長高,皮膚微黑,五官端正,很耐看,關鍵是不起眼。何況,天生就是可以憑實力做人的。


    就像,“掩耳盜鈴”的那個小夥子一樣?一個力氣太大,一個腦子太好,都愁人。


    力氣太大,似乎也沒什麽,腦子太好卻不得不防。


    老和尚趕緊止住念頭,再等等。


    老和尚還是覺得有些可惜,少年郎心智尚可,眼光不行,現在還處在看表麵的階段,這一點是無疑了。


    說到無疑,老和尚又很懷疑,自己是不是用錯方法了?


    老和尚托著袖口,掂量一番,真的沒有什麽破爛可扔了,都是千年萬年,精挑細選留下的的好東西,差了一點點的東西,都被老和尚扔了。


    除了那幾個機緣巧合,被送出去的。當然,也包括被年輕人剛剛拿走的一個。


    老和尚扔掉的東西,被誰撿到,自然不在意。送東西,卻沒有隨便送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桑榆非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酒賞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酒賞雪並收藏封神之桑榆非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