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純粹的父愛母愛,千萬不能和他幼時一樣,過得辛苦艱難。
蘇清意很聰明,她算計該算計的人,別的人,她都溫柔以待。
蕭恪相信,如果是蘇清意當這個母親的話,孩子一定會在嗬護中成長。
“是,有了殿下的女兒了。”蘇清意臉上也難掩笑意。
淑妃心裏一驚,這孩子怎麽回事?
蕭恪也不理解:“為什麽是女兒?”
蘇清意嘴角上揚:“女兒多好呀,妾身的嫁妝裏有好多珠寶首飾,能把女兒給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她穿最好看的衣裳,戴最好的首飾。”
蕭恪笑了起來:“好,你說是女兒,那咱們就生個女兒。”
隋王妃在一邊幾乎要將牙給咬碎,蘇清意不過是個側室而已,憑什麽能夠得到成王那般寵愛,還能懷上成王的第一個孩子。
她是尊貴的皇子正妃,憑什麽又要到處受氣!
皇帝這時也趕了過來,他對給他送暖玉,還親手做糖的成王側妃印象很不錯,懷的又是成王府的第一個孩子,自然要過來瞧一瞧。
皇帝都過來了,其他人自然而然也跟著過來了,原本還寬敞的地兒,一下就變得狹窄了起來。
皇後領著眾人先給皇帝請了安,又迎著皇帝上座,順便就將蘇清意懷孕一個月的事情說給了皇帝聽,言語間還穿插著對蘇清意的誇讚。
“老五終於要有第一個孩子了,好事,大好事!賞!”
蕭恪立即謝恩。
因為月份還淺,還得注意著,黃芪又把了一次脈,詢問了最近蘇清意的飲食,然後留下了一大堆不能吃或者隻能少吃的忌口之物,又給了一張安胎藥的方子,直接到京城的藥鋪去抓藥就行。
懷孕之人不便勞累,蕭恪跟皇帝告了罪,又跟淑妃道了歉,就直接帶著蘇清意出宮回府。
來的時候要徒步行走許久,懷孕之後皇帝直接派了馬車送他們出宮,還吩咐蕭恪要好生看顧著。
皇帝賞了一大堆東西,不過到底跟蕭恪不比蕭華,父子關係沒那麽親厚,真正的好東西沒給多少,盡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禦賜物品,連拿出去換錢都不行。
皇後給的賞賜倒是有心了,都是給的滋補品還有柔軟的料子,甚至還將一頂新做的狐裘鬥篷賞賜給了蘇清意,這讓蘇清意也記了皇後的好。
淑妃的東西都是蕭恪給的,沒有什麽適合的珍貴物品,不過她派人送來了一些有孕女子喜歡吃的零嘴配方,都是她懷蕭恪的時候吃過的。
除了皇帝皇後以及淑妃給的,宮中還有好些高位份的妃嬪也差人送來了賞賜,在清疏院堆了好大一堆。
“妾身這算是母憑子貴了?”蘇清意看著賞賜單子,這些宮裏的娘娘,要換作平時,可不會輕易給一個側妃賞東西。
蕭恪把蘇清意給抱了起來,鈴鐺手疾眼快地將軟墊鋪好,蕭恪才把蘇清意給放了回去。
“你懷的可是本王的第一個孩子,貴重些又怎麽樣?”蕭恪理所應當地說道。
“這些都好說,隻是王妃姐姐把她佩戴了多年的項圈送來了,到底還是太貴重了。”蘇清意看著錦盒裏的金鑲玉項圈,那可是王妃戴了多年的,還作為嫁妝帶到了王府來,足以見得她的心意。
“她既然送給你了,你就盡管收下,以後這個孩子,也要喚她一聲母妃。”蕭恪清楚,蘇清意絕對不會攛掇自己的孩子不敬嫡母。
蘇清意應下,不過還是道:“等姐姐身子見好了,妾身再去找姐姐致謝。”
第22章 塞北
重陽節當夜,一輛古樸的馬車行至了宮城外,被禁軍給攔了下來。
馬車上下來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先生,穿著一身素衣,他遞了一塊金製令牌過去,禁軍一看,恭恭敬敬地被令牌還了回去,迎著這位老先生進了宮城。
