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不喜歡聽這些大臣吵鬧,蕭華站出來之後,他便迫不及待地讓蕭華說說緣由。
“五弟在軍營裏待過,身體自然是要比兒臣這等常年待在京城之中的人強健,五弟前往塞北,才能有更多的精力為父皇辦事,再者,五弟的側妃乃是商戶出身,家財富裕,定是能為大渝百姓捐獻出一大筆賑災的銀子。”言外之意就是父皇你不用出多少銀子,隨便給一點意思意思就行了。
蕭恪微垂著頭,無人能看見他眸中的冷光。
蕭華此言簡直是天大的笑話,蘇清意願意為賑災出銀子那是蘇清意善良,不是蘇清意嫁給了他就活該當這個冤大頭出這筆銀子。
居然算計到蘇清意的嫁妝上去,簡直太無恥了。
蕭恪沒有立即站出來自然有人站出來替他說話:“陛下,賑災本就是朝廷的事情,若是傳出去朝廷竟然用一個女子的嫁妝去賑災,朝廷的威信何存啊!”
“陛下三思啊!事關朝廷顏麵,不能這麽胡來啊!”
就連蕭睿都看不下去這等行徑了:“父皇,賑災使用女子嫁妝確實不妥,傳出去了定會叫天下人恥笑,還請父皇三思。”
蘇清意如今肚子裏還揣著你親孫兒呢,你就把蕭恪給派出去賑災,還要人家給銀子,不要臉也不是這麽個不要臉法吧?
然而當昏君的又有幾個是能夠聽得進去諫言的?皇帝大手一揮,不顧群臣反對,拍板定下:“就這樣吧,老五去塞爾比賑災,作為老五的側妃出點力又能如何?為自己的夫君出力那是應當的,她要是不服氣,大可來找朕理論。”
就這樣散了朝。
蕭恪袖袍下拳頭緊握,又是這樣,父皇的心已經偏得沒有邊了,還如此冠冕堂皇。
蕭華給蕭恪使絆子得逞,現在高興得不行,毫不掩飾自己的得意:“五弟,你有那麽好的一個賢內助,自然是要盡心盡力為你分憂的,你說是不是?”
蕭遠把蕭華給擠開,擠得蕭華一趔趄險些摔倒。
“四弟自己沒有賢內助就嫉妒別人的,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四弟心眼比針還小?”
他們爭奪皇位是一回事,但是做人跟蕭華這種用下三濫手段的還是不一樣,蕭華今天,真的是令人作嘔。
蕭華冷笑:“三哥管得可真寬。”
已經得意了一把的蕭華不跟蕭遠計較,拍了拍自己的朝服得意離去。
“五弟還是好好想想怎麽回去開這個口吧!”
蕭恪:“不牢四哥費心。”
離開京城前,我一定給你好好添堵。
蕭恪回了王府之後第一時間去見了蘇清意,今天在朝會時發生的事情他一字不落的全部說給了蘇清意聽。
“清意,很抱歉。”蕭恪拉著蘇清意的手,滿懷愧疚。
他們的合作包括了蘇清意為他提供銀錢上的支持,但絕對不是讓蘇清意不得不拿出大筆的銀子投進塞北災情。
“殿下不必自責,不過蕭華想惡心咱們才想出來了這麽個招數,他是逞一時之快了,卻也不想想,我們能夠運作的地方多得是。”蘇清意一笑了之,沒當回事兒,本來她就為塞北災情做了準備,如今不過是多了一個被強迫的名頭罷了。
蕭華既然在朝會時這樣提了,皇帝也這樣應了,那他們就要做好這件事傳出去的準備,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不管是從誰的嘴裏傳出去,始終都是會被傳出去的,而這麽不光彩的事情傳出去之後,皇帝的臉麵往哪裏擱,那就不是他還能左右的了。
再說了,她出了銀子去賑災,自然不會不叫人知道,她不僅會叫人知道,還要讓塞北都知道。
看吧,皇帝根本就不在意你們,你們於他而言不過是螻蟻。
塞北失去了民心,那塞北就不再是皇帝能插手的地界了,既然蕭恪注定了要北上,那麽塞北就會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蕭恪:“你放心,蕭華這次算計你,我不會讓他好過的,距離父皇給的出發時間還有三日,我定要教訓他。”
蘇清意淡淡一笑:“那妾身就恭候殿下佳音了。”
陪蘇清意用了頓午膳,蕭恪就出了門,他手裏捏著不少蕭華幹的好事,也是時候給抖落出來了,隻要他臨走前把蕭華給拖進案子裏,蕭華就沒有功夫再去盯著成王府,加上還有蕭睿他們在京城中,機會都擺在了麵前,必定會痛打落水狗,狠狠地收拾蕭華。
他此行速度再快些,就能早日趕回京城,隻要他在京城,就沒有人能動成王府。
……
蕭恪走後,蘇清意單獨叫了鈴鐺進去說話。
