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咽了咽口水,趕忙從鍋裏端出兩碗飯,還熱著,把米飯放在桌上,再端來一小碗鹹菜,然後回頭順手從灶台上拿來一碟小魚幹。


    “每天都等著爺爺?”


    “就今天多等了一會。”


    祖孫二人相視一笑,小虎一隻手拿著、藏在身後的小酒碗就放在了爺爺那邊。


    老舟子隨手拿過酒壇子,很小心地倒滿一碗,把酒壇子蓋好,放在原來的地方。


    “爺爺,這次賺了多少錢?”小虎吃得滿口流油。


    老舟子撚了片牛肉,抿一口酒,眼睛瞪得大大地,看著小虎,把四根皸裂的手指在小虎眼前晃了晃,“整整四個大銅板,”老舟子眯起笑眼,“還有一大把小銅錢!”


    老舟子在懷裏一掏,一個鼓鼓的小布袋躺在桌上。


    小虎趕緊放下油餅,使勁鼓掌。然後拿起小布袋,到了屋角邊,嘩啦嘩啦響,住進小金庫去了。


    小虎吃飯快,一碗飯吃完,還剩了些牛肉,老舟子說讓小虎明天接著吃,小虎很生氣。


    老舟子就把剩下的幾片牛肉拿到自己麵前。


    老舟子忽然想起一事,把張秀才寫的一張字帖遞給小虎,就是一個簡單的“休”字。


    “回來的路上,遇到張先生了。”


    “先生說了什麽?”小虎有些擔心。


    “先生讓你把這個字,多臨幾遍。”


    小虎等了一會,“沒了?”


    “沒了。”


    小虎撓了撓腦袋,要是被先生交代什麽,不可能一兩句話說完的,反反複複,不厭其煩,你就是不想記住,也被他說得記住了。


    “先生的字,寫得怎麽樣?”老舟子幾大口就吃完飯,不著急收拾起碗筷,先把腦袋湊過來,看孫子臨字。


    “先生寫字,隻求個中正平和。”小虎停下臨字,搖頭晃腦,這是先生自己說的,不是自己亂講。


    老舟子看了看,確實工整。


    再看孫子寫好的兩個,像,也不像。離寫得好,還差得遠,要說不好,筆畫卻很認真,看起來也合規矩。


    小虎看爺爺站在身邊,就蘸飽筆墨,再凝神寫完一個“休”字,寫完後,卻皺著眉頭。


    老舟子看了看,也皺著眉,“差在哪裏?”


    小虎凝神細想一番,才開口說道:“先生有過解字,說,這個‘休’字雖然簡單,卻也有些講究。人從樹而止,人為勞者,氣勢已衰,樹為可倚靠之物,要安穩,立得住。”


    老舟子看了看孫子寫的字,“小虎寫得很對了。”


    小虎卻趕緊搖頭,“先生還說了,人雖是從者,卻是主動一方,也不可太過看小自己,善假以物,卻不可因物而自廢。”


    小虎說完,再凝神寫下一個“休”字。這一次,左邊的“人”又有些大了,離“木”字,也有些遠。


    小虎再寫完幾個“休”字,跟先生的字相比,還是差很遠。


    小虎幹脆放下筆,跑去收拾碗筷。


    老舟子趕忙喝止,“怎麽還沒寫好就跑了?”


    小虎邊收拾碗筷,邊說,“先生還說了,做事也要謹防過猶不及,就如這個‘休’字一般,當止則止。止而不廢,還是為了把事情做好。”


    老舟子腦袋一歪,很不以為然,憤憤不平道:“反正你先生學問大,說得都對!”


    小虎把碗筷桌子收拾停當,撓了撓頭,真不都是這樣,被那幾個調皮搗蛋的家夥問得麵紅耳赤,說不出話來的時候,也不止一兩次了。等到幾天後,先生想到合適的答案,還會專門給出解答,要是問問題的學生不記得問什麽了,先生還會把問題重複一遍。往往惹出很多笑話。


    小虎麵對張秀才,相對而言,是比較拘謹的。不過,真要有問題,也敢問出口。


    老舟子就不再趕著孫子寫字。先生的字,也不是一兩天寫好的,就像先生的學問一樣,靠的是日積月累。


    老舟子皺了皺眉,好像這秀才頭銜,也不是多稀罕,鄉下這邊,自己知道的也出過幾個,真留下來的,都是些沒什麽出息的。


    老舟子歎了口氣,小虎他爹,也有秀才功名。


    小虎上了學塾後問過老舟子一次,老舟子說得很清楚,也沒有什麽可瞞著小虎的。


    其實以前,也給小虎大體說過,可能小虎沒長大,給忘了。


    那是在小虎剛去學塾的時候,被幾個麵生的學生欺負狠了,哭著從學塾回來,非要爺爺把父親找回來。


    老舟子雖然眼睛都渾濁了,還是扭過頭去,生了好一會小虎的氣,才轉過頭來給小虎講理。


    人死,萬萬沒有複生的道理。


    再說了,小虎他爹可是大英雄,不是窩窩囊囊離開的。


    一個讀書人,帶著一群老弱病殘的大頭兵去縣城黑沙江上遊一個小山包的黑林子裏救人,雖然人救回來了,卻被人追殺很遠,一直到縣城正規軍出城,歹人才被趕回老巢。


    縣城裏,給了小虎爺爺一枚勳章,也給了撫慰金,不過,撫慰金沒有死了的那些官兵多。


    小虎父親出城,是以秀才的功名作擔保,才被允許去的,而且簽了軍令狀,生死自負,本來,一個銅錢的撫慰金也不用給。這些事情,知道的人不多。


    願意冒險把人從歹人那裏救回來,而且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還不是大英雄?


    也是那件事情以後,郡城裏才派了兵,把那些匪人徹底打散,再不能滋擾生事了。那位平寇將軍還被萬民迎接,得了萬民傘。


    那位將軍很是意氣風發了一回。


    理當如此。


    兒子走的時候,小虎才一歲多,剛會喊爹。那時候,小虎他娘還沒有得病。繡娘投江,也是病重之後才有的事。


    繡娘不算漂亮,就是不聲不響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不願自己這個公公太勞心勞力罷了。


    被救回來那人,是路過安豐縣,也是讀書人,老舟子不知道有沒有功名,隻是聽別人說,是個外鄉人,而且沒什麽背景,住在北方鄉下。


    讀書人被救回來後,就被人接走了,再沒回來過。


    欺負小虎的,是去縣城裏玩過的幾個孩子,不知聽誰說起一樁往事,就在學塾裏傳開了。說有個年輕秀才逞英雄,領兵去山林裏剿匪,回來的時候卻跑不快,被匪人用大刀,哢嚓一下,就砍掉了腦袋。縣裏的老爺,發動守城兵去接,才把那些剿匪的兵護送回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桑榆非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酒賞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酒賞雪並收藏封神之桑榆非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