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璟沒說話。


    孫氏吃了個啞巴虧,一口老血梗在喉頭,道:“弟妹對不住。”


    稱玉笑應了。


    最後還是劉氏道:“吃菜罷,今兒這道旋鮓還是宮中賞賜的。”


    京師家家開始燃起爆杖和煙火,聲傳至各個街巷,黑夜映得如同白晝一般。府中下人早將滴滴金等東西備好,等著取悅小主子們。


    稱玉肚子大了些後,金嬤嬤又回到劉氏身邊伺候,劉氏叮囑她道:“去讓他們離遠些,莫驚了三郎媳婦。”


    這夜飲宴結束,還要守歲直至天明,宸哥兒跟大房的幾個孩子玩去,身邊數個丫鬟、婆子和小廝跟著。


    陳知璟與劉氏辭別,便叫人去喚了稱玉:“先隨我回院裏更衣。”


    兩人偕伴回去疏竹院,陳知璟的沐浴後半倚在榻上看出,稱玉從裏間出來,男人抬頭看了她眼,卻見她眼紅紅的。


    “怎了。”陳知璟招手喚她。


    稱玉搖搖頭,讓男人攬在懷中,才悶聲道:“我想我爹了。”


    “等你生後養些日子,我們同去給嶽丈嶽母磕頭,虞城縣離京師也不算遠,至多兩天也到了。”陳知璟安撫她道。


    稱玉揪著他胸前衣裳,良久後才默默開口:“我不回去。”


    也不知道哪個賊人害了她,要是回去了遇到該如何是好。


    陳知璟猜出她心中顧慮,他想了想問道:“我先前聽陸緒說,你家中祖屋叫你堂叔占了?”


    “當時我走得急,具體我也不知。”稱玉回他。


    陳知璟“嗯”聲,撫著她的發未說話。


    他們在疏竹院中歇了一個多時辰,陳知璟與稱玉道:“你去坐坐,若到時身子受不住,喚人送你回來。”


    “我哪有那麽嬌氣。”稱玉仰頭看陳知璟。


    男人從袖口中摸了個荷囊出來遞給她。


    稱玉不解,輕晃了晃荷囊,裏麵錢幣嘩嘩作響。


    陳知璟低頭看她咳了聲,略不自在道:“隨年金,方才我令人我給宸哥兒備時,也給了你……腹裏孩子一份。”


    這隨年金是跟著對方年紀給的,除夜應當由長輩發給小輩。


    稱玉打開荷囊,滿滿的一堆,她倒出來平鋪在帕子上一數,卻有二十三個。


    她年後就二十三了,肚子裏孩子滿打滿算才一歲。


    這人……


    稱玉愣愣的,陳知璟輕聲道:“不是說想你爹,我替他給你了。”


    男人輕拍了下她發髻:“我們去罷,母親她們也該到。”


    稱玉笑了笑,拉了他的手讓他低身,跟他咬耳朵道:“我爹可不像你這般,忒小氣,他還會另給我銀錢呢。”


    說罷,順勢在男人麵頰親了口。


    小婦人生得豔麗,如今有孕,更是姿色不減半分,陳知璟半天回不過神來,身僵硬在那兒,最後看著她長歎口氣:“你啊……”


    今天應該還有一更噠~


    第六十八章 公主


    那邊花廳裏劉氏、孫氏並幾個老姨娘已玩起了關撲。


    稱玉不大會玩這個,便坐在一旁吃煼栗,宸哥兒與大房的孩子倒是玩得不錯,都聚在裏頭吃消夜。


    陳知璟跟陳知瑞在外間喝茶。


    陳知瑞賦閑在家許久,又接連遭厄運,麵上倒是乖覺許多:“三郎,我再怎麽說也是你哥哥,你不看在你我兄弟的情麵上,好歹顧及些你侄子侄女。你幫我在官家和聖人麵前美言幾句。”


    陳知璟喝著茶沒說話。


    憑心而論,陳知璟這人雖麵冷,瞧不上他這庶兄,卻還是個護犢子的。就是陳知瑞之前弄出個贗品惡心他,還無端連累稱玉,他也隻是揍了他一頓,未曾想過要了家中兄弟性命。


    陳知璟將茶盞擱在案上,方道:“你以為當日官家為何特意大張旗鼓尋了我去,若要黜免你,大可依律行事。若想赦免你,私下喚了你斥責也就是。”


    陳知瑞想不通,隻當陳知璟拿腔作勢。


    但事實上,陳知璟除了大義滅親,當日並無第二條路可走。


    “大哥今後若在外頭行走,要記得自己姓陳,更當慎行才是。”


    陳知璟起身離去。


    “三郎可來了!”