第二日,宮中傳來的旨意,表示現在的鎮王府血脈不純,有鎮王府老人進宮,向皇帝請旨廢除了現鎮王的爵位,全家趕出了鎮王府。
鎮王府作為大渝開國以來唯一一個延續至今的異姓王府,地位很高,加上鎮王府老仆攜鎮王親令進宮,表示鎮王當年雖然帶著全家歸隱,但是還有血脈留存於世,鎮王府大可不必托付給其他人。
於是這一家本是原鎮王遠親的人,被皇帝派去的禁軍趕出了鎮王府,鎮王府裏的東西更是一件也沒有帶得走。
京城中消息靈通的人便開始議論了,昨日重陽節棲霞縣主才不守宮規被皇後斥責了,當天鎮王府老仆就進宮了,多半也是看不得這些人的做派。
當年鎮王攜全家歸隱的緣由有些人隱隱約約是清楚的,隻是沒想到鎮王府後人還關注著大渝的一舉一動。
蕭恪跟蘇清意一同用早膳時便說起了這個:“他們借著鎮王府的名頭行事,行為乖張,有今日的下場也是活該,鎮王府的名豈是他們能糟蹋的。”
蘇清意笑而不語,胃口頗好,多喝了半碗粥。
棲霞習慣了金枝玉葉的生活,這一朝淪為平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正跳腳呢?
誰讓她非要來自己麵前晃悠呢?
她蘇清意可不是什麽白蓮花好人啊。
蘇清意才懷孕一個月,正是需要小心的時候,蕭恪對自己的頭一個孩子也頗為上心,把大夫叫來將孕期注意事項問得一清二楚,又看著大夫給蘇清意把完脈才出門去辦事。
因著蕭恪重視,整個成王府上下也就跟著重視,況且蘇清意作為側室跟王妃張氏之間的關係也和睦,下麵的人不用擔心兩頭為難,伺候起來也就更加盡心。
蕭恪去了兵部之後蘇季來了府上,如今蘇清意懷了身子,蘇季上門時帶了不少的禮物,全是對身體好的滋補品。
“季叔這是要將我給喂成一個大胖子?”蘇清意看著那擺了滿滿一桌的禮物,不禁失笑。
蘇季臉上的笑意怎麽也下不去:“你懷孕是喜事,郡主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肯定會帶著比這更多的禮物來看望你。”
提到自己的母親,蘇清意臉上的笑意淡了,她問:“鎮王府要搬多久才能搬幹淨?”
蘇季也斂去了笑容:“按照旨意,現住在鎮王府裏的所有人要在三天之內搬出去。”
蘇清意:“叫黎爺爺好生看著,鎮王府的東西,他們一件也不許帶走。”
不過是群鳩占鵲巢的鳩,還真把自己當鎮王府的主人了?
這二十幾年來一直沒有人跟他們計較,就忘了自己的本分,耀武揚威,把鎮王府的臉麵都給丟了個幹幹淨淨。
“是,我會轉告黎叔,讓黎叔盯著。”蘇季應下。
“今年的收成怎麽樣?”蘇清意談起了正事。
蘇季把早就備好的賬本交給鈴鐺,讓鈴鐺呈給蘇清意。
“南方水土豐茂,收成比去歲還好些,隻是西北今年幹旱欠收,這個冬日怕是不好過。”蘇季道。
大渝境內,南邊富庶,而北方遠不如南方,這也是當初大渝定都北方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安定北方的人口,隻是水土田地不由人定而由天定,北方永遠比不上南方富庶。
而在北方又以西北的土地最為貧瘠,水源也不豐富,今年欠了收,冬天就沒有糧食。
“別的都還好,怕隻怕塞北外的戎狄來犯。”蘇清意指尖在賬本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摩挲著。
戎狄是遊牧民族,以放牧為生,今年西北天氣幹旱,戎狄自然也差不多,沒有足夠的水源戎狄的牛羊就會渴死,水草不足養不活牛羊,那麽戎狄說不準就會騎馬南下,戎狄一旦南下,遭殃的必定是塞北的百姓。