“人已經到京城了?”蘇清意問。
鈴鐺俯下身:“到了,隻要我們這邊給消息,他就帶著人去敲登聞鼓。”
蕭恪有所準備,蘇清意自然也是有的,蕭華敢欺負她,那她自然要報複回去。
“那就去敲,敲得滿京城的人都知道,趕在殿下出手之前,先給蕭華一巴掌。”蘇清意抖了抖手裏的繃子,“把人給保護好,別出岔子。”
鈴鐺斂眸:“奴婢明白。”
蘇清意繼續繡花,她繡的是平安結,之前蕭恪讓她給他繡一個荷包她一直沒繡,這會兒趕一趕工,還能在蕭恪北上之前繡出來。
想想蕭恪平時用的荷包繡工精致,再看看自己的這個,勉強能看得過去,也不知蕭恪有沒有這個臉把這個荷包給戴出去。
未時,一個衣衫簡單的女子敲響了刑部的登聞鼓,一邊敲她一邊高聲哭訴著自己的冤屈,引來了很多百姓駐足觀望。
登聞鼓響,刑部尚書緊趕慢趕地來了刑部大門前:“何人敲鼓?”
那女子見到身穿紅色官袍的刑部尚書,當即跪下:“民女林若要狀告皇子!”
圍觀的百姓瞬間就沸騰了起來。
“天呐!竟然有人要告皇子!”
“就是不知道這個女子要告的是哪一個皇子。”
“還能是哪一個?幾位皇子中能做出被人告上京城的事情來的,無非就是四……”
“慎言!你不要命了?”
刑部尚書一臉凝重:“你要告哪位皇子?”
林若:“民女要告的是四皇子!告他欺男霸女,叫人打死了民女的兄長,強占民女的嫂嫂!”
刑部尚書看著周圍的百姓越聚越多,便令人去驅散百姓,又把林若給帶進了刑部。
他坐在高堂之上,手中醒木一拍:“你既是要狀告皇子,那可有訴狀?”
“民女有。”林若從懷裏拿出一份保存得嚴嚴實實的訴狀,訴狀用布包著,沒有受到一點損害。
刑部尚書把呈上來的訴狀看完,腦門發涼,這訴狀上不僅是陳述了罪行,還有林若他們村子全村人按的血手印。
先前蕭華去過冀州代天巡狩,按照訴狀中所陳述,四皇子蕭華在冀州時路過一個村莊借宿,他借宿的那戶人家是村莊裏最富裕的,家中有兩個老人和兒子兒媳,蕭華見人家的媳婦生得貌美,就起了不該有的心思,當著人家的麵就拖著人往屋裏走,任憑那婦人如何掙紮,她的丈夫如何反抗,兩個老人如何哀求,他都不為所動。
“四皇子打殘了民女的父母,殺了民女的兄長,又□□了民女的嫂嫂,天理難容,還請大人為民女做主!”林若額頭狠狠地磕了下去。
如果說隻有林若一人帶著訴狀前來,還可以說是她受人指使陷害皇子,但是訴狀上滿滿的血印告訴刑部尚書,這件事不是輕易能按下的。
“本官問你,你是如何從冀州來到京城的?”刑部尚書為官多年,他很清楚沒有人幫助,林若很難順利來到京城。
“回大人的話,民女是鎮王府的人護送至京城來的。”
鎮王府……
上次鎮王府老人進宮,鳩占鵲巢多年的假鎮王府一脈便被驅逐出了鎮王府,剝奪了爵位,這說明鎮王府隻是隱退,不是真的不問世事了。
鎮王府在大渝的地位特殊,既然他們派人護送了這個女子進京,那便意味著他們會隨時關注著這個案子的進展。
刑部尚書收好了訴狀:“你先起來,本官會把你的訴狀呈至禦前。”
林若又給刑部尚書磕了好幾個頭:“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刑部尚書並不可憐四皇子,他反而覺得好笑,今早在朝會上四皇子是如何為難五皇子的他都看在眼裏,沒想到遭報應來得這麽快。
隻能說人在做天在看,不行好事,老天爺說不準什麽時候就看不下去了。
……
鈴鐺從王府外回來,提了滿滿一籃子的東西:“側妃,一切順利。”
蘇清意收針的手一頓:“但願如此。”
刑部尚書不會幫著蕭華,可宮裏還有一個是非不分的呢。
第25章 針對
林若的訴狀被刑部尚書遞進了宮裏, 呈到了皇帝的麵前,雖然作為一個昏聵的皇帝他並不覺得蕭華□□了一個村婦算什麽大事兒,但是訴狀上一個又一個的血印還是讓這位沒見過什麽風浪的老皇帝心中升起了一點懼怕。
刑部尚書秉公直言:“陛下, 敲登聞鼓時瞧見的百姓眾多, 若是不能將此事好生處理,怕是要引發民憤。”
“那你說說,該怎麽辦。”皇帝看重那一紙訴狀就腦門疼。
這些愚民,一天到晚正事不做, 就知道找麻煩。
刑部尚書:“臣以為, 此事涉及皇子, 關係重大, 應當由皇族出麵主審, 外加三司會審。”
皇帝在第一時間就駁回了刑部尚書的提議:“不行, 華兒是皇子, 臉麵很重要, 豈能讓他失了顏麵?”
