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身蘇清意要試的是朱紅色的鳳袍,和蕭恪登基要穿的袞服一看就是配在一起穿的。
鳳袍上用金線繡了一隻飄飛的鳳凰,活靈活現的,叫人看著真的有一種是鳳凰是活物的錯覺,更為神奇的是這金線居然還會反映不同的色澤,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鳳凰便有明暗變化。
“這鳳凰除了金線還用了什麽來繡?”這般奇巧的手藝,蘇清意還是頭回見,也算是漲了見識了。
不過仔細想想,尚衣局的這些人都是先帝曾經用過的,先帝喜好奢華,講究的就是排場,什麽樣的東西能襯他大渝皇帝的身份,他才會用什麽,宮中繡娘在這麽一個皇帝的長期壓迫下,還有什麽是她們想不出來的?
尚衣局的女官回稟:“回皇後娘娘的話,這鳳凰是金線來摻了少量的銀線繡的。”
銀線並不是同量摻進金線之中的,因而才能呈現出令人驚歎的光澤變化。
碧靈和若靈服侍著蘇清意穿上這一身鳳袍,大小剛好合適,蘇清意雖未梳上一個能與這鳳袍相配的發髻,戴上無比華麗的首飾,可那威儀已經顯露出幾分。
尚衣局的女官立即奉承道:“這身鳳袍穿在皇後娘娘的身上真是最合適不過了,也隻有這樣的鳳袍才能配得上咱們皇後娘娘。”
蘇清意對尚衣局女官的吹捧不置一詞,隻是讓碧靈若靈替自己脫下這一身鳳袍,換了另外一身要穿的禮服來。
第二套禮服的也是朱紅色的,隻是不再繡鳳凰,而是繡了喜鵲和杜鵑花,先頭那一身是接受朝拜時要穿的,那麽這一身則是帝後大婚時要穿的。
尚衣局女官再次稱讚,有對蘇清意拍的馬匹,也有真心實意的驚豔。
第三套和前兩套大為不同,是綠色,而且沒有複雜的繡花,隻有布料自帶的花紋。
這一身是祭拜先祖之時要穿的,自然和那兩套高調至極的不同,這一套極盡內斂,但是絕對不普通,蘇清意見過多少料子?隻一眼她就認出了這一身禮服用的是雲錦,號稱寸錦寸金。
蘇清意換下禮服,穿上自己的常服,重新坐下。
“禮服都挺好的,無甚需要改動的地方。”已經足夠華麗了,蘇清意怕尚衣局給改得更加華麗。
蕭恪和先帝是完全不一樣的皇帝,也很得民意,她可不希望蕭恪的名聲在封後大典上給毀了,更別想連著她也挨大渝百姓的罵。
這個規格已經足夠了,不用更奢華。
尚衣局隻知這位皇後娘娘是當今陛下心尖尖上的人,偌大的後宮隻有她一位,還天天和陛下同吃同住,大渝就不曾出過這樣的皇後。
她們不敢讓蘇清意這個皇後生氣,可說到底也和蘇清意沒什麽接觸,她身邊的人也套不出來話,做禮服時可謂是顫顫巍巍,就怕做出來讓蘇清意覺得不滿意,叫她們重新去做。
還好,這位皇後不是會找茬的人,也不喜好奢靡。
尚衣局的人捧著蘇清意的禮服退下。
待人都走後,鈴鐺才吐了吐舌頭:“剛剛那三件衣裳也太沉了,這就是當皇後嗎?”