本就日子難捱,要是再起戰事,塞北今年的冬天,還不知道怎麽過去。
“我會從現在開始籌措糧食,以備不時之需。”蘇季沉聲道。
萬一大渝真的和戎狄開戰,糧草必不可少,皇帝昏聵,加之京城有不少的人將天下視為棋盤,將百姓視為棋子,真的打起來了,京城不一定能給塞北供應糧草。
蘇清意目生憂慮,無論如何,她都不希望蕭恪去塞北,蕭恪現在關係著太多人的身家性命,去戰場太不安全了,沒有人賭得起。
可若是大渝和戎狄真的開戰,皇帝會想到的第一個人,絕對是蕭恪,蕭恪那時候便不得不去,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那她就隻能盡最大的努力去保證蕭恪無虞。
……
蕭恪去了兵部之後見了一個人,此人粗布麻衣,不曾穿官服,看起來也極不起眼,蕭恪見他時卻屏退了左右,偌大的屋子裏隻有他們二人。
“吉利王子怎麽說?”蕭恪親自給此人添了杯熱茶。
“回殿下,吉利王子已經同意了我們的條件。”這人恭謹道。
此人名為寧子壽,是蕭恪手底下辦事的人,蕭恪親信,隻不過一般人都沒有見過他。
“隻要吉利王子答應就行。”蕭恪懸在心頭的一把刀暫時落下。
戎狄這個民族是在馬背上生活的,老可汗如今身強體健,離退位還早,他的兒子們個個都想上位,但是拿離死還早的老可汗沒辦法,於是便隻能壯大自己的勢力。
跟大渝不一樣,大渝要奪嫡登基還得在明麵上講究個正統性,戎狄是光明正大地你殺我我殺你,刀兵相見,所以誰有更多的兵馬,誰就在爭奪王位時的贏麵更大。
吉利王子是戎狄的王子之一,也對可汗之位野心勃勃,而且吉利王子是難得的主和派,比起和大渝打仗,他更想帶著自己的族人在一個水草豐美的地方放牧,過安定的生活。
這是蕭恪會和吉利王子做交易的首要條件。
他幫吉利找更適合居住的草地,並且在吉利王子需要時出兵助他,而吉利王子要做的就是盡量阻攔戎狄叩大渝的城門,要是日後真的當上了可汗,要同大渝盟好。
誠然戰場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地方,但是打仗就意味著流血犧牲,意味著勞民傷財。
“吉利王子還說,若是日後他當上了可汗,願意和大渝聯姻,以結秦晉之好。”寧子壽道。
蕭恪蹙了下眉:“公主們都已及笄婚配,吉利要跟誰聯姻?”
吉利可不像是會甘心讓大渝送一個假公主過去的人。
寧子壽:“吉利王子的意思是,他有一個兒子,如今四歲,還有一個女兒,如今一歲。”
要聯姻的不是吉利本人,而是吉利的兒子女兒。
蕭恪輕笑了一下,喉間傳來極低的一聲“嗬”,寧子壽不小心聽見,頭更低了些。
吉利這是在賭自己一定能夠坐上皇位,吉利想要的是子輩姻親。
要是公主嫁過去,必然得是未來的王後,而吉利的兒女長大了嫁到大渝來,成不了皇後那也要位居四妃,再生下的皇子,兩國關係必然會更加緊密。
當然,這是吉利跟自己談的,而不是跟大渝談的。
吉利在押寶。
“你這次去戎狄,轉告吉利王子,就說本王定不會令他的願望落空。”
隻不過公主嫁去戎狄絕不可能,他不會讓自己的兒女去塞外受苦,要是吉利願意,他就把他的女兒給送到大渝來。
寧子壽躬了躬身:“是。”
“來回一趟太遠,實在是辛苦,你先在京城休整一段時日再出發吧。”蕭恪語氣溫和,“你要是想,本王可以安排你進宮去見母妃。”
寧子壽抬起頭,露出一雙精明的眼睛,旋即又垂下頭去:“多謝殿下好意,還是不去打擾淑妃娘娘了。”
成王孝順能幹,淑妃在宮裏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他在淑妃困苦無援時都幫不上忙,現在又何必去打攪?
