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瑜歎息一聲,這個李西山,應該是個化名了。什麽應該,肯定就是了。真正有本事的人,用個化名,遊戲人間,再平常不過。要真是平常人,誰會用西山當名字啊?
貴人已經來過了,可惜朱慶瑜沒能抓住機會,要是貴人還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朱慶瑜苦笑搖頭,那還叫貴人嗎?
朱慶瑜經過那次讀書人登門,也想通了,就不該他朱慶瑜富貴騰達,餘生惜福、養身、遠禍,就行了。子女的事情,有能力就管管,沒能力,就隨他們去了。
一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確實明驗。又說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朱慶瑜是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就因為這樣,朱慶瑜確實提不起多少心氣,破財消災,是對的。
被朱俊彥賣出的一座座園林、無數土地、數以千計的門市、整條整條的商業街、一家家錢莊······安國公王府根本沒去管,也根本不用去管,一家一家,一片一片,一座一座,絕大多數都慢慢收了回來,名單上都登記得清清楚楚。
宇文楚隨便掃了一眼,就呼哧呼哧又睡著了,寫著名單的一本厚厚的冊子掉在地上,遞冊子的老幕僚汗涔涔而下,半點也不敢動彈。幾年前,傳言那個廖添也是來邀功的,不知為何,就被滅了門。一個女人?實在是太過玩笑。李良琴?老幕僚真不覺得是什麽大事,真不真,老幕僚可不敢動一點念頭去想一想。
南安郡確實安穩,陣陣馬蹄把轄域踏過一遍,老百姓徹底把心放進了肚子裏。
放進肚子裏之後,就更關心快要到來的有著秋闈科考說法的鄉試了,一個個小道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當然,有好幾個說法都是關於韓征的。
就在一個個謠言傳得熱乎,相互間打鬥熱烈的時候,韓征那個讀書人小登科了!
和南安郡案首韓秀才喜結連理的女子是南安郡郡城北檀溪縣縣城老進士梁靖和的獨女,名字並沒有什麽新意——梁晴。
傳言梁靖和獨愛雪景,而冬雪太也稀奇,而雨確實能常思常見,梁靖和也沒想著愛女能木秀於林,起名字就避開了一個雨字。
長守長盼柳絮飛,不思不念無端雨。
雪後初晴太過驚豔,雨後初晴就平常多了。
韓秀才結婚那天,很多人都去湊了熱鬧,女子眉眼如畫,二八佳人,清純秀麗,不染塵俗。韓征確實有福氣。
不過,這個韓征有福氣的說法,仔細想想忽然有了不小爭議。
一位邊織網邊聊天的大嬸忽然說了句,“那個韓征,別說是個才子,就是那長相,要說不是個小帥哥,誰是?”
話頭被另一位大嬸接過去,“濃眉大眼,模樣周正,個子前兩年好像又躥高不少,大帥哥也當得起!”
“考秀才都考了第一名!還這麽年輕!”
就是平時再不待見韓征,一直編排韓征不是的,也張嘴愣在那裏。委實是見過的,仔細一想,要是身高再高一些,大帥哥不至於,但是一個帥氣的說法,是當得起的。
“別看韓征現在隻是個秀才,就是個舉人老爺,人家都不一定會看在眼裏的。”
“可不是,郡城裏那位舉人老爺,那麽大學問,經曆那麽多世事沉浮、人情冷暖,現在功成身退,也被那個韓征的才學折服了。”
“聽說郡城學政大人也和韓征也有來往?”
“可不是,溫學政那般不假辭色,嚴肅認真,這麽一位大官老爺,遇見韓征,也是願意正眼看一眼的!”
