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我雖然個人覺得你這個想法有新意,算是有意思吧。可是, 作為一個建築工程項目的長久解決方法, 怎麽見證它的有效性呢?”


    沒等冷諾回答, 台下的審查委員許書記先開了口:“小謝同誌這個問題問的不錯。整治牛欄河工程是市裏今年的重點項目, 就算想法新鮮, 總得有個根據。作為建築工程,在座的恐怕誰也沒聽過靠愛意來聚集人氣的先例吧。”


    許書記這不是個問題。他是變相的稱讚了三化負責人謝然, 婉轉否定了冷諾提出來的集愛方案。


    坐在中間的審查委員長也發話了:“是啊。小謝同誌說的不錯,林達的這個集愛,想法還是有些太天真了。”


    這麽下去冷諾便是連解釋的機會都要被抹殺了。


    冷諾正要握起話筒時,謝然一抬手,示意她等等,他先開了口。


    他衝著台下的審查委員們說道:“許書記,柳委員長,其實我沒有覺得冷設計師提出的集愛這個想法不可行。隻是在提問,想知道有沒有真的通過集愛而收獲成功的案例。”


    說完,謝然才轉過身,對著冷諾,問道:“請問,冷設計師,本著集愛這種宗旨,有過成功的案例嗎?”


    這一次,全場都等著冷諾再接過來麥克風回答問題了。


    林寬從後排走到前排,有些安耐不住的攥緊了拳頭。


    林寬旁邊的張梅霞,卻是坐在前排得意的翹起了二郎腿兒。


    “有。原本林達就打算跟大家介紹下這種世界知名的成功案例。”冷諾輕輕放下麥克風,她的回答簡介,動作從容不迫。


    “世界知名?那正好讓我們三化的人也開開眼界。”冷諾離開台子的空隙中,旁邊的謝然刻意重複了冷諾強調的“世界知名”。


    等冷諾再回來時,她的旁邊是一個跟她等身高的石雕。


    一隻石雕狗。


    而且是一隻普通的石雕土狗。


    台下又掀起了更高的一浪喧嘩聲。


    這一次不單單是喧嘩了,簡直是各種不加掩飾的嘲笑聲嗶嗶聲噓噓聲夾雜在了一起。


    張梅霞這次手裏沒有麥克,她隻是衝著旁邊的林寬誇張的捂著肚子。


    笑道:“阿寬,林達讓她來做設計,也太給林叔丟人了吧。這土狗,是要拿來搞笑的麽。”


    林寬裝作沒聽見,他隻是一動不動的望著講台。


    “請大家安靜。”這次又是謝然,在冷諾準備模型時,拿起了麥克風。


    隻輕輕一句,台下便瞬間安靜下來。


    他把麥克風禮貌地還給了冷諾:“請。”


    冷諾摸了摸石雕狗的腦袋,這正是林楓在一天之內按照她的繪圖雕刻出來的石雕狗。


    冷諾摸著狗頭,好像很愛惜的樣子。


    她緩緩開口了:


    “大家眼前的這座石雕狗,就是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集愛成功案例。”


    “這條狗,不是普通的土狗,它是一隻柴犬。它有自己的名字,叫八公。”


    台下又有幾許冷嘲熱諷,甚至有人說林達的設計師果然又瘋了一個,要求抬走。


    冷諾好像沒注意到台下的騷動,她繼續說道:“這條狗的雕刻沒有什麽特殊的手法,的確如大家現在看到的,實在是樸實的任誰都可以模仿雕刻。這裏是模型用了石膏。實際雕刻是銅像。”


    “可是,這條狗卻是一條神奇的集愛狗。因為它有過神奇的故事。50年前,它曾經在同一個地方等了它的主人8年整。”


    台下又是一片噓聲。


    “是的。整整八年。它每天都在同一個車站等待它的主人回來。雖然它的主人直到它去世,都再也沒有回來過。”


    台下安靜了些。


    冷諾聲音柔和,像是在給台下的人講故事般,她麵帶微笑:“這條狗所建成的車站,是霓國京市年輕人最多的車站——江穀車站。可如此繁茂的都市車站裏,主題建築隻有這小小的一條八公狗。”


    冷諾頓了頓。


    “大家可能猜到了後麵的故事。50年之後,也就是如今的江穀站,有了一個主題念想,叫‘等待’。”


    “無論男女老少,同學相聚,同事相邀,或者是戀人相見。江穀站的八公狗。就是這個雕像。”


    “這個隻有85厘米高的柴犬。”


    冷諾把講故事的抑揚又換成了普通的敘述。


    她說:“既然剛剛被問道集愛的效果。我來回答這個數字效果。在霓國的江穀車站,如今每天有十萬餘年輕人,他們在柴犬的雕像前相聚等人。而當初小小的江穀站,沒有人會想到因為一條狗的集愛效果,如今會成為一個最大的年輕人車站。”


    “每天十萬人?這個數字是不是有些誇張?”台下的許書記提問了。


    冷諾真想告訴他,80年代是每天十萬人。


    其實再過50年,現代霓國的江穀車站,每天有六十萬人在雕像附近等人。


    沒等冷諾說話,這次是旁邊的謝然拿起來了麥克風,他先征求了下冷諾的意見:“不介意我來回答麽?”