不去露麵,也能免去一場情感上的折磨。
蕭恪不動聲色地歎了下氣,果然,寧子壽還是這般。
“那總歸多待些時日再北上。”蕭恪說,“到時候你帶上一批糧食一道北上。”
寧子壽應了聲,蕭恪也再無別的安排,便讓寧子壽先去安頓。
待寧子壽走了之後,蕭恪去將窗戶給推開,迎著風站了一會兒。
蘇清意很聰明,她算計該算計的人,別的人,她都溫柔以待。
蕭恪相信,如果是蘇清意當這個母親的話,孩子一定會在嗬護中成長。
“是,有了殿下的女兒了。”蘇清意臉上也難掩笑意。
淑妃心裏一驚,這孩子怎麽回事?
蕭恪也不理解:“為什麽是女兒?”
蘇清意嘴角上揚:“女兒多好呀,妾身的嫁妝裏有好多珠寶首飾,能把女兒給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她穿最好看的衣裳,戴最好的首飾。”
蕭恪笑了起來:“好,你說是女兒,那咱們就生個女兒。”
隋王妃在一邊幾乎要將牙給咬碎,蘇清意不過是個側室而已,憑什麽能夠得到成王那般寵愛,還能懷上成王的第一個孩子。
她是尊貴的皇子正妃,憑什麽又要到處受氣!
皇帝這時也趕了過來,他對給他送暖玉,還親手做糖的成王側妃印象很不錯,懷的又是成王府的第一個孩子,自然要過來瞧一瞧。
皇帝都過來了,其他人自然而然也跟著過來了,原本還寬敞的地兒,一下就變得狹窄了起來。
皇後領著眾人先給皇帝請了安,又迎著皇帝上座,順便就將蘇清意懷孕一個月的事情說給了皇帝聽,言語間還穿插著對蘇清意的誇讚。
“老五終於要有第一個孩子了,好事,大好事!賞!”
蕭恪立即謝恩。
因為月份還淺,還得注意著,黃芪又把了一次脈,詢問了最近蘇清意的飲食,然後留下了一大堆不能吃或者隻能少吃的忌口之物,又給了一張安胎藥的方子,直接到京城的藥鋪去抓藥就行。
懷孕之人不便勞累,蕭恪跟皇帝告了罪,又跟淑妃道了歉,就直接帶著蘇清意出宮回府。
來的時候要徒步行走許久,懷孕之後皇帝直接派了馬車送他們出宮,還吩咐蕭恪要好生看顧著。
皇帝賞了一大堆東西,不過到底跟蕭恪不比蕭華,父子關係沒那麽親厚,真正的好東西沒給多少,盡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禦賜物品,連拿出去換錢都不行。
皇後給的賞賜倒是有心了,都是給的滋補品還有柔軟的料子,甚至還將一頂新做的狐裘鬥篷賞賜給了蘇清意,這讓蘇清意也記了皇後的好。
淑妃的東西都是蕭恪給的,沒有什麽適合的珍貴物品,不過她派人送來了一些有孕女子喜歡吃的零嘴配方,都是她懷蕭恪的時候吃過的。
除了皇帝皇後以及淑妃給的,宮中還有好些高位份的妃嬪也差人送來了賞賜,在清疏院堆了好大一堆。
“妾身這算是母憑子貴了?”蘇清意看著賞賜單子,這些宮裏的娘娘,要換作平時,可不會輕易給一個側妃賞東西。
蕭恪把蘇清意給抱了起來,鈴鐺手疾眼快地將軟墊鋪好,蕭恪才把蘇清意給放了回去。
“你懷的可是本王的第一個孩子,貴重些又怎麽樣?”蕭恪理所應當地說道。
“這些都好說,隻是王妃姐姐把她佩戴了多年的項圈送來了,到底還是太貴重了。”蘇清意看著錦盒裏的金鑲玉項圈,那可是王妃戴了多年的,還作為嫁妝帶到了王府來,足以見得她的心意。
“她既然送給你了,你就盡管收下,以後這個孩子,也要喚她一聲母妃。”蕭恪清楚,蘇清意絕對不會攛掇自己的孩子不敬嫡母。
蘇清意應下,不過還是道:“等姐姐身子見好了,妾身再去找姐姐致謝。”
第22章 塞北
重陽節當夜,一輛古樸的馬車行至了宮城外,被禁軍給攔了下來。
馬車上下來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先生,穿著一身素衣,他遞了一塊金製令牌過去,禁軍一看,恭恭敬敬地被令牌還了回去,迎著這位老先生進了宮城。
第二日,宮中傳來的旨意,表示現在的鎮王府血脈不純,有鎮王府老人進宮,向皇帝請旨廢除了現鎮王的爵位,全家趕出了鎮王府。
鎮王府作為大渝開國以來唯一一個延續至今的異姓王府,地位很高,加上鎮王府老仆攜鎮王親令進宮,表示鎮王當年雖然帶著全家歸隱,但是還有血脈留存於世,鎮王府大可不必托付給其他人。
於是這一家本是原鎮王遠親的人,被皇帝派去的禁軍趕出了鎮王府,鎮王府裏的東西更是一件也沒有帶得走。
京城中消息靈通的人便開始議論了,昨日重陽節棲霞縣主才不守宮規被皇後斥責了,當天鎮王府老仆就進宮了,多半也是看不得這些人的做派。
當年鎮王攜全家歸隱的緣由有些人隱隱約約是清楚的,隻是沒想到鎮王府後人還關注著大渝的一舉一動。
蕭恪跟蘇清意一同用早膳時便說起了這個:“他們借著鎮王府的名頭行事,行為乖張,有今日的下場也是活該,鎮王府的名豈是他們能糟蹋的。”
蘇清意笑而不語,胃口頗好,多喝了半碗粥。
棲霞習慣了金枝玉葉的生活,這一朝淪為平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正跳腳呢?
