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和尚那邊,李西山是有些期待的,可惜楊見山明顯沒有此意。事後想想,委實是李西山做得不對。並不是沒把事做好,而是自己的想法錯了,多虧楊見山就是個沒長心眼的。
在酒鋪掌櫃那邊,老掌櫃下了血本,也沒有留下。
老瞎子那邊就不用說了,要是能打殺,都不會浪費半句口舌。
李西山都沒覺得如何擔心,除了現在。
“做不到,就不去做嗎?做錯了,就後悔當初做了?”老先生搖了搖頭,“做什麽,其實不要緊,不做什麽,才是最要緊的。”
老先生看了眼少年郎,立馬開始耍無賴,“這可不是我說的。”
老先生立馬覺得自己太不像話,“讀書人似乎還是要講個當仁不讓?”老先生加了一句,可是看起來,還是不那麽滿意,當然,這句話就更不是我說的了。
李西山盯著楊見山,楊見山搖搖晃晃,似乎要站不住了。
“心性太差,挑起擔子就更費勁嘍。”老先生搖了搖頭,神色更加落寞,卻也多了些玩味。
聽到這句話,李西山都要忍不住要發火。
老先生卻換了副笑臉,“別當真別當真,開個玩笑,為人而已,為己才是最合情,也是最合理的嘛。”
挑不起的擔子,扔了就是了,老先生的話,再明顯不過。
“真的可以放下?”李西山問完就後悔了。
老先生看著李西山,沒有說話。
李西山盯著老先生的雙眼,老先生儒衫飄拂,雖然風不大,卻發出烈烈聲響。真當老先生是好說話的?
楊見山身體晃來晃去,如醉酒一般。
李西山又要開口,老先生卻先搖了搖頭,“錯了就是錯了。”老先生收起那份看起來就不真實的和善。
老先生看楊見山在那裏左搖右晃,就不再說話,也沒有離開的意思。
李西山實在不忍心看楊見山如此,“就是順著心意去做,又如何?!”李西山憤怒不已,也不等老先生回答,轉身就要離開。
就要離開,卻沒有離開。並非老先生橫加阻攔,也不是李西山邁不動腳步。
李西山猶豫了一下,並沒有說話,那就更不可能讓老先生出口挽留了。甚至說難聽點,能讓李西山楊見山待在這邊,已經是很大的讓步。
李西山臉色陰沉如水,極為難看。
老先生站在那裏,也沒有去管兩人。
李西山牽著楊見山的手,緩緩離開。
老先生歎了口氣,莫名其妙少了份心安,多了份不忍。這份不忍,絕不是給儒衫年輕人的,少年郎,也不是。
世人往往看不透,老先生卻能看透。無能為力的事情,看透又如何?其實,老先生是最明白,若論人心,誰也看不透。吾心安處即吾鄉,這世間,有幾處心安處?又有幾時得心安?小不心安,源於看不透。大不心安,源於看透。
老先生又拿出那兩張拓字看了一會,也沒幾個字,就是看起來,總看不夠。其實呀,老先生看這些字,都不知道多少遍了。
老先生看了看身後竹林,就是些普通竹子,在哪裏都不稀罕,梳密得當,有粗有細。
這片竹林,擱在匠人手裏,能值小錢大錢,看匠人手段,作為書院的私產,卻要花錢雇人修剪。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避免不了,有些人,可以這樣做,卻不願去做。和光同塵,隻有到了足夠高的高處,才能算大智慧,但是真到了高處,卻難免一個潔病難除。
“別聽他的,一個老無賴,穿了身儒衫,胡說八道罷了。”李西山恨不得把這身儒衫趕緊脫下來,撕得粉碎,以後再也不穿了。
一直走出很遠,李西山才恢複往日神采。
李西山忽然停下腳步,楊見山卻搖了搖頭。
李西山有些不高興。其實,那個叫韓征的年輕人還沒走遠,不光沒走遠,還停下來當起包袱齋,趁著學院先生學生剛下學塾,把那些拓字拿出來,希望能換些銅錢。
真能在書院裏讀書,有一個差錢的?學生要沒有個秀才頭銜,走路都直不起腰來。先生要沒有個舉人身份,也是進不了學堂的。
真的可以再打他一頓。現在,就是人家給他三文錢一張,韓征也會把那些拓字賣了。剛才還賣五文錢一張呢,不是把老先生坑了?