刑部尚書在這位是非不分的陛下手底下做事多年,但是還是會忍不住因為皇帝的荒唐行事而感到頭疼。
同樣是皇子,你把五皇子派去塞北賑災, 還要花人家側妃的銀子,人家第一個孩子還未出生, 對待蕭華, 涉及這種人命關天的大事, 卻可以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正欲再次勸諫皇帝, 殿門卻被人給推開,跌跌撞撞地跑進來一個頭發淩亂的婦人, 應當是宮妃, 刑部尚書低下了頭。
“陛下, 您要替臣妾做主啊!”那宮妃跑著跑著便跌了下去,哭哭啼啼的,“臣妾的弟弟死得好慘啊!”
“愛妃這是怎麽了?”皇帝親自起身過來將這宮妃攙扶起來,“哎喲喂,怎麽哭成這樣了?”
這是他最近寵愛的一個年輕妃子,馮昭容,才入宮不久。
馮昭容哽咽不止:“陛下,臣妾的弟弟不過是頑劣了些,但是罪不至死啊!興慶侯世子下手好狠,竟然直接將臣妾的弟弟當街打死!”
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她疼愛的弟弟居然慘死於他人之手,這叫她如何能受得了?
“你起來慢慢跟朕說。”皇帝拉著馮昭容與自己同坐。
刑部尚書眸子動了動,興慶侯,那可是四皇子的人,今天四皇子是流年不利還是怎麽著,居然有兩件事找上門來。
瞧著皇帝寵愛這位宮妃的樣子,想必不會將此事高高拿起輕輕放下,這位宮妃死了弟弟,肯定要興慶侯世子給她弟弟償命才會作罷。
興慶侯自己保不住世子,必然會向隋王求救,而隋王自己也陷在一樁人命官司裏,就算是騰得出手,他也不可能去救興慶侯世子,這樣一來,隋王必失興慶侯這一臂膀。
雖然有句話叫做無巧不成書,但是刑部尚書並不認為今天的這兩樁事是單純的巧合。
這會是成王的手筆嗎?
馮昭容一邊用手帕擦眼淚,一邊將事情的經過告知皇帝。
原來是馮昭容的弟弟在歌舞坊和興慶侯世子起了衝突,衝突的原因還是興慶侯世子看上了一個彈琵琶的姑娘,想要用強,但歌舞坊真的是正經歌舞坊,裏麵的人都是賣藝不賣身的,興慶侯世子這樣做,跟強搶民女也沒有多大區別,馮小少爺頑劣歸頑劣,但是這這件事上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興慶侯世子卻對馮小少爺大加嘲諷,馮小少爺氣不過跟興慶侯世子動了手,興慶侯世子便將人用花瓶給砸得頭破血流。
“興慶侯世子說臣妾雖為宮妃,但也不過是個妾而已,說臣妾再受寵愛也比不得他們興慶侯府尊貴。”馮昭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陛下,臣妾的弟弟都是為了維護臣妾才會遭此毒手,要是不能為弟弟討一個公道,臣妾便不活了!”