    冷諾的數字都有理有據,文獻參考整理文稿也都交上去了。


    她對任何提問都有準備,自然不介意更多人參與,她點了點頭。


    謝然拿過麥克風,對著台下說道:“許書記,冷設計師說的這個雕像,我去看過。剛好上個月出差去霓國京市。跟當地負責人也是恰巧是約在了八公狗那裏見麵的。”


    他又補充了一句:“冷設計師說的十萬人已經是保守估計了。”


    謝然把麥克風還給冷諾之前,又肯定的點頭稱讚道:“這的確是一件成功的集愛實例。世界知名,並不誇張。‘等待’這個愛意,經過了50年,如今霓國有一個等人的標誌性建築,已經上過了歐洲的幾大建築史雜誌。”


    台下前排的幾個審查員相序點頭。


    冷諾輕聲道:“謝謝你的認可。”


    冷諾把石雕狗推到了乒乓球台子的後麵,又回到了牛欄河的主題。


    冷諾需要趁熱打鐵,把牛欄河的項目拿下來。


    她這次提到了具體施工:


    “集愛,這個提案,並不一定要做的高端華麗。富麗堂皇不接地氣的話,很難讓大家長期使用。如果是水泥台子,可以簡單維修。費用比鋪一條石磚路都要廉價。施工也可以在短期內完成。清理汙水一周的同時,林達可以保證200個台子也同時完成。”


    台下許書記和旁邊幾個審查員交頭接耳又討論了幾句,他開始翻看一直擱在桌角的文件了。


    正中間位置的審查委員長麵示難色,歪了歪腦袋。


    他敲著鉛筆說道:“林達的這個方案的確有些意思。施工也不是不可行。投入成本不高,本來可以期待一下。但是呢,”


    他清了清嗓子,是要做結論的架勢了。


    “這一次,經過多方麵考慮,我們已經審批了三化五建水泥灌底的方案。材料也已經發放了。所以,”


    這個“所以”沒說完,被台上的謝然打斷了。


    他問:“柳委員長,材料雖然已經發放了。我理解,林達這個集愛方案的材料,和我們三化的材料是完全一致的意思吧?”


    冷諾敏銳的補充道:“是的。我們隻需要一部分水泥就可以。無需灌入河底,工期也不用一年,一周即可。”


    這時張梅霞站了起來,她聲音高亢:“冷諾同誌,你可能沒太懂柳委員長的意思,我們已經定了三化五建的方案。不會考慮你們了。不可能有例外了。”


    冷諾並不在意。


    她有備而來,準備了圖紙。正要展開圖紙,接下來還打算展示她做的40多條支流治理方案。


    旁邊的謝然再次奪走了麥克風,他站在了台子中間,突然正式的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


    他這才滿臉歉意的說道:“柳委員長,對不起,如果我們三化決定棄標了呢?這個集愛方案能審批麽?”


    “小謝同誌,你剛剛說什麽?你能對你的話負責嗎?”不怪柳委員長在反複詢問。


    台下一片嘩然,後麵三化的人也都在高聲喊著:“謝主任,怎麽回事?!”


    謝然不慌不亂,他嚴謹回答:


    “我能負責。水泥灌底,的確是三化提出來的。但如果我們有了更好的辦法能救牛欄河,我們可以放棄這個棄河的下策。我們願意配合林達集團,我投林達一票。”


    許書記:“小謝同誌,你沒有投票權。”


    謝然:“可是,我有放棄權。”


    柳委員長跟許書記幾個人低語:“這個謝然就是謝廠長的兒子吧。”


    聲音難免漏了出來。


    冷諾這時看了看旁邊站著的謝然,身形削瘦,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文質彬彬裏透著幾分雷利幹練。


    他這次沒有拿麥克風,聲音不高,卻很清晰:“我謝然今天不是謝廠長的兒子,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負責三化撤標。因為我覺得冷設計師的方案才是完美的。”


    說完,他看了看冷諾,帶著一份自負的桀驁。


    #


    經過了一個多鍾頭的討論和補充提問。


    林達的方案最終翻盤了。


    而三化成了協助林達的汙水處理方。


    負責人依舊是謝然。


    在項目裏他是謝主任。


    結果雖然沒讓冷諾意外,但這個過程跟冷諾想的卻不一樣。


    林達收拾模型時,謝然主動幫著搬起了石雕狗。


    他走到冷諾身邊,並肩時開口道;“冷諾同誌。今天你的案例分析太精彩了。”


    “謝謝。”冷諾受過的讚許太多了。


    這種突然的稱讚,她並不在意。


    謝然扶了扶眼鏡,眼角微微笑了笑,轉向冷諾問道:“以後,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也擁有一份美好的‘等待’呢?”


    第37章 歸來


    冷諾還在埋頭整理著文件, 還沒開口。


    林寬追了上來,從謝然手裏奪過來了石雕狗,他低聲道:“謝了。”


    謝然扶了扶鏡子, 鬆開了石雕拍了拍胳膊, “林寬, 好久不見呢。你有什麽可謝我的?是替她謝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進年代文裏成了祖國棟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文不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文不值並收藏嫁進年代文裏成了祖國棟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