果然皇後不是人人都能當得了的,要是沒有個好體力,沒有個好脖子,遲早得被壓死。
蘇清意笑她:“誰叫你每天都這麽穿了?不過是偶爾才這麽莊重。”
碧靈也笑道:“一年到頭能夠重要到要穿著如此複雜的沒幾天,的確不必擔心被壓垮脖子。”
若靈還在回味剛剛那三套禮服:“禮服好看,我們娘娘更好看,禮服穿到我們娘娘的身上,是錦上添花。”
蘇清意見她們三個都樂得不行,便在自己的首飾匣子裏好生挑了三支發釵,一人一支。
“看把你們給高興的,怕是都要分不清楚東南西北了。”
得了賞賜三個人都興奮,連忙幫彼此戴上新得的發釵。
蘇清意跟她們笑鬧了一會兒,想著她的禮服都送來了,那蕭恪的也應當送來了,蕭恪還在宣政殿,多半是直接送到宣政殿去了。
她瞧瞧蕭恪的禮服去。
從太極宮一路晃去了宣政殿,蘇清意進了內殿,左右的宮人挑開簾子,恭請她進去。
“陛下登基大典要穿的禮服呢?”蘇清意一去就直奔主題,“讓臣妾也見識見識。”
蕭恪有說過,在這宮中,一切以蘇清意這個皇後為先,哪怕把他往後排都無妨,因此尚衣局是先給蘇清意送的禮服,再給蕭恪送,這會兒尚衣局的人還在。
到底是送給帝後的,又是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上要穿的,尚衣局不可能隨便讓人送來,必須得是尚衣局的領事女官來才行,而最大的那一位,也就是才給蘇清意試完禮服便匆匆趕來宣政殿的。
蕭恪見蘇清意來了,繁瑣的試穿都顯得沒那麽乏味。
“正好要試,你來了就把把關,看看我們二人的禮服合不合適。”蕭恪說。
至於是怎麽個合適法,懂的自然懂。
女官低著頭,半個字也不敢多言,隻是在心裏默默地想著,確實是看不出來,陛下竟然還是一個會暗戳戳地秀夫妻關係的人。
蘇清意催著蕭恪換衣服,蕭恪才將衣服給換上出來,讓蘇清意掌眼。
她有什麽可掌眼的?宮裏的東西無論如何都是出不了錯處的,更何況在蕭恪有意無意的安排之下,尚衣局這次準備的禮服明裏暗裏地透露著二人夫妻和睦,琴瑟和鳴。
也不知到時候能酸死多少言官文人。
蕭恪的禮服和蘇清意的是配套的,不用多說,隻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哪一套是登基儀式上要穿的,哪一套是他們大婚要穿的,哪一套是祭祖要穿的,隻是祭祖這一套有所不同,蘇清意的是綠色,蕭恪的是紅色。
蘇清意不得不承認蕭恪完全避開了先帝的缺點長的,哪怕在軍營裏打磨了那麽多年,比之一直在富貴裏長大的貴公子們糙上不少,卻也無法磨滅掉他遠勝於人的相貌,包括蕭睿蕭啟他們,同樣身為皇子,都無法和蕭恪相提並論。
“陛下身姿,臣妾歎服。”蘇清意真誠地讚道。
禮服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蕭恪試過之後便將尚衣局的一幹人給打發了出去,其他伺候的宮人也熟門熟路地退下,拉上了內殿的門。
“很快就是上元節了,今年上元節不能帶你去街上玩。”蕭恪抱歉地說道。
蘇清意施施然坐下,半點沒拿自己當外人:“臣妾又不是小孩子,不過是一個上元節而已。”
上元節最多的就是燈,而蕭恪已經在除夕那一夜,給自己看過最好看的燈了。
“大典之前,都會收拾幹淨,清意你就等著大典時接受群臣真心實意的朝拜就好。”蕭恪似是有幾分驕傲。
他布局長久,就是為了將阻礙大渝昌盛繁榮的蛀蟲一舉清理掉,而等這些附於大渝吸血的蛀蟲被清理幹淨之後,他才能真正做到把控整個朝堂。
一個英明能幹的帝王,是用不著那麽多臣子打著為君盡忠的名義在朝堂上試圖掣肘他的。
蘇清意默了一瞬,她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那太尉大人呢?等到張靈出嫁之後?”
蕭恪近乎冷嘲熱諷:“太尉他年事已高,腦子不太清醒,不合適留於朝堂之上,他也該慢慢致仕,回田野鄉間去養老了。”
直接對太尉做些什麽,世人定然會說蕭恪不仁不義,蕭恪是一個足夠睿智的皇帝,不會讓自己有這種把柄落到別人手中。
太尉此人確實憨直,不同世事,也正是因為他這一點,他才會固執地認為自己所做的,隻要出發點是好的,那便一點就是對的,就像他當年給張順的兄長發了五兩銀子的撫恤銀,那銀子不是朝廷出的,是他出的,他自然會認為自己做得好,然而於張順而言,這五兩銀子是他兄長的買命錢,他的眼裏,兄長又豈是五兩銀子就能買去性命的?