一老一少,在李西山楊見山麵前走過,老先生看著得意弟子,雖然喜怒不形於色,心裏卻早就樂開了花,“其實,這話也就是說說,萬萬做不到的。但是就因為做不到就不去做嗎?恰恰相反,先別管能不能做到,隻要往這方麵去做,哪有不對的?”
弟子在先生課堂上,語氣激昂,豪情萬丈,現在聽了先生說的話,卻漲紅了臉,後悔自己口氣太大了。
老先生就要這個效果,自己的得意弟子,當然自己最清楚,心中若無這樣的想法,是萬萬不會說出這幾句話的。雖然這四句話不是他說的,但是讀書人,把這四句話當作人生信條,錯不了。
不光錯不了,當得起可敬二字。
李西山看著走過去的兩人背影,深深鞠了一躬,絕對是真心實意。
自己和楊見山是做不到的,無論如何,不管怎樣努力,都做不到,因為那四句話,連說這句話的那位橫渠先生,也沒有做到,真要勉強說其中一句勉強做了一點,也不過剛剛沾著點皮毛罷了,那還是在老先生不得誌的時候,才勉強做到一點,真是身居高位,反而覺得有心無力起來。
即便是先前見到的老先生,也沒能真真正正落在實處多少,倒是他的兩位學生,真的做出了點樣子。不過要說做得好不好,這世間恐怕也隻有作為兩人先生的老先生才能評論一番。
為己才能為人。如老先生那般做到無己的,能有幾人?老先生是讀書人,卻最不像讀書人,耍了個無賴的法子,才把擔子挑起來。
李西山輕搖折扇,邁著四方步,走在楊見山前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聽聽,聽聽,能做到?”
李西山幹脆停下來,略微彎腰,惡狠狠和楊見山對視,“別說做到做不到,你要是能往這方麵去做,我就跟你姓!”
不可能嘛,半點機會也沒有,萬一的可能也沒有。李西山終於出了口惡氣,頓覺神清氣爽。
不過,也沒多大會,李西山又沒那麽神清氣爽了,李東隅,自己跟他姓,還不是姓李?哪怕叫楊西山,又能怎樣?該如何還是如何。
李西山看著眼前的少年郎,真忍不住要為他大哭一場。
李西山嬉皮笑臉,“要是真扛不住,把挑子一撂,多簡單?”
楊見山不為所動。
李西山用力去搖頭晃腦,再看一眼那沒人比他更可憐的少年郎,確實不該來這邊。
在酒鋪掌櫃那邊,老掌櫃下了血本,也沒有留下。
老瞎子那邊就不用說了,要是能打殺,都不會浪費半句口舌。
李西山都沒覺得如何擔心,除了現在。
“做不到,就不去做嗎?做錯了,就後悔當初做了?”老先生搖了搖頭,“做什麽,其實不要緊,不做什麽,才是最要緊的。”
老先生看了眼少年郎,立馬開始耍無賴,“這可不是我說的。”
老先生立馬覺得自己太不像話,“讀書人似乎還是要講個當仁不讓?”老先生加了一句,可是看起來,還是不那麽滿意,當然,這句話就更不是我說的了。
李西山盯著楊見山,楊見山搖搖晃晃,似乎要站不住了。
“心性太差,挑起擔子就更費勁嘍。”老先生搖了搖頭,神色更加落寞,卻也多了些玩味。
聽到這句話,李西山都要忍不住要發火。
老先生卻換了副笑臉,“別當真別當真,開個玩笑,為人而已,為己才是最合情,也是最合理的嘛。”
挑不起的擔子,扔了就是了,老先生的話,再明顯不過。
“真的可以放下?”李西山問完就後悔了。
老先生看著李西山,沒有說話。
李西山盯著老先生的雙眼,老先生儒衫飄拂,雖然風不大,卻發出烈烈聲響。真當老先生是好說話的?
