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舟子笑,楊見山也便陪著笑。一老一少,就像爺孫倆。
有些話,就不用問了,出不了大岔子。
老舟子不敢大口喝,就這一個小小的酒葫蘆,能裝多少酒?意思一下就行了,真是大少爺想喝酒了,不仔細掂量,也不會察覺。
老舟子是個善飲的,隻是好像今晚酒量不行,沒喝幾小口,就暈暈乎乎睡著了,靠著船艙,微微響起了打鼾聲。
楊見山扶著老舟子躺好,讓老舟子頭枕在船艙邊的茅草上,再把自己身上的坎肩拿下來,給老人家蓋上,老人家口中喃喃,過了一會,似乎有輕微的嗚咽聲。
楊見山聽了聽,露出笑臉,原來是老人家做了好夢。
楊見山站起來,把錨從水裏緩緩提出,掛放在船尾,緩緩搖動船槳,輕輕的吱呀吱呀聲中,小船緩緩前行。
夜空清亮,繁星點點,江水平靜,沒有一絲波紋。
怎麽會沒有一絲波紋呢?李西山看著清澈透明的江水裏麵點點繁星,看得入迷了,差一點又栽進江水裏麵去。李西山看了看江麵,搖了搖頭,這個“又”字,多餘了。
小小的烏篷船劃過水麵,把江麵分成兩半,細細的水紋向兩岸延伸,一直到岸邊的水草裏,才消失不見。
如此細微,卻看得分明。
李西山捏了捏臉頰,不應該的。
因為兩位老人家都在船上,楊見山把船劃出一段路程,還是把烏篷船搖進一個平穩的江灣處,下了錨,把船定好。第二天一早再撐船趕路。
第二日朝陽剛要探頭,楊見山才不急不忙啟程,還未到水流湍急處,楊見山在船尾搖槳,行船越來越穩。
老舟子覺得暖洋洋的,別提有多舒坦,一點也不想睜開眼。
不想睜開眼,所以,就一下子把眼睜開了。
老舟子睜開眼,激靈一下就坐了起來,啪啪朝自己臉上拍了幾巴掌,“見山,到哪了?”
“離山腳還遠。”楊見山邊搖槳邊回答,才剛看到鐵樹山山尖嘛。
遠山看行雲,離看到鐵樹山全貌,還遠。船槳吱呀吱呀,推著小船在水裏走。
烏篷船已經到了江麵變窄的地方,水流湍急,烏篷船本來就是逆水而行,船行較慢。
老舟子長舒一口氣。
蓋著坎肩,旭日東升,日頭照在自己身上,怪不得暖洋洋的。
確實離山腳還遠。
烏篷船已經到了黑沙江上遊,大白天,已經不見有船隻出現在這裏。
現在是沒有了,兩年前,卻能經常看到一兩艘從上遊回來,都是去鐵樹山山腳淺灘處淘沙的。
黑沙江之所以叫黑沙江,就是因為這條江水裏一直會有一種黑色沙子,入手極沉,手感冰涼,隻是萬萬想不到離水之後依然如此。
這種黑沙,隻有鐵樹山山腳淺灘處才有,鐵樹山卻不是黑沙江的源頭。
至於黑沙江名字的由來,每個人都能說清楚。鐵樹山也因此沾了光,不算高,占地也不廣,忽然變得名氣極大。
不過也隻是名氣極大,反而具體形狀,能說出的人,少之又少。
之所以要淘沙,是因為這種沙子很少,而且夾雜在黃沙和淤泥裏麵。
因為黑沙極沉,衝不到江水中下遊,所以要想淘到黑沙,就隻能到上遊,越靠近鐵樹山,淘到的黑沙越多。
再多,也隻是相對而言。就是一艘船,五六個勞工,十天半個月,能淘到一兩斤,就算是老天保佑了。
普通老百姓自然不會打這些黑沙的主意,真沒那份閑心。
無奈這兩年,忽然間這黑沙成了那些達官貴人的心頭好。尤其是南安郡那些官老爺,酷暑之時,要沒有個沙龍放在正堂裏麵,是會被人瞧不起的。
黑色沙子,用黏土粘在一起,捏成龍形,具體姿態倒沒有講究,無非要有氣勢,圖個飛黃騰達的好兆頭。
酷暑時節,沙龍一旦入室,整個廳堂都會有些陰涼感覺,比那冰室效果,要好上太多。畢竟那些冰塊一旦化成水,就沒有用處了。
冰塊儲存不易,沙龍拿出來就行。
不過,從今年開始,就幾乎沒有人敢再來淘沙了。