蘇清意為太尉流了兩滴不存在的假淚。
這做人,果然還是得做聰明人。
第83章 前夕
蕭恪當真是說到做到, 在舉辦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之前,將所有不真心臣服於他的那些人給清理了出去。
這些被清理掉的人裏,有的人犯的事情大, 舉家被判流放抄家, 亦或是發回原籍,永世不得入京,有的人犯的事情小,那也是該貶官貶官, 貶出朝堂為止, 還有被罰了俸祿的人, 最少的也是一年。
蕭恪用雷霆手段整肅這個國家, 不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 便令京城官員個個收斂著膽子, 即便心裏再有什麽想法, 也沒有犯事的勇氣了。
更為重要的是, 蕭恪的速度令大家再一次意識到,蕭恪也許比他們自己還要了解自己都做過一些什麽事情,而這些事情, 哪怕可以輕輕放下,哪些又可以高高拿起。
也有人讓家中女眷向宮裏遞拜帖, 求見蘇清意這個皇後, 世人都知陛下極其寵愛皇後娘娘, 若是能得皇後娘娘援助, 為其說上一句好話,說不準受到的處罰便能減輕兩分。
蘇清意把新收到的拜帖, 還有夾著的那份禮物單子含笑遞給蕭恪, 目光戲謔:“陛下瞧瞧, 你還是低估了他們的富足程度,看看這禮物單子,連臣妾見了都稀罕呢。”
她擁有鎮王府的財富,加上父親隱姓埋名之後選擇了經商,富裕程度遠超常人所想象,可這份禮物單子上的東西,有許多是她都沒有見過的。
到底是蠅營狗苟幾十年的家底,當真不俗。
蕭恪隻掃了一眼那禮物單子就扔去了一旁:“將把柄往我的手上送,這等蠢貨我本以為應當是難得一見的,沒想到還不少。”言詞之間嘲諷意味十成十。
“臣妾瞧著,他們還是太看輕陛下了。”蘇清意撿回那張禮物單子,和拜帖並在一塊兒,叫鈴鐺收好,這可是罪證,後麵還用得上的。
這樣的罪證她這裏還有好幾份。
蕭恪意味深長地一笑:“明明是我被清意的美色給迷了眼,才讓他們得了這麽一個邪門歪道。”
蘇清意乜他一眼:“怎麽什麽好話都是陛下的?臣妾就是那妲己轉世?”
蕭恪告饒:“我錯了我錯了,別惱。”
蘇清意歪過頭去,自顧自地撚了一塊蜜餞吃,不再理他。
“晚上回來和你一道用膳,我叫了人進宮,先去宣政殿。”蕭恪撣撣衣袍起身,“還有人往你這裏送東西,你就照單全收。”
蘇清意小手一揮,姿態散漫:“陛下慢走,臣妾就不送了。”
蕭恪臨走前搶了蘇清意的梅子蜜餞,一個不剩,直接連碟子一起給端走。
蘇清意:“……”
陛下,數數您都活了多少年了好嗎?
蕭恪離開後,蘇清意就開始琢磨這些試圖從她這裏找一條出路的那些人,截至今日,往她這裏遞拜帖的已經有六家了,蕭恪的意思是讓她隻收但不坐任何表示,等更多的人把賄賂皇後的罪證給眼巴巴地送上來之後再做處置。
這些人也是有意思得很,他們也不用腦子想一想,蕭恪看起來像是因為喜歡一個人就為了這人連原則都不要的皇帝嗎?
