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背起小竹箱、別好燒火棍、掛好酒葫蘆的楊見山打了個酒嗝,大著舌頭,說了句話,“顧兄炒的茶葉,也挺好。”


    顧清遠豁然開朗,就像出了一身臭汗,接著洗了個熱水澡,渾身都通透了。趕忙轉身,跑進洞中,把所有炒好的茶,分類打包,都裝好,很小心地遞給楊見山。


    整個過程,李西山都沒看一眼。李西山一直身形挺拔、站在崖邊沒有闌幹的地方,平視前方。


    李西山一身白衣勝雪,在山風的吹拂下,發出烈烈聲響,無論是氣質還是長相,都比顧清遠超出一大截。即便是顧清遠以前一身白衣勝雪、背負仙劍,也不行。


    有呂靜玄在前,李西山有此作態,顧清遠已經不會多想,卻依然有種幾乎壓製不住的衝動,想要一腳把李西山從玉瑩崖上踹下去。


    人性皆如此,不言惡,善字也沾不上邊。反過來,一樣適用。顧清遠終究忍住了,畢竟顧清遠也沒有把呂靜玄踹下去過。


    李西山卻還是沒有半點動靜,和以前與楊見山下玉瑩崖,大不相同。


    顧清遠和楊見山都在等。


    楊見山的眉頭也皺起來了。就在楊見山忍不住挪步的時候,忽然。


    “走!”李西山就說了一個字。


    楊見山一步沒踏穩,一個倒栽蔥往玉瑩崖下栽了下去。


    別說楊見山著了道,顧清遠也實在沒想到。


    坑人的事,李西山絕對沒少做,也知道李西山會去做,卻依然避免不了踩進坑裏去。實在想不到李西山何時出手。


    顧清遠想不到,楊見山躲不開。


    一白衣,一青衣,就這樣一個頭上,一個腳上,一起下去了。沒什麽危險,終究不好看。


    顧清遠嘴角抽搐了無數下。


    惹人別惹呂靜玄。


    混江湖,千萬別跟著李西山。


    楊見山身上的那種危險氣息,顧清遠能察覺。但是,像楊見山這樣心思純粹的少年,顧清遠沒見過。


    李西山幾乎沒有一次針對楊見山,更不會刻意打擊楊見山,楊見山卻處處受製、時時被李西山壓住一頭。換成任何人,哪怕是顧清遠,也可能早就道心不穩了。楊見山搖搖擺擺,都挺了過來。


    即便是一起下個山,李西山依然想盡千方百計壓過楊見山一頭。次次如此。最後一次,也沒放過。


    呂靜玄和這個叫李西山的讀書人相比,確實厚道多了。


    韓征自從有了秀才頭銜,就成了大名人,酒場、名流,皆有走動,名頭響亮。


    尤其是被南安郡郡城那位功成身退的老舉人給了番韓秀才才思敏捷、學貫古今、真不可多得的人才,老朽實在佩服萬分的評價之後,幾乎坐實了人們心中所想。就看快要到來的鄉試,韓證能不能再接再厲,拿下那個解元頭銜了。


    南安郡在一段時間的風聲鶴唳之後,漸漸安穩下來。


    那一段時間,委實讓人不得不多想。


    沒想到朱家徹底倒了,倒得這麽快、這麽徹底。


    先是朱家棟梁朱清塵死於重疾,暴斃而亡。然後朱家老太爺被如雷貫耳朱公子一篇文章活活氣死。再然後朱家家臣樹倒猢猻散,剩下個朱公子把天大的一份家業揮霍一空。


    再然後,南安郡城最大的銷金窟之一——飲月樓,一夜之間天堂變地獄,近兩百人身首異處。


    聯想到小道消息,安豐縣的事情,會不會在南安郡上演?


    在陣陣馬蹄之後,南安郡百姓徹底放下心來。到底是昌明盛世,太平世道。綺鹿王朝國力鼎盛,誰敢興風作浪?


    可憐那如雷貫耳朱公子,成了過眼雲煙,隻剩個偌大名聲,在老百姓茶餘飯後一番評說,不過這談資,從以前高不可攀的羨慕嫉妒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反麵教材。


    趙家天子確實給足了朱家好處,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麵子裏子都有了,還不知足,怨誰?