一年前,傳聞有個看起來很老,其實看起來很明顯就是化妝成老人的年輕道士,窮凶極惡,用長劍傷了十幾個淘沙人,並揚言在山中修行,若敢再來,有來無回。
有個隻知道出力氣劃船的二愣子,在那裏撇撇嘴,輕聲念叨了一句,“也有可能是個砍柴漢子,拿著把斧頭裝神弄鬼。自己綁根繩子在斧頭柄上,仍得遠遠的,然後再使勁拉回去就是了。”
那可是一艘大船,就那淘沙的十幾號人,虎豹豺狼都不怕的。
直接聽船上人說的,自然一臉相信,頻頻點頭,深以為然。
話傳六耳之後,就被人聽出了話外音,再加上,看起來,那些人傷口哪裏是刀劍傷,分明是磕碰所致。
於是乎,十幾艘淘沙船隻帶足幹糧,連夜進發,不分晝夜,唯恐落了人後。幾乎吃這碗飯的,都去了。
數旬之後,這次真的再也沒有人再提起去淘沙了。
不過,又有一個傳言慢慢流傳開來——鐵樹山上出了神仙。
鐵樹山上有神仙,這傳言可了不得。淘沙人不敢去,老百姓去不得,卻偏偏就有人是因為出神仙才去的。
這不,老道人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別人是訪仙求仙,擱老道人這邊,就是斬妖除魔了。
老舟子知道,老道人真不是圖名圖利去的,除了老舟子,都沒人知道,更沒人給錢。老道人年歲比自己還大,瞧著身子骨就不行了,精氣神也差很多,就是去了山裏,還能回來?
“老仙長,真這麽危險,就別去了。”老舟子雖說圖錢,要是老道人真的回心轉意,不去了,被他要回幾個銅錢,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是都退給他,老舟子也認了,畢竟有那個青衫讀書人李西山那裏拿的銅板銅錢,足夠這幾日的開銷。
老道人差一點脫口而出,也就是去揮出幾劍,擺擺樣子,洞裏就安穩了,費不了多少力氣。
不過老道人好歹忍住了。說得危險點,就顯得我本事大不是?要真就是走個過場就回來,你老舟子肯隨了我去?
“不用擔心。”老道人看了看船幫上的豁口,挺直腰杆,就和剛開始登船說得語氣一樣。
老舟子知道,無論如何,也勸不動了。
有些話,就不用問了,出不了大岔子。
老舟子不敢大口喝,就這一個小小的酒葫蘆,能裝多少酒?意思一下就行了,真是大少爺想喝酒了,不仔細掂量,也不會察覺。
老舟子是個善飲的,隻是好像今晚酒量不行,沒喝幾小口,就暈暈乎乎睡著了,靠著船艙,微微響起了打鼾聲。
楊見山扶著老舟子躺好,讓老舟子頭枕在船艙邊的茅草上,再把自己身上的坎肩拿下來,給老人家蓋上,老人家口中喃喃,過了一會,似乎有輕微的嗚咽聲。
楊見山聽了聽,露出笑臉,原來是老人家做了好夢。
楊見山站起來,把錨從水裏緩緩提出,掛放在船尾,緩緩搖動船槳,輕輕的吱呀吱呀聲中,小船緩緩前行。
夜空清亮,繁星點點,江水平靜,沒有一絲波紋。
怎麽會沒有一絲波紋呢?李西山看著清澈透明的江水裏麵點點繁星,看得入迷了,差一點又栽進江水裏麵去。李西山看了看江麵,搖了搖頭,這個“又”字,多餘了。
小小的烏篷船劃過水麵,把江麵分成兩半,細細的水紋向兩岸延伸,一直到岸邊的水草裏,才消失不見。
如此細微,卻看得分明。
李西山捏了捏臉頰,不應該的。
因為兩位老人家都在船上,楊見山把船劃出一段路程,還是把烏篷船搖進一個平穩的江灣處,下了錨,把船定好。第二天一早再撐船趕路。
第二日朝陽剛要探頭,楊見山才不急不忙啟程,還未到水流湍急處,楊見山在船尾搖槳,行船越來越穩。
老舟子覺得暖洋洋的,別提有多舒坦,一點也不想睜開眼。
不想睜開眼,所以,就一下子把眼睜開了。
老舟子睜開眼,激靈一下就坐了起來,啪啪朝自己臉上拍了幾巴掌,“見山,到哪了?”