她能夠得到蕭恪的喜歡,那是因為她對於蕭恪來說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也是能和他並肩同行的,若她隻是一個空有美貌的女子,就算是蕭恪為了銀子將她迎進成王府,也隻會好吃好喝地供著她,而不會日日留宿她的清疏院。
如果她不是蕭恪的助力,反而還跟蕭恪唱反調,以蕭恪的性格,隻會把她冷落到一邊去,雖然不至於殺了,卻也不會喜愛。
不要把一個男人深深的喜愛看得太淺薄,更不能把一個有能力也有野心的皇帝看得太淺薄。
蕭恪是真正可以遨遊四海的龍,跟先帝那樣的爬蟲,天差地別。
……
蕭恪很懂慢火煮青蛙,他不會大張旗鼓地去動人,每次動一下,看起來小打小鬧,可蕭恪下一次動手,就會在前一次的基礎上更深一步,當有些人終於回過神來,朝堂都已經被蕭恪整肅得差不多了。
那一批自認為沒有踩到蕭恪底線,試圖給蘇清意送禮物,求蘇清意保他們的官員和勳爵,則是被蕭恪在朝堂上直接甩了一臉的拜帖和禮物單子,痛斥過後再命人摘了他們的官帽給拖出去。
亦有官員認為蕭恪大動幹戈,在早朝時提出:“陛下,這麽多人被查抄,官職空缺,怕是不利啊!”
他擔心得確實有道理,那麽多的官員被擼了下去,原本他們幹的活就沒了人幹,自然職能無法維持下去。
蕭恪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大渝刮骨療毒勢在必行,他要是為了一時的鬆快而畏手畏腳,後期再要將這些蛀蟲處理掉,隻會更加麻煩。
“諸位都是大渝的股肱之臣,難道暫時代一代都做不到?”蕭恪沉著臉,冷冽的目光掃過堂下的一眾朝臣,“若是自認無能,那不如現在就請辭好了。”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要再跟蕭恪唱反調,那就是承認自己無能,能不配位。
由此,朝堂之上再無別的聲音,等開年之後科舉,新一撥的舉子選□□,整個朝堂,都將會成為蕭恪的一言堂。
在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前,蕭恪肅清了朝堂,安安心心地等著這場盛大的儀式。
因為登基大典會和封後大典一起舉行,而大渝還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先例,既要能夠體現皇帝的威嚴,又要能夠體現皇後的尊貴,禮部的一眾人可謂是摳破了腦袋,方案反反複複地修改了多次,才敢呈上去給蕭恪過目。
蕭恪在禮部呈上來的方案上作了一些修改,再交由了禮部去辦。
鳳袍上用金線繡了一隻飄飛的鳳凰,活靈活現的,叫人看著真的有一種是鳳凰是活物的錯覺,更為神奇的是這金線居然還會反映不同的色澤,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鳳凰便有明暗變化。
“這鳳凰除了金線還用了什麽來繡?”這般奇巧的手藝,蘇清意還是頭回見,也算是漲了見識了。
不過仔細想想,尚衣局的這些人都是先帝曾經用過的,先帝喜好奢華,講究的就是排場,什麽樣的東西能襯他大渝皇帝的身份,他才會用什麽,宮中繡娘在這麽一個皇帝的長期壓迫下,還有什麽是她們想不出來的?
尚衣局的女官回稟:“回皇後娘娘的話,這鳳凰是金線來摻了少量的銀線繡的。”
銀線並不是同量摻進金線之中的,因而才能呈現出令人驚歎的光澤變化。
碧靈和若靈服侍著蘇清意穿上這一身鳳袍,大小剛好合適,蘇清意雖未梳上一個能與這鳳袍相配的發髻,戴上無比華麗的首飾,可那威儀已經顯露出幾分。
尚衣局的女官立即奉承道:“這身鳳袍穿在皇後娘娘的身上真是最合適不過了,也隻有這樣的鳳袍才能配得上咱們皇後娘娘。”
蘇清意對尚衣局女官的吹捧不置一詞,隻是讓碧靈若靈替自己脫下這一身鳳袍,換了另外一身要穿的禮服來。