    “快給我們添些子彩頭,今兒個還是咱老夫人的手氣好,方才連我那玉簪都給贏了去。”


    “你媳婦兒說不會玩,她如今身子重不勉強,但你可不能躲。”


    “……”


    也就除夜、元旦這兩日,府裏人才敢跟陳知璟鬧一兩句玩笑,何況這桌上的都勉強算是他的長輩。


    陳知璟麵上微微笑,讓韓平把一早備下的荷囊送去給哥兒姐兒們,又取了根絞絲金簪置在案上:“那我也來湊個熱鬧。”


    他站了不多會兒,就走至稱玉跟前坐下,順手幫她把身後墊子扶正,小聲道:“累不累,再過會兒回屋歇著去罷。”


    稱玉搖頭,男人在她身側坐下。


    兩人安靜地坐著,稱玉吃著板栗,陳知璟便在一旁幫她剝,舉止自在,毫無半分糾結,像做過了千百回那般。


    金嬤嬤輕拽了下劉氏,劉氏停了動作,往右手邊看去,就見二人在那兒郎情妾意。


    劉氏忍不住感慨,這梁氏倒是挺會招人,她一兒一女,瞧著都很喜她,上次聖人擔心她責備梁氏,回頭還特意囑咐人暗示了番。


    她自己又不是日日叫兒媳立規矩的惡婆婆。


    劉氏不曾開口,倒是個老姨娘跟著看見笑道:“三郎,快別剝了,可不能叫你媳婦兒吃這麽多栗子,鬧食積了可不好。”


    陳知璟忙停手,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


    正旦至又是大朝會,百官身穿朝服與外藩各國正副,於大慶殿覲見正和帝。


    正和帝忽下詔書立魏王為皇太子。


    朕奉先皇遺詔於柩前即皇帝位,膺任鴻業,不敢一日懈怠。嫡長子趙昇仁孝聰慧,彬蔚夷粹。宜立元儲,以延綿林之蓊藹,擇日冊命。


    詔書既下,表明趙慎確有立儲之心,隻待太史局擇良辰吉日。


    誰都未曾想正和帝會在這時下詔,不過細想也不是毫無理由,魏王趙昇來年就要大婚,而那位張貴妃怕沒多久便要生了。


    -


    元月尚未過去,陳知璟卻稱病告假,並請了宮中太醫去看診,據說太醫也未能瞧出什麽症狀,隻道魯國公突然難以起身,連路都走不得。


    趙慎聽到這話時並未見有多高興,當日他與元娘成婚,陳知璟尚不足十歲,他暇時還教過他習射。


    況元娘如今身子好不容易養好了些,受不得一點刺激,趙慎下令眾人三緘其口,生怕她有丁點兒閃失。


    陳姝元往日裏最愛桃花香餅,近來不知道為什麽換了種香,聽她說是有安神的作用,趙慎也未曾再多問,隻幾乎日日都宿在仁明殿中。


    她並不能伺候,趙慎人也不走,有回實在忍不住,借她手紓解了回。


    許陳姝元上回在趙慎麵前哭了,趙慎處處溫情小意,而她再不像先前那般勸他去別的宮裏坐坐。


    元月十九那日夜裏,臨華殿中宮人匆忙趕至仁明殿稟告,道張貴妃發作了。


    盧崇貴與菱月守在殿外,盧崇貴有些為難,裏頭主子們歇下沒多久。依他看來,那位生產在官家心中怕還沒有聖人睡覺來得重要。


    但是這事兒,他哪裏敢不報。


    盧崇貴硬著頭皮在外頭喚了聲:“官家。”


    陳姝元才睡下,趙慎聽到外麵聲響,不悅地道了句:“講。”


    “臨華殿那邊傳話來,貴妃娘娘要生了。”


    趙慎聞言愣了片刻,他胳膊還讓陳姝元枕著,剛要起身,懷裏婦人就閉眼哼著,趙慎忙輕拍著她的背安撫她。


    盧崇貴遲遲聽不到裏麵吩咐,這耳朵幾乎都要趴在窗欞上,臨華殿的宮人在一旁小聲催他:“盧供奉,您看這……”


    讓盧崇貴瞪了眼:“等著罷。”


    殿內毫無動靜。


    良久後,盧崇貴不得不又出聲:“官家。”


    “滾。”


    終於有了回應。


    盧崇貴一甩袖子,沉下臉睨著那宮人道:“沒聽到官家的話麽,滾罷。”


    又看向麵無表情的菱月,笑著說道:“菱月嬤嬤,你看這宮人就是不懂事,擾了聖人哪個擔得起。”


    菱月根本不與他搭話。


    盧崇貴倒也不惱,笑容滿麵,完全不見方才趾高氣昂的樣子。


    翌日一早,張貴妃那兒已生了,生了小公主。


    然而趙慎聞言連眉都未抬,更不曾說要去看貴妃母女倆,徑自上朝去了。


    盧崇貴卻有些不解,他先前見官家琢磨了好些個名字,都是小娘子的,他以為官家已有三位皇子,得了個公主會高興,沒想到官家卻是這態度。


    麽噠,謝謝小可愛們一直以來的支持,有票的話,可以幫忙投一票哦,愛你們~


    最後應該還有個趙慎和陳姝元的番外(如果來得及,捂臉)


    第六十九章 交心


    自有人把消息送到仁明殿,菱月聽聞張貴妃生了個小娘子頓時鬆了口氣,麵帶喜色回到殿中給陳姝元報喜。


    “聖人,貴妃娘娘那兒生了個小公主。”菱月稟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軟玉溫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春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春令並收藏軟玉溫香最新章節