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就到了鄉下那邊。


    相對於縣城那邊的燈火輝煌,鄉下這邊清冷許多。


    畢竟夜深了,玩鬧的孩童多已入睡。大人還能怎樣?平日怎樣,現在還是怎樣。安豐縣鄉下人,外出買賣人極少,羈旅之苦少,離愁別緒也少。


    往南,過了黑沙江,便是不毛之地。往北,不論去哪裏,都是有本事的人去的地方,能走的,都走了,拖家帶口。


    張秀才說完這幾句,抬眼環視左右,“賢弟你看,這中秋明月,豪門有,貧家也有,如何不能撫慰人心?”


    李西山點了點頭,“既然如此,張兄何時啟程?”


    “自然是越早越好。”


    李西山聽聞此言,看了明月,再看看南麵空蕩蕩的江邊小路,不遠處的黑沙江緩緩流淌,比道路更顯明亮,不遠處就停著小船。往北看,看得遠了,反而顯得黑漆漆的。


    張秀才看向北麵不遠的地方,一個小小的院落裏,還亮著一粒火光,應該是自己的學生孫虎。


    老舟子眼神不好了,點不點油燈,差別不大。


    張秀才張了張嘴,卻又閉口不言。


    吳縣令前幾天來過學塾一趟,破天荒沒有東拉西扯,兩人一番言不由衷的互相恭維之後,吳縣令問了一個問題,“你這裏,那個叫孫虎的學生,學習如何?”


    張秀才有些納悶,都是些入學沒幾年的孩子,除了認了些字,讀了幾篇文章,學習又能如何?


    張秀才還未回答問題,吳縣令已經點了點頭,“那就好,那就好。”


    張秀才就有些不高興了,我這都沒有開口,哪來的那就好,那就好?“吳大人說好,那就是好了!”


    吳縣令也察覺到自己的失態,趕忙解釋,“有件事,還沒來得及給張先生說。”吳縣令換成滿臉喜色,“和你那學生孫虎有關。”


    張秀才看吳縣令堅定的眼神,這才不急著攆人。


    “是一件大喜之事。”


    張秀才趕緊正了正衣襟,看著吳縣令。


    吳縣令這才緩緩開口,“小虎他爹,張夫子聽說過?”


    張秀才點點頭,想不知道,也難,即便沒有自己的學生說,便是些流言蜚語,耳朵裏也早就灌滿了。


    “其實,孫秀才,真是個大英雄。”


    張秀才看著吳縣令。


    “外界傳聞,當不得真。”吳縣令神色嚴肅,“我當年就阻止過這些流言,雖然未能拿出過那份材料,那份材料裏麵確實就有我的簽押。”吳縣令點了點頭,“無論如何,孫秀才都是因公犧牲的。雖然當年不能說,哪怕是現在,也不能完全公開,但是現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小虎他爹,確實是個英雄,而且是個大英雄!”


    吳縣令雖然準備充分,說得話還是有些混亂感覺,顯然還是有些激動。


    吳縣令看著有些愕然的張秀才,繼續說道:“過了中秋,選個好日子,上邊消息來得晚,中秋顯得太倉促了,一定要好好準備準備,你先透點消息給小虎他爺爺,縣裏要開一個表彰大會,小虎和他爺爺都要到,還要在領獎台上露麵,講話倒沒必要,就是要有些準備,不要太激動,也不要有什麽不合時宜的舉動。”


    吳縣令說話,有失平日水準,反而安慰張秀才,“其實,我來這邊,也就是先給你透個信,反正都是好事,也沒有什麽好準備的。”吳縣令有些話沒有全說完,上麵是打算先來這邊見見小虎,然後去小虎家慰問一下老爺子,功夫做足了,再開表彰大會的。不過,不知為何,話到嘴邊,咽回去了。


    說完這些話,吳縣令暗中握了握拳頭,就離開了。


    張秀才這幾天都在找機會,想把這件事告訴小虎,嚐試了幾次,都覺得有些欠缺穩妥。張秀才就決定找個好機會,親自上門,告訴老舟子,卻又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就這樣一直拖到現在。


    看樣,隻能是中秋之後,或者要真是說不出口,還是告訴自己的學生小虎?讓小虎知會爺爺一聲?反正那樣也足夠了。到時候,吳縣令也會派人正式告訴老舟子。


    張秀才這些天都被這件事困擾著,一直到今日中秋佳節。明明是件好事,卻顧慮重重。


    一直到這個叫李西山的年輕人來到此處,張秀才茅塞頓開,原來自己欲要離開此地的念頭已經在心底萌生,說不定選擇把學塾建在郊外,就是一種逃避,看來自己還是躲不開,哪怕在安豐縣鄉下也沒有躲開的可能。


    到了最南邊,還是一樣。


    自己這幾年,換的地方還少?為何總是沒辦法安穩下來?真的不是自己的問題?不躲又能怎樣?


    退一步講,真沒必要躲。


    張秀才自然也看到了小船,真要繼續逃離,也隻能往南。


    行百裏者半九十,這個叫李西山的年輕人說了,不難。對李西山來說,第一步邁出,很不容易,可是一旦第一步邁出,萬裏路也很容易就過來了。


    張秀才對這個道理極為認可,有些事情,邁出第一步,確實不易。自己選擇躲避,第一次何嚐不是糾結萬分,一次次南下,確實也變得越來越容易。可是為何,這一次又變得糾結萬分?就因為這是自己開的這間學塾?肯定不是。


    不過張秀才也明白,有些事,是斷然不可邁出第一步的,要是邁出那一步,就會越來越難,走到最後,萬劫不複。


    “還有什麽要吩咐小弟,張兄不用客氣。”李西山已經做好了頂鍋的準備。


    要說張秀才在這裏教書能發財,傻子都不會相信,借的那些銀子,猴年馬月也難還清。能借來銀子,還真不一定就是張秀才有本事、人緣好。說不定借錢本身,就是那些富貴人家的經營之道——人心難得,得人心很難?明明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事情,隻要有人能夠想通,就不用那些借錢的大戶多說。至少,那些借錢的大戶就是這樣想的。


    一次不成,就多做幾次。世間人,有幾個真傻子?


    李西山能想到,張秀才也不會想不到。


    張秀才搖了搖頭,哪還有什麽放不下的事情?一走了之的事情,自己做得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桑榆非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酒賞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酒賞雪並收藏封神之桑榆非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