第二套禮服的也是朱紅色的,隻是不再繡鳳凰,而是繡了喜鵲和杜鵑花,先頭那一身是接受朝拜時要穿的,那麽這一身則是帝後大婚時要穿的。
尚衣局女官再次稱讚,有對蘇清意拍的馬匹,也有真心實意的驚豔。
第三套和前兩套大為不同,是綠色,而且沒有複雜的繡花,隻有布料自帶的花紋。
這一身是祭拜先祖之時要穿的,自然和那兩套高調至極的不同,這一套極盡內斂,但是絕對不普通,蘇清意見過多少料子?隻一眼她就認出了這一身禮服用的是雲錦,號稱寸錦寸金。
蘇清意換下禮服,穿上自己的常服,重新坐下。
“禮服都挺好的,無甚需要改動的地方。”已經足夠華麗了,蘇清意怕尚衣局給改得更加華麗。
蕭恪和先帝是完全不一樣的皇帝,也很得民意,她可不希望蕭恪的名聲在封後大典上給毀了,更別想連著她也挨大渝百姓的罵。
這個規格已經足夠了,不用更奢華。
尚衣局隻知這位皇後娘娘是當今陛下心尖尖上的人,偌大的後宮隻有她一位,還天天和陛下同吃同住,大渝就不曾出過這樣的皇後。
她們不敢讓蘇清意這個皇後生氣,可說到底也和蘇清意沒什麽接觸,她身邊的人也套不出來話,做禮服時可謂是顫顫巍巍,就怕做出來讓蘇清意覺得不滿意,叫她們重新去做。
還好,這位皇後不是會找茬的人,也不喜好奢靡。
尚衣局的人捧著蘇清意的禮服退下。
待人都走後,鈴鐺才吐了吐舌頭:“剛剛那三件衣裳也太沉了,這就是當皇後嗎?”
果然皇後不是人人都能當得了的,要是沒有個好體力,沒有個好脖子,遲早得被壓死。
蘇清意笑她:“誰叫你每天都這麽穿了?不過是偶爾才這麽莊重。”
碧靈也笑道:“一年到頭能夠重要到要穿著如此複雜的沒幾天,的確不必擔心被壓垮脖子。”
若靈還在回味剛剛那三套禮服:“禮服好看,我們娘娘更好看,禮服穿到我們娘娘的身上,是錦上添花。”
蘇清意見她們三個都樂得不行,便在自己的首飾匣子裏好生挑了三支發釵,一人一支。
“看把你們給高興的,怕是都要分不清楚東南西北了。”
得了賞賜三個人都興奮,連忙幫彼此戴上新得的發釵。
蘇清意跟她們笑鬧了一會兒,想著她的禮服都送來了,那蕭恪的也應當送來了,蕭恪還在宣政殿,多半是直接送到宣政殿去了。
她瞧瞧蕭恪的禮服去。
從太極宮一路晃去了宣政殿,蘇清意進了內殿,左右的宮人挑開簾子,恭請她進去。
“陛下登基大典要穿的禮服呢?”蘇清意一去就直奔主題,“讓臣妾也見識見識。”
蕭恪有說過,在這宮中,一切以蘇清意這個皇後為先,哪怕把他往後排都無妨,因此尚衣局是先給蘇清意送的禮服,再給蕭恪送,這會兒尚衣局的人還在。
到底是送給帝後的,又是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上要穿的,尚衣局不可能隨便讓人送來,必須得是尚衣局的領事女官來才行,而最大的那一位,也就是才給蘇清意試完禮服便匆匆趕來宣政殿的。
蕭恪見蘇清意來了,繁瑣的試穿都顯得沒那麽乏味。
“正好要試,你來了就把把關,看看我們二人的禮服合不合適。”蕭恪說。
至於是怎麽個合適法,懂的自然懂。
女官低著頭,半個字也不敢多言,隻是在心裏默默地想著,確實是看不出來,陛下竟然還是一個會暗戳戳地秀夫妻關係的人。
蘇清意催著蕭恪換衣服,蕭恪才將衣服給換上出來,讓蘇清意掌眼。
她有什麽可掌眼的?宮裏的東西無論如何都是出不了錯處的,更何況在蕭恪有意無意的安排之下,尚衣局這次準備的禮服明裏暗裏地透露著二人夫妻和睦,琴瑟和鳴。
也不知到時候能酸死多少言官文人。
蕭恪的禮服和蘇清意的是配套的,不用多說,隻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哪一套是登基儀式上要穿的,哪一套是他們大婚要穿的,哪一套是祭祖要穿的,隻是祭祖這一套有所不同,蘇清意的是綠色,蕭恪的是紅色。
蘇清意不得不承認蕭恪完全避開了先帝的缺點長的,哪怕在軍營裏打磨了那麽多年,比之一直在富貴裏長大的貴公子們糙上不少,卻也無法磨滅掉他遠勝於人的相貌,包括蕭睿蕭啟他們,同樣身為皇子,都無法和蕭恪相提並論。