馮昭容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不是沒有道理的,她正是皇帝最喜歡的那款女人,隻要她哭一哭再鬧一鬧,皇帝定然會招架不住。
“五弟在軍營裏待過,身體自然是要比兒臣這等常年待在京城之中的人強健,五弟前往塞北,才能有更多的精力為父皇辦事,再者,五弟的側妃乃是商戶出身,家財富裕,定是能為大渝百姓捐獻出一大筆賑災的銀子。”言外之意就是父皇你不用出多少銀子,隨便給一點意思意思就行了。
蕭恪微垂著頭,無人能看見他眸中的冷光。
蕭華此言簡直是天大的笑話,蘇清意願意為賑災出銀子那是蘇清意善良,不是蘇清意嫁給了他就活該當這個冤大頭出這筆銀子。
居然算計到蘇清意的嫁妝上去,簡直太無恥了。
蕭恪沒有立即站出來自然有人站出來替他說話:“陛下,賑災本就是朝廷的事情,若是傳出去朝廷竟然用一個女子的嫁妝去賑災,朝廷的威信何存啊!”
“陛下三思啊!事關朝廷顏麵,不能這麽胡來啊!”
就連蕭睿都看不下去這等行徑了:“父皇,賑災使用女子嫁妝確實不妥,傳出去了定會叫天下人恥笑,還請父皇三思。”
蘇清意如今肚子裏還揣著你親孫兒呢,你就把蕭恪給派出去賑災,還要人家給銀子,不要臉也不是這麽個不要臉法吧?
然而當昏君的又有幾個是能夠聽得進去諫言的?皇帝大手一揮,不顧群臣反對,拍板定下:“就這樣吧,老五去塞爾比賑災,作為老五的側妃出點力又能如何?為自己的夫君出力那是應當的,她要是不服氣,大可來找朕理論。”
就這樣散了朝。
蕭恪袖袍下拳頭緊握,又是這樣,父皇的心已經偏得沒有邊了,還如此冠冕堂皇。
蕭華給蕭恪使絆子得逞,現在高興得不行,毫不掩飾自己的得意:“五弟,你有那麽好的一個賢內助,自然是要盡心盡力為你分憂的,你說是不是?”
蕭遠把蕭華給擠開,擠得蕭華一趔趄險些摔倒。
“四弟自己沒有賢內助就嫉妒別人的,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四弟心眼比針還小?”
他們爭奪皇位是一回事,但是做人跟蕭華這種用下三濫手段的還是不一樣,蕭華今天,真的是令人作嘔。
蕭華冷笑:“三哥管得可真寬。”
已經得意了一把的蕭華不跟蕭遠計較,拍了拍自己的朝服得意離去。
“五弟還是好好想想怎麽回去開這個口吧!”
蕭恪:“不牢四哥費心。”
離開京城前,我一定給你好好添堵。
蕭恪回了王府之後第一時間去見了蘇清意,今天在朝會時發生的事情他一字不落的全部說給了蘇清意聽。
“清意,很抱歉。”蕭恪拉著蘇清意的手,滿懷愧疚。
他們的合作包括了蘇清意為他提供銀錢上的支持,但絕對不是讓蘇清意不得不拿出大筆的銀子投進塞北災情。
“殿下不必自責,不過蕭華想惡心咱們才想出來了這麽個招數,他是逞一時之快了,卻也不想想,我們能夠運作的地方多得是。”蘇清意一笑了之,沒當回事兒,本來她就為塞北災情做了準備,如今不過是多了一個被強迫的名頭罷了。
蕭華既然在朝會時這樣提了,皇帝也這樣應了,那他們就要做好這件事傳出去的準備,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不管是從誰的嘴裏傳出去,始終都是會被傳出去的,而這麽不光彩的事情傳出去之後,皇帝的臉麵往哪裏擱,那就不是他還能左右的了。
再說了,她出了銀子去賑災,自然不會不叫人知道,她不僅會叫人知道,還要讓塞北都知道。
看吧,皇帝根本就不在意你們,你們於他而言不過是螻蟻。
塞北失去了民心,那塞北就不再是皇帝能插手的地界了,既然蕭恪注定了要北上,那麽塞北就會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蕭恪:“你放心,蕭華這次算計你,我不會讓他好過的,距離父皇給的出發時間還有三日,我定要教訓他。”
蘇清意淡淡一笑:“那妾身就恭候殿下佳音了。”
陪蘇清意用了頓午膳,蕭恪就出了門,他手裏捏著不少蕭華幹的好事,也是時候給抖落出來了,隻要他臨走前把蕭華給拖進案子裏,蕭華就沒有功夫再去盯著成王府,加上還有蕭睿他們在京城中,機會都擺在了麵前,必定會痛打落水狗,狠狠地收拾蕭華。
他此行速度再快些,就能早日趕回京城,隻要他在京城,就沒有人能動成王府。
……