“離山腳還遠。”楊見山邊搖槳邊回答,才剛看到鐵樹山山尖嘛。
遠山看行雲,離看到鐵樹山全貌,還遠。船槳吱呀吱呀,推著小船在水裏走。
烏篷船已經到了江麵變窄的地方,水流湍急,烏篷船本來就是逆水而行,船行較慢。
老舟子長舒一口氣。
蓋著坎肩,旭日東升,日頭照在自己身上,怪不得暖洋洋的。
確實離山腳還遠。
烏篷船已經到了黑沙江上遊,大白天,已經不見有船隻出現在這裏。
現在是沒有了,兩年前,卻能經常看到一兩艘從上遊回來,都是去鐵樹山山腳淺灘處淘沙的。
黑沙江之所以叫黑沙江,就是因為這條江水裏一直會有一種黑色沙子,入手極沉,手感冰涼,隻是萬萬想不到離水之後依然如此。
這種黑沙,隻有鐵樹山山腳淺灘處才有,鐵樹山卻不是黑沙江的源頭。
至於黑沙江名字的由來,每個人都能說清楚。鐵樹山也因此沾了光,不算高,占地也不廣,忽然變得名氣極大。
不過也隻是名氣極大,反而具體形狀,能說出的人,少之又少。
之所以要淘沙,是因為這種沙子很少,而且夾雜在黃沙和淤泥裏麵。
因為黑沙極沉,衝不到江水中下遊,所以要想淘到黑沙,就隻能到上遊,越靠近鐵樹山,淘到的黑沙越多。
再多,也隻是相對而言。就是一艘船,五六個勞工,十天半個月,能淘到一兩斤,就算是老天保佑了。
普通老百姓自然不會打這些黑沙的主意,真沒那份閑心。
無奈這兩年,忽然間這黑沙成了那些達官貴人的心頭好。尤其是南安郡那些官老爺,酷暑之時,要沒有個沙龍放在正堂裏麵,是會被人瞧不起的。
黑色沙子,用黏土粘在一起,捏成龍形,具體姿態倒沒有講究,無非要有氣勢,圖個飛黃騰達的好兆頭。
酷暑時節,沙龍一旦入室,整個廳堂都會有些陰涼感覺,比那冰室效果,要好上太多。畢竟那些冰塊一旦化成水,就沒有用處了。
冰塊儲存不易,沙龍拿出來就行。
不過,從今年開始,就幾乎沒有人敢再來淘沙了。
一年前,傳聞有個看起來很老,其實看起來很明顯就是化妝成老人的年輕道士,窮凶極惡,用長劍傷了十幾個淘沙人,並揚言在山中修行,若敢再來,有來無回。
有個隻知道出力氣劃船的二愣子,在那裏撇撇嘴,輕聲念叨了一句,“也有可能是個砍柴漢子,拿著把斧頭裝神弄鬼。自己綁根繩子在斧頭柄上,仍得遠遠的,然後再使勁拉回去就是了。”
那可是一艘大船,就那淘沙的十幾號人,虎豹豺狼都不怕的。
直接聽船上人說的,自然一臉相信,頻頻點頭,深以為然。
話傳六耳之後,就被人聽出了話外音,再加上,看起來,那些人傷口哪裏是刀劍傷,分明是磕碰所致。
於是乎,十幾艘淘沙船隻帶足幹糧,連夜進發,不分晝夜,唯恐落了人後。幾乎吃這碗飯的,都去了。
數旬之後,這次真的再也沒有人再提起去淘沙了。
不過,又有一個傳言慢慢流傳開來——鐵樹山上出了神仙。
鐵樹山上有神仙,這傳言可了不得。淘沙人不敢去,老百姓去不得,卻偏偏就有人是因為出神仙才去的。
這不,老道人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別人是訪仙求仙,擱老道人這邊,就是斬妖除魔了。
老舟子知道,老道人真不是圖名圖利去的,除了老舟子,都沒人知道,更沒人給錢。老道人年歲比自己還大,瞧著身子骨就不行了,精氣神也差很多,就是去了山裏,還能回來?
“老仙長,真這麽危險,就別去了。”老舟子雖說圖錢,要是老道人真的回心轉意,不去了,被他要回幾個銅錢,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是都退給他,老舟子也認了,畢竟有那個青衫讀書人李西山那裏拿的銅板銅錢,足夠這幾日的開銷。
老道人差一點脫口而出,也就是去揮出幾劍,擺擺樣子,洞裏就安穩了,費不了多少力氣。
不過老道人好歹忍住了。說得危險點,就顯得我本事大不是?要真就是走個過場就回來,你老舟子肯隨了我去?
“不用擔心。”老道人看了看船幫上的豁口,挺直腰杆,就和剛開始登船說得語氣一樣。
老舟子知道,無論如何,也勸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