誰讓她非要來自己麵前晃悠呢?
她蘇清意可不是什麽白蓮花好人啊。
蘇清意才懷孕一個月,正是需要小心的時候,蕭恪對自己的頭一個孩子也頗為上心,把大夫叫來將孕期注意事項問得一清二楚,又看著大夫給蘇清意把完脈才出門去辦事。
因著蕭恪重視,整個成王府上下也就跟著重視,況且蘇清意作為側室跟王妃張氏之間的關係也和睦,下麵的人不用擔心兩頭為難,伺候起來也就更加盡心。
蕭恪去了兵部之後蘇季來了府上,如今蘇清意懷了身子,蘇季上門時帶了不少的禮物,全是對身體好的滋補品。
“季叔這是要將我給喂成一個大胖子?”蘇清意看著那擺了滿滿一桌的禮物,不禁失笑。
蘇季臉上的笑意怎麽也下不去:“你懷孕是喜事,郡主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肯定會帶著比這更多的禮物來看望你。”
提到自己的母親,蘇清意臉上的笑意淡了,她問:“鎮王府要搬多久才能搬幹淨?”
蘇季也斂去了笑容:“按照旨意,現住在鎮王府裏的所有人要在三天之內搬出去。”
蘇清意:“叫黎爺爺好生看著,鎮王府的東西,他們一件也不許帶走。”
不過是群鳩占鵲巢的鳩,還真把自己當鎮王府的主人了?
這二十幾年來一直沒有人跟他們計較,就忘了自己的本分,耀武揚威,把鎮王府的臉麵都給丟了個幹幹淨淨。
“是,我會轉告黎叔,讓黎叔盯著。”蘇季應下。
“今年的收成怎麽樣?”蘇清意談起了正事。
蘇季把早就備好的賬本交給鈴鐺,讓鈴鐺呈給蘇清意。
“南方水土豐茂,收成比去歲還好些,隻是西北今年幹旱欠收,這個冬日怕是不好過。”蘇季道。
大渝境內,南邊富庶,而北方遠不如南方,這也是當初大渝定都北方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安定北方的人口,隻是水土田地不由人定而由天定,北方永遠比不上南方富庶。
而在北方又以西北的土地最為貧瘠,水源也不豐富,今年欠了收,冬天就沒有糧食。
“別的都還好,怕隻怕塞北外的戎狄來犯。”蘇清意指尖在賬本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摩挲著。
戎狄是遊牧民族,以放牧為生,今年西北天氣幹旱,戎狄自然也差不多,沒有足夠的水源戎狄的牛羊就會渴死,水草不足養不活牛羊,那麽戎狄說不準就會騎馬南下,戎狄一旦南下,遭殃的必定是塞北的百姓。
本就日子難捱,要是再起戰事,塞北今年的冬天,還不知道怎麽過去。
“我會從現在開始籌措糧食,以備不時之需。”蘇季沉聲道。
萬一大渝真的和戎狄開戰,糧草必不可少,皇帝昏聵,加之京城有不少的人將天下視為棋盤,將百姓視為棋子,真的打起來了,京城不一定能給塞北供應糧草。
蘇清意目生憂慮,無論如何,她都不希望蕭恪去塞北,蕭恪現在關係著太多人的身家性命,去戰場太不安全了,沒有人賭得起。
可若是大渝和戎狄真的開戰,皇帝會想到的第一個人,絕對是蕭恪,蕭恪那時候便不得不去,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那她就隻能盡最大的努力去保證蕭恪無虞。
……
蕭恪去了兵部之後見了一個人,此人粗布麻衣,不曾穿官服,看起來也極不起眼,蕭恪見他時卻屏退了左右,偌大的屋子裏隻有他們二人。