    實在是動動腦子就能想明白,根本就不用什麽傳言。


    朱家在經曆了好多代人、數百年大富大貴之後,終於變得不安分起來,趙家天子確實忍不下去了。


    也沒辦法再忍。畢竟朱家的手,伸得也太長,安豐縣雖說偏遠,到底不是南安郡,不能任由朱家說了算。


    其實,對於南安郡,朱家反而從來沒說過什麽。


    這就是朱家的高明之處了。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到底是趙家才是這片天地的主人。安豐縣受朱家牽連,被王師圍剿,能活下來的沒有幾人。都不知謀劃了多少年,安豐縣咎由自取。


    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加坐實了南安郡百姓的猜想。


    實在走投無路的朱公子,破罐子破摔,糾集匪人滅門飲月樓。


    飲月樓,確實讓如雷貫耳的朱公子丟了臉麵。從飲月樓頭牌雪若換成桃花,就十分明顯了。


    南安郡,誰都知道雪若就是朱公子的禁臠,容不得別人染指的。而且,事後被人證實,桃花其實就是雪若。


    為何一開始叫雪若,後來改名叫桃花,實在是女人男人都明白,無非就是姑娘變成女人的一點區別,更何況,還有一個雪若沒有願意用的名字,更加直白。


    要是這樣結合起來,確實有可能讓朱公子惱羞成怒。


    確實如此,之前就有苗頭了,翠雲閣跳樓事件雖然很多人認為也是謠言,南安郡卻無人不知。


    好在那個如雷貫耳的朱公子就是個酒囊飯袋的繡花枕頭,也沒鬧出多大風浪。


    那些朱家家臣、朝廷有關聯的大臣、邊關大將、護一方安寧的總兵······好在早早看清了形勢,站好且選對了隊,沒有誰為朱家出頭。都說牆倒眾人推,其實在朱家,真沒有,誰也沒有推,它自己倒了,就這點聲響,就等於沒個聲響了。


    再然後,就看出來趙家天子的寬廣胸襟。


    皇室二皇子親自到南安郡,從別人手中花重金買回朱家陵園,派人重修老太爺和朱清塵墳塚,並派專人看管保護陵園。


    不隻是朱家陵園。


    而且,這馬蹄陣陣,無數兵馬,都接到指令,飲月樓事件,並非朱俊彥朱公子所為,實在是另有其人,屬於江湖仇殺,畢竟飲月樓掌櫃武懿是江湖出身,而且身手不凡,與她相關的好多江湖人手上早就沾滿鮮血。這之後,也被人證實了武懿的江湖履曆,確實是真的。


    南安郡陣陣馬蹄,依然在尋找朱俊彥,賞銀數次增加之後,變成了白銀五千兩,傳言二皇子說過,朱家肱骨重臣,不能眼看著朱家後人走上歧路。不管是朱家家業,還是官場事業,都等著朱俊彥回來打理。


    老百姓可不是傻子。真真假假,心裏明鏡似的。朱家是徹底倒了。朱公子朱俊彥除非死了,但凡還有一口氣,就應該跑到天邊躲起來,千萬別再露麵。


    這些想法,老百姓可不敢亂說,能想到這一點,已經相當不易。不敢說、不願信,但是卻人人相信,實在是合情合理。


    不過最終證明,這些猜想,終究不是全部真相。不是全部真相,但是有一點,在老百姓心中再也錯不了——朱家成了千古罪人,就這麽簡簡單單死了,實在是太便宜了朱家。


    但是為何老百姓更願意朱公子繼續活下去,也許有那一篇文章送老祖宗歸西的原因,也許認為朱公子沒能繼續躺著享福有些可憐,反正朱公子是掀不起什麽浪花的,如雷貫耳,不過是些天雷滾滾的壞名聲罷了。


    好多年前,那些朱公子不世之材的傳言,無非朱家家臣的阿諛奉承,誰信誰就真傻了。


    大浪淘沙,水落石出。老百姓嘴上說,眼裏看,心中想,改變不了有些會湮沒在曆史的長河中,有些注定不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桑榆非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酒賞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酒賞雪並收藏封神之桑榆非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