“陛下身姿,臣妾歎服。”蘇清意真誠地讚道。
禮服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蕭恪試過之後便將尚衣局的一幹人給打發了出去,其他伺候的宮人也熟門熟路地退下,拉上了內殿的門。
“很快就是上元節了,今年上元節不能帶你去街上玩。”蕭恪抱歉地說道。
蘇清意施施然坐下,半點沒拿自己當外人:“臣妾又不是小孩子,不過是一個上元節而已。”
上元節最多的就是燈,而蕭恪已經在除夕那一夜,給自己看過最好看的燈了。
“大典之前,都會收拾幹淨,清意你就等著大典時接受群臣真心實意的朝拜就好。”蕭恪似是有幾分驕傲。
他布局長久,就是為了將阻礙大渝昌盛繁榮的蛀蟲一舉清理掉,而等這些附於大渝吸血的蛀蟲被清理幹淨之後,他才能真正做到把控整個朝堂。
一個英明能幹的帝王,是用不著那麽多臣子打著為君盡忠的名義在朝堂上試圖掣肘他的。
蘇清意默了一瞬,她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那太尉大人呢?等到張靈出嫁之後?”
蕭恪近乎冷嘲熱諷:“太尉他年事已高,腦子不太清醒,不合適留於朝堂之上,他也該慢慢致仕,回田野鄉間去養老了。”
直接對太尉做些什麽,世人定然會說蕭恪不仁不義,蕭恪是一個足夠睿智的皇帝,不會讓自己有這種把柄落到別人手中。
太尉此人確實憨直,不同世事,也正是因為他這一點,他才會固執地認為自己所做的,隻要出發點是好的,那便一點就是對的,就像他當年給張順的兄長發了五兩銀子的撫恤銀,那銀子不是朝廷出的,是他出的,他自然會認為自己做得好,然而於張順而言,這五兩銀子是他兄長的買命錢,他的眼裏,兄長又豈是五兩銀子就能買去性命的?
蘇清意為太尉流了兩滴不存在的假淚。
這做人,果然還是得做聰明人。
第83章 前夕
蕭恪當真是說到做到, 在舉辦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之前,將所有不真心臣服於他的那些人給清理了出去。
這些被清理掉的人裏,有的人犯的事情大, 舉家被判流放抄家, 亦或是發回原籍,永世不得入京,有的人犯的事情小,那也是該貶官貶官, 貶出朝堂為止, 還有被罰了俸祿的人, 最少的也是一年。
蕭恪用雷霆手段整肅這個國家, 不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 便令京城官員個個收斂著膽子, 即便心裏再有什麽想法, 也沒有犯事的勇氣了。
更為重要的是, 蕭恪的速度令大家再一次意識到,蕭恪也許比他們自己還要了解自己都做過一些什麽事情,而這些事情, 哪怕可以輕輕放下,哪些又可以高高拿起。
也有人讓家中女眷向宮裏遞拜帖, 求見蘇清意這個皇後, 世人都知陛下極其寵愛皇後娘娘, 若是能得皇後娘娘援助, 為其說上一句好話,說不準受到的處罰便能減輕兩分。
蘇清意把新收到的拜帖, 還有夾著的那份禮物單子含笑遞給蕭恪, 目光戲謔:“陛下瞧瞧, 你還是低估了他們的富足程度,看看這禮物單子,連臣妾見了都稀罕呢。”
她擁有鎮王府的財富,加上父親隱姓埋名之後選擇了經商,富裕程度遠超常人所想象,可這份禮物單子上的東西,有許多是她都沒有見過的。
到底是蠅營狗苟幾十年的家底,當真不俗。
蕭恪隻掃了一眼那禮物單子就扔去了一旁:“將把柄往我的手上送,這等蠢貨我本以為應當是難得一見的,沒想到還不少。”言詞之間嘲諷意味十成十。
“臣妾瞧著,他們還是太看輕陛下了。”蘇清意撿回那張禮物單子,和拜帖並在一塊兒,叫鈴鐺收好,這可是罪證,後麵還用得上的。
這樣的罪證她這裏還有好幾份。
蕭恪意味深長地一笑:“明明是我被清意的美色給迷了眼,才讓他們得了這麽一個邪門歪道。”
蘇清意乜他一眼:“怎麽什麽好話都是陛下的?臣妾就是那妲己轉世?”