楊見山身體晃來晃去,如醉酒一般。
李西山又要開口,老先生卻先搖了搖頭,“錯了就是錯了。”老先生收起那份看起來就不真實的和善。
老先生看楊見山在那裏左搖右晃,就不再說話,也沒有離開的意思。
李西山實在不忍心看楊見山如此,“就是順著心意去做,又如何?!”李西山憤怒不已,也不等老先生回答,轉身就要離開。
就要離開,卻沒有離開。並非老先生橫加阻攔,也不是李西山邁不動腳步。
李西山猶豫了一下,並沒有說話,那就更不可能讓老先生出口挽留了。甚至說難聽點,能讓李西山楊見山待在這邊,已經是很大的讓步。
李西山臉色陰沉如水,極為難看。
老先生站在那裏,也沒有去管兩人。
李西山牽著楊見山的手,緩緩離開。
老先生歎了口氣,莫名其妙少了份心安,多了份不忍。這份不忍,絕不是給儒衫年輕人的,少年郎,也不是。
世人往往看不透,老先生卻能看透。無能為力的事情,看透又如何?其實,老先生是最明白,若論人心,誰也看不透。吾心安處即吾鄉,這世間,有幾處心安處?又有幾時得心安?小不心安,源於看不透。大不心安,源於看透。
老先生又拿出那兩張拓字看了一會,也沒幾個字,就是看起來,總看不夠。其實呀,老先生看這些字,都不知道多少遍了。
老先生看了看身後竹林,就是些普通竹子,在哪裏都不稀罕,梳密得當,有粗有細。
這片竹林,擱在匠人手裏,能值小錢大錢,看匠人手段,作為書院的私產,卻要花錢雇人修剪。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避免不了,有些人,可以這樣做,卻不願去做。和光同塵,隻有到了足夠高的高處,才能算大智慧,但是真到了高處,卻難免一個潔病難除。
“別聽他的,一個老無賴,穿了身儒衫,胡說八道罷了。”李西山恨不得把這身儒衫趕緊脫下來,撕得粉碎,以後再也不穿了。
一直走出很遠,李西山才恢複往日神采。
李西山忽然停下腳步,楊見山卻搖了搖頭。
李西山有些不高興。其實,那個叫韓征的年輕人還沒走遠,不光沒走遠,還停下來當起包袱齋,趁著學院先生學生剛下學塾,把那些拓字拿出來,希望能換些銅錢。
真能在書院裏讀書,有一個差錢的?學生要沒有個秀才頭銜,走路都直不起腰來。先生要沒有個舉人身份,也是進不了學堂的。
真的可以再打他一頓。現在,就是人家給他三文錢一張,韓征也會把那些拓字賣了。剛才還賣五文錢一張呢,不是把老先生坑了?
一老一少,在李西山楊見山麵前走過,老先生看著得意弟子,雖然喜怒不形於色,心裏卻早就樂開了花,“其實,這話也就是說說,萬萬做不到的。但是就因為做不到就不去做嗎?恰恰相反,先別管能不能做到,隻要往這方麵去做,哪有不對的?”
弟子在先生課堂上,語氣激昂,豪情萬丈,現在聽了先生說的話,卻漲紅了臉,後悔自己口氣太大了。
老先生就要這個效果,自己的得意弟子,當然自己最清楚,心中若無這樣的想法,是萬萬不會說出這幾句話的。雖然這四句話不是他說的,但是讀書人,把這四句話當作人生信條,錯不了。
不光錯不了,當得起可敬二字。
李西山看著走過去的兩人背影,深深鞠了一躬,絕對是真心實意。
自己和楊見山是做不到的,無論如何,不管怎樣努力,都做不到,因為那四句話,連說這句話的那位橫渠先生,也沒有做到,真要勉強說其中一句勉強做了一點,也不過剛剛沾著點皮毛罷了,那還是在老先生不得誌的時候,才勉強做到一點,真是身居高位,反而覺得有心無力起來。
即便是先前見到的老先生,也沒能真真正正落在實處多少,倒是他的兩位學生,真的做出了點樣子。不過要說做得好不好,這世間恐怕也隻有作為兩人先生的老先生才能評論一番。
為己才能為人。如老先生那般做到無己的,能有幾人?老先生是讀書人,卻最不像讀書人,耍了個無賴的法子,才把擔子挑起來。
李西山輕搖折扇,邁著四方步,走在楊見山前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聽聽,聽聽,能做到?”
李西山幹脆停下來,略微彎腰,惡狠狠和楊見山對視,“別說做到做不到,你要是能往這方麵去做,我就跟你姓!”
不可能嘛,半點機會也沒有,萬一的可能也沒有。李西山終於出了口惡氣,頓覺神清氣爽。
不過,也沒多大會,李西山又沒那麽神清氣爽了,李東隅,自己跟他姓,還不是姓李?哪怕叫楊西山,又能怎樣?該如何還是如何。
李西山看著眼前的少年郎,真忍不住要為他大哭一場。
李西山嬉皮笑臉,“要是真扛不住,把挑子一撂,多簡單?”
楊見山不為所動。
李西山用力去搖頭晃腦,再看一眼那沒人比他更可憐的少年郎,確實不該來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