······
平時也不過就是這些言語不待見韓征,或者故意在那裏編排韓征的不是的,還經常拿韓征的清貧或者長相說事。但是現在,家境貧寒,卻娶了千金小姐。長相真不怎麽樣?那也不過和一些有名有姓的大帥哥相比。
其實這就有點吹毛求疵了,就算是以前,韓征也有個濃眉大眼模樣周正的說法,更別說現在身高已經比幾年前躥高一截。
“要不是進士老爺家的大小姐,還真配不上······”
忽然,正在滔滔不絕說話的大嬸,胳膊肘被人搗了一下。其實,就是不被人提醒,大嬸也忽然意識到,也不會繼續往下說了。
小嬋已經在收拾女紅,一團團彩色絲線,幾片綢緞,都收進針線筐裏。小嬋扶著腰緩緩起身,再慢慢彎腰,拎起凳子,一手端著籮筐,一手拎著小板凳,緩緩走著,回家去了。
眾人都看著挺著大肚子,身子越來越粗苯的小嬋,一步一步走得十分小心,小聲議論著的話,就不想讓小嬋聽見了。以前一些議論,小嬋也沒少聽過。這次,稍稍有些不同。
老進士梁靖和實在是個······怪人。
綺鹿王朝幾乎人人做過讀書人,能當作生員的,自然茫茫多,秀才也不算稀罕,能考上舉人才真正能算出人頭地,謀一個老百姓眼中的官老爺身份,已經不成問題。
要是成為進士,哪怕是同進士出身,不管在哪裏,那就是讀書人的飛黃騰達了,就算是那個皇親國戚滿地走的京城,一旦登科,也是份天大的榮耀。孟學士一篇《登科後》,實在是寫出了讀書人難以抑製的激動心情。真正的讀書人,誰去笑話他?
梁靖和就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進士老爺,那時候十分年輕,也不過剛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在那些花白胡須、塌腰摳嘍眼的同學群裏,確實什麽也不用做,就出盡了風頭。
梁靖和進士出身,進了翰林院成為翰林院庶吉士,也就是所謂的儲相之後,並沒有多長時間,就成了吏部有司郎執筆文書,再然後成為外放京官中的一員,依然是重要職務,赴任東定王府府衙考功司令史,到任後,又被東定王指名兼任施法科輔官,成為一州主官狄儉同麾下肱股之臣。
不過,這也成了梁靖和從政的最後一站。成為進士老爺後,前後不到五年,風華正茂的梁靖和稱疾請辭。
梁靖和辭官之後,漸漸和官場斷了聯係,在南安郡檀溪縣縣城郊外買了片野地,圈起來,植梅養鶴,起名梅園,攜妻子仆人同住。
梁靖和與名流官場漸行漸遠,在不是家鄉的南安郡老百姓這邊,就更加沒了個聲響。
卻不知什麽時候,被韓征這小子捷足先登,依然是沒個聲響,就娶走了梁靖和唯一的女兒。
貴人已經來過了,可惜朱慶瑜沒能抓住機會,要是貴人還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朱慶瑜苦笑搖頭,那還叫貴人嗎?
朱慶瑜經過那次讀書人登門,也想通了,就不該他朱慶瑜富貴騰達,餘生惜福、養身、遠禍,就行了。子女的事情,有能力就管管,沒能力,就隨他們去了。
一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確實明驗。又說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朱慶瑜是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就因為這樣,朱慶瑜確實提不起多少心氣,破財消災,是對的。
被朱俊彥賣出的一座座園林、無數土地、數以千計的門市、整條整條的商業街、一家家錢莊······安國公王府根本沒去管,也根本不用去管,一家一家,一片一片,一座一座,絕大多數都慢慢收了回來,名單上都登記得清清楚楚。
宇文楚隨便掃了一眼,就呼哧呼哧又睡著了,寫著名單的一本厚厚的冊子掉在地上,遞冊子的老幕僚汗涔涔而下,半點也不敢動彈。幾年前,傳言那個廖添也是來邀功的,不知為何,就被滅了門。一個女人?實在是太過玩笑。李良琴?老幕僚真不覺得是什麽大事,真不真,老幕僚可不敢動一點念頭去想一想。
南安郡確實安穩,陣陣馬蹄把轄域踏過一遍,老百姓徹底把心放進了肚子裏。
放進肚子裏之後,就更關心快要到來的有著秋闈科考說法的鄉試了,一個個小道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當然,有好幾個說法都是關於韓征的。
就在一個個謠言傳得熱乎,相互間打鬥熱烈的時候,韓征那個讀書人小登科了!