“吉利王子怎麽說?”蕭恪親自給此人添了杯熱茶。
“回殿下,吉利王子已經同意了我們的條件。”這人恭謹道。
此人名為寧子壽,是蕭恪手底下辦事的人,蕭恪親信,隻不過一般人都沒有見過他。
“隻要吉利王子答應就行。”蕭恪懸在心頭的一把刀暫時落下。
戎狄這個民族是在馬背上生活的,老可汗如今身強體健,離退位還早,他的兒子們個個都想上位,但是拿離死還早的老可汗沒辦法,於是便隻能壯大自己的勢力。
跟大渝不一樣,大渝要奪嫡登基還得在明麵上講究個正統性,戎狄是光明正大地你殺我我殺你,刀兵相見,所以誰有更多的兵馬,誰就在爭奪王位時的贏麵更大。
吉利王子是戎狄的王子之一,也對可汗之位野心勃勃,而且吉利王子是難得的主和派,比起和大渝打仗,他更想帶著自己的族人在一個水草豐美的地方放牧,過安定的生活。
這是蕭恪會和吉利王子做交易的首要條件。
他幫吉利找更適合居住的草地,並且在吉利王子需要時出兵助他,而吉利王子要做的就是盡量阻攔戎狄叩大渝的城門,要是日後真的當上了可汗,要同大渝盟好。
誠然戰場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地方,但是打仗就意味著流血犧牲,意味著勞民傷財。
“吉利王子還說,若是日後他當上了可汗,願意和大渝聯姻,以結秦晉之好。”寧子壽道。
蕭恪蹙了下眉:“公主們都已及笄婚配,吉利要跟誰聯姻?”
吉利可不像是會甘心讓大渝送一個假公主過去的人。
寧子壽:“吉利王子的意思是,他有一個兒子,如今四歲,還有一個女兒,如今一歲。”
要聯姻的不是吉利本人,而是吉利的兒子女兒。
蕭恪輕笑了一下,喉間傳來極低的一聲“嗬”,寧子壽不小心聽見,頭更低了些。
吉利這是在賭自己一定能夠坐上皇位,吉利想要的是子輩姻親。
要是公主嫁過去,必然得是未來的王後,而吉利的兒女長大了嫁到大渝來,成不了皇後那也要位居四妃,再生下的皇子,兩國關係必然會更加緊密。
當然,這是吉利跟自己談的,而不是跟大渝談的。
吉利在押寶。
“你這次去戎狄,轉告吉利王子,就說本王定不會令他的願望落空。”
隻不過公主嫁去戎狄絕不可能,他不會讓自己的兒女去塞外受苦,要是吉利願意,他就把他的女兒給送到大渝來。
寧子壽躬了躬身:“是。”
“來回一趟太遠,實在是辛苦,你先在京城休整一段時日再出發吧。”蕭恪語氣溫和,“你要是想,本王可以安排你進宮去見母妃。”
寧子壽抬起頭,露出一雙精明的眼睛,旋即又垂下頭去:“多謝殿下好意,還是不去打擾淑妃娘娘了。”
成王孝順能幹,淑妃在宮裏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他在淑妃困苦無援時都幫不上忙,現在又何必去打攪?
不去露麵,也能免去一場情感上的折磨。
蕭恪不動聲色地歎了下氣,果然,寧子壽還是這般。
“那總歸多待些時日再北上。”蕭恪說,“到時候你帶上一批糧食一道北上。”
寧子壽應了聲,蕭恪也再無別的安排,便讓寧子壽先去安頓。
待寧子壽走了之後,蕭恪去將窗戶給推開,迎著風站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