蕭恪告饒:“我錯了我錯了,別惱。”
蘇清意歪過頭去,自顧自地撚了一塊蜜餞吃,不再理他。
“晚上回來和你一道用膳,我叫了人進宮,先去宣政殿。”蕭恪撣撣衣袍起身,“還有人往你這裏送東西,你就照單全收。”
蘇清意小手一揮,姿態散漫:“陛下慢走,臣妾就不送了。”
蕭恪臨走前搶了蘇清意的梅子蜜餞,一個不剩,直接連碟子一起給端走。
蘇清意:“……”
陛下,數數您都活了多少年了好嗎?
蕭恪離開後,蘇清意就開始琢磨這些試圖從她這裏找一條出路的那些人,截至今日,往她這裏遞拜帖的已經有六家了,蕭恪的意思是讓她隻收但不坐任何表示,等更多的人把賄賂皇後的罪證給眼巴巴地送上來之後再做處置。
這些人也是有意思得很,他們也不用腦子想一想,蕭恪看起來像是因為喜歡一個人就為了這人連原則都不要的皇帝嗎?
她能夠得到蕭恪的喜歡,那是因為她對於蕭恪來說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也是能和他並肩同行的,若她隻是一個空有美貌的女子,就算是蕭恪為了銀子將她迎進成王府,也隻會好吃好喝地供著她,而不會日日留宿她的清疏院。
如果她不是蕭恪的助力,反而還跟蕭恪唱反調,以蕭恪的性格,隻會把她冷落到一邊去,雖然不至於殺了,卻也不會喜愛。
不要把一個男人深深的喜愛看得太淺薄,更不能把一個有能力也有野心的皇帝看得太淺薄。
蕭恪是真正可以遨遊四海的龍,跟先帝那樣的爬蟲,天差地別。
……
蕭恪很懂慢火煮青蛙,他不會大張旗鼓地去動人,每次動一下,看起來小打小鬧,可蕭恪下一次動手,就會在前一次的基礎上更深一步,當有些人終於回過神來,朝堂都已經被蕭恪整肅得差不多了。
那一批自認為沒有踩到蕭恪底線,試圖給蘇清意送禮物,求蘇清意保他們的官員和勳爵,則是被蕭恪在朝堂上直接甩了一臉的拜帖和禮物單子,痛斥過後再命人摘了他們的官帽給拖出去。
亦有官員認為蕭恪大動幹戈,在早朝時提出:“陛下,這麽多人被查抄,官職空缺,怕是不利啊!”
他擔心得確實有道理,那麽多的官員被擼了下去,原本他們幹的活就沒了人幹,自然職能無法維持下去。
蕭恪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大渝刮骨療毒勢在必行,他要是為了一時的鬆快而畏手畏腳,後期再要將這些蛀蟲處理掉,隻會更加麻煩。
“諸位都是大渝的股肱之臣,難道暫時代一代都做不到?”蕭恪沉著臉,冷冽的目光掃過堂下的一眾朝臣,“若是自認無能,那不如現在就請辭好了。”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要再跟蕭恪唱反調,那就是承認自己無能,能不配位。
由此,朝堂之上再無別的聲音,等開年之後科舉,新一撥的舉子選□□,整個朝堂,都將會成為蕭恪的一言堂。
在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前,蕭恪肅清了朝堂,安安心心地等著這場盛大的儀式。
因為登基大典會和封後大典一起舉行,而大渝還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先例,既要能夠體現皇帝的威嚴,又要能夠體現皇後的尊貴,禮部的一眾人可謂是摳破了腦袋,方案反反複複地修改了多次,才敢呈上去給蕭恪過目。
蕭恪在禮部呈上來的方案上作了一些修改,再交由了禮部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