和南安郡案首韓秀才喜結連理的女子是南安郡郡城北檀溪縣縣城老進士梁靖和的獨女,名字並沒有什麽新意——梁晴。
傳言梁靖和獨愛雪景,而冬雪太也稀奇,而雨確實能常思常見,梁靖和也沒想著愛女能木秀於林,起名字就避開了一個雨字。
長守長盼柳絮飛,不思不念無端雨。
雪後初晴太過驚豔,雨後初晴就平常多了。
韓秀才結婚那天,很多人都去湊了熱鬧,女子眉眼如畫,二八佳人,清純秀麗,不染塵俗。韓征確實有福氣。
不過,這個韓征有福氣的說法,仔細想想忽然有了不小爭議。
一位邊織網邊聊天的大嬸忽然說了句,“那個韓征,別說是個才子,就是那長相,要說不是個小帥哥,誰是?”
話頭被另一位大嬸接過去,“濃眉大眼,模樣周正,個子前兩年好像又躥高不少,大帥哥也當得起!”
“考秀才都考了第一名!還這麽年輕!”
就是平時再不待見韓征,一直編排韓征不是的,也張嘴愣在那裏。委實是見過的,仔細一想,要是身高再高一些,大帥哥不至於,但是一個帥氣的說法,是當得起的。
“別看韓征現在隻是個秀才,就是個舉人老爺,人家都不一定會看在眼裏的。”
“可不是,郡城裏那位舉人老爺,那麽大學問,經曆那麽多世事沉浮、人情冷暖,現在功成身退,也被那個韓征的才學折服了。”
“聽說郡城學政大人也和韓征也有來往?”
“可不是,溫學政那般不假辭色,嚴肅認真,這麽一位大官老爺,遇見韓征,也是願意正眼看一眼的!”
······
平時也不過就是這些言語不待見韓征,或者故意在那裏編排韓征的不是的,還經常拿韓征的清貧或者長相說事。但是現在,家境貧寒,卻娶了千金小姐。長相真不怎麽樣?那也不過和一些有名有姓的大帥哥相比。
其實這就有點吹毛求疵了,就算是以前,韓征也有個濃眉大眼模樣周正的說法,更別說現在身高已經比幾年前躥高一截。
“要不是進士老爺家的大小姐,還真配不上······”
忽然,正在滔滔不絕說話的大嬸,胳膊肘被人搗了一下。其實,就是不被人提醒,大嬸也忽然意識到,也不會繼續往下說了。
小嬋已經在收拾女紅,一團團彩色絲線,幾片綢緞,都收進針線筐裏。小嬋扶著腰緩緩起身,再慢慢彎腰,拎起凳子,一手端著籮筐,一手拎著小板凳,緩緩走著,回家去了。
眾人都看著挺著大肚子,身子越來越粗苯的小嬋,一步一步走得十分小心,小聲議論著的話,就不想讓小嬋聽見了。以前一些議論,小嬋也沒少聽過。這次,稍稍有些不同。
老進士梁靖和實在是個······怪人。
綺鹿王朝幾乎人人做過讀書人,能當作生員的,自然茫茫多,秀才也不算稀罕,能考上舉人才真正能算出人頭地,謀一個老百姓眼中的官老爺身份,已經不成問題。
要是成為進士,哪怕是同進士出身,不管在哪裏,那就是讀書人的飛黃騰達了,就算是那個皇親國戚滿地走的京城,一旦登科,也是份天大的榮耀。孟學士一篇《登科後》,實在是寫出了讀書人難以抑製的激動心情。真正的讀書人,誰去笑話他?
梁靖和就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進士老爺,那時候十分年輕,也不過剛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在那些花白胡須、塌腰摳嘍眼的同學群裏,確實什麽也不用做,就出盡了風頭。
梁靖和進士出身,進了翰林院成為翰林院庶吉士,也就是所謂的儲相之後,並沒有多長時間,就成了吏部有司郎執筆文書,再然後成為外放京官中的一員,依然是重要職務,赴任東定王府府衙考功司令史,到任後,又被東定王指名兼任施法科輔官,成為一州主官狄儉同麾下肱股之臣。
不過,這也成了梁靖和從政的最後一站。成為進士老爺後,前後不到五年,風華正茂的梁靖和稱疾請辭。
梁靖和辭官之後,漸漸和官場斷了聯係,在南安郡檀溪縣縣城郊外買了片野地,圈起來,植梅養鶴,起名梅園,攜妻子仆人同住。
梁靖和與名流官場漸行漸遠,在不是家鄉的南安郡老百姓這邊,就更加沒了個聲響。
卻不知什麽時候,被韓征這小子捷足先登,依然是沒個聲響,就娶走了梁靖和唯一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