蕭恪走後,蘇清意單獨叫了鈴鐺進去說話。
“人已經到京城了?”蘇清意問。
鈴鐺俯下身:“到了,隻要我們這邊給消息,他就帶著人去敲登聞鼓。”
蕭恪有所準備,蘇清意自然也是有的,蕭華敢欺負她,那她自然要報複回去。
“那就去敲,敲得滿京城的人都知道,趕在殿下出手之前,先給蕭華一巴掌。”蘇清意抖了抖手裏的繃子,“把人給保護好,別出岔子。”
鈴鐺斂眸:“奴婢明白。”
蘇清意繼續繡花,她繡的是平安結,之前蕭恪讓她給他繡一個荷包她一直沒繡,這會兒趕一趕工,還能在蕭恪北上之前繡出來。
想想蕭恪平時用的荷包繡工精致,再看看自己的這個,勉強能看得過去,也不知蕭恪有沒有這個臉把這個荷包給戴出去。
未時,一個衣衫簡單的女子敲響了刑部的登聞鼓,一邊敲她一邊高聲哭訴著自己的冤屈,引來了很多百姓駐足觀望。
登聞鼓響,刑部尚書緊趕慢趕地來了刑部大門前:“何人敲鼓?”
那女子見到身穿紅色官袍的刑部尚書,當即跪下:“民女林若要狀告皇子!”
圍觀的百姓瞬間就沸騰了起來。
“天呐!竟然有人要告皇子!”
“就是不知道這個女子要告的是哪一個皇子。”
“還能是哪一個?幾位皇子中能做出被人告上京城的事情來的,無非就是四……”
“慎言!你不要命了?”
刑部尚書一臉凝重:“你要告哪位皇子?”
林若:“民女要告的是四皇子!告他欺男霸女,叫人打死了民女的兄長,強占民女的嫂嫂!”
刑部尚書看著周圍的百姓越聚越多,便令人去驅散百姓,又把林若給帶進了刑部。
他坐在高堂之上,手中醒木一拍:“你既是要狀告皇子,那可有訴狀?”
“民女有。”林若從懷裏拿出一份保存得嚴嚴實實的訴狀,訴狀用布包著,沒有受到一點損害。
刑部尚書把呈上來的訴狀看完,腦門發涼,這訴狀上不僅是陳述了罪行,還有林若他們村子全村人按的血手印。
先前蕭華去過冀州代天巡狩,按照訴狀中所陳述,四皇子蕭華在冀州時路過一個村莊借宿,他借宿的那戶人家是村莊裏最富裕的,家中有兩個老人和兒子兒媳,蕭華見人家的媳婦生得貌美,就起了不該有的心思,當著人家的麵就拖著人往屋裏走,任憑那婦人如何掙紮,她的丈夫如何反抗,兩個老人如何哀求,他都不為所動。
“四皇子打殘了民女的父母,殺了民女的兄長,又□□了民女的嫂嫂,天理難容,還請大人為民女做主!”林若額頭狠狠地磕了下去。
如果說隻有林若一人帶著訴狀前來,還可以說是她受人指使陷害皇子,但是訴狀上滿滿的血印告訴刑部尚書,這件事不是輕易能按下的。
“本官問你,你是如何從冀州來到京城的?”刑部尚書為官多年,他很清楚沒有人幫助,林若很難順利來到京城。
“回大人的話,民女是鎮王府的人護送至京城來的。”
鎮王府……
上次鎮王府老人進宮,鳩占鵲巢多年的假鎮王府一脈便被驅逐出了鎮王府,剝奪了爵位,這說明鎮王府隻是隱退,不是真的不問世事了。
鎮王府在大渝的地位特殊,既然他們派人護送了這個女子進京,那便意味著他們會隨時關注著這個案子的進展。
刑部尚書收好了訴狀:“你先起來,本官會把你的訴狀呈至禦前。”
林若又給刑部尚書磕了好幾個頭:“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刑部尚書並不可憐四皇子,他反而覺得好笑,今早在朝會上四皇子是如何為難五皇子的他都看在眼裏,沒想到遭報應來得這麽快。
隻能說人在做天在看,不行好事,老天爺說不準什麽時候就看不下去了。
……
鈴鐺從王府外回來,提了滿滿一籃子的東西:“側妃,一切順利。”
蘇清意收針的手一頓:“但願如此。”
刑部尚書不會幫著蕭華,可宮裏還有一個是非不分的呢。
第25章 針對
林若的訴狀被刑部尚書遞進了宮裏, 呈到了皇帝的麵前,雖然作為一個昏聵的皇帝他並不覺得蕭華□□了一個村婦算什麽大事兒,但是訴狀上一個又一個的血印還是讓這位沒見過什麽風浪的老皇帝心中升起了一點懼怕。
刑部尚書秉公直言:“陛下, 敲登聞鼓時瞧見的百姓眾多, 若是不能將此事好生處理,怕是要引發民憤。”
“那你說說,該怎麽辦。”皇帝看重那一紙訴狀就腦門疼。
這些愚民,一天到晚正事不做, 就知道找麻煩。
刑部尚書:“臣以為, 此事涉及皇子, 關係重大, 應當由皇族出麵主審, 外加三司會審。”
皇帝在第一時間就駁回了刑部尚書的提議:“不行, 華兒是皇子, 臉麵很重要, 豈能讓他失了顏麵?”
刑部尚書在這位是非不分的陛下手底下做事多年,但是還是會忍不住因為皇帝的荒唐行事而感到頭疼。
同樣是皇子,你把五皇子派去塞北賑災, 還要花人家側妃的銀子,人家第一個孩子還未出生, 對待蕭華, 涉及這種人命關天的大事, 卻可以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正欲再次勸諫皇帝, 殿門卻被人給推開,跌跌撞撞地跑進來一個頭發淩亂的婦人, 應當是宮妃, 刑部尚書低下了頭。
“陛下, 您要替臣妾做主啊!”那宮妃跑著跑著便跌了下去,哭哭啼啼的,“臣妾的弟弟死得好慘啊!”
“愛妃這是怎麽了?”皇帝親自起身過來將這宮妃攙扶起來,“哎喲喂,怎麽哭成這樣了?”
這是他最近寵愛的一個年輕妃子,馮昭容,才入宮不久。
馮昭容哽咽不止:“陛下,臣妾的弟弟不過是頑劣了些,但是罪不至死啊!興慶侯世子下手好狠,竟然直接將臣妾的弟弟當街打死!”
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她疼愛的弟弟居然慘死於他人之手,這叫她如何能受得了?
“你起來慢慢跟朕說。”皇帝拉著馮昭容與自己同坐。
刑部尚書眸子動了動,興慶侯,那可是四皇子的人,今天四皇子是流年不利還是怎麽著,居然有兩件事找上門來。
瞧著皇帝寵愛這位宮妃的樣子,想必不會將此事高高拿起輕輕放下,這位宮妃死了弟弟,肯定要興慶侯世子給她弟弟償命才會作罷。
興慶侯自己保不住世子,必然會向隋王求救,而隋王自己也陷在一樁人命官司裏,就算是騰得出手,他也不可能去救興慶侯世子,這樣一來,隋王必失興慶侯這一臂膀。
雖然有句話叫做無巧不成書,但是刑部尚書並不認為今天的這兩樁事是單純的巧合。
這會是成王的手筆嗎?
馮昭容一邊用手帕擦眼淚,一邊將事情的經過告知皇帝。
原來是馮昭容的弟弟在歌舞坊和興慶侯世子起了衝突,衝突的原因還是興慶侯世子看上了一個彈琵琶的姑娘,想要用強,但歌舞坊真的是正經歌舞坊,裏麵的人都是賣藝不賣身的,興慶侯世子這樣做,跟強搶民女也沒有多大區別,馮小少爺頑劣歸頑劣,但是這這件事上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興慶侯世子卻對馮小少爺大加嘲諷,馮小少爺氣不過跟興慶侯世子動了手,興慶侯世子便將人用花瓶給砸得頭破血流。
“興慶侯世子說臣妾雖為宮妃,但也不過是個妾而已,說臣妾再受寵愛也比不得他們興慶侯府尊貴。”馮昭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陛下,臣妾的弟弟都是為了維護臣妾才會遭此毒手,要是不能為弟弟討一個公道,臣妾便不活了!”
馮昭容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不是沒有道理的,她正是皇帝最喜歡的那款女人,隻要她哭一哭再鬧一鬧,皇帝定然會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